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o_23

汽车行业 资深从业者

IP属地:云南
    • Hero_23Hero_23
      ·06-03

      小鹏子品牌Mona,也许是小鹏的翻身仗,科技平权的意义非常大!

      要理解为什么小鹏在代号Mona的新车系身上有机会翻身,就需要了解小鹏汽车为什么现在会拉胯。作为一个曾经最讨厌小鹏的人,也作为一个当下小鹏汽车的车主,我想对这个问题我是有发言权的。今天内容先分析小鹏汽车到底做错了些什么,导致最初的头部新势力到现在销量拉胯,然后再分析为啥这么拉胯了还能活着还能让大众集团重金投资并在电动车上真正深度合作? 今天的视频会非常有价值,因为我不仅仅说Mona的产品与技术,更多的其实是讨论当下汽车消费市场的一块巨大蓝海,以及其中嗷嗷待哺的这部分消费者。详细解释小鹏这个新车系的重要性,以及分析一下为什么小鹏很有可能在这里实现真正的突破。这对于汽车消费市场和汽车消费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技术革命最壮丽的篇章,就是让越来越多的人在技术红利的覆盖下,过上了更美好的生活。而不是小圈子的自high与满足。 看到本视频的各位观众,不知道你们是否清楚:目前新能源车销量比较头部的三个新势力品牌理想、问界、极氪都明确说过,自己不会造20万以下的车。他们的主要理由,是认为20万以下的产品,在成本上无法满足他们心目中的一辆好车标准。这种想法,我认为多少有点汽车精英主义了。我们今天来聊一聊小鹏汽车即将发布的新系列车型,内部代号Mona,这个系列(或者子品牌)的车也许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技平权。从而将真正领先的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电驱电气架构带到入门级电动车身上,这是一件意义非常重大的事。某种程度上,可能也是小鹏汽车逆风翻盘的最大机会。 以前我是最讨厌小鹏的人,曾经说开小鹏的都是**,居然会买这种车,那还是在P7发布没多久的时候。后来自己却成为了车主。不喜欢小鹏,一方面是因为像G3这种车,油改电产品、质量也不太行,拿出来卖实在对不起用户和小鹏品牌自己。第二是因为当年由于P7的外观和车型竞争极少导致的成功,何小鹏吹得像是企业能力多么强。第三是企业内部管理非常混乱,一手好牌打的稀碎
      1.04万2
      举报
      小鹏子品牌Mona,也许是小鹏的翻身仗,科技平权的意义非常大!
    • Hero_23Hero_23
      ·06-03

      蔚来乐道L60产品、销量分析,一个决定公司生死的子品牌

      蔚来汽车的生死,几乎就压在今天要讨论的这款车身上了。很久没有聊蔚来了,上一次深入分析,应该是去年6月,主要是财务方面的评估和预测。当时做了不少分析结论,在年底基本都一一应验。今天谈蔚来,主要是因为几乎能决定蔚来命运的子品牌乐道第一款车公布了,我觉得有必要来对这款车的产品和市场预期做一个分析。因为按照主品牌的产品销量、产品规划和销量预期,想要实现盈亏平衡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企业财务的翻身仗,必须依靠子品牌的走量来实现。在乐道L60内部超高预期的前提下,今天分析一下这款产品的优势以及潜在风险,最后做个销量预测。 虽然没有正式发布,但产品信息已经公布的差不多了。关于产品优势,我想有4个点是比较突出的,我先做一个概括,然后再一一解释。第一点是极致实用的产品定位,以及因此带来的精准产品定义;第二点是外观年轻,且和特斯拉Model Y同属一个类别,接受程度会非常高;第三点是蔚来独特的补能体系,让换电和800V架构第一次出现在同一辆车上;第四点是基于蔚来特殊的Baas租电政策,让购车门槛大幅下降。 关于第一点实用的产品定位,让车辆在做产品定义的时候,不会像蔚来一样大手大脚,什么四块Orin芯片、全系四驱、超高成本白车身等等不再执着了。放下身段的子品牌会非常契合这个价位段用户的需求,没有一丝多余的配置,让人们会认为每一分钱都花在点上。目前看应该是以两驱为主,900V架构充电速度和能耗都会很好,低配60kwh电池,高配90kwh电池,续航大概五百多和七百多公里。底盘除了前麦弗逊悬架稍受诟病外,还有被动阻尼调节功能,算是无功无过。前排横向主屏与HUD都有,空间应该至少是看齐特斯拉Model Y的,舒适性和内饰配置会远远优于特斯拉。智驾部分一块Orin芯片,没有激光雷达,车机是8295芯片,理论上应该不能城区辅助驾驶。在此配置基础上,价格会比对应的特斯拉Model Y便宜5万左右,起价可能2
      9,2713
      举报
      蔚来乐道L60产品、销量分析,一个决定公司生死的子品牌
    • Hero_23Hero_23
      ·05-29

