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维度

IP属地:重庆
    • 鲸维度鲸维度
      ·09-25

      “亚洲糖王”郭鹤年,当了超25年马来西亚首富

      图片来源:鲸维度 2023年2月摄于马来西亚 蝉联首富并不容易,而郭鹤年做到了。 郭鹤年以118亿美元的身家在《福布斯2023马来西亚富豪榜》中排名第一,而他在这个位置上已经保持了超过25年。 年近100岁的他已经在东南亚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依旧保持着基业常青。在他的身上,有着“酒店大王”“亚洲糖王”等称号,他的商业版图还不止如此,以粮油为根基,逐渐拓展到地产、航运、保险等领域。 如今,郭氏家族的产业也在下一代家族成员带领下,稳步扩张。 01 白糖积累巨额财富 与其他白手起家的富商不同,郭鹤年算是一个“富二代”。 20世纪初,他的父亲郭钦鉴与兄弟们离开福建相继来到马来西亚工作生活。郭钦鉴的四哥郭钦仁创办了东升公司,专营大米、大豆和糖的生意。后来,公司经营管理逐步交给了郭钦鉴、郭钦端和郭钦暖的长子郭鹤青。 1923年,郭鹤年出生时,郭家已经成为当地小富,因此郭鹤年与两个哥哥郭鹤举、郭鹤麟都毕业于新山英文学校及著名的新加坡莱佛士学院,受过良好的教育。 1942年,由于战争原因,郭钦端病逝,郭鹤青被捕,东升公司被迫停业。战争结束后,郭钦鉴撑起了东升公司的运营。资料显示,郭钦鉴通过人脉,成为了柔佛州主要的大米、白糖和面粉经销商。 1947年,24岁的郭鹤年前往新加坡,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经营商务、船务经纪、杂货业等。但还未等闯出一番事业,后一年父亲郭钦鉴离世,郭鹤年又返回了马来西亚。 彼时,郭钦鉴的夫人郑格如处理完遗产归属,虽然子女众多,但没有出现争夺风波,不过偌大的家业也面临分崩离析的局面。郑格如提议,大家重新一起开公司。郭氏兄弟有限公司就此成立,继承了东升公司的生意,郭鹤年成为新公司的主导者。 那时候的马来西亚农业并不发达,包括粮食在内的大多数农产品都依赖进口。郭鹤年经营一段时间发现,公司主营的大米价格稳定,很难创造高利润,而白糖全球供应市场只集中
      238评论
      举报
      “亚洲糖王”郭鹤年,当了超25年马来西亚首富
    • 鲸维度鲸维度
      ·09-18

      稳居泰国富豪前三,苏旭明如何从送货员逆袭成 “酒王”?

      图片来源:鲸维度 2023年2月摄于泰国 “下南洋”是不少沿海人民讨生活的路子。 许多有经商才能的人,在陌生的土地上白手起家,从繁重的劳动苦力,一步步到自己创业,逐渐成长为商业巨贾。伴随着东南亚的经济增长,他们的产业逐渐遍及农业、制造业、金融等,资产也逐渐增加。 有着“泰国酒王”之称的苏旭明,就是从一名酒水送货员做起,经过不断努力成为酒厂经销商,积累经验后便自己创业,成为泰国的酒业大亨。在《2023福布斯泰国富豪榜》中,苏旭明以136亿美元的身家位居第三,已经多年稳居泰国前三富豪。 01 与酒结缘 资料显示,苏旭明的祖籍在广东潮汕地区。他的父亲南下到泰国定居,共养育了11个子女,出生于1944年的苏旭明排名第六。 由于家境贫寒,苏旭明9岁的时候便辍学打工,15岁时在父亲的帮助下成为了一家酒厂的送货员。在这个过程中,苏旭明发现酒是不少企业的必需品,有很大的市场,但仅依靠送货无法挣大钱,必须掌握货源。 因此,他逐渐与企业拉近关系,并积累酒水知识。1960年,16岁的苏旭明就拿着所有的积蓄离职创业,开办了自己的第一家酒厂,生产威士忌,并通过积累的人脉拿到了一张威士忌酿酒许可证。 彼时,由于缺少经验,苏旭明还向原来的负责生产线的同事请教酿酒技术,并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生产出了自己的威士忌酒。为了快速抢占市场,苏旭明主动加入了竞争对手们的价格战中,降低利润。早期苏旭明还能“吃到甜头”,随着价格战愈演愈烈,成立不久的酒厂亏损严重。之后,苏旭明主动退出竞争,只售卖成本更低的低档威士忌。 1985年,泰国进一步放开酒业发展,苏旭明利用他的大量库存酒作为抵押获得2亿美元的贷款,拿下了100%的酒类特许证。 同一时期,比威士忌更便宜的啤酒开始在泰国流行起来。苏旭明抓住机会,将酒厂的重心转移到啤酒生产商。而后又在1988年收购了红牛酿酒厂,扩张至高端酒业市场。同年,44岁的
      30评论
      举报
      稳居泰国富豪前三,苏旭明如何从送货员逆袭成 “酒王”?
    • 鲸维度鲸维度
      ·09-07

