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伦周刊

《巴伦周刊》中国官方账号 《巴伦》1921年创刊,深受全球投资者青睐。

IP属地:未知
    • 巴伦周刊巴伦周刊
      ·03-26 21:00

      中国平安的“高分红”价值何以在低位?|公司观察

      2023年宏观经济呈现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弱复苏态势,不确定性与风险挑战仍是各方关注的重点,市场主体底层信心亟待增强。在此情势之下,综合金融巨擘——中国平安(601318.SH;02318.HK)的一份2023年度财报可谓是为市场吃了一颗定心丸。 3月21日,中国平安公布的2023年度财报显示:2023年平安整体业绩保持韧性增长,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179.8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6.65亿元,基本每股营运收益6.66元。其中,寿险及健康险、财产保险以及银行三大核心业务保持稳健,三项业务合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409.13亿元,且中国平安拟派发2023年末期股息每股现金人民币1.5元,加上中期派发的每股0.93元,全年股息达到了每股现金人民币2.43元,同比2022年增长0.4%。 从中国平安的2023年财报不难看出两个字:“韧性”,在当前整体预期偏弱的市场环境下,平安的这份财报彰显出了其作为金融行业中流砥柱本色,尤其是其大比例的高分红政策特别值得关注。《巴伦周刊》中文版注意到,这是自2011年以来,中国平安已经连续12年持续提高分红水平,总计超过3000亿元,现金分红总额复合增长率达到25%,平安方面表示有信心未来可维持持续稳定的现金分红政策。”可以说,平安是在用自己的经营韧性为投资者极尽清晰地描绘着未来的发展图谱,让确定性和信心不再成为“奢侈品”。 《巴伦周刊》中文版认为,中国平安稳健增长可预期的长期分红政策,在整个市场来看,非常难得,其不仅体现了一颗以投资者为本,愿意为投资者回馈的心,更加重要的是反映了中国平安长期稳健经营的基本面创造出来的源源不断的现金流。而这植根于勇于创新和自我变革的寿险主业,在中国平安独特领先的“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商业模式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一切造就了这家极具“韧性”的综合金融巨擘的模样。 图片来源于网
      244评论
      举报
      中国平安的“高分红”价值何以在低位?|公司观察
    • 巴伦周刊巴伦周刊
      ·03-26 21:00

      波音高层“换血”,谁将成为下任CEO?

      对于新任CEO人选,华尔街更倾向于具有制造专业知识的“局外人”。 3月25日,波音(BA)宣布现任CEO戴夫·卡尔霍恩 (Dave Calhoun) 将于2024年底卸任。同时,公司还公布了其他几项高管变动,但未指定CEO的继任者。 消息发布后不久,波音股价在盘前交易中上涨近4%,截至收盘上涨1.36%至191.41美元。当日,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均下跌约0.3%。年初至今,波音股价跌幅为26.57%。 波音股价开始下跌源自年初一场737 MAX危机。1月5日,美国阿拉斯加航空737 MAX 9飞机,在起飞后左侧应急舱门脱落。随后,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叫停737 MAX的生产扩张,该型号每月产量为38架。生产放缓以及相关质量问题,或导致波音商用飞机业务又一年出现亏损。 卡尔霍恩卸任的同时,波音还表示独立董事会主席拉里·凯尔纳(Larry Kellner)不会竞选连任。史蒂夫·莫伦科普夫 (Steve Mollenkopf) 被任命为新任董事长。莫伦科普夫自2020年起担任波音董事,也是高通(QCOM)前CEO。 此外,波音商用飞机CEO斯坦·迪尔 (Stan Deal) 即将退休,并由COO斯蒂芬妮·波普 (Stephanie Pope) 接任。这项决议立即生效。 Capital Alpha分析师拜伦·卡兰 (Byron Callan) 在3月25日报告中写道,波普晋升表明她可能接替卡尔霍恩,史蒂夫·莫伦科普夫的任务则是领导董事会寻找继任CEO。 曾任波音商用飞机CEO的凯文·麦卡利斯特(Kevin McAllister)于2019年被替换,在737 MAX五个月发生两起致命事故并停飞后。这些事故与飞行控制软件故障有关。 华尔街不会对波音变动感到惊讶。“客户和美国联邦航空局需要他们(波音)的‘一磅肉’。”Benchmark分析师乔什·沙利文(Josh Su
      229评论
      举报
      波音高层“换血”,谁将成为下任CEO?
    • 巴伦周刊巴伦周刊
      ·03-26 21:00

