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枫破浪

专注芯片、新能源等科技领域港美股投资

IP属地:未知
    • 乘枫破浪乘枫破浪
      ·03-24 17:12

      再读《围城》,感念投资中的遇人、阅人与孤独…

      已经不知道是多少次再读《围城》了。 这本从初中开始就陪伴我的书,一次次读,一次次有新的收获。 刚开始读时,无论是第一遍、第二遍还是第三遍,萦绕在我心中的始终是: 方鸿渐和唐晓芙为什么没有在一起? 而后,多年后再拿起,问题反而变得复杂了—— 随着我结婚有娃,看书中大时代背景下的众生相反倒成了主要的观摩对象。 这里,谈谈我新的感念: 这么多年,我始终困惑于一个问题—— 怎么衡量别人说的是真话? 大概是2015年,我在500强,跟当时带我的领导说: 如果两个人都抱着彼此坦诚的态度和言语争辩,最终,事情一定能得到解决。 他说对,忍住了下半句—— 但,很难实现。 我想这其中一定有众多的难隐之言。 正如《围城》中有一个片段: 和方鸿渐一样,同样不学无术的褚慎明,在被方鸿渐攀谈道: “褚先生最近研究些什么哲学问题?” 褚慎明神色慌忙,瞥了鸿渐一眼,别转头叫赵辛楣道:“老赵,苏小姐该来了。我这样等女人,生平是破例。” 而后,等到苏小姐来—— 慎明把夹鼻眼镜按一下,咳声嗽,说:“方先生,你那时候问我什么一句话?” 鸿渐糊涂道:“什么时候?” “苏小姐还没来的时候,”——鸿渐记不起——“你好像问我研究什么哲学问题,对不对?” 对这个照例的问题,褚慎明有个刻板的回答,那时候因为苏小姐还没来,所以他留到现在表演。 这其中的难言之隐,就是越没有啥越想要彰显啥—— 褚慎明想要卖弄他并没有的才学。 站在书中的上帝视角,我看到了这其中的隐含,但在现实世界我并无此特异功能。 在动画《夏日重现》中,这特异功能被叫做【俯瞰】。 不过,现实世界,我也从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学到了另外一个判断标准—— “不要相信一个男人说的话,看他怎么做。” 这句话影响我良多。 尽管现在,我依然不能在听完别人慷慨激昂后就按捺全盘接受的冲动,但是,总给我一根弦—— 在别人和你仿佛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4224
      举报
      再读《围城》,感念投资中的遇人、阅人与孤独…
    • 乘枫破浪乘枫破浪
      ·03-22

      特斯拉还会涨吗(四):特斯拉的财务情况和营运能力

      前面,分析了特斯拉的竞争优势和成长收益等方面。 而后面的分析更像是一种验证—— 财务健康和经营情况是这份成长收益的保证。 为此,我把特斯拉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统计如下: 如果流动比率小于1,说明企业短期债务存在问题。 而特斯拉已经走出了这个阶段。 同样,查看特斯拉的资产负债率—— 图表中可以看到,特斯拉从过去的70%-80%,已经降到现如今的44%。 说明企业的长期负债率已经进入到了合理区间。 观看特斯拉的现金流量表—— 经营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 说明特斯拉正在投入的项目前景决定了企业的未来。 然后,看特斯拉的营运能力—— 应收账款逐年增加,说明回款快拖欠少; 固定资产周转率提升,说明其利用率增高; 总资产周转率增高,说明销售能力增强。 而同时—— 应收账款增长率超过了营业收入增长率,说明采用了比较激进的销售策略。 综合来看,企业的整体营运并无大的问题,而且在逐年向好。 而在管理能力方面,相对于比亚迪的薪酬,特斯拉公布的薪酬(除马斯克)整体偏低。 同时,结合我之前看过的《硅谷钢铁侠》,以及豆瓣大神分享的种种外文描述特斯拉和SpaceX等,说说我的直观看法: 马斯克是一个很拼命工作的人,也是一个压榨员工的人; 马斯克拥有比过去的创业者更宏大的梦想,并在大家都想在互联网中捞钱的氛围里扎根实业,所以不要低估他的决心和勇气; SpaceX和特斯拉的技术与制造可以形成强势互补,比如,之前看过SpaceX将火箭制造的部分技术分享给了特斯拉,让后者制造成本更低; 在传记以及现实中,马斯克确实是公认的大嘴巴,多次制定过分乐观的计划,逼着员工没日没夜执行,但最终往往不能如期达到(不过确实加速了很大的进度)…… 以上的种种,也许跟判断企业并无直接关联。 但是,我想说,特斯拉走到现在,SpaceX有当下的成就,马斯克除了是
      1.03万7
      举报
      特斯拉还会涨吗(四):特斯拉的财务情况和营运能力
    • 乘枫破浪乘枫破浪
      ·03-17

