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新研社

洞见新研社官方账号

IP属地:未知
    • 洞见新研社洞见新研社
      ·04-23 20:54

      他们为什么都在为阿里云点赞?

      作者 | 辰纹 来源 | 洞见新研社 罗永浩直播卖“云”的热度还未平息,又有三位大佬跟进。  前两天,微信朋友圈出现了一组主题为“AI时代领先企业的共同选择”的广告片,高途集团创始人陈向东、百川智能创始人兼CEO王小川、分众传媒创始人兼CEO江南春在片中为阿里云“代言”,他们共同提到,在AI时代,想要保持企业领先,离不开云计算,而他们使用的云,都是阿里云。  大佬间的相互点赞,通常是商业互捧,而多个大佬同时为一个企业点赞,则基本与错综复杂的人情世故无关,而是他们对阿里云服务发自内心的认可与支持,更实际一点,就是阿里云对公司业务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更具体一点的指向就是,成本、大模型、出海是高途、百川智能和分众传媒选择阿里云的三个重要因素。  01 便宜点,再便宜点  作为国内公共云头部玩家,阿里云过去十年提供的算力成本下降了80%,存储成本下降了近90%。自2013年首次降价后,2014年一年就连续降价6次,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阿里云更是连续17次降价,此后依然保持着定期降价频率,核心云产品降价幅度一度超过50%。  今年3月以来,阿里云在国内、国际市场掀起了两轮降价。计算、存储、数据库等产品平均降价幅度超过20%,最高超过50%。  阿里云智能集团资深副总裁、公共云业务总裁刘伟光曾表示,阿里云今年的降价行动是对此前在财报会议上提出的“AI驱动、公共云优先”战略的具体落实,并非短期市场竞争,“作为中国第一大云计算公司,阿里云希望通过大规模降价,让更多企业用上先进的公共云服务,加速云计算在中国各行各业的普及和发展。”  02 一半大模型跑在阿里云上  AI时代带来的巨大算力需求,给公共云厂商提供了新的时代机遇。  从现状来看,几
      22评论
      举报
      他们为什么都在为阿里云点赞?
    • 洞见新研社洞见新研社
      ·04-17

      岚图10万辆整车下线,造车「国家队」的时代之歌

      作者 | 魏启扬 来源 | 洞见新研社 4月9日注定会是一个被岚图汽车和东风公司铭记的日子。 这一天,岚图迎来了第10万辆整车的下线。 中国人一向看重整数,在传统观念中,整数代表圆满。10万辆整车下线,对于一个成熟车企来说,目标达成只是时间问题,只是岚图的这10万辆有不一样的含义,这个成绩是在新能源汽车高端市场的搏杀中取得的。 东风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岚图汽车董事长尤峥在下线仪式的致辞中表示,“第10万辆整车下线,是岚图汽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东风公司新能源汽车发展史上的一桩大事,意味着东风公司倾力打造的高端智慧新能源品牌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站在新的起点上,岚图汽车表示,今年还将奋力达成第二个1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年度销售目标。 回顾岚图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岚图的步子走得不快,但走得很稳,看似通盘无妙手,内里却实实在在地走出了一条具有岚图标识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01 高质量发展的岚图样本 10万辆规模的整车下线是需要销量作为支撑的,和很多新势力起步时采取单点突破的打法有所不同,岚图在成立后的前两年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产品研发与车型布局上。 2020年7月岚图品牌成立,当年年底即发布首款车型岚图FREE,后续接连发布了岚图梦想家和岚图追光,用3年完成了SUV、MPV和轿车三大品类的全线布局。在技术路线上,岚图也少有的采取了纯电动和增程式两线并进的方案。 前期的沉淀在去年迎来了变化,3000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岚图月销量的天花板,从8月份开始突破4000辆,后续持续上攻,到了12月,收获了首个单月破万,达到10017。岚图由此进入到市场竞争由守到攻的转折点。 数据来源:岚图官方 制图:洞见新研社 岚图的这套打法在前期或许会因为销量不高而承压,但布局一旦成型,则会显示出非常强的爆发力。 具体到各车型。 岚图去年在“2023 VOYAH NIGHT用户之夜”上
      100评论
      举报
      岚图10万辆整车下线,造车「国家队」的时代之歌
    • 洞见新研社洞见新研社
      ·04-03

