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财经

读懂财富逻辑,寻找价值公司,拒绝做韭菜!

IP属地:未知
    • 闺蜜财经闺蜜财经
      ·03-27 18:06

      美团2022财报,“误伤”腾讯散户!巨头“抢食”压力大

      摘要:我被迫成为美团股东(欢迎关注闺蜜财经)撰文|蜜姐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247篇原创蜜姐躺枪了。上周五(3月24日)腾讯分红,分给了我一点美团股票。很不幸,这点分红的股票还不足用于交易的股份数量。简单来说,如果我要卖掉这个被迫塞给我的分红,还要花钱买美团的股票,凑足100股再卖出......今天周一(3月27日)开盘,美团跌幅就近6%,腾讯也跌超2%。在腾讯分红的当天,美团发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这份财报究竟有何“能耐”,吓得两家上市公司的小股东们想“跑路”?​01对于美团此次46页的业绩报告,不同的媒体和机构看法分歧较大,甚至完全相反。尴尬的是,部分腾讯的散户们将为这些分歧买单。有追踪港股的机构,此前预期美团敢在腾讯分红当天发布业绩,说明美团肯定能拿出一份好的成绩单,这样才不会吓跑被迫因分红成为其股东的散户们。但现实是,手持腾讯90股及以下的小散们面临被“关门打狗”的窘境。按照分派比例10:1估算,3月24日腾讯收盘价376.8港元,手持腾讯900股,约33.9万港元(约29.7万人民币)散户们,将分到90股的美团股票,不足卖出一手美团股票,要卖还得先买。言归正传,首先来看美团2022年业绩概括,全年实现:收入2200亿元,同比增长22.8%;净亏损额同比缩窄71.6%至66.9亿元,相比2021年净亏235.4亿元,亏损幅度收窄71.6%;经调整净利润28亿元,扭亏为盈;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02亿元,以及短期理财投资919亿元。总体表现似乎并不算差。但考虑到2021年美团巨亏235.4亿元的深坑,对比基数低的情况下,其2022年亏损大幅收窄的成绩似乎也并没有那么耐看了。2019—2020年,美团扭亏为盈,但盈利的道路并不持久。2021年成为继2018年巨亏1155亿元后,近8年来亏损幅度第二的年份。图片来源|东方财富网(特此感谢!)02具体来看美团202
      575评论
      举报
      美团2022财报,“误伤”腾讯散户!巨头“抢食”压力大
    • 闺蜜财经闺蜜财经
      ·03-24

      代工贴牌小米、飞利浦,年入30亿!德尔玛上市在即

      摘要:雷军、薇娅夫妇为股东(欢迎关注闺蜜财经) ​撰文|蜜姐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146篇原创 又一家贴牌代工厂走到了台前。 3月22日,广东德尔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尔玛”)创业板IPO注册申请获证监会同意批复。 这意味着,代工贴牌小米、飞利浦的德尔玛,在三次递交招股书后,终于迎来了即将上市的好消息。 德尔玛所在的广东顺德,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累计境内外上市(含过会)已有40家公司。 通过贴牌、代工年入超30亿的德尔玛,背后股东不乏雷军、薇娅夫妇等商业“明星”加持。专注于小家电产品研、产、销的德尔玛有何过人之处?靠飞利浦撑起主营业务近6成毛利,德尔玛是喜是忧? 在招股书中,财务数据给了我们一些有意思的答案。 01 德尔玛是一家创新家电品牌企业,旗下品牌包括“德尔玛”、“飞利浦1”、“薇新”等,主要产品类型包括家居环境类、水健康类、个护健康类以及生活卫浴类。 首先来看德尔玛所处的小家电行业概况。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家电消费国。 据Euromonitor(欧睿信息咨询公司)数据,2021年,我国小家电零售量为75,940.3万台,在全球排名第一。 ​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消费升级需求的释放,从市场规模和增长速度来看,我国的小家电市场需求优势显著。 Euromonitor数据显示:我国小家电市场规模(不含净水类)从2016 年的3,363.7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4,46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86%。 其中,吸尘类小家电和个人护理类小家电增速最快,位居小家电行业前列,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达20.8%和9.2%。 而国内净水类家电市场增长更加强劲。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国内净水类家电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295.1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 443.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4.54%。 除了消费市场前景不错外,我国也逐步成为全球小家电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
      4064
      举报
      代工贴牌小米、飞利浦,年入30亿!德尔玛上市在即
    • 闺蜜财经闺蜜财经
      ·03-23

