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维特

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顾家三好青年,蝉联三届铁岭乡贤。

IP属地:0
    • 少年维特少年维特
      ·03-27 23:03
      复星医药也有ESG啊[呆住]

      创新产品收入占比再创新高,复星医药全球商业化能力持续提升

      @吴知中
      业绩亮点: ●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39.52亿元,同比增长12.66%;归母扣非净利润38.73亿元,同比增长18.17%; ● 包括汉利康、汉曲优、复必泰、捷倍安、苏可欣、汉斯状等在内的新品和次新品收入在制药业务收入中占比超30%,收入结构持续优化; ● 中国大陆以外地区和其他国家收入139.3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达31.71%,全球运营能力进一步提升。 2023年3月27日,复星医药公布2022年度经营业绩。 报告期内,得益于新品及次新品的收入增长贡献以及营销费用的有效控制,复星医药业绩保持稳健增长。2022年,复星医药实现营业收入439.52亿元,同比增长12.6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8.73亿元,同比增长18.1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2.18亿元,同比增长7.1%。公司创新转型成效显著,国际化运营能力持续凸显,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创新转型成效显著 复星医药以患者为中心、临床需求为导向,创新研发为核心驱动因素,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许可引进、深度孵化的方式,持续丰富创新产品管线,提升FIC(First-in-class,即同类首创)与BIC(Best-in-class,即同类最佳)新药的研究与临床开发能力,加快创新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和转化落地。 聚焦肿瘤(实体瘤、血液瘤)、免疫、中枢神经、慢病(肝病/代谢/肾病)等核心治疗领域,复星医药持续加大创新研发,全年研发投入共计58.85亿元,同比增长18.22%;其中,研发费用为43.02 亿元,同比增加4.65 亿元,增长12.12%。制药业务研发投入50.97亿元,同比增长13.62%,制药业务研发投入占制药业务收入的16.54%;其中,研发费用为35.52 亿元,占制药业务收入的11.53%。 报告期内,复星医药共有6个自研创新药(适应症)、4个
      创新产品收入占比再创新高,复星医药全球商业化能力持续提升
      1评论
      举报
    • 少年维特少年维特
      ·03-24
      又看了下满帮,商业模式比较好理解,比较值得关键的点我认为是在货主端MAU。 2022全年满帮货主端平均月活为167万,同比2021年的148万增长12.6%。这个数字是受制于疫情影响,整体增速不算特别高,2022年Q3平台重新开启注册以后,Q3、Q4的平均月活创出了185万、188万的新高。 疫情后经济复苏,物流行业是走在最前面的,2023年Q1满帮的MAU很有可能突破200万大关。 而这个数据直接关系到满帮的订单量,根据满帮近期的财报数据显示,平均每个活跃货主,可以产生18个成交订单。在过去的2022年,满帮完成的订单达到1.191亿,全年交易总额GTV达到了2611亿元,占整个数字货运市场60%以上。 GTV这个指标,又决定了满帮的收入项,一个是货运经纪服务,占该收入端接近50%;另一个是交易佣金。目前满帮会对约50%的GTV抽取约1.1%的佣金,2022年在交易佣金收入方面为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4%,是收入项增速最快的。且目前的抽佣节奏比较谨慎,抽佣渗透率和佣金比例都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公司给出的Q1业绩指引是收入在15.6亿-16.4亿之间,目前来看还是比较保守的。 另外ESG这个点值得持续关注。整个公路干线物流行业体量大,满帮做数字货运在货主端和司机端做好匹配,可以有效的结局行业的“三空”问题,即空运、空驶、空置。根据可靠测算累积减少碳排放达一千万吨,相当于为司机节约了46.5亿升燃油,平均为每个司机降低1-2万元燃油费支出。 $满帮(YMM)$ @明大教主 
      1,1767
      举报
    • 少年维特少年维特
      ·03-23
      回复 @李茶德OMG:来得及,基金啊[得意]//@李茶德OMG:现在上车还来得及吗

