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财说

IP属地:未知
    • 全球财说全球财说
      ·00:03

      山西汾酒的狂奔与迷途

      作者:潘妍 出品:全球财说 在中国白酒江湖中,“大哥”茅台一骑绝尘,“二哥”五粮液同样让众多酒企望其项背。 坊间多调侃“铁打的茅五,流水的老三”。 诚然,洋河股份已在第三名之位凑齐一套十二生肖,但却不似茅五已与追赶者拉出断崖式差距。尤其在近几年洋河股份自身增长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与久居第四名的山西汾酒之间的营收差额不断缩窄。 短短7年,从40亿规模一步步扩容至300亿元白酒龙头。对于第三名之位,山西汾酒早已是心急难耐,想要取而代之。 不过,在近些年业绩“狂奔”的背后,是否存在拔苗助长之嫌?高增长又能否持续?若未来上位成功,山西汾酒有否机会再创茅五神话,亦或是像洋河股份一样,长时间活在被后者赶超的惊忧之中? 在改革中狂奔 山西汾酒的“狂奔”始于2017年的一场国企混改。彼时的汾酒已在40亿营收关口停滞多年,清香龙头几经浮沉,已到不得不改变的关键时刻。 2017年,原董事长李秋喜主动请战,向山西省国资委签下为其三年的业绩目标考核“军令状”,立誓带领汾酒走向复兴,重回中国白酒第一阵营。 为表决心,李秋喜曾郑重承诺:“如因自身原因完不成目标任务,我将引咎辞职”。背水一战之际,为顺利完成考核目标,李秋喜从机制创新、体制改革两方面着手。 首先是机制创新,2019年山西汾酒在完成集团整体上市、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后,又执行“抓两头,带中间”的重要产品策略。 2017年以前,山西汾酒主销中低档价格带白酒,以玻汾、老白汾酒为主,玻汾以40元至50元光瓶酒价格带为主,老白汾酒以100元至400元中档价格带为主,产品利润率较低。 2018年,山西汾酒首次在年报中提及“抓两头、带中间”的产品策略,即同步布局高端和低端市场,其中青花系列就是汾酒主抓的高端系列产品,另一头是低端酒玻汾。 其次是体制改革,山西汾酒在2018年引入华润作为战略投资者,将11.45%的股份转让给华润集团旗下的华创鑫睿,时至今日华创
      2评论
      举报
      山西汾酒的狂奔与迷途
    • 全球财说全球财说
      ·04-26 11:28

      华安财险危局:近5年首亏,人事巨震致高管青黄不接

      作者:宋涵 出品:全球财说 老牌险企华安财险在经历了股权质押比例居高不下,股权交易遇冷后,在任13年的公司老人童清卸任总裁一职,一时间华安财险董事长和总裁双双缺位,陷入没有“领头羊”境地。而临时负责人由地方选拔远调至总部,或许说明了高层人才紧缺,也使这家号称中国第一家民营控股的保险公司未来发展蒙上阴霾。 2023年华安财险净利由盈转亏,投资端和承保端双线受阻,无不诉说着这家成立27余载的老牌险企,处境艰难。 总部高层调整规模大,却无人扛大旗 4月19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网站针对华安财险挂出两条信息。一张行政处罚单,一则人事任免书。 因华安财险吕梁中支存在编制虚假财务资料行为,被吕梁监管分局责令改正,并罚款21万元。根据双罚制,对时任华安财险吕梁中支临时负责人李超予以警告,并罚款4.2万元。 统计发现,编制虚假材料、套取费用不仅是公司顽疾,向来也是保险业“重灾区”。监管部门重点整治下,处罚力度也是素来不会手软。然顽疾难医,一般发生在渠道费用高企,与绩效考核体系以及粗放的管理模式有关。可见,华安财险改革之路道阻且长。 另外一则人事任免,则指向华安财险精算师岗位。公告显示吴向华总精算师任职资格被监管核准。其实,继总精算师ZHOUJUN辞职,已时隔一年有余。最初,公司拟任精算产品部总经理袁秀奇为公司总精算师,其任职资格已提交申报,并宣告其为精算临时负责人。然2023年第三季度袁秀奇临时负责人到期,也未获批准,且其已不在高级管理人之列。 事实上,2024年华安财险经历了一系列主动或被动的人事调整,结果却陷缺失“领头羊”境地。外界最为担忧的是高层管理人才缺失或影响到公司正常运营。 3月27日,华安财险老人童清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总裁职务。董事会指定李云焕为公司临时负责人,指定期不超过六个月。 童清历任华安财险中心支公司总经理、分公司总经理、总公司部门经理、区域销售总监、董事长特别助理、副
      78评论
      举报
      华安财险危局:近5年首亏,人事巨震致高管青黄不接
    • 全球财说全球财说
      ·04-25 13:59

      同业资产激增,35岁的兴业银行将重获“同业之王”荣光?

