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电

在这里,探索电动出行的边界与想象

IP属地:未知
    • 探电探电
      ·04-01 14:22

      Plan B,赛力斯要靠蓝电找回场子

       撰文 | 张瑞辰  编辑 | 潘   谈 3月30日,赛力斯集团旗下的重庆赛力斯蓝电汽车发布了其全新新能源汽车品牌—蓝电。并且蓝电品牌的首款车型蓝电E5正式上市,蓝电E5是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的车型,定位于中型SUV,两款配置售价分别为13.99万元和15.19万元。 赛力斯“含华量”太大,正在寻求出路? 华为不造车,但华为借赛力斯之手逐渐掌控了问界的主导权,“含华量”暴增的问界更是在前不久改姓“HUAWEI 问界”。或许是为了摆脱华为的枷锁,赛力斯也开始了自己的B计划。 但是对于问界改姓“HUAWEI”一事,3月31日上午华为官方发布了一条EMT决议文件对此回应,公告内容由华为创始人、CEO任正非署名并发出,再次强调华为不造车的决心,并表示决议期限为5年。重点强调不能使用“华为、HUAWEI”出现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也就是说改姓“HUAWEI”的问界不会再使用“华为问界或者HUAWEI AITO”了。 此外,3月31日下午华为举办的2022年度报告发布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决议的有效期只有5年,这个5年不是只限于5年内,而是书有文件的有效期最长只有5年。3年到了发个5年,5年到了再发个5年。”这也就证明了华为真的不会下场造车,但不代表不会对现有的车企造成威胁。 为何赛力斯要再建新品牌? 其实小康股份集团早在2017年就布局了新能源领域,并创办了新能源品牌SERES赛力斯,随后小康于2022年更名为赛力斯集团,在这期间陆续的发布了赛力斯SF5、问界M5以及问界M7。 可惜惨淡的销量使得赛力斯不得不将目光投向森茂的大树,也就是彼时的华为。携手华为之后,问界系列的车型扭转了赛力斯SF5销量悲惨的现状,但在消费者心中,对赛力斯的印象就逐渐淡化了,反倒是风头都让华为占了去,甚至赛力斯曾经被
      1,0523
      举报
      Plan B,赛力斯要靠蓝电找回场子
    • 探电探电
      ·04-01 14:22

      FlymeAuto发布 车机与手机能共享硬件?

       撰文 | 卫   星  编辑 | 潘   谈 3月30日晚,魅族领克无界生态发布会召开,期间,FlymeAuto正式发布,其将首搭于领克08车型上,且将支持有魅族手机的Flyme Link手机互联及FlymeAuto纯车机的两种状态。 FlymeAuto 在发布会上,FlymeAuto正式发布,将首搭于领克08车型上。并且,FlymeAuto将打破原有的汽车五大域,改变智能汽车技术架构,升级智能座舱使用体验,成为超越传统汽车五个域的「第六域」——「手机域」。在手机域加持下的汽车,将打通软件生态,为大家带来可持续升级的多终端、全场景、沉浸式融合体验。 未来,FlymeAuto将会有两种模式: 1、「手机域」手机互联; 2、FlymeAuto纯车机; 在「手机域」手机互联模式下,车机将与手机共享硬件。在最新的Flyme 10上,手机和车机就能快速互联。 该模式可实现无界桌面(手机应用流转上车)、无感连接(首次确认后无需操作自动连接)、导航无缝接力、硬件共享(手机-车机硬件互通,共享硬件能力)、平行视窗、小窗展示、跨端可见即可说(车上也能语音控制手机APP)、手机辅助OTA(手机下载、车内安装)、手机寻车等功能。 魅族20系列手机是国内首款支持CCC 3.0 UWB设备,UWB汽车钥匙首批支持领克08,后续将兼容更多车型…… 在FlymeAuto纯车机状态下,将拥有知意动画、Smart Bar、如然空调、小窗模式、Aicy助手(免唤醒词、全场景可见即可说)、如然引擎、多形态桌面、应用生态、场景模式等等。 Aicy助手,支持离线语音,在高频场景下支持免唤醒,并且可以多轮对话上下文继承。应用生态拥有数十款车机专属应用满足使用需求。 关于手机与车机的融合,星
      1513
      举报
      FlymeAuto发布 车机与手机能共享硬件?
    • 探电探电
      ·03-31 14:27

      从财报看,比亚迪与特斯拉谁才是王者?