      2022年每单位分派收益率7%,招商局商业房托大涨6.4%

      @少年维特
      3月22日,招商局商业房托发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业绩,收益4.31亿元,其中物业收入净额为3.18亿元,可分派收入为1.39亿元,每基金单位分派0.14港元;每基金单位分派收益率7%。 作为物业信托基金,在去年疫情反复的背景下,还能取得每单位分派收益率7%的成绩确实难得。 具体到物业方面,招商局商业房托2022年度,物业组合的出租率由2021年12月31日的87.7%下降至2022年12月31日的83.2%。一部分是其在年中收购了招商局航华科贸中心,导致整个写字楼物业出租率有所下降;另外在零售物业方面,花园城的南区升级改造,也造成了较大的出租率下跌,叠加疫情的因素,需求端疲软,导致整体物业的出租率下降。 虽然整体出租率同比有所下降,有赖于招商局商业房托优质的物业资产,除数码大厦外,整体的现时租金有所提升,特别是科技大厦,现时租金同比提升10.2元/平方米,科技大厦二期同比提升4.0元/平方米。根据独立物业估值师计算,科技大厦和科技大厦二期在过去一年增加约7100万元。 在收入方面,若不计招商局航华科贸中心贡献的人民币5520万元的租金收入,整体租金收入则同比下降13.4%。 据公告披露,租金收入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其向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的租户提供了互助互持计划。进入2022年二季度以来,招商局商业房托对符合资格的租户给与了最多3个月的租金减免,租金减免总额达到人民币3640万元。 若剔除租金减免带来的影响,2022全年租金收入则会超过10%的收入增速。 后市来看: 2023年疫情告一段落,商业逐渐复苏,对商业写字楼的需求也将逐步恢复至正常水平。 在写字楼资产提升方面,新时代广场在2022年下半年完成了公共区域和楼层改造和验收,户外景观改造方面除地铁接驳区域均已完成;数码大厦和科技大厦的二期改造工程已经完成。招商局商业房托在深圳写字
      2022年每单位分派收益率7%,招商局商业房托大涨6.4%
      15评论
      举报
    • 少年维特少年维特
      ·03-23

      2022年每单位分派收益率7%,招商局商业房托大涨6.4%

      3月22日,招商局商业房托发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业绩,收益4.31亿元,其中物业收入净额为3.18亿元,可分派收入为1.39亿元,每基金单位分派0.14港元;每基金单位分派收益率7%。  作为物业信托基金,在去年疫情反复的背景下,还能取得每单位分派收益率7%的成绩确实难得。 具体到物业方面,招商局商业房托2022年度,物业组合的出租率由2021年12月31日的87.7%下降至2022年12月31日的83.2%。一部分是其在年中收购了招商局航华科贸中心,导致整个写字楼物业出租率有所下降;另外在零售物业方面,花园城的南区升级改造,也造成了较大的出租率下跌,叠加疫情的因素,需求端疲软,导致整体物业的出租率下降。 虽然整体出租率同比有所下降,有赖于招商局商业房托优质的物业资产,除数码大厦外,整体的现时租金有所提升,特别是科技大厦,现时租金同比提升10.2元/平方米,科技大厦二期同比提升4.0元/平方米。根据独立物业估值师计算,科技大厦和科技大厦二期在过去一年增加约7100万元。 在收入方面,若不计招商局航华科贸中心贡献的人民币5520万元的租金收入,整体租金收入则同比下降13.4%。  据公告披露,租金收入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其向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的租户提供了互助互持计划。进入2022年二季度以来,招商局商业房托对符合资格的租户给与了最多3个月的租金减免,租金减免总额达到人民币3640万元。 若剔除租金减免带来的影响,2022全年租金收入则会超过10%的收入增速。 后市来看: 2023年疫情告一段落,商业逐渐复苏,对商业写字楼的需求也将逐步恢复至正常水平。 在写字楼资产提升方面,新时代广场在2022年下半年完成了公共区域和楼层改造和验收,户外景观改造方面除地铁接驳区域均已完成;数码大厦和科技大厦的二期改造工程已经完成。招商局商业房托在深圳写字
      2002
      举报
      2022年每单位分派收益率7%,招商局商业房托大涨6.4%
    • 少年维特少年维特
      ·03-22

