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财经

读懂财富逻辑,寻找价值公司,拒绝做韭菜!

IP属地:未知
    • 闺蜜财经闺蜜财经
      ·06-07 11:23

      一季度寿险公司亏损榜单TOP10!人保寿险成“亏损王”

      摘要:中小险企赚钱难(欢迎关注闺蜜财经) 撰文|蜜姐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525篇原创 近期,多数保险公司都披露了今年一季度业绩与偿付能力报告。此前,闺蜜财经曾梳理了《2024一季度,13家险企偿付能力不达标!》,今天来盘点一季度的人身险公司“亏损王”有哪些。 01 今年一季度,保险行业回暖迹象明显。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末,保险公司总资产32.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4.4%。 其中,人身险公司总资产28.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4.4%;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总资产1209亿元,较年初增长14.9%。 但不少保险公司的业绩却不尽人意。 先来看A股5家上市险企的业绩。 今年一季度,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国人保A股5家上市险企保费收入合计约10664.6亿元,同比微增0.96%;合计实现营收约 6575.5亿元,同比增长1.4%;但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合计约830.2亿元,不增反降,同比下滑-9.16%。 图片来源|国信证券研究所(特此感谢) 其中,中国人寿营收方面一枝独秀,达1210亿元,同比增长14.4%,是5家中唯一保持两位数增速的。 其次中国太保和中国人保正增长,营收分别为954.28亿元和1387.7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和0.7%。 而新华保险和中国平安则是负增长,营收分别为264.79亿元和2455.69亿元,分别同比下滑8.7%和3.2%。 图片来源|国金证券研究所(特此感谢) 归母净利润方面,表现更差强人意。 一季度,仅中国太保归母净利润保持正增长,达117.59亿元,同比微增1.1%。 同期,归母净利润下滑幅度最大的新华保险,约为49.42亿元,同比减少28.6%;其次是中国人保89.63亿元,同比下滑23.5%;再次是中国人寿206.44亿元,同比下降了9.3%;以及中国平安367.09亿元,但同比减少4.3%。 上市险企
      195评论
      举报
      一季度寿险公司亏损榜单TOP10!人保寿险成“亏损王”
    • 闺蜜财经闺蜜财经
      ·06-07 11:02

      一季度寿险公司亏损榜单TOP10!人保寿险成“亏损王”

      摘要:中小险企赚钱难(欢迎关注闺蜜财经) 撰文|蜜姐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525篇原创 近期,多数保险公司都披露了今年一季度业绩与偿付能力报告。此前,闺蜜财经曾梳理了《2024一季度,13家险企偿付能力不达标!》,今天来盘点一季度的人身险公司“亏损王”有哪些。 01 今年一季度,保险行业回暖迹象明显。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末,保险公司总资产32.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4.4%。 其中,人身险公司总资产28.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4.4%;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总资产1209亿元,较年初增长14.9%。 但不少保险公司的业绩却不尽人意。 先来看A股5家上市险企的业绩。 今年一季度,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国人保A股5家上市险企保费收入合计约10664.6亿元,同比微增0.96%;合计实现营收约 6575.5亿元,同比增长1.4%;但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合计约830.2亿元,不增反降,同比下滑-9.16%。 图片来源|国信证券研究所(特此感谢) 其中,中国人寿营收方面一枝独秀,达1210亿元,同比增长14.4%,是5家中唯一保持两位数增速的。 其次中国太保和中国人保正增长,营收分别为954.28亿元和1387.7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和0.7%。 而新华保险和中国平安则是负增长,营收分别为264.79亿元和2455.69亿元,分别同比下滑8.7%和3.2%。 图片来源|国金证券研究所(特此感谢) 归母净利润方面,表现更差强人意。 一季度,仅中国太保归母净利润保持正增长,达117.59亿元,同比微增1.1%。 同期,归母净利润下滑幅度最大的新华保险,约为49.42亿元,同比减少28.6%;其次是中国人保89.63亿元,同比下滑23.5%;再次是中国人寿206.44亿元,同比下降了9.3%;以及中国平安367.09亿元,但同比减少4.3%。 上市险企
      265评论
      举报
      一季度寿险公司亏损榜单TOP10!人保寿险成“亏损王”
    • 闺蜜财经闺蜜财经
      ·06-07 00:24

      信用卡不良率增长榜:这三大城商行值得注意!

