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金所(LU)

盘后4.740.06+1.28%19:31 EDT
4.68+0.10+2.18%

行情数据延迟15分钟

    • 最新
    • 推荐
      读懂财经
      ·
      04-25 19:00

      中国平安穿越周期的动力源是什么?

      人类商业有着极其复杂的运行机制,其间的风景并不趋同。有人陷入薪火之困,亦有人从容地燃起一笼篝火,此外还有一群极少的人,正试图用自己的火种,温暖并照亮一个产业的当下与未来。而中国平安就是那个少数派。4月23日,中国平安发布了2024年一季报。财报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集团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387.09亿元,平安的利润表现好于其预期。其中,寿险及健康险、财产保险以及银行三大核心业务恢复增长,三项业务合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398.16亿元,同比增长0.3%。尤其是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增势显著,2024年第一季度,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达成128.90亿元,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20.7%;代理人渠道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56.4%。结合不久前平安2023年财报的数据,不难看出,中国平安已经透露出强大的复苏态势。而在平安将核心战略表述明确为“综合金融+医疗养老”的当下,这次的业绩复苏又有了更多的含义。在过去相当长时间里,受到外部环境波动的影响,“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的价值大都被淹没在投资人情绪的起伏中,并未得到投资人的充分审视。但正如中国平安总经理兼联席首席执行官谢永林所说,金子总归会发光。透过中国平安的财务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到,“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正在成为平安在当前经济环境中确定性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也是平安在迈过而立之年后继续保持长期增长与可持续成长的核心动力源泉。/ 01 /寿险改革进入“收获期”作为中国平安最重要的基本盘,一季度,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新业务价值达成128.90亿元,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20.7%,新业务价值率22.8%,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6.5%。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公司过去几年深度渠道改革效果的直观体现。众所周知,寿险最重要的渠道就是代理人渠道,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人海战术。不过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
      中国平安穿越周期的动力源是什么?
      评论
      举报
      达摩财经
      ·
      04-25 18:00

      中国平安核心业务重燃增势,差异化新引擎引领价值增长

      4月24日,中国平安(601318.SH)发布2024年一季报显示,今年前3个月,中国平安实现营业收入2455.69亿元,归母净利润387.09亿元。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国平安凭借其深厚的业务基础和综合金融模式,实现了业务的稳健发展。在整体经济复苏的环境下,中国平安第一季度整体经营保持了较强的韧性。 公司经营保持稳健,核心业务恢复增长。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387.09亿元。其中,寿险及健康险、财产保险以及银行三大核心业务恢复增长,三项业务合计营运利润同比增长0.3%。 通过优化业务结构、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中国平安在保持业务规模的同时,也实现了盈利水平的提升。这不仅反映了公司高效的经营管理能力,也体现了公司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和满足。 作为一家拥有多元化金融业务的大型综合金融服务集团,中国平安在科技、医疗、养老等领域的布局和创新,也为其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了先机。这些优势共同构成了中国平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使其在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 坚守主业,三大核心恢复增长 作为中国平安的核心业务,寿险及健康险、财产保险以及银行三大业务在一季度均实现了不小的增长,为中国平安的稳健发展提供了坚实有效的壁垒。 在寿险及健康险业务上,中国平安持续深化“4渠道+3产品”战略,渠道全面拓展和业务质量提升,以及多样化产品和服务的推出,使得平安寿险经营稳健发展。 今年一季度,平安寿险代理人渠道经营质量优化,代理人渠道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56.4%。同时,外部银行渠道的拓展和社区网格化经营也为中国平安的寿险业务提供不小的增量,截至2024年3月末,网格推广城市的存续客户全缴次继续率同比提升2.5个百分点。 从产品销售来看,平安寿险持续聚焦财富、养老和保障三大市场,财富及养老类产品通过优化产品形态、丰富产品交期设计等,不断健全产品体系,保障类上新兼具财富管理及重疾保
      中国平安核心业务重燃增势,差异化新引擎引领价值增长
      评论
      举报
      嗨牛财经
      ·
      04-24 22:46