      招商蛇口转型求进 “三轮驱动” 轻重结合

      3月20日晚,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001979.SZ,以下简称“招商蛇口”)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其中显示,招商蛇口实现营业收入1830.03亿元,同比增长13.92%;实现归母净利润42.64亿元。 面对行业风险与挑战不断聚集的复杂形势,招商蛇口2022年全年累计实现销售面积1193.65万平方米、销售金额2926.02亿元。根据克而瑞数据统计,2022年,招商蛇口以前述销售规模位居行业第六。 过去一年,被招商蛇口视为“品质年”,公司持续深化转型,稳步推进“三个转变”,即从开发为主向开发与经营并重转变,从重资产为主向轻重结合转变,从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发展转变。为匹配战略目标及转型方向,公司也将原来的三大业务板块调整为开发业务、资产运营、城市服务等三类业务,着力构建租购并举、轻重结合的业务结构,聚焦培育第二成长曲线。 自2022年底房地产的支柱产业地位得到重申以来,多项支持性政策出台,助力经营稳健、财务安全的优质房企打开增长空间。 截至2022年末,招商蛇口“三道红线”均保持绿档并持续优化。2023年,公司计划实现签约销售金额3,300亿元,较2022年预计两位数增长。 深耕核心城市,稳定开发业务基本盘 过去一年,房地产市场持续深度调整,行业缓慢曲折修复。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32,895亿元,比2021年下降10%,其中住宅投资100,646亿元,同比下降9.5%。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4.3%至135,83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6.8%;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26.7%至133,308亿元,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28.3%。  对于招商蛇口而言,开发业务作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的主赛道,其近年来保持战略定力,聚焦投资,稳定基本盘。 开发业务方面,招商蛇口坚持区域聚焦、城市深耕、优先布局高能级核心
      126评论
      举报
      招商蛇口转型求进 “三轮驱动” 轻重结合
    • 少年维特少年维特
      ·03-17
      回复 @价值线:哪种粉[惊讶]//@价值线:我是沈鹏粉丝

      水滴公司2022财年扭亏为盈,持续的“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少年维特
      3月17日,水滴公司(WDH.US)公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未经审计的第四季度和全年业绩报告。2022年第四季度,水滴公司净营业收入6.8亿元,相比2021年同期增长12.5%。全年净营业收入28.02亿元,净利润6.08亿元,相比2021年净亏损15.74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水滴2022年实现全年扭亏为盈,是预期之中的事儿。毕竟从2022年一季度开始,公司就已经完成了季度扭亏,到2022年第四季连续四个季度都是净利润为正。 公司收入核心来自三大业务:保险、水滴筹、患招。 保险业务持续“降本增效” 对保险业务情有独钟的巴菲特,就曾对其保险业务制定了清晰目标,坚持“不能以亏损为代价来扩张市场份额”。 在水滴的这次财报电话会上,公司管理层频繁提及的四个字就是“降本增效”。 从公司的财报来看,变化最大的就是销售和营销费用项,2022年第四季度公司的营销和销售费用同比降低42.8%至1.378亿元,全年同比下降79.9%至6.245亿元。这也直接导致公司在首年保费方面的下滑,公司第四季度保险相关业务实现首年保费15.919亿元,同比下降16.2%,而全年的保险相关收入25.59亿元,同比下降16.7%。 “公益互助+保险”这属于水滴公司最早打出的商业模式,所以水滴早期在获客上属于典型的营销驱动增长型,高额的营销费用不可避免。而随着水滴借助在大病筹款领域建立起来的品牌优势,继续在三方流量平台烧钱投放以及外包销售团队的花销似乎变得不那么划算了。 即便目前2022年保险部分收入占到公司全年营业收入的91.34%,但可以明显的看到公司管理层在有意优化这部分的收入构成,毕竟水滴公司并非传统保险公司,首年保费并非唯一重要指标。其中2022年四季度,重疾险产品的首年保费同比增长25.7%,占首年保费比例为29.0%。 水滴筹业务2023有望打平 财报显示,整个2022年,水滴筹的运营
      水滴公司2022财年扭亏为盈,持续的“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471
      举报
    • 少年维特少年维特
      ·03-17
      回复 @吴知中:买买买[得意]//@吴知中:还是那句话,买还是不买