      摘要:数据增长的居多(欢迎关注闺蜜财经) 撰文|蜜妹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526篇原创 网贷繁荣叠加严监管,银行信用卡业务似乎越来越难做了。新增发卡量停滞、流通卡规模下跌、不良率走高等问题成为诸多银行该业务的“心头之痛”。 尤其是不良率,蜜妹发现,在银行整体不良率走低的大背景下,信用卡不良率似乎并未看到明显改善,至少从已披露最新数据的银行来看,该数据不降反增的多。 以最新的2023年为例。蜜妹统计了30多家典型上市银行,包括国有大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及城商行,有19家披露了2023年信用卡业务不良率情况,其中同比增加的有13家,还有1家兰州银行只披露了2023年数据,未披露2022年数据无从判断。 如上图,在2023年信用卡不良率同比增加的这13家银行里,增速最高的为两家城商行:晋商银行和贵州银行。 晋商银行原名太原市商业银行,于2009年2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并于2019年7月18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最新一季报显示,该行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02亿元,净利润5.3亿元。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资产总额3566.43亿元。 除了信用卡不良率高企,晋商银行的房地产不良率也很高。2023年该行房地产不良率为10.56%,2022年更高达12.65%。 增速第二位的贵州银行最近也是诸多风波。就在前不久的5月下旬,有关部门才披露该行原党委副书记、董事、行长许安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贵州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这位“原行长”辞职仅2个多月,说是因“工作安排”原因。此前的2023年10月11日,贵州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志明亦被查。 值得注意的是,贵州银行的房地产贷款不良率也是高到惊人,2023年末为40.39%,较年初上升20.18个百分点。 增速TOP10里的其他8家银行稍微好一些,第三位的工商银行2023年信用卡不良贷款率增加0.62%为2
      84评论
      举报
      信用卡不良率增长榜:这三大城商行值得注意!
    • 闺蜜财经闺蜜财经
      ·06-04

      华发狂飙!滨江集团坠落?5月TOP10房企销售涨跌榜

      摘要:千亿房企仅剩3家(欢迎关注闺蜜财经) 撰文|蜜妹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523篇原创 2024年已过去5个月,房地产似乎仍在筑底。 西南证券研报数据显示,2024年5月百强房企全口径销售金额 3548亿元,同比下降 35.4%,环比增长 4.3%。 1-5月累计来看,百强房企销售金额15414亿元,同比下降46.0%,累计销售面积8648万平米,同比下降46.2%——降幅有所收窄,但仍在明显低位。 从各梯队房企表现来看,TOP10房企销售操盘金额门槛同比降低52.8%至352.1亿元,TOP30和TOP50门槛分别同比降低49.5%和46.4%至90.5亿元和59.6 亿元,TOP100门槛降低46.5%至22.5亿元。今天我们着重看TOP10房企。 下图可以看到,TOP10房企里前五月累计销售额清一色在下降,平均降幅约为36.6%,低于平均降速。其中表现最稳的是绿城中国,前五月同比降幅约9%,销售额为987.3亿元。 不过蜜妹发现,不同机构对绿城中国的统计数据似乎差别挺大,比如克尔瑞榜单里显示的绿城前5月全口径销售额仅为680,2亿元。2023年该数据也比中指院的低为827.4亿元。如果按克尔瑞的数据,绿城中国2024前5月的降幅更大,为17.8%, 其他的十强房企数据似乎又差不多了,降幅基本都在30%-40%左右。 第二名的建发降幅比绿城高出一大截,为29.5%,前五月销售额776.2亿元。中海、保利、华润、万科的降幅都在40%以内,越秀、招商蛇口、滨江集团、龙湖集团则高于40%。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前5月千亿房企仅剩下3家了,分别是:保利、中海、万科,2023年同期还有6家。 单看5月,10强房企的销售额降幅要小一些,其中华发股份、绿城中国实现了同比增长。尤其是华发股份,5月单月同比大涨60%为119亿元。 华发股份来自珠海,实控人为珠海国
      222评论
      举报
      华发狂飙!滨江集团坠落?5月TOP10房企销售涨跌榜
    • 闺蜜财经闺蜜财经
      ·06-04

