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视财经

一视财经是国内著名财经深度自媒体。

IP属地:未知
    • 一视财经一视财经
      ·03-24 23:04

      盛京银行:向稳、向优、向实、向新

      图片 作者丨一视财经 晓宇   编辑 | 西贝  2022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也为金融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盛京银行也踏上了经营发展的新征程,股权结构优化圆满完成,成为沈阳市国有城市商业银行,为这家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城商行增添了新的发展动能。 3月24日,盛京银行发布了回归国有后的第一份业绩公告。 截至2022年末,盛京银行资产总额10824.13亿元,较年初增长7.6%;吸收存款7715.66亿元,较年初增长4.7%;发放贷款及垫款6133.62亿元,较年初增长4.7%;实现营业收入161.53亿元,同比增长4.4%;净利润10.19亿元,同比增长136.6%。 从业绩公告看,盛京银行延续了2022年中报的向好发展态势,管理能力全面提升,“稳”的根基持续夯实,“优”的势头不断巩固,“实”的成效更加显著,“新”的势能逐步聚集。“向稳、向优、向实、向新”是对这家银行2022年业绩公告的最佳注解。
      0评论
      举报
      盛京银行:向稳、向优、向实、向新
    • 一视财经一视财经
      ·03-24 05:23

      合规背后,360数科的钱去哪了?

      来源丨读懂数字财经   编辑 | 西贝  划几个重点: 1、  如标题,360数科迎来了2017年以来营收和净利润首次负增长,这与利率下调和逾期率上升有关;整个信贷行业的红线是利率,对此360数科明显越来越合规了,合规的代价很惨痛。 2、  为什么360数科总收入微降的情况下,净利润大跌?核心是不良率较2021年末大幅增加,这也导致其拨备大幅提升。回答下,360数科的钱哪去了?净利润的很大一部分在拨备里。 3、  四项拨备总金额为65.84亿元,占了总收入的39.8%、成本及开支的一半以上,360数科可以说自己的科技公司,但金融属性是无法摆脱的,简单讲最适合它的标签还是那个老梗——金融科技。 4、四季度360数科轻资本、重资本的助贷规模缩小了,那谁增加了?表内贷款,或者说小贷公司的直接贷款规模增加了,这成了“全村的希望”。 5、怎么看360数科营收、净利润下滑?一次极限状态下的业绩,大概率已经触底,即使没有也无限接近底部。 近日,360数科发布2022年年报——全年净收入总额为165.54亿元,较2021年小幅下滑,净利润为40.05亿元,同比下滑超30%。(本文涉及货币均为人民币) 这是2017年以来360数科首次出现营收、净利润下跌的情况,读懂君相信这大概率也是其成立以来首次。 这是不是意味着360数科不能打了? 恰恰相反,读懂君认为这是360数科的极限承压下的数据,代表了它的下限。 而且360数科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小了——2022年年末在贷余额同比增加了15.1%至1634亿元,然而其营收居然下降了,这意味着360数科在2022年大幅降息以迎合监管。 降息是360数科营收降低的主要原因,那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逾期率上升导致的拨备增加。 越是体量大的公司,越容易
      103评论
      举报
      合规背后,360数科的钱去哪了?
    • 一视财经一视财经
      ·03-22 12:25

