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度商业

知名财经领域创作者

IP属地:北京
    • 尺度商业尺度商业
      ·05-05 17:13

      方太茅忠群,捧着《论语》治公司

      文 | 张佳儒 在中国,有一批没有上市的龙头企业,比如华为、娃哈哈、老干妈、方太集团。 对于不上市的理由,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说,“股东们会逼我们横向发展,我们就攻不进‘无人区’了”。娃哈哈前董事长宗庆后表示,公司手上有足够的现金流,没有向银行贷一分钱。 方太不上市也是因为“不差钱”,还有另外一个独特的理由,方太创始人、董事长茅忠群曾说:“希望把所有的干扰都减到最低。我现在在做一个试验,就是如何打造中西合璧的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 世界上不少成功的企业,都是美式管理、日式管理的成功典范。很多大学的EMBA课程,学的都是西方管理。 2001年开始,方太引进各种西方先进管理流程和体系。2008年开始,方太探索中华文化与西方管理相结合,并确立了“中学明道、西学优术、中西合璧、以道御术”的总纲。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方太将儒家经典《论语》中的“仁义礼智信”等理念写进方太的价值观,在内部对员工进行儒家思想教育,并用儒家经典指导公司经营。茅忠群可谓是捧着《论语》治公司。 从业绩数据来看,方太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 根据方太的披露,2017年,方太年销售收入突破百亿,成为中国厨电行业第一家实现百亿的企业。2023年,方太全年完成销售收入达176.29亿元,同比增长8.53%,高于行业2.9%的增速。 近几年,茅忠群又给方太提出更大胆的千亿目标,“只有做到了千亿,才更加能够证明中华优秀文化可以在现代企业中被应用得很好”。 从“富二代”到“创二代” 茅忠群,1969年8月出生于浙江省慈溪市。1991年,茅忠群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无线电技术专业学士学位,并于1994年获得了该专业的硕士学位。 在专科生都堪称学霸的年代,茅忠群取得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让他的父亲看到了家族企业传承的希望。 上世纪80年代,茅忠群的父亲茅理翔经营慈溪无线电九厂,1992年更名宁波飞翔电子工贸总公司,出
      141评论
      举报
      方太茅忠群,捧着《论语》治公司
    • 尺度商业尺度商业
      ·05-04 17:31

      快手程一笑的“回春”术

      文 | 金卫 2021年10月,程一笑从宿华手中接过CEO,成为快手的新掌门。 当时,快手正处于持续亏损状态,2021年第三季度,快手单季调整后净亏损48.22亿元,同比扩大401%,2021年全年快手净亏损780亿。 程一笑的使命无比明确——扭亏为盈。程一笑上任之后,开始对快手大刀阔斧地改革,简单来说就是“降本增效”。2022年,程一笑接手第一年,快手全年净亏损137亿元,经调整亏损净额57.51亿元。 2023年,程一笑上任的第二财年,快手终于走出亏损泥潭,营收首次突破千亿门槛,且实现了盈利,公司经调整净利润为102.71亿元,从亏损57.5亿到盈利102亿,快手实现了盈利“回春”。 不得不说,程一笑有两把刷子。他的“回春”术,是如何做的? 谁是程一笑? 快手有两个联合创始人:宿华和程一笑。 为何是两个创始人?有一句话说:作为一个工具,快手起源于程一笑。但最终成为一个社区,快手要感谢宿华。 程一笑,1985年生于铁岭市,毕业于东北大学,他毕业后先是进入外资企业,其后出任人人网客户端开发工程师。 2011年,程一笑在人人网工作期间,开发了一款名为“GIF快手”的动图制作软件。这款软件因其趣味性而在社交平台上走红,这就是快手的前身。 两年后,GIF快手打算向短视频进军。在五源资本合伙人张斐的撮合下,正在找创业方向的宿华与程一笑见面合作,双方的创业团队也由此合并。 1983年的宿华毕业于清华大学软件学院。毕业后,他曾在谷歌中国、百度公司担任工程师,之后开始创业。 两人合作之后,快手大幅改进内容推荐应用的算法及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以实现更高效及更具个性化的内容推荐。随后几年,快手实现了用户规模的快速增长,成为国内最大的短视频平台之一。 从分工来看,程一笑担任快手的首席产品官,全权负责产品相关的事务,包括开发新应用程序、产品迭代、开发新应用程序功能及用户界面优化等。 而宿华一直
      506评论
      举报
      快手程一笑的“回春”术
    • 尺度商业尺度商业
      ·05-03 17:55

