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财经

企业第一财经读本

IP属地:未知
    • 时代财经时代财经
      ·03-28 23:13

      龙湖集团“造血能力”强劲:经营性业务优化盈利结构,有息负债降154亿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梁春富 2023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在政策调整、市场供需变化、企业债务压力等多重因素下,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在过去一年里,随着宏观经济向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在稳市场、防风险、促转型的主基调下寻求新的平衡。 行业承压下,房企格局分化持续,多重挑战仍然存在,找到企业高质量发展与防范风险的平衡点是当下的关键。作为一家具有长期主义视角的民营房企,龙湖集团积极探索新发展模式和经营模式,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在逆境中积极求变,为行业注入了一股活力。 近日,龙湖集团(0960.HK)发布了2023年全年业绩。报告期内,龙湖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807.4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龙湖集团运营及服务业务实现收入248.8亿元,同比增长5.7%。 利润方面,2023年,龙湖集团全年核心权益净利达114亿元,运营及服务业务贡献了超60%。同时,龙湖实现正向经营性现金流,全集团合计净流入35亿元,为主动压降负债规模、优化盈利结构提供新的活水。 “2023年,龙湖的五个航道业务全部实现经营性现金流为正,这也证明龙湖内生性发展动力增强,同时,龙湖经营性业务的利润占比已经过半,增强了龙湖穿越周期底气。”3月22日,在业绩会上,龙湖集团管理层表示。 五个航道业务稳步前进 随着房地产开发告别高杠杆、高增长的模式,支持性政策连续、精准实施,助力行业进入稳健发展的新阶段。在此背景下,龙湖2022年开始进行调整转型,2023年提出了高质量发展模式。相比过往,该模式主要有三点不同,即经营性现金流为正、有息负债规模稳步下降、开发业务之外的经营性收入及利润稳步可持续增长。 “经营性现金流为正,这对于我们来说是放在第一位的。”在业绩会上,龙湖管理层介绍称,未来公司要发展,是要靠内生动力去驱动,要靠业务产生正向的现金流去驱动。管理层表示,龙湖2023年首次实现五个航道的经营
      3评论
      举报
      龙湖集团“造血能力”强劲:经营性业务优化盈利结构,有息负债降154亿
    • 时代财经时代财经
      ·03-28 23:01

      黄光裕仍在自救,国美零售2023年亏损100亿元,拟成立新国美电器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张雪梅 图源:时代财经摄 作为曾经家电零售行业的霸主,国美零售(00493.HK)在2023年仍深陷泥潭。 3月28日晚间,国美零售发布2023年财报,集团销售收入为6.47亿元,去年同期为174.44亿元,缩水96.29%;归属于母公司拥有者应占亏损为100.57亿元,同比减少49.60%。 报告显示,期内收入大幅减少主要由于若干主要供应商暂停供货,这对国美零售的营运造成重大影响,同时,国美电器门店大量关闭,部分被竞争对手接盘,集团毛利也由18.19亿元下降至2023年的1.74亿元。 而由于广告投放缩水、员工锐减等因素,集团的营销、管理费用大幅下降。其中,2023年营销费用为16.75亿元,同比下降64.56%;管理费用为14.76亿元,同比下降49.33%。2023年底,集团雇员数量为2196名,上年同期为12431名,减少近万人。 2023年,国美零售加大短视频、直播及构建门店本地化生活等领域的投入。不过,时代财经注意到,在抖音上,官方账号“Gome国美企业店”“Gome国美”累计粉丝数量约35万,最新一次更新停留在2023年年中,新业态“国美超市”的账号自今年1月初以来也未再更新动态。 过重的债务负担是影响国美零售再度启航的阻碍之一。截至2023年底,国美零售的流动负债为383亿元。而根据其月初发布的盈利警告显示,截至今年2月底,其逾期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包括应付债券)本金共为192.6亿元。 为此,国美零售正在采取措施减轻流动资金压力,包括与银行和有关单位商讨改变贷款条款、延长贷款期限;以及与供应商磋商将逾期应付账款转换为普通股等。 去年12月27日,国美零售就以转让十分到家21.65%股权的方式与京东置换1.05亿元债务,并以债转股的形式偿还京东1.45亿元债务。本次债转股完成后,京东将持有国美零售0.27%股权,黄光裕及其一致行
      5评论
      举报
      黄光裕仍在自救,国美零售2023年亏损100亿元,拟成立新国美电器
    • 时代财经时代财经
      ·03-28 22:35

