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马财经

IP属地:未知
    • 野马财经野马财经
      ·05-05 19:52

      最后一个上市的“华南城四少”,带雷军共享资本盛宴

      雷军、红杉、美的等共享资本盛宴。 作者 | 刘钦文 编辑丨李白玉 来源 | 野马财经 在全球电商版图中,中国的淘宝、京东与海外的亚马逊、沃尔玛等平台,不仅是业界巨擘,更是无数商家实现财富梦想的黄金航船。 淘宝培育出了向张大奕这样,靠着一家网店营收过亿、最终登录美股的故事,亚马逊也不逞多让。傲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傲基科技”)正是借力亚马逊、沃尔玛等跨国电商平台,成功将蓝牙耳机、充电宝、榨汁机、橱柜等一系列中国制造的电子产品与家居用品,成功推向国际市场,年营收最高超过90亿元。 和傲基科技同期诞生的赛维时代、通拓股份、有颗树,因都从深圳北站附近坂田和平湖的华南城走出,又被并称为“华南城四少”。赛维时代、有颗树、通拓股份三家早已经成功在A股上市,傲基科技则停留在递交《招股书》的阶段。4月15日,傲基科技在两轮闯A未成功的情况下,叩响了港交所的大门,正式递交《招股书》。 虽然上市节奏落后于同期生,但傲基科技获得了深创投、红杉、美的基金、雷军、DR钻戒实控人夫妇的“资金”支持。这次,傲基科技能否顺利登陆港股? 售卖家具、充电宝等年入90亿 中国产品早已在不知不觉间悄悄走向世界。许多企业凭借其多元化的产品线、创新的品牌策略,成功地将产品推向了国际市场。 谈“中国制造”就不能不谈深圳,谈深圳就不能不谈华南城1号交易广场。2010年前后,华南城1号的众多商家,将在国内已经运营成熟的成千上万个诸如数据线、充电头等“物美价廉”的产品,搬向海外,再叠加物流、政策等红利,造就了一场又一场的造富神话。 其中以赛维时代、傲基科技、通拓股份、有颗树尤为领先,被称为“华南城四少”。傲基科技成立于2010年,傲基科技售卖的产品,大到卧室的橱柜,小到一个充电头均有所涉足,包括家居家具类、电动工具类、家用电器类、消费电子类、运动健康类等产品,几乎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成立四年,2014年傲基
      30评论
      举报
      最后一个上市的“华南城四少”,带雷军共享资本盛宴
    • 野马财经野马财经
      ·05-05 19:26

      9名董事被起诉!基蛋生物通过收购消灭竞对?

      一场对赌收购惹得祸? 作者 | 徐长卿 编辑丨武丽娟 来源 | 野马财经 彼时蜜糖,如今成负担。一场对赌收购引发了一系列纠纷。 4月23日晚,新三板公司景川诊断(831676.NQ)公告称,第二大股东——武汉众聚成咨询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武汉众聚成”)将基蛋生物(补股票代码)9名董事告上法庭,诉讼理由为基蛋生物以自身为主体注册并上市销售“全自动凝血分析仪”产品,与景川诊断的同名产品属于同类产品,构成同业竞争,武汉众聚成要求基蛋生物全额赔偿遭受的所有损失等。 事件的主角景川诊断是于2015年1月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目前股价6.5元/股,市值3.45亿元。被起诉的母公司基蛋生物在五一节前一个交易日报收于9.39元/股,市值47.62元。 景川诊断是基蛋生物(603387.SH)4年前收购来的子公司,本是切入凝血检测行业的得意之作,为何当初情投意合,如今对薄公堂? 同业竞争 只是PLAY中的一环 这次交锋点在于一款“全自动凝血分析仪”。简单来说,基蛋生物作出不得同业竞争的承诺在先,然后又搞出一款同名同类的产品。武汉众聚成表示,基蛋生物损害景川诊断及自己的利益,应当承担违约责任。不过截至目前,对于此次诉讼,基蛋生物尚未公开回应。 然而他们仅仅是因为一款设备,才对簿公堂的吗? 此次诉讼的原告是景川诊断的第二大股东武汉众聚成,相对于基蛋生物持有景川诊断56.98%的股权,武汉众聚成直接持股比例为16.03%。 根据公告,武汉众聚成起诉了基蛋生物及苏恩本、颜彬、孔婷婷、倪文、苏恩奎、陶爱娣、万遂人、凌华和鞠熀先等9人。 有这么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被告这边,这9人均为基蛋生物的董事。其中,苏恩本、颜彬、倪文同时也是景川诊断的董事,万遂人、凌华和鞠熀先则是基蛋生物的独立董事。 图片来源:pexels 其次,原告方武汉众聚成系马全新、胡淑君夫妇控制的公司,二人是景川诊断最初的实际控制人
      14评论
      举报
      9名董事被起诉!基蛋生物通过收购消灭竞对?
    • 野马财经野马财经
      ·05-04 18:21

      一年卖出146亿瓶的“怡宝”,将成华润第18家上市公司!

