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石商业评论

在这里,读懂商业。

IP属地:未知
    • 砺石商业评论砺石商业评论
      ·06-14 10:04

      成功并购通用家电,海尔做对了什么?

      导语:海尔并购美国通用家电,是中国商业界一个颇为成功的海外并购典范。在此背后,海尔做对了什么? 砺石、周云杰| 作者平凡| 编辑 如何实现企业基业长青,几乎是所有优秀企业家都极为关心的话题之一。 在长期的商业研究过程中,笔者看到全球范围内有一批类似杜邦、强生、宝马与奔驰等穿越百年周期的世界级企业,它们用持久且旺盛的生命力为“基业长青”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商业实践,非常值得中国企业学习。但就中国商业界而言,最好的案例莫过于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还位于中国商业舞台中央的少数几家知名企业。其中,成立于1984年的海尔集团,是无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企业之一。 一提起海尔,大多数人第一直觉想到的还是一家以冰洗与空调等产品为核心的传统家电企业。但其实海尔集团早就已经超越了家电行业的范畴,其已经发展成为一家覆盖智慧家庭、大健康、工业互联网、场景物流与创业孵化平台等多个领域的生态型企业。 其中,在以家电为核心的智慧家庭领域,海尔集团有海尔智家这家超过2000亿人民币市值的旗舰上市公司;在大健康领域,有海尔生物与盈康生命两家上市企业;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有卡奥斯平台;在场景物流领域,有国内大件物流的领先者日日顺;在创业孵化平台领域,汇聚了5200多个项目,孵化了8家上市公司,300多个团队拿到了A轮投资。 从上述业务全景可以看出,海尔集团不仅有着智慧家庭这个支撑当下业务基本盘的扎实主业,有着大健康与工业互联网两个支撑未来增长,且已经颇具规模的新增长曲线,还有着面向未来趋势的大量创新业务。这种短、中与长期相结合的业务布局,在全中国都堪称独一无二,也为海尔集团之后数十年的基业长青提供了重要保障。 那么,海尔集团是如何做到的呢? 1 在对海尔集团的整个发展历程研究后,笔者对其印象最深刻的是其阶段分明的6个战略周期。 第一个战略周期,是1984-1991年的名牌战略规划阶段。 在这个阶段,海尔集团创
      55评论
      举报
      成功并购通用家电,海尔做对了什么?
    • 砺石商业评论砺石商业评论
      ·06-13

      量价齐跌,口碑下滑,捷豹路虎深陷“恶性循环”

      导语:在中国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之后,捷豹路虎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品牌与效率危机。 张军智 | 作者 砺石商业评论 | 出品 1 辉煌不再 在很多国人心中,英国的汽车品牌都自带一份贵族气息,即便这些品牌现在大多已经被他国汽车公司收购,似乎也无影响。上至劳斯莱斯、宾利这样的豪车天花板,下到英国伦敦的出租车,不管股权与管理层如何变动,矜持与高贵的品牌市场形象都不曾改变。 捷豹与路虎就是这样的典型英国汽车品牌。在市井百姓中,多年流传着“开宝马,坐奔驰,当了老板换路虎”“大哥能干能吃苦,出门肯定开路虎”等顺口溜。热播电视剧《蜗居》中“每个男人一生都想拥有一辆路虎”的经典台词,更是反映了路虎在中国男人心目中的地位。另外,早年看腻了BBA豪车的很多中国精英阶层,也喜欢购买充满设计感、尊贵感的捷豹汽车来彰显自己的品位与个性。 捷豹路虎早年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地位和影响力,可见一斑。 如此强大的品牌势能,令捷豹路虎2010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后,经历过一段颇为辉煌的岁月。2012年,刚进入中国市场两年的捷豹路虎,就在销量上碾压沃尔沃、凯迪拉克等一众豪华品牌,位居豪华品牌销量第四位,仅次于BBA。甚至一段时间内,捷豹路虎旗下的一些车型,需要加价30万元才能优先提车。发展到2017年,捷豹路虎的销量接近15万辆,占到了其全球市场的近四分之一,一时风光无限。 但2017年之后,捷豹路虎的销量开始趋于平淡。2018年,捷豹路虎在华的累计销量约为11.5万辆,同比下滑了21.6%。2019年继续下跌13.5%,销量不足10万辆。此后几年在“大降价”的刺激之下,捷豹路虎销量有所改善,不过近几年,捷豹路虎的销量再次进入下降的轨道之中。2023年,捷豹路虎的销量仅有10.63万辆,远低于同级凯迪拉克的18.3万辆、 雷克萨斯的18.14万辆、沃尔沃的18.02万辆。 比销量还令人揪心的是,捷豹路虎品牌形象的崩
      108评论
      举报
      量价齐跌,口碑下滑,捷豹路虎深陷“恶性循环”
    • 砺石商业评论砺石商业评论
      ·06-12