      立邦油漆创始人吴清亮:从贫民窟走向新加坡富豪

      图片来源:鲸维度 2023年2月摄于新加坡 东南亚聚居了众多华人,不少人祖辈都在这片区域打拼生活,已经成为海外华人势力的重要一支。 在当地的富豪圈里,东南亚华人也是不可小觑的力量——吴清亮从与日本涂料龙头日本涂料控股株式会社(Nippon Paint Holdings,以下简称“日涂控股”)成立合资公司,注册立邦品牌,到其子吴学人与日涂控股多轮股权博弈,吴德南集团(Wuthelam)成为了日涂控股的控股股东,让其成为新加坡企业控股的子公司。 据《2022年福布斯新加坡富豪榜》,95岁的吴清亮以130亿美元的身家位居新加坡第三,是榜单中年纪最大上榜者,已经连续3年稳居新加坡富豪榜第三。 而在之前,吴清亮“蜗居”在新加坡贫民窟中,打拼多年。 01 专做二手油漆 上个世纪,不少沿海地区的人都前往东南亚地区讨生活,吴清亮一家也不例外。 1927年,祖籍潮汕的吴清亮在新加坡出生,一家五口挤在贫民窟的一个小房间里。吴清亮的小学在潮汕商人捐建的端蒙学校度过。资料显示,端蒙学校作为早期的华侨学校,主要以中国教育为主,并进行适当的本土化教学,1942年停办。 1941年,小学毕业的吴清亮进入中正中学就读。但才读了一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吴清亮无法再继续读书,便开始跟着姐夫卖渔网。尽管是小生意,但两三年下来,吴清亮赚的钱可以在新加坡买一套房子。 在朋友的建议下,18岁的吴清亮拿着自己挣下的“第一桶金”,创业开了一家汽水厂。但过了一年,汽水厂就破产倒闭,吴清亮又回归了“打工人”身份——在五金商贸行做油漆销售员。 有着经商天赋的吴清亮很快就成为了顶尖销售员。而他的志向也不仅仅局限于销售员,除了白天的销售工作,他晚上还做自己的副业,即收购过期油漆,经过调配和提炼再转售出去。 正职和副业都干得不错,吴清亮决定专心干自己的事业。1949年,辞职后的吴清亮开了一家专门生产油漆的小
      188评论
      举报
      立邦油漆创始人吴清亮:从贫民窟走向新加坡富豪
    • 鲸维度鲸维度
      ·08-30