      卖水生意,好做吗? 作者 | 刘俊群 编辑丨李白玉 来源 | 野马财经 随手从便利店买瓶水,正带动巨大的商机,一度成就了农夫山泉的“钟睒睒”登顶中国首富。 从1.5元/瓶的冰露,2元/瓶的农夫山泉、怡宝纯净水、娃哈哈纯净水,到3元/瓶的百岁山、20元/瓶的依云矿泉水、甚至上百元一瓶的进口天然矿泉水,市面上的瓶装水五花八门,支撑起的市场规模也非常庞大。据数据应用解决方案服务商“全拓数据”显示,我国瓶装水的市场规模预计在2025年达3240亿元。 在这广阔的市场中,华润旗下的“怡宝”纯净水对于许多人来说早已耳熟能详。搭上“水生意”的东风,仅2023年,怡宝就卖出146亿瓶,其背后的公司华润饮料2023年年入135.15亿元,即将在港股上市。 4月22日,“怡宝”母公司华润饮料(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华润饮料”)向港交所主板递交《招股书》。 华润饮料属于华润集团旗下“消费四子之一”,其他三家大消费企业分别为华润万家、华润啤酒和华润五丰。华润饮料背后的控股股东华润集团是一个横跨大消费、综合能源、城市建设运营、大健康、产业金融、科技及新兴产业六大板块的多元化国企。若华润饮料顺利上市,华润集团将收获第18家上市公司。 一年卖146亿瓶“怡宝” 营收超百亿 1983年,一个刚走出大学校园的海南小伙,入职售卖儿童口服液的中国龙环(蛇口)有限公司(华润饮料的前身)。9年后,他推出了国内第一瓶纯净水,让公司成为国内最早专业化生产包装饮用水的企业之一。这个年轻人就是“中国包装水之父”周敬良,这瓶水则是大名鼎鼎的“怡宝”纯净水。 如今,在饮用纯净水领域,华润饮料连续12年稳坐第一把交椅。《招股书》显示,2023年,华润饮料市场份额占比为32.7%。据“灼识咨询”报告,华润饮料是中国最大的饮用纯净水企业(按2023年零售额计)。 而在包装饮用水市场上,华润饮料以18.4%的市场份额落后于农夫山
      31评论
      举报
      一年卖出146亿瓶的“怡宝”,将成华润第18家上市公司!
    • 野马财经野马财经
      ·05-03 19:11

      2000万“南方人”打车打出一个IPO:如祺出行好评与罚单齐飞!

      被腾讯、广汽看上的网约车公司,冲刺“出行科技第一股”。 作者 | 刘俊群 编辑丨李白玉 来源 | 野马财经 周末晚上9点,以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中心”地铁站为圆心,半径两公里内的道路旁,涌入上百辆出租车、网约车。这里是广州高端购物中心之一太古汇所在地,在这里,每周末都会上演一场因购物者们出行而带来的“夜高峰”。 在拥挤的车流中,如祺出行的网约车车身印有统一的“ON TIME”醒目标识,显得格外好找。在大湾区这片土地上,如祺出行是市占率仅次于滴滴的出行平台。其股东阵容极为豪华,广汽工业、中隆、腾讯为其前三大股东,广州公交集团、Zhixing BVI、小马智行也在股东行列。 2024年3月25日,如祺出行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冲刺IPO。《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底,其注册用户数已达到2380万,用户主要集中于大湾区(粤港澳),月均活跃网约车司机达3.69万名,年营收达21.61亿元。 此外,如祺出行还在2022年在广州推出了“全球首个开放性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科技平台”,这是全球首个在混合运营模式下,提供有人驾驶网约车与Robotaxi服务的出行服务平台。 但在收获鲜花与掌声的同时,如祺出行也收到多份罚单。工商信息平台“爱企查”显示,截至2024年4月24日,如祺出行共有41条行政处罚。其中罚款原因主要分为两类:旗下提供服务的车辆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旗下出租车司机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等。 来源:爱企查 截图 持续收到罚单,会不会为如祺出行的IPO之路平添一些障碍?这主要取决于如祺出行的整改措施和态度。 网约车贡献8成以上营收 公司抽成比例最高不超29% 《招股书》显示,如祺出行的主要业务包括出行服务(网约车、Robotaxi)、技术服务(人工智能数据及模型解决方案、高精地图)、车队管理及服务三大类。Robotaxi指的
      111评论
      举报
      2000万“南方人”打车打出一个IPO:如祺出行好评与罚单齐飞!
    • 野马财经野马财经
      ·05-03 18:58