      特朗普旗下新公司即将上市,五个理由不要投资它

      新公司的价值主张非常简单:特朗普比任何人都了解媒体。 当地时间周一(3月25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旗下的特朗普媒体与科技集团(Trump Media & Technology Group,下文简称为TMTG)宣布已完成和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 Digital World Acquisition Corp. (DWAC)的合并,合并后的公司将从当地时间周二开始在纳斯达克上市交易,股票代码为DJT(特朗普全名的首字母缩写)。  和TMTG合并的Digital World Acquisition Corp.于2021年上市,周一该公司股价飙升35.22%,至49.95美元,自1月中旬决定与TMTG合并以来股价上涨了175%。 两家公司合并后,特朗普将持有新公司7875万股股票。根据Digital World Acquisition Corp.周一收盘价计算,特朗普持有的这部分股份价值约为39亿美元,新公司市值在67亿美元左右。  决定与TMTG合并以来,Digital World Acquisition Corp.上涨了175% 特朗普的“意外之财” 特朗普持有TMTG约60%的股份,TMTG是特朗普自创的社交媒体“真实社交”(Truth Social)的母公司,“真实社交”是马斯克旗下社交媒体X(前身为推特)的竞争对手,但规模要小得多。TMTG提交给监管机构的文件显示,2023年前三个季度,TMTG的营收仅为340万美元,同期净亏损4900万美元。  和Digital World Acquisition Corp.合并后获得的近40亿美元账面收益成了特朗普的一笔“意外之财”,他的净资产在彭博富豪榜上的排名立刻获得了提升。彭博全球亿万富豪指数最新数据显示,目前特朗普的净资产约为65亿美元,这是特朗普平生首次被纳入该指数。 不过,目前还
      5,994评论
      举报
      特朗普旗下新公司即将上市,五个理由不要投资它
    • 巴伦周刊巴伦周刊
      ·03-25

      科技巨头“卷土归来”,只有一小块阴影

      投资者借每一次小幅下跌之机买入这些股票,为它们投下信任票。 大型科技股又回来了,这些股票的势头可以推动标普500指数继续走高。  上周标普500指数累计上涨2.3%,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2.7%,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2.3%。英伟达(NVDA)、微软(MSFT)、Meta Platforms (META)、特斯拉(TSLA)和亚马逊(AMZN)集体跑赢大盘,它们超过11万亿美元的总市值是标普500指数突破5200点的主要原因。  当然,美联储也为大盘的上涨帮了忙。虽然1月和2月的通胀数据强于预期,但美联储仍预计今年会降息三次,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随后从4.34%的高点降至4.22%。 不过,投资者对人工智能的热情更高。英伟达在上周召开的人工智能大会上宣布了售价高达4万美元的Blackwell芯片,与此同时,获得人工智能业务推动的美光科技(MU)第二财季营收和利润均超出预期,同样搭上人工智能“顺风车”的博通(AVGO)上周宣布获得了新的人工智能芯片客户,据信这个新客户可能是字节跳动。半导体ETF iShares Semiconductor上周上涨近3%。  上周美股走势 这是投资者借每一次小幅下跌之机买入这些股票、为它们投下信任票的迹象。以英伟达为例,该公司股价在跌至850.10美元的近期低点之后反弹至930美元以上,重现了今年早些时候出现的模式。今年投资者对微软和Meta股价下跌的反应类似,就连Alphabet也开始因为股价疲软而被抢购。  Macro Risk Advisors首席技术策略师约翰·科洛沃斯(John Kolovos)说:“这是一个传统的‘动量’(momentum)市场。” “动量股”——即过去几个月持续上涨而没有出现剧烈波动的股票——有望推动标普500指数继续上涨。Macro Risk Advisors的数据
      653评论
      举报
      科技巨头“卷土归来”,只有一小块阴影
    • 巴伦周刊巴伦周刊
      ·03-25

