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悟君

IP属地:广东
    • 证悟君证悟君
      ·12-04 07:07

      牛市不用听分析,熊市不需看估值

      爱因斯坦说过,好答案久藏于世,苦等一个好问题。他自己思考广义相对论,最初的思想不是源自复杂的数学公式,或者什么变量。而是一个想象中的问题:如果我们处在一个封闭的电梯内,怎么知道电梯的运动状态?推导随之展开。一百年过去了,答案,在CHATGPT4面前,变得更加廉价。 上周, $拼多多(PDD)$ ,美团,Bilibili发第三季度财报。拼多多大涨,破140元,市值超过阿里巴巴,成立仅八年就成为中国最有价值电商公司。如果你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今年初没有重仓买入拼多多并持有到现在?那么估计下次还是抓不到风口。 如果换个问题:布局电商股,除了阿里巴巴,京东,还有谁?那么你很难错过拼多多。笔者的拼多多,成本价在69附近,从今年看,只是个平庸的入场价。如果问:“阿里为什么会输给拼多多?” 那只是带着答案想问题。拼多多背靠中国强大的供应链逆袭成为中国的无印良品,抢占了原属于淘宝的领域。但,电商之战远未结束。别忘了,全世界市值最大的电商是亚马逊,而他和阿里走的都是品牌电商路线。另外,阿里云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三,仅次于亚马逊与微软。 上图对比了过去三年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市值变化。如果感慨是:为什么中概股这么烂?那么不会有啥收获。换个问题:与2020年相比,过去三年腾讯,京东, $百度集团-SW(09888)$ 收入,毛利,净利,现金流都在变差吗?答案是没有。相反,绝大多数指标在变好。那么这三年杀的主要是估值。2020年,信心足的时候,市场恨不得把未来所有的现金流都折现到了当前;今年,信心不足,市场恨不能把未来所有的风险都折现到了当前。这让我想起最近看的一本新书,《Same as Ever: A Guide to What Nev
      8874
      举报
      牛市不用听分析,熊市不需看估值
    • 证悟君证悟君
      ·11-27

      美股夜不下的黄昏VS沪深明不起的清晨

      纳斯达克已连涨四周,上周微软股价再创新高, $苹果(AAPL)$ 市值重返3万亿美元。META重回2022年初高位。亚马逊连涨五周。反倒是英伟达晒出碾压预期的业绩后,上涨乏力。英伟达第三财季营收181.2亿美元,预期160.9亿美元;净利润92.43亿美元,预期75.4亿美元。 港股方面,恒生科技已经连续三周先涨后跌。周初,小荷才露尖尖角;周尾,朱颜辞镜花辞草。强势人民币下未见到应有的强势股。小米第三季度净利润为48.6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净亏损14.74亿元,扭亏为盈。卢伟冰说:今天的小米是状态最好的小米。 $百度集团-SW(09888)$ Q3营收344.47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3%,超市场预期。快手第三季度业绩超预期。比亚迪再破产销记录,第6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却迎来周线大跌。如果你继续看好恒生科技,腾讯,美团, $小鹏汽车-W(09868)$ 。那么,不妨感恩路上的每一个坏消息。他日,青梅煮酒,拜将封侯,不负,当时渡口,这壶浊酒。 本周,大A也表现疲弱。沪深300周线三连阴,科创50,创业板周线二连阴。投资的痛苦并不是那些已知的未知。回顾历史,如果有上帝视角告诉你2021年创业板指数能涨上3500点,但不告诉你会跌到哪里。那么在2017年面对1900点的创业板指数,你一定敢加仓,而且敢重仓,跌倒1184点你也不慌。最让人恐慌的,是未知的未知。还要跌多远?不知道。还要熬多久?不知道。能不能涨起来?不知道。我在恐慌什么?不知道。恐慌情绪会像卡带一样在脑袋循环播放,这时,人们会迫切地寻求抱团,确定性与安全感。从古至今都这
      5,3269
      举报
      美股夜不下的黄昏VS沪深明不起的清晨
    • 证悟君证悟君
      ·11-20

      又减持。马云变了?阿里变了?还是市场变了?

