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财经

亚洲有影响力的金融信息服务传播平台

IP属地:北京
    • BT财经BT财经
      ·08:37

      向马斯克雷军宣战,李斌接着奏“乐”接着舞?

      最近新能源车圈的趣事,毫无疑问是蔚来推出了新品牌乐道。 业内人士对此的第一反应是,“李斌要占上合家欢乐这个口子”。发布会上李斌确实也主动承认,自己起名的灵感来自“合家欢乐,持家有道”。 更有意思的是,乐道一口气“撞车”了很多友商。 首先是理想,乐道官宣当日是“国际家庭日”,盯住的主要客群是家庭用户,跟“奶爸车”理想正面对垒。合家欢乐这一广告语,也可以说是直接在对有娃家庭、中产一族放话。 其次是小米,小米SU7的发布会上李斌就开始给乐道做口头曝光,表示小米SU7的定价出来啦,太猛啦,蔚来接下来都不知道该怎么给子品牌汽车定价啦。正式推出时,乐道汽车总裁艾铁成公布了乐道L60的预售价为21.99万起,价格逼近小米SU7,但比特斯拉Model Y还要便宜3万元。 这也引出了李斌心里最想锚定的竞争对手,特斯拉。发布会上李斌直接喊话:“乐道会比Model Y更长,比Model Y更宽,比Model Y空间更大。”跟马斯克打擂台是中国新能源车企引流量屡试不爽的法宝,但放在惯来含蓄的李斌身上,还是显得有些微妙。 透过蔚来给乐道造势的这些举动,以及乐道“疯狂碰瓷”其他品牌打出声量的动作,可以看出的是蔚来近两年的压力,以及累计亏损超800亿给李斌带来的焦虑。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弥补资金缺口,是李斌给蔚来想出的解决方案,但能否真正实现,考验仍留在6个月后。 新车带不动蔚来股价 乐道新品发布的第二天,蔚来美股股价跌了约8%——近10亿美元市值蒸发,投资人对于蔚来这次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的态度可见一斑。 资本市场的冷淡,与消费市场的热情形成了鲜明对比。 乐道新品发布当日,号称“从来不发订单海报”的蔚来借着乐道总裁艾铁成之口透露,乐道的订单数量超过预期2~3倍,大大超出了蔚来团队的设想。 形势看似一片大好,李斌却依然三缄其口。 他表示未来一年内不会将乐道的订单及交付信息公之于众,而是保留作内部使用。这样的
      27评论
      举报
      向马斯克雷军宣战,李斌接着奏“乐”接着舞?
    • BT财经BT财经
      ·06-11 16:35

      苹果终于拥抱AI,但是好像在吃剩饭?

      在WWDC的盛大舞台上,苹果CEO蒂姆·库克以一段事先录制的视频开启了这场科技盛宴。他兴奋地宣布,苹果将展示一项“意义深远的新智能能力”。此言一出,全场的气氛瞬间被点燃,所有人都期待着苹果在AI领域的新动作。 随着库克的引领,苹果的高管们逐一介绍了支持iPhone、iPad、Mac、Apple Watch以及混合现实头显Vision Pro的全新操作系统。这些操作系统都将在7月进入测试阶段,并预计在今年秋季正式与用户见面。这是一场跨设备的智能升级,旨在为用户提供更加流畅、协同的体验。 备受瞩目的苹果全新AI系统Apple Intelligence如期而至,它已被深度集成到iPhone、iPad和Mac的新操作系统中。这一系统的亮相,标志着苹果在人工智能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作为升级版的虚拟助手,Siri在Apple Intelligence的加持下,将变得更加智能和强大。 苹果将Apple Intelligence定义为个人智能系统,它能够充分利用苹果芯片的强大能力,理解和创建语言、图像,并在不同的应用之间灵活切换,执行用户的命令。这一系统的引入,无疑将大大提升苹果设备的用户体验。 然而,这项激动人心的技术并非适用于所有苹果设备。由于Apple Intelligence依赖于强大的芯片性能和本地运行能力,因此目前仅支持部分高端设备。在iPhone方面,仅有iPhone 15 Pro和iPhone 15 Pro Max两款机型能够体验到这一智能系统。而在平板和电脑方面,则要求设备搭载M1芯片或更新的M系列芯片。 此外,苹果还表示,Apple Intelligence目前仅支持英语,用户需要将Siri和设备语言都设置为英语(美国)才能启用。尽管这一限制可能让部分用户感到不便,但苹果承诺将在未来一年内逐步更新功能,并支持更多的语言和设备。 从表面上看,Apple Intelli
      93评论
      举报
      苹果终于拥抱AI,但是好像在吃剩饭?
    • BT财经BT财经
      ·06-11 08:33

      网络短剧无备案不播出,“王妈们”要凉了?