      微博钱包2022消保用户满意度97.7% 金融知识科普成亮点

      近日,结合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的到来和“提振消费信心”的年度主题,微博钱包发布2022年度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一览,从用户服务、产品体验优化、信息安全与隐私数据保护、用户金融知识科普等多个方面,回顾了过去一年微博钱包业务版块在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所做出的成绩。 与2021年相比,微博钱包在消保层面进一步加大了客户服务便捷性和效率的提升,同时积极响应管理部门号召,优化了消保中心建设,营销授权管理、协议合同等多个环节,并进一步加强了用户隐私数据保护建设。 更值得一提的是,借助微博平台传播优势,微博钱包在2022年成功策划和推出了《90/00后金融消费行为洞察报告》、《国产青年攒钱报告》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年轻消费群体金融消费洞察报告,同时联合财经大V进行开学季大学生财商知识科普,在消保领域积极发挥平台作用。 近日,结合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的到来和“提振消费信心”的年度主题,微博钱包发布2022年度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一览,从用户服务、产品体验优化、信息安全与隐私数据保护、用户金融知识科普等多个方面,回顾了过去一年微博钱包业务版块在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所做出的成绩。 与2021年相比,微博钱包在消保层面进一步加大了客户服务便捷性和效率的提升,同时积极响应管理部门号召,优化了消保中心建设,营销授权管理、协议合同等多个环节,并进一步加强了用户隐私数据保护建设。 更值得一提的是,借助微博平台传播优势,微博钱包在2022年成功策划和推出了《90/00后金融消费行为洞察报告》、《国产青年攒钱报告》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年轻消费群体金融消费洞察报告,同时联合财经大V进行开学季大学生财商知识科普,在消保领域积极发挥平台作用。
      601
      举报
      微博钱包2022消保用户满意度97.7% 金融知识科普成亮点
    • 一视财经一视财经
      ·03-19

      美妆赛道,谁在阻碍老品牌重生?

      作者丨一视财经 晓宇   编辑 | 西贝  长期以来,国人心里往往对护肤化妆市场有着一套自己的评价标准。在国外奢侈品大牌与国外平价大众线品牌的分食下,国货美妆品牌就像《狂飙》中尚未黑化的高启强,在一碗猪脚面里只能喝汤。 随着国潮之风乍起,在“颜值经济”的加成下,美妆护肤界的国货玩家纷纷发力,以珀莱雅、贝泰妮、华熙生物,福瑞达为代表的国货品牌们也纷纷加入了这场激烈的份额争夺战。 01 新渠道开启 珀莱雅逆袭 从“假洋牌”变成“新国货”,珀莱雅的逆袭之路走得异常艰难。 2003年,珀莱雅品牌创立。公司以下沉市场为主要战线,开通商超、日化专营等渠道进行宣传。在彼时“山寨”四起的年代,蕴含着本土品牌意识的萌芽开始破土。十几年间,珀莱雅曾买断湖南卫视金鹰剧场全年冠名权,在各大电视台投放广告,也合作过《时尚COSMO》、《瑞丽》等杂志媒体,甚至在公交车站、写字楼广告牌等公开展位,亦能见到珀莱雅的身影。 但这期间珀莱雅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经历了十几年的沉淀,2017年珀莱雅迎来了上市,业绩开始突飞猛进。“电商+网络直播”的快车,为这个老牌企业注入一股新鲜的活力。 作为最早在抖音上直播带货的传统企业,2018年珀莱雅通过旗下“黑海盐泡泡面膜”实现了销售额环比增长数十倍。2020 年公司开始采用大单品策略,推出了爆款早C晚A组合:双抗精华和红宝石精华,销售额在多平台排行榜上处于领先位置。公司也较早布局了抖音渠道,实现了种草销售一体化。数据显示,2022年618活动期间珀莱雅品牌抖音美妆国货排名已达第一,“双11”期间,珀莱雅在天猫卖出了14亿元,同比增长66%,在竞品中名列前茅。 回看上市以来的财务数据,2017年公司的毛利率为61.7%,2018年至2020年上升至64%,次年又增至6
      2014
      举报
      美妆赛道,谁在阻碍老品牌重生?
    • 一视财经一视财经
      ·03-15

