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光年

IP属地:未知
    • 财经光年财经光年
      ·11:05

      手机的第三次革命

      图片 图片 AI功能迟早会成为手机标配 图片 撰稿 | 蒋欣瑶 责编 | 童润馨 排版 | 萝拉 校对 | 小宋 ” 继苹果放弃造车入局AI后,OPPO近期也宣布暂停XR奔向AI。 IDC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1.7亿部,创10年来出货量新低。市场调查机构TechInsights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换机率跌至23.5%,换机周期长达51个月。 没有创新技术,也没有新故事,手机厂商越来越难激发消费者的购物欲望。 近日,阿里云智能集团副总裁安筱鹏公开表态:没有AI驱动的手机将在市场消失。AI真的是手机市场的“解药”吗? 01 当手机成为个人管家 去年,ChatGpt的风吹向了各个行业。随着AI大模型相继落地,手机作为使用频率极高的智能终端,被赋予了更多可能、更多想象力。 以前手机厂商谈到AI,便不能避开核心载体NPU(神经网络处理器),而现在AI手机的技术革新在于搭载AI大模型,好比给手机塞进一颗大脑。 不同于ChatGPT、通义千问、文心一言这种依赖云端操作的通用大模型,手机端侧运行AI大模型则是基于终端设备上的大型神经网络模型,可实现不联网操作,具备节省成本、保障用户安全等优点,端侧AI大模型成为了手机厂商们的必争之地。但由于不是每个厂商都能搞定SOC芯片和存储配置(尤其是DRAM),大部分厂商采用端云混合的AI部署模式。 华为Pura70内置了自研的盘古大模型,AI摄影功能是其核心亮点;OPPO发布首个端侧应用70亿参数大语言模型手机FindX7,搭载的是其自研大模型AndesGPT,在AI智能摘要、AIGC消除、闪速抠图等方面升级性能;荣耀MagicOS8.0的“魔法大模型”具备智慧成片、图库语义搜索、任意门等功能;vivoX100系列搭载自研蓝心大模型,能制定日程、找相册照片、理解手机界面内容等;小米14Ultra搭载AI大模型计算摄
      50评论
      举报
      手机的第三次革命
    • 财经光年财经光年
      ·05-29 10:03

      亏损的科大讯飞,何时输血转造血?

      图片 图片 沉迷在AI第一股的光环中,科大讯飞的造血能力远不及预期。 图片 撰稿 | 刘锐玲 责编 | 龙薇 排版 | 萝拉 校对 | 柚子 ” 在刚刚过去的2024北京车展上,AI大模型纷纷上车,成为了车企大佬“串门风暴”之外的另一大看点。各大车企与科技企业竞相亮相以车载语音助手和多模态交互在智能座舱领域的应用。 期间,以语音智能发家的科大讯飞(002230.SZ)展示了自研的最新一代“讯飞星火+座舱”解决方案,并在多家车企多款车型上落地应用。据悉,科大讯飞星火大模型解决了人车交互痛点,其智能化的人机交互乘车体验吸睛无数。 AI大模型上车了,星火大模型落地了。5月,正是科大讯飞发布星火大模型一周年之际。 然而,与车展上的科大讯飞光鲜形象形成反差的却是其业绩表现。 2023年业绩显示,科大讯飞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七成。2024年一季度,又净亏损3亿元。 质疑声音铺天盖地。这家牢牢与人工智能“国家队”称号绑定的科技巨头,抓住了AI大模型的风口,却仍被诟病“造血能力差”“增收不赠利”,甚至“有画饼之嫌”。 讯飞星火V3.5是基于首个全国产算力训练的大模型,究竟为科大讯飞带来多少业绩?身为人工智能第一股,科大讯飞又是如何陷入被多方质疑的局面? 连续4个报告期增收不增利 扣非净利润却下降七成 2023年,科大讯飞实现营收196.5亿,同比增长4.41%,归母净利润6.57亿,同比增长17.12%,扣非净利润1.18亿,同比下降71.74%。 图片 这已经是从2022年一季度以来,科大讯飞连续4个报告期出现的增收不增利的情况,营收增长,扣非净利润却下降七成。 科大讯飞表示,一方面是年度分红,公司进行年度分红,合计派发现金红利2.29亿,占据2023年归母净利润三成;另一方面是研发投入增长。2023年,研发费用为34.81亿,同比增长11.89%。 图片 科大讯飞的研发投入持
      42评论
      举报
      亏损的科大讯飞,何时输血转造血?
    • 财经光年财经光年
      ·05-29 10:02