      肆意放飞的网络短剧,如今也要“持证上岗”了。 6月1日是儿童节,也是《微短剧备案最新工作提示》正式生效的第一天。按照“提示”要求,从这一天起,所有未经审核及备案的短剧禁止在网络平台播出。 短剧的监管进一步向网络大电影、网络综艺、网络电视剧等类别靠拢,即先报批,再面世。用业内人士的说法,以后出现的短剧都相当于拿了“龙标”的短剧,在制作水平和价值观方面都有着更为系统的要求。 同期出现的诸多案例也证明,短剧到了引入监管的时候。近日爆火的“王妈”(视频账号名为@七颗猩猩)迄今为止获得了超18亿播放量,却因少缴社保、压榨员工等争议频上热搜。 先是有博主爆料自己曾应聘“王妈”公司,负责广告脚本编写、文案创作、图文拍剪、复盘数据等多项工作的岗位月薪只有四千。随后不断有知情人出现,称看似为了打工人发声的王妈是真正“资本家”,不仅实行大小周作息,而且对员工设备需求苛刻,还得自带电脑赴岗。 针对“王妈”系列的创作,观众也渐渐心生不满,“创作力下滑”的指控下,行内业外都有更多人开始关注此事,其中不乏注重“程序正义”的热心人。据媒体报道,网友发现国产微短剧发行备案两套系统都没能查到“王妈”系列短剧备案信息。 “王妈”团队工作人员对此回应,这是以微短剧形式去创作的短视频,本质上并非短剧,因此也无需备案。视频平台则表示,将提交审核人员核实。双方各执一词,短剧之短与短视频之短处在罗生门式的争论之中,这场大戏接下来该怎么唱?从行业的反应里,或许能窥到一丝踪迹。 大厂盯上短剧 红头文件下发后,反应速度最快的无疑是各个大厂。 据不完全统计,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短剧播出的主要平台纷纷结合《微短剧备案最新工作提示》的要求推出了短剧备案的详细要求。 从制作方的角度看,《微短剧备案最新工作提示》的出现虽然在既有的工作模式中加入了新的监管政策,但对能够聚合大量短剧供给及短剧观众的平台来说,这也是个大浪淘沙、适应者生
      16评论
      举报
      网络短剧无备案不播出,“王妈们”要凉了?
    • BT财经BT财经
      ·06-07

      董明珠还是没搞懂雷军,小米空调销量超过格力

      6月2日晚,央视财经频道曝光了二手空调翻新造假的背后的产业。 在这个新闻节目中,央视罕见的点赞了小米空调。新闻的内容是关于北京发放智能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的,报道称小米成为大家点赞的对象,报道也提及小米空调的服务十分到位,当你购买小米空调时,新机送到的同时安装师傅会把原来的旧机拆走,直接安装新机把以旧换新一站式完成。 在央视新闻报道后,雷军第一时间将这则新闻转载到自己的微博。央视报道后,小米空调在网上引发了热议。 据数据显示,小米空调已经悄然成为市场巨头,2024Q1整体出货量达到69万台,同比增长63%。行业预测2024年小米空调的出货量将会达到700万台。 小米空调已经领先格力 在骄阳似火的季节,空调市场也随之迎来了年度的销售盛宴。当618的钟声敲响,一场关于冷气与科技的较量悄然展开,而这场战役的结果,却让整个行业为之一振——618空调销量排名:小米第一、格力第五,一个崭新的时代似乎正在悄然降临。 小米这个品牌最初与智能手机紧密相连,却在短短六年间,以一匹空调界的新马姿态,跑出了令人瞩目的轨迹。2018年的夏天,小米首次涉足空调领域,对于这个充满挑战的市场,小米像是一个满怀激情的探险者,带着对智能生活的独到理解,踏入了这片看似已被巨头瓜分的疆域。 其明星产品——小米巨省电空调,正是这场逆袭战中的秘密武器。凭借超高的能效比与智能化体验,小米空调迅速捕获了年轻消费者的芳心。在京东618的热卖榜单上,这款空调以超过100万用户的信赖为基础,仅在活动前三天就狂销2万台,连续霸榜,书写了一段从无名小卒到王者的传奇。 小米的成功,不仅仅是数字的堆砌,更是对市场需求深刻洞察的结果。每一台售出的空调背后,都是一个家庭对智能生活品质提升的渴望,以及对小米品牌理念的信任。小米空调通过智能互联、节能环保的特性,吸引了现代家庭对于绿色健康生活的向往,成功在传统与新兴消费观念的交汇处找到了自己的
      162评论
      举报
      董明珠还是没搞懂雷军,小米空调销量超过格力
    • BT财经BT财经
      ·06-07

      为什么要学习比亚迪,而不是华为?