      近日,比亚迪公布了其2022年财报,这也是其宣布停止燃油车的生产与销售,向新能源方向转型后,有史以来最佳的成绩单。 财报显示,比亚迪2022年实现营收4240.6亿元,同比增长96.20%;归母净利润166.22亿元,同比增长 445.8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08.38亿元,同比增长115.13%。归母扣非后净利润156.38亿元,同比增长1146.42%。 比亚迪2022年4240.6亿元的收入中,汽车相关的产品以及其他产品业务的收入大约在324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1.78%;而除了汽车产品外的手机部件、组装及其他产品业务的收入约人民币988.15亿元,同比增长14.3%,两者占比亚迪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76.57% 和 23.30%。 2022年,比亚迪超越特斯拉,再度问鼎全球新能源汽车(含纯电、混动)销量冠军。并且,比亚迪成为中国汽车品牌中首个年销百万新能源汽车和首个下线第三百万辆新能源汽车双里程碑的车企。 销量越来越高,单车利润也更高 比亚迪2022年销量部分的表现为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187.7万辆,同比增长209.17%。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186.35万辆,同比增长208.64%。 根据中汽协2022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已经占据超过27%的市场份额了,同比2021年增长将近10个百分点,也就是说2022年每卖出四辆新能源汽车其中就有一辆是比亚迪。 从比亚迪的细分车型表现来看,2022年比亚迪推出了多款爆款走量的车型,例如海豹、元PLUS、改款升级的汉家族以及唐DM-p等。其中8月才开始交付的海豹在去年累计销量就突破了5万台,12月份的销量更是超过了1.5万台,并且连续三个月销量破万,无疑是比亚迪当下的新爆款。还有王朝网中的汉、唐家族更是以超27万台和15万台的成绩稳定输出,哪怕单拿出比亚迪汉家族来看,也要
      320评论
      举报
      从财报看,比亚迪与特斯拉谁才是王者?
    • 探电探电
      ·03-31 14:26

      法拉第未来即将投产?如期而至还是常规跳票?

      北京时间的3月30日早,简称FF的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首次正式宣布启动了FF 91 Futurist量产车型的生产(SOP)。法拉第未来创始人贾跃亭、法拉第未来全球CEO陈雪峰以及法拉第未来全球产品执行高级副总裁Matthias Aydt等高层分别带来了演讲,并展示了位于美国加州的FF ieFactory California工厂现场。 法拉第未来成立将近9年的时间,首款车型的第一次亮相到现在也有6年左右了,在这期间我们曾多次从FF官方以及贾跃亭本人口中听闻首款车型的量产消息,却一直都以跳票结尾。但是这一次好像是FF 91 Futurist 最接近量产的一次。法拉第未来FF 91 Futurist启动生产的演讲中,贾跃亭也是感叹表示:“九年,为梦想窒息,终于迎来巅峰时刻”。 法拉第未来FF 91 Futurist是其旗下的首款车型,定位于10万美元以上的豪华纯电动汽车,可迸发出1050匹马力,该车辆0-60英里/时的加速仅需2.39秒,EPA认证的续航里程为381英里,NEDC工况下续航里程可达700公里。贾跃亭曾表示,FF 91是对标迈巴赫、法拉利以及宾利等传统豪华品牌的产品,并且受到很多用户的关注和青睐,截至2022年11月17日,法拉第未来已经收到了369份预售订单。 这一次FF 91真的要来了吗? 从今年法拉第2月14日发布的消息来看,陈雪峰曾表示过“法拉第未来预计于2023年3月底开始生产可销售的FF 91 Futurist,在资金都到账的情况下,4月初将迎来FF 91 Futurist第一批车的下线,并在2023年4月底之前交付给客户。” 但从法拉第未来的历史长河中看,过去这几年由于资金紧缺问题,导致了法拉第未来旗下的首款车型已经推迟了四次,好在是今年法拉第未来3月2日宣布,公司董事会批准公司创始人、首席产品及用户生态
      2,4382
      举报
      法拉第未来即将投产?如期而至还是常规跳票?
    • 探电探电
      ·03-22

      卖得越多就亏得越多的零跑,还能“领跑”多久?

