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Research

港美股IPO,关注我就够了

IP属地:上海
    • ZResearchZResearch
      ·10:06
    • ZResearchZResearch
      ·10:05

      港股IPO丨林清轩:累销3,000万瓶精油的高端国货,不做中国的“欧舒丹”,而要成为世界的“林清轩”

      作者 | Steven 设计 | 马田田 Z Research Factory观点 林清轩是中国高端国货护肤品牌的领导者,按全渠道总零售额计,公司的山茶花精华油自2014年以来连续11年于所有面部精华油产品中位居全国榜首,并在截至2024年底,累计销量突破3,000万瓶。近三年公司营收规模扩张迅速,复合年增长率为32.3%。毛利率及净利率稳步上升,在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并在2024年进一步巩固利润,盈利能力优秀。经营性现金流和资金储备良好,具备自主造血能力。目前销售费用高企,正处于重营销、轻研发,靠买流量实现扩张的阶段。未来随着营销投放竞争加剧,公司可能被流量内卷吞噬利润,商业逻辑或将遭受巨大挑战。林清轩目前还需要继续优化成本费用控制能力,提升一二线高端商圈入驻率,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同时还需要密切关注海外市场的机会。 PART.1 公司简介 林清轩成立于2003年,作为中国高端国货护肤品牌的领导者,聚焦抗皱紧致类护肤品市场,并以长期致力于以旗舰品牌林清轩提供基于天然、山茶花成分的高端护肤改善方案而著称。按全渠道总零售额计,公司的山茶花精华油自2014年以来连续11年于所有面部精华油产品中位居全国榜首。 PART.2 投资亮点 中国高端护肤品行业先驱: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的核心产品山茶花精华油自其推出以来的累计销量突破3,000万瓶,按2024年零售额计,林清轩在中国所有高端国货护肤品牌中排名第一,也是中国前15大高端护肤品牌(包括国货及国际品牌)中唯一的国货品牌;在中国高端抗皱紧致类护肤品市场,按2024年抗皱紧致类护肤品零售额计,林清轩于所有国货品牌中名列第一,且跻身前10大品牌(包括国货及国际品牌)之列,是当中唯一的国货品牌。 一体化OMO销售网络高效触达消费者: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的线下门店网络在全国有506家门
      80评论
      举报
      港股IPO丨林清轩:累销3,000万瓶精油的高端国货,不做中国的“欧舒丹”,而要成为世界的“林清轩”
    • ZResearchZResearch
      ·07-07 09:39

      港股IPO丨遇见小面:十年开店不到400家,将中式快餐做成慢生意的三位理科生要去港交所敲钟了

      作者 | Steven 设计 | 马田田 Z Research Factory观点 遇见小面是全国川渝风味中式面馆领先的经营者,按2024年总商品交易额计算,公司为中国第一大川渝风味面馆经营者及第四大中式面馆经营者。截至2024年底,公司的门店网络由279家直营店及81家特许经营店组成,遍布中国22个城市。近三年公司营收规模扩张迅速,复合年增长率为66.2%。尽管公司为了快速扩张吸引客流量实行了降价策略,但毛利率及净利率仍然稳中有升,还实现了扭亏为盈,盈利能力优秀。然而公司目前账上现金并不充足,跑马圈地带来的大额负债给公司带来了潜在的流动性风险。此外,降价策略导致的单店、同店模型收入下滑问题同样值得重视。未来随着头部中式面馆玩家资本化进程推进,行业或将趋于整合,竞争将更加激烈。遇见小面目前需要踏踏实实埋头苦干而非急功近利,尽快找到价格竞争力和单店模型质量的平衡点,在加速扩店的同时兼顾口碑,稳住标准化经营的可复制性。 PART.1 公司简介 遇见小面,成立于2014年,是以重庆小面系列为主打的中式餐饮连锁品牌,公司的产品已扩展到各种辣与不辣的菜品,涵盖面条、米饭、小吃和饮料。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于2024年按总商品交易额计,遇见小面为中国第一大川渝风味面馆经营者及第四大中式面馆经营者。 PART.2 投资亮点 领先且快速发展的现代中式面馆经营者: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于2024年按总商品交易额计,遇见小面为中国第一大川渝风味面馆经营者及第四大中式面馆经营者。此外,在2024中国前十大中式面馆经营者中,公司于2022年至2024年总商品交易额的年复合增长率最高。 物美价廉的优质川渝风味菜品带来忠诚的会员群体:公司提供全面且多样化的餐饮产品,涵盖辣与不辣的菜品,满足不同顾客群体的用餐需求。每家餐厅提供约30至40个SKU,主食单价范围介乎约人民币13元至人民币35元之间
      147评论
      举报
      港股IPO丨遇见小面:十年开店不到400家,将中式快餐做成慢生意的三位理科生要去港交所敲钟了
    • ZResearchZResearch
      ·07-04