      滴滴盈利,司机“受伤”

      近日,滴滴对外披露了2023年Q4及全年业绩。 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Q4,滴滴实现营收494亿元,同比增长55.4%,净利润达11亿元;2023年全年滴滴实现营收共计1924亿元,同比增长36.6%,净利润达5亿元,首次实现年度盈利。 不管是同比大增的营收数据,还是成功扭亏为盈的净利润,似乎都在说明滴滴交出了一份“量质”双升的“成绩单”,但深入剖析这份财报后,却可以发现这些成绩似乎存在“水分”。 比如,通过年报数据可以发现,滴滴的业绩增长,2023年的业务“瘦身”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去年8月份,滴滴与小鹏汽车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将智能电动汽车项目的相关资产和研发能力转让给小鹏汽车。 正是这一交易也让滴滴在本年度财务体现上获得了高达36亿元的投资收益,使得滴滴的投资收益净额由2022年全年亏损58亿元增加至2023年全年盈利36亿元。 发现光是通过裁撤造车这个烧钱的业务,就能带来了不少的进账,尝到了“甜头”的滴滴,并没有就此收手,而是选择进一步压缩研发费用和人力成本。 在过去的一年里,滴滴全年研发费用从2022年的95亿元下降到了89亿元,与此同时,一般管理支出(含管理人员的工资、办公室租金、行政人员的工资等)则从2022年的170亿元降低至2023年的84亿元,缩减规模达到51%。 并且更为重要的一点是,2023年滴滴的总营收虽然高达1924亿元,但实际上,2023年总成本也有1981亿元,简单来说,从主营业务的经营收入来看,滴滴仍然是亏损的。 如此看来,滴滴扭亏为盈的背后,业务创新驱动并不是主因,反倒是造车业务、研发费用和人力成本的牺牲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2023年恢复上架和疫情结束双重利好下,滴滴的主营业务表现依然不够理想,这背后或许与司机收入下降,导致的核心内驱力不足有关。 2023年Q4滴滴的经营成本为416.39亿元,交易量为29.31亿单,滴滴司
      8381
      举报
      滴滴盈利,司机“受伤”
    • 洞见新研社洞见新研社
      ·03-26

      距离AI PC起飞,还差了点什么?

      作者 | 张未 来源 | 洞见新研社 PC行业也没有逃过万物皆可AI的真香定律。  英伟达在前喊出AI PC的口号后,一众PC厂商纷纷加码这一最新概念,有关AI PC的讨论点燃了PC市场。  最直观的变化就是,全球PC市场终于止住了颓势,打破了七连跌。Canalys数据显示,2023年Q4全球PC出货量同比增长3%。  过去几年,PC业内一直进行着“挤牙膏式”的升级,主要竞争还是从硬件上下功夫,比如屏幕、内存、显卡。一味地堆料,显然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否则PC市场也不会上演“七连跌”。  AI PC站上舞台后,从Intel、AMD、微软、谷歌、NVIDIA等行业巨头,到各类品牌厂商,几乎所有企业认为,AI PC将是近10年来PC行业迎来的最大拐点,2024年也被渲染成了AI PC元年。  01 时机成熟,PC企业抢滩登陆AI 作为早已饱和的市场,PC厂商这些年一直想方设法刺激消费者换新,但一方面,PC领域的创新较弱以堆料为主,无法拉动消费者换新;另一方面,PC市场早已饱和竞争激烈,外企和本土厂商处于长时期的内卷状态。  在上一波AI浪潮中,PC厂商选择了沉寂蓄势,而此次AI PC的爆火,不仅是概念的火热,更是整个产业链共同协作的成果。  英伟达、英特尔、AMD等上游的芯片厂商,纷纷秀出了适配AI PC的芯片方案。  英伟达推出GeForce RTX SUPER系列显卡;英特尔发布了酷睿Ultra系列处理器,也内置了专门的NPU模块;AMD则发布备受期待的锐龙8000G系列桌面处理器。  为了刺激焕新,提早布局抢占市场,芯片厂商英伟达还主动降价。  在2024 CES(消费电子展览会)上,英伟达推出了三款用于人工智能个人电脑的新芯片,并表示,发布的芯片是
      108评论
      举报
      距离AI PC起飞,还差了点什么?
    • 洞见新研社洞见新研社
      ·03-26