      上周的数据喜忧参半,好消息是分母端该有的都来了,坏消息是分子端不给力。先看分母端,美国10月CPI同比升3.2%,为今年7月以来新低。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更是意外下降0.5%,创出2020年4月以来最大降幅。通胀在下行,零售在转差,那么美联储加息的物质基础就不存在了。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快速下跌,低见4.44%。笔者之前就探讨过,美债的高收益对科技股形成暗黑吞噬。但,黑暗有多让人咬牙切齿,光明就多让人热泪盈眶。英伟达,苹果,谷歌,META连涨三周。微软,亚马逊连涨四周。 中国10月新增社融1.85万亿,同比多增9108亿,但主要得益于政府债发行。经济这底锅,我们盼的是烈火熊熊烧,看的却是炊烟袅袅起。总不能单靠财政发力吧?目前能看到的“配套”是:多家农商行、村镇银行下调长期限定存利率。这就算准“降息”,往经济底锅下推柴了。 再看分子端,10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两年平均增速4.8%。结合出口转弱的现实,得出个明显结论:国内复苏强于国外。但...有复苏,无斜率。M1货币供应增长乏力。从投资看,制造业、基建和地产均有回落。10月制造业投资下滑与企业中长贷较弱互相印证。好消息是消费在改善,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增速7.6%,好于预期。上证指数连涨四周,收盘在3054点,但创业板继续横在1986点。科创板继续横。 如前两周所说,笔者关注美股,在211附近加了点 $特斯拉(TSLA)$ .朋友问我逻辑, 我:“分析是一门技术,但交易是一门艺术。” 朋友:“说人话!!” 我:“特斯拉每天的成交量两三千亿港币。高峰期,他一支票的成交量可匹敌整
      1,9494
      举报
      又减持。马云变了?阿里变了?还是市场变了?
    • 证悟君证悟君
      ·11-13

      熊市加仓痛苦像π,不算特别大,但无穷尽。

      过去一周的体感挺撕裂。一方面,上证指数,创业板,科创50连涨三周,投资人感觉雨停了,天晴了,前途又一片光明了。偏偏2023年10月的CPI再度转负,同比下降0.2%。PPI-CPI的剪刀差持续缩窄,说明上游也激动过,也试图点燃下游。但...上下游还处在两个平行空间中。阳光穿过叶子的缝隙时,会说让一让吗?需求没恢复,就很难对复苏抱太大希望。 美股方面,纳指经历了九连涨,标普500经历八连涨。但股神巴菲特第三季度巨亏1000亿(港币)的消息为美股投资种下阴霾。其中,苹果第三季度下跌了11.61%是主要拖累。笔者反倒认为,美股可以看看了。。。。。。,从过去经验看,股神总会证明,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A股这里,从三季报看,全A盈利增速触底回升,意味着二季度就是业绩底。三季度大部分的上游行业,部分中游制造及TMT行业的需求,已经出现改善,并逐步进入被动去库存货主动补库存阶段。这也和PPI数据吻合。营收增速方面,创业板好于科创板好于主板。所以未来如果风险偏好提升,那么成长性强的创业板与科创板应该更有潜力。科创板还有个意料之中的好消息, $英伟达(NVDA)$ 、英特尔均计划推出中国市场改良版AI芯片。面对美国的芯片限售令,英伟达从棘手到上手到得心应手。能出口的很少,好在新版本也不难找... 上周比较意外的是 $中国平安(601318)$ 和碧桂园被磕了CP。这个谣言有点昂贵,尽管中国平安否认被当局要求收购碧桂园,但相关报道在24小时内让平安市值折损31亿美元。要知道,中国人寿三季报显示净利润同比下降99%,正是保险业信心不稳之时,恰逢地产业人心思涨。这只造谣妖不走寻常路,不苦练法术,而是悄悄录下了唐僧的紧箍咒,惹得市场心
      1,4427
      举报
      熊市加仓痛苦像π,不算特别大,但无穷尽。
    • 证悟君证悟君
      ·10-30

      A股,集齐龙珠,能许愿了吗?