      成功依靠“买买买”,越南首富潘日旺的造车路

      图片来源:Unsplash 最近,新能源汽车又杀出了一匹黑马。 8月15日,越南电动汽车制造商VinFast Auto Ltd(以下简称“VinFast”)通过借壳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Black Spade Acquisition Co,在纳斯达克上市。 资料显示,VinFast隶属于Vingroup集团,是越南首富潘日旺(英文名:Pham Nhat Vuong)的产业。Black Spade Acquisition隶属于新濠国际,是赌王何鸿燊二子何猷龙的资产。 在上市之前,VinFast便有着“越南特斯拉”的称号,上市后其市值不断创下新高,一度达1900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第三的上市汽车股,与特斯拉的市值不断拉近。不过,到美股8月30日收盘,VinFast的股价跌至46.25美元/股,市值降至1067亿美元。 但VinFast的销量却与特斯拉有着不小的差距——截至今年6月30日,VinFast共向外界交付了近1.9万辆电动汽车(其中有1.13万辆于今年交付)。潘日旺预期,今年VinFast的电动车销量能够达到4.5万至5万辆。而在今年上半年,特斯拉就交付了88.9万辆。 目前总共还不到2万辆的销量,撑起了VinFast的超过1000亿美元市值,也让潘日旺的身家水涨船高。这位越南首富的造车之路能够持续多久? 01 从卖方便面到地产大亨 潘日旺的Vingroup集团是越南最大的民营集团,以房地产为核心业务,覆盖汽车、科技、医疗等领域。有数据显示,2022年,Vingroup营收相当于越南2.2%的GDP。 庞大的产业,让潘日旺稳居越南首富10年——2013年,潘日旺登上了《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974位,以15亿美元的身家成为越南首富,也是首位登上福布斯富豪榜的越南人。在《2022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中,潘日旺以62亿美元的身家位居第411位
      45评论
      举报
      成功依靠“买买买”,越南首富潘日旺的造车路
    • 鲸维度鲸维度
      ·08-23

      农业起家,揭秘“泰国首富”谢氏家族的神秘面纱

      图片来源:鲸维度 2023年2月摄于泰国 在泰国,创办正大集团(中国以外称为“卜蜂集团”)的谢氏家族常年占据着泰国首富榜榜首,是泰国经济领头羊之一。 同时,正大集团也是首批投资中国的外资企业之一,其在国内的资产布局涵盖了多个产业,在中国平安、中信集团等企业均有持股,还曾与阿里巴巴、蚂蚁金服达成战略合作关系。 从成立至今,正大集团已有百年历史。官网显示,集团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员工超45万人,2022年全球销售额约950亿美元。在2023福布斯泰国富豪榜上,谢氏兄弟以340亿美元的身家位列榜首。 如今,新一代接班人逐渐登上了舞台。人丁兴旺的谢氏家族如何保证家族产业长盛不衰? 01 从卖菜种到泰国农业巨头 谢氏家族的产业始于谢易初。 1921年,谢易初找朋友合伙在乡下开了一家作坊式的织布厂,结果第二年就遭遇风灾,投资血本无归。之后谢易初决定前往泰国做菜籽生意——当时泰国的菜种培育技术落后,蔬菜种子大多来自潮州地区,而且因为气候和土壤差异,菜种在泰国只能种植一轮,不可留种再植,否则产量和品质都会降低。加上泰国积极推行吸收中国移民的政策,带着8块银元的谢易初在曼谷卖起了潮州菜种,不久后在曼谷开了一家名为“正大庄”的店铺。 谢易初聘请了族叔谢庆林任“正大”经理,胞弟谢少飞处理事务,自己则专心改良品种。他在中国老家潮州和泰国开设农场,通过人工育种来改良品种,经他改良的菜种环境适应性大大提高,正大庄的生意十分红火。为了保证菜种供应,谢易初还在1940年成为了日本泷井种苗公司的经销商。 然而,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泰国与中国之间的往来被切断。谢易初前往马来西亚分店,直至二战结束,才重返泰国。在这期间,正大庄的生意一直由留守在泰国的谢少飞打理。 1948年,谢易初再度将正大庄交由谢少飞管理,自己回国专心育种。谢易初回国后,先后担任国营澄海农场技术
      81评论
      举报
      农业起家,揭秘“泰国首富”谢氏家族的神秘面纱
    • 鲸维度鲸维度
      ·08-17

      从卖酱油“逆袭”,黄氏家族如何建起千亿“帝国”?

