• 江瀚视野江瀚视野
      ·06-07 22:33

      阿里电影演出业务首次实现整体盈利,稳中求进打造生态位优势

      $阿里影业(01060)$ 又到一年一度的财报季,在这次的财报季文娱市场终于迎来了久违的曙光,市场加速复苏,观众消费需求集中释放,多家上市影企也在今年一季度实现扭亏。其中最让市场关注的无疑是阿里电影演出业务首次实现整体盈利。 据中国新闻网的报道,2023财年阿里影业盈利能力稳步提升,步入优质增长轨道,截至2023年3月31日,阿里影业实现营收人民币35.20亿元,经调整EBITA录得盈利人民币2.95亿元,同比增加106%。 演出方面,受益于业务结构多元化发展和运营效率的持续提升,财年内,大麦内容业务毛利同比上一财年取得三位数增长,科技业务创新带动平台运营成本同比下降超30%。 透过业绩表现,可以看到,在“内容+科技”统一战略的稳步推进下,以阿里影业和大麦为业务主体的阿里电影演出业务正在逐步呈现规模化、效率化、精准化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 咬定青山不放松 在疫情对线下文娱行业产生巨大冲击的市场环境下,2023财年阿里影业和大麦咬定青山不放松,持续推动业务结构多元化、业务场景协同化的发展,双双表现出了韧性发展势头。 亮点1:阿里影业连续三年EBITA盈利。从数据来看,阿里影业连续三年EBITA盈利,2023财年经调整EBITA录得盈利人民币2.95亿元,同比增加106%。EBITA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考察指标,相比于净利润,EBITA更能够反应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而更值得关注的是2023财年首次实现了电影演出业务整体盈利,在疫情相对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实现如此的整体盈利,可见阿里电影演出业务的发展不易,更体现出阿里电影演出业务的长期发展的竞争优势已经逐渐构建,这可能才是首次实现整体盈利的价值所在。 亮点2:大麦正在成为显著的亮点。仔细研究阿里当前的业务逻辑就会发现,2020年初,阿里影业
      972
      举报
      阿里电影演出业务首次实现整体盈利,稳中求进打造生态位优势
    • 柯鑫量化投资柯鑫量化投资
      ·06-07 11:29

      挚文集团Q1营收降一成,探探付费用户下滑33%,社交赛道坍塌

      6月6日消息,挚文集团今天发布了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财报。 数据显示挚文集团在今年一季度实现营收28.189亿元,上年同期为31.48亿元,同比下降了10.5%,其中视频直播服务收入为14.29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6.087亿元下降11.2%;增值服务总收入为13.615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14.834亿元减少8.2%,增值服务收入主要包括虚拟礼品收入和会员订阅收入。移动营销收入为211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2790万元下降24.4%;移动游戏收入为370万元,比上年同期的2550万元减少了85.5%。 陌陌部门的营收从2022年第一季度的27.989亿元下降至今年一季度的25.101亿元;探探业务的营收从2022年第一季度的3.49亿元下降至2023年第一季度的3.086亿元。 2023年第一季度挚文集团的净利润为3.895亿元,而2022年同期为2.888亿元;归属于挚文集团的净利润为3.903亿元,而上年同期为2.899亿元。 2023年3月份,陌陌应用的月活跃用户为1.065亿,而2022年3月为1.109亿。探探应用的月活跃用户在2023年3月为1950万,而2022年3月为2560万。 陌陌应用的总付费用户数在2023年第一季度为780万,而去年同期为860万,同比减少了80万,减少比例约为9.3%。探探在2023年第一季度拥有160万付费用户,而去年同期为240万,同样减少了80万,但减少比例高达33.3%。 2023年第一季度,陌陌主APP的运营利润为4.35亿元。2023年第一季度探探的运营利润为520万元,去年同期为运营亏损1.618亿元,探探在今年一季度首次实现运营层面的盈利。 挚文集团创始人兼CEO唐岩也提到了这一点,他在财报中表示:“我们在第一季度取得了坚实的业绩,为后疫情时代的业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的团队在所有业务方面
      183评论
      举报
      挚文集团Q1营收降一成,探探付费用户下滑33%,社交赛道坍塌
    • 财经独家财经独家
      ·06-07 11:15

      挚文集团Q1:净营收28.189亿,探探首次实现运营层面盈利

      6月6日,挚文集团(Nasdaq: MOMO)公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业绩报告。财报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挚文集团净营收达28.189亿元(约4.105亿美元),其中,陌陌主App的净营收为25.101亿元(约3.655亿美元),探探的净营收为3.086亿元(约4490万美元)。 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量,2023年一季度归属于挚文集团的净利润为4.719亿元(约6870万美元),运营利润为4.362亿元(约6350万美元)。一季度,陌陌主App的运营利润为4.350亿元(约6330万美元),探探的运营利润为520万元(约80万美元),首次实现运营层面盈利,而去年同期为运营亏损1.618亿元。 根据彭博社汇总的数据,华尔街分析师预计,挚文集团2023年第一季度平均营收为26.976亿元。财报显示,挚文集团2023年第一季度净营收为28.189亿元(约4.105亿美元),超出华尔街预期。 挚文集团董事长兼CEO唐岩表示:“一季度我们取得了非常扎实的业绩成果,为推进后疫情时代的业务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我很高兴看到我们的团队在所有业务领域都能够很好地执行战略重点。探探实现了首次运营层面的盈利,陌陌现金牛业务持续稳定产出,这两者都促进了集团盈利能力的提高。” 财报还显示,2023年3月,陌陌主App月度活跃用户为1.065亿,探探App月度活跃用户为1950万。一季度,陌陌付费用户数为780万,探探付费用户数为160万。 此外,一季度,挚文集团成本和支出为24.191亿元(约3.522亿美元),比上一年同期的28.200亿元减少14.2%。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量,成本和支出为23.374亿元(约3.404亿美元),比上一年同期的27.114亿元减少13.8%。 截至2023年3月31日,挚文集团持有的现金、现金等价物、短期存款、长期存款、短期投资、短期限定性现
      47评论
      举报
      挚文集团Q1:净营收28.189亿,探探首次实现运营层面盈利
    • 美港探案美港探案
      ·06-06 21:55

      36氪2023 Q1营收获双位数增长,企服点评运营数据“狂飙”,商业化模式迅速迭代

      6月6日,美股上市公司36氪(证券代码:KRKR)披露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36氪实现总营收5553万元,同比增长12%。$36氪(KRKR)$  具体到三项主营业务来看,一季度36氪实现广告收入4188万元,同比增长11%;实现企业增值服务收入1002万元,同比增长7%;订阅服务收入同比增长36%,个人订阅业务客单价同比大幅增长至1.5万元。 其中36氪企服点评平台取得多项新进展。一季度内,公司不断完善和优化产品库,补充了产品案例、产品定价、产品参数等基础信息。同时完成了SCRM、新零售、电商系统等9个核心领域的产品映射,将分类准确率提高至95%以上。 在迭代优化基础功能的同时,36氪对企服点评平台PC端和移动端界面进行大幅改版,通过对阅读模块、搜索功能的进一步优化,全方位提升了产品便捷性与易用性,使全平台访问到留资转化率提升近一倍。 此外,36氪引入AIGC技术,实现了产品介绍与用户问答的自动生成,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将平台整体运营效率提升至10倍以上。 通过对产品功能的持续完善,36氪企服点评平台在便捷性、高效性、智能性等方面得到了全方位提升,各项经营数据均实现高速增长。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平台累积点评数超6万,同比增长198%;累积在线产品数近9千个,同比增长55%;入驻商家超1200家,同比增长翻倍。 反映到商业化层面,36氪企服点评平台在本季度实现了商业模式的迭代。在过去品牌宣传和内容营销的基础上,进一步加码一体化服务能力,形成了包括线索付费和分佣的新型商业模式,持续为企业获客和选型决策赋能。我们的新盈利模式已取得实效,获得了12家SaaS厂商的充值付费。未来,企服平台将不断完善平台服务体系,改变企业数字化决策现状,提升
      97评论
      举报
      36氪2023 Q1营收获双位数增长,企服点评运营数据“狂飙”,商业化模式迅速迭代
    • 投资老友记投资老友记
      ·06-06 16:23

      哔哩哔哩23年Q1财报降本增效,日活和广告收入增长显著

      在六一节 $哔哩哔哩-W(09626)$ 公布2023年一季度的业绩,总营收增长0.31%至50.7亿元人民币。毛利润11亿元同比提升37%, 净亏损6.28亿元同比大幅收窄72%,毛利率从16%增长到22 %,市场及营销费用8.8亿元减低30%,商业化战略聚焦于降本增效(降低费用、提升效率和毛利率,分成比例),但节流空间毕竟有限,收入微增,分项收入下滑,略低于投资者预期,下面来看看收入占比:增值服务增长5%,日活用户和广告增长22%是财报亮点。 不足之处:上市依赖的最主要的移动收入11.3亿元同比减少17%至11.3亿元,因为缺少新游戏。IP衍生品及其他业务收入(电商)下滑15%至5.1亿元,自营电商这样比较重经营,低毛利的业务开始降低比重。 日活增加,高毛利的广告业务发力是亮点:B站重视的日活用户DAU达9370万,同比增长18%。用户日均使用时长96分钟,日均视频播放量达41亿,用户总使用时长同比增长19%。月活用户MAU3.15亿,月均互动数达142亿次,同比增长15%。表明用户对平台的认可和依赖持续增加。通过有效管理成本和优化收入结构,B站成功提升毛利率到22%,实现大幅减亏。      今年是三年疫后恢复期,电商的战争持续加剧。B站是唯一坚持做大开环的视频生态社区,整合视频和直播带货体系,持续提升广告效率,提升算法能力,优化广告转化效果,已与阿里、拼多多、京东合作,完善“品宣-种草-转化交易”的模型。有一千多个新品牌以及一万多个SKU在B站通过带货的方式成功首发。B站一季度广告业务收入12.7亿元同比增长22%,高于行业增长,效果广告连续两个季度增长50%。B站前五大广告主行业为游戏、数码家电、电商、美妆护肤和汽车。B站拥有近9,
      5072
      举报
      哔哩哔哩23年Q1财报降本增效,日活和广告收入增长显著
    • 猛兽财经网猛兽财经网
      ·06-06 12:46