      招联消金总资产破1600亿 新掌门刘烈宏的“快”与风控之压

      作者丨一视财经 文心   编辑 | 西贝  掌舵招联消费金融近一年之后,新任董事长刘烈宏终于交上了自己任上的首份成绩单,成效如何? 去年5月11日,招联消金公告,王晓初离任,刘烈宏担任招联消费金融董事长。在王晓初的带领下,招联消金净利润连续三年蝉联行业第一,规模从最初的470亿扩张至1500亿。 而今年3月8日晚间,中国联通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披露了其持股50%的合营公司招联消费金融的经营情况。业绩方面,2022年全年招联消费金融实现营业收入175.01亿元,较2021年的159.33亿元增长9.84%;实现净利润33.29亿元,较2021年的30.63亿元增长8.68%。 喜的是,截至2022年末,招联消费金融总资产为1643.4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79%,成为首家资产规模突破1500亿的消费金融公司。 忧的是,2022年招联消费金融业绩增速放缓,营收和净利润增幅均降至个位数。另外,被罚不断、风控之压也让刘烈宏如坐针毡。 近日,招联消费金融被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列入被执行人名录。 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招联金融”)于2月11日两次被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列入被执行人名录,执行标的合计为345345元。在(2023)湘01执324号案件中,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李宁辉分别被执行34.53万元。在(2023)湘01执325号案件中,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李宁辉分别被执行0元。 据此,招联消费金融回应称“招联应为‘申请执行人’,非‘被申请执行人’。律师正就相关情况和长沙法院沟通。” 这已经不是招联消费金融第一次被点名, 此前就因各种违规原因多次被点名罚款等。此外,在投诉平台上,对招联消费金融的种种违规操作投诉也不胜枚举。 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3月19日,招联金融启动上市工
      3评论
      举报
      招联消金总资产破1600亿 新掌门刘烈宏的“快”与风控之压
    • 一视财经一视财经
      ·03-08

      元气森林新原料的健康性争议

      经历了“0糖与0蔗糖”风波后,元气森林的配料表成了外界持续关注的焦点。所有人都喜欢“甜蜜”的味道,但糖又被称为另一种烟草,过度摄入会影响健康,对于一直主打“无糖”卖点的元气森林,新配方既要突出无糖,又要让消费者爱喝,怎么办?答案是两款配料:赤藓糖醇和三氯蔗糖。两者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略显神秘,却早已是食品饮料界的老朋友,二者作为糖的替代品被广泛用于诸多领域,赤藓糖醇是元气森林系列饮料中的主要成分,而三氯蔗糖则位于配料表末尾处披露,但其甜度是普通蔗糖的400~800倍。 作为糖的替代品,二者解决了糖对消费者健康的危害,但它们本身是否会对消费者的健康带来威胁?争议不小。主流观点认为,二者对人体没有危害或危害可以忽略不计,但也有不同意见,比如有研究表明,赤藓糖醇会可能会加速血栓形成,增加中风和心脏病发作的风险;而三氯蔗糖则被一些医生认为会影响肠道菌群甚至有毒性。真相为何,一些公开资料可供读者参考。1、赤藓糖醇会增加中风和心脏病发作的风险?据赤藓糖醇的百度百科:赤藓糖醇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可由葡萄糖发酵制得,其甜度只有蔗糖的60%-70%,入口具有清凉味,口味纯正,没有后苦感,可与高倍甜味剂复配使用能抑制其高倍甜味剂的不良风味。 天风证券曾在分析报告中指出赤藓糖醇是目前市场上唯一经生物发酵法天然转化和提取制备而成的糖醇产品,是国家卫计委认定的0能量糖醇产品。以赤藓糖醇来替代糖,本可称完美,但近期医学界却传来一些风险提示。《自然·医学》杂志2月27日刊载一项研究警告,常用的人工甜味剂赤藓糖醇可能会加速血栓形成,增加中风和心脏病发作的风险。上述研究来自美国克利夫兰诊所,研究人员对1157名有心脏病风险的人群和8名健康志愿者随访3年发现,当参与者食用含有大量赤藓糖醇人工甜味剂的加工食品时,数天内就观察到血液中赤藓糖醇水平显著升高,且凝血风险水平增加,有糖尿病等心脏病风险因素的患者,中风
      1404
      举报
      元气森林新原料的健康性争议
    • 一视财经一视财经
      ·03-06