      港股IPO丨遇见小面:十年开店不到400家,将中式快餐做成慢生意的三位理科生要去港交所敲钟了

      作者 | Steven 设计 | 马田田 Z Research Factory观点 遇见小面是全国川渝风味中式面馆领先的经营者,按2024年总商品交易额计算,公司为中国第一大川渝风味面馆经营者及第四大中式面馆经营者。截至2024年底,公司的门店网络由279家直营店及81家特许经营店组成,遍布中国22个城市。近三年公司营收规模扩张迅速,复合年增长率为66.2%。尽管公司为了快速扩张吸引客流量实行了降价策略,但毛利率及净利率仍然稳中有升,还实现了扭亏为盈,盈利能力优秀。然而公司目前账上现金并不充足,跑马圈地带来的大额负债给公司带来了潜在的流动性风险。此外,降价策略导致的单店、同店模型收入下滑问题同样值得重视。未来随着头部中式面馆玩家资本化进程推进,行业或将趋于整合,竞争将更加激烈。遇见小面目前需要踏踏实实埋头苦干而非急功近利,尽快找到价格竞争力和单店模型质量的平衡点,在加速扩店的同时兼顾口碑,稳住标准化经营的可复制性。 PART.1 公司简介 遇见小面,成立于2014年,是以重庆小面系列为主打的中式餐饮连锁品牌,公司的产品已扩展到各种辣与不辣的菜品,涵盖面条、米饭、小吃和饮料。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于2024年按总商品交易额计,遇见小面为中国第一大川渝风味面馆经营者及第四大中式面馆经营者。 PART.2 投资亮点 领先且快速发展的现代中式面馆经营者: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于2024年按总商品交易额计,遇见小面为中国第一大川渝风味面馆经营者及第四大中式面馆经营者。此外,在2024中国前十大中式面馆经营者中,公司于2022年至2024年总商品交易额的年复合增长率最高。 物美价廉的优质川渝风味菜品带来忠诚的会员群体:公司提供全面且多样化的餐饮产品,涵盖辣与不辣的菜品,满足不同顾客群体的用餐需求。每家餐厅提供约30至40个SKU,主食单价范围介乎约人民币13元至人民币35元之间
      1.03万评论
      举报
      港股IPO丨遇见小面:十年开店不到400家,将中式快餐做成慢生意的三位理科生要去港交所敲钟了
    • ZResearchZResearch
      ·07-03

      港股IPO丨极智嘉:雄安新区国资、保诚等参与基石,大摩稳价,全球仓储机器人龙头开启招股

      作者 | Steven 设计 | 马田田 PART.1 发行情况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 PART.2 财务情况 财务情况:2022年至2024年,极智嘉的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14.52亿元、21.43亿元、24.0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28.8%。其中核心产品AMR解决方案的收入占比分别为85.9%、99.1%、99.7%,Raas服务占比分别为14.1%、0.9%、0.3%。 2022年至2024年,极智嘉的毛利率分别为17.7%、30.8%、34.8%,净利润分别为-15.67亿元、-11.27亿元和-8.32亿元,净利率分别为-108.0%、-52.6%、-34.5%,亏损呈逐步收窄趋势。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 PART.3 综合评估 (一)市值 市值:218.33亿港元 (二)估值 本次选取的同行业可比公司为:海康机器人、新松机器人,前者2023年在深交所交表,后者已在A股上市。海康机器人分拆自海康威视,是制造业仓储自动化龙头,覆盖汽车、3C、医药等高精度场景,按2024年AMR解决方案收入计算,市场份额约为7.2%,排名全球第一。新松机器人是中国工业机器人“国家队”,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背景,国有控股。从工业机器人→物流AMR→特种机器人实现全产业链布局,重型AMR技术领先,负载1吨以上AMR市占率超50%,用于钢铁、化工等重型物流。 主要的财务数据对比如下,可以看到极智嘉目前营业收入和总市值相比可比公司规模仍较小。收入结构上来看,极智嘉从2023年开始调整业务占比,主动砍掉了Raas业务,专注于核心业务AMR解决方案,从而导致短期收入增速有所放缓,但近三年28.8%的复合年增长率仍远高于可比公司,主要源于公司的客户数量和每名客户的平均收入同步增加。公司2024年收入的70%来自海外市场,并且按照2024年收入计算,公司在全球AMR解决方案市场和仓储履约AMR解决
      1.13万1
      举报
      港股IPO丨极智嘉:雄安新区国资、保诚等参与基石,大摩稳价,全球仓储机器人龙头开启招股
    • ZResearchZResearch
      ·07-02

      热点丨周六福上市两日涨超50%,能否接力老铺黄金成为下一个黄金10倍股?

