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观察GC

关注科技与蓝筹

IP属地:未知
    • 财经观察GC财经观察GC
      ·04-11

      超材料,无限可能!

       最近,在深交所的投资者论坛上,不少投资者对光启技术在民用市场的发展和前景表现出浓厚兴趣。从当前热火的低空经济,到智能汽车检测服务,从前沿的peek材料、信息超表面到5.5G通感一体系统,光启技术凭借自身在超材料领域的技术优势和积累,在诸多民用领域积极探索应用场景,目前已经呈现出四面开花的大好局面。  服务尖端装备升级,超材料历经实战检验 所谓“超材料”(Metamaterial),是21世纪以来出现的特种复合材料或结构,通过对材料关键物理尺寸上进行有序结构设计,使其获得常规材料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超材料涉及众多学科领域,如物理、化学、光电子学、材料科学、半导体科学以及装备制造等,是全球最前沿、最具有战略性意义的研究课题。被美国《科学》杂志列入本世纪前10年的10项重要科学进展之一,同时《Materials Today》杂志也称其为材料科学50年中的10项重要突破之一。 由于超材料具有“按需定制”的特点,因此其设计的灵活度极大,应用单位也极其广阔,在新型物理器件、天线系统、隐身材料、通讯等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在我国超材料企业取得产业化突破后,目前超材料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我国海陆空各类型尖端装备领域,并已经取得实战检验。随着第四代超材料技术量产的脚步渐进,我国尖端装备无疑有望获得更大的性能优势。 与此同时,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家把发展新质生产力和科技创新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这就要求掌握核心技术的民营企业,必须充分发挥技术的潜在优势,探索更多可能的应用场景,在广阔的民用市场实现成果转化。我国超材料作为当今世界最前沿的材料科学,目前正逐渐加速在民用市场实现落地。 领先技术“打底”,民用场景百花齐放  1、低空经济(飞行汽车) 最近一段时间,低空经济和飞行汽车概念成为A股资本市场最受追捧的热点。光启技术作为我国超材料产业的领军企业,如何在
      2评论
      举报
      超材料,无限可能!
    • 财经观察GC财经观察GC
      ·04-01

      中汽研宣布:全球首个紧缩场已进入调试阶段

      近日,国资委在其官网首页以专题报道的形式介绍了中汽中心“2024新质创效年”的行动进展。报道中提到,一批重点项目进入建设投运关键期,为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助力汽车强国建设。其中,去年年底宣布建设的全球首个汽车紧缩场测试项目,当前已经进入系统调试阶段。业内人士预计,汽车紧缩场测试项目的率先建成,有望让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领先全球一大步。 全球首个汽车紧缩场,填补行业空白 据中汽中心天津检验中心技术专家介绍,紧缩场是应用近场聚焦原理,采用精密反射面将馈源产生的球面波经过反射变换为平面波,从而在近距离上实现天线参数远场测量的技术。目前,紧缩场测试技术主要应用于通信与航空航天,暂无面向汽车的紧缩场测试系统。 为什么天线性能的检测对于当今的汽车行业如此重要?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我国搭载辅助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乘用车新车销售已达700万辆,同比增长45.6%,市场占比提升至34.9%。2023年上半年,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42.4%,比上年同期增长近10个百分点。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其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也愈加凸显。智能网联汽车绝大部分功能的实现,都离不开由天线性能决定的信号质量。很显然,作为决定智能网联汽车驾乘体验和智能化水平的基础保障,整车天线 的性能是智能网联汽车最基础、最关键的测试项目。然而,目前通信行业还没有成熟的方案直接应用于汽车行业,而且全球汽车行业对于整车天线测试的ISO/IIEC标准还处于空白阶段。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汽车领域的天线测试基本都是采用近场的方法测试,没有基站和毫米波认证类测试的紧缩场方案。但是近场测试只能测试整车的通信发射能力,无法准确评估通信接收能力,因此不能实现管理整车最终状态性能的目标。这成为阻碍全球新能源汽车技术迭代的主要瓶颈。 2023年12月,
      88评论
      举报
      中汽研宣布:全球首个紧缩场已进入调试阶段
    • 财经观察GC财经观察GC
      ·03-21