      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如何铸就中国平安的价值升维

      在全球经济深度调整、科技日新月异的背景下,金融保险行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变革。数字化、科技化、服务多元化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旋律,从线上化运营到智能化服务,从单一产品提供到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构建,从单纯的风险保障功能到涵盖健康管理、财富管理等多元需求的解决方案提供商,金融机构的角色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同时,监管政策的趋严与消费者需求的升级,也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中国平安发布的一季度财报无疑是一份检验其战略执行成效的重要成绩单。财报数据显示,平安在营业收入、净利润等关键财务指标上实现了稳健增长,科技业务发展势头强劲,客户规模与粘性持续提升,生态布局成效显著。这些亮眼数据,正是中国平安积极应对行业变革、精准把握市场机遇、持续优化业务结构的结果,也是其战略定位在实践中得到充分验证的有力证明。 在全球金融行业深度变革的背景下,综合金融模式日益成为各大金融机构竞相布局的战略高地。 这种模式通过构建涵盖银行、保险、投资、理财等多领域的“一站式”服务平台,简化了客户获取金融服务的流程,极大提升了服务效率。这种无缝对接、互联互通的金融服务体验,有利于培养客户对单一品牌的忠诚度,增强客户粘性。 同时,在综合金融模式下,金融机构能够基于对客户全面、深度的数据分析,精准识别客户需求,适时推荐合适的产品组合,实现从单一产品销售向多元化、定制化产品包的转变。交叉销售不仅能提升单个客户的综合贡献度,也有助于金融机构平衡业务风险,实现收入结构的多元化。 中国平安作为综合金融模式的先行者与实践者,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解决方案。一季度末,集团个人客户数接近2.34亿,较年初增长1.0%,客均合同数达2.94个,相较于2019年末,客户数增长17.9%的同时,客均合同数增长10.1%,这充分体现了公司综合金融模式下客户粘性的增强与交叉销售能力的提升。 平安
      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如何铸就中国平安的价值升维
      评论
      举报
      柒财经
      ·
      04-24 21:32

      这家公司连续第四年发布ESG报告,多维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

      4月23日,陆金所控股(以下简称公司,NYSE LU, HKEX 06623)发布《2023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这也是继2021年首发以来,陆金所控股发布的第四份ESG报告。 $陆金所(LU)$ ESG报告从更有温度的金融、更高效率的金融、更加可靠的金融、更可持续的金融四个角度集中展示了公司在“金融+ESG”新路径上的实践和探索。“在‘四更金融’的ESG战略支柱下,2023年我们将ESG理念与公司运营深度融合,兼顾经济效益与环境社会责任,以期实现长期、均衡、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陆金所控股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赵容奭表示。 01 推行ESG “四更金融”战略支柱,落实“五篇大文章” 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作为中国领先的小微企业主金融服务赋能机构,陆金所控股坚守“金融为民”初心,以“四更金融”站位为支柱,持续深化普惠金融服务质效,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 在科技金融和数字金融方面,陆金所控股将金融基因与先进科技融台,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金融科技技术赋能业务,全面推进客户服务数字化变革,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效率。 2023年,公司升级优化AI智能贷款解决方案“行云”,将借款申请流程断点数量减少50%,申请流程平均耗时降低31%。报告期内,“行云”已累计服务客户79.6万,累计获得借款约2,181亿元。 公司从客户全生命周期服务流程出发,秉承“客户为中心理念”,挖掘客户痛点以“省心”“省时”“省钱”三方面渗透到客户服务中。以 “智能客服2.0”解决方案”为例,焕新服务界面、升级服务功能、拓展服务方式,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模块化、智能化、有温度的金融服务。报告期间,共服务客户784万人次。 在绿色金融方面,陆金所控股曾设立全国
      这家公司连续第四年发布ESG报告,多维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
      评论
      举报
      奇偶派
      ·
      04-24 16:20