      水滴公司2022财年扭亏为盈,持续的“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少年维特
      3月17日,水滴公司(WDH.US)公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未经审计的第四季度和全年业绩报告。2022年第四季度,水滴公司净营业收入6.8亿元,相比2021年同期增长12.5%。全年净营业收入28.02亿元,净利润6.08亿元,相比2021年净亏损15.74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水滴2022年实现全年扭亏为盈,是预期之中的事儿。毕竟从2022年一季度开始,公司就已经完成了季度扭亏,到2022年第四季连续四个季度都是净利润为正。 公司收入核心来自三大业务:保险、水滴筹、患招。 保险业务持续“降本增效” 对保险业务情有独钟的巴菲特,就曾对其保险业务制定了清晰目标,坚持“不能以亏损为代价来扩张市场份额”。 在水滴的这次财报电话会上,公司管理层频繁提及的四个字就是“降本增效”。 从公司的财报来看,变化最大的就是销售和营销费用项,2022年第四季度公司的营销和销售费用同比降低42.8%至1.378亿元,全年同比下降79.9%至6.245亿元。这也直接导致公司在首年保费方面的下滑,公司第四季度保险相关业务实现首年保费15.919亿元,同比下降16.2%,而全年的保险相关收入25.59亿元,同比下降16.7%。 “公益互助+保险”这属于水滴公司最早打出的商业模式,所以水滴早期在获客上属于典型的营销驱动增长型,高额的营销费用不可避免。而随着水滴借助在大病筹款领域建立起来的品牌优势,继续在三方流量平台烧钱投放以及外包销售团队的花销似乎变得不那么划算了。 即便目前2022年保险部分收入占到公司全年营业收入的91.34%,但可以明显的看到公司管理层在有意优化这部分的收入构成,毕竟水滴公司并非传统保险公司,首年保费并非唯一重要指标。其中2022年四季度,重疾险产品的首年保费同比增长25.7%,占首年保费比例为29.0%。 水滴筹业务2023有望打平 财报显示,整个2022年,水滴筹的运营
      水滴公司2022财年扭亏为盈,持续的“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41评论
      举报
    • 少年维特少年维特
      ·03-17

      水滴公司2022财年扭亏为盈,持续的“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3月17日,水滴公司(WDH.US)公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未经审计的第四季度和全年业绩报告。2022年第四季度,水滴公司净营业收入6.8亿元,相比2021年同期增长12.5%。全年净营业收入28.02亿元,净利润6.08亿元,相比2021年净亏损15.74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水滴2022年实现全年扭亏为盈,是预期之中的事儿。毕竟从2022年一季度开始,公司就已经完成了季度扭亏,到2022年第四季连续四个季度都是净利润为正。 公司收入核心来自三大业务:保险、水滴筹、患招。 保险业务持续“降本增效” 对保险业务情有独钟的巴菲特,就曾对其保险业务制定了清晰目标,坚持“不能以亏损为代价来扩张市场份额”。 在水滴的这次财报电话会上,公司管理层频繁提及的四个字就是“降本增效”。 从公司的财报来看,变化最大的就是销售和营销费用项,2022年第四季度公司的营销和销售费用同比降低42.8%至1.378亿元,全年同比下降79.9%至6.245亿元。这也直接导致公司在首年保费方面的下滑,公司第四季度保险相关业务实现首年保费15.919亿元,同比下降16.2%,而全年的保险相关收入25.59亿元,同比下降16.7%。 “公益互助+保险”这属于水滴公司最早打出的商业模式,所以水滴早期在获客上属于典型的营销驱动增长型,高额的营销费用不可避免。而随着水滴借助在大病筹款领域建立起来的品牌优势,继续在三方流量平台烧钱投放以及外包销售团队的花销似乎变得不那么划算了。 即便目前2022年保险部分收入占到公司全年营业收入的91.34%,但可以明显的看到公司管理层在有意优化这部分的收入构成,毕竟水滴公司并非传统保险公司,首年保费并非唯一重要指标。其中2022年四季度,重疾险产品的首年保费同比增长25.7%,占首年保费比例为29.0%。 水滴筹业务2023有望打平 财报显示,整个2022年,水滴筹的运营
      5,7667
      举报
      水滴公司2022财年扭亏为盈,持续的“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 少年维特少年维特
      ·03-14