      上市非原罪,周黑鸭跌落的前因后果

      作者丨一视财经 木卫  编辑 | 西贝  中国人对卤菜的追求,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独树一帜的。 两千多年的传承和发展之下,迄今为止,在这片土地上,已经诞生了如此这般种类繁多、风味各异的卤菜,其不论在粤菜、湘菜、徽菜还是川菜中,都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力,不论闹市乡野、不论酒楼小馆,随处可见其踪迹。天南海北的中国人尽管拥有着不尽相同的口舌之好,甚至对于豆腐脑、粽子等食品的“甜咸”之争都能定期成为网上的保留节目,但是对于卤味的追求,大家却能够达成惊人的统一度。而卤味食品,也一直以它独有的形式不断地超越与发展。 根据《中国餐饮品类与品牌发展报告2021》显示,从2011年到2019年间,国内休闲卤制品零售额的增速一直保持在15%以上;而根据国金证券于2020年发布的《休闲卤制品行业专题分析报告》,在过去几年间,休闲卤制品行业的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20%,跑赢其他休闲食品品类。 中国的卤味市场,是千亿规模的,如此巨大的财富宝库,自然能够诞生许多业界巨头。 我们的主角,是周黑鸭。 01 “鸭脖界爱马仕” 在中国发展历史绵长、品类浩如烟海的卤味文化中,酱鸭脖独得广大人民喜爱。最早的酱鸭脖于清朝时期出现,虽然出现时间较晚,但是其传播速度非常快,从上海到四川,从广东到河北,酱鸭脖很快征服了汉地十八省人民的味蕾,甚至还一度传到了关外地区。 中国人对酱鸭脖的喜爱,可以从恐怖的消费数字看出来,每周,全中国的平均鸭脖消耗量竟高达350000公斤,其中,被誉为“鸭都”的南京,更是占据了全世界70%的消费量,每年,有超过40亿只鸭子被制作成为鸭货,流向当地的市场。 如此广大的地域,自然会滋生出风味不一的地方品牌,其中能从地方走向全国的,自然就会成为业界翘楚,比如湖南的绝味鸭脖,江西的煌上煌,上海的久久丫,以及湖北的周黑鸭。 关于周黑鸭,业内素有“鸭脖界爱马仕”的
      211评论
      举报
      上市非原罪,周黑鸭跌落的前因后果
    • 一视财经一视财经
      ·03-02

      陆金所旧疾重、转型难,港股是容身之所吗?

      图片 作者丨一视财经 木卫  编辑 | 西贝  美股上市2年多后,曾经的网贷巨头陆金所过的并不如意,如今正急切谋求港交所IPO,巨头转身不易,这是陆金所在资本市场最佳的容身之所吗? 2月初,陆金所在港交所正式申请IPO,拟以介绍上市方式于港交所主板进行双重主要上市,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和瑞银集团。 实际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概股选择重返港交所,乘着这波回归大潮的,不只有陆金所,在此之前,还有金融壹账通、360数科等金融科技同行纷纷启动回港二次上市。 01 转身之难 在P2P行业最火爆的那些年,陆金所在业内的名号可谓如雷贯耳。 2011年9月,陆金所在上海注册成立,平台背靠巨头平安集团,这册资本金达8.37亿元。 起初的陆金所,其实是网贷平台,后来才涉足P2P财富经管。 2012年3月,陆金所旗下的网络投融资平台lufax.com正式上线运营,主要为中小企业及个人客户提投融资服务,2015年,陆金所注册用户首破千万,此后注册人数不断飙升,截止至2021年9月末,平台注册用户已超过4870万人;公司已为中国合计约660万名小微企业主提供服务,赋能的零售信贷余额达6365亿元。 P2P最早引入中国大陆是2007年,彼时,陆金所的成立恰好赶上了中国P2P产业快速增长的初期。乘着那几年P2P的发展大潮,当时的陆金所不断受到资本青睐,从融资的情况来看:2015年3月,陆金所完成A轮融资,融资额达4.85亿美元,投后估值达到100亿美元;2016年1月,陆金所完成B轮融资,融资额达12.16亿美元,投后估值达185亿美元;2019年3月,陆金所完成C轮融资,融资额达12.3亿美元,投后估值达394亿美元。 得益于背后平安集团雄厚的财力支持,陆金所很快在P2P行业中做大做强,迅速崛起成为当时的业界龙头,与蚂蚁金服并驾齐驱。2
      1,112评论
      举报
      陆金所旧疾重、转型难,港股是容身之所吗?
    • 一视财经一视财经
      ·02-23

      林建明IPO屡战屡败 云虚实贷的萨摩耶数科整改了否?