      锁车锁电曝视频+画像车主:车企的「科技与狠活」

      作者 | 辰纹 来源 | 洞见新研社 近日,不少车企远程锁车锁电再度引热议。但车企的“科技狠活”没有最狠只有更狠,仅去年就发生数宗车企泄露车主视频等隐私数据的案例,不仅令当事车主“社死”,甚至成千上万网友发问“自己的车,隐私凭啥被车企拿捏”?  智能化的新汽车时代,未经车主同意,就肆意大玩“科技与狠活”,其实不光让车主受伤,更是在给车企自己“挖坑”。吓退潜在客群事小,若引发诸如前段某新势力及某夫某泉那股暴风骤雨的反噬,可真就摊上大事。  01锁车锁电虽有因,用“科技狠活”擅锁车辆不亚于“远程黑客攻击” 有网友说“好高的科技,能远程锁充电口不让充电”,也有车主质问:“未经过消费者同意,厂家可以随意根据自身的判断‘锁车’,这种做法合理吗?”  细品锁车锁电原因,大致有几种情况,一是二手车过户时原车主有按揭款未付清;二是车企对车辆OTA升级,导致续航里程不足;三是全损车在非车企官方维修导致车辆不能驾驶,引发车主怀疑是被远程锁死,进而拍视频曝光。  《深圳商报》报道了一位车主全款买的二手小鹏汽车,完成过户后,却被小鹏远程锁车无法启动。问及原因,小鹏汽车回复是,前车主按揭款未结清。  这种回复,实则是对现车主权益的无视。因为,现车主已过户,合法拥有该车。小鹏可以对前车主诉诸法律,但远程锁合法车辆,不只是“科技狠活”这么单纯。  锁电也是小鹏作为技术特长生“擅长”的。澎湃新闻报道,小鹏对其P7首批车主进行远程锁电,导致续航里程不足。一位车主的车辆,原本480公里的表显里程,锁电后掉到了430公里。  澎湃新闻称,此前也有威马、北汽新能源EX360、广汽埃安S、广汽丰田iA5、特斯拉Model S等车被曝出锁电问题。  而买了全损车没在官方修整,结果换配件后车辆“远程锁掉”为哪般?&n
      108评论
      举报
      锁车锁电曝视频+画像车主:车企的「科技与狠活」
    • 洞见新研社洞见新研社
      ·03-16

      世界第二对海信到底有多重要?

      作者 | 辰纹 来源 | 洞见新研社    不久前,全球权威市场研究机构Omdia公布了2023年全球电视销量排名,数据显示TCL电视全球销量达到了2526万台,位居全球第二,中国第一。  可是,同样是根据Omdia的数据,海信的官方宣传却坚持自己才是“全球第二,中国第一”。  随后,另外一家行业研究机构奥维睿沃(AVC Revo)为海信“站台”,发布《全球TV品牌出货月度数据报告》称,海信系电视2023年度以2585.2万台的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二。  “第二”也要争,看来这个标签对于海信来说非常重要。  01 两个“世界第二”  海信和TCL这两个品牌在2019年的一次争端曾引发过轩然大波。  2019年12月,TCL在其官方抖音账号TCL电视上发布了一段针对海信激光电视的争议视频,随后TCL相关负责人又在一次公开活动的发言中,将液晶LED和激光电视进行对比,称激光电视在亮度、寿命等方面不如液晶电视。  这一发言引发在现场的海信视像高管直接出击,不但打断对方的发言,还提出抗议。  接着,2020年3月,海信集团品牌管理部公关总监在自媒体上发表了《致李东生:堂堂TCL,何以堕落至此?》一文,指责TCL利用官方认证的账号,公然编造友商和竞品的虚假内容,双方彻底摊牌,官司打了最高法院。  两个品牌最近竞争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世界第二”名号的争夺上。  事实上,跟进第三方机构的统计数据,在2020年时,TCL就已经登上了“全球第二”的位置。  2020年-2022年,TCL全球总销量分别为2422万、2457万和2379万台,整体销量仅排在三星之后。  海信则是在2022年完成了超越,出货量从全球第四跃升至第二。 
      198评论
      举报
      世界第二对海信到底有多重要?
    • 洞见新研社洞见新研社
      ·03-16