      作者:王莉 出品:全球财说 监管对于银行同业业务的心情其实比较复杂,其对金融的调节作用不可或缺,但比重又不能过重,而作为银行当事方,尤其是中小银行,私下里应甚是喜爱,一不小心就容易“上头过火”,从而引发监管关注。 由于同业业务的“双刃剑”特点,一家银行同业业务比重过大是好是坏,不能笼统而论,“同业之王”这个词是褒义还是贬义其实也很难下定论,兴业银行头顶“同业之王”的称号很多年了,纵观过往新闻报道:一段时间内是对兴业银行的同业业务大加褒奖,而另一个时间段则是对该行同业业务的风险提示。注意到,褒奖和风险提示阶段与行业同业业务发展的起伏相关。 约9年多前,监管开始加大对同业业务的监管力度,经过多年的整顿后,近年来兴业银行的同业业务再有大发展的趋势。 与此同时,近年来受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同业竞争加剧、降低综合融资成本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商业银行净息差持续下滑,步入“1 时代”,非息收入增长乏力,营业收入、盈利水平持续放缓,兴业银行也未能跳脱出行业困境,2023年该行营收净利双下滑。 资产规模突破10亿 算起来,同业业务在中国已有90余年的历程,上海银行公会在1932年成立了银行间同业市场,正式拉开银行同业业务序幕,初始目的是方便成员进行白银拆借、避免出现银行破产。后续因政权更迭和计划经济体制重组,银行同业业务暂时地沉寂在了历史的卷宗里,再次出现时已是人民银行1984年以央行身份组织重建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 重出江湖后的时光里,银行同业业务时而高歌猛进、时而寒冬凛冽,起起伏伏,比如2009年末,银行同业资产还仅仅为11.5万亿元,此后的7年时间内以25.3%的复合增长率野蛮生长。2017年初同业资产规模达到约60万亿。 兴业银行的同业业务也是在这个时间段起步并起飞,获得了“同业之王”称号。兴业银行的同业模式在2014年-2015年达到巅峰状态,总资产远超“零售之王”的招商银行。
      92评论
      举报
      同业资产激增,35岁的兴业银行将重获“同业之王”荣光?
    • 全球财说全球财说
      ·04-24 11:14

      中国飞鹤的品牌困局

      作者:潘妍 出品:全球财说 在2020年业绩大会上,中国飞鹤曾定下2023年350亿元的营收目标。三年转瞬即逝。2023年,中国飞鹤营业收入同比减少8.35%至195.32亿元,不足目标6成。 2023年业绩大会上,中国飞鹤重新立下“2024年实现收入5%至10%增长,利润5%至8%增长”的阶段性目标。 显然,这一次中国飞鹤(06186. HK)要谨慎保守许多,将平稳增长作为目前的业绩主线。 奶粉不好卖了 中国飞鹤稳中求“生”的背后,是营收、净利连续两年双双下滑的发展困境。 2022年,中国飞鹤营业收入同比减少6.43%至213.11亿元,净利润同比减少28.45%至49.48亿元。到了2023年,中国飞鹤在营收下滑8.35%的情况下,净利润同比下滑33.51%至32.90亿元,创近五年最低净利水平。 回顾近几年中国飞鹤的业绩变化,颓势或已是“命定”。 结合营收结构来看,中国飞鹤超9成营收来自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基本盘的大小确实决定了公司的成长空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自2017年起,中国人口出生率持续出现下滑,2020年跌破10‰,到了2023年已降至6.39‰。 但是中国飞鹤业绩下滑却稍显滞后,2017年至2018年期间依旧能保持营收高增长,分别为58.08%、76.52%。到了2019年至2020年,随不敌此前的高增幅,但依旧保持在20%至30%左右。 深究原因,或与期间中国飞鹤向下“压货”不无关联。 2019年以来,多名飞鹤的经销商发帖表示,飞鹤的销量都是向经销商压货压出来的,飞鹤业绩恐怕早已透支,“经销商的库存很大,超过3个月的销量,有的甚至达到5个月。” 事实上,“压货”是奶粉行业曾存在的普遍现象。过去几年,婴配粉市场开始形成“僧多粥少”的局面,为了抢占市场,各企业开始采用向中间商“压货”的形式加速扩张。 不过,任何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往往避免不了陷入“内卷
      164评论
      举报
      中国飞鹤的品牌困局
    • 全球财说全球财说
      ·04-23

      正在被超越!曾经的“优等生”宁波银行还能卷动吗?

