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线Insight

连线Insight官方账号

IP属地:未知
    • 连线Insight连线Insight
      ·03-27 19:21

      拼多多发财报了,我们更关心钱花到了哪

      文/王慧莹  编辑/子夜  2022年,对电商平台们来说,无疑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一年,平台们的发展状况,都藏在财报的各项数据里。 近期,拼多多发布了2022 Q4及全年业绩报告。财报显示,拼多多去年第四季度营收398亿元,同比增长46%;全年营收1306亿元,同比增长39%。净利润方面,拼多多第四季度的利润为94.5亿元,同比增长43%,2022年年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净利润为315亿元,同比增长306%,创历史新高。 在2022年能保持保持这样的增长实属不易,连续七个季度实现盈利,也透露出拼多多还在稳步向前。 赚到的钱花到了哪,意味着拼多多重点在关注什么。 连线Insight观察到,这两年,拼多多并没有新鲜事,它坚持在做,并持续加码的,主要就两件事:重视研发、深耕农业。 2022年是拼多多从“重营销”向“重研发”战略转型的第二年,在这一重要的转向开始后,拼多多就把重金砸向研发。财报显示,公司去年全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5%,金额超百亿元,创历史新高。 研发的投入都花在哪?无论从财报本身,还是电话会议中,都释放出一个信号,拼多多在日复一日地做一件事,那就是“农事”。 从农研投入,到推动农业相关产业链升级,拼多多对农业的重视始终没变过。 过去一年,拼多多持续投入优化农业供应链以及农业供给侧,发起“农云行动”等战略推动农业改造升级,助推产业数实融合发展。 农业是个难啃的骨头。这中间链条长、环节多,寄托着数以万计人的生计,这意味着这需要持久的投入、日复一日的耕耘、以及牺牲短期利益,重视长期价值的信心。 一边是春耕秋收的田间地头,一边是风云变幻的消费市场。怎么深入到产业链中,将田间和消费市场连接在一起,创造更大的价值,拼多多研究、摸索了7年,耐心地等待一颗种子发芽长成大树。 1、这些年,拼多多为何心甘情愿给农业“烧钱”? 在拼多多的发展历史中,有一个重大的战略转变是
      177评论
      举报
      拼多多发财报了,我们更关心钱花到了哪
    • 连线Insight连线Insight
      ·03-24

      快手入局协同办公,还能抢到多少蛋糕?

      文/王慧莹  编辑/子夜  进入2023年,快手做加法的脚步,没有停。 近日,据Tech星球报道,快手已上线一款名为“妙记多”的办公工具,用户可以在该文档中按照需求进行办公。这意味着,快手探索的触角伸到了协同办公领域。 肉眼可见的是,这是个充满潜力的市场。尤其是疫情期间,在线办公需求被放大,到了如今,绝大部分企业依旧存在管理升级,提升创新能力的刚性需求。 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协同办公市场的规模突破500亿元,到2023年将达806亿元,年均增速预计将超过20%。根据工信部提供的数据,截止2021年,全国企业数量达4842万户。 蛋糕大的另一面,是协同办公市场的竞争变得激烈。纵观国内的协同办公市场,已经有钉钉、企业微信、飞书三大办公产品,背后是阿里、腾讯、字节三大巨头公司。 在场上玩家已经抢夺用户,布局多年时,快手此时加入,似乎有些为时已晚。 事实上,快手一直有啃这块蛋糕的心思。2019年,快手收购在线协作工具“一起写”,2020年快手内测办公软件“轻雀协作”。 如今,快手再次试水办公市场,面临的挑战不比之前少,能否顺利分得一杯羹还是个未知数。但快手需要做加法,这背后是急需加速商业化的快手生态。 过去一年,和很多内容平台一样,流量红利见顶、增长陷入瓶颈,快手开始加速商业化的进程。快手将电商与商业化部门的重要性升级,并频繁调整商业化部门,同时布局直播卖房、相亲、招聘等新领域。 如今,快手再次入局办公,或许在打造一款协同办公产品外,可以借助办公业务开拓商业化的新可能。只是,这条路依旧道阻且长。 1、快手再次加码办公,野心依旧 协同办公市场越来越热闹,这次是快手入局了。 近日,快手悄然上线了一款协同办公软件——妙记多。打开妙记多的官网,“自由灵活,强大简约的创意文档”的标语十分醒目,内设在线语音、思维导图、协同创作等多项功能。 妙记多界面,图源
      156评论
      举报
      快手入局协同办公,还能抢到多少蛋糕?
    • 连线Insight连线Insight
      ·03-23