      低空经济、飞行汽车风口渐近,光启整车天线测试有望造就新蓝海市场

      在最近的A股市场,低空经济概念引发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飞行汽车和低空经济相关企业的股票表现活跃,多支概念股连续多日实现涨停,并呈现上涨趋势。市场分析人士指出,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未来飞行汽车和低空经济的发展潜力巨大,相关产业链公司或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汽车行业变革加速,天线性能检测成万亿级市场标配 飞行汽车作为一种创新的交通工具,其市场前景备受关注。根据摩根士丹利的预测,到2030年,飞行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3000亿美元,而到2040年,这一数字预计将增长到1.5万亿美元。这一预测表明,飞行汽车有望在未来几十年内成为交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能对城市交通产生深远影响,并能有效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道路建设、交通安全和环保等问题。 尽管飞行汽车的市场前景无比广阔,但其在真正落地过程中还面临诸多挑战。其中,自动驾驶技术被认为是飞行汽车普及的关键。由于飞行汽车的驾驶难度较普通汽车要高很多,因此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是飞行汽车正常“上路”的必要前提。而飞行汽车稳定可靠的通信收发性能,不仅是自动驾驶技术得以实现的关键,也关系到空中交通体系的运行安全。未来,天线“信号”的优劣,将成为评判一款飞行汽车竞争力的核心指标。而天线也将成为飞行汽车最重要的基础硬件。 就像手机产业曾经走过的道路一样,从功能机到智能机,网络对于硬件性能的发挥和用户体验的贡献度越来越大。如今,汽车产业也正在经历类似的变革。如同手机信号之于手机的重要性一样,无论是当下的智能网联汽车,还是即将到来的飞行汽车,其绝大部分功能的实现都离不开天线通讯。从新能源汽车到飞行汽车,通信性能也是未来汽车的关键基础设施。天线性能检测也必然成为飞行汽车行业的标配。 作为决定汽车驾乘体验和智能化程度的基础保障,整车天线性能测试是智能网联汽车最基础、最关键的测试项目。以往的天线测试基本都是采用近场的方法测试,没有基站和毫米波认证类测试的紧
      88评论
      举报
      低空经济、飞行汽车风口渐近,光启整车天线测试有望造就新蓝海市场
    • 财经观察GC财经观察GC
      ·03-06

      颠覆式技术创新+全新产业链赋能 超材料成“新质生产力”的代表

      2024年的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主导方向,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等议题成为今年两会的核心热点。新材料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是国家工业和科技发展的基石,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超材料作为这一赛道中的创新先锋,近年来,紧抓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方向、新趋势,在新领域新赛道上积极开拓、攻坚克难,不仅实现了国内技术领先,也在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充分显示了新质生产力的巨大动能。纵观我国超材料产业的发展路径,不难发现,其与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不谋而合。 前所未有的颠覆式创新技术 新材料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素有“一代材料,一代技术”的说法。超材料在底层技术上的颠覆式创新,让我国材料技术跃上了新台阶。 所谓“超材料”(Metamaterial),是21世纪以来出现的特种复合材料或结构,通过对材料关键物理尺寸上进行有序结构设计,使其获得常规材料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超材料涉及众多学科领域,如物理、化学、光电子学、材料科学、半导体科学以及装备制造等,是全球最前沿、最具有战略性意义的研究课题。被美国《科学》杂志列入本世纪前10年的10项重要科学进展之一,同时《Materials Today》杂志也称其为材料科学50年中的10项重要突破之一。 超材料突破了传统的材料设计思想,直接通过材料物理尺度上的有序结构的设计来获得等效的表观性能,而这些性能往往是传统材料望尘莫及的,如左手特性、逆Doppler效应、逆Snell效应、逆Cherenkov效应、完美透镜效应等。 超材料的概念最早由苏联物理学家菲斯拉格(Veselago)于1968年提出,但之后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直到2006年,在杜克大学攻读博士的刘若鹏、季春霖等中国留学生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件“隐身衣”,2009年两人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将此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在全球科学界引发轩然大波。2010年,刘若
      205评论
      举报
      颠覆式技术创新+全新产业链赋能 超材料成“新质生产力”的代表
    • 财经观察GC财经观察GC
      ·02-23