      图片来源:鲸维度 2023年2月摄于新加坡 《福布斯2022新加坡富豪榜》中,祖籍福建莆田的黄志祥与黄志达兄弟以152亿美元(相当于1111.54亿元人民币)的身家排名第二。排名第一的是2018年移民至新加坡的李西延。 事实上,黄氏家族曾经霸榜新加坡首富多年,直到内地人士扎堆移民新加坡,才把他们挤下首富宝座。 自2010年兄弟两人父亲黄廷方去世后,黄志祥掌舵信和集团、主要负责中国香港事务,弟弟黄志达执掌远东机构、负责新加坡业务。前者是中国香港的主要房地产企业,后者更是新加坡最大的私有房地产企业之一。 在东南亚的富豪们,大多白手起家、为人低调。黄志祥、黄志达兄弟也不例外,然而他们财富的故事始于父亲黄廷方。 01 从酱油起家到地产大亨 20世纪20年代,年幼的黄廷方便跟着父亲离开福建莆田,前往新加坡做生意,家里开了一家酱油厂和杂货店,专门售卖干货、腌制品和莆田特产。 成年之后,黄廷方尝试过创业,但未能取得成绩。之后他重回酱油行业,逐渐接手家里的生意,积累了一些财富。有远大梦想的黄廷方逐渐不满足于现有生意,将目光投向了地产。 彼时,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的关系成谜,房地产的发展也不被看好。但黄廷方毅然进军了新加坡的房地产生意——1960年,黄廷方便成立了远东机构。 他在华登岭买下一处地皮,建起72间排屋和半独立洋房,这成为黄廷方的第一个地产项目。之后,黄廷方又不断低价买入地皮,等待时机。 1965年,新加坡正式脱离马来西亚独立,开始利用工业振兴经济。而当时,有近半数人没有住房,新加坡制定了一系列由政府提供土地和房产的政策,以保证所有公民都有房子住。之后,新加坡又陆续出台政策,推动了私人住宅市场的发展。 早已布局多年的黄廷方踩中了新加坡发展风口,其地产布局顺势扩张。20世纪70年代,新加坡启动了市区重建计划,并于1974年设立了市区重建局,负责城市用地、规划和建设管
      34评论
      举报
      从卖酱油“逆袭”,黄氏家族如何建起千亿“帝国”?
    • 鲸维度鲸维度
      ·08-10

      蝉联印尼首富14年,黄氏兄弟如何挣下百亿身家?

      图片来源:Pixabay 在东南亚的经济发展中,侨居海外的华人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印尼这片土地上,祖籍福建、经营着针记集团(即Djarum集团)的黄惠忠(Robert Budi Hartono)、黄惠祥(Michael Hartono)两兄弟连续14年都是印尼首富,与排名第二的刘德光(Low Tuck Kwong)拉开了356亿美元的差距。兄弟二人在全球富豪榜上都名列前茅——在《福布斯2022全球亿万富豪榜》中,黄惠忠位列第64名,黄惠祥位列第69名。 黄氏兄弟以烟草起家,逐渐跨界至地产、银行、互联网等领域,如今他们的商业版图仍在扩大。 他们为何能蝉联印尼首富?针记集团如何逐渐建立了庞大的商业帝国? 01 烟草起家 针记集团的起源还要从黄氏兄弟的父亲黄维源(Oei Wie Gwan)说起。1920年,黄维源随着父亲黄集仁离开福建,投奔侨居印尼爪哇岛的祖父黄兴祥。父子两人先是靠摆香烟摊为生,后又经营起一家鞭炮厂,后因为战争,鞭炮厂被迫关闭。 靠着之前的积累,黄维源花掉全部身家,在1950年收购了濒临倒闭的香烟厂NV Murup,将其改名为PT Djarum(即针记香烟厂)。印尼当地的烟厂不少,要将“破产”的香烟厂拯救回来并不容易。 黄维源根据“在烟叶中加入丁香,可以缓解胸痛”的土方,研制出了丁香烟,并用玉米皮卷制,不仅与市面上的烟草差异化,还节约了生产成本。同时,黄维源以丁香烟可以缓解胸痛为卖点进行宣传,很快就打开了市场,规模逐渐扩大。 然而,1963年的一场大火,让针记香烟厂的主厂房全部烧毁,幸存的只有一家规模较小的分厂。由于悲伤过度,黄维源在这一年病重去世,还未大学毕业的黄惠忠、黄惠祥就此接手了家族生意,开始重建烟厂恢复经营。 黄氏兄弟接手针记香烟经营时,恰逢印尼重新发展经济。1968年,苏哈托当选印尼独立后的第二任总统,开始执行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中
      268评论
      举报
      蝉联印尼首富14年,黄氏兄弟如何挣下百亿身家?
    • 鲸维度鲸维度
      ·08-02