      台积电预计今年前六月营收同比下滑 10%

      $台积电(TSM)$ 今日召开年度股东大会,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表示,公司客户库存正在逐渐降低,市场终端需求正在回升。虽然有少许负增长,但台积电已准备好迎接明年下一波很好的成长,并将持续为股东创造最大价值。 财报显示,一季度台积电营收为 5086 亿新台币,归母净利润为 2069 亿新台币(当前约 477.94 亿元人民币)。预计第二季度以美元计的营收约为 152 亿 160 亿美元(当前约 1080.72- 1137.6 亿元人民币),毛利率约 52%-54%。 台积电 CEO 魏哲家则表示,去年是台积电极具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以美元计算的营收增长了 33.5%,在全球经济不明朗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也进一步介绍,预计上半年台积电营收将同比下降 10%,而下半年业绩将优于上半年。 魏哲家还预测,非存储类半导体市场今年整体规模将下滑中个位数百分比,而芯片制造业今年将整体下滑高个位数百分比。得益于自身的技术领先和差异化优势,他预计今年台积电业绩表现将优于整个半导体市场和芯片制造业。 有消息称台积电已启动 2nm 试产前期准备工作,目标在今年试产近千片,并扩大与三星、英特尔等竞争对手的差距。而基于技术上的优势,台积电正筹划从明年 1 月起提高先进制程报价,并已与包括 $苹果(AAPL)$ 、联发科、AMD、 $英伟达(NVDA)$ 、高通与博通等多家客户进行沟通。
      223评论
      举报
      台积电预计今年前六月营收同比下滑 10%
    • FX168财经视频栏目FX168财经视频栏目
      ·06-06 11:33

      苹果(AAPL)推出王炸级头显拉满科技感 ?

      个股方面,今天当然要和大家看看苹果的发布会。尤其是这次如期推出了MR混合现实设备——Vision Pro这款王炸级的产品。看看从投资的角度而言,这款产品对于苹果本身还有整个虚拟现实产业来说可能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369评论
      举报
      苹果(AAPL)推出王炸级头显拉满科技感 ?
    • 一千二百字一千二百字
      ·06-06 11:25

      效果广告增长50%,电商客户为何瞄准B站?

      $哔哩哔哩(BILI)$ 经历了2022年的低靡,市场眼巴巴盼着在线广告市场今年能复苏,但一季度的增长恢复显得很“温吞”,企业投放偏谨慎,且更追求ROI投资回报率,扔块石头要见响。那么,回报好的平台将更受青睐。 哔哩哔哩最新数据显示,Q1效果广告增速为50%,连续两季保持该水准,带动其广告整体同比增长22%,跑赢大盘。今年平台已跑出诸如韶音、花西子、谷雨、珀莱雅等数码和化妆品品类的成功广告案例,UP主收入问题被媒体放大,引起争议,B站也表示是一篇媒体报道的误导,但这也促使B站持续挖掘更多UP主收入的形式。   早在2021年初,B站广告收入占比只有18%、直播+会员、游戏两项主业基本打平手时,一千二百字就判断:广告将成为B站的第二大支柱。理由有当时它的用户基数离“天花板”还很远;核心层年轻用户会成长为一股消费力量;随着社区商业化的持续教育,粉丝支持UP主“恰饭”的社区氛围正在形成;中视频形态的广告势能还没有释放等。   而且,像眼下B站所做、并已取得成效的“减亏”,目的是奔着2024年盈亏平衡的业绩承诺,但这不能光指望降费、砍预算、停掉边缘业务等手段,根本上还得依赖毛利率的改善。B站原有业务结构决定了它的毛利率放在互联网里算比较低的,而广告的崛起成为改变这一现状的机会。   与YouTube推出YouTube Shorts短视频形态的作用类似,B站StoryMode这种新的广告场景正在以更低的门槛实现快速变现,这块业务也增加了市场的期望。   电商客户为何瞄准B站? 电商通常是广告投放的大户。我们先从分众传媒的一组数据来侧面分析。2022年,分众营收同比下降36%,受电商“拖累”较重。其中,分众的互联网行业客户收入占比从上一年的27%下降至11%。到
      1,4927
      举报
      效果广告增长50%,电商客户为何瞄准B站?
    • 江瀚视野江瀚视野
      ·06-06 09:12

      水滴公司Q1营收超6亿,连续5个季度盈利的水滴未来何在?

      $水滴(WDH)$ 说起互联网保险,相信两家公司肯定是大家最熟悉的,这就是水滴公司和轻松集团,就在最近水滴公司的财报公布了,营收超6亿,实现了连续5个季度的盈利,很多人都在问水滴公司的未来我们到底该怎么分析?水滴公司该怎么看呢? 一、水滴公司Q1营收超6亿 据北京日报的报道,水滴公司公布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报告。数据显示,该公司各业务模块一季度保持高质量健康发展,保险业务规模保费和新用户都实现环比增长,公司净营业收入为6.06亿元,净利润4973万元,连续5个季度保持盈利。 保险相关业务是该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板块,水滴保在一季度不断提升经营效率,完成首年保费16.92亿元,较上一个季度增长6.3%。截至2023年3月31日,该公司为客户提供的保险产品达到876款,第一季度新产品供给增加超过百款,重疾险产品产生的首年保费占整体保费的26.9%。 作为一项创新业务,数字化临床试验解决方案承载了该公司扩展至医药领域的重担。2022年,公司数字化临床试验解决方案的全年收入为5945.6万元,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一季度成功新入组患者700多名,新签合作临床试验项目70多个,数字化临床试验解决方案收入为2280万元,与2022年第一季度的860万元相比增幅达到166.5%。 水滴公司在财报中透露,水滴公司的人工智能对话机器人,独立应答的保险语音咨询从2分钟提升到超过10分钟,借助机器人“助理”,水滴保的服务团队能够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给客户更好的体验。 二、连续5个季度盈利的水滴未来何在? 水滴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互联网保险、医疗等领域的公司,近期发布的财报显示,该公司在今年第一季度实现了超过6亿的营收,并持续盈利了5个季度。这个成绩相当不容易,我们到底该怎么分析判断水滴公司的市场
      4405
      举报
      水滴公司Q1营收超6亿,连续5个季度盈利的水滴未来何在?
    • 吴知中吴知中
      ·06-05 21:46

      费用缩减、商业化加速,2024年盈亏平衡方向在哪?

       6月1日,哔哩哔哩2023年Q1财报发布。一季度,B站DAU达9370万 ,同比增长18%;毛利率来到21.78%,较去年Q1提升了5.81个百分点。 (哔哩哔哩财报数据整理) 最关键的盈利数据方面,B站销售及营销费用同比减少30%,商业化进程加快(增值业务、广告收入增长),公司Q1净亏损6.296亿元 ,较2022年同期22.841亿元大为减少72%。 (哔哩哔哩财报数据整理) 回到了与2020年接近的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B站起家的游戏业务在Q1中营收仍有所下滑,一旦游戏业务出现向上的拐点,B站2024年经调净利润盈亏平衡或就将是大概率事件。 一、B站游戏业务“调结构”影响已近尾声,版号高速发行或带来游戏业务收入拐点。 游戏作为B站2020年之前的第一大业务,近两年增长却有所失速。B站2022年报显示,游戏已被增值业务、广告收入反超,成为B站第三大收入来源。 2022年报,哔哩哔哩因终止部分游戏项目、解散部分游戏团队,产生了8亿多的额外亏损。 (哔哩哔哩2023年Q1财报) 不过,B站Q1净利润没有受到砍项目/组织调整的进一步影响,这或预示着B站游戏业务调整已近尾声。 2022年,受业务结构调整、版号发行放缓双重影响,B站游戏业务出现了有史以来的首次下滑。2022年12月,《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发布。自此,新闻出版署单月公布过审版号始终保持在80+,并延续了逐月发行的趋势。 版号常态化发行带来了游戏公司业绩释放的预期。在已公布2023年一季度业绩的游戏公司中,腾讯游戏业务双位数增长,网易游戏业务也呈逐季恢复趋势,游戏上市公司正从政策底向业绩底转化。截止6月1日,动漫游戏指数(930901)年内上涨99.73%,是A股主题指数的涨幅冠军,其走势远好于沪深300 -1.67%和恒生指数-7.91%的表现。 二季度,B站自研游戏《
      4,58312
      举报
      费用缩减、商业化加速,2024年盈亏平衡方向在哪?
    • 港股研究社港股研究社
      ·06-05 19:21

      入驻京东直播间、成功借壳上市,交个朋友和时间“交朋友”

