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号车库42号车库
      ·53分钟前

      牙膏挤爆,泊车大跃进,理想 OTA 5.0 内测体验

      今年最大的一次 OTA,升级理想 5.0 后跟大家分享几点感受。 $理想汽车(LI)$
      323评论
      举报
      牙膏挤爆,泊车大跃进,理想 OTA 5.0 内测体验
    • 新能源Bot新能源Bot
      ·13:41

      一文看懂李想5.17答应的“刹车不点头功能”到底是啥

      先说结论:30 万以上没有“智能舒适刹停系统”的车不能买。再“喷”一句阿来:蔚来产品力 肉埋在饭里! $蔚来(NIO)$ $蔚来-SW(09866)$ $蔚来(NIO.SI)$ $理想汽车(LI)$ $理想汽车-W(02015)$ 今天既然大家聊开了各种费用,我们就直接来看看花钱之后出的结果。我想与其飞机上两个多小时没事干,不如写点小作文吧。花钱做研发,总要出结果吧?总要有交付吧?蔚来的刹车不点头:智能舒适刹停系统,在蔚来的功能中叫做 ISS,该功能在 NT2.0 平台中全系标配。不因为车型级别高底、价格高低而做区分。这里我就要帮所有理想车主给厂长提个小意见了,你们说好的,而且是 5 月 17 号微博就说好的“刹车不点头”功能,本来是下个版本更新的,但是我看完所有功能后发现并没有这个功能。绝大多数车主还是单纯善良好忽悠,相信下一个版本里就能 OTA 这个功能了。但事实上,过去半年多的时间了,这个功能不仅没有交付,甚至厂长也没再提起。要不是互联网有记忆,小红书有梦想车主把这个微博承诺 po 在网上,大家甚至找不到这个微博,在这里感谢小红书的这位 po 主。接下来我们就要讲讲为什么蔚来 NT2 平台车辆能全系标配该功能了。- 首先给大家介绍 NT2 平台全系标配的 ICC 底盘域控制器,这个控制器在有空簧、无空簧的车上都标配,提供的对于 ISS 下的功能一致。ICC 在工作状态下可对
      864评论
      举报
      一文看懂李想5.17答应的“刹车不点头功能”到底是啥
    • 42号车库42号车库
      ·12-07 21:16

      8.88 万能买到什么样的新能源车?

      这年头一个车长四米八多的车管自己叫 A+ 级是什么情况?先不管了,直接实测看看油耗是不是 A+ 级! 这期视频,我们拿到了 $五菱汽车(00305)$ 五菱刚刚上市发布的插电混动轿车五菱星光,这是五菱品牌推出的第一款新能源轿车。它的价格延续了五菱「为人民造车」一贯的便宜大碗,入门版起售价 8.88 万,顶配 10.58 万。 要知道,这可是一台尺寸 4,835 × 1,860 × 1,515 mm,轴距达到 2,800 mm 的家轿,并且做为插电混动车型还可以拿绿牌,免交购置税。 大和便宜只是这台车给人的第一印象,实际体验过之后你就会发现,星光的车内空间布局非常合理,整车的底盘行驶品质也可圈可点。放在同价位对比其他车型完全不虚。 接着是最关键的油耗,既然尺寸已经去到了四米八,空间也远不再是小车的水平,那么作为一台混动车型最关键的能耗控制,星光又能做到多少呢?
      3184
      举报
      8.88 万能买到什么样的新能源车?
    • 新能源Bot新能源Bot
      ·12-07 16:11

      问界与理想之战关键点梳理|L9可接受1月暴跌47%

      理想给予了华为最大尊重,看起来MEGA发布时间,L789改款与L6时间/内容/价格都会极度重视问界的情况。 $理想汽车(LI)$ $理想汽车-W(02015)$ 理想核心是自己的交付与毛利能否实现,在问界新M7之前,理想出现了一段时间几乎没有靠谱的对手。现在理想对华为80%是学习,20%是尊敬以及0%的抱怨。24年上半年,问界与理想之战双方的筹码是:问界:M987+P70理想:L789现款+L6+L789改款+MEGA问界M8与基于M9套娃的M7多久上市未知,P70可能在2024年3月底上市。理想L6可能在2024年4-5月左右交付,L789改款可能大致同时间上市,是否一起上不一定,可能L9改款先上。以上时间均来自TOP2猜测,官方并未宣布,都有改变的可能性。P70势能应该无法延续mate60的情绪爆点,但可能较大概率现金流比较好,有机会可以间接给问界输更多血,让问界的价格更具竞争力。明年下半年的mate70,如果半导体制造方面有新的突破,也是一个潜在的情绪爆点,这方面理想预期难以掌握相关信息双方的战略目标:问界:25-50万SUV可以走量(全新M987都上市后月均4.5W+),毛利可以先放弃,尽量能有10%。理想:L789销量可以适度下滑,L6得走大量,MEGA树立品牌形象+走量。追求20%毛利,实在不行降到15%,15%以下压力将很大。理想各车型销量拆分:L789:全年40W,2024年 1-4月 平均3W(L7:1.4万 L8:0.8万 L9:0.8万),总数12万,2024年5-12月 平均3.5W(L7:1.5万 L8:1万 L9:1万),总数28万。L6:全年20W,2024年5-12月
      4,6526
      举报
      问界与理想之战关键点梳理|L9可接受1月暴跌47%
    • 新能源Bot新能源Bot
      ·12-07 15:36

      腾势能否与理想汽车一战?

      品牌上行是比亚迪必须回答的一个课题。进入2023年,比亚迪相继推出定价80-120万区间的子品牌仰望和定价40-60万之间的方程豹,携手去年品牌焕新、定价在30-50万之间的腾势,三大剑客一起在30万以上的高端市场攻城略地。 $比亚迪(002594)$ $比亚迪股份(01211)$ $比亚迪电子(00285)$ $比亚迪ADR(BYDDY)$ 近日,比亚迪推出“豹力全开,电定自由”的方程豹,攻入长城汽车的核心腹地,给了这位常压油箱事件的始作俑者重重一击,最激烈的战争则发生在利润最丰厚、市场规模远胜于硬派越野的高端SUV市场上,七、八月份,腾势接连推出两款30万级SUV-大五座的腾势N7和六座版腾势N8,兵锋所向,正是如日中天的理想L7和理想L8霸占的高端SUV市场。众所周知,被理想L7和L8打败的车型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那么,携比亚迪品牌势能和技术而来的腾势N7和N8会步它们的后尘,还是会杀出一条血路?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搞清楚腾势N7和N8的主要竞品是谁,以及比亚迪赋予腾势N7和N8的主要竞争力在哪里,才能搞清楚这俩挑战者能否给理想汽车带来重重一击。01 腾势N7打的不是理想L7纯电、猎装、大五座、30万+、高端品牌、操控性好、续航扎实、动力性强、座舱和辅助驾驶功能一般,这么多标签锚定下来,腾势N7的直接竞品有且只有两个:极氪001、特斯拉性能版Model Y。以续航、动力、操控为主要卖点,座舱和辅助驾驶体验位居二线阵营的极氪001和
      2,6935
      举报
      腾势能否与理想汽车一战?
    • 新能源Bot新能源Bot
      ·12-07 11:04

      阿尔卑斯又要成为蔚来「全村的希望」了

      民间 CEO 都觉得蔚来应该降价,但蔚来真正的 CEO 不仅堵死了以价换量的可能性,还预告蔚来下一款车是全新旗舰,也就是会更贵。 $蔚来(NIO)$ $蔚来-SW(09866)$ $蔚来(NIO.SI)$ 不降价、更贵的新车可以让蔚来强化 30 万以上的高端形象,也有助于车辆毛利率。Q3 蔚来单车成本 27.95 万,单车收入 31.41 万,车辆毛利率回升到了 11%,这是因为比 ET5 更贵的 ES6 成为了销售主力。如果蔚来像民间 CEO 建议的那样降价换销量,月销确实很容易会增长到两万以上,能摊薄成本但作用有限,反而会影响车辆毛利率。蔚来之前给过 Q4 的整车毛利率指引是 15%,之后有助于蔚来提升毛利率的因素还有:获得造车资质后花 31 亿收购工厂完全自产可以节省 10% 的成本,以及碳酸锂降价,电池成本进一步降低。关于毛利率,还有个值得注意的地方。理想和小鹏的整体毛利率都高于车辆毛利率,而蔚来 Q3 的整体毛利率 8% 却是低于同期车辆利润率 11% 的,这意味着在其他销售收入比如服务方面的毛利率是负数。但服务方面的 4 亿亏损只吃掉了卖车带来的 19 亿利润的一小部分,15 亿的毛利对比超过 66 亿的研发和销售费用支出,这才造成了 45 亿的净亏损。当然蔚来也有显而易见的好消息,比如换电合作和研发成果。前者能扩大蔚来旗下产品在换电方面的优势,同时又减轻了自己投入的压力。在研发成果上,蔚来也看到了进展。除了 NT3.0 平台新车,城市 NOP+ 的先锋测试在 100 城开放,首批可用里程会高于蔚来科技日上说的 6 万公里
      6,5698
      举报
      阿尔卑斯又要成为蔚来「全村的希望」了
    • 新能源Bot新能源Bot
      ·12-07 09:35

      CTC滑板底盘+智能化:汽车轻资产“DIY”时代到来!