      又涨价?舍得酒业2022年毛利率降低,增速放缓

      摘要:毛利率降低,增速放缓(欢迎关注闺蜜财经) 撰文|蜜妹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245篇原创 2022年3月21日晚,白酒业首份年度报告出炉,舍得酒业成为了首个“吃螃蟹的人”。随着年报发布的还有多个券商研报,一片叫好之声。 作为“大帝国”复星集团控股的酒企,舍得酒业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就在年报发布当日,舍得酒业还被传涨价。 一份流传的官方文件显示,自2023年4月1日起,品味舍得(第五代)、品味舍得(第四代)、品味舍得(精华版)和品味舍得(庆典装),终端售价上调20元/瓶。 在蜜妹印象里,2022年9月份,该司曾涨价过一次,这次调价则涉及范围更广。 频繁调价,舍得酒业的底气在哪?结合年报,我们一起来看看。 01 先是营收。2022年,舍得酒业营收60.56亿元,同比增速21.86%。纵向来看,这一增速明显放缓,2021年为83.3%,不过相比2020、2019年还是要高。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特此感谢!) 考虑到2020年底复星国际才入主舍得酒业,前面的业绩参考价值似乎没那么大了。但这两年也有特殊性,比如2021年黑天鹅影响没那么大,以及2022年宏观环境等等。在蜜妹看来,对比同行,舍得酒业的这个增速似乎一般。 比舍得酒业体量更大的山西汾酒,此前的业绩预告披露,预计2022年营业收入260亿元左右,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60亿元左右,同比增加30%左右。 贵州茅台更不用提了,和舍得酒业之间隔了n个山西汾酒的体量,但2022年也实现了16.2%左右的营收增速,预计营业总收入1272亿元左右。 具体到各品类,下图可以看到,舍得酒业的主营业务“酒类”营收增速在23.58%,玻瓶的收入同比微降0.49%,从而拉低了整体增速。 其中,舍得酒业的营收主力:中高档酒2022年营收48.77亿元,同比增加25.88%,比普通酒的10.92%的增速要高很多,这是好事。
      71评论
      举报
      又涨价?舍得酒业2022年毛利率降低,增速放缓
    • 闺蜜财经闺蜜财经
      ·03-22

      华发股份逆势增长!稳坐千亿房企背后:减员、利润下滑近2成

      摘要:在职员工减少557人(欢迎关注闺蜜财经) 撰文|蜜姐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244篇原创 3月20日晚,珠海国资房企珠海华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发股份”)发布了2022年度报告,营收同比增长15.5%,净利润不增反降19.3%。 疫情三年,房地产行业受到了不小冲击,而华发股份却是逆势增长的国资房企代表之一。 其2020年销售额首次突破千亿规模,2021—2022年业绩虽有起伏,也稳居千亿房企阵营。 但2022年,华发股份在营收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情况下,在职员工数量却减少了557人,计提资产减值准备8.4亿元,占同期净利润的33%。 一些投资者在其年报发布后,十分不满,质疑其利润减少原因。 在房地产行业处于下行周期的情况下,华发股份依然营收保持两位数增长,勇接盘融创项目,大手笔拿地。这样一家逆势增长的房企,有望成为新的龙头,还是已经埋下隐患? 01 客观来说,在一些头部房企都爆雷的情况下,华发股份2022年的成绩单在同行中依然亮眼。 2022年,华发股份实现销售额1202.4亿元,同比微降1.4%;销售面积400.9万平米,同比下滑14.5%。 尽管这两个数据都是近三年来最低,但还是保住了千亿销售规模。 另外有同行爆雷、业绩大幅下滑的“帮衬”,疫情叠加房地产行业处于下行周期,华发股份在房企销售排行榜中还是保持了逆流而上的趋势。 在克尔瑞房企销售榜单上,华发股份的排名步步上升,2020—2022年分别位于第34位、32位和18位。 2022年,华发股份还实现了: 营业收入591.90亿元,同比增长15.51%; 归母净利润25.78亿元,同比下降19.3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383.44亿元,同比增长6.33%; 基本每股收益1.12元,同比下滑16.42%。 ​02 华发股份是一家有着40多年历史的老牌房企,其前身创始于1980年,1992年改组
      1973
      举报
      华发股份逆势增长!稳坐千亿房企背后:减员、利润下滑近2成
    • 闺蜜财经闺蜜财经
      ·03-21

      财报发布,股价大跌!拼多多咋了?

