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上餐台的不仅是鲜花和美食
@FT中文网:
就像以三倍速听播客或者用五分钟短片讲电影,人们的时间越来越珍贵,享受美食的过程也只剩下关注食材和餐具是否名贵,更多细节的缺失,让餐厅成了流水线。文丨范庭略北京三里屯酒吧街的消失再次引发了一代人集体回忆的喷发,一时间各种回忆文章连篇累牍。每次这种城市地标的消失都会伴随着哀鸿遍野,有些人在伤感自己的青春记忆无处埋葬,而更多的年轻人则会茫然地感叹,这样脏乱差的地方怎么还会有那么美好的故事呢?印象较为深刻的几次拆迁,都和我们的娱乐生活有着某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回想深圳因为兴建中信城市广场而拆迁的上步食街,午夜时分纷乱烦杂的停车场以及犹如乞丐一样的卖花女都曾经是那里的一道并不亮丽的风景线。当然更加深刻印象的是由过山峰、饭铲头、金脚带三种毒蛇组成的三蛇炖龟,以及半打蒸馒头和半打煎馒头,仄逼简陋的包房以及热情待客的潮汕口音伙计,还有生吞蛇胆泡酒的各种清热解毒、明目、化痰止咳的现场中医教学,这些都成了上世纪90年代热情豪迈的特殊记忆。此后的回忆中,还有因为上海文化广场的兴建而被拆掉的茂名南路的酒吧街,也算是一个热闹去处的曲终人散。风靡全国的BabyFace以及林栋甫先生的Blues&Jazz当年都曾是最吸引人的娱乐圣地。偶然看到过意大利杂志上的一张照片,阳光明媚的海边堤坝上,摆着一排整齐的桌子,洁白的亚麻桌布上摆着金属刀叉以及餐盘和餐巾布,花瓶里插着一捧鲜艳的红玫瑰。这立刻让我想起某次在马德里市中心徒步闲逛的时候,也是被路边餐厅类似的桌椅摆设所吸引。上海寿宁路的夜市也拆掉很久了,有朋友曾经跟我说,不应该把寿宁路的龙虾馆与欧洲的街边小馆拉在一起做对比。那热闹喧哗的夜市曾经被无数美食博主的小视频称之为充满了烟火气,但是在那里应该没有一家餐厅会用亚麻质地的桌布铺设在沿街的简易折叠餐桌之上。白色超薄塑料桌布上面摆着的是一次性的泡沫塑料碗碟,用一次性竹筷敲开啤酒,然后再将一次性的纸杯倒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