      控股股东自愿承诺延长限售6个月,叮当健康盈亏平衡点或已显现

      叮当健康(09886.HK)近期利好公告不断,3月12日晚发布自愿性公告称,为表达对公司的长期价值和未来长远发展前景的信心,公司控股股东作出自愿禁售承诺,并将禁售期延长6个月至2023年9月13日。公告同时显示,其控股股东禁售股占公司已发行总股本的49.21%,一般而言,延长禁售期将对公司股价短期波动起到较大支撑作用。 而在此10天前,叮当健康发布了盈利预告,在2022年新冠疫情爆发导致线下药房暂停运营及四类药网售政策收紧的影响下,公司经营效率仍得到改善,2022年经调整净亏损相较于2021年经调整净亏损人民币3.3亿元,同比约收窄超50%。 进入2023年,业务进入正常运行状态,加上叮当健康的线下店布局将提速,订单有望提振营收。 互联网卖药是否是一门好生意? l  数字大健康和数字零售药房市场的前景广阔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国内数字大健康行业迎来爆发,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中国数字健康市场规模达到人民币4674亿元,预计2025年将快速达到人民币1.6万亿元,2021年至2025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35.2%。   具体到数字零售药房市场,预期在2025年超过6923亿元。 由于在线购买方便经济实惠,且一旦消费习惯养成,则会更依赖线上便捷的服务。按2021年收入计,叮当健康目前在数字健康行业位列TOP3,头部企业集中度也在加速提升,细分到即时到家这一领域,叮当健康则是中国最大的产品及服务提供商,增长空间大。  叮当健康独特的商业模式 l  线上线下结合的快药模式 传统线下零售药店,在覆盖用户的服务半径以及快送夜售服务方面受限。 而医药电商模式多是依赖充足的存货和供应,存货压力较大,配送时长也要在3至4天的时间,无法满足紧急用药的需求。 叮当健康将前两者优势整合,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运营模式,提供全天候
      6141
      举报
      控股股东自愿承诺延长限售6个月,叮当健康盈亏平衡点或已显现
    • 少年维特少年维特
      ·03-13
      之前他们那个广告真的太洗脑了[得意]

      万物新生财报点评:龙头还是那个龙头 向多品类进发

      @价值线
      3月13日晚间,中国二手消费电子交易和服务平台万物新生公布了2022年财报。数据显示,公司总营收增长26.9%至98.7亿元人民币,逼近百亿大关;Q4营收达到历史新高的29.8亿元,同比增长22.4%。 分业务来看,其中大部分营收由1P业务贡献。1P(自营)产品收入同比增长超30%至86.8亿元,Q4仍保持了29.5%的较高增长,达到26.9亿元,体现出自营业务的高度确定性和逆周期性;3P(平台)服务收入全年增长6%至11.3亿,其中Q4为2.9亿元,平台综合收费率为4.8%。 从盈利情况来看,公司2022全年non-GAAP经营利润为690万元,non-GAAP净利润为5084万元,首次实现了non-GAAP层面全年盈利;其中Q4取得non-GAAP经营利润3457万元,同比增长257.6%,也是本财年第三次实现单季度运营盈利,季度经调整经营利润率从2021年同期的0.4%提升至1.2%,创历史新高。 毫无疑问,万物新生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业绩答卷,让人不禁感叹,龙头还是那个龙头。面对如今内外部复杂环境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线哥认为万物新生是难得的中概优质标的,主要逻辑如下: 1、 作为国内3C领域数字化循环经济的龙头,万物新生的基本盘1P业务增长稳定,具有极强的抗周期性,尤其在去年疫情频繁爆发的前提下,公司依旧保持稳健的增长态势即是最好的证明; 2、 公司依旧处在成长周期,线下门店有序扩张。截至去年底,公司线下门店已覆盖全国266座城市,环比增10座;全年新开门店612家,Q4新开店116家,门店总数达1920家。 3、 连续三个季度实现单季度运营盈利,说明公司线上+线下生意模式已经跑通,拥有自身造血能力;另一方面,尽管宏观经济承压,但公司全年实现正向经营性现金流8.8亿,现金流净流入2亿,良好的现金流说明公司拥有良好的经营韧性,在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的情况下,公司或受防御
      万物新生财报点评:龙头还是那个龙头 向多品类进发
      176评论
      举报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