      未来在CTC电池底盘一体化基础上,如果再高度集成底盘、三电、热管理、被动安全、电子电器架构等领域,就可以在滑板底盘标准化硬件不变的情况下,一辆车最快可以在12个月之内完成工装调整和工艺验证。在此情况下,未来进入汽车领域的门槛也将进一步降低,一些轻资产玩家也可以最低风险进入汽车领域,而且快速实现汽车产品上市,甚至能够开启一轮汽车轻资产“DIY”时代。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汽车行业动力技术的大变迁,但除了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外,还有一系列的变化,正改变着整个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其中,CTC(Cell to Chassis)这一电池集成车身概念正受到行业热捧。在最近的2023国际汽车电子与软件大会上,宁德时代系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吴凯透露,宁德时代首发的滑板底盘(即电池集成车身)将应用在一款B级轿车上。这也意味着宁德时代正从单纯电池供应商向整套动力解决方案商转变。实际上,最近几年,特斯拉、比亚迪、零跑、小鹏等产业链厂商均在入局这一技术。那么,为何汽车产业链都想研发与布局CTC技术?对此,有人评论,“这是改变车辆设计和产业基因的命题。它的出现将改变新能源产业链分工,最大的改变就是具备技术研发优势的OEM也就是主机厂将掌控更多主导权。” $蔚来(NIO)$ $蔚来-SW(09866)$ $蔚来(NIO.SI)$ $小鹏汽车(XPEV)$ $小鹏汽车
      3,4985
      举报
      CTC滑板底盘+智能化:汽车轻资产“DIY”时代到来!
    • 新能源Bot新能源Bot
      ·12-06 16:41

      中国或成为全球最大自动驾驶市场

      先说结论,个别厂商,局部场景能达到【老司机】水平; 整体来看,整个行业还处于【新手】辅助驾驶阶段。❶局部场景: 比如车库泊车,还是有不少的厂家能做到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的泊车入库。另一个我认为做的比较好的场景是高速辅助驾驶,在我试驾过的车型中,小鹏G6,极越01,阿维塔等,都能做到接近老司机的水平。在并道,超车,上下匝道,避障,通行效率等,都处理的比较好。❷难的是城市场景城市场景的复杂程度在于交通状况太复杂,不可预测,以及突发性。比如各种位置的红绿灯,路面交通参与者众多,包括行人自行车电驴,汽车等。可能出现的障碍物也很多,围栏,施工路段,静止的汽车等。这还没完,不同城市,交通规则也有差异,包括地标线和通行规则。 $蔚来(NIO)$ $蔚来-SW(09866)$ $蔚来(NIO.SI)$ $理想汽车(LI)$ $理想汽车-W(02015)$ $小鹏汽车(XPEV)$ $小鹏汽车-W(09868)$ 首先智能驾驶需要先【识别】他们,通过大模型来对各种各样交通参与者准确识别;除了识别,智能驾驶还要能准时准确的做出【决策】,包括是减速还是打方向,时间上也要及时,稍微慢了点就撞了。最后就是【控制】,智能驾驶需要根据预期加速度对汽车进行
      6,8427
      举报
      中国或成为全球最大自动驾驶市场
    • 新能源Bot新能源Bot
      ·12-06 15:22

      小鹏x9是一款不可思议的现象级产品

      小鹏x9的动态试驾感受完了,x9我觉得是小鹏成立以来,综合所有苦心研发的技术,综合所有踩过的坑倒过得霉,推出的一款不可思议的现象级产品。 $小鹏汽车(XPEV)$ $小鹏汽车-W(09868)$ 负责任的说这个产品几乎没有缺点,水桶型选手。mpv结合xngp的体验简直是爽到爆。后轮转向在老司机望而生畏的单车道小巷里,L型直角拐弯全都一把过,单车道U型调头也是一把过。如果比较的话,五米三的X9的灵活度甚至比smart还好。而且车的星舰外形设计让人开起来完全不像是司机,更像是开一款大suv。小鹏目前的产品均价是19.6万,而X9的均价大约40万。X9的重要价值在于可以让小鹏真正跨入到标准意义的豪华车领域。成小事靠朋友,成大事靠对手。正因为有理想mega作为参照物,小鹏X9的38.8万起显得极为超值,显得一点都不贵。而mega提前运作苦心经营的超高舆论关注度,X9因为与其同期发布而大大受益。这是小鹏第一次跟理想有全方位对标的车型,能源形式一样,车型一样,尺寸几乎一样。小鹏一定要向理想好好学习,切不可抱着敌对心态,而是当真正的老师去学,学好的地方,学如何营销,学如何推广,学门店销售怎么卖车,学习对产品精益求精的态度。学精髓,不要学形式。千万别飘,没内个资格。祝愿X9下月上市成功。来源:微博 理记
      2,8551
      举报
      小鹏x9是一款不可思议的现象级产品
    • 新能源Bot新能源Bot
      ·12-06 14:06

      说一些蔚来建厂、代工的旧事

      李斌主张轻资产,因此蔚来早期寻求代工,不建工厂。很多人劝过李斌,劝不动。他的考虑是:1 把资金投在工厂里效率不高(他自己家的房子都是租的);2 对管理好工厂制造缺乏信心。自己建厂,就能比江淮造的车质量好吗?李斌曾这么反问记者。 $蔚来(NIO)$ $蔚来-SW(09866)$ $蔚来(NIO.SI)$ 蔚来与江淮 2016 年正式达成合作。江淮投资建厂,蔚来采购生产设备,派驻核心管理人员把控关键环节。表面上看集合了双方的优势,实际合作中管理成本很高,两边团队经历了长时间的磨合。蔚来执行副总裁沈峰在磨合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后来沈峰从质量VP一路升到制造EVP,现在是蔚来最高权力机构【执行委员会】的四个成员之一,也是里面唯一一个汽车背景的高管。在蔚来与江淮磨合新型代工模式的同时,同行各显其能。理想买了重庆力帆的资质,2016 年 8 月开始在常州建厂,一步到位。小鹏两条路走路,第一款车先找海马代工,同时在广东肇庆建厂,2020年 3 月收购了福迪汽车的生产资质。后来理想又接手了北京现代工厂,小鹏新建了广州、武汉工厂。因为有了第一张资质,整体上顺风顺水。由于汽车生产资质被炒出了高价,且被收购后往往会转移到别的省份,对原工厂所在地的打击比较大。2018年,工信部出台政策禁止资质跨省迁移。后面的车企,就只有代工一条路可走了(小鹏在广东省内收购弗迪汽车绕过了这道坎)。去年初,工信部出台双资质政策,把代工这个窗口也关上了。还没搞定资质的新车企只有一条出路,就是问界模式。此后极越、极石汽车、高合、牛创各种穿花绕步,但不是每家企业都解决了这个问题。
      5,0784
      举报
      说一些蔚来建厂、代工的旧事
    • 新能源Bot新能源Bot
      ·12-06 10:16