      亚太数据中心成投资新宠

      图片 数据中心需求激增,亚太市场成投资热土 撰稿 | 庄婷 责编 | 李沐遥 排版 | 萝拉 校对 | 柚子 数据中心,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基石,近期在投资界异军突起,成为备受瞩目的新宠。 随着企业对数字基础设施需求的急剧上升。亚太地区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数据中心并购与投资热潮,涉及的资金规模高达数十亿美元。 伦敦证交所数据显示,今年亚太区数据中心市场的并购总额已经超过了全球总额的一半,并且在2023年创下34.5亿美元的历史新高。 金融巨头如黑石集团、高盛,科技巨头微软等纷纷入局,参与了多笔大规模的交易,这些交易不仅规模庞大,而且预计将在未来持续增长,进一步巩固数据中心作为投资界新宠儿的地位。 图片 AI时代:数据中心的黄金时代 从风险投资到科技巨头,AI领域正吸引着众多投资者的关注。但在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背后,基础设施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据中心是AI基础设施的核心。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数据处理能力的需求也在成倍增长。 在AI时代,数据中心不仅是数据存储、管理和分发的中心枢纽,还为AI和机器学习提供关键算力支持。 花旗在报告中预测,数据中心内的AI工作负载将以43%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预计到2030年,AI工作负载将占到数据中心总设备负载的一半以上,而这一比例在2023年仅为13%。 美银美林的预测也显示,到2025年,全球数据中心的存储容量总计将从2020年的64ZB增长到181ZB(ZettaByte,简称ZB,1ZB=1024EB),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3%。 这表明,数据中心的增长潜力巨大,是支撑AI发展的关键因素。那么,数据中心建设中,谁是最大受益者? 服务器将一马当先,同时,IT设备、电力、网络服务供应商等产业链也将获益。政府和公共部门通过提升信息化水平,优化公共服务,从而惠及民众。 不过,最大的受益者或许会是那些能够提供高效、稳定且安全数据中
      58评论
      举报
      亚太数据中心成投资新宠
    • 财经光年财经光年
      ·05-28 09:54

      小鹏手里的牌不多,但是筹码不少

      图片 对何小鹏而言,现实的目标是先别下桌 撰稿 | 胡清文 责编 | 汤白露 排版 | 萝拉 校对 | 柚子 近日,小鹏汽车-W(09868.HK)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财务业绩,总收入为人民币65.5亿元,同比上升62.3%。2024年第一季度净亏损为人民币13.7亿元。截至2024年3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短期投资及定期存款为人民币414.0亿元。 图片 (图片来源:百度股市通) 5月以来,小鹏汽车频繁出牌。 5月16日,小鹏G9在巴黎上市发布; 5月17日,小鹏G6与X9在香港发售; G9、X9、G6、P7i等多款车型陆续在澳门交付…… 但是,“王炸”呢? 为了谋求增量空间,小鹏今年加速了出海战略的进程。3月,小鹏汽车正式进入德国市场,推出小鹏G9上市版和小鹏P7上市版两款车型。何小鹏指出,今年小鹏汽车出口国家有望超过二十个。 然而,战略实施的效果尚需时间来检验。当下的小鹏汽车月均总销量不到1万辆,2023年净亏损高达103.8亿元,和昔日“蔚小理”另两位小伙伴的距离越来越远。 01 “三大方向”同时发力 “两年半,市值蒸发3600亿元。”不仅是何小鹏,投资者也慌了。 图片 (图片来源:同花顺) 与雷军等人不同,何小鹏对于流量营销一向表现冷淡。 而现在,李想、周鸿祎、魏建军、李书福等一众造车老板走进直播赚流量,退居幕后的何小鹏把“AI+智驾”的下半程,交棒给“铁娘子”王凤英。 2023年1月,何小鹏退任总裁一职,由原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接任。 在小鹏内部,王凤英让大家叫她“凤头”(延续了前东家)。新官上任三把火,王凤英积极进行战略调整,给小鹏下了一剂猛药: 1 推翻造车新势力的直销模式,实行“木星计划”,重回经销商模式。 2 小鹏汽车联合滴滴,推出第二品牌MONA,瞄向更下沉的中低端市场。 3 加大AI投入,聚焦AI与汽车技术融合,AI应用从A
      294评论
      举报
      小鹏手里的牌不多,但是筹码不少
    • 财经光年财经光年
      ·05-24