      上周,A股利好频出。 1,北向资金过去两个月一直在流出,但上周都已经卖到茅台了,证明可卖的东西不多了。果然,上周四,周五,连续两天逆市而动。原地掉头,流出转流入。 2,4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实控人、董事长提议回购的方案。其中,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提议20亿元-30亿元回购公司股份,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提议15亿元-30亿元回购股份。 3,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7.7%,工业企业利润在连续五个季度同比下降后首次由降转增,呈加快回升态势。 4,美国第三季度GDP4.9%,远超预期,但核心PCE物价2.4%低于预期,美债收益率快速下行。 5,A股反弹,A50周涨1.13%,创业板周涨1.74%。 6,汇金买入A股ETF, 未来将继续增持。 7,万亿国债发行。 以上,字越少,事越大。 上周,A股与美股形成鲜明对比。纳斯达克指数周跌2.62%。7月看到不少投资者吐槽:“相信国运,定投纳斯达克。”但2023年7月至今纳斯达克不比A股跌得少。如果真去定投,那么现在可能浮亏10%了。特斯拉从7月高位299跌至目前207,短短三个月跌去30%。现在笔者倒觉得特斯拉值得看了。上周刚听朋友自嘲:“开通期货账户之前,一直以为只有熊市才会亏钱。开通美股账户之前,一直以为只有白天才会亏钱。现在看来,选择比努力重要,认知又比选择重要。”   到目前为止,笔者还是相信国运的。我也理解,数据是好的,但人心是脆弱的。只是过去两周,每次加仓总有个小天使跳出来,问:“真要继续把钱扔海里吗?”紧接着又会有个小恶魔回答:“扔吧,扔吧,以后咱就住海里了。”好吧,果然是屁股的仓位决定脑袋。平心而论,A股近况如何呢?我们看外资青睐的A5
      385评论
      举报
      A股,集齐龙珠,能许愿了吗?
    • 证悟君证悟君
      ·10-23

      数据是好的,但人心是脆弱的

      这是投资常态吗?起起落落落落落落。大A兜兜又转转,又回到了3000点保卫战。看数据,不应该啊。GDP拆开来看,出口,今年是不好,但在改善中。投资,受房地产拖累中。但消费增速超预期,9月社零、限额以上零售同比增速分别回升至5.5%、5.2%。由此带动2023年第三季度GDP增速5.2%。姚景源说今年保5没问题。但市场就是用脚投票, $贵州茅台(600519)$ 周跌6.05%。工商银行(601398.SH)周跌2.04%、中国移动(600941.SH)周跌1.24%。 如果单纯把近期北向资金流出与杀跌归结成恐慌性抛售,略显单薄。有些问题是确实存在的。比如美国芯片管制升级, $英伟达(NVDA)$ ,百度首当其冲。 再比如,从全球范围看,房地产遭遇泡沫后软着陆的先例,几乎没有。地方债问题又压得市场喘不过气。弱复苏是确定的,只是没想到这么弱!目前多头与空头真正的分歧点在于,往前看,是轻舟已过万山?还是泰坦尼克撞冰山? 有人甚至怀疑消费数据的可信度。这只能说互联网有记忆,但大家很少用他来回忆,一年前的事和三百年前的事差不多遥远。一年之前的我们还在疫情困扰中,今年消费支出有大幅增长算正常吧?再说芯片管制,国内做大算力的公司本来也不多,我们给自己的定位是消费电子。所以这事对腾讯,阿里,拼多多,京东等互联网巨头的影响并不大。政策方面,全国16个省市要发出超7000亿特别再融资债,去置换地方债。所以,有没有一种可能,股市不涨才是原罪?股市涨了,脾气再大,问题再多,都叫个性。股市跌了,哪怕估值温顺得像一只猫,股民都嫌它掉毛。 悲观情绪影响判断的典型案例是:2018年上海引进特斯拉。当时市场认为特斯拉就在倒闭边缘,悲观评论是:
      1,092评论
      举报
      数据是好的,但人心是脆弱的
    • 证悟君证悟君
      ·09-25