      新能源车企5月战绩:赛力斯跑得最快!比亚迪销量断层式领先

      摘要:哪吒汽车落后(欢迎关注闺蜜财经) 撰文|蜜姐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523篇原创 最近两三天,新能源车企们陆续交出了今年5月份的战绩。 截至目前,已公布5月业绩的新能源车企们,可以从销量和增速两方面进行排名。 销量方面,比亚迪断层式领先。5月,比亚迪销量高达331,800辆,同比增长38%。今年1-5月,其销量1,271,300辆,同比增长47%。 其次是广汽埃安,5月交付量40,073辆,环比增长60%,但相比2023年5月,不增反降11%。今年1-5月,其销量142,339辆,同比减少14%。 广汽埃安的业绩下滑,与网约车市场缩水有关。据媒体报道,广汽埃安也在致力于发力C端市场,以突破瓶颈。 5月销量排名第三的是理想汽车,交付量35,020辆,同比增长24%。 当月,理想汽车在“蔚小理”中,也是交付量最多的车企。这与4月下旬理想L6开始交付有关。 2024年,理想汽车累计交付141,207辆,同比增长33%。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理想汽车的销量目标为80万辆,按现有交付量估算,相距甚远,仅完成约18%。2023年,理想汽车交付量突破37万辆,为376,030辆,2024年本意是想翻倍增长,目前来看恐怕难以完成。 销量排名第4位的是“当红炸子鸡”赛力斯,5月交付量34,100辆,同比增速高达299%。 2021年,赛力斯与华为正式合作,曾被质疑“出卖灵魂”。但随着问界系列车的销量增长,赛力斯不仅在业内和市场上名声大噪,更是成为了资本的“宠儿”,股价从20多块,到过百。截至6月3日收盘,其总市值为1366亿元。 2024年1-5月,赛力的累计交付量为156,800辆,同比增长342.35%。 从增速来看,赛力斯是目前已公布5月成绩单的新能源车企中,跑得最快的。 销量排名第5位的是鸿蒙智行,5月销量30578辆。不过,今年4月,AITO问界、智界才首次以“鸿蒙智行”
      271评论
      举报
      新能源车企5月战绩:赛力斯跑得最快!比亚迪销量断层式领先
    • 闺蜜财经闺蜜财经
      ·06-01

      腾讯京东投资的汽车街上市,盘中涨幅超65%!2023年净利降超8成

      摘要:毛利率63.5%,市值超百亿(欢迎关注闺蜜财经) 撰文|蜜姐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522篇原创 5月31日,腾讯、京东和华兴新经济基金等投资的汽车街,在港交所上市,发行价 10.2 港元/股。 盘中汽车街的股价涨幅一度超65%,截至收盘股价为12.88港元/股,当天涨了26.27%,总市值107.25亿港元。 据灼识咨询资料显示,以2022年的交易量来看,汽车街是全国最大的二手车交易服务提供商。但2023年其净利润相比2022年,下跌超8成。为何仍能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 01 汽车行业老将创业10年,62岁拿下一个IPO。 汽车街的创始人杨爱华,在汽车行业摸爬滚打超30年。 早在1999年,杨爱华就创办了宝信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现称为广汇宝信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已于2011年12月在港交所上市),一直担任其董事长,直到2016年6月。 1999年,他还开始担任上海开隆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的主席。直到2004年,他出任上海宝信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的主席。 2014年,52岁的杨爱华再次创业,成立了一家二手车交易服务平台汽车街。这次,杨爱华还带上了自己的两个弟弟和女儿共同创富。 招股书显示,其弟弟杨汉松(今年61岁)也曾在宝信汽车等公司任职,目前担任汽车街的主席兼执行董事,直接持股6.11%,通过World Key Investment Trading Limited间接持股6.11%。 杨爱华的另外一位弟弟杨泽华,也是汽车街的间接股东。 杨爱华的女儿Yang Chuyu是汽车街的非执行董事,通过广汇汽车持股7.65%。同时,家族信托(受益人为杨爱华的子女和子嗣)间接持有公司股份12.23%。杨爱华本人持股12.23%。 天眼查显示,汽车街经历了5轮融资,IPO前,腾讯、京东和华兴新经济基金均是其投资方。 图片来源|天眼查(特此感谢) 02 二手车市场淘金难:供应商高度分散
      183评论
      举报
      腾讯京东投资的汽车街上市,盘中涨幅超65%!2023年净利降超8成
    • 闺蜜财经闺蜜财经
      ·06-01