      “综合金融+医疗养老”,中国平安高质量发展的解题思路|公司观察

      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定调了新一年经济和政策发展的脉络,在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各个角落,高质量发展已成为鲜明底色,综合金融巨擘——中国平安(601318.SH;02318.HK)的一份2023年度财报再次印证了在新时代的中国,高质量发展才是“硬道理”。 3月21日,中国平安公布的2023年度财报显示:2023年集团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179.8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6.65亿元,基本每股营运收益6.66元;寿险及健康险、财产保险以及银行三大核心业务保持稳健,三项业务合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409.13亿元;派发全年股息每股现金人民币2.43元,同比增长0.4%,分红总额连续12年保持增长。寿险业务重回升势,可比口径下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增长36.2%,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增长40.3%。"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协同推进,截至2023年12月末,平安个人客户数2.32亿;持有集团内4个及以上合同的客户占比为25.3%、留存率达97.7%,个人客户的客均合同数2.95个;近64%的客户同时使用了医疗养老生态圈提供的服务,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的客户覆盖寿险新业务价值占比超73%。 《巴伦周刊》中文版从平安的2023年报中注意到了一个细节:本次年报中平安集团的核心战略表述由之前的“综合金融+医疗健康”,进一步明确为“综合金融+医疗养老”。诚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日益加速,养老已经成为引发全社会关注的重点话题。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养老金融作为金融业要做好的5篇大文章之一,凸显了国家对于养老问题的高度重视。金融如何为养老提供高质量服务,如何做好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是一个需要系统研究的时代课题。 中国平安一直以来坚定布局“综合金融+医疗健康”双轮并行、科技驱动为集团核心战略,聚焦综合金融主业,推动医疗生态圈建设,科技赋
      289评论
      举报
      “综合金融+医疗养老”,中国平安高质量发展的解题思路|公司观察
    • 巴伦周刊巴伦周刊
      ·03-25

      除了反垄断诉讼,苹果还有其他挑战

      投资者的注意力将回到新款iPhone和其他创新方面,以及公司的人工智能进展和最终增长。 虽然美国司法部对苹果(AAPL)的反垄断传闻已经持续数月,但拜登政府及15名州总检察长在3月21日提起的诉讼仍然让投资者感到震惊。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联邦法院将要审理的这个诉讼,将在未来几年困扰苹果的股票价值。更不利的是,这项诉讼并非苹果面临的唯一问题,更多压力和挑战即将到来。 司法部认为,苹果通过各种策略,巩固iPhone在该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主导地位,并且开发了一系列服务和周边设备扩大自身实力和影响力——此举违反了反垄断法。 同时,司法部还指出,苹果长期以来将自己定位为用户安全和隐私的“捍卫者”,这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策略,旨在确保在手机和相关服务市场的控制力——换句话说,政府认为苹果正在利用消费者的担忧来获取商业利益。 对于垄断地位或滥用地位的说法,苹果予以反驳,表示“这起诉讼威胁到了公司品牌,以及苹果产品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机会。如果诉讼成功,这将阻碍苹果创造人们期待的技术,也是硬件、软件和服务所需技术”。 这是利益攸关的事情。FactSet追踪的华尔街预计,苹果2024年iPhone收入将略高于2000亿美元——约为芯片制造商英伟达(NVDA)2024财年预期收入的两倍。如果iPhone成为一项独立业务,那么它将是全球30家最大的公司之一。 与此同时,苹果的服务——包括音乐、视频、数据存储、App Store、互联网搜索和各种其他服务——贡献1000亿美元年收入。华尔街预计,Apple Watch业务将达到200亿美元;AirPods、AirTags、外壳和其他配件收入约为数十亿美元。 投资者清楚诉讼后果的严重性——3月21日,苹果市值下跌约1000亿美元。今年以来,苹果股价已下跌超过10%。不久前,苹果还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如今其市值比微软(MSFT)少了约5000亿美元
      2221
      举报
      除了反垄断诉讼,苹果还有其他挑战
    • 巴伦周刊巴伦周刊
      ·03-24

      百济神州、恒瑞医药和药明康德,谁的潜力更大?