      微博和手机厂商,13年火花依旧

      文/子夜  编辑/叶丽丽  今年,手机市场依然热闹,各家新品发布会接踵而至。  3月23日,华为进行了今年第一场旗舰新品发布会。在这之前,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早已在微博上开始了预热,他率先发布了最新一代折叠屏旗舰HUAWEI Mate X3拍摄的样张,展示折叠屏新机的拍照技术。 在关注新机的同时,很多人也关注到了这条微博里“HUAWEI Mate X3”的手机小尾巴。 如今,微博小尾巴已经成为手机厂商不可忽略的营销方式。在此次华为发布会的预热中,余承东微博的两条小尾巴“HUAWEI Mate X3”“HUAWEI P60 Pro”持续引起网友的关注和讨论,不需要太多的描述,小尾巴就能够传递出新机相关信息。 图源余承东微博 一直以来,微博就是手机厂商的营销重地,从预热、宣传到售后,微博都是手机厂商与用户交流的主要舆论场。除了在微博上宣传外,手机厂商还一直和微博共同探索新玩法。 华为新品发布会当天,微博CEO王高飞也出现在发布会现场,发布了微博对于新一代折叠屏手机的适配功能,如 “3倍热搜”和“分屏展示”等,让人印象深刻。 3倍热搜  分屏展示  手机厂商、应用APP动作频繁,也是想联手争夺用户的注意力。 当下,几乎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各种社交、娱乐、购物APP, 在这些APP里,微博无疑是特别的。微博诞生13年,无论用户的手机里来来回回装上卸载过多少APP,微博总是占据着一席之地,大量用户已经将它作为日常主要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1、微博,为何成了智能手机的“标配”? 在第一款智能手机出现之前,微博便已成为“装机必备”。 回溯2010年风云变幻的中国手机市场,苹果刚推出革命性的产品iPhone 4,不久后便抢走诺基亚的市场份额,此后华为等玩家也进入手机市场,显现了安卓手机市场的潜力。 这一年年底,微博先一步发布针对不同系统
      973
      举报
      微博和手机厂商,13年火花依旧
    • 连线Insight连线Insight
      ·03-21

      阅文的天花板,要靠什么突破?

      文/陈北北  编辑/周雄飞  迪士尼“版权狂魔”的形象深入人心。 有趣的是,近年来,来自中国的阅文集团,常被人们拿来和迪士尼放在一起类比——这不仅仅是因为“东方迪士尼”对盗版的重拳出击;在IP开发等方面,阅文集团也学着迪士尼做起了IP宇宙产业。 但对于阅文而言,通往未来的道路并不好走。 就在上周,上市五年的阅文集团,第一次交出了年度营收下滑的答卷。 数据显示,2022年阅文总营收实现为76.3亿元,同比减少12%,这是阅文自2017年登陆港交所以来首次录得年度营收下滑;净利润方面,虽有实现13.5亿元,但同比也只有不到10%的增长。 阅文部分业绩数据,截图自财报  在这份不够理想的成绩单面前,阅文的增长天花板和“钱途”问题一览无遗。而对于阅文而言,要解决的问题还远远不止这些。 就收入这一指标细化来看,阅文不仅在线业务和版权运营两大业务上陷入放缓和停滞中,同时在影视改编和游戏等业务上也遇到了增长困境。而这些现象的背后,体现出了阅文的“内忧外患”。 增长触顶,背后不仅仅是正版和盗版之争、免费和付费之争,而是要如何解决IP青黄不接,内容缺少新爆款等更为关键的问题。 阅文需要展开一场事关深挖IP价值、盈利路径的思考。此外,阅文还需要考虑如何应对番茄小说、七猫小说等新兴网文平台的围攻。 往日不再,现实中没有网文里的“金手指”,想要在风云变幻的市场里做主角,阅文新的探索绝不能停。 1、阅文撞上增长天花板 近期,阅文集团发布了2022年全年业绩公告,报告期内,阅文集团的总营收为76.3亿元,同比下滑12%;在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Non-IFRS)下,阅文去年全年的归母净利润约为13.5亿元,同比增长了9.6%。 这是阅文集团“降收增利”的一年。 阅文在财报中表示,这得益于该集团对“提质增效”这一行业趋势的把握——阅文紧抓优质内容、提升运营效率的战略契合了时
      6487
      举报
      阅文的天花板,要靠什么突破?
    • 连线Insight连线Insight
      ·03-20

      家电巨头们的“冲高”之战,打到哪儿了?