      去年赚了45亿的三一重工要掏300亿理财!

      公司盈利开始升温,“接班人”却悬而未决。 作者 | 于婞 编辑丨武丽娟 来源 | 野马财经 斥巨资理财似乎已经成了三一重工(600031.SH)一项持续多年习惯。至少从2015年起,公司就开始使用自有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 4月28日晚间,公司又公告称,拟使用额度不超过300亿元的自有闲置资金购买低风险理财产品。 当晚,公司还公布了2023年度报告,去年三一重工营收732.22亿元,同比下降8.51%,归属净利润45.27亿元,同比增加5.53%。 因此看到去年赚了45亿的三一重工却拿出300亿理财,不少投资者疑问:“闲置资金买理财?一点进取心没有啊,你不行投资研发呀。” 来源:股吧 而2021年以来,三一重工经历业绩下滑,市值也随之缩水。截至4月30日收盘,三一重工报16.31元/股,总市值1384.02亿元,较三年前的巅峰时期缩水超2641亿元。 又计划拿300亿买理财 实际上对于公司斥巨资买理财,有些投资者已经见怪不怪,表示“每年都是300亿元理财。” 来源:股吧 从过往公告信息来看,2015年,公司就公告拟拿出30亿元的闲置自有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2016年也是计划30亿;2017年抛出了两次购买理财产品的计划,一次是25亿,一次是50亿,理财产品范围也扩展到债券投资、货币市场基金投资、委托理财(含金融机构理财产品、信托产品、资产管理计划)等;2018年,公司理财计划基金提升到100亿元以上;2019年在200亿元以上;2020年至今每年都计划拿出300亿理财。 虽然数额逐渐增大,但公司购买的产品类型变化不大,基本都是会选择保本型或低风险,流动性较好,投资回报相对较好的理财产品。交易对手为银行、信托、券商、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且不存在关联关系。 而三一重工表示,公司实际上的理财投入并没有计划中那么多。 根据2023年度报告,三一重工
      301评论
      举报
      去年赚了45亿的三一重工要掏300亿理财!
    • 野马财经野马财经
      ·05-02

      何享健家族又双叒叕要IPO敲钟了!

      美的集团“卷”向海外 作者 | 高远山 编辑丨李白玉 来源 | 野马财经 正在走向全球的家电龙头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美的集团”),二度奔向港交所。 4月29日晚,美的集团向港交所重新递交《招股书》,加上2023年10月24日,这已是美的集团第二次递交。若上市成功,美的集团将同时实现在港股、A股两地上市。 与《招股书》一同更新的,还有美的集团2023年年报以及2024年一季报。 年报中,美的集团以一封“致股东”的信开头,将野心写在纸上,昭然若揭。“没有人可以预测美的的未来,正如2014年不可能预测到2024年的美的是今天的这个模样;也正如2022年底,我们不可能预测到2023年的沧桑巨变一样。但是美的的未来就在那里,那些我们未触及的市场、区域、国家是美的的未来,那些未触及的领域是美的的未来。” 显然,美的集团早已不满足于做一家家电企业,对于“未触及的市场、区域、国家、领域”等充满野心。港交所IPO作为美的集团全球化的重要一步,此次募集资金拟用于全球科技研发;智能制造体系的持续建设及供应链管理的升级;完善全球销售渠道和网络,以及提高自有品牌的海外销售等。 不过,二级市场对此反应并不热烈。4月30日,美的集团报收69.78元/股,涨幅2.32%,总市值为4865亿元。 年入3737亿元, “新能源”成增长新动力? 美的集团,早已不是小时候大家眼里的“家电制造厂商”。 《招股书》显示,现在美的集团的业务主要分为两大板块,为智能家居业务和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 来源:《招股书》截图 智能家居业务,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家用空调、冰箱、洗衣机、厨电等在内的各种家电。为To C(面向消费者)端。 按照2023年销量及收入计算,美的集团是全球最大的家电企业,按销量计的市场份额为7.9%。于2023年,按销量计,美的集团的家用空调、洗衣机、冰箱以及厨电及其他家电领域均跻身全球前三名,
      204评论
      举报
      何享健家族又双叒叕要IPO敲钟了!
    • 野马财经野马财经
      ·05-02