      暴跌的理想汽车,仍有一个重要问题没想明白,这才是我担心的

      前段时间理想汽车刚发了财报,紧接着的两个交易日,股价暴跌20%以上。今天主要不是分析股票或者销量,因为最近的思考以及和观众群友聊天产生了一些新的认识,我觉得很有价值,应该和大家分享。这些认识是关于Mega产品问题的,我认为理想汽车官方并没有对Mega的失利有一个真正深刻且到位的反思。我从中也看到了一些更可怕更深层次的问题,今天和大家讨论一下,也希望为观察理想、帮助理想提供一些价值。股票暴跌从财务指标看,核心原因有几个。一是营业利润转负,之前四个季度都是正的,当然这里面的原因主要是研发费用和销售管理费用的增幅大幅超越营业收入增幅导致的;二是现金流转负,这也比较好解释,四季度大量的供应商账款是一季度支付的;三是所有纯电车型延期到25年发布,给市场信心又造成了沉重一击。但回过头来看,其实这几个信息都不足以造成如此严重的投资者信心崩溃,因为都有很合理而且并不是实质性的理由,也不是基本面的转变。而且官方并没有调低全年交付量指引,说明公司对于完成全年56万销量目标还是有信心的。股价的下跌,基本还是对理想汽车极度信心到现在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刻这种转变的反差导致的,我倒是认为不可怕。不过Mega这一跤如果反思不到位,一切都白白损失了,且将来有可能产生更大的问题。我们从Mega失败的反思展开,财报公布后的电话会,理想官方提到要推出纯电车型,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充电站数量赶上特斯拉,二是全国门店展位数量要做大幅新增,因为展位数量不足以支撑车型销量。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Mega销量的不好,官方认定充电站缺乏是决定性因素,第二个问题是,官方根据L8展车数量减少导致销量下降得出车辆展示多少和销量高度相关。配合后续投资方采访,有人问关于Mega的失败,公司认为是什么原因。我看了一下回答,基本结论是车本身问题不大,舆论也不构成核心影响,重点还是产品价值传递出现了问题。关于第二点我没有疑问,但是关于官
      2.53万17
      举报
      暴跌的理想汽车,仍有一个重要问题没想明白,这才是我担心的
    • Hero_23Hero_23
      ·05-07

      华为问界代工厂赛力斯,不被关注的重大事件,涉及资金几十亿

      今天的内容推荐大家仔细观看,你们会从中学到一些重要的财务分析的基础知识。最关键的是我会带着一起分析近期赛力斯的一个重大财务行为,让大家了解这个事情到底是什么事情、反映了什么情况。分析这个问题的过程,也是大家了解我思维的过程,我想这有助于提升日常分析问题的能力。如果你平时对财务报告感兴趣,但是自己去学又学不进去。今天是个好机会,因为有一个重要的实际案例供我们分析。我们可以通过财报或者企业公告去发现很多问题,获得很多信息。财务数据由于是多维度关联的,所以其中所包含的故事,远比公司通过公告或者新闻表述的要真实。欢迎大家关注本账号,可以翻翻我的主页,会长期输出有价值的深度内容。 分析所有内容之前,要先做一个申明,截止视频发布,本人和今天所分析的公司无任何利益关联。先讲解一下这个重要事情的来龙去脉。五一节前一天,也就是4月30日,华为问界汽车的代工厂,也就是上市公司赛力斯发布了一则很不起眼的公告,名字叫《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预案)。虽然不起眼,但是这个公告涉及的资金可能是几十亿甚至上百亿,无论对于公司或者股民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截止视频发布的4月3日,并没有任何主流媒体报道此事。这个公告说的什么事情呢?我简单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就是赛力斯打算融资几十亿,用来买生产问界车型的工厂,因为这个工厂之前是别人投资建设的,赛力斯一直只是租赁使用。 为什么说这个事情很重要呢?因为首先是金额巨大,涉及到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资金,其次是涉及到对外收购资产,这个问题必须是每个股东需要明察秋毫的,因为对外收购是非常严肃的重大行为,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股东利益损失。那我既然没有利益关联,我为什么对这个事情很关注呢?因为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大家学习如何在日常新闻中通过财务去发现本质问题,我也非常希望每一个和赛力斯利益相关的人,都能对这件重要的事情有一个清晰了解,且知道这件事意味着什么。 再做一下这
      1,4082
      举报
      华为问界代工厂赛力斯,不被关注的重大事件,涉及资金几十亿
    • Hero_23Hero_23
      ·05-06
      我开仓了$理想汽车(LI)$ ,小补一点
      2,4672
      举报
    • Hero_23Hero_23
      ·04-18