      3月21日晚,零跑汽车公布2022年财报。总结来看,营收增长近三倍,亏损同比扩大近八成。 速览财报数据: ● 2022年全年营收123.85亿元,同比增长295%; ● 全年毛利率为-15.4%; ● 全年净亏损为51.09 亿元,同比扩大79.52%。; ● 研发开支为14.1亿元,同比增长90.6%; ● 全年交付111,168辆,同比增长154%;其中,T03交付61,919辆,C11交付44,371辆,C01交付4,815辆; ● 截止2022年末,全国拥有582家门店,同比增长1倍,覆盖超180个城市; ● 2023年销量预期是2022年销量翻番。 营收的增长主要得益于车辆的交付量的提升,但为负的毛利率,也就意味着去年卖价低于成本价,卖得越多亏越多;自然经营亏损也在同比扩大。销售开支从4.2亿元增加到了11亿元;研发开支从7.4亿元增加到了14亿元。 卖一辆亏4.6万元 从财报披露的数据来看,零跑汽车毛利率由2021年的44.3%提升至2022年的15.4%,没看错,是这个数据,但要注意在百分数前面加个“-”(负号),2022年的毛利率是-15.4%。但是,它还有限定词,“由于零跑采取经销商模式,因此销售收入中扣除了经销商返利,扣除返利影响,零跑已于2022年下半年实现毛利率转正”。 也就是说,去年的零跑汽车,基本上是赔本赚吆喝。全年净亏损为51.09 亿元,11.12万辆的总交付量。如果将这笔亏损金额分摊到年销量上,粗略计算,相当于零跑在2022年每卖出一辆车,亏损约4.6万元。 “之前去店里看了这个零跑的,性价比不错,但是担心他跟威马一样倒闭”; “那个零跑的我是真的喜欢,外观好看,功能还很多”; “什么无框车门都有”; “但让我觉得华而不实”。 这是2月底的时候,我一同学问我,15-20万元价位的新能源SUV,买哪款
      1843
      举报
      卖得越多就亏得越多的零跑,还能“领跑”多久?
    • 探电探电
      ·03-18

      小鹏正在走出至暗时刻?

      美股一度大涨13.9%,这是小鹏汽车在3月17日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后的当晚股价表现。 但要说明的是,小鹏汽车去年Q4的业绩其实并不算亮眼: 总营收:51.4 亿元,同比减少 39.9%,环比减少 24.7%;汽车总交付量:22204辆,其中小鹏G96189辆;总毛利:4.45 亿元,同比减少 56.5%,环比减少 51.8%;整体毛利率:8.7%,同比下降 3.3 个百分点,环比下降 4.8 个百分点;单车毛利率:5.7%,同比下降 5.2 个百分点,环比下降 5.9 个百分点;净亏损:23.6 亿元,同比增长 83.4%,环比减少 0.6%; 但是在财报发布后,很多人原本以为小鹏股价会迎来暴跌,结果却出现了意料之外的反转。那么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觉得最可能的原因是,资本市场觉得小鹏汽车的利空已经出尽了,最差的时候已经过去了,那么接下来更可能是局面向好。 内部正经历大变革 其实在财报电话会议中,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也披露了小鹏的诸多变化,让人看到这家公司正在逐步祛除一些多年都未解决的顽疾。以下是我们从本次财报电话会议中摘录出的十大重点: 1、从去年年底,果断地进行了战略复盘和调整,大刀阔斧地推进了整个组织架构的优化,并且核心补强综合能力的短板。小鹏选择自我颠覆,在更高的维度和平台上进行真正的二次创业; 2、小鹏的战略性调整已经在一季度前三个月体现出明显的效果,对在接下来的几个季度继续稳固放大取得更大的突破充满信心; 3、新总裁王凤英将会全面负责小鹏的产品规划、销售、品牌市场以及负责整个大产品矩阵体系。王凤英拥有深厚的行业经验和市场动态预期,特别优秀的极强的执行力,这会帮助小鹏更精准抓住客户需求,并且大幅度提高小鹏在品牌市场销售服务的能力和效率。 4、何小鹏认为,小鹏汽车即将迎来转折点,因为他们看到了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优点和缺
      8233
      举报
      小鹏正在走出至暗时刻?
    • 探电探电
      ·03-17

      极氪X细节再曝光,会成为下一个爆款吗?

