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江湖

简介

IP属地:未知
    • 互联网江湖互联网江湖
      ·05-27

      本地生活棋局生变:美团复苏增长,抖音高歌猛进

      $美团-W(03690)$ ​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志刚 5月25日,美团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不出所料,复苏来得很快。2023年一季度,美团实现营收5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7%。同时一季度经营利润扭亏为盈,达35.9亿元。数据之中,本地消费复苏的节奏尽显。 复苏的势头有了,接下来能不能守得住增长呢? 4月25日,抖音在生活服务生态大会上公布了一组数据,抖音服务商家数量已经超过200万。布局本地生活三年之后,以POI为发力点,抖音向着本地生活发起冲击。 面对抖音、快手的搅局,接下来美团的高增长还能持续多久?手握配送的核心壁垒能不能让美团打赢这场“硬仗”?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试图寻找答案。 美团“降本增效”,骑手商家苦不堪言? 复苏增长是美团一季度财报的主基调。 财报显示,一季度核心本地商业营收429亿元,同比增长25.5%,新业务营收157.3亿。核心本地商业营收结构上,配送服务营收169亿,佣金收入158亿,在线营销服务收入77.4亿。 配送服务订单增长14.9%,来到42.6亿单,配送服务营收同比增长18.8 %,佣金收入同比增长32.4,在线营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0.6%,其他服务以及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3.6%。 亏损的还是新业务。财报显示,一季度公司新业务亏损达8.45亿。 可能出于对于市场竞争加剧的谨慎,也可能是对于舆论环境的敏感,美团更改了业绩披露的方式,餐饮外卖的收入、配送成本等数据不再披露,而外界对美团配送服务的亏损的猜测也没有停止。 但从过去的披露的数据以及最新的财报来看,配送的成本依旧很高。 2019年美团骑手成本占比83%来到410亿,2021年,美团佣金收入771亿,相关费用成本721亿,2022年美团收入701亿,相关成本802亿…… 一季度财报
      5712
      举报
      本地生活棋局生变:美团复苏增长,抖音高歌猛进
    • 互联网江湖互联网江湖
      ·05-27

      营利双降中的联想,跑出了几分微软的影子?

      $联想集团(00992)$ 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志刚 在手机逐渐替代电脑,PC走向“非刚需”品的时代地位后,中年联想也被迫踏上了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的道路。 5月24日,联想集团公布了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2022/23财年全年业绩。据财报数据,报告期内联想集团实现营收619.47亿美元,同比下降14%;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16.08亿美元,同比下降21%,再一次出现了营利双降的尴尬局面。 然而对于这份不太乐观的年报,不少业内人士却没有感到过分的意外。毕竟从前不久发布的第三财季业绩来看,几乎都不难猜到2022/23财年的增速下滑,而且就像联想在财报中提到的那样,2022年的PC市场也确实不太好看。 不过依然值得关注的是,报告期内联想集团非个人计算机(PC)业务同比增长了7%,特别是基础设施方案服务业务集团(ISG)和方案服务业务集团(SSG),都表现出了极强的增长韧性。 要知道,以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及其他智能设备为代表的IDG业务注定只是联想的增长潜力不大的基本盘,但ISG和SSG业务却代表着联想的第二春。 那么借着Chat GPT和AIGC东风崛起的,联想的ISG+SSG到底是不是个好生意?其钱景如何?又能否撑得起联想下一阶段的投资价值呢?值得思考。 营收利润双降,裁员传闻被“坐实”? 先来看看营收。 数据显示,联想集团全年营收619.47亿美元,同比下降13.50%,报告期内实现毛利润105.01亿,同比下降12.85%。 营收结构变化方面,智能设备业务集团营收493亿美元,上一财年为623亿美元;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收入97.5亿美元,上一财年为71.4亿美元;方案服务业务集团收入66.7亿美元,上一财年为54.4亿美元。 由营收结构可见,如今的联想PC业务日薄西山,
      2,45715
      举报
      营利双降中的联想,跑出了几分微软的影子?
    • 互联网江湖互联网江湖
      ·05-26