      新质生产力驱动装备升级,军工板块2024有望加速破局

      从去年9月,网络上关于“新质生产力”的讨论持续升温,众多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纷纷发表看法,探讨其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影响,很多地方政府陆续开始制定相关政策,支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所谓“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与传统以物质资源为主的生产力形成鲜明对比。 想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依赖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是当前及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动力。同时,它还将带动就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升级,对生态文明建设也将产生积极影响,有助于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当前,已经有31个省份地方两会全部召开,各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2024年的经济指标预期目标增速以及主要任务。其中,共有26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在相对靠前的位置重点提及了“新质生产力”,从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来看,“新质生产力”所涉及的行业广泛,但关键还是创新和技术突破。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各省份将着力布局产业链,壮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回到A股市场,多家机构认为,新质生产力有望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破局点,科技创新仍是今年政策的主旋律,预计2024年的投资机会在于从传统生产力到新质生产力。 浙商证券认为,新质生产力是代表新技
      267评论
      举报
      新质生产力驱动装备升级,军工板块2024有望加速破局
    • 财经观察GC财经观察GC
      ·02-02

      见底信号明显!多家军工企业发布股份回购计划

      1月份以来,A股大盘再度开启向下探底模式,一度跌倒2020年疫情创下的低点附近。受大盘拖累,中证军工指数也持续在低位徘徊。然而与散户们的恐慌割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军工行业内却有多家上市公司陆续发布股票回购计划。 截至目前,已发布股份回购计划的军工企业约有数十家。其中鸿远电子、中国长城、中科海讯等股份回购期限自2023年12月开始;中科星图、应流股份等股份回购期限自2023年11月开始;新雷能、睿创微纳等股份回购期限自2023年10月开始。此外,2024年1月,光威复材、天秦装备和火炬电子分别公告其股份回购计划。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回顾中外历次熊市,不难看出,上市公司集中回购股份一般都是市场见底的重要信号,投资者据此进场未来大概率都会有不错的价差收益。在当前偏空的市场环境下,多家上市公司逆势进行股份回购,一方面充分说明了企业对自身发展和行业未来的增长充满信心;另一方面也显示企业对自身基本面和估值性价比的认可,并且账面现金流充足。 首先,从军工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变期,大国博弈进入深水区,外部环境急剧变化,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红海危机等热点,加速地缘政治新格局演进。在众多不确定因素的威胁下,世界各国或将继续维持军费高增长态势。2024年,美国国防预算总额为8420亿美元,增长3.2%,日本国防预算达7.7万亿日元,均为历史最高水平。 “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展望“十四五”时期甚至到2027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的节点上,我国国防支出增速或将长期高于GDP增速,国防支出占GDP比重有望进一步提升。2023年我国军费预算同比增速为7.2%,增速同比增长0.1个百分点,增速已连续3年保持环比增长。在国防需求的支撑下,军工行业未来几年将处于补偿式发展阶段。 2023年作为“十四五”规划中期调整年,为了军工作
      129评论
      举报
      见底信号明显!多家军工企业发布股份回购计划
    • 财经观察GC财经观察GC
      ·01-25