      比亚迪秦被网友称作中国工业奇迹,不是没有道理的。 最近比亚迪可谓风光无限,各大社交平台和门户网站都被比亚迪秦L DM-i续航超过2100公里刷屏,这个消息甚至在海外都引起了轰动。其实比亚迪官宣的这个亏电油耗略显保守,据易车网、太平洋汽车乃至多个知名车评人对比亚迪秦L DM-i的实测,路线分为从西安到哈密、从西安到长春和从西安到深圳的6组测试车,测试的结果都超过了2300公里以上。  比亚迪秦L不仅在中国网络刷屏,外网上“加满一箱油可以从纽约跑到迈阿密”的话题也被广为流传,在美国网友中掀起了轩然大波,甚至有美国网友要跑到中国“走私”比亚迪秦。  外媒对中国车企的重点报道此前也有过,但从没有像对比亚迪秦L DM-i这样铺天盖地的密集报道。特别是美国网友看到其售价只有13775美元后直接破防了,惊呼这是一项革新性的技术,传统汽车厂商将“Game over”。美国网友比较遗憾的是这款车因为所谓的安全因素不能在美国销售,否则将迅速占领美国市场。  有美国网友对美国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征收100%的关税进行了嘲讽,认为比亚迪即便是加了100%的关税,依然比美国3万美元以上的车要好,大量网友表达了对比亚迪的支持,认为如果这些车辆能够大规模生产,那么所有其他汽车制造商在价格、功能和质量方面都将面临巨大的困难。一时间全美网络都在热议比亚迪秦L DM-i。  这还不是比亚迪爆火消息的全部,6月2日晚,比亚迪发布了5月产销快报,数据显示,比亚迪5月销售新车331817辆,其中乘用车销售330488辆,同比增长38.2%。 至此,比亚迪2024年已累计销售新车超过126万辆。随着比亚迪秦L DM-i的问世和火爆,未来比亚迪的销量将有可能出现暴涨的情形,有机构开始调整对比亚迪年销量的预期,认为比亚迪的2024年的销量将达到370万辆到400万辆。 受此多重利
      260评论
      举报
      为什么要学习比亚迪,而不是华为?
    • BT财经BT财经
      ·06-06

      英伟达掀翻苹果,黄教主登基

      英伟达好像赢麻了。 6月5日,一个名字在华尔街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英伟达(Nasdaq:NVDA)。当日的股市收盘时,它的股价犹如一匹黑马,再次冲破了历史的天际。不仅收涨5.16%,更在这连续的三个交易日内,稳稳地站在了历史新高的位置上,市值飙升至惊人的3.01万亿美元。 这个数字,让英伟达一举超越了科技圈的常青树——苹果公司,紧紧跟在了微软的3.15万亿美元之后,成为了科技股排名第二的存在。 更加令人瞩目的是,英伟达从2万亿美元市值跃升到3万亿美元,仅仅花费了三个月左右的时间。而今年到目前为止,英伟达的股价已经累计上涨了超过147%,去年的涨幅更是高达惊人的200%。这样的业绩,不仅让投资者们眼前一亮,更让市场分析师们对其未来充满了期待。 瑞穗证券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们果断地将英伟达的目标价从1180美元上调至了1275美元,并坚定地维持了“买入”的评级。瑞穗的分析师Vijay Rakesh对英伟达的前景信心满满。在他看来,英伟达所拥有的Hopper平台,以及即将在今年第三季度至明年第一季度震撼登场的Blackwell B100,都预示着这家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巨大潜力和无限可能。 就在几天前,英伟达CEO黄仁勋在中国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的舞台上大放异彩。他像一位充满激情的超级销售员,亲手将名为“Blackwell”的芯片带到观众面前。他自豪地介绍,这款芯片是“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复杂、性能最高的芯片”,能够通过NVLink交换器连接两个裸晶(Die),从而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强大算力,为兆级参数规模的生成式AI提供坚实支撑。 紧接着,黄仁勋又展示了另一款名为“DGX Blackwell”的设备。这款设备的算力之强,足以满足一整家AI公司的全部需求。它通过NVSwitch连接了72个Blackwell芯片,构成了一个算力巨兽,仿佛拥有了无尽的力量。 在演讲的尾声,黄仁
      4591
      举报
      英伟达掀翻苹果,黄教主登基
    • BT财经BT财经
      ·06-05

      巴菲特公司股价“技术性闪崩”,谁错过了一夜暴富机会?