      交个朋友一直走在“交朋友”的路上。 5月31日晚,交个朋友正式入驻京东直播间,首播销售额超1.5亿元,直播热度榜达人榜第一名,累计访问人次超1700万。据了解,京东618期间,除了日常直播外,交个朋友还将于6月3日、6月17日带来两场重磅直播。 而在此前,交个朋友已实现了借壳上市,为扩大朋友圈做了良好的铺垫。 5月中旬左右,世纪睿科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世纪睿科”)发布公告,拟改名为“交个朋友控股有限公司”,并表示已完成对交个朋友公司的全资收购,拥有后者的核心IP以及所有相关账号。 图源:世纪睿科 事实上,早在2020年,交个朋友就希望借壳尚纬股份登陆A股。但因尚纬股份主要从事电缆产品相关业务,和交个朋友的直播电商业务关联不大。被监管问询后,交个朋友的上市计划无疾而终。 为了登陆资本市场,过去两年,交个朋友致力于去IP化发展,并耐心寻找可与直播电商业务协同发展的借壳标的。终于,2022年,希望进一步发力新媒体服务业务的世纪睿科和交个朋友牵手成功。 考虑到当下直播电商行业的竞争越发白热化,登陆资本市场后,交个朋友的融资通道将进一步打开,这很可能会助力其更上一层楼。 借壳上市背后,是交个朋友与世纪睿科的双向奔赴 表面上,借壳世纪睿科登陆资本市场,是交个朋友主动争取的结果,但从两家公司的发展情况来看,二者的结合,更大程度上是一场双向奔赴——交个朋友希望借资本市场的力量实现高质量的发展,世纪睿科也希望借直播电商业务平衡传统业务的压力。 现阶段,直播电商竞争激烈。网经社数据显示,2022年直播电商行业企业规模达1.87万家,虽然增速有所下滑,但仍同比增长17.61%。而其中的“顶流”,东方甄选可以说备受关注。2022年中,凭借双语直播、知识分享等差异化的内容,东方甄选在抖音平台崛起,成为电商直播行业的热门选手,这也使从抖音直播起家的交个朋友面临不小的挑战。 另外,随着下沉市场的触达完
      81评论
      举报
      入驻京东直播间、成功借壳上市,交个朋友和时间“交朋友”
    • 问就是加仓up问就是加仓up
      ·06-04

      京东,AI发展最受益的电商购物平台

      京东目前是几个电商平台中,自营业务占比最好的一家,没有之一。唯品会算一个但是没有比较意义。Ai的优势在于通过大量数据的学习构建极具优势的模型,最终指导定价。商品的价格和股票的价格是类似的,影响价格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供需平衡,季节影响,大促,原材料成本等等。对于电商平台来说,如何合理调整各个因素的影响,最后通过价格的变化最大程度激发需求并且保持利润最大化,这是电商最大的需求。 本文仅为个人投资思考记录,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GPT让我们看到了生成式大模型的牛逼之处,所以各个行业都有大量公司在涌入大模型训练,希望能有所突破,不同于很多模型的对外价值,电商购物的Ai模型主要受益者是公司本身。而且,这种模型的主要目标就是如何通过价格变化实现利润最大化,即使有,也不会说。 京东在23年q1自营零售收入1956亿元,同比下滑4.3%。其中通电类产品收入1170亿元,同比下降1%。一般产品收入786亿元,同比下降9%。虽然公司当前在忙于提升第三方商家比例,但是总体营收确实不及预期,本季度公司总营收同比下降1.4%。 从数据看出,京东的自营零售规模一季度大约2000亿人民币。如果通过Ai模型定价提高1%的收入,那么就是20亿利润,如果能提高5个点,那就是1000亿利润,。注意这里是提高,就是在之前的基础上卖的更贵。通过对用户历史购物习惯分析,叠加对用户选品的分析,这样的操作其实是可以实现的。甚至,有些东西已经在运行了,只不过没有十足的证据。 京东自营本质上就是零售商,凭借自身巨大的体量,在和厂商谈判中可以获得非常低的价格,之后商品运往京东的各个仓库,京东负责保管,分拣,送达终端。商家大部分时候负责售前,平台负责售后。具体的分工细节无法求证,只说一些个人体验。比如说我们买的很多东西,如果你对商品使用不懂,一般都是商家负责,如果是活动促销,退款退货等事宜,都是平台负责。说白了商家只是提供商品
      4,94716
      举报
      京东,AI发展最受益的电商购物平台
    • 涌流商业涌流商业
      ·06-03

      练瑜伽的中国姑娘,给了Lululemon最大惊喜

      受益于中国市场反弹、货运成本压力缓解和库存控制力,运动服饰露露柠檬(Lululemon Athletica)在2023财年第一季度收获了不错的业绩。 6月1日收盘后,Lululemon公布了一季度财务数据:收入增长24%至20亿美元;可比销售额增长14%(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17%);其中,大中华区业务增长显著,同比增长了79%。在全行业通过降价来缓解高库存、又苦于利润率受损之时,Lululemon状态超出预期,毛利率在增长。 这份业绩公布后,公司提高了全年收入和利润预期,之后股价在周四盘后上涨了13.76%,周五交易中再涨11.30%。由于对经济环境、高通胀的担忧,消费者一直在收紧对服装等可自由支配产品的支出,零售业中并没有太多公司能持续保持状态。Lululemon公布的收入和利润增长,也多多少少反映出富裕人群的消费受到的负面影响更小。 一季度数据 自2022年第一季度以来,Lululemon净增了83家新店,门店面积比去年增加了22%。2023财年一季度,净新增7家店,在全球合计拥有662家店,其中101家位于中国。 2023财年第一季度与上年同期相比: 净收入增长24%至20亿美元,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27%; 北美市场净收入增长17%,国际市场增长60%; 可比销售额总额增长14%,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17%; 可比店面销售额增长13%,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16%; DTC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净收入增长了16%,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18%; DTC直接面向消费者净收入占总净收入的42%,稍低于2022年第一季度的45%; 毛利润增长32%至12亿美元,毛利率增长360个基点至57.5%; 运营收入增长54%至4.014亿美元;营业利润率增长400个基点至20.1%。 稀释后每股收益为2.28美元,而2022年第一季度为1.48美元。 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末,公司拥有9
      4616
      举报
      练瑜伽的中国姑娘,给了Lululemon最大惊喜
    • 问就是加仓up问就是加仓up
      ·06-03

      买了特斯拉leap call

      前几天看着英伟达新高以后,一直在和朋友讨论接下来该买啥,当时看了一下风格分化,​市值最大的几个股票一直在蒙眼狂涨。​对,就是疯狂上涨。从最近一段时间的内容看,我也是一直在说特斯拉的事,因为之前那几个超过万亿美金市值的股票,​特斯拉离得最远。 本文仅为个人投资思考记录,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微信公众号 问就是加仓up 特斯拉现在最新价格差不多215美金,历史新高415美金,差不多还有翻倍的空间,当然,我要是这么说你可能会觉得傻X。但是最近的美股走势,就是巨头抱团行情,可以看看第一张图。最近纳指的涨幅,几个巨头贡献非常大,另外苹果基本上已经到了新高的位置,或许是出于避险,或许是对于巨头确定性的认可,资金目前在疯狂涌入,而且对于Ai的展望,巨头确实更有资金和实力率先取得突破,尤其是应用端方面,拥有资金,​拥有技术,拥有数据,拥有未来。 纳指已经开始周线级别的上涨,不论出于何种​力量带阿里跌上涨,趋势都值得尊重。而且相比于之前的​上涨,这次的走势相对更加缓和,盘整时间也够长,下探幅度也不小。仔细看价格, 目前已经是去年4月份以来的新高位置,按照这个发展速度,​不敢想,不敢想。反正当下就一个看法,做多吧,空头没有活路。 另外meta,这个一度都被骂到要倒闭的公司,股价几乎以60度角直线拉升,目前已经在收复之前第一次财报暴跌带来的缺口,毕竟这是我熟悉,那一波财报一晚上五十倍。​爆仓人无数。​也是2022年财报季最大的亮点之一。虽然我也不理解最近的走势为何如此强劲,但是​无数资金在买张,肯定是有什么说法,给大佬们抬轿吧。可以直接复制英伟达的走势,而且如果真的新高,走势比英伟达更牛逼,现在需要一些​利好催化加速。 目前的走势,其实很强疫情之后市场一直喊利空,但是股价一直涨的的时候,虽然加息已经到了后期,7月份有可能还要加一次,但是美国经济依然十分强劲,有些强的离谱和有些弱的离
      1.11万20
      举报
      买了特斯拉leap call
    • 港股研究社港股研究社
      ·06-02

      佛朗斯冲击港交所IPO:叉车租赁的未来是数字化?

      佛朗斯“三战”IPO。 图源:佛朗斯 近日,广州佛朗斯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为“佛朗斯”)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于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佛朗斯首次冲击IPO。2019年6月和2020年7月,佛朗斯分别递表上交所和深交所。不过受客观因素限制,佛朗斯的前两次IPO计划均无疾而终。 考虑到港交所更加包容,市场影响力以及创收能力均不俗的佛朗斯此次很有可能推开IPO的大门。而随着登陆资本市场,打开融资通道,佛朗斯讲述的“物联网+共享叉车”故事,或许也将逐步彰显想象力。 行业痛点明显,佛朗斯趁势成为第一 近年来,随着经济蓬勃发展,工业以及物流业不断成长,相关企业的物流设备需求正加速释放。国海证券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叉车销量为104.8万台,2011-2022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1.6%。 图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虽然市场在蓬勃发展,但与传统产业终端成本低、“需-购”协调的业务模式不同,因物流设备成本高昂,使用率不可控,相关企业正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凯傲集团统计的数据显示,工业车辆的购置成本占全生命周期成本的13%。如果企业后续的工业车辆使用效率不高,那么很长一段时间,企业都将承受高昂的固定资产、折旧等成本。 对此,佛朗斯也在招股书中表示,“场内物流设备使用和管理具有购置成本高、维护成本高、专业性强及管理难度大等自生挑战”。 在此背景下,因可以极大地减轻企业的成本负担,场内物流设备订用服务行业正飞速发展。灼识咨询数据显示,预计到2027年,中国场内物流设备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达344亿元,2022-2027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4.6%。 而场内物流设备订用服务正是佛朗斯的立足点。招股书显示,2020-2022年,佛朗斯来自场内物流设备订用服务的收入分别为6.39亿元、7.39亿元、7.38亿元,分别占总营收的65.2%、63.0%、61.8
      145评论
      举报
      佛朗斯冲击港交所IPO:叉车租赁的未来是数字化?
    • 二狗叨叨二狗叨叨
      ·06-02