      投资总结:2022总结&2023野望(下)

      接上篇文章《投资总结:2022总结&2023野望(上)》—— 《段永平投资问答录》中一句: “最糟糕的投资方式”就是嘴上讲的是价值投资,干的却是投机的事。 在2022陷入投资的低谷之前,我一直在考虑是不是要“拓宽能力圈”。 而2022之后,我得承认,所谓“拓宽能力圈”和活了30多年要“大变性情”一样,基本上99.99%都是死。 备注:剩下的0.01%是快要死。 而我想要拓宽并不是空穴来风。 主要是因为当年投资蔚来不到半年就有了几倍的收益—— 这一点,让我膨胀了,然后开始“清醒”地总结,是否有超过价值投资之外的方法。 当时,正巧遇到有讲师提到“趋势投资”。 于是,我先后两年花了上万来“学习”课程。 现在,通过学习课程,我终于聪明起来了—— 彻底明白自己是交智商税了…… 记得,课程中曾提到“巴老爷子那套都过时了”—— 因为看公司未来现金流是需要看利润的,而财务指标是滞后指标,趋势投资需要先进的技术指标作为超前指标…… 就我个人观点,所谓趋势投资其实就是风险投资; 而风险投资,最早起源于硅谷,重点不是只投钱(同时投入人脉、管理技术和指导等等),而且因为风险高必须分散化。 在二级市场用一级市场的风险投资,真的是赌性太高。 好在,我尚存一丝担忧,为了平衡过分激进的投资组合,我把一部分资金投到了当时大股东正在撤资的腾讯。 这也成为我为数不多的还能在22年有所颜面的收获。 对于腾讯,我已经是第二次选择买入。 上一次,好像是赚了一倍多。 不过这次,如果不出特殊情况,我计划拿的时间很长很长…… 有关腾讯,后期有机会会和TCL一样再做详细分析。 目前只说一句:我很期待王者荣耀的宇宙。 然后是TCL,这显然是芒格说的“让人憎恨的第二种生意”—— 即赚来的利润又要投入进去的周期长、回报长、资产重的面板(以及硅片)。 但我没有办法,之前听信所谓的“显示互动风口”
      3782
      举报
      投资总结:2022总结&2023野望(下)
    • 乘枫破浪乘枫破浪
      ·03-15

      特斯拉还会涨吗(三):特斯拉的成长性与收益性

      在分析之前,先说说最近汽车行业的情况: 我在上一篇文章《特斯拉还会涨吗(二):特斯拉的竞争优势》中提到—— “<40%的毛利率说明特斯拉处在高度竞争的环境—— 毕竟,汽车这行,缺少集中的头部,哪怕你是奔驰宝马,你也只是占据了市场中一部分市场份额。” ​ 而今,没想到这么快就应验了: 由特斯拉引起的降价潮,从新能源车蔓延到了燃油车—— 雪铁龙、湖北东风纷纷应战后,长安汽车集团、上汽集团、奇瑞汽车集团等集团型车企,以及问界、北京现代等单个品牌也陆续跟进。 降价幅度之大,补贴力度之强被戏称为“自杀式降价”。 现如今,投资汽车行业有点巴菲特当年投资达美航空的感觉了—— 汽车、飞机、电视都有着激烈的竞争格局,原因在于: 低客户粘性-买第一辆车和买下一辆车几乎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缺乏网络效应-无论你卖出多少辆车,下一个客户永远和前面的累计销量没有关系; 大额支出让消费者变得更加精明-从而让争夺用户变得更加激烈; 产品和技术不断迭代更新-成为企业利润率的杀手; 备注:信息来自e公司。 但是,特斯拉可能是一众车企里“不一样的烟火”,我们且继续分析—— 前面,我分析了特斯拉的基本情况和竞争优势。 而这一切中最关键的还是特斯拉未来的成长性。 为此,我把特斯拉的营业收入、净利润以及两者的成长率做了表格—— 营业收入上,特斯拉每年都在增长,保持了近十年80%以上的增长率。 同时,近两年的成长率保持在50%以上。 备注:21年营收增长70.67%,22年营收增长50.11%。 净利润上,特斯拉从负值慢慢转正,十年的平均增长率达到37.36%。 而最近两年的净利润大涨,分别在554.76%和123.02%。 毋庸置疑,特斯拉的成长是一定的。 新能源汽车市场空间足够广阔,特斯拉目前还没有一个可以与之匹敌的竞争对手。 于是,当下消费者尚没有更好的选择时,一部分摇摆用户就会因为特斯
      1.09万9
      举报
      特斯拉还会涨吗(三):特斯拉的成长性与收益性
    • 乘枫破浪乘枫破浪
      ·03-08