      独家 | 东芯股份:收购上海砺算只是财务投资

      图片 身处亏损,心系“并购”? 撰稿 | 李沐遥 责编 | 汤白露 排版 | 萝拉 校对 | 柚子 处于存储上行周期的东芯股份(688110.SH),最近有点烦。 根据公告,东芯股份拟通过自有资金或募资,向上海砺算以增资方式取得该公司约40%股权,投资金额不超过2亿元。 消息一出,资本市场随即“用脚投票”。次日东芯股份股价大跌10.16%,股价持续多日萎靡。 图片 根据财报披露,东芯股份2023年净亏损3.06亿元,今年一季度亏损4825万元。2021年净利润为2.62亿元,2022年净利润为1.85亿元。 身处亏损,却心系“并购”,东芯股份为何要收购上海砺算40%股权? 独家回应:三个重点信息 5月15日,财经光年致电东芯股份获悉,目前未签署意向性协议,尚处于筹划阶段。 首先,用不到2亿元收购上海砺算40%股权,且此次出售的是砺算科技核心资产,收购标的5亿元估值并不贵。 其次,上海砺算目前处于流片前夕,公司主营研发图形渲染类GPU,下游应用面向消费电子、PC端,做出成品的胜率较高。 第三,东芯股份强调,对于本次收购只做财务投资,还有别家机构一起跟投,目前仍在洽谈中。假如收购成功,上海砺算后续的财务数据和业绩暂不纳入合并财务报表。 图片 东芯股份本次拟投资的上海砺算,是南京砺算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砺算科技”)的全资子公司。 砺算科技成立于2021年,赶上了一波“大芯片”投资热潮。这一年,有27家GPU企业获得融资,融资总额超过150亿元。 GPU创业公司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专攻AI计算,一类主攻图形处理,砺算科技属于后者。此前,图形渲染类GPU已有景嘉微、摩尔线程、芯动科技等公司。2022年,砺算科技先后完成天使轮和Pre-A轮融资,累积达3亿元,分别由达泰资本、将门创投、万物创投、海松资本、协立创投领投天使轮;君桐资本、活水资本、达泰资本、哲方资本领投pre A轮。 在收
      97评论
      举报
      独家 | 东芯股份:收购上海砺算只是财务投资
    • 财经光年财经光年
      ·05-24

      算力标的成“香馍馍” 华鲲振宇收购案刺激高新发展冲击涨停

      大妖股又作妖 撰稿 | 汤白露 责编 | 大方 排版 | 萝拉 校对 | 柚子 “东数西算”高歌猛进,算力投资持续加码,相关上市公司进军基础算力的动作正在提速。 财经光年从有关投资渠道获悉,高新发展(000628.SZ)收购华鲲振宇又有新进展。市场传出华鲲振宇股权变更的消息,在最新股权结构中,高投电子集团持股55%,一举实现对华鲲振宇绝对控股。 受此消息刺激,5月14日,高新发展午后拉升涨停。5月15日,在沪指急跌的背景下,高新发展盘中一度冲击涨停,最终收盘价为49.50元。 高新发展股价K线图 一位私募投资人士对财经光年表示: 此前股权转让进展至对价支付,这次股权变更后,意味着高新发展完成收购华鲲振宇又迈进了一大步。这是很关键的一步,而最终结果仍有待于进一步推进。 高投电子集团是成都高新投资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也是高新发展的“兄弟公司”。理论上来说,高投电子集团控股华鲲振宇之后,只需要高新发展的控股股东成都高新投资集团作出决定,将上述55%股权打包注入高新发展,那么这一路径变得“更容易操作”。 01 暂停收购之后,暗潮汹涌! 此前于4月19日,高新发展一则公告,宣布收购大戏以“终止”而告一段落。 作为这场资产收购的主体,华鲲振宇(四川华鲲振宇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估值约为“30亿元”。反观这场收购始末,正是这一估值的突变,导致“价格未谈拢”。 来源:高新发展公告 查阅4月19日的公告原文,高新发展称,“上市公司与部分交易对方未能就交易作价达成一致,并与交易各方签署相关终止协议。” 这一公告留下的悬念则是,(高新发展)在不违反已作出承诺的原则下,继续和其他股东谈判,推动后续资产的收购工作。 这一收购事件,在资本市场引发广泛关注与讨论。 5月15日,有关私募投资人士对财经光年表示,按照之前的方案,一次性打包收购70%股权,现在来看确实想简单了,实际操作中复杂得多。其中最关键的一
      73评论
      举报
      算力标的成“香馍馍” 华鲲振宇收购案刺激高新发展冲击涨停
    • 财经光年财经光年
      ·05-23