      造车新势力5月成绩单:整体回暖,两级分化持续

      今天六一儿童节,没想到造车新势力都早早发布了5月份成绩单,看来5月份大家的表现都还算是不错,不过从数据上来看,基本上与上个月的成绩单并没有太大出入。 1、 五月交付排行榜 从5月份的交付数据来看,广汽埃安依然占据着排行榜的头把交椅,不过对于广汽埃安,二狗哥一直对其没有太多关注,毕竟广汽埃安属于那种背靠大树好乘凉的那种。 $理想汽车(LI)$ 依然不负众望,已经连续三个月交付超过2万辆; $蔚来(NIO.SI)$$小鹏汽车(XPEV)$ 显然还没有从坑里爬出来,哪吒已经连续4个月破万,而零跑在5月份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上个月没有公布数据的问界这个终于交出了答卷。 总的来说,5月份新势力的表现整体交付能力有所提高。 2、 过去12个月造车新势力交付情况 3、 细说各个新势力情况 3.1 广汽埃安:45003辆 广汽埃安5月交付毫无悬念排名第一,交付量连续3个月突破4万辆,达到45003辆,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13.7%,环比增长9.7%,2023年1-5月累计交付166323辆。广汽埃安目标2023年交付保50万、争60万,就目前埃安的交付增长趋势来看,保50万还是比较容易达成,但是60万的目标还是有点难度的。 3.1 理想:28277辆 理想5月交付量为28277辆,同比增长146.0%,环比增长10.1%。这是继3月以来,理想连续3个月交付量超过2万辆,理想2023年1-5月累计交付106542辆。4月份是理想L7首次交付并实现了交付过万,在5月份依然实现交付过万,理想L7无疑是理想未来的爆款车型。理想自诞生以来就具有打造爆
      2,8895
      举报
      造车新势力5月成绩单:整体回暖,两级分化持续
    • liukuangliukuang
      ·06-02

      Q1成绩单背后,高途下一归宿去往AI

      “时代掉下的一粒沙,落到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这是过去两年在线教育公司,流传甚广的一句话,也是很多在线教育公司,在“双减”之后的真实写照。不过,在坊间不同体量、不同历史的教育平台,对于这种“意外”的冲击,体感似乎并不相同。 比如,对于“兵精粮足”的新东方和名声在外的俞敏洪而言,“双减”背后尽管很惨烈,但新东方有充分的“韧劲”,可以抵御这种“下跌”带来的冲击;相比之下,同样做在线教育的高途,则要经受更多的打磨,好在经过了一年多的“修整”和“转型”之后,高途的转型似乎终于看见了亮光。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业绩显著改善 5月30日,高途发布了今年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高途2023年第一季度净营收为7.07亿,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7.246亿元下降2.4%,环比上升12.7%。高途2023年第一季净利1.139亿,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净利为1.336亿,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净利润9250万元增长44.4%。从数据不难看出,高途的整体状况是在积极改善的,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都是向好的,尤其是净利润创下了转型以来新高。 对于此次营收和利润的增长,高途认为其主要得益于公司盈利性增长战略的指引,其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幅缩减营销开支,提升获客效率,使公司业务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二是大幅提升内部运营效率,通过精细化运营以及AI技术的落地,促使交付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从财报反映的真实数据来看,高途在降本增效方面的确有了很多改进。 从成本端来看,一季度高途的成本较上年下降了24.8%,相当于营收下降幅度的10倍。在主要成本下降的基础上,高途Q1实现毛利5.473亿元,同比增长7%。高途2023年第一季毛利率为77.4%,而2022年第一季度为70.6%。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高途2023年第一季度毛利润为5.513亿元,较2022年第一季
      5,0771
      举报
      Q1成绩单背后,高途下一归宿去往AI
    • 锦缎锦缎
      ·06-02

      哔哩哔哩:“长不大”的小破站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北京时间6月1日港股盘后,哔哩哔哩(BILI.O/9626.HK)发布了2023年一季度业绩。选在六一儿童节公布成绩单,多少有点贴合B站“Z世代”的标签。虽然B站的差异化定位是市场普遍认可的,但落实到如何经营赚钱上,总是老大难。一季报读下来,没有什么惊喜,却带来了更多的担忧——获客旺季的Q1,用户规模再次环比流失。在市场预期并不高的情况下,收入没有beat,减亏虽然超预期,但是靠省出来的。结合其他互联网同行财报后的市场反应,这种降本增效的故事已经激不起多少波澜。盈利问题虽是B站的头等大事,但这种流量增长都停滞下的降本增效,并非市场所愿。公司宣称二季度开始,代理游戏、自研游戏会陆续上线,短期上B站或许能靠游戏pipeline周期和去年的低基数,游戏收入、广告收入加速恢复增长。但Up主断更下的内容供给、用户流失、内部管理混乱的问题,对中长期的经营伤害更大,亟待重视和解决。核心要点1、旺季却难获客?:上季度B站月活是首次下滑,已经引起海豚君的警觉,虽然可以勉为其难的归结于淡季的原因,但一季度作为获客旺季,B站用户反而继续环比下滑,这就很难说的过去了。对于仅3亿+用户规模的B站来说,线下复苏同样不能用于搪塞用户流失的理由,同为年轻用户扎堆的小红书,用户增长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因此,海豚君认为更多的因素应该归结于内容上,尤其是优质内容的供给受影响,是导致用户流失的关键。2、收入平庸无奇:一季度收入整体上复合预期,但与同行对比后更显平庸。游戏收入仍然是因为上线的新游太少同比下滑16.7%,广告收入因为去年低基数(StoryMode22年下半年才正式商业化)恢复至同比22%的增长,直播和大会员同比只有5%的增长,电商收入则继续下滑,与自己主动收缩有关。二季度有多款代理游戏(《崩坏:星穹铁道》、《赛马娘》)和自研游戏《依露希尔
      1,607评论
      举报
      哔哩哔哩:“长不大”的小破站
    • 深海芒果猫深海芒果猫
      ·06-02

      为什么哔哩哔哩公布2023年Q1业绩之后股价大跌?

      摘要 哔哩哔哩(09626,BILI)披露的业绩数据避重就轻,仅强调同比增长却未提及环比增速大幅下降的情况。 环比增速大幅下降加上近期出现up主停更事件让市场开始怀疑哔哩哔哩(09626,BILI)主营业务是否仍具有增长动力。 而像哔哩哔哩(09626,BILI)这种成长型企业如果缺少增长动力,那将对股价造成致命的打击。 猫猫认为哔哩哔哩(09626,BILI)短期内会因股价触碰到下跌通道的支撑而有所反弹,但长期仍处于下跌趋势直到业绩好转。 正文 1.发生什么情况 6月1日盘前哔哩哔哩(09626,BILI)公布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业绩公布之后盘中股价一度下跌7.4%。 业绩数据显示,哔哩哔哩(09626,BILI)第一季度净营业额总额同比增长0.3%至人民币50.69亿元。 第一季度毛利润同比增长37%至人民币11.03亿元,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6%提升至22%。 第一季度经营开支总额同比减少11%至人民币24.79亿元,净亏损同比减少72%至人民币6.30亿元。 DAU(日活跃用户数量)同比增长18%至0.937亿。 细分业务上,移动游戏业务营业额同比减少16.66%至人民币11.32亿元。 增值服务业务营业额同比增长5.07%至人民币21.56亿元。 广告业务营业额同比增长22%至人民币12.72亿元。 IP衍生品及其他业务营业额同比减少15.47%至人民币5.10亿元。 从所披露的数据看,哔哩哔哩(09626,BILI)财报业绩不是很好,猫猫分析一下你就明白了。 2.为什么会这样 虽然单纯从数据上看哔哩哔哩(09626,BILI)的业绩似乎还算不错,但是股价却在业绩公布之后大跌。 这表明市场并不认可这个业绩数据,所以有必要深挖股价下跌的原因。 猫猫认为造成哔哩哔哩(09626,BILI)公布业绩之后股价下跌7.4%的原因是MAU(月活跃用户数量)环比下跌2%
      1,4805
      举报
      为什么哔哩哔哩公布2023年Q1业绩之后股价大跌?
    • 问就是加仓up问就是加仓up
      ·06-01

      淘当电商购物走向数字游戏,拼多多依然是清流

      电商竞争日益激烈,截止到现在了,除了京东淘宝拼多多这些传统模式电商,抖音和快手的直播购物也正在逐渐成为电商领域的重要参与者。甚至说这些平台更受欢迎。 本文仅为个人投资记录,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纯描述现状,以及一些个人看法。 电商购物节从最早的双十一出现,之后又有了618,再往后各种节日都有促销,只不过力度最大的依然数双十一和618。但是如果你有记忆,最早的这两个购物节是真的有便宜,东西是真的直接降价了。之后慢慢的套路开始变得复杂,直至现在,购物如果不动点脑子,你根本参与不了优惠,或者说你只是优惠陷阱的韭菜罢了。平台通过一个又一个的规则,让你拿到平台想让你获得的优惠,如果你不去深究,很多优惠只是数字游戏。 截了三个图,是不同平台的购物结算界面,好好的买个东西,先给你把价格画的很高,然后一堆优惠,最后给你出现一个总价,而且这里边的优惠,有的是你提前付的钱,比如说定金,有的是平台给的优惠,名目五花八门,什么商品优惠,促销立减,plus优惠,红包,跨店,但凡你是个新手,真的会对这些玩意一脸闷比,当然不存在新手,但是真的费脑子。现在的购物,已经逐渐成了需要花足够的时间去计算,然后才能获得真正的实惠,什么前四小时超低价,前十分钟超级优惠。平台提供了真正优惠以外的所有优惠。对比一下图一的拼多多,优惠就是优惠,一眼就能看明白所有的一切,算是目前买东西比较简单的一个平台了。而且最无语的是,即使你在其他平台苦苦算了一个礼拜,最后发现折后价依然高于拼多多。 与平台购物越来越复杂形成对比的另一个方向是电商直播,有主播帮你把关,确实有很多黑心主播,所以你可以发现,头部效应极其明显,第一和第二比后边几十名之和的量都大。比如说淘宝的李佳琦,基本上能谈到最优质的资源和最好的价格,用户也对其形成了极高的信任,商家,主播,用户都处于一个正反馈作用,商家可能前期花费大量资金用于宣传,但是一旦拥有品牌
      6,27714
      举报
      淘当电商购物走向数字游戏,拼多多依然是清流
    • 江瀚视野江瀚视野
      ·06-07 22:33