      穿透BOSS直聘Q1财报,解码招聘赛道底层发展逻辑

      $BOSS直聘(BZ)$ 2023年,经济复苏是大势所趋,但仍免不了职场的动荡。当今就业市场环境下,裁员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而招聘赛道仍披着一层迷雾。 据天眼查APP显示,BOSS直聘在2021年6月登录纳斯达克,在去年12月登陆港交所,完成双重主要上市。5月24日港股盘后,BOSS直聘发布了2023年一季度业绩。BOSS直聘这份财报,为今后的招聘赛道做出了怎样的“注释”? 营收增长,开始触底反弹 从投资者最为关注的营收和利润数据来看,BOSS直聘营收数据创历史新高并超出市场预期。财报显示,在2023年第一季度BOSS直聘营收达12.78亿元,同比上涨12.3%,去年同期营收为11.27亿元;实现净利润3266.30万元,去年同期净亏损为1217.20万,实现扭亏为盈。 总体上,BOSS直聘今年一季度的业绩涨势向好。经历三年疫情之后,就业市场出现复苏迹象,招聘环境有所优化,招聘企业发展更加顺畅。招聘赛道终于开始触底反弹,为BOSS直聘的增长提供了足够的动力,但能否长期持续驱动其增长,仍有待时间检验。 跟随市场复苏脚步,二季度指引符合市场预期 细分业务收入来看,Boss直聘分别对求职者和企业用户双方提供付费服务。 对于求职者,如果想要尽快入职,可以通过付费提高简历曝光量,分析自身竞争力,过滤不合适的招聘信息。数据显示,在今年第一季度,求职者付费为主的其他服务收入同比增长66%。 求职者的就业需求旺盛,但企业招聘需求复苏程度仍有所差距,对于BOSS直聘来说,求职者只能算是用户,毕竟企业才是真正的“客户”,公司总收入增速跟企业付费收入密切挂钩。在今年第一季度,BOSS直聘的企业客户在线招聘服务收入为12.6亿元,同比增长11.8%。 由于BOSS直聘付费招聘服务存在确认周期,经计算现金收款这一指标
      5,0185
      举报
      穿透BOSS直聘Q1财报,解码招聘赛道底层发展逻辑
    • 互联网江湖互联网江湖
      ·05-25

      “腕力”下滑,华米科技仍在突围中

      $华米科技(ZEPP)$ 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志刚 近日,华米科技正式公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数据显示,华米一季度实现营收6.45亿元,同比下滑14.8%,为近三年以来的单季度营收规模的最低点;同期,归属于华米的净亏损为1.367亿元,相比较下,去年同期净亏损仅为8873万元。 而如果把时间线稍微拉长点来看,华米的净利润已经收获了连续五个季度的亏损表现。 要知道,作为首家在美上市的小米生态链企业——华米科技此前曾备受市场外界的看好和关注,甚至就连股价也曾攀升至19.59美元/股的历史高点。然而遗憾的是,截至美股5月24日收盘,华米股价报收于1.19美元,整体缩水超九成,目前总市值仅为7263.53万美元。 这不禁令人疑惑,正在走向独立之路的华米,怎么越走越坎坷? 华米科技的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值得思考。 独立的华米,难破下滑的魔咒? 从直观数据来看,下滑是华米此次一季报透露出主基调。 从一季度出货量来看,华米出货量比去年同期少了20万台,为350万台,与出货量下滑相对应的则是一季度营收的下滑。 数据显示,一季度营收6.45亿,同比下降14.78%,毛利润下降更多,同比下滑了32.45%。净利润方面同比亏损进一步扩大,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达54%。对于业绩下滑,财报中解释称,由于一季度电子设备消费市场下滑,公司自品牌产品销售额同比下降了21.2%。 费用变化方面,一季度公司市场营销管理费用下降了15%为1.36亿元,研发费用同比下降到1.18亿元,同比下降了19%。 虽然费用方面有所下降,但一季度的净亏损反而同比扩大了,而在过去的5个季度中,公司的净利润都处在亏损状态。 比净利润亏损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的现金流状况。根据年报披露显示,公司的现金流情况可能不容乐观。 现金流情况方面,2
      1,7165
      举报
      “腕力”下滑,华米科技仍在突围中
    • 互联网江湖互联网江湖
      ·05-25