      文/周雄飞  编辑/叶丽丽  “我国制造业应该要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 在今年“两会”期间,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如此说道。在董明珠谏言的同时,格力空调旗下的金贝第三代产品也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通过“快闪”的形式对公众亮相。 无独有偶,同为家电巨头的美的和海尔,近期也在高端化领域动作频频。前者在上月底通过一场发布会,发布了旗下被称为“人感科技·微晶口感”的高端冰箱产品。 海尔旗下的高端品牌卡萨帝,在上月底也发布了嵌入式为产品形态的高端冰箱,一度引发了公众的好奇和关注。与此同时,以高端智能生活为展示场景的卡萨帝生活艺术馆也落户于上海环球港。 就此来看,向高端化转型和布局相关产品,已成为格力、美的和海尔为代表的家电巨头们近两年的重点。此外,如果从产品形态来看,这些巨头在高端领域的布局,也正在从高端单品牌和单产品,向多个电器所组成的高端全屋智能形态转变。 比如海尔于2020年创立了全屋智能场景品牌三翼鸟,通过这一品牌海尔就可以让家庭为代表的主要场景实现家用电器的连接,并通过语音交互等方式进行交互,以实现全场景的高端智能体验。 这样的全屋智能产品布局,格力和美的同样没有落下。前者在2019年年底,就发布了旗下以语音空调为核心的全屋智能产品图景;后者也在近两年发布了名为“美的智慧家”的全屋智能产品体系。 从高端单品、到全屋智能,格力、美的和海尔等家电大厂纷纷在高端化和智能化落子,而这些动作的背后,有着他们共同的目的。 以整个家电行业为视角来看,该行业在经历了早期依靠性价比争夺市场份额的阶段后,经过十多年发展已变成一片“红海”,再加上消费升级后,消费者对于家电的需求也转向智能、美观和品质。 一边为了提高自身毛利率和利润,另一边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以便占据很多行业优势,格力、美的们纷纷走上了“冲高”的道路。此外,随着5G、物联网等技术被应用至
      77评论
      举报
      家电巨头们的“冲高”之战,打到哪儿了?
    • 连线Insight连线Insight
      ·03-16

      网易需要更多《蛋仔派对》

      文/王慧莹  编辑/子夜  “《蛋仔派对》过去几个月成绩非常亮眼,是网易非常成功的休闲游戏。我对《蛋仔派对》充满信心。” 2022年Q4和年度业绩发布后,网易CEO丁磊在电话会议上表达了对游戏《蛋仔派对》的赞许,期待它的生命力能和《梦幻西游》一样长。 继与暴雪分手后,《蛋仔派对》给网易带来了好消息。 去年底以来,《蛋仔派对》悄悄走红,兔年春节后,背后的出品团队网易游戏加足马力做宣发投放,使得该款游戏在下载榜单上一度超越了手游常青树《王者荣耀》《和平精英》,蝉联下载冠军。 图源《蛋仔派对》官方微博  据网易披露的数据,在春节期间,该游戏日活跃用户数已突破3000万大关,甚至成为网易游戏有史以来日活跃用户数最高的游戏。 表面上,这是一款普通游戏的爆火,实际上《蛋仔派对》的火爆正好踩在了网易游戏的转折节点上。 2022年11月17日,游戏开发商暴雪发布声明称,由于与网易的现有授权协议将在2023年1月23日到期,将暂停在中国大陆的大部分暴雪游戏服务。 网易与暴雪长达14年的合作正式终止。网易港股股价应声下跌近14%,暴雪至今未找到中国市场的新合作者。 细数曾经的游戏市场,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国内游戏厂商缺乏有影响力的全球化IP,砸钱代理游戏成为大厂游戏业务增长的重要手段。 以网易为例,2009年4月拿下《魔兽世界》代理权后,2009年四季度游戏业务同比增收60%。 网易与暴雪的“分手”也预示着,国内大厂代理游戏的生意不一定长久,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自研爆款游戏上。《原神》《王者荣耀》的相继出现,将中国游戏市场推向高潮,但也加速了市场淘汰赛。 尤其是2022年,国内游戏产业市场规模经历了八年以来的首次下降,以网易、腾讯为代表的头部游戏厂商之间的激烈竞便更加激烈,僧多肉少,寻找新的爆款游戏是各大游戏厂商的重点。 对于网易来说,老爆款游戏生命力长,但天花板
      1813
      举报
      网易需要更多《蛋仔派对》
    • 连线Insight连线Insight
      ·03-15

      靠抱吉利大腿,魅族能重回中高端手机市场前五吗?