      阿里电影演出业务首次实现整体盈利,稳中求进打造生态位优势

      $阿里影业(01060)$ 又到一年一度的财报季,在这次的财报季文娱市场终于迎来了久违的曙光,市场加速复苏,观众消费需求集中释放,多家上市影企也在今年一季度实现扭亏。其中最让市场关注的无疑是阿里电影演出业务首次实现整体盈利。 据中国新闻网的报道,2023财年阿里影业盈利能力稳步提升,步入优质增长轨道,截至2023年3月31日,阿里影业实现营收人民币35.20亿元,经调整EBITA录得盈利人民币2.95亿元,同比增加106%。 演出方面,受益于业务结构多元化发展和运营效率的持续提升,财年内,大麦内容业务毛利同比上一财年取得三位数增长,科技业务创新带动平台运营成本同比下降超30%。 透过业绩表现,可以看到,在“内容+科技”统一战略的稳步推进下,以阿里影业和大麦为业务主体的阿里电影演出业务正在逐步呈现规模化、效率化、精准化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 咬定青山不放松 在疫情对线下文娱行业产生巨大冲击的市场环境下,2023财年阿里影业和大麦咬定青山不放松,持续推动业务结构多元化、业务场景协同化的发展,双双表现出了韧性发展势头。 亮点1:阿里影业连续三年EBITA盈利。从数据来看,阿里影业连续三年EBITA盈利,2023财年经调整EBITA录得盈利人民币2.95亿元,同比增加106%。EBITA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考察指标,相比于净利润,EBITA更能够反应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而更值得关注的是2023财年首次实现了电影演出业务整体盈利,在疫情相对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实现如此的整体盈利,可见阿里电影演出业务的发展不易,更体现出阿里电影演出业务的长期发展的竞争优势已经逐渐构建,这可能才是首次实现整体盈利的价值所在。 亮点2:大麦正在成为显著的亮点。仔细研究阿里当前的业务逻辑就会发现,2020年初,阿里影业
      972
      举报
      阿里电影演出业务首次实现整体盈利,稳中求进打造生态位优势
    • 吴知中吴知中
      ·06-05 21:46

      费用缩减、商业化加速,2024年盈亏平衡方向在哪?

       6月1日,哔哩哔哩2023年Q1财报发布。一季度,B站DAU达9370万 ,同比增长18%;毛利率来到21.78%,较去年Q1提升了5.81个百分点。 (哔哩哔哩财报数据整理) 最关键的盈利数据方面,B站销售及营销费用同比减少30%,商业化进程加快(增值业务、广告收入增长),公司Q1净亏损6.296亿元 ,较2022年同期22.841亿元大为减少72%。 (哔哩哔哩财报数据整理) 回到了与2020年接近的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B站起家的游戏业务在Q1中营收仍有所下滑,一旦游戏业务出现向上的拐点,B站2024年经调净利润盈亏平衡或就将是大概率事件。 一、B站游戏业务“调结构”影响已近尾声,版号高速发行或带来游戏业务收入拐点。 游戏作为B站2020年之前的第一大业务,近两年增长却有所失速。B站2022年报显示,游戏已被增值业务、广告收入反超,成为B站第三大收入来源。 2022年报,哔哩哔哩因终止部分游戏项目、解散部分游戏团队,产生了8亿多的额外亏损。 (哔哩哔哩2023年Q1财报) 不过,B站Q1净利润没有受到砍项目/组织调整的进一步影响,这或预示着B站游戏业务调整已近尾声。 2022年,受业务结构调整、版号发行放缓双重影响,B站游戏业务出现了有史以来的首次下滑。2022年12月,《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发布。自此,新闻出版署单月公布过审版号始终保持在80+,并延续了逐月发行的趋势。 版号常态化发行带来了游戏公司业绩释放的预期。在已公布2023年一季度业绩的游戏公司中,腾讯游戏业务双位数增长,网易游戏业务也呈逐季恢复趋势,游戏上市公司正从政策底向业绩底转化。截止6月1日,动漫游戏指数(930901)年内上涨99.73%,是A股主题指数的涨幅冠军,其走势远好于沪深300 -1.67%和恒生指数-7.91%的表现。 二季度,B站自研游戏《
      4,58312
      举报
      费用缩减、商业化加速,2024年盈亏平衡方向在哪?
    • 柯鑫量化投资柯鑫量化投资
      ·06-07 11:29

      挚文集团Q1营收降一成,探探付费用户下滑33%,社交赛道坍塌

      6月6日消息,挚文集团今天发布了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财报。 数据显示挚文集团在今年一季度实现营收28.189亿元,上年同期为31.48亿元,同比下降了10.5%,其中视频直播服务收入为14.29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6.087亿元下降11.2%;增值服务总收入为13.615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14.834亿元减少8.2%,增值服务收入主要包括虚拟礼品收入和会员订阅收入。移动营销收入为211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2790万元下降24.4%;移动游戏收入为370万元,比上年同期的2550万元减少了85.5%。 陌陌部门的营收从2022年第一季度的27.989亿元下降至今年一季度的25.101亿元;探探业务的营收从2022年第一季度的3.49亿元下降至2023年第一季度的3.086亿元。 2023年第一季度挚文集团的净利润为3.895亿元,而2022年同期为2.888亿元;归属于挚文集团的净利润为3.903亿元,而上年同期为2.899亿元。 2023年3月份,陌陌应用的月活跃用户为1.065亿,而2022年3月为1.109亿。探探应用的月活跃用户在2023年3月为1950万,而2022年3月为2560万。 陌陌应用的总付费用户数在2023年第一季度为780万,而去年同期为860万,同比减少了80万,减少比例约为9.3%。探探在2023年第一季度拥有160万付费用户,而去年同期为240万,同样减少了80万,但减少比例高达33.3%。 2023年第一季度,陌陌主APP的运营利润为4.35亿元。2023年第一季度探探的运营利润为520万元,去年同期为运营亏损1.618亿元,探探在今年一季度首次实现运营层面的盈利。 挚文集团创始人兼CEO唐岩也提到了这一点,他在财报中表示:“我们在第一季度取得了坚实的业绩,为后疫情时代的业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的团队在所有业务方面
      183评论
      举报
      挚文集团Q1营收降一成,探探付费用户下滑33%,社交赛道坍塌
    • 财经独家财经独家
      ·06-07 11:15

      挚文集团Q1:净营收28.189亿,探探首次实现运营层面盈利

      6月6日,挚文集团(Nasdaq: MOMO)公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业绩报告。财报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挚文集团净营收达28.189亿元(约4.105亿美元),其中,陌陌主App的净营收为25.101亿元(约3.655亿美元),探探的净营收为3.086亿元(约4490万美元)。 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量,2023年一季度归属于挚文集团的净利润为4.719亿元(约6870万美元),运营利润为4.362亿元(约6350万美元)。一季度,陌陌主App的运营利润为4.350亿元(约6330万美元),探探的运营利润为520万元(约80万美元),首次实现运营层面盈利,而去年同期为运营亏损1.618亿元。 根据彭博社汇总的数据,华尔街分析师预计,挚文集团2023年第一季度平均营收为26.976亿元。财报显示,挚文集团2023年第一季度净营收为28.189亿元(约4.105亿美元),超出华尔街预期。 挚文集团董事长兼CEO唐岩表示:“一季度我们取得了非常扎实的业绩成果,为推进后疫情时代的业务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我很高兴看到我们的团队在所有业务领域都能够很好地执行战略重点。探探实现了首次运营层面的盈利,陌陌现金牛业务持续稳定产出,这两者都促进了集团盈利能力的提高。” 财报还显示,2023年3月,陌陌主App月度活跃用户为1.065亿,探探App月度活跃用户为1950万。一季度,陌陌付费用户数为780万,探探付费用户数为160万。 此外,一季度,挚文集团成本和支出为24.191亿元(约3.522亿美元),比上一年同期的28.200亿元减少14.2%。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量,成本和支出为23.374亿元(约3.404亿美元),比上一年同期的27.114亿元减少13.8%。 截至2023年3月31日,挚文集团持有的现金、现金等价物、短期存款、长期存款、短期投资、短期限定性现
      47评论
      举报
      挚文集团Q1:净营收28.189亿,探探首次实现运营层面盈利
    • 投资老友记投资老友记
      ·06-06 16:23

      哔哩哔哩23年Q1财报降本增效,日活和广告收入增长显著

      在六一节 $哔哩哔哩-W(09626)$ 公布2023年一季度的业绩,总营收增长0.31%至50.7亿元人民币。毛利润11亿元同比提升37%, 净亏损6.28亿元同比大幅收窄72%,毛利率从16%增长到22 %,市场及营销费用8.8亿元减低30%,商业化战略聚焦于降本增效(降低费用、提升效率和毛利率,分成比例),但节流空间毕竟有限,收入微增,分项收入下滑,略低于投资者预期,下面来看看收入占比:增值服务增长5%,日活用户和广告增长22%是财报亮点。 不足之处:上市依赖的最主要的移动收入11.3亿元同比减少17%至11.3亿元,因为缺少新游戏。IP衍生品及其他业务收入(电商)下滑15%至5.1亿元,自营电商这样比较重经营,低毛利的业务开始降低比重。 日活增加,高毛利的广告业务发力是亮点:B站重视的日活用户DAU达9370万,同比增长18%。用户日均使用时长96分钟,日均视频播放量达41亿,用户总使用时长同比增长19%。月活用户MAU3.15亿,月均互动数达142亿次,同比增长15%。表明用户对平台的认可和依赖持续增加。通过有效管理成本和优化收入结构,B站成功提升毛利率到22%,实现大幅减亏。      今年是三年疫后恢复期,电商的战争持续加剧。B站是唯一坚持做大开环的视频生态社区,整合视频和直播带货体系,持续提升广告效率,提升算法能力,优化广告转化效果,已与阿里、拼多多、京东合作,完善“品宣-种草-转化交易”的模型。有一千多个新品牌以及一万多个SKU在B站通过带货的方式成功首发。B站一季度广告业务收入12.7亿元同比增长22%,高于行业增长,效果广告连续两个季度增长50%。B站前五大广告主行业为游戏、数码家电、电商、美妆护肤和汽车。B站拥有近9,
      5072
      举报
      哔哩哔哩23年Q1财报降本增效,日活和广告收入增长显著
    • 一千二百字一千二百字
      ·06-06 11:25

      效果广告增长50%,电商客户为何瞄准B站?