      5分钟讲明白自动驾驶端到端,解释为什么华为智驾并不是遥遥领先

      到底什么是端到端自动驾驶系统?为何我会说这是智能驾驶的弯道超车机会?我希望今天用5分钟的时间,给你讲明白今年自动驾驶技术最重要的路线变化。这将会真正为自动驾驶体验带来质的飞跃和改变,并以此为标尺,我们能够很容易判断各家车企的自动驾驶技术领先程度。 当前的所谓自动驾驶系统,本质上就是一个规则执行器,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是拿路上遇到的实际情况与人工提前写好的规则去比对,匹配上就按规则执行,匹配不上的话系统就提示接管自动退出。打个比方,比如说系统想要自动变道,会感知目标车道后侧车辆距离和速度,如果满足条件就发起变道,不满足就继续等待机会。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办法,也非常容易理解它的工作机制。我们今天看到的所有车辆辅助驾驶功能,采用的都是这种规则检查-匹配-执行/放弃的方法。这里产生了第一个问题,这么看似乎自动驾驶没什么难度呀?目前的核心难点,其实在于感知层面。就是前面举例中提到的对于车辆的检测、速度和距离的判断。更难的还有比如说对于道路、车道线、绿化带的感知和判断,难度再提升一点,就是对人、对非机动车、对异性障碍物的判断和检测。感知部分才是最难的,不仅要识别,还要精准识别和快速识别,才能提供系统足够的信息去和规则设定的情况比对。我们现在常常听到的占用网络、BEV等等概念,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感知环境和路上的事物。 再进一步,我可以解释一下为何以前的视频里我会说华为在智驾的领先并非技术路线的领先,而仅仅是工程进度上的领先。因为在当下的自动驾驶技术路线里,国内所有车企都基本一致。唯一能比对的两个环节,一个是感知层面是不是能做到更精准、更多样、更快速的识别,另一个是决策层面规则是不是足够丰富来覆盖更多情况而不至于让系统总是提示接管。决策规则我们很容易想到的,就是看我们设想和写下来的规则够不够多,没什么技术含量。真正多少有点差别的其实是感知层面,但目前来看头部几家车企差别也很小。有一个指标可以判断
      9,39813
      举报
      5分钟讲明白自动驾驶端到端,解释为什么华为智驾并不是遥遥领先
    • Hero_23Hero_23
      ·04-17
      我开仓了$理想汽车(LI)$ ,补点,拉拉成本,一切看明天表现了
      3,0164
      举报
    • Hero_23Hero_23
      ·04-16

      独家:理想L6毛利率和盈亏线测算,公司2024最坏情况也能抗住15%毛利率底线

      今天的内容如果你能沉下心来看懂,肯定会觉得非常有意思。你将在视频里明白如何计算理想汽车2023四季度汽车业务真实毛利率情况以及四季度车均优惠金额,然后进一步推算出理想汽车在2024年不同程度优惠下的毛利率情况。同时我会根据计算出的毛利率情况,倒推L6的真实毛利率。再远一点,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销量预期,计算2024年净利润数字,再根据不同的市盈率估值计算市值。今天的视频内容,我仅仅计算2024年理想汽车在不同优惠程度下,汽车毛利率的预测值。以及以此计算,来重新估算理想L6的毛利率水平。剩下的销量预测、净利润、市值计算,我们放到另一期节目,欢迎点个关注。 先说一说总的计算逻辑,这一个部分大家一定要理解到位,后续的内容才不会懵逼。这一段可以慢一点,多看几遍。首先我们要知道财报的毛利率是包含了车辆业务和非车辆业务。根据四季度财报总毛利,扣除其它业务毛利以及财报会议提到的质保金回冲后,算出车辆业务毛利率真实值,这是第一步。再根据各车型、各配置的销量数据算出销量加权后的平均车辆价格。在这个价格上扣掉13%增值税后得到车辆应该的均价,这个数字与营业收入除以销量得到的实际均价比较,可以算出四季度车均优惠金额。当我们知道四季度车辆业务实际毛利率以及四季度车均优惠金额,就能推算出在不同优惠程度下,理想汽车2024年的整体毛利率情况。再根据不同的销量预测,就能算出2024年的预期净利润。给予不同的市盈率估值倍数,就能算出市值的合理预期。 上面这段内容,请大家一定要搞明白,否则就理解不了我接下来要展开讲解的计算细节。今天讲解的过程我会把我的计算表放在屏幕上,大家可以配合计算表来理解。 首先我们谈一下毛利率,2023年全年毛利率水平是22.2%,如果不看具体数字,我们常规思维会认为前三季度高一些,第四季度因为优惠力度太大,应该比全年数字要低。但我们去查具体数字可以发现,四季度毛利率是23.5%,
      1.09万6
      举报
      独家:理想L6毛利率和盈亏线测算,公司2024最坏情况也能抗住15%毛利率底线
    • Hero_23Hero_23
      ·04-13
      我开仓了$LI 20250117 30.0 PUT$ ,25年1月分,总不能股价比25还低吧?
      1,316评论
      举报
    • Hero_23Hero_23
      ·04-12
      我开仓了$LI 20240412 29.5 PUT$ ,我回来了,差不多该接了,看好L6销量
      2,2511
      举报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