      巨头发布会产品撞车 AI时代首款应用初见雏形

      图片 谁不想有一个善解人意的“她”呢? 撰稿 | 龙薇 责编 | 李崇磊 排版 | 萝拉 校对 | 柚子 两天时间内,两场重要发布会,发布了两款类似的产品。不仅功能大同小异,甚至连概念的表述都惊人地相似。这样的雷同,是纯属巧合?还是竞争对手所见略同,选择了一条相同的赛道? 作为AI时代的两大巨头,OpenAI和谷歌先后推出了AI数字助手,让人怀疑这块业务可能会成为最快进入商用阶段的人工智能产品。 一部科幻电影引发的创意 十年前,一部叫做《她》(《Her》)的电影获得了第86届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它讲述了一个孤独的作家爱上了手机里AI语音助手的故事。电影中的AI风趣幽默、善解人意,逐渐成为男主人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这一创意,被谷歌用来诠释其最新一代人工智能助手。据谷歌DeepMind实验室负责人代米斯·哈萨比斯(Demis Hassabis)发布会前透露,谷歌的Astra将是一个随时待命的全能助手,类似于电影《她》一样,无处不在。 无独有偶,电影《她》的创意也被另一家科技巨头OpenAI看重,其公司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抢在谷歌发布会前一天在推特上发文,将其最新产品GPT-4o比作电影《她》。 虽然科幻电影的创意引导科技公司的创新的案例并不罕见,但是一部电影同时启发了两家科技巨头的产品创意也堪称传奇。 OpenAI发布的新旗舰模型GPT-4o,可跨视频、音频、文本进行实时推理。作为一个多模态模型,GPT-4o能在一个神经网络中输入输出文本、视频、音频3种数据格式,比GPT-4增加了语音处理能力。在发布会现场,OpenAI一一展示了GPT 4o具有的功能,包括能与人无延迟对话交流、能识别人类情绪、解决数学问题、实时翻译等,就像人与人之间的对话。 隔天,谷歌发布了最新AI助手Astra项目的最新进展。Astra可通过对话方式回答问题或协助完成任
      23评论
      举报
      巨头发布会产品撞车 AI时代首款应用初见雏形
    • 财经光年财经光年
      ·05-23

      AI助手竞品分析:谷歌大战OpenAI

      图片 成年人起码要有两个“秘书” 撰稿 | 范美琪 责编 | 汤白露 排版 | 萝拉 校对 | 柚子 “「Her」的时代来临。” OpenAI的这句宣言,预示OpenAI和谷歌在AI领域的竞争,悄然开辟新战场。 图片 OpenAI员工社交媒体发言 继OpenAI推出AI助手模型GPT-4o之后,谷歌在I/O开发者大会上,展示了AI助手Astra和旗舰大模型Gemini 1.5 Pro。 与以往不同的是,两位AI巨头都强调了产品的AI助手功能。 图片 据介绍,GPT-4o具有语音交互功能,可以解释和推理相机拍摄的照片,能够充当手机或电脑上的个人助理。 而谷歌发布的Astra,在GPT-4o处理静态图片之上还增加了处理视频的功能。 图片 Astra通过摄像头识别物体 01 OpenAI“重新定义搜索” 作为谷歌的起家业务,搜索是谷歌的核心营收部门。2014年之后,谷歌一直在全球搜索业务上独占90%以上的市场份额。 面对来势汹汹的AI浪潮,谷歌快速反应,上线多款基于Gemini的产品。比如:能够快速总结搜索结果的“AI概览”功能、支持用户存储图片的AI搜索Ask Photos等。 更有价值的是,这种生成式AI对搜索的助力体现在信息整合方面,通过检索专业知识,并形成大纲、论文或调研报告。 图片 谷歌搜索的AI总结功能 但GPT-4o凭借其能听会说的AI助手,已具有颠覆传统搜索的功能。 从OpenAI公布的信息来看,目前研发团队大部分精力放到了移动终端(手机)上,AI助手是重点训练的功能。比如,搭载多模态大模型GPT-4o的手机,可以通过摄像头识别功能实时进行语音交互。它甚至可以识别面部表情,理解用户现在是开心还是难过。 OpenAI的手机助手不仅能解决数学问题,还能推荐适合用户阅读的书籍、为用户讲睡前故事等。因此,其强大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与过去的AI助手拉开了巨大的差距。 图片 O
      145评论
      举报
      AI助手竞品分析:谷歌大战OpenAI
    • 财经光年财经光年
      ·05-23

