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还是闭源,这是一个难题,背后涉及多方因素考量,阿里云的选择是两个都要文 | 吴俊宇 编辑 | 谢丽容阿里云在大模型市场正在形成开源、闭源两条腿走路的布局——核心目的是激发中国的大模型生态。值得注意的是,阿里云是目前中国头部云计算厂商中,唯一一家选择开源的企业。开源部分,阿里云的策略是,通过免费大模型,降低模型使用门槛。在阿里云的魔搭社区上,同时包括阿里云和第三方的开源模型,开发者可以参与开源模型的技术迭代。近两个月来,阿里云已连续开源了多款通义千问版本模型。8月,阿里云开源了通义千问70亿参数模型等多个版本模型,包括通用模型Qwen-7B和对话模型Qwen-7B-Chat。9月25日,阿里云再次宣布开源通义千问140亿参数模型Qwen-14B和Qwen-14B-Chat,继续供全社会免费使用。通常基础大模型的参数规模在千亿或万亿级别,70亿、140亿参数的开源大模型需要的算力、数据更少。大模型开源意味着个人开发者、中小型企业能够用较低的成本使用,不用花高昂的成本采购闭源大模型。它最大的价值是扩大用户规模、培育产业生态。阿里云还同时针对开源和闭源模型,采取了生态开放的策略。阿里云会提供灵积(DashScope)这一MaaS(Model as a Service,模型即服务)平台和底层算力资源,专注商业应用、产业落地。灵积平台对第三方是开放的,上面包括阿里云通义模型和第三方大模型,可以调用各类大模型API和工具链。9月25日,阿里云CTO(首席技术官)周靖人在通义千问开源发布会上表示,阿里云将持续拥抱开源开放,推动中国大模型生态建设。阿里云相信开源开放的力量,希望率先开源自研大模型,让大模型技术更快触达中小企业和个人开发者。大模型市场长期存在开源和闭源两种路线。但事实上,开源、闭源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开源模型和开源社区可以在上游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