      一文看完蔚来2023 Q3电话会

      一文看完蔚来2023 Q3电话会,一些要点记录,供大家参考,以官方为准。 $蔚来(NIO)$ $蔚来-SW(09866)$ $蔚来(NIO.SI)$ 1、销售网络:468家蔚来NIO House 和 Space,覆盖152座城市,314座服务中心和62家交付中心,覆盖217座城市。2、2023年12月23日西安举办NIO Day,发布全新旗舰车型,将成为全球智能电动汽车技术标杆,引领智能电动汽车发展趋势。(蔚来的迈巴赫要来了)3、接下来有3个品牌9款核心产品,依然是这个表达。4、对于alps子品牌,面向大众市场的产品,公司判断家充桩安装条件更加恶劣,所以换电、换电联盟具备优势。5、换电站的资产有新模式,由第三方持有,第三方购买换电站产品,交给蔚来运营。NIO Power在某些区域已经盈利,潜在投资者对于NIO Power投资感兴趣,不排除这样的可能性(分拆NIO Power,独立融资)。6、针对购买江淮资产问题,斌哥表示,完全由自己制造,制造成本大约下降10%(不用付代工费了,就是爽,我查了下数据,2022年向江淮汽车支付代工费用约11.27亿元,2022年122,486台,算一下,就是9200元一台车代工费)。7、三年不能提升毛利业务,要推迟。比如电池自制,还在研发电芯、材料、Pack,但是不再谋求自己生产,委托别人生产。8、江苏、浙江、上海销量占50%多,说明有非常大的任务,要在更广阔市场建立销售服务网络。24年NIO不用应对产品频繁切换,认为销量会更好。9、会继续保持价格稳定,持续提升毛利率,在此基础上,通过销售服务体系提升,去
      7,0056
      举报
      一文看完蔚来2023 Q3电话会
    • 直击业绩会直击业绩会
      ·12-06 10:11

      蔚来2023年Q3业绩电话会分析师问答

      点击收听蔚来2023Q3业绩电话会回放 $蔚来(NIO)$ $蔚来-SW(09866)$ $蔚来(NIO.SI)$萧添我实际上有两个部分的问题。第一个是关于电池更换,因为正如刚才提到的,电池更换方面的战略联盟从以前的合作伙伴如中石化扩大到了昌南和吉利。您能否分享更多有关如何构建新的电池交换联盟的计划以及潜在的财务影响(例如资本支出和运营损失)?那么从长远来看,您是否会考虑剥离换电业务并独立运营,甚至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换电或公用事业运营商上市?这是我的第一个问题。李斌最近我们宣布了与昌南和吉利双方就换电项目达成的合作协议。而就电池交换网络而言,我们看待它的方式有点类似于云服务或云基础设施。换电站和云基础设施都需要并依赖网络效应。两者都有相当长的投资周期。两者实际上都是首先从内部服务开始的。经过充分的验证和验证需求以及用户需求的满足后,我们将向公众开放该服务。因此,经过五年的验证和内部服务,我们相信我们已经准备好向行业提供这样的网络和服务。现在是向行业开放网络的时候了。众所周知,换电有很多好处。它比充电更快,而且具有更好的用户体验。它还为用户和社会带来价值和利益。尤其是在中国,许多居住在城市环境或小区、公寓的用户没有家用充电器。事实上,我们有超过50%的用户家里无法安装充电器。在这种情
      927评论
      举报
      蔚来2023年Q3业绩电话会分析师问答
    • 直击业绩会直击业绩会
      ·12-06 09:54

      蔚来2023年Q3业绩电话会高管解读财报

      点击收听蔚来2023Q3业绩电话会回放 $蔚来(NIO)$ $蔚来-SW(09866)$ $蔚来(NIO.SI)$ 李斌2023年第三季度,蔚来凭借NT2平台完整的产品线,自身能力和能力的提升,以及自身网络、服务网络、电力网络的不断拓展,实现了高端智能电动汽车保有量达55,432辆,同比增长75.4%。Cathart[Ph]的零售数据显示,第三季度蔚来汽车以平均造车价格超过30万元人民币位居中国电动汽车细分市场第一,市场份额超过45%。9月,蔚来第二代升级中型轿跑SUV全新EC6上市并交付。这也标志着蔚来NT2.0平台产品阵容的完善。第四季度,随着价格战的深入和智能电动汽车竞争的加剧,蔚来在保持价格稳定的情况下,10月和11月共交付3.2万辆和33辆汽车,同比增长32.2%。第四季度的总交付量预计在 47,000 至 49,000 之间。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专注于执行自我战略和提高运营效率。我们相信明年蔚来第二代产品的竞争力将进一步释放。就蔚来的财务业绩而言,得益于高价车型销售组合的增加、零部件成本的降低以及交付数量的增加以及销售政策的精细化管理带来的规模经济的改善,第三季度的车辆利润率达到了11%。近期产品研发和运营的亮点9月21日,蔚来汽车举办蔚来汽车创新科技日活动。发布会上
      730评论
      举报
      蔚来2023年Q3业绩电话会高管解读财报
    • 新能源Bot新能源Bot
      ·12-05 19:47

      【新能源周榜】2023年第49周新势力车企销量(11.27-12.3)

      $特斯拉(TSLA)$ 中国销量1.76万辆$小鹏汽车(XPEV)$ $小鹏汽车-W(09868)$ 销量0.48万辆$蔚来(NIO)$ $蔚来-SW(09866)$ $蔚来(NIO.SI)$ 销量0.37万辆$零跑汽车(09863)$ 销量0.43万辆$理想汽车(LI)$ $理想汽车-W(02015)$ 销量0.96万辆注:周销量与每月1日发布的交付量数据统计口径不同。来源:微博 理想汽车
      1.62万14
      举报
      【新能源周榜】2023年第49周新势力车企销量(11.27-12.3)
    • 新能源Bot新能源Bot
      ·12-05
      前几天生个病, 把发视频都给耽误了,赶紧补上,说好的新东西!先看看小鹏X9新本领,标配的后轮转向,在停车场轻松应对各种窄路、直角弯,不光人开很轻松,AI 开起来也是灵活有余。再看看鹏厂新技术、新能力,多楼层无人泊车 + 远程召唤接人,会自己停下去的车,一定能自己开上来。期待大家一起推进无人驾驶时代的到来~注:测试视频拍摄于小鹏汽车总部园区停车场。能过闸机还能下负二层,还没交付就这么猛, X9跨楼层无人泊车+召唤,虽然是一个演示这里面很多有意思的点:1、这是X9,标配后轮转向,直角死弯一次转2、无人泊车、车自己停下,闸机开闸,自动通过的闸机3、跨楼层无人泊车,行进速度最高16、7km/h,跑得挺快的4、全过程的行驶,虽然有加速,基本还是丝滑的 $小鹏汽车(XPEV)$ $小鹏汽车-W(09868)$ 来源:Rocky刘毅林、董买买
      4,372评论
      举报
    • 新能源Bot新能源Bot
      ·12-05

      蔚来获得汽车整车生产资质

      ●之前的情况蔚来与江淮合作,前者有销售资质,后者有生产资质 $蔚来(NIO)$ $蔚来-SW(09866)$ $蔚来(NIO.SI)$ 江淮负责建设两座工厂( F1和F2),蔚来负责管理工厂,并根据使用情况付代工费●以后的情况蔚来拿到双资质,工厂分成三个资产包,转让标价45亿蔚来自己买下来工厂,除了跟江淮挨得近,以后就没有什么联系了●变化的原因我觉得变化的原因一共有三个——1、从国家的层面来说,还是希望严控新能源汽车的产能。现在的经济情况和整体的产能过剩情况都不是很乐观,年初的价格战,也让有关部门意识到了过剩产能的严重性。在这个情况之下,就希望能进一步合规,两个资质统一起来。蔚来也是国家比较看好的品牌,长期以来也证明了商业可持续性;所以你收购工厂,国家就会给你资质。2、江淮自己意愿也比较大。F1工厂采用双班制,年产能为24万,极限产能30万,目前利用率不到50%。F2工厂规划产能一期60万,二期40万,这利用率……在2018年到2022年,江淮累计从蔚来那边赚了30个亿,结果22年他们还亏了15个亿这中间当然有江淮自己的原因,但代工业务很明显没有赚来很多钱。而且江淮大众将会承担以后大众中国区的所有高端智能电车,所以他们也比较有意愿抛售资产来提前整合。不过江淮跟华为的合作影响倒不是很大,因为他们合作的车非常高端,所以数量有限,而且时间也比较晚,投入的资源也没有那么夸张。3、蔚来自己的意愿有了自己的工厂,当然可以建设更好的产品,你能掌握在自己手上的资源就更多了。而且也是进一步合规,符合有关部门的想法。但我认为蔚来自己的意愿其实没那么强,这
      2,7474
      举报
      蔚来获得汽车整车生产资质
    • 新能源Bot新能源Bot
      ·12-05