      微软重新定义AI

      图片 ChatGPT帮助微软掌握了AI时代的话语权 撰稿 | 范美琪 责编 | 汤白露 排版 | 萝拉 校对 | 柚子 微软BUILD年度大会,来源 微软官网 “And here we are!”  在今天凌晨开幕的微软2024Build大会上,微软CEO纳德拉自豪地宣布,自计算机诞生70 年来,人类的两大梦想,如今都取得了突破。 自从计算机诞生以来,我们就有两个梦想。 第一个是让计算机来理解我们,而不是让我们去理解计算机。 第二个是当计算机掌握足够多的信息时,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的去推理、规划和决策。 纳德拉透露,微软的新产品命名为“Copilot+ AI PC”;它是有史以来速度最快、最适合AI的PC。第一批Copilot+PC(即新款Surface Pro)将于6月上市,其搭载高通Snapdragon X Elite芯片,重构Windows 11的核心组件,以更好地支持Arm架构和AI技术。 “我相信Copilot未来会无处不在。”他说,微软已将旗下AI助手Copilot全面引入Windows系统。 图片 如何让计算机理解你的意图? 如何让AI PC理解你的意图? 微软给出的答案是,最先进的硬件配置加上GPT-4o加持Copilot的强大功能。 在会上,微软副总裁兼消费品类首席营销官梅赫迪介绍了专为AI 体验而设计的全新 Windows PC。 图片 6月18日起,Copilot+ PC将陆续上市,微软Surface以及戴尔、宏碁、华硕、惠普、联想等OEM合作伙伴将推出Windows 11 AI PC。 其中,Copilot+Surface Pro定价999 美元起,国内定价8688元起。 AI PC系列产品 从硬件上来看,Windows 11 AI PC 如微软所说,是更快、更智能的Windows PC。 它搭载拥有全新神经处理单元(NP
      122评论
      举报
      微软重新定义AI
    • 财经光年财经光年
      ·05-21

      算力概念股:没有业绩就是耍流氓

      图片 投资者需要警惕单纯“炒概念”的股票 撰稿 | 王新程 责编 | 龙薇 排版 | 萝拉 校对 | 柚子 近日,上市公司华铁应急(603300.SH)转型被上交所问询事件吸引了许多投资者的关注。 5月6日,华铁应急公告称将投资10亿元开展算力租赁业务,通过向客户提供GPU级的高端算力资源租赁及增值技术服务取得收益。在上述公告发布后,上交所向华铁应急发出问询函,表示华铁应急“本次拟投资的智能算力业务属于新业务,与公司现有主营业务无关”,要求公司补充披露新业务人员和技术储备具体情况、新业务未来开展模式及盈利模式等信息,以及子公司科思翰和已签订合同的具体情况等。 华铁应急主要经营城市运维设备租赁业务,简单来讲就是给施工方出租各种所需的施工设备。此次投资算力租赁,也被视为传统企业跨界转型算力行业又一新案例。 不过华铁应急当前账面货币资金余额仅0.58亿元,同时还有12亿元的短期有息负债,资产负债率高达70.25%。因此,华铁应急于5月9日发布公告回应。公告称,公司主要通过融资租赁方式(该模式可简单理解为按揭贷款, 一般按月/季分期支付本金及利息)采购硬件设备,并将相关设备部署至指定的智算中心机房后,向客户提供包括但不限于裸金属、虚拟化等形式的算力。 跨界算力股业绩追不上股价 自去年2月AI大模型风口爆发以来,市场对算力需求快速上升,算力相关板块曾一度成为A股市场投资焦点。 除了华铁应急,“彩票大王”鸿博股份(002229.SZ)、童装企业安奈儿(002875.SZ)、调味品公司莲花健康(600186.SH)等一批从未涉足过算力行业的公司都有涉足算力业务。 图片 算力租赁板块指数从2月初时的592.57点,上涨至发稿前798.76点,涨幅达34.80%,区间最高涨幅达70.56%。 不少转型算力的上市公司股价都出现过翻倍增长。去年,莲花健康宣布7亿元投资算力建设后,股价从7月的2.
      36评论
      举报
      算力概念股:没有业绩就是耍流氓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