      高端全场景厨电,中国厨房的时代之路

      作者 | 辰纹来源 | 洞见新研社“我们透着后视镜来观察目前,我们倒着走向未来。” 20世纪原创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在其《开脑术》(1967)的演讲中提出了,关于由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新旧环境/场景更替的“后视镜”理论:环境在其初创期是看不见的,人只能意识到这个新环境之前的老环境,只有当它被新环境取代时,老环境才成为看得见的东西。 就像手机当初被称作移动电话一样,电话起初称为“说话的电报”,汽车最初叫做“无马牵引的马车”,广播电台最初叫做无线电,这些情况都遵循着“后视镜”原则:在它们出现之初,人类无法认清它们的革命性进步的本质,而只认为它是一种功能性的升级。 去年方太提出“高端全场景厨电”概念时,很多人认为这只是厨房在产品和设备层面的又一次升级而已,可是在正在进行的2024AWE上,方太通过“高端全场景厨电”的落地实践,真真切切展示出人类厨居的新范式,对应着“后视镜”理论,中国厨房正走在“高端全场景厨电”革新的时代之路上。 01 从设备到场景,中国厨房进化的方向与趋势 在过去,厨房的创新围绕“烹饪”这一核心功能,主要集中在产品和设备层面,从土灶台到封煤炉,再到燃气灶;从土烟囱到排气扇,再到抽油烟机……厨电产品的进化推动着厨房从烟熏火燎变得干净整洁。 同样, 在用户体验角度,“忙活一顿饭”,也不再是厨房留给生活的唯一答案。 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的理解是,“中国厨房不缺新电器,缺的是厨居生活新场景的开拓者。” 根据方太携手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查与大数据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厨房发展趋势报告(2024)》显示 ,近90%的被调查者认为,与家人一同做饭是家庭生活的最重要场景。 另外一组数据,有76.4%的被调查者家中厨房每天至少使用一次及以上;72.2%的人会选择在家聚餐,招待
      204评论
      举报
      高端全场景厨电,中国厨房的时代之路
    • 洞见新研社洞见新研社
      ·03-02

      从8.8到9.9,涨价的库迪还能守住牌局吗?

      作者 | 辰纹 来源 | 洞见新研社 历经超半年的9.9元活动后,瑞幸不仅牢牢守稳盈利态势,还一举创造了新的神话——中国地区年收入首超星巴克。  根据瑞幸咖啡发布的截至12月31日的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第四季度,瑞幸咖啡净营收为70.6亿元,同比增长91%。净利润为2.964亿元,同比增长444%。  其中,整个2023年,瑞幸咖啡在中国市场的总销售额为248.6亿元(约合34.5亿美元),超过了星巴克的31.6亿美元,成为中国市场上最大的咖啡连锁店。  这实际意味着,过去一段时间的低价策略,并未动摇瑞幸的盈利根本,其完全具备持久“应战”库迪等竞争对手掀起的9.9元价格战的底气。  业绩会上,瑞幸咖啡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郭谨一也表示,2024年依然会坚持现有发展策略和定价策略,扩大用户基础,提升消费频次,以扩大市场份额。  此时吹响胜利的号角或许为时尚早,但先下一城的瑞幸或许也不会留给库迪们太多反应时间了。  01 价格战成持久战背后,有人欢喜有人忧  《2023中国城市咖啡发展报告》调研数据及美团外卖近3年的数据显示,大多数消费者已经养成每周饮咖习惯,约25%的消费者甚至每天一杯起。同时,根据“京东超市”发布的咖啡品类趋势洞察,过去一年里,三线以下城市咖啡消费增速显著。  而不论是越来越多国人正培养起每周/每天饮咖习惯,还是下沉市场咖啡消费潜力的迸发,都在指向一个共同的事实——国内咖啡消费市场仍有金可掘。  此背景下,那些早已入局或准备入局的玩家必将全力以赴,抢夺市场份额。  也正是因此,像瑞幸这类本就拥有成熟供应链和充足现金流的品牌会选择持久应战9.9元。毕竟,守住先发优势然后赢家通吃的局面,谁都不愿错过。  凡是竞争,必有成败。从
      765评论
      举报
      从8.8到9.9,涨价的库迪还能守住牌局吗?
    • 洞见新研社洞见新研社
      ·02-23