      新氧Q1财报,能否缓解医美产业“缺氧”症状

      $新氧(SY)$ 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志刚 医美,一个让人又恨又爱的产业。恨的是行业众多乱象,严重阻碍了产业发展。爱的是颜值经济下,医美俨然已成为新时代待挖掘的潜力金矿。 近期,号称“互联网医美第一股”的新氧发布了未经审计的第一季度财务业绩。2023年伊始,而这一份财报似乎正为医美产业带来新的曙光。 新氧“喝汤”? 2023年的医美产业已开始逐步恢复活力,新氧的财报成为其中一个明显迹象。在今年Q1,新氧实现了一季度营收正增长。据财报数据显示,新氧2023年第一季度总收入为3.1亿元人民币(4520万美元),同比增长3.2%。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新氧净利润呈现亏损状态。归属于公司净亏损为1190万元,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每ADS亏为0.12元。一个坏消息中的好消息是,新氧今年一季度的亏损幅度,相比上年同期明显缩减,可以说已经摸到了扭亏的“边边”。 对此,医美行业分析师刘论联表示,从投资角度来看,新氧虽是“互联网医美第一股”,但一直是家不怎么赚钱的公司,还曾一度可能退市。如今新氧出现了扭亏的可能,一叶可知秋,这也是整个医美产业迎来高质量复苏的迹象。 深入报表来看,新氧的亏损缩小与成本及费用之间的动态调整有关。 财报数据显示,新氧在2022年四个季度以及今年Q1的单季度营业成本分别为1.07亿、1.05亿、0.94亿、0.88亿、1.14亿,营业费用分别为2.72亿、2.47亿、2.37亿、2.13亿、2.3亿。 对于新氧来说,侵蚀净利润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昂的营业费用,营业成本反而较低。从目前趋势来看,新氧的营业成本呈逐渐上升态势,而营业费用则略有下降。 从新氧历年Q1的毛利率净利率来看,这一对比更加明显。在2020Q1、2021Q1、2022Q1、2023Q1,新氧的毛利率分别为76.39%、85.
      2795
      举报
      新氧Q1财报,能否缓解医美产业“缺氧”症状
    • 互联网江湖互联网江湖
      ·05-24

      经营亏损收窄,爱回收正在迎来“万物新生”?

      $万物新生(RERE)$ 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志刚 近日,二手消费电子产品交易和服务平台万物新生(爱回收)集团发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 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爱回收实现总收入28.7亿元,同比增长30.2%。本季度non-GAAP经营利润为4438万元,创下历史新高,并收获连续三个季度的运营盈利。 除此之外,回到整体来看,尽管爱回收的净利润依然未能实现扭亏为盈,但是在当前整个新机市场处于下跌通道,且一季度又是二手行业市场淡季的客观情况下,爱回收的这份财报无疑表现出了极强的增长韧性。 所以反映到资本市场,截至5月23日收盘,爱回收股价报收于3.18美元,上涨6.71%,目前总市值约为7.1亿美元。 如此亮眼“异常”的成绩,自然也不免令人愈发好奇本次爱回收的逆势增长逻辑到底是什么?又具不具备可以持续性? 一向不被外界看好的二手行业,难道真的是门不可多得的好生意? 淡季不淡,成本居高不下的老问题解开了? 直观来看,在报告期内,爱回收的营收方面实现28.72亿,同比增长30%,但环比下降了1亿多。不过结合市场来看,一季度是淡季,往年一季度也有环比下滑的情况。 在毛利方面,同比增长30%,来到了3.53亿,销售毛利率为12.3%。整体来看,毛利率环比有增长,但变化不大。 再来看其营收结构情况,产品营收方面,从2022年同期的19.089亿元人民币增长了34.9%,达到25.752亿元人民币,财报中解释,线上线下二手电子产品的销售量增加。 而由于销售增加,所以今年一季度爱回收的成本方面有所上升。数据显示,公司运营成本和支出为29.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0%。 其中,商品成本为22.52亿元人民币,增长了37.3%。履约费用同比减少至9%。 至于在三费表现上,营销和销售费用则是同比降低了
      2555
      举报
      经营亏损收窄,爱回收正在迎来“万物新生”?
    • 互联网江湖互联网江湖
      ·05-22

      大模型混战背后:科技“食物链”顶端是否会出现新霸主?