      比亚迪公关负责人李云飞:原材料降价而产品不降价,就是对消费者的不道德

      导语:近日,比亚迪汽车公关负责人李云飞在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表示,当原材料降价时,汽车厂商的产品不降价,就是是对消费者的不道德。其还提醒竞争对手,竞争就像打牌,要量力而为,能跟就跟,跟不了就过,不要置气,也不要翻桌子。 李云飞 | 文 砺石商业评论 | 编辑 我今天的分享的主题是要打造令人尊敬的世界级品牌。 第一个的话大家可以看到我们中国的话是已经连续15年是全球最大的市场,全球第二大市场是欧洲所有的国家合在一块,但是我们把它拆开了,大家可以整体的看一看,全球的前10的市场和国家都是哪些地区。 刚才几个老总都讲了,中国的话是前年超过德国,去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汽车出口的第一大国,这里面的话像上汽、奇瑞做得非常好,他们都是百万级的水平。吉利、长城、比亚迪的话我们是属于第二梯队,大家都一起共同出海,打造中国制造的新名片,然后中国品牌的市场占有率,燃油车跟新能源车合在一块,现在已经到60%左右。 在我印象中最低的是2019年,2019年的中国市场的话,中国品牌的市场占率只有33%还是34%,就意味着将近5年前,在中国市场,中国的消费者100个人买车里面只有33、34个人买中国品牌的车,到现在的话已经60%,我们相信未来两年的话,这个数可能到80%,甚至更高,那就意味着未来在中国市场按2,000万辆算的话,还有20%的增长空间,意味着400万辆,400万辆的话会有众多的优秀的中国品牌,大家一起去拿下市场,我觉得市场的空间很大,市场的容量也很大,大家要去做增量,像燃油车要份额,向合资品牌要份额。 然后另外一方面的话,中国品牌在新能源车里面的市场占有率的话更高,在中国市场的话,我们现在应该大家一起努力,应该已经达到80%以上,如果说未来三五年中国市场完全是新能源的渗透率达到90%的话,甚至更高的话,现在在中国新能源市场的中国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其实就代表了新能源全面普及的时候,中
      52评论
      举报
      比亚迪公关负责人李云飞:原材料降价而产品不降价,就是对消费者的不道德
    • 砺石商业评论砺石商业评论
      ·06-12

      这家来自墨西哥的企业,如何成为世界面包龙头?

      导语:来自墨西哥的宾堡,如何发展成为世界面包龙头? 金梅 | 作者 砺石商业评论 | 出品 2007年,89岁高龄的Don Lorenzo Servitje(后称劳伦索)先生仍坚持每天到公司上班,他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书法作品,上面写着两个字——“面包”。 10年后,他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面包企业宾堡集团的创始人与世长辞。彼时的他拥有5000多种产品和150多个享有盛誉的品牌。 2023年,宾堡集团总销售额达到226.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642.1亿元)。 宾堡集团在全球30多个国家设立近200家工厂,拥有300多万个销售网点,有员工13万余人。它的送货车每天行驶的里程,可以绕赤道45周。 从一个墨西哥的小面包店起家,宾堡如何变成世界面包龙头? 1 天将降大任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回望那些成功的企业家,尤其是在传统制造中领跑几十年、上百年的企业创始人,几乎无一例外符合这一规律。 1918年,祖籍西班牙的劳伦索出生于刚刚结束百年动荡、百废待兴,国土面积197万平方公里,人口1.2亿的墨西哥。 为了讨生活,父亲来到这里并开了一家名为“El Molino”的面包店。 4岁那年,哥哥意外丧生,让劳伦索成为家里的长子。一个妹妹和两个小他十多岁的弟弟,让他早早就承担起了家庭责任。 劳伦索的父亲很喜欢面包事业,还制造了墨西哥第一台棍棒式面包机“Higié nica Múltiple Póo”,并申请了专利。但十几岁就来店里帮忙的劳伦索,对面包事业已经疲惫了,他立志成为一名公共会计师。 谁料,1936年父亲的突然离世,完全改变了18岁劳伦索的人生。 面对母亲和年幼的弟弟妹妹,责任感让他成了一个本能的领导者,“困难面前领导者必须充满勇气地站起来解决问题”。在母亲无尽的温暖和赞誉中,他扛起父亲的担子,开始经营面包店。 他没有,也不能抱怨。他必须调整心态“将他的死亡转
      63评论
      举报
      这家来自墨西哥的企业,如何成为世界面包龙头?
    • 砺石商业评论砺石商业评论
      ·06-11

      新势力、新能源“卷卷”而来,老牌车企福特能否重振旗鼓?