      文/陈秋晓  编辑/周雄飞  3月以来,魅族新消息不断。 近日,据财联社等多家媒体报道,吉利旗下高端品牌领克宣布,已与魅族科技达成深度融合的战略合作关系,并宣布会在本月底魅族20发布的同时,推出搭载魅族Flyme Auto车载人机交互软件的领克08新车型。 这一新动向也成为继本月8日,魅族被吉利旗下湖北星纪时代有限公司(下称“星纪时代”)合并为星纪魅族后,和吉利旗下又一品牌的深度合作。 星纪时代投资魅族科技签约仪式,图源魅族科技官方微博  消息不断背后,魅族还没放弃在智能手机市场冲高的野心。 从以上活动的先后顺序中不难看出,魅族20的发布被放置于3月尾端,且星纪也已放出消息预热,称还有一款更高端的手机正准备中。提前这么早就开始造势预热,可见魅族对这一新产品寄予厚望。 在近期的一次媒体专访中,星纪魅族CEO沈子瑜提出了将在三年内重回全国中高端手机市场前五的目标。 魅族之所以会提出这个目标,或许是认为自身曾在手机领域有着高光时刻。2015年,时任魅族副总裁李楠亲自公布,当年魅族手机总销量突破2000万台,同比年增长高达350%;次年,魅族又宣布实现盈利,全年手机总销量达到2200万台。 但如今的魅族,即便有了吉利的支持,或许也很难找回昔日的“自己”。 手机领域,虽然提出了冲击高端的计划,但由于魅族目前正遭受着行业竞争加剧、产品业务混乱等“内忧外患”的诸多问题,想要实现这一目标,还会有很多挑战。 这样的情况,同样发生在魅族的车机系统业务上。虽然魅族在被吉利收购后的9个月里成功推出了车机系统Flyme Auto,却是直到“星纪魅族”集团的成立,才正式官宣了与领克的合作。 同时,在2月的吉利银河发布会上,魅族车机虽被提及,但银河L7车型搭载的车机系统则是由吉利研究院和旗下亿咖通共同研发的。 由此来看,虽然保留了品牌名称和手机发布计划,但在未来的智能手机
      8,8513
      举报
      靠抱吉利大腿,魅族能重回中高端手机市场前五吗?
    • 连线Insight连线Insight
      ·03-14

      小红书终于不再摇摆

      文/王慧莹  编辑/子夜  反复摇摆之间,小红书商业化的故事,终于有了新变化。 据晚点LatePost报道,小红书将提升直播业务为独立部门,统一管理直播内容与直播电商等业务。新部门负责人为银时(花名),他同时也是小红书社区生态负责人。 此外,小红书商业化产品团队在今年已由小红书COO、社区部(下辖社区业务、电商业务)负责人柯南(花名)接手管理。 柯南和银时不仅是深度参与社区建设的主要高管,还同为保障社区生态健康的核心负责人。两大高管分管直播与商业化产品团队,更多的资源或将流向小红书的商业化布局。 一个大变化是,直播业务成为独立部门。在此之前,小红书的直播业务归属于社区部旗下二级部门的业务组。 将直播业务独立出来,小红书这次做电商的决心可见一斑。从直播电商、自营电商,再到去年的特色电商,细数小红书的商业化每一步,都离不开电商。 作为最接近商业化的路径,此番直播业务的独立,或许也预示着小红书商业化正在全面加速。 一直以来,要社区氛围,还是要商业化,小红书始终犹豫不决。 做社区,变现难;做商业化,会破坏平台生态。社区类平台做商业化,天平究竟要向哪边倾斜,一直考验着平台运营者的“平衡术”,这也是小红书迟迟未探索出完善商业化路径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这也是困扰内容社区类平台的共同难题,一如知乎、B站都是如此。当内容社区平台成长到一定阶段后,在维持社区生态和商业变现之间,往往会陷入两难境地。 只是,小红书商业化的探索已经进入第九年,是时候确定最终的方向了。如今,直播电商能不能成为小红书商业化的出路,小红书上能出现多少个“董洁”,在水深火热的直播电商行业,这是要打个问号的。但无论结果如何,小红书必须要做。 从犹豫到克制,再到全面加速,小红书的商业化今年将交出什么样的答卷? 1、从内部摇摆到确定方向,小红书花了九年 小红书电商的故事,讲了九年。 一个可以想象的场景是,
      1084
      举报
      小红书终于不再摇摆
    • 连线Insight连线Insight
      ·03-13

      洗烘一体机,能不能成为石头科技的新故事?