      李宁,“隐形掌柜”难隐形

      文 | 杨万里 2021年,在和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一次对谈中,李宁总结了自己30年的创业生涯:第一个十年专注在体育,第二个十年重心在公益,第三个十年才开始学做商人。 2023年,李宁又在一次专访中表示,“(第四个十年)努力做好商人,现在还没有做好”。 从运动员到企业家,李宁是中国体坛成功的转型者。李宁与其他企业家相比有不同的风格,他对CEO职位兴趣不大,像一位“隐形掌柜”。 然而,在李宁公司跌宕起伏的发展过程中,李宁始终难以“隐形”。 “隐形掌柜”李宁 1990年,李宁拿下第十一届亚运会的赞助权。凭借自己的商业才华,他让“李宁”品牌一炮而红。 李宁创业不久后,就引进了职业经理人陈义红。后来李宁逐渐“隐形”,他告别了日常的经营管理,有时驻香港拍影视,有时参加开店剪彩、搞公益赞助等。 1997年,李宁把总经理的位置交给了陈义红,同时让部分亲属退出公司。李宁公司家族企业色彩逐渐褪去,李宁只身赴北大读书。 陈义红接棒后很快就遇到了职业天花板,因李宁公司的销售额难突破新高,叠加微妙的股权纠纷,他在2001年卸任。 陈义红离开后,李宁又找来了第二任职业经理人--张志勇。张志勇上任后干出了一番成绩,他一方面通过拓店让公司的销售额增长,另一方面又力主上市让李宁公司成功登陆港股。 2010年,李宁公司总营收突破97亿元,距离百亿营收关口近在咫尺。这一年,张志勇迎来职业生涯的转折点。 2010年年底,李宁公司对外发布了订单下滑消息,受此影响公司股价大幅下挫。此后,张志勇推出高端化+年轻化战略,试图扭转颓势,效果却不明显。最终,张志勇离去。 张志勇之后,李宁找来了第三任职业经理人--金珍君。李宁看中金珍君,原因是他在解决达芙妮危机过程中积累了零售模式转型经验。 李宁曾提到,李宁公司在2012至2014年期间没有走什么弯路,金珍君做的一些事情是对的,他的问题是没有效率,没有将各个部门团结有效地
      151评论
      举报
      李宁,“隐形掌柜”难隐形
    • 尺度商业尺度商业
      ·05-02

      海信贾少谦:“接棒者”的变革与挑战

      文 | 刘振涛 “海信集团营收突破2000亿元关口,海外收入858亿元......”2024年初的中国经济新闻人物颁奖晚会上,贾少谦获选中国经济新闻人物奖,他在会上透露了海信集团2023年的营收数据。 这份业绩数据是贾少谦上任海信集团董事长1年来交出的首份答卷。 2022年3月,年近65岁的周厚健退休,将董事长的担子交给了仅比自己小1岁的老将林澜手中。老将林澜仅仅任职了1年时间,便主动辞职,将董事长一职交到了“70后”贾少谦手中。 对于“70后”贾少谦的接任董事长,市场有疑惑的声音,“70后的团队能否保证战略的持续性?能否给海信快速打造新的增长引擎,实现经营上的突破呢?” 从过去2023年海信集团的经营数据来看,公司营收突破2000亿,海外收入858亿元,都实现了增长,旗下的两大重要公司海信家电和海信视像营收与净利也都双双增长。贾少谦交出的成绩单算是回答了市场的疑惑。 贾少谦的挑战还在后头。 2019年,海信集团曾定下要在2025年营收突破3000亿的目标,留给贾少谦的时间还有两年。要完成3000亿的目标,海信集团需要新的增长,如何再增长?这是“70后”董事长贾少谦要解决的问题。 “70后老兵”接棒 海信集团的前身是1969年成立的青岛无线电二厂。从1969年算起到2024年,海信集团已经成立55年了。55年的发展壮大,周厚健是海信的“灵魂人物”。 海信集团最初就是做电视。周厚健曾讲过“做电视对别人说是一顿饭,对海信却是一条命”。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电视业务是海信的主要业务。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家电的追求已经不再是一个电视那么简单。周厚健带领的海信也不再是单一生产电视了,开始了多元化发展。 周厚健主导之下,海信集团不断衍生新的业务,以电视为基础,开始将业务深入白色家电领域。同时,通过不断收并购和成立合资企业,拓宽自己的业务版图。 现今的海信集
      76评论
      举报
      海信贾少谦:“接棒者”的变革与挑战
    • 尺度商业尺度商业
      ·05-01