      作者丨一视财经 文心   编辑 | 西贝  一视财经【id:yishicaijing】消息,又接近一年一度315晚会,不少企业也到了神经紧绷的时刻。毫无疑问315对“上榜”企业的生存前景影响足够大,但是否真能做到警钟长鸣?也未必。我们以2019年315晚会点名的萨摩耶数科为例,看看其整改以及生存现状。 萨摩耶数科一直急迫寻求IPO,2018年其冲击美股未果后,屡战屡败,于2021年在赛道日渐拥挤和盈利压力现状下转战港交所,至今尚未传来通过聆讯的消息,这也意味着,按照港交所招股书有效期6个月的时限,萨摩耶数科的招股书早已失效。 01 315窃听风云以及万条投诉阴影 2022年315晚会揭秘萨摩耶金服工作人员涉嫌通过放置声牙科技的“探针盒子”产品在商场、写字楼,在手机无线局域网打开的情况下,探测用户并收集MAC地址,随后转换成电话号码,通过所收集数据对用户进行精准画像,采集用户信息。萨摩耶金服就用这种方式,“精确”寻找客户,获取信息后拨打骚扰电话,营销推广其信贷产品。 晚会次日,其就发布声明,称从没向使用过类似新产品的第三方公司违反规定获取用户信息。称被曝光人员所在的深圳紫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简称紫康网络)由离职员工创办,与萨摩耶金服共享办公室。 据天眼查显示,萨摩耶金服在2018年8月至事发,一直是紫康网络的股东,2021年退出。 被央视“315晚会”点名,对萨摩耶金服品牌无疑造成了巨大影响。为了推销其信贷产品,萨摩耶不惜侵犯个人隐私,这背后隐藏着贷款利息极高的诱惑。 315晚会上重点揭示了俗称为“714高炮”的一种贷款,这类贷款期限大概7天或14天,年化率做到百分之几十,已经超过了1000%。 萨摩耶一直从事助贷业务,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为用户和金融机构撮合贷款,业务涉及跨机构信用卡账单分期、预借现金、信用贷款,产品
      11评论
      举报
      林建明IPO屡战屡败 云虚实贷的萨摩耶数科整改了否?
    • 一视财经一视财经
      ·02-20

      资本看衰乐华 杜华的三剂“药”能凑效否?

      作者丨一视财经 鹰瞳   编辑 | 西贝  上市之后,资本市场显然比较看衰乐华娱乐的前景,上市首日暴涨近 50%之后,乐华娱乐的股价持续下跌,截至2月20日,股价累计跌幅近20%,市值已蒸发 10 亿港元,目前市值仅为37亿港元。 乐华娱乐曾在八年时间三次冲击IPO,可谓历经波折,最终都失败告终,杜华终于凭借王一博圆梦,1月19日,乐华娱乐在港交所正式挂牌,成为国内“艺人经纪第一股”,在现场敲锣仪式上,首次王一博身份转化为乐华娱乐的股东。 招股书显示,2022年前9个月,乐华娱乐实现营收7.53亿元,2021年同期为8.95亿元,同比下降15.9%;期内利润为13.45亿元,2021年同期为2.37亿元。但若剔除可转换优先股的公允价值收益12.04亿元,期内利润仅为1.4亿元,较2021年同期大幅下降。 2022年8月7日乐华娱乐通过港交所聆讯,定于9月7日登陆港交所正式上市交易,这给萧条的文娱市场注入兴奋剂,杜华甚至已经兴奋地在朋友圈庆祝,临门一脚,但于9月2日乐华撤回IPO计划,上市暂缓,有报道称是投资者意向未达到公司估值预期所致。 据知情人士透露,经纪公司风险高,监管预期不明朗,市场反应不积极,是此次上市搁置的重要原因。 与上次申请IPO拟募集9亿~11.27亿港元资金相比,乐华娱乐IPO募资规模大幅缩水超40%。 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2年前三季度,艺人管理业务为公司分别贡献收入5.3亿元、8.08亿元、11.75亿元、6.78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从84%一路上升到90.1%。 乐华娱乐虽拥有众多艺人,但营收结构单一,高度依赖头部艺人的B端营销收入,招股书显示,2022年前9个月,王一博创收占乐华娱乐总收入的58.8%,他以一己之力撑起了乐华的半边天。 乐华曾在招股书“风险因素”部分直言:公司业务在很
      12评论
      举报
      资本看衰乐华 杜华的三剂“药”能凑效否?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