      导语:从2016年巅峰期的127万,到2023年的46.7万辆,全球汽车巨头福特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跌幅高达63%。 张军智 | 作者砺石商业评论 | 出品 1 “女神”落寞 整整一个世纪前,福特汽车对中国人而言,还是高不可攀的“女神”。 1924年,孙中山先生曾亲笔写信邀请亨利·福特到中国建厂,“您可在中国以更盛大规模成就同样的事业……在中国,您将有机会以一个新工业体系的形式,表达和实现您的思想和理想。”中山先生将自己实业兴国的理想,很大一部分寄托于国外的资金与技术,而福特汽车正是他所青睐的对象。 但彼时福特汽车的耀眼程度,堪比如今各国政府争相邀请建厂的特斯拉。所以对孙中山先生的提议,亨利·福特并未回应。这也不难理解,1924年的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积贫积弱,百姓食不果腹的时代,“香饽饽”福特汽车自然很难来中国建厂。 时间一晃就是半个多世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先生也向福特汽车抛去橄榄枝,当年其在接见福特汽车董事长亨利·福特二世时,表达了希望福特公司与中国车企进行合作的想法。 这次,福特公司响应迅速,当年11月就成立“中国事务办公室”,开始在中国寻求生产重型载货车的合资机会。福特汽车也由此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首家在华开拓业务的国外汽车品牌。 紧接着1979年,750辆福特F系列卡车出口到中国,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汽车首次被销售到中国。同年邓小平访美时,又特地参观了亚特兰大的福特汽车厂,并在亨利·福特二世的陪同下体验了电动车。 中国政府对福特汽车的重视与青睐不言而喻,这也令福特汽车在中国迈向汽车大国的开端之初,占尽了政策和市场先机。 此后几十年中,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崛起,福特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布局不断深入,1995年福特与江铃结成战略合作伙伴,2001年长安福特成立……福特汽车旗下的福克斯、蒙迪欧、林肯、全顺等车型在马路上,随处可见。发展到2016年,
      266评论
      举报
      新势力、新能源“卷卷”而来,老牌车企福特能否重振旗鼓?
    • 砺石商业评论砺石商业评论
      ·06-07

      即时零售加速,便利店站上“前置仓”新风口

      导语:即时零售加速发展,中国的便利店行业正与“前置仓”模式产生新的化学反应。 路言 | 作者 砺石商业评论 | 出品 1 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几乎没有一个领域像“零售”行业一样变化得如此迅捷。 从最初的商贸街,到后来的超市与购物中心,再到互联网时代的垂直电商、综合电商、兴趣电商、社区电商与直播电商,这些模式变化的背后有一个核心逻辑,即它们都是基于整个社会线上、线下零售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围绕“价格、品质与服务”等零售产业最核心的几个关键要素,而在不同时代所产生的一种更优解。 例如,线上下单、线下实体店配送的“即时零售”模式,便是零售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自动产生的一个新模式。在餐饮外卖大发展之前,整个社会尚未形成大规模的本地物流配送能力,这使得线上、线下结合,综合体验更优的“即时零售”模式很难实现。而随着美团等即时零售平台的发展,它们构建了强大的本地配送能力,这种能力逐渐从“餐饮”类商品外溢到百货、鲜花与药品等其他商品品类,实现了从“餐饮”到家向“万物”到家的进化,这便促进了“即时零售”的加速发展。 在“即时零售”发展早期,采取这种模式的主要还是传统的线下门店,它们多在较好的地段租有价格不菲的物业,主要用来承接线下用户与流量,线上的“外卖订单”只是作为生意的一种补充。但随着“即时零售”模式的深化发展,很多线下门店的订单结构开始出现较大变化,即“外卖订单”数量已经远远超过门店的线下订单数量,而线下的商品陈列、选择等主要服务于进店购买,满足一日三餐和零食饮料等需求的消费者。 线上更长尾、更丰富的消费需求,也促使他们开始思考一种区别于传统门店,以服务线上用户为主的“前置仓”门店模式。 “前置仓”是相较于后置仓而言的,后置仓一般位于郊区的物流园,面积较大,承担的是一个区域的商品集散功能。而前置仓在面积上要小很多,多布局在消费者周边。所谓“前置仓”门店,即将前置仓与门店合二为一,充分
      219评论
      举报
      即时零售加速,便利店站上“前置仓”新风口
    • 砺石商业评论砺石商业评论
      ·06-06