      作者:陶文远 出品:全球财说 2023年的银行业,即便是“卷王”也有些“卷”不动了。 近日,宁波银行发布了2023年年报并公布了2023年分红计划。 作为A股城商行曾经的市值之王,宁波银行近期可谓是流年不利,股价一路下跌,市值被江苏银行超过,杭州银行的成长性也在追赶超越,曾经的高增长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低分红引发的非议。 2023年,宁波银行年度现金分红比例约15.52%,目前已公布分红方案的上市银行分红派息总额占当年净利润的比例多在20%-35%区间内,六大国有行的股份支付率基本维持在30%左右。 开源证券研报显示,目前已发布分红计划的股份制银行中,较高的如招商银行分红率约35.00%,较低的如中信银行、兴业银行也分别达到26.01%、28.02%,平安银行的分红比例也提升至约30.0%。 根据Wind数据,截止4月22日市值超过千亿的城商行中,北京银行分红比例约26.40%,江苏银行、上海银行暂未披露最新分红计划,但近3年分红比例也分别超过30%、25%。相比之下,宁波银行的分红比例显得不太够看。 投资者对于宁波银行分红低的争议较大,一方认为宁波银行分红比例低并不是今年才低,要寄希望于股价,另一方认为当前环境下宁波银行的高成长性是否还能维持?股价能否实现高增长仍存疑,还是分红高些能有一定抵补。 自2023年以来,宁波银行股价整体处于下跌态势,今年以来有一点恢复,但距离收复“失地”还有距离。 业绩增速下降,手续费及佣金收入骤减 2023年宁波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15.85亿元,同比增长6.4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5.35亿元,同比增长10.66%。营收增速创上市以来的新低。 全年实现利息净收入409.07亿元,同比增长9.02%。其中利息收入907.66亿元,同比增长15.29%,利息支出498.59亿元,同比增长20.99%,支出增幅远超收入增幅。 2023
      50评论
      举报
      正在被超越!曾经的“优等生”宁波银行还能卷动吗?
    • 全球财说全球财说
      ·04-20

      京东方难逃周期性“宿命”,物联网猛砸500亿寻新出路

      作者:潘妍 出品:全球财说 “全球每4块液晶屏幕,就有一块来自京东方”。 自1993年由老国企北京电子管厂改制成立以来,京东方用30年时间一步步越过三星、LG等日韩面板巨头,走向显示面板“全球第一”宝座,同时还为国家攻克了“缺屏”这一大难题。 不过,随着近些年面板市场价格出现结构性调整,叠加外部环境动荡等诸多因素,京东方作为“年过三十”的面板界老大哥,也难逃增长困境。 业绩随行业周期波动 2021年是京东方的高光时刻,营收规模首次突破2000亿大关,同比增长61.79%至2193.10亿元,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412.96%至258.31亿元。 只是这一盛景并未延续太久,自2021年三季度起,整个显示面板行业开启“一秒入冬”模式,进入一场漫长的下行周期。2022年上半年,面板行业开启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减产潮,行业库存已明显回落,面板价格也出现触底迹象。 在这一背景之下,显示器件作为贡献京东方超8成营收的核心业务,公司整体业绩随面板行业周期性波动更为显著。 2022年,京东方营收、归属净利润均大幅下滑,扣非净利润更是创下自2011年以来最差数据。京东方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9.28%至1784.14亿元,归属净利润同比下降70.91%至75.51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109.26%至-22.29亿元。 2023年起,在行业普遍深陷亏损泥潭时,面板厂商逐渐采取“按需生产,动态控产”的策略应对市场需求变化。 根据京东方的2023年年报可以看出,面板行业在经历上半年承压后,下半年逐渐显露的回暖迹象。 尽管京东方依旧面临着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的窘境,但降幅均有所收窄。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17%至1745.43亿元,归属净利润仍是极度收窄,同比下降66.22%至25.47亿元。 不过在第四季度,京东方单季度归属净利润阶梯式上涨,环比增长432.67%至15.25亿元,占全年净利润近
      151评论
      举报
      京东方难逃周期性“宿命”,物联网猛砸500亿寻新出路
    • 全球财说全球财说
      ·04-19