      恒瑞医药、百济神州和药明康德是医药行业的三大龙头企业。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它们能否在整个行业的下一轮崛起中承担重要角色? 本文整理自“巴伦中国主题闭门会——医药行业2024展望”的相关发言,是闭门会发言内容整理的第四部分,已获得发言嘉宾确认。闭门会由《财经》杂志主编何刚主持。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王立铭:百济神州首次证明了植根于中国的生物技术公司,能够以国内为主,完成创新型药物的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并获得美欧监管机构的上市批准并取得良好销售。该公司的泽布替尼刚刚在2023年实现了13亿美元的全球销售额,替雷利珠单抗也有超过5亿美元销售,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可能的一个成功模式:针对经过验证的生物学靶点以降低风险(例如BTK和PD-1),利用临床前能力开发出在某些临床指标上具有差异化的药物(例如泽布替尼相比伊布替尼),高成本高标准完成临床试验以获得美欧市场的准入。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百济神州的内部研发成本远高于国内其他药企,在跨越盈亏平衡点方面似乎也晚于海外创新药企,这可能也说明在生物医药开发领域没有捷径可走,想要获得成熟市场的认可,就必须执行高水准和高纪律的研发。 除了以中国本土能力开发出世界标准的产品外,百济神州可能还有一个命题,即是否能成功实现从biotech到biopharma的转型。这里的关键在于它能否持续不断地产生新的药品管线(无论是通过收购还是内部研发),实现稳定的利润,支持自身的销售团队,进而成为类似于辉瑞、罗氏这样的头部医药企业。如果实现,那么中国后续的许多biotech就有了另一条成功路径:可以通过早期药物开发,进而被百济神州收购的方式实现退出。 从目前来看,这一期待尚未充分实现,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百济神州自身的盈利能力。而它目前尚未盈利。尽管有人预测它可能在2024年实现盈利,但考虑到其高昂的运营和临床开
      238评论
      举报
      百济神州、恒瑞医药和药明康德,谁的潜力更大?
    • 巴伦周刊巴伦周刊
      ·03-24

      医药行业的突破口在哪里?

      医药行业要想复苏,关键在于何种因素?哪些领域值得关注和布局?我们对“巴伦中国主题闭门会——医药行业2024展望”上的发言进行了整理编辑。本文是闭门会发言内容整理的第三部分,以下内容已获得发言嘉宾确认。闭门会由《财经》杂志主编何刚主持。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王立铭博士 凯风创投投资合伙人、深圳湾实验室分子生理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副所长。 王立铭:医药重返巅峰的两大前提条件 这几年国内生物医药行业的热度背后,实际上有两个隐含的基本假设。一是这些企业研发的创新医疗产品,在中国和国际市场上都有市场准入的可能性,这意味着市场规模的天花板足够高。二是在定价和支付方面,大家期待中国的医疗市场里,政府医保或第三方支付机构可能会像美国的政府医保和商业医保一样,承担创新医疗产品的高定价和高利润,这意味着利润空间的天花板足够高。 这两个基本假设支撑了该行业的高估值和高速扩张。但几年后,很多人开始意识到这两个假设或许都不成立。 首先,对于在上一波浪潮中崛起的大多数中国创新医药企业来说,出海的可能性实际上并不成立。在中国大部分行业里,产品出海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性价比:先用性价比占领市场,才谈得上升级产品,建立品牌。但医药市场,尤其是欧美医药市场,并不存在所谓的性价比概念。当你提供的产品不能真正满足临床需求,不能提供相比标准治疗方案更好或者起码相似的疗效和安全性指标时,单纯强调成本低,实际上是不可接受的。 其次,中国全国人均医疗支出大约是6000人民币/年,其中人均药物支出约为1000人民币/年。而相比之下,美国市场的人均医疗支出大概是10万人民币/年,其中药物支出大约1万人民币/年。我们也要注意到,美国的数字实际上也远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从这个意义上看,美国高额的药物支出,其实是美国社会在为全球的医药创新买单。考虑到这些因素,我们很难想象中国的医疗支付机构,比如政府医保,能以美国那样的方式支持创新药的
      140评论
      举报
      医药行业的突破口在哪里?
    • 巴伦周刊巴伦周刊
      ·03-24

      医药行业何时走出低谷?