      主机厂开启狂买模式,带动光启2023年业绩加速暴增

      截至1月22日,军工行业有44家公司公布了2023年业绩预告。其中,预增和预盈的公司占比为79.55%,净利润增幅在50%-100%之间的仅有17家。国内超材料龙头光启技术2023年度全年预计实现净利润5.15亿元-6.3亿元,同比增长36.74%-67.27%。得益于主机厂需求扩大,超材料尖端装备产品收入同比增长超过50%,占总收入的比重预计达到80%,带动整体盈利水平较大幅度提升。 据了解,超材料作为新一代装备结构功能一体化的主流技术,对我国在前沿技术领域尤其是新材料、尖端装备领域抢占科技制高点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十四五”规划对新一代尖端装备需求量的大幅增加,装备升级换代频率越来越快,特别是近年来周边局势紧张,国防战斗力建设的紧迫性进一步提升,公司各类超材料产品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市场需求持续增加,超材料尖端装备行业步入高速成长期。 在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驱动下,报告期内,公司以装备发展需求为牵引,坚持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持续聚焦新一代超材料尖端装备产品的研发和批产交付,使得超材料产品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批产收入大幅度增长。 在技术上,光启技术作为领先的新一代尖端装备的核心供应商,目前已经掌握新一代超材料技术产品的深度计算、智能制造以及专业检测等核心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完成了从0到1的超材料工业体系构建,打通了超材料从源头创新到产业化的全链条,成为集“设计、制造、测试、批产”一体化的全球超材料龙头企业。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技术创新,持续巩固自身在超材料领域的技术优势。2023年全年,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合计申报超材料业务相关专利8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获得授权33项(其中:发明专利28项),累计持有3项国家标准。公司及关联主体在超材料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及授权量持续排名第一,建立起了强大的专利壁垒优势。公司通过技术上的持续突破和专利布局,以及国家标准的制定,不断巩固技术
      209评论
      举报
      主机厂开启狂买模式,带动光启2023年业绩加速暴增
    • 财经观察GC财经观察GC
      ·01-04

      比小说还魔幻的民间科技!盘点工业大摸底中脱颖而出的企业家

      工业大摸底,怎么越看越有点爽文的感觉。 近几年,大漂亮为了阻止中国崛起,在科技领域绞尽脑汁卡我们脖子。但是想不到,情况出现了令人错愕的意外。当年美国人开出天价的航母拦阻索,原本就在我国民营企业的仓库里吃灰;战斗机用的高强度碳纤维材料,居然一直在钓鱼佬手里握着;相控阵雷达最初是用来赶野猪的;激光炮被用来修剪树枝;续航8000公里的无人机原本打算用来送快递;五代机隐身材料,最初是为了帮汽车躲避测试雷达…… 这样魔幻的剧情,居然真实发生在“工业大摸底”过程中。难怪网友给出神评论:午夜梦回惊坐起,列强竟是我自己。然而,核心科技的突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那些能一秒点亮我国科技树的民营企业,背后必定都有一个非同凡响的掌舵人。 搞出战斗机碳纤维的陈亮 高强度碳纤维,是战斗机上必备的核心材料之一。原本这种规格规格的碳纤维,只有美国和日本能做出来。他们一年的产量,可以碾压全世界。我们也是努力了几十年,毫无进展。结果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山东一家做鱼竿的乡镇企业早就搞定了。这家企业就是光威集团。 光威集团原本是以生产钓具起家,入行才知道,这个原本看似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行业,竞争却相当惨烈。为了让天下没有难钓的鱼,同行们疯狂内卷。卷完重量,卷强度。卷完强度,卷性能。一根自重不过几百克的鱼竿,要拉动几十上百斤的鱼,还要防火防潮。 为了满足钓鱼佬们的变态要求,光威创始人陈亮在1998年引进国内首条宽幅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只用了两年,就把产品卖到了60多个国家,成为世界最大的渔具生产商。但是高兴没多久,封锁就来了。2000年,西方开始对我国封锁“碳纤维”。陈亮的企业面临生存危机。 与其等死,不如搏一把。陈亮下定决心要做出中国自己的碳纤维。就此,光威集团开始自己研究,这一搞就是二十多年。这期间,陈老板根本不把钱当钱,每年的研发投入占比都保持在10%左右。渐渐,产品、技术、装备,陆续都突破了。2005年,他们做
      300评论
      举报
      比小说还魔幻的民间科技!盘点工业大摸底中脱颖而出的企业家
    • 财经观察GC财经观察GC
      ·2023-12-25