      小米12月造车300辆:三年定三款新车,首款混动命名“昆仑”

      上周小米首款汽车已在亦庄工厂进入生产线验证的第五个阶段(PT5)。此外,小米亦庄工厂要在12月完成装车300辆的目标,比11月翻数倍。 $小米集团-W(01810)$ $小米集团ADR(XIACY)$ 这并不意味着这款车会在12月开启量产(SOP),新增产量主要是为了供应终端展车需要,量产节点将不会早于明年一季度。由于是第一款车,小米对稳健的要求大于速度。AutoPix了解到,无论在研发还是生产的环节上,小米首款车都增加了一到两个验证阶段。但第一款车将体系理顺之后,小米新车的速度会加快。AutoPix独家获悉,小米已规划好了三款汽车,将陆续在未来三年中发布。其中前两款为纯电,内部代号分别为“摩德纳”、“勒芒”。第三款产品将是混合动力车型,内部代号为“昆仑”。与此同时,展车进入筹备,说明小米汽车终端营销开始进入冷启动阶段。为给汽车腾出展位,一些小米生态链上的产品,部分将会退出小米之家。01.小米汽车不赶进度11月30日小米亦庄生产线上,小米首款车全天共下线了3辆。按计划,在随后的两天中这个数字会逐渐提升——12月1日要完成6辆,12月2日完成9辆。虽然是个位数级别的提升,但做到却并不容易。11月30日这天里,工厂完成3辆车的装配便用了近10个小时的时间。虽然正式名称还未公布,但小米内部已将首款新车称作“MODENAT摩德纳”,工厂代号为MS11。11月中旬,这款车又以“SU7”的名称,登陆工信部新一批车型的申报目录,这是外界首次看到这款车的外观。小米SU7申报图一位接近小米的工程师告诉汽车像素(ID:autopix),由于新车还在生产线调试、验证阶段(PT),产量并不是该阶段的核心目标,重要的是将遇到的问题关闭。小
      6,7265
      举报
      小米12月造车300辆:三年定三款新车,首款混动命名“昆仑”
    • 新能源Bot新能源Bot
      ·12-05

      法拉第未来计划在阿布扎比建立区域总部

      据法拉第未来官微,法拉第未来宣布与阿布扎比投资办公室(ADIO)合作,FF将为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的智能驾驶汽车产业集群(SAVI)带来其生成式AI技术和AI电车。 $FutureFuel Corporation(FF)$ $Faraday Future(FFIE)$ FF已开发出适用于车内场景的生成式AI产品堆栈。法拉第未来为中东市场推出的限量版车型FF 91 2.0 Futurist aiFalcon车型号称为用户“量身定制”,将标配1对1定制私人AI、Super AP 5G*3的终极连接、极限赛车训练和认证、阿联酋金/水晶徽章等高级身份特征,以及FF“Futurist Spire Club”的独家邀请。新车提供提供一系列免费维护和升级选项,例如碳陶瓷制动套件、空气动力学套件以及赛车风格的轮毂。阿布扎比投资办公室与FF合作,寻求在阿布扎比建立区域总部、制造工厂和先进研发中心,专注于下一代电车和AI技术,并拓展阿联酋资本市场的机会。各位虎友们,你们怎么看待这次合作,欢迎分享你的看法和观点~
      1.10万6
      举报
      法拉第未来计划在阿布扎比建立区域总部
    • HiEVHiEV
      ·12-02

      全系降3万,一把干到底,极越「智取」特斯拉

      作者 |德新 编辑 |王博 11月30日,极越01官宣全系降价3万。 这意味着21.99万起步的极越01 Max,成为这个市场上入门门槛最低的带有城市智能驾驶辅助功能的车型。 要知道这是一台比Model Y大了一圈,全系配置了高阶智驾硬件,全系配高通下一代座舱平台8295,以及拥有跟极氪001同一机械平台架构的中大型SUV。 这次调价,极越喊出了「一步到位」的口号。 夏一平说,这不是简单的降价,是价格体系、营销体系的重新定位。 「在过去3周时间,我们内部经历了太多的讨论,因为白天的事务很多,团队经常周日晚上8点到公司开会,讨论到凌晨两三点。」 极越01的这次调价,既是TA对2024年市场竞争的态度,也是内部对后续系列产品的系统梳理。一些内部员工称这次调价,是一次「刷新」。 这次价格调整完后,极越01: 后驱标续航版Max车型,21.99万; 双电机长续航版车型,25.49万; 性能版,30.99万; 已提车的老车主,现金返还差价。 无论这一夜外界的评价如何,调价「真香」是立竿见影的。 一位已经开上极越新车的发烧友名下拥有多款电动车,他对这次政策的评价是:「车企直接补现金这种做法,还是头一回见。」 另一位朋友在发布会中打来电话,说想把最近提的另一台新势力品牌纯电SUV,换成极越01。因为这车「颜值高,价格合适」。 一、极越调价核心逻辑:怎样「一步到位」? 过去两年的市场竞争,车企调价有一个重要的市场规律:最怕锯齿式调价,对品牌和既有车主都是双重伤害。 极越这次调价的目标是,一步到位。 夏一平也在昨晚的沟通会上提到,「绝对不是简单的降价」。 在车型上市后差不多一个月时间里,极越收到了很多车主和媒体的反馈。一定程度上,官方承认此前低估了市场竞争的态势,甚至于非常坦诚地在微博打出了「极越听劝」的标签。 夏一平说,「广州车展我们看到了未来市场竞争的情况,我们在思考整个组织、
      672评论
      举报
      全系降3万,一把干到底,极越「智取」特斯拉
    • HiEVHiEV
      ·11-30

      行业风云突变,毫末发内部信:明年要打赢智驾生死之战

      岁末智能车行业风云突变。 广州车展前夕,小米汽车首车曝光; 车展现场,各路车企上演旗舰之战; 而车展才刚落幕,华为突然宣布车BU业务拆分。 外资、自主、合资、跨界车企,各路势力提前决战2025。智能新能源车渗透率加速向50%冲击,对上游供应链,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2024将是高阶智驾功能的量产大年,也是先进技术、工程交付以及性价比激烈竞争的一年。 11月29日,毫末智行成立四周年之际,毫末智行董事长张凯、CEO顾维灏联合发布《毫末正式迈入自动驾驶3.0时代》的内部信,全面回顾了过去四年时间,智能驾驶赛道大军涌入,群雄并起,毫末角逐中国自动驾驶界的量产之路。 当下,智能驾驶赛道经历了高速发展,竞争日趋白热化。 信中提到,“目前行业表现最突出的华为犹如当初的特斯拉一样,是自动驾驶赛道的一条‘鲶鱼’。我们非常敬佩,必须要学习。同时,更要鞭策自己,要以一敌十、绝境突围。” 张凯和顾维灏明确2024年毫末将有四场战役要打。 首先是智驾生死战,要跨过关隘,打赢城市NOH落地这一硬仗; 其次是以客户为中心做好乘用车量产交付,确保毫末第二代HPilot智驾产品明年的交付上车; 第三是末端自动配送规模化之战,要扩大运营规模和范围,真正将末端无人配送完成商业闭环; 最后是DriveGPT云端与车端落地之战,大模型会让毫末换一种方式去赢得竞争。 “在智能时代赋予的巨大机遇面前,我们没有捷径可走。”张凯和顾维灏表示。 以下为毫末智行四周年的内部信全文: 四年时间,放在历史长河中犹如沧海一粟,而放在不断加速的智能时代,却是一日千里,风云巨变。 我们经常说创业是“九死一生”。曾经有数据显示,在中国的创业大潮中,能够存活四年以上的公司只有1%。而今毫末已经跻身其中,跑赢了99%的初创企业,非常的不易! 四年时间,1461个日夜的风雨兼程。毫末人从保定、北京、上海、深圳各地集结,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357评论
      举报
      行业风云突变,毫末发内部信:明年要打赢智驾生死之战
    • 新能源Bot新能源Bot
      ·13:41