      正在苦等翻身的创新药,又遭多重“捶打”:美国生物安全法案、未盈利企业上市收紧、医院端“反腐”…… 如果从2021年下半年算起,中国医药股的“至暗时刻”已持续两年有余。那么,医药股何时才能走出低谷?如何看待医药行业面临的复杂环境?医药企业未来的出路在哪里?有哪些企业可以获得投资者的厚望?在3月1日召开的“巴伦中国主题闭门会——医药行业2024展望”上,与会嘉宾与主持人何刚(《财经》杂志主编)一起,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以下是经过嘉宾确认后的发言内容。继上周发布了《医药政策展望:重点在“做蛋糕”还是“分蛋糕”?》之后,本文作为此次闭门会报道的第二部分。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王立铭博士 凯风创投投资合伙人、深圳湾实验室分子生理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副所长。 王立铭:生物医药的重新定价尚未完成 中美两大医药市场自2020年以来都经历了剧烈的波动,但在我看来,两个市场波动的性质却不尽相同。 从根源上说,医药行业实际上没有明显的周期性,从需求和供给端看都是如此。 从需求端看,医药事关人们的生存、生活和健康需求,这种需求始终存在,而且在很长时间里都处于未被有效满足的状态——至今仍有大量疾病尚未找到有效治疗方案,也有大量患者没有获得疗效、安全性、可及性均满足要求的药物。 同时,从供给端看,相比其他很多行业,生物医药行业有一个很大的特殊性:具体产品开发和临床解决方案,很多时候与生物医学的基础研究直接相关。我不妨做个类比,芯片、新能源和手机行业,产品背后的基础科学理论早已解决,行业内主要的进展来自于工程和技术进步、供应链优化等等方面。而生物医药植根于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恰恰是一门至今连基础理论和认知框架都未成熟的非常“幼稚”的学科。因此生物医药产业的重大机遇往往直接源自基础研究的一些意外突破,比如我们追溯过去20年大红大紫的肿瘤免疫疗法,会看到CTLA-4/PD-1的发现有巨大的偶然性,P
      218评论
      举报
      医药行业何时走出低谷?
    • 巴伦周刊巴伦周刊
      ·03-24

      医药政策展望:重点在“做蛋糕”还是“分蛋糕”?

      王立铭博士 凯⻛创投投资合伙人,聚焦于基于源头创新的生物医药投资;深圳湾实验室资深研究员、分子生理所副所⻓。  A股日渐回暖,医药板块却依然“躺平”。已在水火之中煎熬了两年的投资者对利好政策望眼欲穿,甚至希望即将召开的第七届医药创新生态大会能公布相关信息。医药政策发展的脉络会如大家所愿吗?王立铭博士在“巴伦中国主题闭门会——医药行业2024展望”上分享了自己的相关观点。 中国没必要也没动力模仿美国 在中国1万亿的医药市场中,创新药和非创新药的比例与美国相比是倒挂的,美国创新药占比大约8成,中国则不到3成,其中国产创新药更是只有1成多。 但我不认为这是中国特有的问题,相反,创新药的比例非常高,可能反而是美国特有的现象。 过去几十年里,美国一直是全球医药创新的引擎。全球主要的头部创新药企业也集中在美国,创新医药的主要开发支出也集中在美国,美国药监局也是全球最愿意支持创新型医疗手段的监管机构。 作为引擎,美国的收获是培养了一批头部医药企业,这些企业的营收和利润可能也都留在了美国,这些企业也为大量小型生物技术企业提供了出口,繁荣了整个国家的生物医药创新生态。 但作引擎也不是没有代价的。美国的代价就是远超世界平均水平、也远超其他发达国家的创新药支出。美国人均药物支出超过1000美元,其中创新药支出大约800美元。作为对比,OECD国家人均药物支出800美元,而人均创新药支出仅有200-300美元。其实不仅仅是创新药,美国市场的非药物医疗支出(主要是医疗机构的照护费用)约为1万美元,远超过OECD国家的人均3000美元,其中固然有美国医生供给不足、医疗制度管理严格、医疗诉讼多发的因素,但其中也有相当部分用于支持创新性药物产品的开发和率先应用。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可以认为美国社会用自己的钱为全球医药行业提供了公共产品,有明确的外溢效应。而现在美国可能也难以继续这一模
      261评论
      举报
      医药政策展望:重点在“做蛋糕”还是“分蛋糕”?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