      安踏丁世忠,“收”出一个世界运动帝国

      文 | 金卫 500亿、2000亿。 2月1日,始祖鸟母公司亚玛芬体育(Amer Sports)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公司发行价为13美元/股,总共募资约13.65亿美元。首个交易日,亚玛芬体育股价上涨3.08%,报收于13.4美元/股,总市值达到 64.92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466 亿元)。截止4月19日,亚玛芬体育市值为70亿美元(约人民币506亿)。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亚玛芬体育已归于安踏旗下,其上市也成为龙年第一个中概股IPO。 3月26日,安踏体育发布2023年全年财报,收入增长16.2%至624亿元,毛利率上升2.4个百分点至62.6%,净利润为102.4亿元,同比增长34.86%。 在中国市场,安踏在营收上已经超越了耐克,成为了中国市场第一大运动品牌。财报发布后,安踏港股开启了新一轮上涨,截止4月19日,安踏体育的总市值达到2374亿港元(人民币2194亿)。 无论是亚玛芬、还是安踏集团,背后都站着一个福建男人:丁世忠。 2024胡润全球富豪榜上,安踏掌舵人丁世忠以380亿元的个人身家,蝉联厦门首富。跟在后面的,是丁世忠的哥哥丁世家、妹妹丁雅丽和表哥王文默,分别以370亿元、120亿元和110亿元身家,名列厦门富豪榜第二、第五和第六。 丁世忠凭一己之力,不仅托举起了整个丁氏家族,且托起了中国运动品牌在全球的影响力。 渔民的孩子,全球的梦想 “要做世界的安踏!”丁世忠十几年前的这句话,到今天逐渐变成了现实。 很多人都没注意,一些熟悉的高端时尚品牌,早已经被安踏收到了麾下,比如:FILA、始祖鸟、威尔胜等。尤其是最近始祖鸟母公司的顺利上市,又给了安踏更多关于“世界梦”的素材。 安踏从一个晋江的小作坊,成为现在的中国第一、世界前三,拥有20个体育服饰品牌的全球集团。这个中国式的创业神话故事,还要从晋江的一个渔村说起。 晋江三面靠海,常住人口200万,丁世忠1
      354评论
      举报
      安踏丁世忠,“收”出一个世界运动帝国
    • 尺度商业尺度商业
      ·04-30

      基金发行失败,农银基金指数型产品人才紧缺,相关基金经理仅1人

      文 | 刘振涛 公募市场出现发行失败的基金产品了! 4月27日,农银汇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农银基金”)发布了关于农银汇理MSCI中国A股气候变化指数型证券投资基金(下称“农银汇理MSCI中国A股气候变化指数”)基金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公告内容显示,由于该基金未能满足基金合同中约定的生效条件,基金发行失败了。 根据基金合同约定,基金发行成功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基金募集期内募集资金不低于2亿元以及基金份额持有人不低于200人。 从过往发行失败的基金来看,几乎都是在募集期内未募集到2亿元资金。农银汇理MSCI中国A股气候变化指数基金有很可能也没有募集到2亿元。 资料显示,农银汇理MSCI中国A股气候变化指数基金在2022年11月7日获得了监管部门的批准。农银基金在2024年2月1日开始发行该产品,发行募集日期为2024年2月1日至4月30日,基金经理由老将宋永安担任。 梳理农银基金发布的公告,2024年4月13日,农银基金发布了关于农银汇理MSCI中国A股气候变化指数基金调整募集期的公告。公告内容显示,该基金的募集截至日期进行了调整,募集截止日期调整为4月26日,比原定的提前了4天。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4月29日,2024年以来,公募市场发行失败的产品仅有2只,农银汇理MSCI中国A股气候变化指数是市场第2只发行失败的产品,也是年内首只发行失败的指数型产品。 2024年以来公募市场指数产品发行比较热。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4月29日,2024年以来启动募集的公募指数型产品已有170只(包括被动指数型基金、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指数增强型基金、ETF)。从认购天数来看,已截止认购的产品当中,有16只仅认购1天就完成募集。 为何在指数产品发行较热的情况下,农银汇理MSCI中国A股气候变化指数却发行失败呢? 一方面可能跟基金产品跟踪的指数标的有关。 资
      64评论
      举报
      基金发行失败,农银基金指数型产品人才紧缺,相关基金经理仅1人
    • 尺度商业尺度商业
      ·04-29