      文/习习  编辑/南星  扫地机器人市场早已降温,业内玩家正在寻求新故事。 作为昔日的“科创板第一只千元股”,被外界视为最接近“茅台”股票的“扫地茅”石头科技,股价一跌再跌,截至3月10日收盘,累计跌幅已达76.7%。 石头科技的表现只是市场降温的冰山一角。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2年扫地机器人线上销量同比下滑22.58%,线下销量同比下滑26.78%。 随着宅经济的热度消退,赛道玩家与产品日益增多,行业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寻找第二曲线成为场上玩家的共识。 科沃斯推出子品牌添可;追觅科技开拓洗地机、吹风机产品线;如今,石头科技也开始急迫地寻找新的蛋糕和利润增长点。 从单一的扫地机器人,到扩展行业普遍在做的其它清洁产品;而今,它还大跨步地杀入了洗衣机这一红海行业,推出新品类——分子筛洗烘一体机H1。 石头分子筛洗烘一体机H1,图源石头科技官网  据悉,这款产品的研发耗时三年,约等于是石头科技上市时就开始储备的一个品类。或许,石头科技已经做好了扫地机器人赛道降温的准备,但面对全新的赛道,石头科技想要从在家电巨头们的地盘上“抢食”,并不容易。 根据Euromonitor的数据,2022年我国洗烘一体洗衣机销量为756万台,2019-2022年年复合增长率为21%。当前,国内洗烘一体机市场主要玩家包括白电厂商海尔、西门子、松下、美的、小米、小天鹅等品牌。 目前来看,洗烘一体洗衣机市场虽然处于发展初期,但原有的家电巨头已经不少,头部集中效应明显,并长期占领了用户心智,留给新玩家的机会有限。 这对于石头科技等跨界玩家说,不仅要面临家电巨头的挑战,还要与同类跨界玩家竞争,更要接受消费者的检验。 最终,做洗衣机能不能成为石头科技的新故事,还需要时间给出答案。 1、扫地机器人厂家做洗衣机,谁会买单? 纵然石头科技提早开启了作为清洁企业对新品类的研发,但想要在
      36评论
      举报
      洗烘一体机,能不能成为石头科技的新故事?
    • 连线Insight连线Insight
      ·03-09

      对话52TOYS:《流浪地球2》衍生品是怎么爆的?

      文/周晓奇  当《流浪地球2》衍生品众筹破亿,所有人才忽然意识到,一个属于中国影视剧IP衍生品的机会来了。 作为《流浪地球2》系列衍生品授权方之一的52TOYS,亲身经历了从上映前忐忑到上映后惊喜的全过程。 “最开始还是比较担心,虽然票房爆了,但票房和买衍生品是两回事。我们还是比较担心用户不在意衍生产品,等到后来看到众筹冲得很快,才放下心来。”52TOYS高级产品总监汪寅告诉连线Insight。。 但《流浪地球2》的爆火,并不代表国内影视剧IP衍生品市场能够快速形成可复制的体系,这仍需要长期的时间投入与打磨,以及整个链条不同环节的紧密配合。 成立第八年的52TOYS,对此深有感触。为此,52TOYS既与迪士尼、猫和老鼠、蜡笔小新等知名国际IP合作开发衍生品,也有诸多自己的原创IP,如PandaRoll、Sleep、KIMMY&MIKI系列,以及原创变形机甲玩具BOX系列等等,同时还开发了超活化系列,以兵马俑、仕女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主。 “只有多元化、多产品同步并行,才能持续不断带给玩家更多惊喜。”52TOYS创始人、CEO陈威向连线Insight表示。 52TOYS创始人、CEO陈威  今年,陈威的计划是上线可动产品系列“闪电奇舞”,「闪电奇舞」音译自“3.75”,表明该系列的产品形态皆为3.75英寸,在全球已有近60年历史,希望在盲盒的基础上为更多新入坑玩家带来有意思的玩具。同时,今年52TOYS也会为BOX系列(原创变形机甲系列)打造故事内容,让其拥有完整的世界观。 在市场方面,今年52TOYS将开拓更多海外渠道,让更多海外用户了解中国品牌打造的优质玩具,这也是陈威创业做玩具的初衷,“我们的目标是让中国品牌走向全世界”。 当中国玩具走向世界,它们能够被认可吗?多元化产品线并行后,如何吸引不同年龄段的玩家?原创IP与影视剧IP该如何更好发挥
      2465
      举报
      对话52TOYS:《流浪地球2》衍生品是怎么爆的?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