      特斯拉还会涨吗(二):特斯拉的竞争优势

      ​ 看完特斯拉和比亚迪在过去财务数据上的一些对比之后,我突然发现: 虽然,比亚迪确实在22年拿到了中国市场的销量第一,但也许—— ta相对特斯拉,也许并不能称之为与之匹敌的对手。 我把特斯拉近十年的财务数据做了汇总,发现如下—— 特斯拉的营业利润率从负值到逐年提升,无疑是对成本控制的最好诠释。 而与之对应的,还有毛利率控制在20%上下。 尽管,<40%的毛利率说明特斯拉处在高度竞争的环境—— 毕竟,汽车这行,缺少集中的头部,哪怕你是奔驰宝马,你也只是占据了市场中一部分市场份额。 尽管之前一直处在负值,但15%以上的净利率证明特斯拉经营活动是良好的。 备注:特斯拉22年Q1-Q4净利率分别为:17.49%,13.4%,15.53%,15.24%,平均为15.45%。 而反观比亚迪,由于我统计时比亚迪22年数据尚未出来,所以这部分空缺,图表如下—— 通过图表可以看到,尽管没有22年的数据,但是特斯拉的毛利率一直是高于比亚迪的。 比亚迪的毛利率不足20%,证明了汽车行业的残酷性。 比如,之前的拜腾,下周回国的FF91,以及众多倒在了黎明前夜的新能源电动车品牌…… 同样,尽管之前比亚迪的净利率高于特斯拉,但直到最后,也不过维持在3%左右的平均值,最高也不过6%。 而从20年开始,特斯拉实现了全面的反超。 然后,我拉出了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收益率两者的对比——   同样在20年,特斯拉的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收益率全面超越比亚迪,并且渐行远去。 而比亚迪的ROE最高也不过12.91%,10年平均值在6%左右,大多数时间都达不到10%的最低门槛。 而特斯拉在21年和22年的ROE分别是:21.06%,33.53%。 尽管从21年开始持续时间并不长,但足见其高质量。 而更重要的是,特斯拉的杠杆比率相对过去竟然还降低了—— 之前的杠杆最高有6.96,最低
      2.25万21
      举报
      特斯拉还会涨吗(二):特斯拉的竞争优势
    • 乘枫破浪乘枫破浪
      ·03-01

      特斯拉还会涨吗(一):全面了解特斯拉

      吃饭时,孩子在证券公司的亲戚跟我说,特斯拉涨了真不少啊! 我说,特斯拉还会涨的。 然后,他一脸疑惑地看向我。 那时,我对特斯拉研究了有一周,快要结束。 所以,对这个结论还是有把握的。 我为何敢这么说? 当然要从了解特斯拉开始—— ​ 特斯拉的业务有:电动车,储能,太阳能等。 其中,根据22年Q4的财务数据:总营收243亿,汽车收入213亿(美元),占比87.65%。 而且,特斯拉电动车降价席卷了全球。 所以,我们当然要从电动车开始研究。 这里,要说我开始研究时先入为主的一个观点—— 我一直认为特斯拉卖车只是布局而已,像是下一盘大棋,通过卖车把以自动驾驶FSD的软件服务送入千家万户才是其最终目的。 毕竟,软件订阅和FSD的毛利率直达90%。 目前特斯拉电动车的主要营收是通过model系列,以及电动卡车和电动皮卡。 未来,特斯拉有望推出10w元级别电动车来抢占低端市场,提升市场份额。 根据特斯拉全球营收的分布,如下: 目前是以美国市场为主,几乎是一骑绝尘; 中国市场发展迅猛,成为特斯拉的第二大主战场,但说实话,也是硝烟味最浓。 当然,尽管汽车市场是一个充满竞争的地方,但是新能源汽车无疑是充满前景的。 虽然,前一阵疫情导致消费低迷,但是政策上—— 一方面,中国乃至世界的碳中和碳达峰会令新能源持续向好; 另外一方面,上海延续新能源车置换补贴,置换给1w财政补贴——可能是全国推行新能源的风向标。 同时,马斯克也祭出了他的大杀器:降价。 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 这背后还是因为特斯拉的规模优势,和在整个汽车行业无人可及的【高毛利】。 特斯拉的降价法宝,摊开来看,有: 4680大圆柱电池技术、超级工厂、一体化压铸技术汽车设计(压缩存货周转天数)、零部件供应本土化,以及行业的摩尔定律+莱特定律。 备注:后面文章会详细说明这些技术。 这一切,让无论是
      6,6242
      举报
      特斯拉还会涨吗(一):全面了解特斯拉
    • 乘枫破浪乘枫破浪
      ·02-22