       撰文 | 张瑞辰  编辑 | 潘   谈      近日,探电从工信部发布的《免购置税目录》中发现,有关于极氪旗下全新紧凑型SUV极氪X续航以及动力部分的信息被曝光,信息内容显示极氪X将有四个续航版本,均搭载66kWh的三元锂电池组。 此次极氪最新发布的全新车型极氪X是基于SEA浩瀚架构打造的,起售价会定在20万元左右。而更值得关注的是,从曝光信息来看新车极氪X将提供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四驱两种车型可供选择,其中单电机的最大输出功率能达到200kW,而双电机版本则是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个115kW的前电机,正如当初极氪还没给新产品命名时所说的,这样的组合方式看来的确能让20万元左右的极氪X就能跻身三秒俱乐部。 由于从产品定位和成本控制等角度的思考,极氪X没有搭载续航更久的CTP3.0麒麟电池组,而是都采用了主流市场中常见的三元锂电池。从曝光的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到,极氪X的这四个续航版本分别能在CLTC工况下实现500公里、512公里、540公里以及560公里的续航里程。其中1990/1945kg的版本应为双电机四驱车型,对应的续航里程为500km和512km。 作为极氪品牌的第三款车型,极氪X身上背负的是极氪品牌向下延展的使命。目前极氪已经凭借前两款车型极氪001、极氪009成功地打开了新能源市场的大门,并且口碑和产品也是得到了业内外的认可。而现在极氪X要做的就是以更低的价格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从而起到极氪品牌销量担当的角色。 从2023年开始,极氪品牌的销量成绩有了肉眼可见的下滑,截至3月1日极氪品牌在2023年累计销量成绩仅为8571辆,甚至还没有去年12月的单月销量成绩高,其中1月的销量为3116辆,2月的销量为5455辆新车,虽然2月同比和环比都有提升,
      1,1977
      举报
      极氪X细节再曝光,会成为下一个爆款吗?
    • 探电探电
      ·03-17

      做激光雷达的禾赛,毛利水平竟超过特斯拉

       撰文 | 张瑞辰  编辑 | 潘   谈 3月16日,激光雷达公司禾赛科技发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的财报,这也是2月9日禾赛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市场正式挂牌上市后首份发布的年报数据。 2022年全球多数激光雷达公司饿殍遍地,形势不容乐观。去年10月,激光雷达行业的先行者、全固态激光雷达领域老大哥的Ibeo,由于无法获得进一步的融资,提交了破产的申请;随后12月,曾经凭借奔驰E级成为激光雷达行业新星的Quanergy,也由于市值过低而退市,最终也是没能逃过破产的命运;今年2月Ouster和Velodyne更是无法继续独立运营,宣布了合并的消息。 但在如此不利的环境下,也并非所有的激光雷达企业都止步不前。禾赛科技就借助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崛起的东风,再加上自身本就专门经营激光雷达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根基,逆风而行,在国内ADAS激光雷达细分市场分得一杯羹。 禾赛科技财报显示,2022年全年实现营收12.0亿元,同比增长 66.9%。回顾禾赛科技的这四年,全年营收金额从2019年的3.5亿元,2020年的4.2亿元,到2021年的7.2亿元,最后再到去年12亿的营收,以及39.2%的全年毛利率成绩来看,禾赛科技的业务还算是持续稳定的增长。 其实能有这样的毛利率在上市公司中算是较高的水准了,但是2021年第一季度禾赛科技曾经一度达到过62%的毛利率。随着禾赛科技的主营业务从自动驾驶向前装量产转变,自然毛利率会有所下降。 禾赛联合创始人兼CEO李一帆说:“任何一个公司当它从一个小量高价,进入一个大量低价市场的时候,天然会带来毛利率的下降。如果拿禾赛的毛利率跟其他做前装量产市场的友商毛利率来对比,你会发现我们的毛利率实际上是较高的。” 要知道比亚迪2022年1-3季度的毛利率分别为12.40%、14.39%和
      7683
      举报
      做激光雷达的禾赛,毛利水平竟超过特斯拉
    • 探电探电
      ·03-13