      好消息是卖的不多了,坏消息是买的也不多

      有一种说法,龙虾的地表排名,生存能力和免疫能力都非常靠前,通常不会因衰老而死。那龙虾一般怎么死的呢?被人类吃掉不算。龙虾最重要的死法,是来不及蜕壳,身体长大了,但坚硬的外壳来不及同步长大,而被活活憋死的。现在,美联储也正在面对“脱壳重生”的挣扎。它在2020年至2021年发行了大量的债,现在也差不多到了置换节点。为防止美元回流,欧洲央行上周已先干为敬,加息25个基点,贷款利率升至4.75%。全球都被卷入美元流动性争夺战中。 国际金融协会(IIF)的数据显示,全球债务在2023年上半年增加了10万亿美元,过去十年里增加了“惊人的”100万亿美元或48.3%。其中,美国、日本、英国和法国的增幅最大。 基本常识是,这么加息,美联储自己也很难受。美股今年涨得不错,但如果我们把标普500中,人工智能概念扣除掉,今年美股也是跌的。利息高企,小银行倒闭破产,实体经济运行摩擦加大,科技创新成长估值被压低。而更坏的消息是,人工智能也有点绷不住了, $英伟达(NVDA)$ 连跌三周,微软连跌两周,谷歌本周大跌。这也解释了腾讯,快手,科创50近期股价低迷。 美国,欧洲,英国加息就像是三家马拉松选手赛跑。突然一家以最后两公里的速度加速,另外两家为了排位,只能被迫跟上。去年至今,美联储已加息11次,欧央行加息10次,英国央行加息13次。英国基准利率来到5.25%,美国2年期国债收益率最高冲至5.144%,创16年来新高。连续加速后,这三家马拉松选手目前正在以近乎四百米的速度冲刺中。大家都还有点加速空间,大家也都知道这不能持久,但如果能把对方或小弟耗倒一个,问题就解决了,倒下的那家承担成本。本周,鲍威尔选择不加息,英国央行立刻跟随,日本央行也按兵不动。 鲍威尔变了,一年前的他,联储我鲍哥,人狠话不多,上来就干他丫的。现
      7133
      举报
      好消息是卖的不多了,坏消息是买的也不多
    • 证悟君证悟君
      ·09-18

      误解是投资常态,理解是稀缺例外

      $创业板(159915)$ ,时隔三年半,2000点保卫战再度打响。这里有代表高端制造的汇川技术;有新能源扛霸子宁德时代,阳光电源;有迈瑞医疗这样的顶级存在,未来前景应该是看好的。但今年杀的,恰恰是前两年涨得最好的公募基金重仓股:光伏,新能源,医药等。估值从前两年的100倍杀到20-30倍,未来收入预期也一再下调。说到底,是市场信心不足导致估值云梯摇摇欲坠。而北向资金坚决且集中地砸盘是那根最后的稻草。上周五宁德时代、五粮液、 $贵州茅台(600519)$ 继续被北向资金卖出。今年来公募基金跌幅甚至超过指数,导致更多基民想拿球回家。为应对赎回,公募只能被迫再砸盘。港股方面,恒生科技勉强站稳在4078点。 挽救市场信心这事,政策一直有新动作。本周金管局通知,将下调保险公司投资的风险因子,估计能带来数百亿的资金增量。2023年9月15日,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估算释放流动性5000-6000亿元左右。最近的动作,像极了情侣吵架,男说:“只要你留下,不管什么条件,你提。哥都答应你。”好吧,我留下了,而且还继续加仓了指数。我相信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仅有对处境绝望的人。过去半年,风一更,雪一更,磨钝我刀刃;未来一年,山一程,水一程,盼剑走偏锋。昨天朋友感叹:“如果股市能五倍速播放就好了,痛感会小很多。”我说:“你上了仓位后,每周只开软件看一次,就是五倍速播放。”坏消息是倒春寒,好消息是春不晚 说回地产股做空,过去半年,地产股像极了老天爷安排给这个世
      2,2416
      举报
      误解是投资常态,理解是稀缺例外
    • 证悟君证悟君
      ·09-11