      投资总结:2022总结&2023野望(上)

      很久很久以前,巴菲特和查理芒格做客中国的节目。 这个时间具体我忘了,但可以追溯到巴菲特投资比亚迪期间。 节目上,主持人问巴菲特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巴菲特回答,是自己非常幸运,有一位伟大的老师,格雷厄姆。 然后,主持人问:从格雷厄姆身上学到了什么? 巴菲特说,买股票不是买波动股价,而是买公司及生意/商业模式; 另外,还有就是【安全边际】。 当然,可能是节目的关系,我觉得还有两点巴老爷子并没有完全说出来。 一个是投资与投机的定义(由格老重新定义),另外一个是能力圈。 我的2022年,在投资上是比较失败的—— 差点把1-2年前蔚来(450%)、小鹏(150%)、农夫山泉(98%)赚到的钱全浮亏进去。 一个有十多年经验的价值投资者,为何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我认为是忘记了能力圈,忘记了安全边际,倾向于我认为是投资的投机。 当然,也有很多外在原因: 国际环境,国内疫情,听信某些什么科技特训营和得到出来的老师等等。 不过,作为一个成熟的投资者,其实不该把犯过的错误完全归咎于别人,而应该反思自己—— 只有这样,才能规避未来犯下同样的错误。 其实,虽然是危机,但是往往危中有机。 而我在2022最大的收获有几点: 第一,承认投资是孤独的。 这里面,简单说两个内容—— 一个是媒体的观点往往会呈现这样的矛盾: 受众广那么主观论点与客观事实必然存在偏差,且不小。因为媒体受众广多数是由于情绪价值,而非理性。 详细论述不多展开,具体案例可以参考黄生。 矛盾的反面就是,越发客观可能受众越小(当然,反推也不对)。 和热搜毫无关联的观点往往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因为没有被热点牵着鼻子走,但未必绝对正确。 这一论述其实符合“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结论。 简而言之,如果一只股票会上涨这一论调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那根据“市场有效论”(市场大多时候都有效,少数时候会犯错),股价早就涨上
      7,4532
      举报
      投资总结:2022总结&2023野望(上)
    • 乘枫破浪乘枫破浪
      ·02-15

      全面分析TCL科技(六):总结与估值

      花了不少时间,跟大家分享了我对TCL的看法。 尽管上一篇已经给出了很客观的结论,但透过某大V的做法让我深刻意识到—— 不给出时间节点的估值都是耍流氓。 所谓的“前途一片光明”和所谓的“人终有一死”没有区别。 所以,即便是错,我们也要错得坦荡。 之前许多周有关TCL的文章汇总如下: 《全面分析TCL科技(一):行业与企业》 《全面分析TCL科技(二):竞争优势》 《全面分析TCL科技(三):成长性与收益性》 《全面分析TCL科技(四):财务健康与运维管理》 《全面分析TCL科技(五):综合判断》 有关TCL的估值,我采用的是【现金流贴现法】,结合老唐之前用过的方式进行了精简—— 因为本身自由现金流贴现就存在一定的区间范围,所以两种方法的差异不会很大。 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在公众号回复:TCL科技估值。 获取我最终的估值判断,作为参考。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 后面,我准备分析的股票是特斯拉。 往期精彩回顾 PAST HIGHLIGHTS 《存款有100万时,你内心什么感觉?》 《放弃收益200%的AMD,只为豪赌一场蔚来的未来!》 《清仓收益400%的蔚来,买入???》 《揭秘:年化收益率20%以上的投资秘诀!》
      3506
      举报
      全面分析TCL科技(六):总结与估值
    • 乘枫破浪乘枫破浪
      ·02-08