      大模型上车,一个战场,三个方向,N种姿势

      大模型就像一把火,在过去的一年重新唤醒了几乎快被人们遗忘的AI。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阿里云智能集团CEO张勇说,“所有行业都值得用大模型重做一遍”。 李想汽车创始人李想表示认同,“大模型的研发和训练是智能电动车企业的必要能力。” 毫末智行反应最快,“百模大战”还没开打就推出了DriveGPT,为大模型上车提前占位; 吉利汽车研究院成立AI智能研究部,CEO淦家阅去年年中时透露,吉利已经具备全栈自研的大模型技术; 长城汽车与科大讯飞签署关于产业大模型及知识大脑战略合作协议,将基于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V3.0搭建产业首个知识大模型“长城汽车知识大脑”…… 理想汽车在2023年6月份公布大模型MindGPT,其原有的座舱人工智能助手理想同学将基于大模型打造新一代的多模态人机交互技术体系…… 据不完全统计,蔚来、小鹏、理想、长城、吉利、奇瑞等车企都已经申请了与GPT相关的商标。 很显然,进入2024年,对于车企而言,大模型上车会变得更加急迫且关键。 01 大模型上车迫不及待 当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阿里云智能集团CEO张勇提出“所有产品都值得用大模型重做一遍”的行业预测时,同样采用Transformer作为底层技术的自动驾驶成为汽车行业最先想到的大模型落地方向。 毫末智行反应最快,在去年4月11日的第八届HAOMO AI DAY上推出了自动驾驶生成式大模型DriveGPT——雪湖·海若,同时宣布将在北京、保定、上海等城市开启城市NOA(导航辅助驾驶技术,Navigate On Autopilo)的泛化测试,到2024年有序落地100城。 自此之后,一场依托于大模型能力的NOA开城战在车企之间展开。 公开信息显示,小鹏汽车XNGP系统的导航辅助驾驶能力已经覆盖了全国243座城市,预计今年年内实现全国主要城市路网全覆盖; 华为ADS 2.0无图商用辅助驾驶号称“全
      721评论
      举报
      大模型上车,一个战场,三个方向,N种姿势
    • 洞见新研社洞见新研社
      ·02-23

      「小米式营销」在小米汽车身上还灵吗?

      去年年底,雷军为小米的首款汽车SU7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发布会,随着新车的亮相,小米交出了造车1000天之后的首份答卷,揭晓了很多造车内幕,但也留下了诸如最终定价、上市时间、外观造型等悬念与争议。 围绕着这些悬念与争议,小米汽车在还没有上市的背景下,营销话题层出不穷,不光引来米粉们的夸赞,路人们的劝谏,当然也有黑粉的嘲讽与攻击,热度居高不下。 似曾相识的一幕,13年前(2011年),小米手机“未发先至”,凭借着强大的营销攻势,在未上市之前就构建了一个以米粉为主体的私域流量池,直至上市后的一炮而红,从而在智能手机的混沌时代完成了突围。 只是,这一招在小米汽车身上还会灵验吗? 01 熟悉的配方,不同的味道 雷军是行业公认的金牌销售,对营销有一套自成体系的方法论,特别在营销话术上,有着非常明显的个人风格,能够将一件平平无奇或者并没有那么厉害的东西,用各种方式描述成超级无敌厉害。 如何将一碗普通的面卖出高价,同行大多做现象描述,即做面的厨师具有怎样的专业背景,采用了怎样的烹饪手法,最终呈现出的色香味是怎样的…… 雷军则通常会用大量的数字参杂着各种对比来凸显出这碗面的与众不同之处,曾有网友模仿雷军的风格模拟了一段营销话术: 经过我们小米员工连续300个日夜不间断的大数据研究发现,97%的人类在早晨7时03分时会出现明显的饥饿感,相比较7点整,饥饿感整整提升了57%。为了解决这个困扰了人类几千年的问题,我们小米员工反复研究对比发现,面粉的饱腹感要比大米高出21%,于是我们专门找到了面粉的发源地——位于中东的新月沃土,砸重金在新月沃土研制出一款迄今为止最有饱腹感的面条。那么究竟有多饱腹感呢?比传统的面条饱腹感提升了73%,我们也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小米空心面。同时,我们还联合饮用水行业巨头农夫山泉,研制出了业内首创的泡面专用水农夫谷泉,用我们农夫谷泉煮出来的面条饱腹感还能提升11
      1,050评论
      举报
      「小米式营销」在小米汽车身上还灵吗?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