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角度看美团大数据杀熟

近日,一篇名为《我被美团会员割了韭菜》的文章成为全网爆款,并冲上热搜。文章中称,美团外卖开通会员后,同一家店铺,同一配送地址,同一时间点单,会员账号的配送费为6元,而非会员账号仅为2元。在反馈客服后,对方表示愿意补偿十元红包。电话客服主管则表示已超出他的处理范围,会向更高级管理人员反映。文章中还提到,不仅是一家店有这种情况,一部开通美团外卖会员的手机,附近几乎所有外卖商户的配送费,基本都要超出非会员配送费1-5元不等。

针对用户反馈的“会员和非会员配送费差异”问题,12月17日,美团外卖回应称,文中提到的配送费差异与会员身份无关,是定位缓存偏差导致。用户实际下单的配送费,会按照真实配送地址准确计算,不受影响。

各大互联网公司用大数据杀熟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这次还是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说明天下苦杀熟久已。

我个人当然是反对大数据杀熟,但今天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

目前最常用的会员模式一共有3种。

第1种:价差会员模式

就是普通客户一个价会员一个价,会员比普通客户价格更便宜点儿。

很多零售行业和服务行业的会员都在使用这种价差模式,比如像超市、药店、酒店都在使用价差会员模式。

第2种:充值会员模式

就是预存多少钱就享有一定金额的优惠,比如充500送100,充1000送200这种。

这种充值会员模式适合的行业那可就广了,我觉得各行各业都可以使用。

像按摩店、指压店、洗脚店、美容院、大食堂等可以用这种模式。

第3种:打包会员模式

就是一年的产品或者服务打包在一起多少钱。

比如像健身房一年不限次数健身1980;美容院一年不限次数做脸699;咖啡馆一年不限次数喝咖啡999。

这3种模式在互联网行业也是非常常见,他们的核心是要让消费者得到实惠。

美团在宣传时也是这样,但实际结果却是比非会员更贵。

这对消费者的心理产生了巨大冲击,愤怒,感觉美团就是个骗子。

而站在美团的角度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

1. 给会员真实惠。

2. 想多赚点钱,推出VIP。更高的价格,更好的服务。比如更好的菜品质量,更快送达,保温效果更好,礼品包装、送周边、西服送餐、BBA送餐、老板送餐等等。在宣传时要让用户接受到更高的价格,更好的服务的产品定位。

$美团-W(03690)$ $阿里巴巴(BABA)$ $拼多多(PDD)$ $百度(BIDU)$ $爱奇艺(IQ)$ 

# 我对这事儿有想法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15

  • 推荐
  • 最新
  • 里面的逻辑早就有人讲通透了,可惜那个文章看到的人非常非常少,
    回复
    举报
    收起
  • 晔君
    ·2020-12-21
    韭菜的悲伤
    回复
    举报
    收起
  • Jasonjia
    ·2020-12-20
    最好的惩罚的,就是换一家用
    回复
    举报
    收起
  • plaispool
    ·2020-12-20
    早已不是新闻
    回复
    举报
    收起
  • CJ
    ·2020-12-19
    跟资本讲道德,无异于与虎谋皮
    回复
    举报
    收起
    • 人生自由2025
      有人不体面,就帮他体面
      2020-12-20
      回复
      举报
  • 白莲花财经
    ·2020-12-21
    看空
    回复
    举报
    收起
  • 雁南飞_3066
    ·2020-12-21
    😬
    回复
    举报
  • 快乐就是
    ·2020-12-19
    好看
    回复
    举报
  • 小AP
    ·2020-12-19
    阅,精辟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