      直面风险、回应一切,郁亮:“万科瘦身”后会更健康

      愈挫愈强才是优秀企业的底色。 作者 | 高清宇 编辑丨李白玉 来源 | 野马财经 4月14日、4月30日,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半个月两次公开亮相,直面万科“阶段性经营性困难”。 如果说4月14日的重点是回应舆情、剖析原因、稳定市场情绪,告诉大家“为什么”,那么4月30日的亮相,郁亮的重点就是给出具体行动方案,说明万科要“怎么办”。 在郁亮提出的一揽子方案中,关键词是“瘦身健体”,具体包括降负债、调整融资模式、聚焦三大主业(综合住区开发、物业服务、租赁公寓)三大要点。郁亮还表示,除三大主业外,万科将退出其他业务,清理和转让非主业的财务投资。 郁亮坦言,“过程绝不容易,但结果是通向更健康和高质量发展。当前的压力是阶段性的,未来两年会初见成效。” 来源:罐头图库 这并不是万科第一次“瘦身”, 1991年万科在深交所上市时还是一家典型的“多元化”业务公司,包括进出口、零售、房地产、投资等13项业务,但随后的市场调控和商品房的广阔市场前景,让万科决定转型为专一的房地产公司。 自1994年开始,万科陆续转让怡宝在内的10多家非地产主业公司,至1995年底,万科主要房地产业务布局在京、津、沪、深四个城市。随后万科开启了长达12年的高速增长模式,营收、净利润等关键指标数倍于前。在经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万科通过战略调整,转型城市配套服务商,又实现了10多年的高增长。 “逆风”更考验一家企业的品质,万科这次“瘦身”再次引发广泛关注。 01 行业“承压”中的万科: 营收超600亿,仍保持第一梯队 今年一季度,房地产市场遭遇了超预期调整。据克而瑞数据,一季度百强房企的操盘销售金额同比下降47.5%。同时,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300个城市住宅用地供应规划建筑面积和成交规划建筑面积同比分别下降25.4%和25.2%。 市场调整背景下,万科的经营也遇到挑战,其一季度营收约615
      587评论
      举报
      直面风险、回应一切,郁亮:“万科瘦身”后会更健康
    • 野马财经野马财经
      ·05-01

      当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一颗种子如何长成参天大树?

      穿过“死亡谷”,对面是柳暗花明。 作者 | 刘钦文 来源 | 野马财经 科学技术看似远在“实验室”,其实近在身边,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样样相关。 “经济的发展本质上就是技术突破带来的,这个毋庸置疑。瓦特发明蒸汽机以后,修了铁路;内燃机出来后,汽车能跑了。颠覆性技术会对经济产生更大的影响,超越了以前的那些东西。”中关村论坛举办的科技成果转化50人论坛上,北京昌平实验室副主任、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院长金勤献表示。 技术突破到对经济产生影响,无疑是个无比漫长的过程。正如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党委副书记、副主任王德保所说,全世界统计的100篇高水平论文,只有一项成果有转化潜力;10个有转化潜力的成果最终只有一个成功,10个种子能发芽,长成参天大树的就一个。 从实验室的一项研究到最终产品落地,如同过五关斩六将,只有不断打怪,才能完成升级。不同的关卡,则有着不同的难题。 4月26日,“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50人论坛”在中关村软件园国际会议中心三层宴会厅举办。“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50人论坛”聚集了一批国内外具备较高专业水平、广泛影响力、有实践经验且活跃度较高的成果转化专家,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宗旨,发挥智库作用和行业引领作用,围绕成果转化的难点、痛点、关键点等谏言献策。 0-1:如何穿越死亡谷? 在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初阶段,正如婴儿的诞生,既充满生机又面临未知。在这个阶段,科技成果如同刚刚萌芽的种子,急需合适的土壤、水分与光照。缺一不可。 技术不过硬、没有足够的资金、研发团队不给力、对市场认知不足等,任何一项出现短板,都可能导致项目夭折。因此,这一阶段被称之为“死亡谷”。 “成果转化有非常重要的‘死亡谷’曲线,死亡谷曲线告诉我们掌握四个阶段:探索研究、概念验证、商品开发、规模化制造。四个过程中的资源配置,在概念阶段几乎没有钱,概念没有钱,就没有人把探索研究的成果试试看能不
      129评论
      举报
      当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一颗种子如何长成参天大树?
    • 野马财经野马财经
      ·05-01