      $科大讯飞(002230)$ $百度(BIDU)$ $商汤-W(00020)$ 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志刚 如果说,现在的我们正处于一个巨大的软件互联网生态系统中。那么,未来我们或许会进入一个巨大的人工智能互联网生态系统。 从谷歌的阿尔法狗到Open AI的ChatGPT,人工智能掀起了一波新的狂欢,国内的互联网科技圈的“颠覆”暗潮也在不断涌动。新诞生的AI大模型越来越多,“参战”AI大模型的玩家也有些数不过来。 据天眼查APP显示,截至目前,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近267.4万余家,其中,2023年一季度新增注册企业17万余家,与2022年同期相比,上涨6.8%。 企业以雷霆之势迅速入局,竞争烈度已经到了以“天”为时间单位的地步。这一奇景背后,行业已经展露出初步的峥嵘头角,对当下“诸神之战”判断和洞察就显得尤为重要。 AI大模型:雏形初显,格局峥嵘 实际上,人工智能已经经历了多次风口以及寒冬的“轮回”。 在人工智能元年1956年,出现了机器定理证明、跳棋程序等一批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1970年,出现了能够分析语义、理解语言的人机对话系统SHRDLU;1997年,深蓝DeepBlue战胜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2016年,谷歌阿尔法狗与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人机大战”,被写入历史...... 每一次人工智能的高潮,都在推动人工智能崛起的到来,但往往不久后,又会陷入一段时间的冷寂之中。 不可否认的是,在多次周期之后,人工智能已经开始实现从技术研发向成果转化的目标,从不能用突破到不好用,再从不好用突破到可以用,我们似乎离人工智能的
      512评论
      举报
      大模型混战背后:科技“食物链”顶端是否会出现新霸主?
    • 互联网江湖互联网江湖
      ·05-17

      跨界融合促复苏增长,直播间之外薇娅干了一件“大事”

      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志刚 纲要:   “胶原蛋白第一股”成绩亮眼,制造业新星即将IPO背后,实体产业正在发生“深迭代”。 新增长往往来自于新的渠道红利,过去是线上电商,现在是直播电商。新红利中巨子生物、德尔玛为何能成长为“参天大树”?与薇娅与谦寻深度合作,直播融入实体,消费市场与实体经济的任督二脉打开之后,这场“深迭代”拉开序幕。跨界融合带动实体经济复苏,为消费复苏注入增长新动力。 近日,巨子生物交出上市后的首份财报。 数据显示,巨子生物2022年销售收入23.6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2.3%;年内利润10.02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21.0%。 营收利润双增,市场反应也很直接。5月15日,股价最高涨幅达22%。 生物科技领域,能够跑出优秀的明星企业实属不易,背后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由此,中国生物科技产业走向由大变强之路。 巨子生物一路上涨的同时,据《界面新闻》等媒体报道,德尔玛也将于5月18日上市,中国小家电行业再冉新星。 “胶原蛋白第一股”业绩亮眼,制造业新星德尔玛挂牌上市背后,谦寻与薇娅身影隐现。这两家朝气蓬勃的企业的投资人名单中,都有谦寻(杭州)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薇娅丈夫董海锋的身影。种种蛛丝马迹表明,在播间之外,薇娅与她身后的谦寻都在深入实体产业。 深入实体是一个重要的信号,这些动作背后,一场直播力推国货,促产业升级、拉动消费复苏的大幕被缓缓拉开。 图片 直播商业进阶:融入实体,促产业深迭代 商业增长往往来自三个方面:新流量、新人群、新渠道。 新流量能带来新增长,比如小红书的崛起,带动花西子等一众美妆品牌崛起。新人群能带来新增长,比如B站聚集了年轻人,一些聚焦年轻人群体的品牌,也获得新增长。 新渠道也能带来新增长。 以前很多品牌是“淘品牌”,比如三只松鼠最早就是靠电商渠道发家的,电商作为一种新
      55评论
      举报
      跨界融合促复苏增长,直播间之外薇娅干了一件“大事”
    • 互联网江湖互联网江湖
      ·05-17