      相继建厂,印尼为何成为电动车的“香饽饽”?

      ​ 图片来源:Pixabay 电动车正成为印尼大力发展的产业。 7月31日,印尼投资部长巴赫里尔(Bahlil Lahadalia)在记者会上表示,比亚迪、五菱汽车以及其他电动汽车生产商将在印尼建厂,印尼政府在考虑更多税收优惠措施以吸引电动汽车生产商。 车企前往印尼建厂的背后,离不开政策支持。 有报道称,印度尼西亚海洋与投资统筹部长卢胡特(Luhut Binsar Pandjaitan)在7月25日表示,印尼正在敲定一套新的激励措施,以吸引电动汽车制造商的投资。同一时间也有消息称,韩国和印尼计划进一步在电动汽车和电池产业生态系统领域建立合作。 印尼能否成为全球电动车产业链中重要的生产基地? 01 从汽车产业向电动化转型 印度尼西亚作为东盟最大的经济体,2022年的GDP突破1.3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十六位,被认为是东南亚最重要、最有活力的市场之一。 在这背景下,印尼的汽车产业发展十分迅猛。 1927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印尼建立第一家汽车组装工厂,印尼汽车产业正式起步。为了提高汽车产业的本土化率,印尼曾出台了多项政策,如印尼政府对设备所有权、商标使用及技术方面达标的车企授予“先锋”称号,并减免企业相关产品的关税,对合资企业中的外资持股作出限制。但这一政策遭到其他国家的抵制,印尼又实行了较为宽松和开放的汽车政策。 2018年4月,印尼提出印尼工业4.0路线图,规划将食品饮料产业、汽车产业、电子产业、纺织产业和化工产业作为先导产业。 汽车产业逐渐成为印尼的重要产业。 数据显示,印尼2022年汽车生产147.01万辆,同比增长31%,在东南亚仅次于泰国,是第二大汽车生产国。在销售方面,印尼汽车批发量达104.8万辆,同比增长18.1%,是东南亚最大的汽车消费国。不过,日系车在印尼占有绝对优势,占了超九成的市场份额。 如今,随着全球电动化浪潮的兴起,印尼也不
      2.85万评论
      举报
      相继建厂,印尼为何成为电动车的“香饽饽”?
    • 鲸维度鲸维度
      ·07-26

      蒋凡“杀”回合伙人,阿里海外商业何时止亏?