      偏离主业还是打辅助?中国信达2023年不良资产结构大调整,金融业务占比上升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吕泽强 作为四大AMC之一的中国信达(01359.HK),正慢慢从不良资产业务“出圈”。 3月26日盘后,中国信达发布2023年年报。2023年,中国信达业绩并未恢复增长,但同比降幅较2022年有所收窄。 近年来,虽然四大AMC均提出要回归不良资产主业,但不良资产业务收缩,金融服务业务扩张的趋势仍在延续,中国信达就是例子。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不良资产主业比重下滑 据2023年财报数据,中国信达2023年的收入总额为761.68亿元,同比下滑5.95%,虽然连续三年下滑,但较2022年17.13%的同比降幅有所收窄;归母净利润为58.21亿元,同比下滑7.80%,远低于2022年47.66%的同比降幅。 具体来看2023年,不良债权资产收入及公允价值变动、其他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利息收入构成了中国信达绝大部分收入总额。其中,属于中国信达不良资产主业范畴的,以摊余成本计量的不良债权资产收入和不良债权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均同比下滑超30%;而其他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和利息收入则分别同比增长107.27%和20.68%,其中利息收入总额为330.62亿元,占收入总额的比重为43.41%。 中国信达两大业务为不良资产经营业务和金融服务业务,金融服务业务包括银行、证券、期货、公募基金、信托和租赁业务等。 2021年至2023年,中国信达不良资产经营业务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8.9%、70.5%、58.3%;而金融服务业务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1.5%、30.1%、42.5%。从总资产及占比来看也是如此,2023年年底,中国信达的不良资产经营业务资产从2022年的9656.48亿元下滑至9135.50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从59.8%下滑至57.3%。 收购重组类不良资产收缩 不良资产经营业务的收缩也伴随着结构的调整。 中国信达不良资产经营业务按经营模式分为收
      32评论
      举报
      偏离主业还是打辅助?中国信达2023年不良资产结构大调整,金融业务占比上升
    • 时代财经时代财经
      ·03-28 20:39

      丽人丽妆2023年扭亏为盈,玉容初、美壹堂等自有品牌增速超40%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唐洛 2024年3月28日晚,丽人丽妆(605136.SH)发布2023年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丽人丽妆实现营业收入27.62亿元,扣非净利润为0.3亿元,扭亏为盈,主要系自有品牌进展顺利、存货规模下降及结构改善和整体费用得到控制所致。 此外,丽人丽妆积极响应证监会及交易所的投资者回报倡导,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元(含税),2023年分红金额占当期归母净利润的比例达67.81%,上市后公司3年累计分红1.76亿元,占公司募集资金净额的41.99%。 2024年,丽人丽妆将从研发创新、市场布局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出发,把ESG发展理念融入公司日常经营,聚焦情绪护肤与精简护肤两大潜力赛道,挖掘更多质量高、研发强的实力品牌与产品,驱动公司业务实现高质量发展。 玉容初、美壹堂等自有品牌增速超40% 聚焦情绪护肤潜力赛道夯实品牌产品力 2023年,丽人丽妆自有品牌销量实现稳健增长,营业收入整体增速超40%。目前,基于对市场消费人群细分需求的深入洞察,并依托多年积累的研发实力和品牌运营经验,公司已成功出孵化玉容初、美壹堂、寻味档案等多个自有品牌,分别聚焦情绪型敏感、精简护肤、地域美食等不同细分领域,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细分需求。 其中,玉容初、美壹堂表现亮眼,在情绪敏感和精简护肤两大赛道展现出强劲的品牌影响力和领先的产品实力。玉容初聚焦情绪护肤赛道,在主打安全的新链路修护基础上,实现高效率的抗衰提亮。公司通过市场调研发现,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消费者面临的情绪压力也日益增大,皮肤健康与情绪稳定密切相关。消费者容易忽视情绪型敏感肌的护肤问题,亦是传统护肤品牌未关注到的重要市场。在消费者有需求但市场又没有品牌能够满足的背景下,公司研究了藏红花提取物对情绪型敏感肌压力素皮质醇的作用机理,为情绪护肤提供了更多的解决思路,公司希望能够让
      10评论
      举报
      丽人丽妆2023年扭亏为盈,玉容初、美壹堂等自有品牌增速超40%
    • 时代财经时代财经
      ·03-28 20:10