      通威股份2023年龙头地位保持 股东回馈组合拳彰显未来信心

      4月29日晚间,光伏行业龙头通威股份(600438.SH)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1391.04亿元,同比下降2.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5.74亿元,同比下降47.25%。虽然2023年光伏产业链价格大幅调整,竞争加剧,但通威股份仍然显示出强大的抗风险能力,继续蝉联光伏行业最赚钱企业。 进入一季度以来,光伏行业迎来传统淡季,产业链价格继续探底。受供需失衡和价格低迷双重影响,光伏行业一季度整体盈利能力同比大幅下滑。同日,通威股份披露2024年一季报,公司营业收入195.7亿元,同比下降41.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87亿元,同比下降109.15%。从各家光伏龙头企业一季报披露情况来看,当前都面临压力和调整,产业链盈利底部或将快速到来。 “硅料+电池”双龙头地位稳固,组件首次进入全球前五 通威股份持续精益化管理水平、扩大成本优势、拓展高端产能布局,夯实公司在高纯晶硅、太阳能电池领域的全球龙头地位,应对行业周期性波动风险,表现出强劲的经营韧性。 过去一年,通威股份光伏业务业绩表现十分亮眼,“硅料+电池”双龙头地位进一步稳固。年报显示,公司高纯晶硅产能实现销量38.72万吨,同比增长50.79%,全球市占率超25%;电池销量80.66GW(含自用),同比增长68.11%;组件全年实现销量31.11GW,同比突破式增长292.08%。 成本优势凸显是通威股份取得出色的业绩表现关键因素之一。就硅料而言,公司推动多项消耗指标进一步下降,2023年高纯晶硅产品平均生产成本已降至4.2万元/吨以内,大幅领先行业平均水平。因此,通威股份高纯晶硅产品在价格大幅下调的情况下仍实现单吨净利润超过4.5万元。 生产技术工艺的提高也进一步扩大通威股份的成本优势。在太阳能电池方面,报告期内通威股份TNC电池借助高方阻密栅、先进金属化等新技术导
      9.84万评论
      举报
      通威股份2023年龙头地位保持 股东回馈组合拳彰显未来信心
    • 尺度商业尺度商业
      ·04-29

      “数智化”转型赋能,迈瑞医疗如何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4月26日晚,迈瑞医疗(股票代码:SZ.300760)披露2023年报以及2024年一季报,高增长依然是公司的“底色”。 2023年,迈瑞医疗营收为349.32亿元,同比增长15.04%,归母净利润为115.82亿元,同比增长20.56%。2024年一季度,公司营收93.73亿元,同比增长12.06%,归母净利润31.60亿元,同比增长22.90%。 无论是年报还是一季报,迈瑞医疗的业绩数据稳居行业第一,且是断崖式领先。作为国内医疗器械的绝对龙头,登顶“泰山”的迈瑞医疗也扛起了时代新使命——引领行业“数智化”转型,这也被认为是医疗器械领域未来竞争的制高点。 2023年报中,迈瑞医疗首次披露了“数智化”发展历程:公司已成功跨越了“广阔且具备创新技术的产品布局”的第一阶段,实现了“数据、设备、IT互联的深度融合”的第二阶段,正在跨过“全面赋能临床的数智化生态系统”的第三阶段。 目前,迈瑞医疗已经完成了“设备+IT+AI”的智能医疗生态系统的搭建,通过“三瑞”生态与设备融合创新,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为医疗机构提供全院级数智化整体解决方案,加速医疗均质化,助力全球医疗机构提升整体诊疗能力。 医疗器械行业关系人类生命健康,而“数智化”将再度提升医疗效率,大幅提升拯救万千生命的能力。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但全球Top 20 却没有中国企业的席位,作为国产龙头的迈瑞医疗成为PK国际巨头的不二人选。“数智化”转型则将为中国医疗工业提供弥合差距、直道超车的绝佳机会。 望远山而前行,迈瑞医疗通过“数智化”转型,建立起“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形成公司新的增长引擎,给公司未来长期、稳健地增长,提供了更大的确定性,也带领中国医疗器械迈入“数智化”新时代。 抢跑“数智化” 千行百业中,医疗行业是真正的刚需行业。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以及人口老龄化的持续加速,
      236评论
      举报
      “数智化”转型赋能,迈瑞医疗如何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 尺度商业尺度商业
      ·04-29