      《庆余年2》,中国IP工业化开发的一次跨组织协同样本

      导语:迪士尼与腾讯分别在产业协同领域的成功实践,可以作为未来中国内容产业IP工业化开发的两个范本。 路言 | 作者 砺石商业评论 | 出品 1 2023年营收高达888.98亿美元,市值近2000亿美元的美国迪士尼集团,是全球公认的内容产业领导者,拥有全球最具价值的一系列经典IP内容。但不为行业外人士知晓的是,其在21世纪初期曾一度遇到过一场巨大危机。 当时迪士尼集团在长达10年内没有再推出一个成功的内容IP,只是依赖《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灰姑娘》《小美人鱼》《美女与野兽》《阿拉丁》与《狮子王》等历史上的一些成功IP在苦苦支撑。而与此同时,当时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领导的皮克斯动画则创新不断,相继推出了《玩具总动员》《怪兽电力公司》与《海底总动员》等一系列成功的动画IP。 而最终解决迪士尼危机的核心途径,便是企业战略规划理论中最经典的方法之一,即寻求与产业链条上优势互补的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实现“1+1大于2”的效果。在时任迪士尼CEO罗伯特·艾格的坚强领导下,迪士尼集团相继完成了对皮克斯动画、漫威影业与卢卡斯影业三家精品内容制作机构的并购。 这三次并购,让迪士尼集团拥有了除上述提到的皮克斯动画的经典IP,还收获了漫威影业与卢卡斯影业的《美国队长》《蜘蛛侠》《复仇者联盟》与《星球大战》等一系列顶尖IP,这充分奠定了迪士尼集团在IP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地位。 在完成上述并购后,迪士尼保留了它们各自的独立运营权,具体运营则以跨组织协同的形式进行。其中,皮克斯、漫威与卢卡斯影业充分发挥自己的IP创意与内容制作能力,迪士尼则充分利用自己的发行、衍生品与主题乐园能力,将这些优秀IP与精品内容的价值充分释放。随着这种跨组织协同的不断加深,最终还为迪士尼集团带来了一个意外的惊喜,顺势推出了仅次于奈飞的全球第二大流媒体平台Disney+。Disney+的成功又反哺于迪士尼的整个跨组织协同规
      118评论
      举报
      《庆余年2》,中国IP工业化开发的一次跨组织协同样本
    • 砺石商业评论砺石商业评论
      ·06-05

      掉队的燕京啤酒,能否迎来“二次复兴”?

      导语:曾占据过中国啤酒产业龙头地位的燕京啤酒,能否迎来“二次复兴”? 李平 | 作者 砺石商业评论 | 出品 1 营收创历史新高 2023年,是燕京啤酒业绩颇为亮眼的一年。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燕京啤酒实现营收142.13亿元,同比增长7.66%,这也是燕京啤酒营收历史上首次突破140亿元大关;同期,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6.45亿元,同比增长83%,扣非净利润为5亿元,同比增长84%。 分产品看,2023年,燕京啤酒中高档产品实现销售收入86.79亿元,同比增长13.32%;普通产品收入为44.20亿元,同比增长-2.33%。其中,大单品燕京U8销量同比增长超过36%。 2023年,受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和国内消费低迷等因素影响,国内啤酒行业整体呈现出前热后冷的态势,从三季度开始走弱。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啤酒全年实现规模以上企业啤酒产量3555.5万千升,同比增幅仅为0.3%,不及市场预期。 对比来看,2023年燕京啤酒实现啤酒销量为394.24万千升,同比增长4.57%,增速快于行业增速平均水平。对此,燕京啤酒在年报中表示,公司以变革驱动增长,有力支撑了经营业绩的连续向好,也有效促进了企业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释放。 从全年数据来看,2023年燕京啤酒净利润增幅远高于其营收增幅,背后的原因在于毛利率的提升以及期间费用率的优化。 毛利率方面,2023年燕京啤酒啤酒产品综合毛利率为38.89%,同比提升0.45个百分点,其中中高档产品毛利率为43.93%,同比下降1.89个百分点,普通产品毛利率为29%,同比提升3.04个百分点。 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燕京啤酒员工数量为21405 人,同比减少2303人,其中生产人员减少1798人。在人员精简的背景下,燕京啤酒吨酒人工成本同比下滑18.01%至219元/吨,人员增效明显,成为公司毛利率提升的关
      76评论
      举报
      掉队的燕京啤酒,能否迎来“二次复兴”?
    • 砺石商业评论砺石商业评论
      ·06-04