      长沙银行资产破万亿后首份年报:规模效益双增,县域金融强势突围

      县域存款余额达2045.7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01%。 县域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基本单元,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然而,受限于县域经济整体发展阶段不高,小而分散、行业相对集中、易受政策影响等特点,县域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银行金融支持着力点不足,成为了普遍性难题。 不过,在国内上市城商行当中,长沙银行作为湖南省本地银行,经过多年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破解了县域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逐渐成为了国内城商行当中首屈一指的服务乡村振兴的标杆银行。 最近,长沙银行披露的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显示,截至2023年底,其县域存款余额、县域贷款余额均实现了16%以上的增长率;县域零售客群增长率也超过10%。在上市银行当中,这三项指标的增速表现可谓是鹤立鸡群。 要知道的是,去年对于多数资产规模上万亿的银行,面临资产质量承压、不良率攀升、净息差持续下行,小微金融业务推进速度放缓的困境,有些甚至存贷款双双萎缩。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下滑的状况已经是屡见不鲜。 然而,长沙银行却交出了一张亮眼的答卷。2023年,长沙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48.03亿元,同比增长8.46%,归母净利润74.63亿元,同比增长9.57%,经营效益稳中有进;截至2023年末,长沙银行资产总额已达10200.33亿元,一举跨入“万亿银行”俱乐部。 值得一提的是,2.31%的净息差依然保持上市银行中的优势地位。长沙银行凭什么? 01 业务规模稳中提升 资产质量稳中提质 长沙作为中部城市之一,在工程机械、汽车、生物制药和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具备深厚的发展潜力,为长沙银行稳健扩表以及扩大信贷投放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截止到2023年底,长沙银行的资产总额10200.3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52.99亿元,增长12.74%,负债总额9517.1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91.52亿元,增长12.95%
      110评论
      举报
      长沙银行资产破万亿后首份年报:规模效益双增,县域金融强势突围
    • 野马财经野马财经
      ·05-01

      从董事长到牛散,方秀宝父子已染指5家上市公司

      62岁“浙商”转行“牛散”,年入“一个小目标” 作者 | 张凯旌 编辑丨武丽娟 来源 | 野马财经 小盘”6连板“妖股春光科技(603657.SH)的一则公告,扯出来了上市公司董事长转型“牛散”的浙商方秀宝的最新动向。 在四月份收获8个涨停的家电股春光科技披露,股东方秀宝拟在半年内减持不超过69.8万股,减持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如减持完成,方秀宝将实现清仓。按照4月30日收盘价计算,方秀宝可以套现约1020.48万元。 现年66岁的方秀宝是浙江温州人,也是东音股份(002793.SZ,现罗欣药业)的创始人,并于2015年-2020年担任董事长。2020年“卖壳”后,方秀宝就开始了在投资生涯,而且收益颇丰,春光科技就是其中一个典型标的。 一个年过六旬、实业出身的浙商,晚年突然成了“股神”?方秀宝有何秘籍? IPO前入场,爆赚近2亿 方秀宝与春光科技的缘分始于2016年。 彼时正逢春光科技进行股份制改革,方秀宝作为外部投资者,以每股8元的价格认购了450万股。据此计算,方秀宝入股春光科技的成本为3600万元。 春光科技虽然顺利上市,但股价可谓“上市即巅峰”,2018年后便一路下滑。于是手中股票刚解禁不久,方秀宝就开始了减持计划。 2020年三季度,方秀宝首度减持春光科技;至2021年年报时,春光科技前十大股东已经没了方秀宝的身影。 公告显示,2020年9月29日至2022年3月2日期间,方秀宝累计减持560.2万股(IPO前买入+2020年分红送股共持有630万股),套现1.22亿元。 据此计算,方秀宝此次投资已获利逾8600万元。 此后至今,方秀宝的持股数量就再也没变过。其也曾抛出过股票减持计划,但并未执行。直至最近才又动了减持的念头。 单从股价上看,此前方秀宝减持春光科技区间的最低价也有16.32元/股,最高价甚至达到32.51元/股。而2022年二季度以来,春光科技的
      120评论
      举报
      从董事长到牛散,方秀宝父子已染指5家上市公司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