      中国平安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4.3%,但三大核心业务恢复增长

      平安险资响应号召积极入市,加仓权益配置 4月23日晚,中国平安披露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财报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55.69亿元,同比下降3.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7.09亿元,同比下降4.3%。   其中,寿险及健康险、财产保险以及银行三大核心业务恢复增长,三项业务合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398.16亿元,同比增长0.3%。   具体来看,一季度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达成128.90亿元,同比增长20.7%,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853.46亿元,同比增长1.2%,规模位居行业领先。平安在一季报中称,平安寿险依托集团医疗养老生态圈持续深化医疗健康、居家养老、高端养老三大核心服务,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   财产保险业务中,一季度平安产险保险服务收入806.27亿元,同比增长5.7%,主要受春节前期暴雪灾害以及出行恢复影响。暴雪灾害增加本季度综合成本率2.0个百分点。   银行业务方面,一季度,平安银行通过数字化转型驱动经营降本增效,加强资产质量管控,加大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力度,实现净利润149.32亿元,同比增长2.3%。   而在资产配置上平安坚持稳健的风险偏好,持续优化穿越周期的十年战略资产配置,坚持长久期利率债与风险类资产、稳健型权益资产与成长型权益资产的二维平衡配置结构。   不过,中国平安在一季报中并未披露权益类投资的最新情况,但今年3月,中国平安首席投资官邓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24年以来,平安险资也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入市,加仓了权益配置。   4月24日开盘后,公司股价冲高回落,截至目前收涨1.23%,收于40.38元。
      中国平安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4.3%,但三大核心业务恢复增长
      评论
      举报
      格隆汇
      ·
      04-23

      陆金所控股(LU.N/06623.HK):穿越周期、稳中求进,战略革新成效初见

      过去一年,陆金所控股(LU.N/06623.HK)顶住市场的不解和议论,实施了四大风险减量改革措施,同时完成了业务模式转型。 如今仍在转型路上的陆金所控股,于4月23日公司发布了改革措施落地后的第一份财报,喜忧参半。总体来看,公司在业务规模上选择了一定的主动降速,追求质量和稳健发展,并且转型效果初步显现。 一、实际税前盈利4.5亿,五大战略改革动能逐步释放 报告显示,陆金所第一季度实现营收69.64亿,同比下降30.9%,净亏损8.3亿。乍看非常惨淡,但作为持续跟踪陆金所的投资者来说,这样的成绩正是公司主动进行业务转型、审慎经营带来的短期影响,剔除掉前次推出的特别派息带来的所得税影响,公司一季度税前利润为4.5亿。 在营收下降的背景下,公司通过敏捷运营和成本控制,实现总支出同比下降27%。 公司的资金实力雄厚,一季度末公司净资产928.25亿、货币资金余额高达394.42亿,不仅保障了短期债务偿还和日常经营支持,也给公司提供了能够在市场波动中保持稳定、继续推进战略目标的底气。  此外,公司持续落地的五大战略改革措施,在信贷业务、消费金融业务、资产质量、前线队伍改革方面已经显现出积极效果。 二、消费金融稳步增长,多元战略再添一角 响应国家政策、立足市场需要,公司形成了“小微贷款+消费金融”双引擎驱动的业务格局。 截至2024年一季度,公司赋能的贷款余额为人民币2702亿元,累计服务借款人达2170万人,同比增长12.4%,当季新增贷款481亿元。 去年公司贷款业务全面转型为100%担保模式,引进自有的融资担保子公司为小微企业提高增信,使得合作银行对小微企业“敢贷愿贷”,一方面,有助于扩大公司中长期的业务体量。另一方面,过去客户向平安产险支付的信用保险费可以由自己来赚,增加了一条创收之道。 在该模式下,公司的风险承担比例提升至48.3%,同时,公司零售信贷赋能业务的收
      陆金所控股(LU.N/06623.HK):穿越周期、稳中求进,战略革新成效初见
      评论
      举报
      港股研究社
      ·
      04-23

      陆金所控股一季报到底是利好还是利空?