      伯克希尔哈撒韦股票突然闪崩,跌幅近100%。  据Wind资讯,周一(6月3日),纽约证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的一个技术问题导致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的A类股票似乎下跌了近100%。  因为上述股票停牌,巴里克黄金公司(Barrick Gold)和努斯卡尔电力公司(Nuscale Power)的股票也受波及出现了大幅下跌。  故障迅速得到了修复,所有受影响的股票都已经在当地时间中午前恢复交易。  伯克希尔A类股是市场上单价最高的股票之一,正常交易价格超过62万美元,比美国房价中位数还高出约45%。交易所数据显示,在停牌前,有人以每股185.1美元的价格“抄底”了伯克希尔哈撒韦A类股,有媒体分析指出,如果纽交所认可这笔钻空子的交易,这位幸运儿手中的股票价值将瞬间翻3400倍以上。  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技术故障”影响到底有多大?  股价为何闪崩 美股市场的6月首个交易日,一场突如其来的“股价地震”震惊了华尔街。股神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RK.A)股价在开盘后不久,因技术故障而暴跌99.97%,这一罕见的暴跌幅度仿佛在嘲笑那些自诩为股市预测大师的人们。  在那惊心动魄的上午,BRK.A的股价从高位的7267156.10美元一路狂泻至185.10美元,市值也从巅峰的9070.5亿美元一度缩水至可怜的2.66亿美元。想象一下,那些手握BRK.A股票的投资者们,在这一刻恐怕是心如刀绞,不知所措。  更加戏剧性的是,这场暴跌并非市场行为的反映,而是一场由技术故障引发的“乌龙”。 在股价暴跌后,交易所在美东时间6月3日上午9:50紧急暂停了BRK.A的交易。经过近两个小时的紧张排查
      1,5601
      举报
      巴菲特公司股价“技术性闪崩”,谁错过了一夜暴富机会?
    • BT财经BT财经
      ·06-05

      六年四换帅,茅台到底经历了什么?

      大量黄牛已停收茅台,或选择暂时退场。 张德芹出任茅台董事长不满一个月,此前他曾坚定的宣称不做网红。不做网红的茅台虽然值得肯定,但是今年以来,茅台的价格持续下探,就连最火的飞天茅台都已跌破2500元,据报道,大量黄牛已停收茅台,或选择暂时退场。 5月29日,茅台在茅台会议中心召开2023年度股东大会。本次股东大会参会者超过1700人,茅台和投资者对茅台保持着高度关注。股东大会以超过99%的高票选举张德芹为茅台第四届董事会董事,并在随后召开的茅台第四届董事会2024年度第六次会议选举张德芹为第四届董事会董事长和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委员。至此备受关注的茅台新一届领导班子顺利完成交接。 在连跌7个交易日后,5月29日贵州茅台股价微涨0.56%,在随后三个交易日又持续走跌。截至6月3日收盘,茅台股价为1639.39元,再次收跌0.55%,距离2021年年初的2519.99元的股价高点已经下跌了35%,市值蒸发了1.1万亿元。 茅台换帅之所以如此引发市场关注是因为“硬通货”茅台酒的价格在年内出现较大波动,不断下探的价格让很多投资者和黄牛损失惨重,以最火的飞天茅台为例,BT财经走访了部分北京市场,在某些经销商渠道,该产品散装到手价最低为2480元,原箱为2720元,甚至低于批发价,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黄牛正在和茅台“分道扬镳”。 茅台在市场遇冷、一度丢掉A股市值第一的头衔(中国移动一度登顶)以及换帅的情况下,这场打破常规的股东大会,能否让茅台重新找回节奏,让股东和投资人放心,成为众多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业绩才是硬通货 不久前茅台发布2024年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2024年一季度茅台营收464.8亿元,同比增长18.04%;归母净利润240.7亿元,同比增长15.73%。尽管茅台的价格出现不小的下滑,但并未影响到茅台的整体营收,其营收增幅高于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持
      113评论
      举报
      六年四换帅,茅台到底经历了什么?
    • BT财经BT财经
      ·06-04

      工信部向单踏板模式出手,特斯拉引以为傲模式会不会终结?