      全面分析TCL科技(五):综合判断

      分析到这里,有人就会问了: 为什么不买京东方? 从之前的对比分析来看,似乎京东方更有优势。 借用某位科技大V的话说,是京东方只做面板,而TCL的布局跟未来的现实互动风口匹配—— 风口到了,TCL会飞。 当然,这种论断我现在是不信了—— 所谓“现实互动未来”,一没有任何行业相关讯息,二没有竞品布局信息,所以,我认为是伪命题。 后来,这位大V也低调承认了过早的乐观判断。 但真金白眼毕竟套进去了,怨天尤人也无济于事。 我只能又双叒一次告诉自己:投资还是需要自己的独立判断。 所以,我下面说的都是个人臆断,并不构成投资建议。 我认为TCL的未来应该有三个阶段,但TCL是否能走到最后阶段需要且走且看。 第一阶段,TCL止损。 从财务数据上看,TCL无特别明显的竞争优势。 而且,受行业周期性影响,就是个周期股,最大的指望莫过于【面板周期触底】。 而现在,面板周期触底并且有回暖的明显迹象了。 我摘录了虎嗅、36氪、发现报告、行行查中的部分数据,如下: 近日有分析称,今年第四季度面板业或将触底反弹,迎来新一轮的增长周期; 三季度业绩承压,但四季度以来,行业陆续回暖,面板厂商信心逐渐恢复; CINNO Research发布报告称,在面板厂持续数月的压低稼动率、控制供给、消化库存以后,随着需求环比修复,LCDTV面板价格迎来反转; 从电视角度看,2022年作为电视消费低基数的一年,2023年显示行业比较确定会回到正增长,无论是北美还是中国,随着面板价格下跌,终端市场受低价状态刺激,聪明的消费者开始了一波换机潮的启动; 短期换机周期及体育赛事提振需求,中长期成长动能充沛; …… 然后,这就来到了TCL第二阶段:盈利。 从LCD进一步向大陆集中,面板双雄因提前布局致市场份额稳定上升的情况下,TCL在几年内的时间里重现21年百亿的净利润不是难事。 那时,TCL涨到10元以上是水到渠
      672评论
      举报
      全面分析TCL科技(五):综合判断
    • 乘枫破浪乘枫破浪
      ·01-19

      全面分析TCL科技(四):财务健康与运维管理

      分析到现在,是不是有些人觉得整套逻辑非常复杂? 其实这套逻辑首先是建立在财报的基础上,可以参考的主要书籍有: 《一本书读懂财报》《贾宁财务讲义》《手把手教你读财报》。 而整套的分析方法首先是多年的积累,主要包括: 《巴菲特之道》《价值投资实战手册》《竞争优势》等。 把这一切串起来的可以参考一本好书叫做《股市真规则》。 这里,要说一句:每套方法都有自己的逻辑和局限,并不能百分百正确。 不过,每当我存疑时,都想到唐朝书中一句: 总得有个方法(标尺)来作为衡量。 而这个所谓的方法并无统一之论或者高低之分。 它的存在更像是路标,指引你找到那些简单易懂的公司,买入然后不再操心。 言归正传,说回如何判断企业的财务健康—— 1,短期偿债能力看三大比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 2,长期偿债能力看资产负债率和利息保障倍数; 3,从唐朝那里学到了一个指标,叫做现金债务比,即现金高于有息负债即证明企业财务暂时没有问题。 我把三大比率列表如下: 如果这个不懂,真的建议好好学下财报。 这里直接给结论—— TCL的流动比率长期在1以上,中国企业的流动比率大多都在1-2之间; 18年A股上市公司平均速动比率0.5,TCL均高于此数值。 所以,TCL的短期财务并无明显问题。 TCL的资产负债率和利息保障倍数图表如下—— 我国A股上市公司18年平均资产负债率61%(不包含金融公司),而TCL的资产负债率均高于此。 不过,从图中也可以看出TCL的资产负债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因为无息负债对企业影响微乎其微,所以资产负债率这个指标仅供参考。 后面,我会结合唐朝那个现金债务比来做综合判断。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净利润+所得税+财务费用)/财务费用 其反映企业经营收益为所需支付的债务利息的多少倍,只要利息保障倍数足够大,企业就有充足的能力支付利息; 从图中看,TCL的利
      1,306评论
      举报
      全面分析TCL科技(四):财务健康与运维管理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