      3月底,陆金所控股(LU.N;06623.HK)因其特别分红方案受到市场高度关注。但在4月23日发布的2024年一季度财报中,陆金所控股营收同比下降30.9%,净亏损8.3亿元。 两者对比,外界不由得对公司的经营状况产生疑惑。但如果从小微贷款市场的金融规律看,陆金所控股的这份“惨淡”财报中反而透露出不少好转的趋势。陆金所控股税前依然保持了盈利,财务压力主要来自风控所需的风险拨备。未来,这些反而会使得业绩表现更加稳健。 税前依然盈利,透视一季报的“真相” 由于陆金所控股向100%担保模式转型,短期会因必要的金融成本给财报增添压力。今年一季度其实已进入战略验证阶段。一些重要的变化被掩盖了。 首先,一季度净利润亏损主要原因为分红导致的所得税同比增加234%,这属于为了回报市场和投资者而产生的手续成本,不能体现真实业绩水平。在剔除这项影响后,陆金所控股一季度税前录得了4.5亿元利润,实质上处于盈利状态,和当前业务调整后的整体表现是相符的。其报告期内总支出同比下降27%,体现了成本控制上的努力。 其次,在表面上的赋能贷款余额有所减少的情况下,陆金所控股一季度前期风险指标C-M3由2023年第四季度的1.2%改善为1%,信贷减值损失同比下降8.6%。已经逾期和造成的信贷损失,代表过去的资产质量,而C-M3这样的贷款风控指标属于“贷款迁徙率”,体现的是正常贷款与不良贷款的关系,用于动态预测未来资产质量,越低则未来表现越好。 所以,在战略调整中,陆金所控股的资产质量表现已经更稳,风控能力相对以往得到提升。 最后,截至第一季度末,陆金所控股的收入率为9.0%,高于去年同期的7.3%。收入率是一笔新增业务里公司的收入占比,也就是变现能力。在100%担保模式中,陆金所控股更多的收费由公司自身收取,看似业务规模不增长,但变现能力在提升。所以在稳住信贷损失的情况下,理论盈利能力反而会增强。 此外,
      陆金所控股一季报到底是利好还是利空?
      评论
      举报
      IPO参考
      ·
      04-23
      啥情况?怎么还转亏了? $陆金所(LU)$ 【陆金所控股:一季度净亏损8.3亿元,同比转亏】陆金所控股4月23日在港交所公告,2024年第一季度,总收入为69.64亿元,同比下降30.9%;净亏损8.3亿元,2023年同期净利润7.32亿元。 截至2024年3月31日,所赋能的贷款余额为2702亿元,与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4952亿元相比,下降45.4%。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的银行存款余额为394亿元。
      啥情况?怎么还转亏了? $陆金所(LU)$ 【陆金所控股:一季度净亏损8.3亿元,同比转亏】陆金所控股4月23日在港交所公告,2024年第一季度,总收入为...
      评论
      举报
      雷递
      ·
      04-23