      工信部终于向新能源车单踏板模式出手了。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5月27日发布公告,就《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等五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征求意见稿)对装备电力再生式制动系统的车辆的附加要求增加如下条款:对于A型及同时具有A型和B型电力再生制动系统的车辆,在前进挡下通过松开加速踏板实现的制动作用不能使车辆减速至停车。 什么意思呢?来看意见稿里的解释: A型电力再生式制动系统:不属于行车制动系统的电力再生式制动系统。也就是没有“能量回收”这个功能,能量回收弱的那种怠速。 B型电力再生式制动系统:属于行车制动系统的电力再生式制动系统。也就是有“能量回收”这个功能,能量回收强。 说直白一点就是,如果这台车没有“能量回收”功能,或者这台车具备“可以设置能量回收”,又可以“不设置能量回收”的话就不能在D档下松开加速踏板到完全停车。 再用简单的通俗话来说:就是现在所有具有“能量回收”的新能源车在D档下都不能松开油门让它自己完全停下。那也就是“保持模式”要被禁止。这对哪些车企有影响呢? 为何对单踏板模式出手?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如同一场革命,新技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令人目不暇接。然而,这场速度与激情的盛宴背后,不应忽视的是对安全的深思熟虑。每项创新在带来便捷之前,都应经过时间与实践的双重考验。 比如被追捧又饱受争议的单踏板模式,正悄然改变着我们的驾乘习惯,也悄然埋下了隐患的种子。 想象一下,你驾驶着最新款的新能源座驾,穿梭于都市之中。单踏板模式让你只需轻轻一抬脚,就能实现从加速到减速的流畅过渡。车辆仿佛懂得你的每一个意图,动能回收的同时,还为你省下了宝贵的续航里程。一切看起来如此完美,但是便捷之下隐藏着怎样的危机? 在无数个驾驶的瞬间,我们的大脑与双脚之间建立起了一套默契的“条件反射”体系。遇到危险,无需多想,脚尖自然偏向左方,重
      161评论
      举报
      工信部向单踏板模式出手,特斯拉引以为傲模式会不会终结?
    • BT财经BT财经
      ·06-04

      “净息差王”平安银行被招行抢了风头?

      平安银行正咬牙忍过转型阵痛期。 平安银行( 000001.SZ )最近遭遇重罚。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5月17日披露行政处罚信息,平安银行因五大违法违规事实,被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合计6723.98万元。这次处罚主要指向总行。在6723.98万元的罚没款项里,总行吃下6073.98万元,分支机构吃下650万元。 公告的违法违规事实显示,处罚平安银行的原由包括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方面的问题、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等信贷业务问题、违规接受第三方金融机构信用担保等同业业务问题、违规向理财产品提供融资等理财业务问题、部分非现场监管统计数据与事实不符等几大问题,几乎覆盖了银行经营的方方面面。 同期还有另外两家中国平安集团旗下公司被罚,分别是平安财险和平安健康保险。前者被罚595万元,另有多名责任人受警告并处罚款;后者被罚555万元。 消息公布后的交易日,平安银行股价微微下跌0.35%。回顾公司行情走势,呈现近期表现尚可、但长期有些颓靡的特点。截至5月28日,平安银行近一年股价下跌3.51%,是A股九家股份制银行中,唯一在此期间段下跌的。 最新发布的一季报,平安银行也上演了业绩大变脸。这是怎么回事? 一季度营收骤降 4月19日(周五),平安银行发布2024年一季度财报。当季该行实现营收387.70亿元,同比下降14.03%;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9.32亿元,同比增长2.26%。 放在行业里横向比较可以发现,平安银行当季营收下滑幅度,是A股九家上市股份行里最大的。 对此,平安银行在财报中解释道,营收大幅度下滑主要是受到持续让利实体经济、调整资产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为何能实现营收大幅下滑、但利润保持增长?机构分析指出,继续管控费用、降低信用成本,反哺了净利润。东兴证券发表于4月22日的研报发现,当季平安银行加强费用的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1.
      89评论
      举报
      “净息差王”平安银行被招行抢了风头?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