      交投清淡港股退市渐增,五粮液控股的宜宾商业银行逆势闯关港股IPO

      作者:王莉 出品:全球财说 内资银行普遍都有上市梦。 宜宾商业银行在制定“十四五”发展规划时,该行就定下了上市目标,声称“将力争2023年、确保2025年实现上市”。 具体目标为“2022年,宜宾市商业银行将资产规模目标设定为700亿元以上。2023年,宜宾市商业银行计划在成都设立分行。2025年,该行总资产目标为1000亿元以上。同时,宜宾市商业银行将力争2023年、确保2025年实现上市。” 资产规模目标看起来已经接近完成,截至2023年末,该行总资产934.44亿元。但上市目标能否实现仍存不确定性。 去年,宜宾商业银行递交了港股上市申请,近期该行又进一步更新了招股书。 A股IPO近年来较难,很多地方银行选择了港股IPO,但在港股实现IPO就好吗?现状是,内地地方行在港股市场交投清淡,每日的交易都是若有似无的状态,这对提升公司知名度、美誉度并不利,这样的交投状况甚至再融资都不容易。 4月15日,锦州银行发布公告称,市场参与者请注意,锦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H股份(证券代号:416)的上市地位将于今天(2024年4月15日)办公时间结束后撤回。 港股退市有增多趋势 对于此次申请退市的原因,锦州银行在公告中称,一是该行H股大部分时间处于相对较低的价格范围内,交易量也一直低迷;二是重大财务重组仍存不确定性,接下来存在因财报持续推迟被港交所取消上市地位的可能。 据媒体报道,该行非官方称:锦州银行退市是该行股东之间正常的资本运作,退市后该行将提高国有控股比例,以更好地服务家乡经济。股票退市不会对银行业务发生影响,目前银行业务正常且运行平稳,存款、贷款等业务均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港股内资银行退市的目前就锦州银行一家,当然锦州银行自身也有一定特殊性。但内地地方银行港股持续低迷是不争的事实。 如果不统计A\H两地同时上市的银行,仅在H股上市的内资行有16家(不含锦州银行),16家中包含1家
      179评论
      举报
      交投清淡港股退市渐增,五粮液控股的宜宾商业银行逆势闯关港股IPO
    • 全球财说全球财说
      ·04-18

      氢能概念利好不断背后:盈利难、上市难,黎明前依旧黑暗

      作者:苏杭 4月17日,A股、港股氢能概念再度火爆,亿华通港股一度涨超40%,A股也逼近20cm涨停。此外,A股新动力、蜀道装备等均涨幅居前。 消息面看,氢能概念飙涨主要源于一则信息:四川氢能源汽车高速或将免费。这也是继山东之后,年内又一个跟进免除氢能源汽车公路费用政策的省份。 回看3月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这是氢能作为前沿新兴产业首次被明确提及。 随后,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明确深入探索火电掺烧氢、氨技术;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拓展氢能应用场景等。 应用方面,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至今,国内氢能源车招标项目累计招标量约2744辆,已超2023年全年2040辆燃料电池车的总采购量。 虽然氢能产业政策利好不断,似乎已经走到爆发前夜,然而现实却也并非那么美好。 以上市公司亿华通为例,2020年科创板上市至今,尚未实现盈利。2020年-2023年归属净利润分别为-0.23亿元、-1.62亿元、-1.66亿元、-1.93亿元、-2.26亿元。历经5年时间非但没有扭亏,反而呈现出缓慢扩大趋势。 同样,希冀登陆资本市场的氢能企业也并不顺利。 4月1日,上海捷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动撤回了科创板上市申请。又一家氢燃料电池公司折戟IPO,产业市场与资本市场呈现“冷热不均”的局面。 近日,同样曾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的氢燃料电池厂商,上海重塑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塑能源”),在撤回申请两年半后向港交所发起冲击,中金公司为其独家保荐人。 股东兼为大客户,应收账款高企 重塑能源专注于氢燃料电池系统、氢能装备及相关零部件的设计、开发、制造和销售,并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氢燃料电池工程开发服务。 产品主要包括氢燃料电池系统及燃料电池电堆、膜电极、双极板、氢循环系统等关键零
      126评论
      举报
      氢能概念利好不断背后:盈利难、上市难,黎明前依旧黑暗
    • 全球财说全球财说
      ·04-17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欧亚平退居幕后“带走”亏损子公司