      摘要: 四季度的营收、利润均不及预期(欢迎关注闺蜜财经) 撰文|蜜妹(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243篇原创) 拼多多似乎让市场失望了。 2023年3月20日,最新财报发布,大洋彼岸的资本市场立刻来了个下马威:当日股价一度跌超18%,截至美东时间3月30日收盘,股价跌14.17%。 这份财报到底说了啥? 01 首先是2022年第四季度。四季度有“双11、双12”两大购物节,但拼多多的业绩似乎不及此前市场预期。其季度内总收入398.2亿元,同比2021年四季度的272.3亿元增长46.23%。 其中在线营销服务及其他收入为309.652亿元,同比增长38%;交易服务的收入同比增长86%至87.966亿元;而商品销售收入同比下降29%至5820亿元; 四季度拼多多毛利润308.9亿元,同比增长49.13%; 归母净利润94.54亿元,同比增长42.81%; 销售毛利率77.58%,比2021年同期的76.07%略有增长,但低于2022年三季度的79.12%; 销售净利率23.74%,低于2022年第三季度的29.82%,亦低于2021年四季度的24.31%。 对于这个增速,单看其实还行,尤其对比阿里,更是显得优秀。 此前的阿里财报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营收2477.56亿(359.21亿美元),同比增长2%;调整EBITA为520.48亿元,同比增长16%;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499.32亿元,同比增长12%。 不过市场对拼多多的期待要更高。一是当前的宏观环境下,消费降级的群体似乎更多;另外阿里、京东都在降速,总得有人会是赢家。 此前根据彭博预期,2022年4季度拼多多营收将达到416.43亿元,同比增93.6%;调整后净利润为110.92亿元,调整后的每股收益为6.492元,同比增长464.5%。 这样来看,拼多多2022年四季度的营收、利润均不及预期。
      259评论
      举报
      财报发布,股价大跌!拼多多咋了?
    • 闺蜜财经闺蜜财经
      ·03-20

      小鹏汽车2023年依旧艰难?

      摘要:“销量达300万辆才能存活”(欢迎关注闺蜜财经) 撰文|蜜姐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242篇原创 “你说,小鹏汽车会不会垮?” 上周,一位平时从不关心汽车的闺蜜,突然问了蜜姐一个犀利的问题。 详细了解后才得知,她在朋友推荐下,想购买小鹏汽车某款车。原因是降价幅度让她心动,唯一担心的是万一公司垮了后续服务就断了。 闺蜜的担忧来源,是听闻小鹏汽车去年的销量不太好。 的确,小鹏汽车在过去两年经历了过山车行情。 2021年,其交付量问鼎造车新势力的销冠;到2022年,其交付量跌出前三,被机构看空,亏损幅度再次扩大,年亏损超91亿元。 3月17日晚,小鹏汽车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及2022财年的未经审计财务业绩。从财报中,我们可以窥见其弯道掉队的部分原因。 01 首先来看小鹏汽车2022财年业绩总体表现: 全年汽车交付量120757辆,同比增长23%; 全年收入268.6亿元,同比增长28%; 其中,汽车销售收入248.4亿元,同比增长23.9%; 不过,相比收入增速,销售成本增速更快一些,为237.7亿元,同比增长29.4%; 全年毛利率继续下滑,约为11.5%; 其中汽车毛利率更是下跌至个位数,仅为9.4%。 从增速来看,小鹏汽车表现还不错。不过,同行跑得更快。2022年,蔚来的营收同比增速36.3%,理想汽车的营收同比增速67.7%。 巨亏仍在持续,且亏损幅度更大。 造车新势力们都还处于亏损阶段,小鹏汽车也不例外。 2022财年,其经营亏损达87.1亿元,相比2021年经营亏损65.8亿元,亏损幅度扩大约32%。 同期,其净亏损额再次刷新近5年来记录,达91.4亿元,相比2021年净亏48.6亿元,亏损幅度扩大88%。 相比2022年,蔚来净亏损144亿元、理想汽车净亏损20.3亿元,小鹏汽车的净亏损额度似乎也并非不“突出”。 ​不过,2018—2021年小鹏汽车分别
      4,393评论
      举报
      小鹏汽车2023年依旧艰难?
    • 闺蜜财经闺蜜财经
      ·03-17

      中国平安寿险改革3年,2022净利下滑17.6%!寒冬已过?