      作者 | Steven 设计 | 马田田 PART.1 热点快讯 近年港股黄金珠宝板块表现活跃,2024年6月28日上市的老铺黄金在IPO一周年之际股价累计涨幅已超过2000%,并且曾在2025年6月5日突破1000港元,带动了黄金消费复苏和国产品牌升级,凭一己之力了引领了黄金热潮,赤峰黄金的IPO也吃到了行业红利,至今累计涨幅突破100%。 资料来源:富途牛牛 2025年6月26日,周六福终于在港交所正式敲钟,六年IPO征程圆满落幕。发行价为24港元/股,根据配售结果,公司公配和国配分别获得711.11倍和13.55倍超额认购,回拨比例43.48%,认购十分火爆。受益于黄金概念热度的延续和港股打新市场回暖,周六福表现亮眼,25日暗盘收涨12.92%,首日高开11.25%,收涨25%。截至发稿时间,股价最高突破37港元,较招股价上涨超50%,当前市值突破150亿港元。 资料来源:富途牛牛 资料来源:富途牛牛 截至2024年末,周六福旗下共有4129家门店,其中加盟店4038家、自营店91家,以全国门店规模计算,是国内黄金珠宝行业前五大品牌之一。此外公司还是在全国运营的珠宝公司中珠宝收入复合年增长率最高的,达到35.8%。按照发行价计算,周六福此次IPO净筹资约11.93亿港元,资金将主要用于扩张门店网店等销售渠道、品牌建设、产品研发及供应链建设。 截至发稿时间,周六福市值约149亿港元,H股流通市值91.64亿港元,远高于活报告最新预测的约72亿港元入通门槛,公司只要保持市值到6月30日就有望被纳入港股通标的,从而能进一步拓宽投资者基础。 根据德勤在近期发布的《2025年中国内地和香港新股市场的中期回顾与展望》,香港将会以40只新股融资1,021亿港元为2025年上半年划上句号,与去年同期的30只新股融资132亿港元相比,代表新股上市数量增加33%,融资总额攀升673%,使
      1.13万1
      举报
      热点丨周六福上市两日涨超50%,能否接力老铺黄金成为下一个黄金10倍股?
    • ZResearchZResearch
      ·07-02

      始祖鸟平替冲锋衣品牌,伯希和赴港上市

      322评论
      举报
      始祖鸟平替冲锋衣品牌,伯希和赴港上市
    • ZResearchZResearch
      ·07-02

      港股IPO丨富卫集团:大摩高盛保荐,发行价较上轮折价22.8%,刚刚扭亏的李嘉诚次子也缺钱

      作者 | Steven 设计 | 马田田 PART.1 发行情况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 PART.2 财务情况 财务情况:2022年至2024年,富卫集团的净保险及投资业绩分别为4.93亿美元、0.47亿美元、9.1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35.9%。其中保险服务业绩分别为4.45亿美元、6.79亿美元、6.7亿美元,净投资业绩分别为0.48亿美元、-6.32亿美元、2.41亿美元。 2022年至2024年,富卫集团的净利润分别为-3.2亿美元、-7.17亿美元和0.10亿美元,净利率分别为-64.91%、-1,525.53%、1.10%,实现扭亏为盈。 保险公司的大部分营收需要进行再投资以赚取利润和客户回报分红,并且长期寿险的首年保费很大一部分需要支付代理方作为销售费用,所以不能直接看营收和净利润,更应关注保费增长的规模和速度。根据招股书,自2014年首个完整营运年度以来,富卫集团于2024年的年化新保费录得5.2倍增长,由2014年的3.09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19.16亿美元,增幅达520.1%。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 PART.3 综合评估 (一)市值 市值:482.98亿港元 (二)估值 本次选取的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为:友邦保险、宏利金融和保诚,三者均在港美股上市,保诚还在英股上市。 主要的财务数据对比如下,可以看到富卫集团目前保费收入仍较小,距离头部企业仍有数量级差距。从收入结构上来看,富卫集团以保险收入和投资收入为主要来源,但是因为投资业务的不确定性,收入占比的波动较大。2023年净投资业绩陷入亏损,2024年又转而获得巨大超额回报,作为主营业务的保险收入反而略有下降。6.4%的保费复合年增长率则是可比公司中唯一正值,进一步说明保险业务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压力较大,保费规模萎缩正在持续发生沦为常见现象。 根据招股书中NMG的预测,在所
      893评论
      举报
      港股IPO丨富卫集团:大摩高盛保荐,发行价较上轮折价22.8%,刚刚扭亏的李嘉诚次子也缺钱
    • ZResearchZResearch
      ·07-02