      作者:高珊 出品:全球财说 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已经走过10年,2024年众安保险(6060. HK)迎来第二个新十年,开年伊始,公司品牌代言人也发生了变化,从老戏骨张国立变更为黄磊,众安保险认为黄磊在家庭生活中的温馨形象,能更强化众安保险作为家庭守护者的品牌形象。 众安保险成立之初就能获得不低的品牌识别度,与“三马”的加入有极大关系,不过众安保险的实控人并非“三马”之中的任一个,而是首任董事长欧亚平家族,去年7月欧亚平辞任后,仍继续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职务。在其辞职的同时,众安保险选举了独立非执行董事尹海为董事长。 尹海是众安在线的“元老级”人物,亦是首任CEO,期间一度离开公司并于2022年11月再度加入众安在线。此举也意味着众安保险进入创始人退居台后,职业经理人站到台前的时代。 众安在线的非执行董事成员中还有欧亚平的儿子欧晋羿,其于2017年加入众安在线,彼时只有约25岁。目前欧晋羿还是众安在线子公司众安科技(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安国际”)董事,并同时担任跨域在线有限公司、众安国际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众安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众安数字资产集团有限公司、ZA Tech Global Limited、众安银行有限公司、ZA Tech Global(Cayman)Limited及GranadaProtect Pte.Ltd.等多家子公司董事。 今年大约32岁的欧晋羿同时担任这么多公司的董事,应是有欧亚平对其历练之意无需言表。 欧亚平退居幕后的同时,通过旗下百仕达控股等不断对众安国际增资,使得众安国际不再为众安在线的并表子公司,转为合营公司,众安在线2023年业绩也由此实现扭亏为盈。 近日,众安在线发布了2023年年报,2023年,众安在线保费收入大幅上涨,净利润也由负转正,年报发布的次日公司股价上涨7.43%,给受困于股价长期低迷的投资者带来了一丝希望。
      51评论
      举报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欧亚平退居幕后“带走”亏损子公司
    • 全球财说全球财说
      ·04-16

      “金融界的艺术家”被提公诉,光大银行年报带崩股价

      作者:高珊 出品:全球财说 “金融界的艺术家”-原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原董事长唐双宁贪腐一案再有进展,其因涉嫌贪污、受贿案被检察机关依法提起公诉,经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指定,由河北省唐山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近日,唐山市人民检察院已向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唐双宁的继任者李晓鹏2023年10月也被逮捕,接下来也会有进一步的进展。 光大银行作为股份制银行,也曾有过短暂高光时刻,但多年来整体表现很是平庸,或许与接连出现的高管贪腐有关。 数日前,光大银行发布的2023年年报,更是如一声惊雷,直接将自家股价砸出个坑。 在2023年年报发出的次日,光大银行3月28日A股盘中一度接近跌停,全天收跌7.14%,港股更是全天收跌12.79%。 尽管前有光大银行行长王志恒在业绩发布会上极力挽尊“救火”,后有光大集团出手增持以示支持,但仍难恢复投资者信心。 截至4月15日光大银行A股股价走势 图片来源:Wind 年报显示,2023年,光大银行营业收入1456.85亿元,同比减少3.92%,其中利息净收入1074.80亿元,同比下降5.43%。 实现净利润410.76亿元,同比下降8.80%。成为光大银行上市10余年来首次净利润下降,也是首次营收、净利双降。 在年报中,光大银行表示净利大跌主要是集团为夯实资产质量管控基础,加大拨备计提力度,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长2.96%。但事实或许不止于此。 《全球财说》认为,光大银行的业绩情况也展现出当前内资银行困境,其一,在若干年前监管层就已居安思危试图引导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推动转型,但在那几年真正俯下身去做中间业务的并不多,那几年中间业务的增长也不过是搭着利息收入的顺风车一同增长,在“靠天吃饭”时代告一段落后,利息收入和中间业务收入均出现滞涨,尤其是中间业务收入整体出现下滑。这种情况也说明内资银行业务同质化严重;其二,当前经济环境形式下,优质
      194评论
      举报
      “金融界的艺术家”被提公诉,光大银行年报带崩股价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