      东北证券近30%股权遭"甩卖",第一大股东或将易主!公司回应:还在筹划阶段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刘子琪 东北证券(000686.SZ)的第一大股东或将易主。 3月27日晚间,亚泰集团(600881.SH)公告称,拟出售东北证券29.81%股份。其中,亚泰集团拟将东北证券20.81%股份出售给长春市城市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长发集团”),拟将9%股份出售给长春市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或其指定的下属子公司(下称“长春市金控”)。 据东北证券2023年半年报披露,该公司股权较为分散,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此次交易完成后,亚泰集团将仅保留东北证券1%的股份,长发集团将代替亚泰集团成为东北证券第一大股东,长春市金控则有望成为第三大股东。 长发集团成立于2013年9月,由长春市国资委100%控股;长春市金控成立于2017年9月,由长春市财政局100%控股。由于亚泰集团控股股东及实控人也是长春市国资委,且长发集团直接持有亚泰集团3.38%股权,该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对于第一大股东或将易主,东北证券方面对时代财经表示,现在还在筹划阶段,所有工作都还没有正式开展,所以暂时不太清楚后续的具体情况,公司会持续关注这个事情的进展。 时隔近两年,出售资产再推进 亚泰集团欲出售东北证券股权的想法由来已久。2022年7月26日,亚泰集团曾公告称,拟将公司持有的东北证券不超过30%股份出售给长发集团,双方签署《意向协议》。 不过,由于2023年2月东北证券因豫金刚石项目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该股权出售计划被迫搁置。4个月后,证监会对东北证券作出行政处罚。根据规定,东北证券受到行政处罚6个月内(2023年6月17日至12月17日),亚泰集团不得通过任何方式减持其股份。 如今,距离上述处罚已过9个月,该股份转让事宜再度被提上日程。和当初《意向协议》不同,此次交易方案新增长春市金控作为交易方,同时对交易对方拟受让股份数量进行调整,即将拟出售股份比例由30%调整为
      70评论
      举报
      东北证券近30%股权遭"甩卖",第一大股东或将易主!公司回应:还在筹划阶段
    • 时代财经时代财经
      ·03-28 19:54

      业绩变脸股盘点|海通发展上市首年净利同比大降七成,五券商在解禁高峰前提前减持套现

      本文来源:时代商学院 作者:陆烁宜 来源|时代商学院 作者|陆烁宜 编辑|孙一鸣 上市不到一周年,国内民营干散货航运龙头海通发展(603162.SH)首份年报就传来业绩变脸的消息。 2023年3月29日,海通发展在中信证券(600030.SH)的保荐下,成功登陆上交所主板。 今年3月21日,市场迎来了海通发展上市后首份年报。年报显示,2023年,海通发展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16.65%、72.44%,双双扭转上市前高增长态势。 招股书显示,2021—2022年,海通发展的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35.42%、28.02%,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683.76%、29.76%,业绩表现十分亮眼。 可见,上市后仅一年时间,海通发展的业绩就大变样。 需警惕的是,上市一周年之际,海通发展将有1.15亿股股票解禁,按照3月28日收盘价13.98元/股计算,这部分股份的市值达到16.08亿元。 时代商学院发现,在限售股解禁高峰到来之前,华泰证券(601688.SH)、中金公司(601995.SH)、国泰君安(601211.SH)、高盛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高盛公司”)、中信证券等股东已提前减持套现。 3月28日,就业绩变脸、股票解禁等问题,时代商学院向海通发展董秘办公室致电询问,但对方并未回复相关问题。 上市首年营收、净利润双双变脸 据招股书,海通发展主要从事国内沿海以及国际远洋的干散货运输业务,经过多年的积累,已发展成为国内民营干散货航运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 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实控人曾而斌直接持有海通发展59.08%的股份。 时代商学院发现,上市前,海通发展曾进行过多轮增资,并与其他多个股东签署对赌协议,涉及业绩承诺。 其中,2018年4月22日,海通发展与平潭雄鹰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签署对赌协议,承诺海通发展在IPO或上市前完成每年净利润不低于1亿元
      9评论
      举报
      业绩变脸股盘点|海通发展上市首年净利同比大降七成,五券商在解禁高峰前提前减持套现
    • 时代财经时代财经
      ·03-28 19:54