      坏消息是倒春寒,好消息是春不晚

      从前,白天喝着瑞幸咖啡买 $贵州茅台(600519)$ 的人和晚上喝着茅台酒讨论瑞幸股票的,是两拨人。就像上海的南京路和南京的上海路,听起来相似又亲密,实际上毫无关系。但上周,“酱香拿铁”让白天也懂夜的黑。提神的咖啡与微醺的白酒充满了撕裂感,但比这更撕裂的,是火出圈的话题与冻如霜的消费股。当然,只吐槽消费股也不公平。上周初,彭博社的官网头条,说确认华为9000s自研芯片,已经突破了7nm达到了顶级性能。但这样的好消息也只让华为蒙鸿(BK0795), $科创50(000688.SH)$ 涨了一天就冲高回落。2023暑期档观影总人次超5.02亿,破纪录。也未能让传媒ETF止跌。港股这里,前一个周五,恒生指数止跌靠的是八号台风休市;上周五,恒生科技止跌靠的是黑雨休市。 痛苦的根源找到了:特别爱听甜言蜜语,可是听了又不信。平心而论,最近公布的数据你说很差吗?看跟谁比。跟预期比,刚公布的2023年8月出口数据还是下降8.8%,但好于预期。跟同学比,8月的中国制造业PMI虽然未突破50,但放眼全球也算优秀。A股估值方面,易方达基金张坤在最新的季报中强调,目前市场估值水平很有吸引力,已经到了不少优质公司私有化都能算的过来账的程度,上次这么说,还是在2014年。 当然,沪深300,创业板要真要有这么好,北向资金为什么持续流出?人民币为何持续贬值?笔者理解是资金成本不同造成的差异。美债连续五个月走强而人民币十年期国债持续下跌,直接影响投资决策。再优质的风险收益,在4.2%的无风险美债收益面前也性感不起来。反观我们,股权风险溢价(1/PE-十年期国债利率)已经来到负两倍标准差的水平,也就是历史上最具有吸引力的
      1,189评论
      举报
      坏消息是倒春寒,好消息是春不晚
    • 证悟君证悟君
      ·09-04

      蓄势中,别太冲动,也要拥抱波动

      灯泡坏了可以点蜡烛,红酒塞子拔不出可以捅进去。当政策明牌呵护市场时,办法总比困难多。上周的政策,感觉像去充电话费时,对着营业员说:“充满!!”降低印花税,一出手就让利1500亿/年。证监会还把IPO停了,减持也断了,降低融资保证金,监控“异常”量化交易。......股票供应在减少,做多资金会增加。房地产方面,如果说“认房不用认贷”政策酝酿了一个月,那么降低首付,降低房贷利率的“调整优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犹如神兵天降。本周,北京和上海也正式官宣,认房不用认贷。贝壳股价伺机而动。 再说财政端,8月拜读过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的文章,他认为经济“美强中弱”的症结在财政端,即便是美联储持续加息,美国财政也一直在花钱。这次美债利率飙升,也是美国财政在大规模举债导致的。给老百姓发钱,直接购买企业债等。而我们的财政没那么积极导致信贷社融出现倒转的情况。这不,财政也要发力了。财政部:今年新增专项债券力争在9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 用于项目建设的专项债券资金力争在10月底前使用完毕。 当然,熊市待久了,会养成一个习惯,回本就想跑。因为体感实在太差了!!笔者过去一个月的亲测体验:每天都在元气满满地接受新的打击。君不见,今年前8个月,公募基金累计已有181只进行清盘,较去年同期增加44%。2023年8月, 港股通北向资金净卖出896.83亿,创出历史高位。摩根士坦利统计,美国对冲基金8月份从中资公司ADR净流出34亿美元,使得今年迄今为止成为净卖出。 $百胜中国(09987)$ ,携程,拼多多等公司在卖出最多之列。我想说,你眼见的坏消息只是确认了我们在熊市的事实。还有,别总甩锅给北向资金,9月1日香港挂8号台风,北向资金止血了,但也未见科创板及创业板止血。 往前看,A股目前的估值相当于2008年和
      605评论
      举报
      蓄势中,别太冲动,也要拥抱波动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