      摘要:寿险代理人再减少15.5万人(欢迎关注闺蜜财经) 撰文|蜜姐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241篇原创 3月16日,中国平安举办了2022年度业绩发布会。 过去一年,中国平安给出了一份并不太理想的成绩单。营收、净利润同比双降,尤其是净利润同比下滑近18%。 有意思的是,中国平安管理层却很委屈,认为:“中国平安目前的股价肯定是被低估的”。 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也一改往日低调作风,时隔3年再次在业绩发布会上公开发声,向媒体阐述中国平安未来的高质量发展内容。 中国平安的寿险改革已历时3年,如今已经度过深水区了吗?未来是否真的如其高管所言,“有很高的投资价值”? 相比企业的业绩发布会,财报这个“老实人”给出的数据回答更加实在。 01 2022年,中国平安的成绩单并不太好看,全年实现: 营业收入11105.68亿元,同比下滑5.9%;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483.65亿元,同比微增0.3%;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37.74亿元,同比减少17.6%; 每股收益4.8元,同比减少16.8%; 营运ROE为17.9%。 ​2022年并非是中国平安首次业绩下滑。 东方财富网统计的历年财报数据显示,营收方面,2019—2021年,中国平安分别为1.169万亿、1.218万亿和1.180万亿;同比增速分别为19.66%、4.23%、-3.11%。 最近2年,其营收均为同比下滑,2022年下滑幅度有所扩大。 ​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网(特此感谢!) ​归母净利润方面起伏更大,2014—2019年,中国平安保持了两位数的正增长,但2020—2022年却是年年负增长,同比分别下滑4.22%、28.99%和17.56%。 相比营收来看,2022年,中国平安的归母净利润下滑幅度有所收窄,但比2021年的1016亿元减少了178.44亿元,比2020年更是减少了593.25亿元。这也是自20
      4,0004
      举报
      中国平安寿险改革3年,2022净利下滑17.6%!寒冬已过?
    • 闺蜜财经闺蜜财经
      ·03-16

      太古地产2022年:业务缩水,盈利靠“重估物业”?

      摘要:在手现金大降(欢迎关注闺蜜财经) 撰文|蜜妹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240篇原创 市场未暖,豪宅先行。 2022年3月15日,富瑞发研报,微调了对香港地产商的预测,看好豪宅市场复苏,其中对太古地产的目标价由25港元下调4%至24港元。 此前大摩也发布研究报告称,予太古地产“减持”评级,将今明两年每股盈利预测各上调2%/7%,以反映更高的酒店业务利润,以及成都太古里商场的额外贡献——今年2月末,太古地产公告,收购远洋太古里的第二次交割及第三次交割完成,至此,远洋集团控股不再拥有物业控股公司任何权益。 不久后的三月,也就是前几天,太古地产披露了2022全年业绩。作为国内数坐顶流商场“太古里”背后的公司,太古地产究竟有多赚钱? 01 难以避免的是,2022年,太古地产的营收下降了:比2021年的163.18亿港元减少近25亿港币为138.26港币,同比降幅为15%。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太古地产营收首次“缩水”。如下图东方财富数据显示,早在疫情之前的2018、2019年,该司已经连续2年营收下滑。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特此感谢!) 说起太古地产,蜜妹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各种网红地标。什么三里屯太古里、成都太古里,还有之前某书上刷爆的网红酒店。颜值很高、价格很贵。 收入构成方面,太古地产零售物业租金占总收入的比例很高,2022年为58.49亿港币,吸金能力仅次于办公楼租金收入的60.03亿港币。酒店业务则占比稍小一些,2022年营收为5.65亿港币。 2022年,太古地产的多数业务同比营收都是下滑的,其中降速最快的是物业买卖业务,从2021年的24.43亿港币跌到9.21亿港币,降幅达62.3%。 具体到中国内地,财报显示,2022年,太古地产来自中国内地零售物业的应占租金收入总额下跌5%至42.43亿港币。2022年末,太古集团中国内地已落成零售物业的估值
      109评论
      举报
      太古地产2022年:业务缩水,盈利靠“重估物业”?
    • 闺蜜财经闺蜜财经
      ·03-15