      $哔哩哔哩(BILI)$ 经历了2022年的低靡,市场眼巴巴盼着在线广告市场今年能复苏,但一季度的增长恢复显得很“温吞”,企业投放偏谨慎,且更追求ROI投资回报率,扔块石头要见响。那么,回报好的平台将更受青睐。 哔哩哔哩最新数据显示,Q1效果广告增速为50%,连续两季保持该水准,带动其广告整体同比增长22%,跑赢大盘。今年平台已跑出诸如韶音、花西子、谷雨、珀莱雅等数码和化妆品品类的成功广告案例,UP主收入问题被媒体放大,引起争议,B站也表示是一篇媒体报道的误导,但这也促使B站持续挖掘更多UP主收入的形式。   早在2021年初,B站广告收入占比只有18%、直播+会员、游戏两项主业基本打平手时,一千二百字就判断:广告将成为B站的第二大支柱。理由有当时它的用户基数离“天花板”还很远;核心层年轻用户会成长为一股消费力量;随着社区商业化的持续教育,粉丝支持UP主“恰饭”的社区氛围正在形成;中视频形态的广告势能还没有释放等。   而且,像眼下B站所做、并已取得成效的“减亏”,目的是奔着2024年盈亏平衡的业绩承诺,但这不能光指望降费、砍预算、停掉边缘业务等手段,根本上还得依赖毛利率的改善。B站原有业务结构决定了它的毛利率放在互联网里算比较低的,而广告的崛起成为改变这一现状的机会。   与YouTube推出YouTube Shorts短视频形态的作用类似,B站StoryMode这种新的广告场景正在以更低的门槛实现快速变现,这块业务也增加了市场的期望。   电商客户为何瞄准B站? 电商通常是广告投放的大户。我们先从分众传媒的一组数据来侧面分析。2022年,分众营收同比下降36%,受电商“拖累”较重。其中,分众的互联网行业客户收入占比从上一年的27%下降至11%。到
      1,4927
      举报
      效果广告增长50%,电商客户为何瞄准B站?
    • 港股研究社港股研究社
      ·06-05 19:21

      入驻京东直播间、成功借壳上市,交个朋友和时间“交朋友”

      交个朋友一直走在“交朋友”的路上。 5月31日晚,交个朋友正式入驻京东直播间,首播销售额超1.5亿元,直播热度榜达人榜第一名,累计访问人次超1700万。据了解,京东618期间,除了日常直播外,交个朋友还将于6月3日、6月17日带来两场重磅直播。 而在此前,交个朋友已实现了借壳上市,为扩大朋友圈做了良好的铺垫。 5月中旬左右,世纪睿科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世纪睿科”)发布公告,拟改名为“交个朋友控股有限公司”,并表示已完成对交个朋友公司的全资收购,拥有后者的核心IP以及所有相关账号。 图源:世纪睿科 事实上,早在2020年,交个朋友就希望借壳尚纬股份登陆A股。但因尚纬股份主要从事电缆产品相关业务,和交个朋友的直播电商业务关联不大。被监管问询后,交个朋友的上市计划无疾而终。 为了登陆资本市场,过去两年,交个朋友致力于去IP化发展,并耐心寻找可与直播电商业务协同发展的借壳标的。终于,2022年,希望进一步发力新媒体服务业务的世纪睿科和交个朋友牵手成功。 考虑到当下直播电商行业的竞争越发白热化,登陆资本市场后,交个朋友的融资通道将进一步打开,这很可能会助力其更上一层楼。 借壳上市背后,是交个朋友与世纪睿科的双向奔赴 表面上,借壳世纪睿科登陆资本市场,是交个朋友主动争取的结果,但从两家公司的发展情况来看,二者的结合,更大程度上是一场双向奔赴——交个朋友希望借资本市场的力量实现高质量的发展,世纪睿科也希望借直播电商业务平衡传统业务的压力。 现阶段,直播电商竞争激烈。网经社数据显示,2022年直播电商行业企业规模达1.87万家,虽然增速有所下滑,但仍同比增长17.61%。而其中的“顶流”,东方甄选可以说备受关注。2022年中,凭借双语直播、知识分享等差异化的内容,东方甄选在抖音平台崛起,成为电商直播行业的热门选手,这也使从抖音直播起家的交个朋友面临不小的挑战。 另外,随着下沉市场的触达完
      81评论
      举报
      入驻京东直播间、成功借壳上市,交个朋友和时间“交朋友”
    • 江瀚视野江瀚视野
      ·06-06 09:12

      水滴公司Q1营收超6亿,连续5个季度盈利的水滴未来何在?

      $水滴(WDH)$ 说起互联网保险,相信两家公司肯定是大家最熟悉的,这就是水滴公司和轻松集团,就在最近水滴公司的财报公布了,营收超6亿,实现了连续5个季度的盈利,很多人都在问水滴公司的未来我们到底该怎么分析?水滴公司该怎么看呢? 一、水滴公司Q1营收超6亿 据北京日报的报道,水滴公司公布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报告。数据显示,该公司各业务模块一季度保持高质量健康发展,保险业务规模保费和新用户都实现环比增长,公司净营业收入为6.06亿元,净利润4973万元,连续5个季度保持盈利。 保险相关业务是该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板块,水滴保在一季度不断提升经营效率,完成首年保费16.92亿元,较上一个季度增长6.3%。截至2023年3月31日,该公司为客户提供的保险产品达到876款,第一季度新产品供给增加超过百款,重疾险产品产生的首年保费占整体保费的26.9%。 作为一项创新业务,数字化临床试验解决方案承载了该公司扩展至医药领域的重担。2022年,公司数字化临床试验解决方案的全年收入为5945.6万元,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一季度成功新入组患者700多名,新签合作临床试验项目70多个,数字化临床试验解决方案收入为2280万元,与2022年第一季度的860万元相比增幅达到166.5%。 水滴公司在财报中透露,水滴公司的人工智能对话机器人,独立应答的保险语音咨询从2分钟提升到超过10分钟,借助机器人“助理”,水滴保的服务团队能够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给客户更好的体验。 二、连续5个季度盈利的水滴未来何在? 水滴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互联网保险、医疗等领域的公司,近期发布的财报显示,该公司在今年第一季度实现了超过6亿的营收,并持续盈利了5个季度。这个成绩相当不容易,我们到底该怎么分析判断水滴公司的市场
      4405
      举报
      水滴公司Q1营收超6亿,连续5个季度盈利的水滴未来何在?
    • 美港探案美港探案
      ·06-06 21:55

      36氪2023 Q1营收获双位数增长,企服点评运营数据“狂飙”,商业化模式迅速迭代

      6月6日,美股上市公司36氪(证券代码:KRKR)披露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36氪实现总营收5553万元,同比增长12%。$36氪(KRKR)$  具体到三项主营业务来看,一季度36氪实现广告收入4188万元,同比增长11%;实现企业增值服务收入1002万元,同比增长7%;订阅服务收入同比增长36%,个人订阅业务客单价同比大幅增长至1.5万元。 其中36氪企服点评平台取得多项新进展。一季度内,公司不断完善和优化产品库,补充了产品案例、产品定价、产品参数等基础信息。同时完成了SCRM、新零售、电商系统等9个核心领域的产品映射,将分类准确率提高至95%以上。 在迭代优化基础功能的同时,36氪对企服点评平台PC端和移动端界面进行大幅改版,通过对阅读模块、搜索功能的进一步优化,全方位提升了产品便捷性与易用性,使全平台访问到留资转化率提升近一倍。 此外,36氪引入AIGC技术,实现了产品介绍与用户问答的自动生成,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将平台整体运营效率提升至10倍以上。 通过对产品功能的持续完善,36氪企服点评平台在便捷性、高效性、智能性等方面得到了全方位提升,各项经营数据均实现高速增长。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平台累积点评数超6万,同比增长198%;累积在线产品数近9千个,同比增长55%;入驻商家超1200家,同比增长翻倍。 反映到商业化层面,36氪企服点评平台在本季度实现了商业模式的迭代。在过去品牌宣传和内容营销的基础上,进一步加码一体化服务能力,形成了包括线索付费和分佣的新型商业模式,持续为企业获客和选型决策赋能。我们的新盈利模式已取得实效,获得了12家SaaS厂商的充值付费。未来,企服平台将不断完善平台服务体系,改变企业数字化决策现状,提升
      97评论
      举报
      36氪2023 Q1营收获双位数增长,企服点评运营数据“狂飙”,商业化模式迅速迭代
    • 问就是加仓up问就是加仓up
      ·06-04