      一文看懂李想5.17答应的“刹车不点头功能”到底是啥

      先说结论:30 万以上没有“智能舒适刹停系统”的车不能买。再“喷”一句阿来:蔚来产品力 肉埋在饭里! $蔚来(NIO)$ $蔚来-SW(09866)$ $蔚来(NIO.SI)$ $理想汽车(LI)$ $理想汽车-W(02015)$ 今天既然大家聊开了各种费用,我们就直接来看看花钱之后出的结果。我想与其飞机上两个多小时没事干,不如写点小作文吧。花钱做研发,总要出结果吧?总要有交付吧?蔚来的刹车不点头:智能舒适刹停系统,在蔚来的功能中叫做 ISS,该功能在 NT2.0 平台中全系标配。不因为车型级别高底、价格高低而做区分。这里我就要帮所有理想车主给厂长提个小意见了,你们说好的,而且是 5 月 17 号微博就说好的“刹车不点头”功能,本来是下个版本更新的,但是我看完所有功能后发现并没有这个功能。绝大多数车主还是单纯善良好忽悠,相信下一个版本里就能 OTA 这个功能了。但事实上,过去半年多的时间了,这个功能不仅没有交付,甚至厂长也没再提起。要不是互联网有记忆,小红书有梦想车主把这个微博承诺 po 在网上,大家甚至找不到这个微博,在这里感谢小红书的这位 po 主。接下来我们就要讲讲为什么蔚来 NT2 平台车辆能全系标配该功能了。- 首先给大家介绍 NT2 平台全系标配的 ICC 底盘域控制器,这个控制器在有空簧、无空簧的车上都标配,提供的对于 ISS 下的功能一致。ICC 在工作状态下可对
      864评论
      举报
      一文看懂李想5.17答应的“刹车不点头功能”到底是啥
    • 新能源Bot新能源Bot
      ·12-07 16:11

      问界与理想之战关键点梳理|L9可接受1月暴跌47%

      理想给予了华为最大尊重,看起来MEGA发布时间,L789改款与L6时间/内容/价格都会极度重视问界的情况。 $理想汽车(LI)$ $理想汽车-W(02015)$ 理想核心是自己的交付与毛利能否实现,在问界新M7之前,理想出现了一段时间几乎没有靠谱的对手。现在理想对华为80%是学习,20%是尊敬以及0%的抱怨。24年上半年,问界与理想之战双方的筹码是:问界:M987+P70理想:L789现款+L6+L789改款+MEGA问界M8与基于M9套娃的M7多久上市未知,P70可能在2024年3月底上市。理想L6可能在2024年4-5月左右交付,L789改款可能大致同时间上市,是否一起上不一定,可能L9改款先上。以上时间均来自TOP2猜测,官方并未宣布,都有改变的可能性。P70势能应该无法延续mate60的情绪爆点,但可能较大概率现金流比较好,有机会可以间接给问界输更多血,让问界的价格更具竞争力。明年下半年的mate70,如果半导体制造方面有新的突破,也是一个潜在的情绪爆点,这方面理想预期难以掌握相关信息双方的战略目标:问界:25-50万SUV可以走量(全新M987都上市后月均4.5W+),毛利可以先放弃,尽量能有10%。理想:L789销量可以适度下滑,L6得走大量,MEGA树立品牌形象+走量。追求20%毛利,实在不行降到15%,15%以下压力将很大。理想各车型销量拆分:L789:全年40W,2024年 1-4月 平均3W(L7:1.4万 L8:0.8万 L9:0.8万),总数12万,2024年5-12月 平均3.5W(L7:1.5万 L8:1万 L9:1万),总数28万。L6:全年20W,2024年5-12月
      4,6526
      举报
      问界与理想之战关键点梳理|L9可接受1月暴跌47%
    • 新能源Bot新能源Bot
      ·12-07 15:36

      腾势能否与理想汽车一战?

      品牌上行是比亚迪必须回答的一个课题。进入2023年,比亚迪相继推出定价80-120万区间的子品牌仰望和定价40-60万之间的方程豹,携手去年品牌焕新、定价在30-50万之间的腾势,三大剑客一起在30万以上的高端市场攻城略地。 $比亚迪(002594)$ $比亚迪股份(01211)$ $比亚迪电子(00285)$ $比亚迪ADR(BYDDY)$ 近日,比亚迪推出“豹力全开,电定自由”的方程豹,攻入长城汽车的核心腹地,给了这位常压油箱事件的始作俑者重重一击,最激烈的战争则发生在利润最丰厚、市场规模远胜于硬派越野的高端SUV市场上,七、八月份,腾势接连推出两款30万级SUV-大五座的腾势N7和六座版腾势N8,兵锋所向,正是如日中天的理想L7和理想L8霸占的高端SUV市场。众所周知,被理想L7和L8打败的车型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那么,携比亚迪品牌势能和技术而来的腾势N7和N8会步它们的后尘,还是会杀出一条血路?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搞清楚腾势N7和N8的主要竞品是谁,以及比亚迪赋予腾势N7和N8的主要竞争力在哪里,才能搞清楚这俩挑战者能否给理想汽车带来重重一击。01 腾势N7打的不是理想L7纯电、猎装、大五座、30万+、高端品牌、操控性好、续航扎实、动力性强、座舱和辅助驾驶功能一般,这么多标签锚定下来,腾势N7的直接竞品有且只有两个:极氪001、特斯拉性能版Model Y。以续航、动力、操控为主要卖点,座舱和辅助驾驶体验位居二线阵营的极氪001和
      2,6935
      举报
      腾势能否与理想汽车一战?
    • 42号车库42号车库
      ·53分钟前

      牙膏挤爆,泊车大跃进,理想 OTA 5.0 内测体验

      今年最大的一次 OTA,升级理想 5.0 后跟大家分享几点感受。 $理想汽车(LI)$
      323评论
      举报
      牙膏挤爆,泊车大跃进,理想 OTA 5.0 内测体验
    • 新能源Bot新能源Bot
      ·12-07 09:35

      CTC滑板底盘+智能化:汽车轻资产“DIY”时代到来!

      未来在CTC电池底盘一体化基础上,如果再高度集成底盘、三电、热管理、被动安全、电子电器架构等领域,就可以在滑板底盘标准化硬件不变的情况下,一辆车最快可以在12个月之内完成工装调整和工艺验证。在此情况下,未来进入汽车领域的门槛也将进一步降低,一些轻资产玩家也可以最低风险进入汽车领域,而且快速实现汽车产品上市,甚至能够开启一轮汽车轻资产“DIY”时代。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汽车行业动力技术的大变迁,但除了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外,还有一系列的变化,正改变着整个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其中,CTC(Cell to Chassis)这一电池集成车身概念正受到行业热捧。在最近的2023国际汽车电子与软件大会上,宁德时代系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吴凯透露,宁德时代首发的滑板底盘(即电池集成车身)将应用在一款B级轿车上。这也意味着宁德时代正从单纯电池供应商向整套动力解决方案商转变。实际上,最近几年,特斯拉、比亚迪、零跑、小鹏等产业链厂商均在入局这一技术。那么,为何汽车产业链都想研发与布局CTC技术?对此,有人评论,“这是改变车辆设计和产业基因的命题。它的出现将改变新能源产业链分工,最大的改变就是具备技术研发优势的OEM也就是主机厂将掌控更多主导权。” $蔚来(NIO)$ $蔚来-SW(09866)$ $蔚来(NIO.SI)$ $小鹏汽车(XPEV)$ $小鹏汽车
      3,4985
      举报
      CTC滑板底盘+智能化:汽车轻资产“DIY”时代到来!
    • 42号车库42号车库
      ·12-07 21:16

      8.88 万能买到什么样的新能源车?