      中汽研与光启建设联合实验室,智能汽车有望突破通信瓶颈

      今年以来,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开启了加速模式。一方面车企纷纷加大研发推出新技术、新应用,另一方面各级主管部门也在不断出台相关细则,为智能汽车的发展扫清障碍,制定规则和标准。日前,中汽研与光启技术签署《汽车天线OTA性能紧缩场测试研究战略合作协议》,并成立汽车紧缩场联合创新实验室。至此,全球首个适用于汽车整车天线OTA性能测试的紧缩场实验室和汽车通讯标准正式诞生。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异军突起,在技术和销售规模上均达到全球领先,引领全球汽车产业迈入变革的新时代。然而新能源汽车革命,并非仅仅是能源使用方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创新技术的融合与赋能之下,使汽车产业实现整体价值的重构和用户体验的升级。而随着智能网联等技术的成熟,我国智能汽车又将增添新的核心竞争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搭载辅助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乘用车新车销售达700万辆,同比增长45.6%,市场占比提升至34.9%。今年上半年,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新车销量占比达42.4%,比去年同期增长近10个百分点。 为促进智能网联汽车推广应用,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性能和安全运行水平,今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这意味着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迈出了关键一步。然而,当前我国智能汽车产业仍存在政策法规不完善、技术标准不清晰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就像手机信号之于手机的重要性一样,智能网联汽车绝大部分功能的实现离不开天线通讯。据了解,作为决定智能网联汽车驾乘体验和智能化程度的基础保障,整车天线性能是智能网联汽车最基础、最关键的测试项目,但目前通信行业没有成熟的方案直接应用于汽车行业,而且全球汽车行业整车天线测试的ISO/IEC
      449评论
      举报
      中汽研与光启建设联合实验室,智能汽车有望突破通信瓶颈
    • 财经观察GC财经观察GC
      ·2023-11-07

      军工深度报告:中下游维持增长但上游下滑,四季度订单有望回暖

      转自:中邮证券研究所 2023Q1-Q3,受行业需求节奏影响,军工行业整体归母净利润下滑。2023Q1-Q3,我们跟踪的68只军工标的共实现营业收入2895.09亿元,同比增长7.70%,共实现归母净利润239.88亿元,同比下滑3.30%;68只军工标的整体毛利率22.35%,同比降低0.31pcts;整体四费费率12.14%,同比提高0.79pcts。其中,销售费用率1.87%,同比提高0.09pcts;管理费用率5.17%,同比提高0.19pcts;研发费用率5.35%,同比提高0.40pcts;财务费用率-0.25%,同比提高0.11pcts。 分产业链看,中下游业绩维持增长但上游业绩下滑。2023Q1-Q3,产业链上游17只标的、中游17只标的和下游17只标的合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6.47亿元、41.11亿元和63.67亿元,分别同比下滑5.48%、增长1.93%和增长5.95%。分版块看,航空板块保持较快增长。航空板块15家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424.97亿元,同比增长13.30%,归母净利润111.02亿元,同比增长22.57%。其中,中航沈飞(+6.24亿元)、中航光电(+6.10亿元)、中直股份(+2.45亿元)贡献了主要利润增量。 航空航天领域部分标的日常关联交易预计值较快增长,合同负债下滑、存货维持高位。航空方面,中航西飞、中直股份、中航光电和江航装备等2023年日常关联交易预计值同比增速分别为26%、51%、34%和32%,保持较快增长;航天电器和中国动力2023年日常关联交易预计值同比增速分别为38%和39%。2023Q3末,68只军工标的合计合同负债金额717.66亿元,同比下滑24.23%,合计存货2059.37亿元,同比增长4.49%。航空板块合同负债462.29亿元,同比降低33.65%,航空主机厂合同负债有不同幅度的减少。 受行业增
      237评论
      举报
      军工深度报告:中下游维持增长但上游下滑,四季度订单有望回暖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