      京东,AI发展最受益的电商购物平台

      京东目前是几个电商平台中,自营业务占比最好的一家,没有之一。唯品会算一个但是没有比较意义。Ai的优势在于通过大量数据的学习构建极具优势的模型,最终指导定价。商品的价格和股票的价格是类似的,影响价格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供需平衡,季节影响,大促,原材料成本等等。对于电商平台来说,如何合理调整各个因素的影响,最后通过价格的变化最大程度激发需求并且保持利润最大化,这是电商最大的需求。 本文仅为个人投资思考记录,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GPT让我们看到了生成式大模型的牛逼之处,所以各个行业都有大量公司在涌入大模型训练,希望能有所突破,不同于很多模型的对外价值,电商购物的Ai模型主要受益者是公司本身。而且,这种模型的主要目标就是如何通过价格变化实现利润最大化,即使有,也不会说。 京东在23年q1自营零售收入1956亿元,同比下滑4.3%。其中通电类产品收入1170亿元,同比下降1%。一般产品收入786亿元,同比下降9%。虽然公司当前在忙于提升第三方商家比例,但是总体营收确实不及预期,本季度公司总营收同比下降1.4%。 从数据看出,京东的自营零售规模一季度大约2000亿人民币。如果通过Ai模型定价提高1%的收入,那么就是20亿利润,如果能提高5个点,那就是1000亿利润,。注意这里是提高,就是在之前的基础上卖的更贵。通过对用户历史购物习惯分析,叠加对用户选品的分析,这样的操作其实是可以实现的。甚至,有些东西已经在运行了,只不过没有十足的证据。 京东自营本质上就是零售商,凭借自身巨大的体量,在和厂商谈判中可以获得非常低的价格,之后商品运往京东的各个仓库,京东负责保管,分拣,送达终端。商家大部分时候负责售前,平台负责售后。具体的分工细节无法求证,只说一些个人体验。比如说我们买的很多东西,如果你对商品使用不懂,一般都是商家负责,如果是活动促销,退款退货等事宜,都是平台负责。说白了商家只是提供商品
      4,94716
      举报
      京东,AI发展最受益的电商购物平台
    • 猛兽财经网猛兽财经网
      ·06-06 12:46

      台积电预计今年前六月营收同比下滑 10%

      $台积电(TSM)$ 今日召开年度股东大会,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表示,公司客户库存正在逐渐降低,市场终端需求正在回升。虽然有少许负增长,但台积电已准备好迎接明年下一波很好的成长,并将持续为股东创造最大价值。 财报显示,一季度台积电营收为 5086 亿新台币,归母净利润为 2069 亿新台币(当前约 477.94 亿元人民币)。预计第二季度以美元计的营收约为 152 亿 160 亿美元(当前约 1080.72- 1137.6 亿元人民币),毛利率约 52%-54%。 台积电 CEO 魏哲家则表示,去年是台积电极具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以美元计算的营收增长了 33.5%,在全球经济不明朗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也进一步介绍,预计上半年台积电营收将同比下降 10%,而下半年业绩将优于上半年。 魏哲家还预测,非存储类半导体市场今年整体规模将下滑中个位数百分比,而芯片制造业今年将整体下滑高个位数百分比。得益于自身的技术领先和差异化优势,他预计今年台积电业绩表现将优于整个半导体市场和芯片制造业。 有消息称台积电已启动 2nm 试产前期准备工作,目标在今年试产近千片,并扩大与三星、英特尔等竞争对手的差距。而基于技术上的优势,台积电正筹划从明年 1 月起提高先进制程报价,并已与包括 $苹果(AAPL)$ 、联发科、AMD、 $英伟达(NVDA)$ 、高通与博通等多家客户进行沟通。
      223评论
      举报
      台积电预计今年前六月营收同比下滑 10%
    • FX168财经视频栏目FX168财经视频栏目
      ·06-06 11:33

      苹果(AAPL)推出王炸级头显拉满科技感 ?

      个股方面,今天当然要和大家看看苹果的发布会。尤其是这次如期推出了MR混合现实设备——Vision Pro这款王炸级的产品。看看从投资的角度而言,这款产品对于苹果本身还有整个虚拟现实产业来说可能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369评论
      举报
      苹果(AAPL)推出王炸级头显拉满科技感 ?
    • 涌流商业涌流商业
      ·06-03

      练瑜伽的中国姑娘,给了Lululemon最大惊喜

      受益于中国市场反弹、货运成本压力缓解和库存控制力,运动服饰露露柠檬(Lululemon Athletica)在2023财年第一季度收获了不错的业绩。 6月1日收盘后,Lululemon公布了一季度财务数据:收入增长24%至20亿美元;可比销售额增长14%(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17%);其中,大中华区业务增长显著,同比增长了79%。在全行业通过降价来缓解高库存、又苦于利润率受损之时,Lululemon状态超出预期,毛利率在增长。 这份业绩公布后,公司提高了全年收入和利润预期,之后股价在周四盘后上涨了13.76%,周五交易中再涨11.30%。由于对经济环境、高通胀的担忧,消费者一直在收紧对服装等可自由支配产品的支出,零售业中并没有太多公司能持续保持状态。Lululemon公布的收入和利润增长,也多多少少反映出富裕人群的消费受到的负面影响更小。 一季度数据 自2022年第一季度以来,Lululemon净增了83家新店,门店面积比去年增加了22%。2023财年一季度,净新增7家店,在全球合计拥有662家店,其中101家位于中国。 2023财年第一季度与上年同期相比: 净收入增长24%至20亿美元,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27%; 北美市场净收入增长17%,国际市场增长60%; 可比销售额总额增长14%,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17%; 可比店面销售额增长13%,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16%; DTC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净收入增长了16%,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18%; DTC直接面向消费者净收入占总净收入的42%,稍低于2022年第一季度的45%; 毛利润增长32%至12亿美元,毛利率增长360个基点至57.5%; 运营收入增长54%至4.014亿美元;营业利润率增长400个基点至20.1%。 稀释后每股收益为2.28美元,而2022年第一季度为1.48美元。 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末,公司拥有9
      4616
      举报
      练瑜伽的中国姑娘,给了Lululemon最大惊喜
    • 锦缎锦缎
      ·06-02

      哔哩哔哩:“长不大”的小破站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北京时间6月1日港股盘后,哔哩哔哩(BILI.O/9626.HK)发布了2023年一季度业绩。选在六一儿童节公布成绩单,多少有点贴合B站“Z世代”的标签。虽然B站的差异化定位是市场普遍认可的,但落实到如何经营赚钱上,总是老大难。一季报读下来,没有什么惊喜,却带来了更多的担忧——获客旺季的Q1,用户规模再次环比流失。在市场预期并不高的情况下,收入没有beat,减亏虽然超预期,但是靠省出来的。结合其他互联网同行财报后的市场反应,这种降本增效的故事已经激不起多少波澜。盈利问题虽是B站的头等大事,但这种流量增长都停滞下的降本增效,并非市场所愿。公司宣称二季度开始,代理游戏、自研游戏会陆续上线,短期上B站或许能靠游戏pipeline周期和去年的低基数,游戏收入、广告收入加速恢复增长。但Up主断更下的内容供给、用户流失、内部管理混乱的问题,对中长期的经营伤害更大,亟待重视和解决。核心要点1、旺季却难获客?:上季度B站月活是首次下滑,已经引起海豚君的警觉,虽然可以勉为其难的归结于淡季的原因,但一季度作为获客旺季,B站用户反而继续环比下滑,这就很难说的过去了。对于仅3亿+用户规模的B站来说,线下复苏同样不能用于搪塞用户流失的理由,同为年轻用户扎堆的小红书,用户增长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因此,海豚君认为更多的因素应该归结于内容上,尤其是优质内容的供给受影响,是导致用户流失的关键。2、收入平庸无奇:一季度收入整体上复合预期,但与同行对比后更显平庸。游戏收入仍然是因为上线的新游太少同比下滑16.7%,广告收入因为去年低基数(StoryMode22年下半年才正式商业化)恢复至同比22%的增长,直播和大会员同比只有5%的增长,电商收入则继续下滑,与自己主动收缩有关。二季度有多款代理游戏(《崩坏:星穹铁道》、《赛马娘》)和自研游戏《依露希尔
      1,607评论
      举报
      哔哩哔哩:“长不大”的小破站
    • 港股研究社港股研究社
      ·06-02

      佛朗斯冲击港交所IPO:叉车租赁的未来是数字化?

      佛朗斯“三战”IPO。 图源:佛朗斯 近日,广州佛朗斯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为“佛朗斯”)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于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佛朗斯首次冲击IPO。2019年6月和2020年7月,佛朗斯分别递表上交所和深交所。不过受客观因素限制,佛朗斯的前两次IPO计划均无疾而终。 考虑到港交所更加包容,市场影响力以及创收能力均不俗的佛朗斯此次很有可能推开IPO的大门。而随着登陆资本市场,打开融资通道,佛朗斯讲述的“物联网+共享叉车”故事,或许也将逐步彰显想象力。 行业痛点明显,佛朗斯趁势成为第一 近年来,随着经济蓬勃发展,工业以及物流业不断成长,相关企业的物流设备需求正加速释放。国海证券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叉车销量为104.8万台,2011-2022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1.6%。 图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虽然市场在蓬勃发展,但与传统产业终端成本低、“需-购”协调的业务模式不同,因物流设备成本高昂,使用率不可控,相关企业正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凯傲集团统计的数据显示,工业车辆的购置成本占全生命周期成本的13%。如果企业后续的工业车辆使用效率不高,那么很长一段时间,企业都将承受高昂的固定资产、折旧等成本。 对此,佛朗斯也在招股书中表示,“场内物流设备使用和管理具有购置成本高、维护成本高、专业性强及管理难度大等自生挑战”。 在此背景下,因可以极大地减轻企业的成本负担,场内物流设备订用服务行业正飞速发展。灼识咨询数据显示,预计到2027年,中国场内物流设备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达344亿元,2022-2027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4.6%。 而场内物流设备订用服务正是佛朗斯的立足点。招股书显示,2020-2022年,佛朗斯来自场内物流设备订用服务的收入分别为6.39亿元、7.39亿元、7.38亿元,分别占总营收的65.2%、63.0%、61.8
      145评论
      举报
      佛朗斯冲击港交所IPO:叉车租赁的未来是数字化?
    • 二狗叨叨二狗叨叨
      ·06-02