      监管能见度|IPO严监管进行时:常态化滚动式现场监管,重拳打击违规报价

      本文来源:时代商学院 作者:李干韬 来源|时代商学院 评论员|李干韬 编辑|孙华秋 3月15日,证监会连发四大重磅政策,IPO严监管正在进行时。 近期,证监会围绕IPO监管提出了多项举措,包括从公司治理、财务数据、分红、定价、募资以及盈利能力等多方面严把拟上市企业申报质量,同时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建立常态化滚动式现场监管机制,突出交易所审核主体责任等。 此外,上交所近日亦连发两份监管措施决定书,对券商、私募等机构投资者在参加IPO网下询价过程中存在的询价流程不规范、报价缺少依据等违规行为采取监管措施。 严监管下IPO撤单数激增。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7日,年内共有82家企业终止IPO审查,其中有80家(上交所27家,深交所33家,北交所22家)是主动撤回,占比超过九成。 分时间段来看,仅3月1—27日,已有30家企业主动撤回IPO申请,此前1月份、2月份主动撤回的企业分别有32家、18家。 分行业来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撤单最多,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紧随其后。 多数撤单的企业都被问询过几个共性问题,包括业绩增长或放缓原因,毛利率,定位问题,关联交易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公允性,公司重要股东股权被冻结,实控人过往纠纷等。 在此背景下,今年前三月(截至3月28日),A股仅有29家公司成功上市,同比减少约五成。 时代商学院认为,随着监管全方位加强,未来企业上市门槛将进一步提升,终止审核的企业数量还会继续增多。而重拳打击违规报价,则让新股询价定价回归价值发现的本源,是市场参与者的共同努力方向。 对IPO企业而言,应当注重自身的基础建设,包括财务健康、业务模式的可持续性、信息披露合规等,确保在达标的情况下再申报。 对中介机构而言,则需要提高执业质量和信息披露的可靠性,避免不合规对声誉带来的影响。 (全文
      85评论
      举报
      监管能见度|IPO严监管进行时:常态化滚动式现场监管,重拳打击违规报价
    • 时代财经时代财经
      ·03-28 19:54

      业绩变脸股盘点|兴业证券IPO保荐怪相:18家企业上市首年业绩下滑,四成企业破发

      本文来源:时代商学院 作者:黄祐芊 来源|时代商学院 作者|黄祐芊 编辑|孙一鸣 严审IPO或将成为常态。 3月15日,证监会“四箭齐发”,强调将严审“伪科技”、突击冲业绩等问题,对财务造假、虚假陈述、粉饰包装等行为及时依法严肃追责。 作为2023年首发承销及保荐费用排名前十五的证券公司,兴业证券(601377.SH)颇为引人关注。 时代商学院梳理数据发现,2019—2023年,兴业证券合计保荐了40家IPO企业上市。其中,超五成企业上市首年或次年业绩即变脸(营收或归母净利润由同比增长转为下滑)。 此外,在上市不到一年,兴业证券保荐的绿通科技(301322.SZ)就因产业基金的资金使用问题收到深交所的关注函。 针对上述问题,3月28日,时代商学院向兴业证券董秘办致电采访,但对方电话一直未能接通。 逾五成企业上市首年或次年业绩即变脸 Wind数据显示,2019—2023年,合计有40家企业在兴业证券的保荐下首发上市。其中,在创业板、科创板、深沪主板、北交所上市的企业分别有15家、12家、10家、3家。 募资方面,在上述40家新股中,实现超募的企业合计有16家。其中,福昕软件(688095.SH)、绿通科技、威士顿(301315.SZ)的超募金额较高,分别为21.79亿元、16.97亿元、5.25亿元,超募比例(即超募资金/预计募资金额)均超280%。 业绩方面,在上述40家企业中,有22家上市首年或次年业绩即变脸,占比达55%。其中,有18家在上市当年即出现业绩下滑,有4家在上市次年业绩迅速恶化。 以福昕软件为例,该公司于2020年9月8日在科创板上市。上市当年,其归母净利润为1.15亿元,但从2021年起,该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便断崖式下滑。2021—2023年,福昕软件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6亿元、-0.02亿元、-0.99亿元。 上市后,除归母净利润一年不如一年
      27评论
      举报
      业绩变脸股盘点|兴业证券IPO保荐怪相:18家企业上市首年业绩下滑,四成企业破发
    • 时代财经时代财经
      ·03-28 19:54