      这年头一个车长四米八多的车管自己叫 A+ 级是什么情况?先不管了,直接实测看看油耗是不是 A+ 级! 这期视频,我们拿到了 $五菱汽车(00305)$ 五菱刚刚上市发布的插电混动轿车五菱星光,这是五菱品牌推出的第一款新能源轿车。它的价格延续了五菱「为人民造车」一贯的便宜大碗,入门版起售价 8.88 万,顶配 10.58 万。 要知道,这可是一台尺寸 4,835 × 1,860 × 1,515 mm,轴距达到 2,800 mm 的家轿,并且做为插电混动车型还可以拿绿牌,免交购置税。 大和便宜只是这台车给人的第一印象,实际体验过之后你就会发现,星光的车内空间布局非常合理,整车的底盘行驶品质也可圈可点。放在同价位对比其他车型完全不虚。 接着是最关键的油耗,既然尺寸已经去到了四米八,空间也远不再是小车的水平,那么作为一台混动车型最关键的能耗控制,星光又能做到多少呢?
      3184
      举报
      8.88 万能买到什么样的新能源车?
    • 直击业绩会直击业绩会
      ·12-06 10:11

      蔚来2023年Q3业绩电话会分析师问答

      点击收听蔚来2023Q3业绩电话会回放 $蔚来(NIO)$ $蔚来-SW(09866)$ $蔚来(NIO.SI)$萧添我实际上有两个部分的问题。第一个是关于电池更换,因为正如刚才提到的,电池更换方面的战略联盟从以前的合作伙伴如中石化扩大到了昌南和吉利。您能否分享更多有关如何构建新的电池交换联盟的计划以及潜在的财务影响(例如资本支出和运营损失)?那么从长远来看,您是否会考虑剥离换电业务并独立运营,甚至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换电或公用事业运营商上市?这是我的第一个问题。李斌最近我们宣布了与昌南和吉利双方就换电项目达成的合作协议。而就电池交换网络而言,我们看待它的方式有点类似于云服务或云基础设施。换电站和云基础设施都需要并依赖网络效应。两者都有相当长的投资周期。两者实际上都是首先从内部服务开始的。经过充分的验证和验证需求以及用户需求的满足后,我们将向公众开放该服务。因此,经过五年的验证和内部服务,我们相信我们已经准备好向行业提供这样的网络和服务。现在是向行业开放网络的时候了。众所周知,换电有很多好处。它比充电更快,而且具有更好的用户体验。它还为用户和社会带来价值和利益。尤其是在中国,许多居住在城市环境或小区、公寓的用户没有家用充电器。事实上,我们有超过50%的用户家里无法安装充电器。在这种情
      927评论
      举报
      蔚来2023年Q3业绩电话会分析师问答
    • 直击业绩会直击业绩会
      ·12-06 09:54

      蔚来2023年Q3业绩电话会高管解读财报

      点击收听蔚来2023Q3业绩电话会回放 $蔚来(NIO)$ $蔚来-SW(09866)$ $蔚来(NIO.SI)$ 李斌2023年第三季度,蔚来凭借NT2平台完整的产品线,自身能力和能力的提升,以及自身网络、服务网络、电力网络的不断拓展,实现了高端智能电动汽车保有量达55,432辆,同比增长75.4%。Cathart[Ph]的零售数据显示,第三季度蔚来汽车以平均造车价格超过30万元人民币位居中国电动汽车细分市场第一,市场份额超过45%。9月,蔚来第二代升级中型轿跑SUV全新EC6上市并交付。这也标志着蔚来NT2.0平台产品阵容的完善。第四季度,随着价格战的深入和智能电动汽车竞争的加剧,蔚来在保持价格稳定的情况下,10月和11月共交付3.2万辆和33辆汽车,同比增长32.2%。第四季度的总交付量预计在 47,000 至 49,000 之间。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专注于执行自我战略和提高运营效率。我们相信明年蔚来第二代产品的竞争力将进一步释放。就蔚来的财务业绩而言,得益于高价车型销售组合的增加、零部件成本的降低以及交付数量的增加以及销售政策的精细化管理带来的规模经济的改善,第三季度的车辆利润率达到了11%。近期产品研发和运营的亮点9月21日,蔚来汽车举办蔚来汽车创新科技日活动。发布会上
      730评论
      举报
      蔚来2023年Q3业绩电话会高管解读财报
    • 新能源Bot新能源Bot
      ·12-07 11:04

      阿尔卑斯又要成为蔚来「全村的希望」了

      民间 CEO 都觉得蔚来应该降价,但蔚来真正的 CEO 不仅堵死了以价换量的可能性,还预告蔚来下一款车是全新旗舰,也就是会更贵。 $蔚来(NIO)$ $蔚来-SW(09866)$ $蔚来(NIO.SI)$ 不降价、更贵的新车可以让蔚来强化 30 万以上的高端形象,也有助于车辆毛利率。Q3 蔚来单车成本 27.95 万,单车收入 31.41 万,车辆毛利率回升到了 11%,这是因为比 ET5 更贵的 ES6 成为了销售主力。如果蔚来像民间 CEO 建议的那样降价换销量,月销确实很容易会增长到两万以上,能摊薄成本但作用有限,反而会影响车辆毛利率。蔚来之前给过 Q4 的整车毛利率指引是 15%,之后有助于蔚来提升毛利率的因素还有:获得造车资质后花 31 亿收购工厂完全自产可以节省 10% 的成本,以及碳酸锂降价,电池成本进一步降低。关于毛利率,还有个值得注意的地方。理想和小鹏的整体毛利率都高于车辆毛利率,而蔚来 Q3 的整体毛利率 8% 却是低于同期车辆利润率 11% 的,这意味着在其他销售收入比如服务方面的毛利率是负数。但服务方面的 4 亿亏损只吃掉了卖车带来的 19 亿利润的一小部分,15 亿的毛利对比超过 66 亿的研发和销售费用支出,这才造成了 45 亿的净亏损。当然蔚来也有显而易见的好消息,比如换电合作和研发成果。前者能扩大蔚来旗下产品在换电方面的优势,同时又减轻了自己投入的压力。在研发成果上,蔚来也看到了进展。除了 NT3.0 平台新车,城市 NOP+ 的先锋测试在 100 城开放,首批可用里程会高于蔚来科技日上说的 6 万公里
      6,5698
      举报
      阿尔卑斯又要成为蔚来「全村的希望」了
    • 新能源Bot新能源Bot
      ·12-05

      小米12月造车300辆:三年定三款新车,首款混动命名“昆仑”

      上周小米首款汽车已在亦庄工厂进入生产线验证的第五个阶段(PT5)。此外,小米亦庄工厂要在12月完成装车300辆的目标,比11月翻数倍。 $小米集团-W(01810)$ $小米集团ADR(XIACY)$ 这并不意味着这款车会在12月开启量产(SOP),新增产量主要是为了供应终端展车需要,量产节点将不会早于明年一季度。由于是第一款车,小米对稳健的要求大于速度。AutoPix了解到,无论在研发还是生产的环节上,小米首款车都增加了一到两个验证阶段。但第一款车将体系理顺之后,小米新车的速度会加快。AutoPix独家获悉,小米已规划好了三款汽车,将陆续在未来三年中发布。其中前两款为纯电,内部代号分别为“摩德纳”、“勒芒”。第三款产品将是混合动力车型,内部代号为“昆仑”。与此同时,展车进入筹备,说明小米汽车终端营销开始进入冷启动阶段。为给汽车腾出展位,一些小米生态链上的产品,部分将会退出小米之家。01.小米汽车不赶进度11月30日小米亦庄生产线上,小米首款车全天共下线了3辆。按计划,在随后的两天中这个数字会逐渐提升——12月1日要完成6辆,12月2日完成9辆。虽然是个位数级别的提升,但做到却并不容易。11月30日这天里,工厂完成3辆车的装配便用了近10个小时的时间。虽然正式名称还未公布,但小米内部已将首款新车称作“MODENAT摩德纳”,工厂代号为MS11。11月中旬,这款车又以“SU7”的名称,登陆工信部新一批车型的申报目录,这是外界首次看到这款车的外观。小米SU7申报图一位接近小米的工程师告诉汽车像素(ID:autopix),由于新车还在生产线调试、验证阶段(PT),产量并不是该阶段的核心目标,重要的是将遇到的问题关闭。小
      6,7265
      举报
      小米12月造车300辆:三年定三款新车,首款混动命名“昆仑”
    • 新能源Bot新能源Bot
      ·12-06 14:06