      陆金所2022年净利下滑近5成!四季度净亏8亿,业绩承压

      摘要:小微企业不易(欢迎关注闺蜜财经) 撰文|蜜姐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039篇原创 3月13日晚,陆金所控股发布了2022年第四季及全年财报。 这份年入约518亿元的成绩单,并未让市场满意,原因是净利润下滑了近5成。尤其是去年4季度,其净亏损超8亿元。 由于陆金所控股是平安集团联营公司,有投资者甚至担心陆金所单季度的亏损会影响到中国平安。 今年2月,陆金所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披露2020—2022前三季度净利润均为正。为何突然会在第四季度业绩变脸?回港上市之路还能顺利走下去吗? 01 首先来看陆金所2022年的成绩单,实现: 营收581.16亿元,同比下滑6%; 净利润87.75亿元,对比2021年的167亿元,大幅下滑47.5%; 支出总额451.0亿元,同比增长17.3%。 ​再看去年4季度,其亏损则主要是由于营收减少,开支增加。 2022年第四季度,陆金所营收123.18亿元,同比减少22.2%;但支出总额达129.22亿元,同比增加12%;经营溢利为-6.03亿元。 陆金所的收入主要由5部分构成。 去年四季度,其中3部分的收入明显下滑,仅2部分同比微增,具体来看: 基于技术平台的收入58.74亿元,同比下降33.5%; 净利息收入43.69亿元,同比微增3.2%; 担保收入16.71亿元,同比微增2.2%; 其他收入1.31亿元,同比大幅下滑83%; 投资收入2.75亿元,同比减少23.4%。 ​陆金所的联席首席执行官计葵生则解释,因宏观经济相关的不利因素导致信用减值损失激增,才对公司第四季度业绩产生了不利影响。 02 作为曾经的P2P业界大佬,陆金所直到2019年才宣布退出互金业务。 但一年后,陆金所迎来了转机。 2020年,平安消费金融获批,陆金所也获得了合法经营个人借贷业务的资格。 同年,陆金所也终于实现了上市梦。 2020年10月,陆金所成功在
      4,9124
      举报
      陆金所2022年净利下滑近5成!四季度净亏8亿,业绩承压
    • 闺蜜财经闺蜜财经
      ·03-14

      依赖西北、捆绑万科!中亿基业“三进宫”能上岸吗?

      摘要:毛利率降低(欢迎关注闺蜜财经) 撰文|蜜妹(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238篇原创) 一波三折,“西北一哥中亿基业”再闯港交所,这是第三次。 据港交所官网披露,3月13日,中亿基业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亿基业)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国泰君安国际为其独家保荐人。2021年5月11日、2022年4月19日,该司也曾递表港交所。 01 中亿基业何许人也?其前身要追溯到中房集团。 1991年,中房集团银川房地产开发总公司成立,主要从事物业开发、物业管理等。 1994年,中房银川总公司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即如今的宁夏中房实业,开始在银川发展住宅物业。 宁夏中房实业的董事长方陆1962年10月出生,1985年毕业于原宁夏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职于教学研究科。 此后方陆报考公务员,从科员一直到银川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负责整个开发区的招商和项目审批。 1994年,32岁的方陆辞职下海,2000年加入中房,直到成为企业掌舵人。中亿基业,则是宁夏中房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母公司。 根据中亿基业最新招股书介绍,截至2022年12月31日,该司拥有42个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物业开发项目,应占总建筑面积6626987平米,其中37个项目由其附属公司开发、5个项目由联营公司开发。 从销售额来看,中亿基业是当之无愧的宁夏楼市“一哥”。根据中指院资料,其2022年在银川的所有开发商中排名第一,且自2014年至2021年连续八年在银川及西宁的所有开发商中排名第一。 中指院数据里蜜妹看到,2022年宁夏中房全年销售额约为151.6亿元,排名105位。 02 营运方面,2020-2022年,中亿基业的营收分别为56.36亿元、129.45亿元、115.16亿元。2021年增长明显,或许和2020年低基数有关?2022年略有下跌,也与大的行业背景不无关系。 从收入构成里可以看
      457评论
      举报
      依赖西北、捆绑万科!中亿基业“三进宫”能上岸吗?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