      图片来源:Pixabay 时隔3年多时间,蒋凡再度成为了阿里合伙人。 7月21日晚,阿里集团发布2023财年报告(2022年3月31日-2023年3月31日),更新了合伙人名单。菜鸟集团CEO万霖、国际数字商业集团CEO蒋凡成为新晋阿里合伙人,王坚则因为年龄原因退出合伙人。 2023财年,阿里国际商业收入692.04亿元,13%的同比增速仅次于菜鸟的21%,而8%的总收入比重同云业务一起成为继中国商业板块之外的重要收入来源。 今年3月,阿里进行了“1+6+N”的组织架构变革,蒋凡成为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董事兼CEO,同时在淘天集团、菜鸟集团担任董事。 从2020年被取消合伙人,到现在回到合伙人序列,蒋凡的能力再度得到认可。在蒋凡“带队”期间,阿里的海外商业取得了什么成绩? 01 曾是阿里最年轻的合伙人 2020年是蒋凡职业生涯的一道分水岭。 2020年4月27日,阿里公布了蒋凡事件的调查处理结果——蒋凡在公司重要的岗位上,因个人家庭问题处理不当,引发严重舆论危机,给公司声誉造成重大影响,决定对蒋凡作以下四点处分:管理层提议并得到合伙人委员会批准,即日起取消阿里合伙人身份;记过处分;职级从M7(集团高级副总裁)降级到M6(集团副总裁);取消上一财年度所有奖励。 1985年出生的蒋凡,是阿里不愿意“割舍”的人才。在淘宝网向手机淘宝的转型中,蒋凡的作用不可小觑。公开资料显示,蒋凡毕业于复旦大学计算机系,曾在谷歌中国就职。2010年辞职后,便创办了移动开发者服务平台——友盟。3年后,阿里以80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友盟,蒋凡就此进入阿里工作。 这一年,时任集团COO的张勇在集团组织部大会上提出,“整个集团把无线作为最重要的战略”、“All in无线”。2014年,张勇接手无线事业部,决心将手机淘宝打造成“航母级”APP。 主导淘宝的无线化转型成为蒋凡的第一个挑战—
      420评论
      举报
      蒋凡“杀”回合伙人,阿里海外商业何时止亏?
    • 鲸维度鲸维度
      ·07-19

      2030年要卖2000万辆,特斯拉盯上东南亚?

      图片来源:Pixabay 新能源浪潮下,崛起了不少造车新势力,大众、丰田、通用等传统车企也相继转型。竞争之中,特斯拉坐稳了全球销量第一的宝座,也跃升为全球市值第一的车企。 最近,推进汽车转型的南亚、东南亚地区成为特斯拉的新目标。7月14日,马来西亚首相安华和马斯克进行线上会议,马斯克承诺将在近期内亲临大马并作出重大投资,更将为马来西亚带来数以万计的高技能工作岗位。 同时有消息称,特斯拉已经开始与印度政府讨论一项投资提案,在该国建立一家汽车工厂,年产能高达50万辆,生产的电动车价格将从200万卢比(约合24400美元)起步。 另据征探君了解,特斯拉预计将于7月19日美国股市收盘后(北京时间7月20日)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彭博分析师预期,特斯拉2023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约为244.75亿美元。 无疑,特斯拉将进一步扩大南亚、东南亚地区的布局。另一方面,国产汽车出海的桥头堡也集中于此,特斯拉的入局势必搅动当地汽车市场。我国出海车企们又该如何顶住压力? 01 最赚钱的新能源车企 近年来,不少造车新势力都相继面临销量下滑、资金链承压的局面,印证着造车是一件“烧钱”的事。 10年前,新能源成为汽车行业的风口。时至今日,国内在造车这件事赚到钱的新能源车企依旧不多。今年上半年,赛力斯预计归属亏损12.5亿元~13.9亿元之间,北汽蓝谷归属净利润预计亏损18亿元~21亿元;“蔚小理”中只有理想暂时摆脱了亏损,实现盈利。 风头正盛的比亚迪预计今年上半年归属净利润在105亿元~117亿元之间,但赚钱能力仍不及特斯拉。在今年7月召开的中国汽车论坛上,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表示,特斯拉汽车的单车平均利润达到10426美元,约合75524元。相比之下,去年销量超186万辆的比亚迪单车平均利润只有8854元。这相当于特斯拉单车利润是比亚迪的8.5倍。 特斯拉的赚钱能力也不是
      671评论
      举报
      2030年要卖2000万辆,特斯拉盯上东南亚?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