      说一些蔚来建厂、代工的旧事

      李斌主张轻资产,因此蔚来早期寻求代工,不建工厂。很多人劝过李斌,劝不动。他的考虑是:1 把资金投在工厂里效率不高(他自己家的房子都是租的);2 对管理好工厂制造缺乏信心。自己建厂,就能比江淮造的车质量好吗?李斌曾这么反问记者。 $蔚来(NIO)$ $蔚来-SW(09866)$ $蔚来(NIO.SI)$ 蔚来与江淮 2016 年正式达成合作。江淮投资建厂,蔚来采购生产设备,派驻核心管理人员把控关键环节。表面上看集合了双方的优势,实际合作中管理成本很高,两边团队经历了长时间的磨合。蔚来执行副总裁沈峰在磨合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后来沈峰从质量VP一路升到制造EVP,现在是蔚来最高权力机构【执行委员会】的四个成员之一,也是里面唯一一个汽车背景的高管。在蔚来与江淮磨合新型代工模式的同时,同行各显其能。理想买了重庆力帆的资质,2016 年 8 月开始在常州建厂,一步到位。小鹏两条路走路,第一款车先找海马代工,同时在广东肇庆建厂,2020年 3 月收购了福迪汽车的生产资质。后来理想又接手了北京现代工厂,小鹏新建了广州、武汉工厂。因为有了第一张资质,整体上顺风顺水。由于汽车生产资质被炒出了高价,且被收购后往往会转移到别的省份,对原工厂所在地的打击比较大。2018年,工信部出台政策禁止资质跨省迁移。后面的车企,就只有代工一条路可走了(小鹏在广东省内收购弗迪汽车绕过了这道坎)。去年初,工信部出台双资质政策,把代工这个窗口也关上了。还没搞定资质的新车企只有一条出路,就是问界模式。此后极越、极石汽车、高合、牛创各种穿花绕步,但不是每家企业都解决了这个问题。
      5,0784
      举报
      说一些蔚来建厂、代工的旧事
    • 新能源Bot新能源Bot
      ·12-06 10:16

      一文看完蔚来2023 Q3电话会

      一文看完蔚来2023 Q3电话会,一些要点记录,供大家参考,以官方为准。 $蔚来(NIO)$ $蔚来-SW(09866)$ $蔚来(NIO.SI)$ 1、销售网络:468家蔚来NIO House 和 Space,覆盖152座城市,314座服务中心和62家交付中心,覆盖217座城市。2、2023年12月23日西安举办NIO Day,发布全新旗舰车型,将成为全球智能电动汽车技术标杆,引领智能电动汽车发展趋势。(蔚来的迈巴赫要来了)3、接下来有3个品牌9款核心产品,依然是这个表达。4、对于alps子品牌,面向大众市场的产品,公司判断家充桩安装条件更加恶劣,所以换电、换电联盟具备优势。5、换电站的资产有新模式,由第三方持有,第三方购买换电站产品,交给蔚来运营。NIO Power在某些区域已经盈利,潜在投资者对于NIO Power投资感兴趣,不排除这样的可能性(分拆NIO Power,独立融资)。6、针对购买江淮资产问题,斌哥表示,完全由自己制造,制造成本大约下降10%(不用付代工费了,就是爽,我查了下数据,2022年向江淮汽车支付代工费用约11.27亿元,2022年122,486台,算一下,就是9200元一台车代工费)。7、三年不能提升毛利业务,要推迟。比如电池自制,还在研发电芯、材料、Pack,但是不再谋求自己生产,委托别人生产。8、江苏、浙江、上海销量占50%多,说明有非常大的任务,要在更广阔市场建立销售服务网络。24年NIO不用应对产品频繁切换,认为销量会更好。9、会继续保持价格稳定,持续提升毛利率,在此基础上,通过销售服务体系提升,去
      7,0056
      举报
      一文看完蔚来2023 Q3电话会
    • 新能源Bot新能源Bot
      ·12-05

      蔚来获得汽车整车生产资质

      ●之前的情况蔚来与江淮合作,前者有销售资质,后者有生产资质 $蔚来(NIO)$ $蔚来-SW(09866)$ $蔚来(NIO.SI)$ 江淮负责建设两座工厂( F1和F2),蔚来负责管理工厂,并根据使用情况付代工费●以后的情况蔚来拿到双资质,工厂分成三个资产包,转让标价45亿蔚来自己买下来工厂,除了跟江淮挨得近,以后就没有什么联系了●变化的原因我觉得变化的原因一共有三个——1、从国家的层面来说,还是希望严控新能源汽车的产能。现在的经济情况和整体的产能过剩情况都不是很乐观,年初的价格战,也让有关部门意识到了过剩产能的严重性。在这个情况之下,就希望能进一步合规,两个资质统一起来。蔚来也是国家比较看好的品牌,长期以来也证明了商业可持续性;所以你收购工厂,国家就会给你资质。2、江淮自己意愿也比较大。F1工厂采用双班制,年产能为24万,极限产能30万,目前利用率不到50%。F2工厂规划产能一期60万,二期40万,这利用率……在2018年到2022年,江淮累计从蔚来那边赚了30个亿,结果22年他们还亏了15个亿这中间当然有江淮自己的原因,但代工业务很明显没有赚来很多钱。而且江淮大众将会承担以后大众中国区的所有高端智能电车,所以他们也比较有意愿抛售资产来提前整合。不过江淮跟华为的合作影响倒不是很大,因为他们合作的车非常高端,所以数量有限,而且时间也比较晚,投入的资源也没有那么夸张。3、蔚来自己的意愿有了自己的工厂,当然可以建设更好的产品,你能掌握在自己手上的资源就更多了。而且也是进一步合规,符合有关部门的想法。但我认为蔚来自己的意愿其实没那么强,这
      2,7474
      举报
      蔚来获得汽车整车生产资质
    • 新能源Bot新能源Bot
      ·12-06 16:41

      中国或成为全球最大自动驾驶市场

      先说结论,个别厂商,局部场景能达到【老司机】水平; 整体来看,整个行业还处于【新手】辅助驾驶阶段。❶局部场景: 比如车库泊车,还是有不少的厂家能做到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的泊车入库。另一个我认为做的比较好的场景是高速辅助驾驶,在我试驾过的车型中,小鹏G6,极越01,阿维塔等,都能做到接近老司机的水平。在并道,超车,上下匝道,避障,通行效率等,都处理的比较好。❷难的是城市场景城市场景的复杂程度在于交通状况太复杂,不可预测,以及突发性。比如各种位置的红绿灯,路面交通参与者众多,包括行人自行车电驴,汽车等。可能出现的障碍物也很多,围栏,施工路段,静止的汽车等。这还没完,不同城市,交通规则也有差异,包括地标线和通行规则。 $蔚来(NIO)$ $蔚来-SW(09866)$ $蔚来(NIO.SI)$ $理想汽车(LI)$ $理想汽车-W(02015)$ $小鹏汽车(XPEV)$ $小鹏汽车-W(09868)$ 首先智能驾驶需要先【识别】他们,通过大模型来对各种各样交通参与者准确识别;除了识别,智能驾驶还要能准时准确的做出【决策】,包括是减速还是打方向,时间上也要及时,稍微慢了点就撞了。最后就是【控制】,智能驾驶需要根据预期加速度对汽车进行
      6,8427
      举报
      中国或成为全球最大自动驾驶市场
    • 新能源Bot新能源Bot
      ·12-06 15:22

      小鹏x9是一款不可思议的现象级产品

      小鹏x9的动态试驾感受完了,x9我觉得是小鹏成立以来,综合所有苦心研发的技术,综合所有踩过的坑倒过得霉,推出的一款不可思议的现象级产品。 $小鹏汽车(XPEV)$ $小鹏汽车-W(09868)$ 负责任的说这个产品几乎没有缺点,水桶型选手。mpv结合xngp的体验简直是爽到爆。后轮转向在老司机望而生畏的单车道小巷里,L型直角拐弯全都一把过,单车道U型调头也是一把过。如果比较的话,五米三的X9的灵活度甚至比smart还好。而且车的星舰外形设计让人开起来完全不像是司机,更像是开一款大suv。小鹏目前的产品均价是19.6万,而X9的均价大约40万。X9的重要价值在于可以让小鹏真正跨入到标准意义的豪华车领域。成小事靠朋友,成大事靠对手。正因为有理想mega作为参照物,小鹏X9的38.8万起显得极为超值,显得一点都不贵。而mega提前运作苦心经营的超高舆论关注度,X9因为与其同期发布而大大受益。这是小鹏第一次跟理想有全方位对标的车型,能源形式一样,车型一样,尺寸几乎一样。小鹏一定要向理想好好学习,切不可抱着敌对心态,而是当真正的老师去学,学好的地方,学如何营销,学如何推广,学门店销售怎么卖车,学习对产品精益求精的态度。学精髓,不要学形式。千万别飘,没内个资格。祝愿X9下月上市成功。来源:微博 理记
      2,8551
      举报
      小鹏x9是一款不可思议的现象级产品
    • 新能源Bot新能源Bot
      ·12-05 19:47