      港股IPO | 蓝思科技:小米和UBS做基石,中信担任保荐人,正在招股中

      作者 | Steve 设计 | 马田田 PART.1 发行情况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 PART.2 财务情况 收入破局、利润爬坡与现金流强化:2022-2024年,公司总收入从 466.99 亿元增长至 698.97 亿元,复合增长率达 22.3% ,展现业务拓展韧性。与客户合同收入占比常年超 99.8% ,是收入基本盘;租赁收入占比仅 0.2% ,对整体影响微弱,显示智能终端精密制造主业的主导地位。期间三年毛利为 85.47 亿元、84.92 亿元、101.83 亿元 ,毛利率为18.3%、15.6%、14.6%,毛利上升的同时因销售成本和业务结构调整使得毛利率下降。年度利润从2022年 25.20 亿元增至2024年的36.77 亿元,2023-2024年增速达 20.7%、20.9% 。现金流量表方面,经营活动现金净额逐年攀升2024年达 108.89 亿元,较 2022 年增长 18.6% ,反映主营业务回款能力增强、营运效率提升。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 PART.3 综合评估 (一)市值 市值:911.59-953.55亿港元 (二)估值 根据公司招股书数据显示,按24年收入计,蓝思科技在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及模组综合解决方案行业和智能汽车交互系统综合解决方案行业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3.0%和20.9%,均为行业内第一,行业主导地位明显。两个行业竞争都较为激烈,行业集中度均较高,两个行业前五大公司市占率总和分别为40.0%和55.7%。 本次选取的国内行业内可比上市公司为立讯精密和华勤技术,这两家公司都在A股上市。立讯精密、华勤技术与蓝思科技同属消费电子产业链核心企业,业务布局上均涉及精密制造与整机组装,客户群体高度重叠(如苹果、三星等头部品牌),且均通过全球化产能布局应对市场风险,同时以技术研发为核心驱动力,在消费电子及新兴领域拓展中战略方向相似,因此具备较强可比性
      1.03万评论
      举报
      港股IPO | 蓝思科技:小米和UBS做基石,中信担任保荐人,正在招股中
    • ZResearchZResearch
      ·06-12

      港股IPO | 海天味业:高瓴、GIC为基石,中国最大调味品企业开启招股

      作者 | Jackie 设计 | 马田田 PART.1 发行情况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 PART.2 财务情况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56.10亿元、245.59亿元、269.01亿元,2023年、2024年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10%、9.53%;同期净利润分别为62.03亿元、56.42亿元、63.56亿元,2023年、2024年同比增长率分别为-9.04%、12.65%。2022年至2024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34.87%、33.95%、36.15%;净利率分别为24.22%、22.97%、23.63%。受疫情影响,2023年行业需求下降,调味品库存积压,公司收入有所下滑,但2024年公司通过优化销售网络和产品升级迭代实现了业绩的快速反弹,营收利润大幅增长,毛利率和净利率也有所提升。公司2024年的经营现金流为68.44亿元,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9.07亿元,资产负债率仅23.14%,资金量充足,财务结构非常健康。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 PART.3 综合评估 (一)市值 市值:2038.34亿-2114.05亿港元。 (二)估值 本文选取中炬高新和千禾味业作为海天味业的可比公司。 中炬高新:主营业务涉及调味食品、房地产业和大健康产业等多领域,其中调味食品业务是核心业务,产品涵盖酱油、鸡精粉、食用油等。 千禾味业:要产品包括酱油、食醋、料酒等,以 “零添加” 为特色,主打中高端市场,近年来凭借 “0 添加” 概念市场份额迅速扩大,营收和净利润增长显着,已成为海天味业在酱油业务领域的重要竞争对手之一。 从营收规模来看,海天味业在国内排名第一,接近中炬高新的5倍,千禾味业的9倍,拥有绝对龙头地位。从盈利能力来看,海天味业2024年的毛利率水平在三家公司中垫底,略低于千禾味业,不过净利率水平显著高于两家可比公司,显示出其成本费用控制能力较为出色。从估
      465评论
      举报
      港股IPO | 海天味业:高瓴、GIC为基石,中国最大调味品企业开启招股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