      张朝阳“有心”,搜狐“无力”

      $搜狐(SOHU)$ 图片 近日,搜狐正式公布了2023年一季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搜狐的总营收为1.6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滑16%,较上一季度增长1%;归属于搜狐公司的净亏损为1800万美元,而上年同期净利润为300万美元,上一季度则是净亏损700万美元,整体有所扩大。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其依旧延续着2022年营收、净利的下滑颓势,但如果按照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今年一季度搜狐的净亏损为1300万美元,表现优于此前预计的亏损1500万美元——2500万美元。 可即使如此,我们也很难以此说明昔日的“互联网王者”搜狐已经有了触底反弹的迹象,那么在与时代的博弈中,搜狐和张朝阳到底没有没有认输?还需深入到财报里一探究竟。 图片 搜狐财报的两面性:“越活越年轻”还是“越活越倒退”? 一直以来,“百年基业”几乎是具备企业家精神的每一家上市公司的长远愿景,但遗憾的是,残酷的道琼斯30指数和标普500头部公司的变迁却告诉我们,不谈百年,“50年不变”就是一个高难度系数。 而若以此为商业迭代尺度来看,有着25年发展历史的搜狐来说,几乎已经算是步入了中年成熟阶段。 但有意思的是,如果仅从财报表现来看,搜狐不仅不像是一家已经步入成熟收获期的互联网老牌企业,反而像是有几分“还没有确定前进方向,仍在加大投入、探索试错的发展中企业”的意味。 为什么会这样说?不仅仅是因为今年一季度搜狐延续了过去的营利负增长态势,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其“经营费用”在近年来还始终保持着居高不下的规模。 互联网江湖注意到,据东财数据显示,从2020年以来,搜狐的销售毛利率分别为71%、75.51%和73.9%,平均都处在70%以上的水平。但问题是其对应的销售净利率却普遍偏低,特别是2022年直接大幅回落至-2.36%,今年一季度则
      2203
      举报
      张朝阳“有心”,搜狐“无力”
    • 互联网江湖互联网江湖
      ·05-17

      百度发布2023年Q1财报营收311亿元净利润大幅增长48%

      $百度集团-SW(09888)$ 北京时间5月16日,百度(NASDAQ:BIDU,HKEX:9888)发布了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第一季度,百度实现营收311亿元,同比增长10%;归属百度的净利润(non-GAAP)达到5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8%,营收和利润双双超市场预期。 得益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好转,和企业持续降本增效的措施,百度盈利能力大幅提升。第一季度,百度核心经营利润(non-GAAP)同比大幅增长45%至53.6亿元。百度智能云在本季度实现了盈利(non-GAAP)。百度核心的在线营销收入为166亿元,同比增长6%。此外,一季度,百度回购股份1.95亿美元。 “在2023年第一季度,百度核心交出了一份稳健的业绩答卷,收入较前季度增速加快,经营利润率得到改善,实现经营杠杆效应。”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表示:“我们相信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大语言模型为各行各业带来了革命性的潜力,帮助用户与客户实现目标并对社会产生正面影响。基于这个趋势,文心一言开启内测。我们计划逐步将文心一言融入我们的所有业务,为我们的产品及服务赋能,吸引更广泛的用户及客户。围绕文心一言在新的时代中建立新生态。这也将助力我们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增长。” 百度首席财务官罗戎表示:“本季度,我们有效地发挥经营杠杆作用,百度核心经营利润率(Non-GAAP)自去年同期的17%及前一季度的21%增长至23%。生成式AI带来了人工智能新模式的变革,对于这个巨大的市场机会,百度蓄势待发。未来,百度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在该领域投资。” 百度智能云实现盈利,内测企业级大模型生产平台 百度智能云在本季度实现了盈利(non-GAAP),收入同比增长8%至42亿元。从2022年第二季度开始,百度智能云专注
      283评论
      举报
      百度发布2023年Q1财报营收311亿元净利润大幅增长48%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