      交易所遇怪事,有人敢装大爷

      文 | 李德林 交易所的监管人员很惊讶地坐在电话前,他们从来没有遇到过,一家审计机构都不信任其财务的上市公司,撤回一条更正公告后,居然拒绝接听交易所的监管电话,他们想干什么?上市公司对抗监管,他们还能对投资者好?开玩笑。交易所一怒之下,给拒绝接听电话的*ST园城发了监管函。两天后,证监会对*ST园城立案调查。监管面前莫装大爷! 4月20日,上交所向*ST园城发送了一份监管函,起因是*ST园城向交易所提交了一份公告,公告不再确认之前交易所关注的对酒水业务产生的利润的确认。这份更正公告没有发出来,*ST园城撤回了。因为这份公告决定*ST园城在A股的命运,所以交易所很关注,监管人员给*ST园城打电话,想问公司不予确认的原因,以及为啥不公告,*ST园城拒绝接听监管电话。 上市公司公告内容被交易所问询很正常,尤其是关系到上市公司业绩盈亏巨大变化的,确认和不确认,交易所肯定要问清楚。再说了,*ST园城的公告都发到交易所了,没发之前又撤回了,交易所肯定也要问个为什么啊。交易所的监管问询前置,是对投资者的负责任,可*ST园城就是不接听监管电话,交易所无从知道真实情况,投资者自然更是蒙在鼓里了。 交易所为啥那么关心*ST园城的这一则公告呢? *ST园城2022年扣非前后的净利润都是亏钱的,且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主营业务收入低于1亿元,被*ST了,按照上市规则,如果*ST园城2023年业务不能得到改善,就会退市。2024年1月30日,*ST园城发布业绩预增公告,说公司推行了贸易业务和控制成本,预计2023年净利润320万-450万,主营业务收入1.6亿-2亿。 眼见着就要逃出生天,没想到公司聘请的审计机构不买账,跳出来说,对公司基本情况的了解及与前任会计师的沟通等,尚未开始风险评估程序和实质性测试程序,在与公司对营业收入及其扣除事项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
      80评论
      举报
      交易所遇怪事,有人敢装大爷
    • 尺度商业尺度商业
      ·04-29

      五粮液连续7年营收净利双位数增长

      4月28日,五粮液发布了2023年度报告及2024年一季度报告。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32.72亿元,同比增长12.58%;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2.11亿元,同比增长13.19%。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8.33亿元,同比增长11.8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0.45亿元,同比增长11.98%。 继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 连续7年营收净利双位数增长 统计显示,自2016年至今,五粮液每年都保持了营收两位数增长幅度;而净利润则从2017年起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幅度,至2023年,五粮液已经连续7年保持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双位数增长。 从营收增长来看,2017年五粮液的营收为301.8亿元,而2023年公司营收832.72亿元,实现了2倍多的增长;净利润从2017年的96.73亿元增至302.11亿元,实现了3倍的增长。 可以说,自2017年至今,五粮液保持了稳健的增长态势,凸显了龙头企业的综合实力。如今,五粮液的营收迈入800亿俱乐部,在报告期内,公司主打产品继续稳健增长领衔高质量发展。 据记者了解,2023年,五粮液公司主要经营指标实现稳定增长主要得益于市场营销进一步深化。产品体系持续完善,上新紫气东来五粮液,全年完成万寿坛、熊猫造型酒等18款文化酒产品开发和销售工作,其中龙年生肖酒一瓶难求,经典五粮液市场培育工作继续强化,39度、1618五粮液动销实现良好增长。 除了产品结构深化带来的影响外,五粮液对销售战略做了系统性梳理,提出“总部抓总、大区主战”策略,强化大区主战的分级授权、管控平衡及服务下沉,纵深推进营销数字化转型,使得公司对市场变化的响应速度将持续提升。 据五粮液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公司在消费培育方面持续深入,全力打造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南京、郑州、合肥等八大高地市场。另外,公司还协同经销商“走出去”,拜访开发大企
      94评论
      举报
      五粮液连续7年营收净利双位数增长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