      腾讯京东投资的汽车街上市,盘中涨幅超65%!2023年净利降超8成

      摘要:毛利率63.5%,市值超百亿(欢迎关注闺蜜财经) 撰文|蜜姐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522篇原创 5月31日,腾讯、京东和华兴新经济基金等投资的汽车街,在港交所上市,发行价 10.2 港元/股。 盘中汽车街的股价涨幅一度超65%,截至收盘股价为12.88港元/股,当天涨了26.27%,总市值107.25亿港元。 据灼识咨询资料显示,以2022年的交易量来看,汽车街是全国最大的二手车交易服务提供商。但2023年其净利润相比2022年,下跌超8成。为何仍能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 01 汽车行业老将创业10年,62岁拿下一个IPO。 汽车街的创始人杨爱华,在汽车行业摸爬滚打超30年。 早在1999年,杨爱华就创办了宝信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现称为广汇宝信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已于2011年12月在港交所上市),一直担任其董事长,直到2016年6月。 1999年,他还开始担任上海开隆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的主席。直到2004年,他出任上海宝信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的主席。 2014年,52岁的杨爱华再次创业,成立了一家二手车交易服务平台汽车街。这次,杨爱华还带上了自己的两个弟弟和女儿共同创富。 招股书显示,其弟弟杨汉松(今年61岁)也曾在宝信汽车等公司任职,目前担任汽车街的主席兼执行董事,直接持股6.11%,通过World Key Investment Trading Limited间接持股6.11%。 杨爱华的另外一位弟弟杨泽华,也是汽车街的间接股东。 杨爱华的女儿Yang Chuyu是汽车街的非执行董事,通过广汇汽车持股7.65%。同时,家族信托(受益人为杨爱华的子女和子嗣)间接持有公司股份12.23%。杨爱华本人持股12.23%。 天眼查显示,汽车街经历了5轮融资,IPO前,腾讯、京东和华兴新经济基金均是其投资方。 图片来源|天眼查(特此感谢) 02 二手车市场淘金难:供应商高度分散
      102评论
      举报
      腾讯京东投资的汽车街上市,盘中涨幅超65%!2023年净利降超8成
    • 闺蜜财经闺蜜财经
      ·05-31

      资产负债率最高的居然是它!1季度上市房企化债榜

      摘要:新湖中宝亮眼(欢迎关注闺蜜财经) 撰文|蜜妹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521篇原创 房地产调整进入深水区,化债降杠杆成为关键词。 2024年1季度,部分房企披露了最新债务数据,大部分是A股上市的。蜜妹不完全统计,在房地产板块下披露1季度数据的100多家上市公司里,大概有50家属于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另外50来家大部分是物业公司或仅少量业务涉足房地产的其他行业公司。 这50多家房企里,资产负债率最高和最低的10家都有谁,今天我们来看看。 如上图,根据企业预警通统计的数据,2024年1季度资产负债率最高的房企是津投城开,实话说有点让人意外。 津投城开是一家地方性国企,实控人为天津市国资委,所属集团是天房发展。天房集团很多蜜友应该听说过,前几年事儿比较多,落马了一批人。如今数年过去,天房系似乎还没有缓过来?1季度资产负债率高达96.61%,比2023年同期的95.94%又微增了一些。 另外,津投城开的现金短债比也是低到尘埃,仅为0.06,天津楼市现在情况也不是很乐观,后面咋弄啊…… 第二高的是华夏幸福,2024年1季度资产负债率94.2%,同比2023年也涨了一些。华夏幸福这几年也是一言难尽,不过相比其他退市房企来说,自救算是有些成效的。 第三高中南建设目前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可能会退市了。2024年1季度的资产负债率涨到91.15%,化债之路坎坷啊! 第四位金科地产情况也不太好。前几天刚被法院通过了重整申请,目前股票已被ST;后续会如何发展尚存不确定性。 第五到十位分别是南国置业(90.07%)、华远地产(89.35%)、京能置业(88.45%)、绿地控股(88%)、天地源(87.62%)、荣盛发展(86.45%),其中除了荣盛发展是数据同比下滑,其他几家1季度资产负债率都是同比上涨。 另一边,2024年1季度披露数据的上市房企里,也有负债率较低的,蜜妹整理
      89评论
      举报
      资产负债率最高的居然是它!1季度上市房企化债榜
    • 闺蜜财经闺蜜财经
      ·05-28