      蔚来ET5本月将在欧洲开启交付,首批新车已抵达挪威

      近些年中国在新能源行业发展迅速,显然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则是现在众多新能源车企要做的事情。 其中新势力的蔚来正在加速出海进程,蔚来汽车在德国、瑞典、荷兰、丹麦这四个欧洲国家采取了订阅模式,2023年已经过去的两个整月里,1月和2月在海外的注册量分别是17辆和40辆,虽然出海的成绩单惨淡,但是蔚来汽车对海外市场的投入力度反增不减。 近日蔚来ET5预计本月就会在欧洲开启交付,并且目前首批新车已经抵达了挪威。此外2月7日,蔚来汽车还宣布了与26家合作伙伴共同加入欧洲地平线项目,并已获得专项资金,用于电动出行服务领域混合储能系统的深入研发。 蔚来汽车为何选择北欧的挪威为主战场? 首先北欧的电动车渗透率相对较高,而其中挪威则是以超过80%的渗透率位居榜首,市场前景一片大好; 其次挪威的关税较低,尤其是在出售电动车方面,既不用缴纳关税也不用缴纳增值税,这对蔚来汽车的收益会有可观的帮助; 最后,虽然挪威地区对于电动车的法规标准没有欧盟那么严格,但挪威的消费者也想通过欧盟的标准来衡量自己购买的电动车。能通过欧盟五星碰撞标准的也只有奔驰和蔚来等少数几家车企,所以蔚来在挪威是市场竞争力是很大的。 所以北欧国家便成为了中国新能源车企布局海外市场的最好切入点,先打开国产新能源在北欧的市场,再逐渐向周边国家发展从而实现真正的“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ET5这款车型是蔚来汽车继旗舰车型ET7之后的第二款轿车,也是蔚来汽车的第五款量产车型。2022年的9月开始向中国消费者交付,随后开始布局海外市场,进入德国、荷兰、瑞典以及丹麦市场。 在中国乘用车市场中,蔚来ET5自交付以来,6个月的月交付成绩分别为221辆、1030辆、2968辆、7594辆、5795辆和6471辆,累计共交付了24079辆新车。蔚来汽车在华销量从去年9月到目前为止累计交付了71
      1.19万4
      举报
      蔚来ET5本月将在欧洲开启交付,首批新车已抵达挪威
    • 探电探电
      ·03-13

      销量下滑的HUAWEI问界,其实是造车界最被低估的选手

      三八妇女节,一个女人欢喜男人忙的日子,AITO问界却在偷偷搞事情。 也就是所有小仙女们享受下午半天法定假期的时候,AITO汽车先后在微博以及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张宣传海报,海报上屹立中央的字眼从“AITO问界”变成了“HUAWEI问界”,这波改名属实打了众人一波措手不及,但也正是因为这波改名,问界在网上引起了不少的关注与话题。 对此华为官方最新回应称,HUAWEl问界是华为生态汽车品牌,是华为开创的全新商业模式。 截至目前,AITO汽车并没有将所有官方名称都改为“HUAWEI问界”,其中华为商城以及AITO官网都还没有更改,赛力斯官方社媒上更是都没提这事儿。 但是今天3月9日,HUAWEI问界还规范了车尾标志以及零售门店门头的规范,也就是都加上了HUAWEI的字样。 自己不造车?帮人造好车? 其实华为多次在公众场合宣称自己“不造车”,但华为关于汽车部件业务管理的决议文件中表示,不造车的时效定在了三年,而现在距离这份承诺到期还有不到八个月的时间了。 等这份封印一旦解除,华为势必是要在汽车领域掀起点儿波浪的,从这次海报改名就能看出来,华为虽说不造车,但手已经伸得越来越深了,并且之前也就有迹可循。 其实早在2月初AITO汽车在官方微博上发布的一条海报上就出现过华为的字眼,但当时的问界还是冠以AITO之称。随后AITO与赛力斯方面协商决定将品牌话术从‘华为深度赋能’改为‘华为全面主导’。很多人不解这意味着什么,其实话术的更改对于华为和问界的关系来说,起到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可以说是后妈转正了。 之前华为跟赛力斯的合作方式是,赛力斯负责提供车辆的车型、平台以及生产,而华为则是负责对其赋能,也就是加入智能座舱、智驾等,最后在华为的渠道进行销售。 而华为全面主导之后,赛力斯与华为签署了深化联合业务协议,大体上内容就是华为提供电动化、智能化零部件等
      2845
      举报
      销量下滑的HUAWEI问界,其实是造车界最被低估的选手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