      陆金所季报图解:营收69.6亿同比降31% CFO徐兆感离职

      雷递网 雷建平 4月23日 陆金所控股有限公司(纽交所代码:LU及香港联交所代号:6623)今日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陆金所2024年第一季度总收入为69.64亿元(约9.64亿美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31%。 陆金所的营收已经连续7个季度同比下滑,环比也是在连续7个季度下滑后,这个季度才稍微同比增长2%。 2024年3月,陆金所董事会已批准每股美国存托股份2.42美元或每股普通股1.21美元的特别股息,估计总规模为约100亿元。 陆金所CFO徐兆感离职 财报披露,陆金所CFO徐兆感因为个人原因离职。 陆金所任命平安银行总行财务企划部总经理朱培卿为公司新任CFO,该变动将自2024年4月30日起生效。 资料显示,朱培卿2018年4月加入平安银行,自2018年4月至2024年4月担任平安银行总行财务企划部总经理。 此前,朱培卿自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担任凯捷中国大中华地区金融服务行业管理合伙人并自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担任大华银行(中国)第一副行长兼副首席财务官。自2003年6月至2013年5月,彼于罗兵咸 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及德勤咨询担任多个职务,向金融行业提供审计、财务管理、风险、税务及数字服务。 朱培卿于2002年9月在中国工商银行开始其职业生涯。朱培卿获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经济学学士学位。朱培卿为AICPA、CIMA、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及澳洲会计师公会会员。 贷款总额30天以上逾期率为6.6% 截至2024年3月31日,陆金所所赋能的贷款余额为2702亿元,与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人民币4,952亿元相比,下降45.4%。 截至2024年3月31日,陆金所累计借款人数由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约19.4百万人增加12.4%至约21.7百万人。 2024年第一季度,陆金所所赋能新增贷款为481亿元,与20
      陆金所季报图解:营收69.6亿同比降31% CFO徐兆感离职
      评论
      举报
      雷递
      ·
      04-23

      陆金所CFO徐兆感离职:平安银行高管朱培卿接任

      雷递网 乐天 4月23日 陆金所控股有限公司(纽交所代码:LU及香港联交所代号:6623)今日发布财报。财报披露,陆金所CFO徐兆感因为个人原因离职。 陆金所刚公布一份惨淡的财报。陆金所2024年第一季营收为69.64亿元(合9.64亿美元),较2023年同期总收入100.78亿元下降31%,陆金所是营收已经连续7个季度同比下滑。 陆金所2024年第一季度净亏损为8.3亿元(合1.15亿美元),2023年同期净利润为7.32亿元。 陆金所任命平安银行总行财务企划部总经理朱培卿为公司新任CFO,该变动将自2024年4月30日起生效。 资料显示,朱培卿2018年4月加入平安银行,自2018年4月至2024年4月担任平安银行总行财务企划部总经理。 在此之前,朱培卿自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担任凯捷中国大中华地区金融服务行业管理合伙人并自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担任大华银行(中国)第一副行长兼副首席财务官。自2003年6月至2013年5月,彼于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及德勤咨询担任多个职务,向金融行业提供审计、财务管理、风险、税务及数字服务。 朱培卿于2002年9月在中国工商银行开始其职业生涯。朱培卿获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经济学学士学位。朱培卿为AICPA、CIMA、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及澳洲会计师公会会员。 ——————————————— 雷递由媒体人雷建平创办,若转载请写明来源。
      陆金所CFO徐兆感离职:平安银行高管朱培卿接任
      评论
      举报
      IPO参考
      ·
      04-23
      首席财务官更迭 $陆金所(LU)$ 【陆金所控股任命朱培卿为首席财务官】4月23日,陆金所控股发布2024年一季度财报。财报中披露,徐兆感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首席财务官一职,董事会已经任命朱培卿为首席财务官兼董事会秘书。该变更将于4月30日生效。
      首席财务官更迭 $陆金所(LU)$ 【陆金所控股任命朱培卿为首席财务官】4月23日,陆金所控股发布2024年一季度财报。财报中披露,徐兆感因个人原因辞去公...
      评论
      举报
      品玩
      ·
      04-19