      造车新势力5月成绩单:整体回暖,两级分化持续

      今天六一儿童节,没想到造车新势力都早早发布了5月份成绩单,看来5月份大家的表现都还算是不错,不过从数据上来看,基本上与上个月的成绩单并没有太大出入。 1、 五月交付排行榜 从5月份的交付数据来看,广汽埃安依然占据着排行榜的头把交椅,不过对于广汽埃安,二狗哥一直对其没有太多关注,毕竟广汽埃安属于那种背靠大树好乘凉的那种。 $理想汽车(LI)$ 依然不负众望,已经连续三个月交付超过2万辆; $蔚来(NIO.SI)$$小鹏汽车(XPEV)$ 显然还没有从坑里爬出来,哪吒已经连续4个月破万,而零跑在5月份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上个月没有公布数据的问界这个终于交出了答卷。 总的来说,5月份新势力的表现整体交付能力有所提高。 2、 过去12个月造车新势力交付情况 3、 细说各个新势力情况 3.1 广汽埃安:45003辆 广汽埃安5月交付毫无悬念排名第一,交付量连续3个月突破4万辆,达到45003辆,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13.7%,环比增长9.7%,2023年1-5月累计交付166323辆。广汽埃安目标2023年交付保50万、争60万,就目前埃安的交付增长趋势来看,保50万还是比较容易达成,但是60万的目标还是有点难度的。 3.1 理想:28277辆 理想5月交付量为28277辆,同比增长146.0%,环比增长10.1%。这是继3月以来,理想连续3个月交付量超过2万辆,理想2023年1-5月累计交付106542辆。4月份是理想L7首次交付并实现了交付过万,在5月份依然实现交付过万,理想L7无疑是理想未来的爆款车型。理想自诞生以来就具有打造爆
      2,8895
      举报
      造车新势力5月成绩单:整体回暖,两级分化持续
    • liukuangliukuang
      ·06-02

      Q1成绩单背后,高途下一归宿去往AI

      “时代掉下的一粒沙,落到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这是过去两年在线教育公司,流传甚广的一句话,也是很多在线教育公司,在“双减”之后的真实写照。不过,在坊间不同体量、不同历史的教育平台,对于这种“意外”的冲击,体感似乎并不相同。 比如,对于“兵精粮足”的新东方和名声在外的俞敏洪而言,“双减”背后尽管很惨烈,但新东方有充分的“韧劲”,可以抵御这种“下跌”带来的冲击;相比之下,同样做在线教育的高途,则要经受更多的打磨,好在经过了一年多的“修整”和“转型”之后,高途的转型似乎终于看见了亮光。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业绩显著改善 5月30日,高途发布了今年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高途2023年第一季度净营收为7.07亿,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7.246亿元下降2.4%,环比上升12.7%。高途2023年第一季净利1.139亿,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净利为1.336亿,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净利润9250万元增长44.4%。从数据不难看出,高途的整体状况是在积极改善的,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都是向好的,尤其是净利润创下了转型以来新高。 对于此次营收和利润的增长,高途认为其主要得益于公司盈利性增长战略的指引,其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幅缩减营销开支,提升获客效率,使公司业务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二是大幅提升内部运营效率,通过精细化运营以及AI技术的落地,促使交付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从财报反映的真实数据来看,高途在降本增效方面的确有了很多改进。 从成本端来看,一季度高途的成本较上年下降了24.8%,相当于营收下降幅度的10倍。在主要成本下降的基础上,高途Q1实现毛利5.473亿元,同比增长7%。高途2023年第一季毛利率为77.4%,而2022年第一季度为70.6%。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高途2023年第一季度毛利润为5.513亿元,较2022年第一季
      5,0771
      举报
      Q1成绩单背后,高途下一归宿去往AI
    • 问就是加仓up问就是加仓up
      ·06-03

      买了特斯拉leap call

      前几天看着英伟达新高以后,一直在和朋友讨论接下来该买啥,当时看了一下风格分化,​市值最大的几个股票一直在蒙眼狂涨。​对,就是疯狂上涨。从最近一段时间的内容看,我也是一直在说特斯拉的事,因为之前那几个超过万亿美金市值的股票,​特斯拉离得最远。 本文仅为个人投资思考记录,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微信公众号 问就是加仓up 特斯拉现在最新价格差不多215美金,历史新高415美金,差不多还有翻倍的空间,当然,我要是这么说你可能会觉得傻X。但是最近的美股走势,就是巨头抱团行情,可以看看第一张图。最近纳指的涨幅,几个巨头贡献非常大,另外苹果基本上已经到了新高的位置,或许是出于避险,或许是对于巨头确定性的认可,资金目前在疯狂涌入,而且对于Ai的展望,巨头确实更有资金和实力率先取得突破,尤其是应用端方面,拥有资金,​拥有技术,拥有数据,拥有未来。 纳指已经开始周线级别的上涨,不论出于何种​力量带阿里跌上涨,趋势都值得尊重。而且相比于之前的​上涨,这次的走势相对更加缓和,盘整时间也够长,下探幅度也不小。仔细看价格, 目前已经是去年4月份以来的新高位置,按照这个发展速度,​不敢想,不敢想。反正当下就一个看法,做多吧,空头没有活路。 另外meta,这个一度都被骂到要倒闭的公司,股价几乎以60度角直线拉升,目前已经在收复之前第一次财报暴跌带来的缺口,毕竟这是我熟悉,那一波财报一晚上五十倍。​爆仓人无数。​也是2022年财报季最大的亮点之一。虽然我也不理解最近的走势为何如此强劲,但是​无数资金在买张,肯定是有什么说法,给大佬们抬轿吧。可以直接复制英伟达的走势,而且如果真的新高,走势比英伟达更牛逼,现在需要一些​利好催化加速。 目前的走势,其实很强疫情之后市场一直喊利空,但是股价一直涨的的时候,虽然加息已经到了后期,7月份有可能还要加一次,但是美国经济依然十分强劲,有些强的离谱和有些弱的离
      1.11万20
      举报
      买了特斯拉leap call
    • 问就是加仓up问就是加仓up
      ·06-01

      淘当电商购物走向数字游戏,拼多多依然是清流

      电商竞争日益激烈,截止到现在了,除了京东淘宝拼多多这些传统模式电商,抖音和快手的直播购物也正在逐渐成为电商领域的重要参与者。甚至说这些平台更受欢迎。 本文仅为个人投资记录,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纯描述现状,以及一些个人看法。 电商购物节从最早的双十一出现,之后又有了618,再往后各种节日都有促销,只不过力度最大的依然数双十一和618。但是如果你有记忆,最早的这两个购物节是真的有便宜,东西是真的直接降价了。之后慢慢的套路开始变得复杂,直至现在,购物如果不动点脑子,你根本参与不了优惠,或者说你只是优惠陷阱的韭菜罢了。平台通过一个又一个的规则,让你拿到平台想让你获得的优惠,如果你不去深究,很多优惠只是数字游戏。 截了三个图,是不同平台的购物结算界面,好好的买个东西,先给你把价格画的很高,然后一堆优惠,最后给你出现一个总价,而且这里边的优惠,有的是你提前付的钱,比如说定金,有的是平台给的优惠,名目五花八门,什么商品优惠,促销立减,plus优惠,红包,跨店,但凡你是个新手,真的会对这些玩意一脸闷比,当然不存在新手,但是真的费脑子。现在的购物,已经逐渐成了需要花足够的时间去计算,然后才能获得真正的实惠,什么前四小时超低价,前十分钟超级优惠。平台提供了真正优惠以外的所有优惠。对比一下图一的拼多多,优惠就是优惠,一眼就能看明白所有的一切,算是目前买东西比较简单的一个平台了。而且最无语的是,即使你在其他平台苦苦算了一个礼拜,最后发现折后价依然高于拼多多。 与平台购物越来越复杂形成对比的另一个方向是电商直播,有主播帮你把关,确实有很多黑心主播,所以你可以发现,头部效应极其明显,第一和第二比后边几十名之和的量都大。比如说淘宝的李佳琦,基本上能谈到最优质的资源和最好的价格,用户也对其形成了极高的信任,商家,主播,用户都处于一个正反馈作用,商家可能前期花费大量资金用于宣传,但是一旦拥有品牌
      6,27714
      举报
      淘当电商购物走向数字游戏,拼多多依然是清流
    • 阿尔法工场阿尔法工场
      ·06-01

      B站发布2023年Q1财报:毛利润同比提升37%

      $哔哩哔哩(BILI)$ $哔哩哔哩-W(09626)$ 北京时间6月1日(美东时间6月1日),哔哩哔哩(BILI.NASDAQ,09626.HK;以下简称“B站”)公布了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财报显示,第一季度B站总营收达50.7亿元人民币,日均活跃用户达9,370万,同比增长18%。 新的一年,B站持续为创作者和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一季度,B站日均活跃用户健康增长,达9,370万,月均活跃用户数达3.15亿。用户日均使用时长96分钟,用户粘性稳步提升。同时,B站积极推进商业化进程,广告收入同比增长22%。随着运营效率提高,第一季度B站毛利率提升至22%,毛利润同比提升37%,第一季度净亏损同比收窄72%,环比收窄58%。 B站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睿表示:“2023年第一季度,在保持社区健康发展的前提下,我们的毛利率稳步提升,亏损显著收窄。一季度,日均活跃用户同比增长18%达9,370万,社区日均活跃用户占月均活跃用户比例进一步提升至29.7%,反映了用户粘性的稳步提升。同时,我们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6%提升至22%。在日活用户持续提升的基础上,市场及营销费用同比下降30%,净亏损同比大幅缩窄72%。2023年,我们将继续坚持使命,为用户提供高质量内容,为创作者搭建展现自我的舞台,让更多创作者获得收入。同时加速商业化,提高利润率,向盈亏平衡目标稳步前进。” 一、日活用户数达9,370万,日均视频播放量达41亿 第一季度,B站日均活跃用户数达9,370万,同比增长18%;月均活跃用户数3.15亿。用户粘性和活跃度稳步提升,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达96分钟,用户总使用
      795评论
      举报
      B站发布2023年Q1财报:毛利润同比提升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