      让人们震撼的比亚迪,正在超越华为、特斯拉

      导语:对人才的重视,对技术投入的魄力,对大型复杂组织的运营管理技巧,比亚迪都已经不逊于华为。而在长期的增长潜力方面,比亚迪甚至已经超越了华为。 砺石 | 作者 砺石商业评论 | 出品 由于工作中接触过太多优秀企业,近些些年很少再遇到能让笔者感到震撼的企业,其中,比亚迪便是为数不多的一家。 上周三晚,比亚迪在古城西安召开了第五代DM技术与秦L、海豹06两款新品的产品发布会,当时正赶上在出差回家的航班上。飞机一落地,笔者就去查阅了发布会的相关信息,无论是DM-i5.0技术的续航与节油表现,还是秦L与海豹06的9.98万元起的售价,都颇为震撼。不出意料,比亚迪于发布会次日便成为了中国整个汽车行业最为热议的话题,其A股上市公司的股价也出现大涨。 在比亚迪发布会之后不久,便到了2024年5月份收官的时刻。6月1日,中国各大新能源汽车厂商相继发布了自己的5月份销售数据。比亚迪以331817辆销售成绩再次震惊了整个汽车行业,销量后发布的首个交易日,比亚迪在A股与香港上市公司的股价再次大涨。 另外,笔者近日在网络上还看到一张关于比亚迪未来新款唐系列产品大改款信息的图片,看似属实。从图片显示的唐与唐L两款产品的产品定义来看,比亚迪的产品规划能力再次让笔者惊叹,远超之前外界的猜想。一开始人们猜测未来新款唐的产品尺寸会相较现在基本保持不变,唐L将有望做到5米长的中大型SUV尺寸,以与同尺寸的理想L7/L8、问界M7竞争。但没想到的是,图片中的信息显示,比亚迪直接将新款唐的尺寸从4.87米越级到5米以上,用来与理想L7/L8、问界M7竞争。而唐L直接定位到5.2米以上,接近仰望U8的全尺寸大型SUV,用来来抢夺理想L9与问界M9的市场份额。比亚迪唐之前所在中型SUV市场,则由即将推出的宋L DM-i来接替。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比亚迪的战略主要聚焦在比亚迪品牌20万以内的性价比市场,以及腾势、方
      299评论
      举报
      让人们震撼的比亚迪,正在超越华为、特斯拉
    • 砺石商业评论砺石商业评论
      ·06-03

      刘强东需要反思:帅以正,孰敢不正

      导语:“帅以正,孰敢不正”。要想改变京东内部日益严重的管理问题,当务之急的是刘强东需要先保持自律,将自己的大部分精力放在国内,放在京东的业务现场,而非长期身居海外,遥控指挥。 砺石 | 作者 砺石商业评论 | 出品 最近,关于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的一段短视频在网络上传播甚广,引起巨大争议。 在视频中,刘强东表示,“我们有员工其实更多在享受生活,生活第一,工作第二,不想拼我能理解,这是每个人选择都是不一样的,你没有错,但我只能说,你不是我们的兄弟,你是路人。什么叫路人,就是你既不是我的朋友,也不是我的兄弟,也不是我的敌人,我们不是一路人,我们不是一家人,我们不应该在一起共事”。 另外,他还提到了一个被公众热议的细节,即不提倡公司员工中午关灯两个小时午休。其还表示,“对于业绩不好,又从来不拼博的人,这家公司永远不能容忍,一个都不能容忍,都会逐步通过各种手段淘汰出局”。 如果单看刘强东的这段视频,会让人们感到很不舒服。因为之前刘强东一直宣扬员工兄弟论,这个措辞严厉的视频让人感觉颇为冷漠。 笔者也感到意外,刘强东怎么会突然说出这样的一句话。后来在微信视频号看到一个更完整的刘强东发言视频(文末附有文字实录),便对他的上述一段话多了几分理解。该发言视频源自京东集团的一次内部会议,刘强东以视频会议的形式线上参加。在网络上流行的那段“路人论”短视频之前,刘强东其实还有更长的一段话作为背景铺垫。 在完整版的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刘强东先是肯定了京东集团在过去一季度的超预期表现,并宣布对采销体系员工进行大幅加薪与季度奖金激励。在谈完升职加薪后,刘强东才话锋一转,瞄向那些没有激情,没有梦想的员工,认为这些员工的存在,会让那些拼搏员工的利益严重受损,对他们严重不公平。这才有了网上流传的那段“兄弟论”。 短视频时代的一个缺点是,公众人物的言论经常会被片段截取,当缺失了说这些话的背景时,往往会引起公
      350评论
      举报
      刘强东需要反思:帅以正,孰敢不正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