      华为 Pura 70 Ultra 把移动影像带进了下一个次元

      其实在华为“受打压”沉寂的那段时间里,我常常在想:“如果华为没有受到制裁,会将手机的发展带到一个什么样的次元?” 这句话并非是华为粉丝的“摇旗呐喊”,回想一下在 P40 Pro + 和Mate 40 系列发布时,现在混的风生水起的其他几个国产旗舰机是什么样子,你或许就能理解我在说什么了。 其实大部分敏感的同行,都已经猜到了 Pura 70 系列会在本周发布,有深圳的小伙伴甚至这周每天都在万象城的华为旗舰店蹲守到中午1点,就为了不错过首发的机会。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这次不仅是深圳,北京和上海的旗舰店也都同步进行先锋计划。并且本次 Pura 70 系列的备货量远比 Mate 60 系列充足,下午我到北京王府井华为旗舰店里的时候,门口的队伍已经散去,可我还是在5分钟之内就买到了一台 Pura 70 Ultra 16G+1TB 版本,除了需要身份证和现场激活之外,与平日里的购机体验并无差别。 品玩 LU摄 纸面参数不炸裂,但令人爱不释手 在此前的 Nova 评测中,我毫不吝啬的夸赞了 Nova 12 Ultra 背部的素皮手感简直如奢侈品一般,并在文章中表示:希望华为一定要将该技术用于P系列的素皮材质上。Pura 70 Ultra 的背部素皮上采用了高定刺绣压纹工艺,在拆箱 Pura 70 Ultra 上手后那种“这就是我想要的”的感觉令我非常满意。 图源:LU 摄 另外,华为本次在 Nova 12 Ultra 包装盒里附赠的手机壳,终于不是清水、硬塑料的廉价保护套了,而是此前华为商城价值99元的素皮半包保护套,可能是看在9999元起售的价格上,华为终于也“大方”了一把。 保护壳上的华为采用了Pura的最新视觉元素,带上之后让整个手机看起来年轻了不少。 图源:LU 摄 需要注意的是,附赠的保护壳没有磁吸功能,但商城单独售卖的是有磁吸环的,真有你的阿为。 本次 Pura 70 Ult
      华为 Pura 70 Ultra 把移动影像带进了下一个次元
      评论
      举报
      同壁财经
      ·
      04-18

      经济底部逐渐明朗,A50ETF基金(159592)盘中实时成交额突破3亿元,华友钴业、福耀玻璃、中国平安领涨

      4月18日,A股龙头股表现占优。盘面上,华友钴业领涨,福耀玻璃、中国平安跟涨,A50ETF基金(159592)市场热度较高,盘中实时申购突破9000万份。  华龙证券表示,展望二季度,工业生产有望继续平稳运行。在营业收入与营业利润率保持良好增速的前提下,工业企业盈利水平有望持续改善。在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支持下,消费增长潜力有望继续释放;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是经济增长动能的重要载体,基建投资有望在中央扶持与地方专项债发行的带动下托底保障固定资产投资稳步运行,“三大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有望进一步缓解地产需求下行趋势;“新三样”出口优势继续引领外贸保持韧性。服务消费需求潜力不断释放有助于促使CPI重回温和区间;基建投资发力有望带动工业品需求回暖促使PPI降幅收窄。当前时点,与总量经济高度相关的A50ETF基金(159592)配置价值凸显。
      经济底部逐渐明朗,A50ETF基金(159592)盘中实时成交额突破3亿元,华友钴业、福耀玻璃、中国平安领涨
      评论
      举报
      投资银行在线
      ·
      04-13

      持续共赢:华为的商业生态构建策略

      1987年,时年43岁的任正非在深圳宝安县创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部现位于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华为以开发面向电信局的程控交换机起家,逐渐成长为全球领先的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当前主要涉及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消费者业务和云服务等领域。 华为的企业愿景(V)是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约1/3的人口。 根据华为2022年年报,华为目前约有20.7万员工,从事研究与开发的人员约占公司总人数的55.4%,2022研发投入达1615亿元,占全年销售收入的25.1%。 在英国品牌价值咨询公司Brand Finance发布的《2022全球品牌价值500强》中,华为成功跻身前十,位居第九。 本文详细介绍了华为5G生态系统的培育历程,解析本土企业如何有效地构建商业生态系统。 1 华为5G生态培育 移动通信技术是通过无线电波为用户提供实时信息传输的技术,包括以通信设备、芯片为代表的硬件,以及以通信协议、操作系统为代表的软件。自20世纪80年代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实现商用并获得巨大成功以来,经过四代通信技术的发展,目前已经进入5G时代。 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大多采用频分多址技术和模拟信号,但存在频谱利用率低、保密性差等问题。从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开始,数字信号传输取代了模拟信号传输,系统容量和保密性比第一代有了明显提升,且数据传输服务可以实现。在2G时代,GSM脱颖而出,成为最广泛的移动通信制式。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最早由ITU(国际电信联盟)提出,其高频宽和数据传输稳定的特征也使得视频和语音等大数据传送更为普遍,这也为后期移动应用程序的发展打下了基础。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推出了全IP系统,这一变革彻底替代了电路交换技术,并增加了数据传输的容量。 当前,我们已步入5G时代,5G技术的主要特点是超宽带、超高速度和超低延时
      持续共赢:华为的商业生态构建策略
      评论
      举报
      拾盐士
      ·
      04-07