      减持套现观察 | 比依股份抛出千万元回购计划,限售期满大股东频频减持

      本文来源:时代商学院 作者:陆烁宜 来源|时代商学院 作者|陆烁宜 编辑|孙一鸣 3月27日,比依股份(603215.SH)公告回购计划称,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1500万~3000万元回购部分股份,并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然而,市场对此反应耐人寻味,当天比依股份的股价高开低走,收盘下跌1.61%,收于17.16元/股。 2022年2月18日,比依股份在中信证券(600030.SH)的保荐下成功登陆上交所主板,首发价格为12.5元/股,首发募资净额为5.19亿元。 今年2月8日,比依股份发布公告称,将变更2.32亿元首发募集资金的用途,占首发募资净额的比例为44.74%。 公告显示,首发募投项目共4项,截至2023年12月31日,除了募投项目“补充流动资金”所需的1亿元资金全部实施完毕之外,其他三大项目均有剩余资金。其中,首发募投项目中的“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信息化系统升级建设项目”受到扩产及技改项目变更的影响,无法保证新购入设备所需的铺设场地。 因此,其他三大项目剩余资金均被变更用途,用于其全资子公司宁波比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依科技”)的智能厨房家电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额为10.83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2.32亿元,建设周期为2年。 据招股书,比依股份是一家以空气炸锅、空气烤箱、油炸锅、煎烤器等加热类厨房小家电产品的设计、制造和销售为核心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空气炸锅是其第一大主营产品,2022—2023年上半年,空气炸锅在其营收中的占比均超过70%。 据华经产业研究院,2023年上半年,我国厨房小家电整体零售额为275.5亿元,同比下降8.5%。其中,空气炸锅增速承压,2023年上半年全渠道销售规模仅为25.3亿元,仅占2022年全年销售规模的30.74%。 或受国内小家电,尤其是空气炸锅销售额下降影响,2023年上半年,比依股份的内销收入仅为575
      53评论
      举报
      减持套现观察 | 比依股份抛出千万元回购计划,限售期满大股东频频减持
    • 时代财经时代财经
      ·03-28 18:28

      自营业务暴增250%,投行业务连续两年下滑,国元证券想做产业投行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吕泽强 2023年,国元证券(000728.SZ)的投行业务继续下滑。 3月25日晚间,国元证券发布2023年年报,其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均有所增长,这归功于自营业务。 不过,国元证券的投行业务却连续两年萎缩。对此,国元证券方面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将聚焦高科技产业及链上的上下游企业,储备优质项目;同时深入挖掘并购重组市场的潜力,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而新上任的总裁胡伟也将要带领国元证券朝产业投行方向转型。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自营业务同比大增250.45%,权益和衍生投资有秘籍 2023年,国元证券的营业收入为63.55亿元,同比增长18.99%;归母净利润为18.68亿元,同比增长7.75%,均扭转了2022年业绩下滑的局面。 从收入的主要项目来看,国元证券2023年的利息净收入为18.62亿元,同比下滑8.77%;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12.54亿元,同比下滑34.02%;投资收益为17.39亿元,同比增长210.02%;其他业务收入为17.76亿元,同比增长68.10%。由此来看,投资收益和其他业务收入的大幅度增长推高了营收的增长。 不过,国元证券2023年其他业务成本高达17.51亿元,占其他业务收入的比重为98.61%,所以,其利润的增长还是主要归功于投资收益的大幅度增长。 分业务来看,2023年国元证券的自营投资业务、资产管理业务、期货公司业务、国际公司业务均获得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其自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高达250.45%,扭转了2022年同比下滑69.83%的局面。 关于自营业务的大幅增长,国元证券在2023年年报中表示,主要为固定收益业务继续实现较好投资收益、权益类业务较上年亏损减少所致。据年报数据,国元证券2022年的权益类投资和衍生品投资收入总和为-8.82亿元,2023年扭转为1.72亿元,这部分投资的扭亏为盈,是其自营业
      9评论
      举报
      自营业务暴增250%,投行业务连续两年下滑,国元证券想做产业投行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