      【新能源周榜】2023年第49周新势力车企销量(11.27-12.3)

      $特斯拉(TSLA)$ 中国销量1.76万辆$小鹏汽车(XPEV)$ $小鹏汽车-W(09868)$ 销量0.48万辆$蔚来(NIO)$ $蔚来-SW(09866)$ $蔚来(NIO.SI)$ 销量0.37万辆$零跑汽车(09863)$ 销量0.43万辆$理想汽车(LI)$ $理想汽车-W(02015)$ 销量0.96万辆注:周销量与每月1日发布的交付量数据统计口径不同。来源:微博 理想汽车
      1.62万14
      举报
      【新能源周榜】2023年第49周新势力车企销量(11.27-12.3)
    • 新能源Bot新能源Bot
      ·12-05
      前几天生个病, 把发视频都给耽误了,赶紧补上,说好的新东西!先看看小鹏X9新本领,标配的后轮转向,在停车场轻松应对各种窄路、直角弯,不光人开很轻松,AI 开起来也是灵活有余。再看看鹏厂新技术、新能力,多楼层无人泊车 + 远程召唤接人,会自己停下去的车,一定能自己开上来。期待大家一起推进无人驾驶时代的到来~注:测试视频拍摄于小鹏汽车总部园区停车场。能过闸机还能下负二层,还没交付就这么猛, X9跨楼层无人泊车+召唤,虽然是一个演示这里面很多有意思的点:1、这是X9,标配后轮转向,直角死弯一次转2、无人泊车、车自己停下,闸机开闸,自动通过的闸机3、跨楼层无人泊车,行进速度最高16、7km/h,跑得挺快的4、全过程的行驶,虽然有加速,基本还是丝滑的 $小鹏汽车(XPEV)$ $小鹏汽车-W(09868)$ 来源:Rocky刘毅林、董买买
      4,372评论
      举报
    • 新能源Bot新能源Bot
      ·12-05

      法拉第未来计划在阿布扎比建立区域总部

      据法拉第未来官微,法拉第未来宣布与阿布扎比投资办公室(ADIO)合作,FF将为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的智能驾驶汽车产业集群(SAVI)带来其生成式AI技术和AI电车。 $FutureFuel Corporation(FF)$ $Faraday Future(FFIE)$ FF已开发出适用于车内场景的生成式AI产品堆栈。法拉第未来为中东市场推出的限量版车型FF 91 2.0 Futurist aiFalcon车型号称为用户“量身定制”,将标配1对1定制私人AI、Super AP 5G*3的终极连接、极限赛车训练和认证、阿联酋金/水晶徽章等高级身份特征,以及FF“Futurist Spire Club”的独家邀请。新车提供提供一系列免费维护和升级选项,例如碳陶瓷制动套件、空气动力学套件以及赛车风格的轮毂。阿布扎比投资办公室与FF合作,寻求在阿布扎比建立区域总部、制造工厂和先进研发中心,专注于下一代电车和AI技术,并拓展阿联酋资本市场的机会。各位虎友们,你们怎么看待这次合作,欢迎分享你的看法和观点~
      1.10万6
      举报
      法拉第未来计划在阿布扎比建立区域总部
    • HiEVHiEV
      ·12-02

      全系降3万,一把干到底,极越「智取」特斯拉

      作者 |德新 编辑 |王博 11月30日,极越01官宣全系降价3万。 这意味着21.99万起步的极越01 Max,成为这个市场上入门门槛最低的带有城市智能驾驶辅助功能的车型。 要知道这是一台比Model Y大了一圈,全系配置了高阶智驾硬件,全系配高通下一代座舱平台8295,以及拥有跟极氪001同一机械平台架构的中大型SUV。 这次调价,极越喊出了「一步到位」的口号。 夏一平说,这不是简单的降价,是价格体系、营销体系的重新定位。 「在过去3周时间,我们内部经历了太多的讨论,因为白天的事务很多,团队经常周日晚上8点到公司开会,讨论到凌晨两三点。」 极越01的这次调价,既是TA对2024年市场竞争的态度,也是内部对后续系列产品的系统梳理。一些内部员工称这次调价,是一次「刷新」。 这次价格调整完后,极越01: 后驱标续航版Max车型,21.99万; 双电机长续航版车型,25.49万; 性能版,30.99万; 已提车的老车主,现金返还差价。 无论这一夜外界的评价如何,调价「真香」是立竿见影的。 一位已经开上极越新车的发烧友名下拥有多款电动车,他对这次政策的评价是:「车企直接补现金这种做法,还是头一回见。」 另一位朋友在发布会中打来电话,说想把最近提的另一台新势力品牌纯电SUV,换成极越01。因为这车「颜值高,价格合适」。 一、极越调价核心逻辑:怎样「一步到位」? 过去两年的市场竞争,车企调价有一个重要的市场规律:最怕锯齿式调价,对品牌和既有车主都是双重伤害。 极越这次调价的目标是,一步到位。 夏一平也在昨晚的沟通会上提到,「绝对不是简单的降价」。 在车型上市后差不多一个月时间里,极越收到了很多车主和媒体的反馈。一定程度上,官方承认此前低估了市场竞争的态势,甚至于非常坦诚地在微博打出了「极越听劝」的标签。 夏一平说,「广州车展我们看到了未来市场竞争的情况,我们在思考整个组织、
      672评论
      举报
      全系降3万,一把干到底,极越「智取」特斯拉
    • HiEVHiEV
      ·11-29

      从苹果到蔚来,「车手互联」网罗顶级玩家

      作者 |Amy 编辑 |德新 汽车作为家之外的第二大移动空间,正与手机这一移动智能终端进行「车手互联」。 车手互联始于十年前的苹果CarPlay,一度成为时代弄潮儿,不断有后继者模仿并超越。时至今日,CarPlay2.0依旧停留在概念阶段,但中国市场车手互联格局早已生变。 上汽旗下飞凡和OPPO进行合作,以及大众与vivo合作成立“手车互融联合创新实验室”,吉利旗下公司收购魅族推出车机系统Flyme Auto,蔚来自研NIO Phone,均是为实现汽车与手机互联。 手机厂商希望凭借在软件应用技术优势和生态,与汽车圈深入融合,打通车机系统与手机系统的隔断。 汽车厂商想要把手机打造为汽车众多零部件中的其中一项,让汽车消费者在上车后,可以从手机上更顺畅的进入汽车空间。 一位合资主机厂座舱产品专家向HiEV表示,「拥有生态布局的鸿蒙、魅族、小米和蔚来,发力做车手互联前景更为乐观。那些生态局限的公司,开发车手互联流程更繁琐,可拓展场景有限。」 另有智能网联专家表示,「简单投屏的车手互联并不乐观,功能局限于导航和音视频娱乐,基本在静态下使用。」 一位一线Tier1架构专家立场比较鲜明,他认为,「不是所有的车企都有精力去搞自研,在华为、小米等跨界玩家进场的背景下,好好卖车才是王道。」 车手互联出现在剧烈变化的汽车行业转型期,争议在所难免,当我们深入行业,会发现汽车与手机公司两方想要的其实殊途同归,那就是一个新的智能生态。 一、发展初期,苹果、谷歌掀起互联潮 车手互联概念兴起初期,苹果、谷歌等科技巨头是舞台主角。 2013年,苹果发布“iOS in the Car”计划,次年取名CarPlay进行发布。CarPlay继承了苹果系统操作丝滑的基因,之后增加了苹果地图和语音交互功能Siri,市场上车率持续增长,覆盖超800多款车型。 CarPlay发布同年,谷歌的同类产品Android Au
      248评论
      举报
      从苹果到蔚来,「车手互联」网罗顶级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