      陆金所“收缩”迎凛冬:净利暴跌近九成,股东频繁低位减持惹担忧

      出品|拾盐士 作者|多面金融工作组 近日,中国平安旗下陆金所控股 (NYSE:LU;06623.HK)发布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财报中有几个关键数据备受关注。 要知道,陆金所曾经是全球最大的P2P平台,随着流量红利实现高速增长。但随着近年来行业红利见顶,尤其是“出清”P2P后,陆金所曾经的辉煌不再延续,2023年全年业绩“探底”,营收净利双双大跌,资产质量也持续下滑。 而值得关注的是,虽然营收净利两端承压,还面临收缩减员的压力,但陆金所却突然给了一剂“猛药”——拟派发100亿元特别股息。而2023年全年,公司净利润也才刚过10亿元。这种行为虽然极大彰显了公司对于未来“触底反弹”的信心,却也有过度刺激市场的质疑声存在。 净利暴跌近九成达到上市“冰点” 虽然陆金所豪掷百亿做足了面子,但财报多项数据中所展现出的“里子”却不会说谎。 2023年全年,陆金所营收净利润双双“暴跌”,达到上市以来的“冰点”。2023年全年,陆金所实现营收342.55亿元,同比下降41.1%;净利润为10.34亿元,同比降幅达88.2%;实现归属于集团股东的净利润为8.87亿元,同比减少89.8%。 从去年第四季度数据来看,期内陆金所营收68.57亿元,同比下降44.3%;净利润-8.32亿元,上年同期为-8.06亿元;实现归属于集团股东的净利润为-8.44亿元,上年同期为-8.15亿元,可见其单季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 对于下滑的业绩表现,陆金所董事长兼CEO赵容奭对外解释,2023年第四季度复杂的宏观环境仍影响SBO。“复杂的宏观环境持续影响小微企业主,2023年小微企业主的有效贷款需求下降,在此背景下我们优先资产质量而非数量”,陆金所在业绩展望中也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陆金所的营收已经从2022年第三季度以来持续6个季度下滑。“收缩”和“改革”成为近两年来企业发展关键词。 2023年,陆金
      陆金所“收缩”迎凛冬:净利暴跌近九成,股东频繁低位减持惹担忧
      评论
      举报
      经济观察报
      ·
      04-03