      六大行齐跌,平安亮了!典型银行2023股息率涨跌榜

      摘要:浦发银行有点低(欢迎关注闺蜜财经) 撰文|蜜妹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519篇原创 离分红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近期,上市银行2023年度股东大会相继召开,从此前年报中公布的2023年度分红计划来看,42家A股上市银行41家银行有分红计划,现金分红总额达6133.50亿元,只有郑州银行一家不分红。 分红的这么多家银行里,又有23家银行现金分红比例较上一年有所提升;15家银行现金分红比例在30%以上。 其中,国有六大行及部分股份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浙商银行)2023年累计拟派息总额超5400亿元 ,豪气十足。 股息率来看,虽然部分银行股息率同比有所降低,但仍然遥遥领先A股平均水平,感觉比存银行的利息香多了。 如上图,从东方财富5月28日的数据来看,六大行2023年股息率普遍在降,但整体仍然保持在5%以上的优秀水平。 其中股息率降幅最小的是邮储银行,从2022年的5.2%降到5.09%。虽然降幅小,但该行事6大行里股息率最低的。此前该行披露,拟现金分红259亿元,每10 股普通股派发人民币2.61(含税)。 六大行里,股息率降幅最大的是交通银行,该行也是2022年股息率最高的银行,2023年股息率下滑1.14个百分点到5.29%,尽管股息率降了,但实际上交通银行的每股分配现金股利比去年略有提升,为0.375元。总计向股东分配现金股利278.49亿元,占净利润的比例为32.67%。 另外,农业银行的股息率降幅位列第二,同比下降0.96个百分点为5.18%;工商银行下滑0.65个百分点为5.58%;中国银行下滑0.53个百分点为5.28%;建设银行下滑0.47个百分点为5.63%。 股份制银行来看,分化更明显一些。尤为亮眼的是平安银行,2023年股息率达到6.31%,比2022年的3.42%大涨近3个百分点。 2023
      182评论
      举报
      六大行齐跌,平安亮了!典型银行2023股息率涨跌榜
    • 闺蜜财经闺蜜财经
      ·05-27

      2024一季度,13家险企偿付能力不达标!

      摘要:“踩线”(欢迎关注闺蜜财经) 撰文|蜜姐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518篇原创 近期,约77家人身险公司和85家财产险公司,相继披露2024年一季度业绩与偿付能力报告。 其中,有13家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不达标:有10家风险综合评级为C类,3家为D类。 总的来看,今年一季度,保险行业逐渐回暖。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一季度,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累计约2.15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5.1%。 图片来源|金融监管总局 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为3710亿元,人身险保险收入为1.78万亿元。 01 保险行业的马太效应颇为明显。 今年一季度,约有36家人身险公司盈利,而平安人寿和中国人寿等9家险企的净利润占36家险企净利润总和的94%。 同期,约有40家人身险公司出现了亏损。其中,有4家险企的净亏损额度超10亿元:人保寿险、英大人寿、建信人寿和泰康养老分别亏损13.12亿元、12.91亿元、12.53亿元和11.84亿元。 有意思的是,泰康养老保费增加,亏损额度也在增长。2023年,泰康养老的保险业务收入达260亿元,亏损9.75亿元;今年仅一季度其保险业务收入就高达87亿元,但亏损额度却高达11.84亿元。 好在今年4月,泰康养老的股东泰康集团,宣布将向泰康养老增资20亿元,以满足其业务发展和偿付能力的需求。如顺利增资,泰康养老的注册资本将达到90亿元。 一季度,人身险公司面临不小的行业变化: 一是,去年火热的银保渠道,今年要求渠道端严格实施“报行合一”; 二是,去年被热炒的3.5%增额终身寿险,今年产品端预定利率调降,业绩承压; 三是,投资收益率承压。 财险公司方面,今年一季度约有32家险企亏损,53家实现盈利。 同样,头部公司占据了较大份额。一季度,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3家险企的保费合计约占财险公司总保费的65%。 亏损的财险公司中,有3家亏损最多,在1亿元上
      282评论
      举报
      2024一季度,13家险企偿付能力不达标!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