      【2023年报观察】 险资共同的投资选择:高股息股票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姜鑫 截至2024年3月底,A股上市保险公司已全部披露了2023年的经营成绩单。 中国平安(601318.SH)、中国人寿(601628.SH)、中国人保(601319.SH)、中国太保(601601.SH)、新华保险(601336.SH)5家保险公司的净利润均出现了下滑。 投资是影响保险公司利润的关键因素之一,5家上市保险公司均认为,金融市场的波动给公司的业绩增速带来了影响。 2023年,受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以及降息、降准的影响,我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明显下行。此外,2023年,资本市场呈现震荡行情,万得全A指数全年下跌5.19%,上证指数全年下跌3.70%,创业板指全年下跌19.41%,沪深300全年下跌11.38%。 经济观察报统计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述5家上市保险公司累计实现总投资收益3844.70亿元,同比下降15.24%;实现净投资收益416.28亿元,同比下降13.75%。 随着利率下行趋势变得日趋明显,利差损问题成为保险公司高管们讨论的热点话题。上市保险公司均在强调,要加强资产负债管理,保持久期配置均衡,同时在权益市场的布局上看好高股息股票。 投资收益承压 经济观察报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上述5家保险公司的总资产合计为22.69万亿元,可投资资产合计为15.41万亿元。其中,中国平安总资产为11.58万亿元,投资资产为4.72万亿元。 2023年,上述5家保险公司的总投资收益合计为3844.70亿元,同比下降15.23%;净投资收益合计为5524.23亿元,与2022年基本持平。 在投资收益方面,上述5家保险公司的总投资收益率均值为2.60%,其中中国人保最高,为3.30%;新华保险最低,为1.80%。除了中国平安的总投资收益率为3.00%,较上年增长0.6个百分点之外,其余4家上市保险公司的总投资收益率呈现下滑态势。 上述
      【2023年报观察】 险资共同的投资选择:高股息股票
      评论
      举报
      财见
      ·
      04-02

      中国平安携手伙伴共筑居家养老新生态

      3月30日,中国平安携手联盟伙伴正式发布居家养老“住联体”模式,推出2024“三省”服务推广年首个尖刀服务——“573居家安全改造服务”,并联合公益合作伙伴推出“橙暖遐龄”公益计划。“住联体”可以概括为一套居家安全享老服务体系,具体包括一项专业的团体标准,一套便捷的评估体系,一个优质的服务联盟,以及一个智能的服务生态,旨在帮助满足长者居家安全需求。“橙暖遐龄”公益计划将面向广大老年群体,捐赠30万份线上居家环境安全评估方案、2000份防跌倒服务包、1000场进社区公益讲座。(美通社)
      中国平安携手伙伴共筑居家养老新生态
      评论
      举报
    • 公司概况

      公司名称
      陆金所
      所属市场
      NYSE
      成立日期
      - -
      员工人数
      - -
      办公地址
      - -
      邮政编码
      - -
      联系电话
      - -
      联系传真
      - -
      公司概况
      陆金所控股有限公司于2014年12月2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小微企业主金融服务赋能机构。公司的使命是通过为小微企业主提供获取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渠道,并赋能机构合作伙伴使其能高效地触达和服务小微企业主,来提升小微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小微企业主包括法人实体的所有人和作为个体工商户经营业务的个体。小微企业主一般先后或同时拥有并运营多家小微企业,这些小微企业往往属同一或相关行业,且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公司提供融资产品主要是为了满足小微企业主的需求。在这一过程中,公司与中国超过550家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其中许多已与公司合作超过3年。这些金融机构为公司赋能的贷款提供资金和增信服务,并提供其他产品以丰富公司正在创建的小微企业主生态圈。公司视自己为非传统的金融服务提供商,意即公司运用高端技术为传统金融机构(如银行,其获发牌照接受存款并提供贷款,但是由于依赖传统的线下业务惯例,其市场覆盖范围在若干方面受到限制)的交易赋能。赋能意即公司将金融机构与其原本无法触达的借款人连接起来,提供或安排增信服务发放贷款,并提供贷后服务(如催收服务)、增值服务及工具,使融资交易落地。通过公司线下到线上模式及遍布全国的直销团队,自2005年公司的业务开始以来,截至2020年、2021年及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分别为中国合计超过4.6百万名、5.9百万名及6.6百万名小微企业主提供服务。截至2020年、2021年及2022年12月31日,公司赋能的贷款余额分别为人民币5,451亿元、人民币6,610亿元及人民币5,765亿元(829亿美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按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贷款余额计,公司在服务小微企业主的中国非传统金融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17.6%。
    • 分时
    • 5日
    最高
    4.94
    今开
    4.66
    量比
    1.43
    最低
    4.66
    昨收
    4.58
    换手率
    0.85%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