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能物流业绩滑坡:多项核心指标下滑,董事长王拥军巧辞职

3月28日,安能物流(HK:09956) $安能物流(09956)$ 发布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2022年年度业绩报告。财报显示,安能物流2022年的收入约为93.35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96.45亿元下降3%;毛利为7.30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10.66亿元下降31%。

2022年,安能物流的亏损金额大幅收窄。具体来看,安能物流2022年的年内亏损(净亏损)约为4.09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20.07亿元收窄80%。而在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安能物流2022年的经调整亏损则为2.18亿元,但2021年同则为净利润4.08亿元。

换句话,安能物流于2022年在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由盈转亏。在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安能物流2022年经调整EBITDA为10.96亿元,同比下降18%,相比之下2021年同期则为13.42亿元。

特别说明的是,安能物流的毛利率也出现了一定的下滑。财报显示,安能物流2022年的毛利率为7.8%,而2021年同期则为11.1%,相对下降3.3个百分点。安能物流在财报中解释称,主要是单位营收成本增加以及单位收入下降导致。

整体而言,安能物流2022年的零担业务保持稳定。2022年,安能物流完成运输货运总量1250万吨,2021年为1260万吨。截至2022年12月31日,该公司与其货运合作商及代理商为全中国超过470万个终端客户(最终客户)提供服务,而2021年为390万个。

另据财报介绍,为了充分利用单边线路所使用直营车队的回程运力,安能物流在2022年5月开始经营整车业务。其中,整车服务通过使用卡车作为直接的点对点服务的运输单位,满足终端客户的货运需求。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安能物流在中国各地拥有136家自营分拨中心,与该公司的网点一起覆盖中国约96%的县城和乡镇。其中,有12个全面覆盖中国的核心中转枢纽及43个主要负责省际间货物转运的中转枢纽。

特别说明的是,安能物流持续加码对自营车队的投资。2022年,安能物流在自营车队上投资2.35亿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其自营车队由约4000辆干线高运力卡车和超过6200辆挂车组成,而2021年同期则由约4000辆干线高运力卡车和超过4600辆挂车组成。

据贝多财经了解,安能物流于2021年11月11日在港交所上市,发行价为13.88港元/股,对应市值约161.4亿港元。而截至2023年3月28日,安能物流则报收4.84港元/股,较IPO发行价累计下跌65.13%;市值约为56.27亿港元,蒸发超过100亿元港元。

而在IPO发售阶段,安能物流引入嘉实基金管理的Harvest SPC为基石,认购约1250万美元(或约9723万港元)股票。根据计算,该基石投资人的认购比例约为8.73%,对安能物流上市后的持股比例为0.60%。

此前,时任安能物流董事长王拥军曾表示,很多人把上市看作重大的事,就像鲤鱼跳龙门,但实际跳过后也可能跌进深坑。企业发展有自己的规律,不会因为上市与否有太多不同。王拥军称,“好的公司不上市一样能做好”。

在王拥军看来,资本市场有两种逻辑,一种叫先知先觉,一种叫后知后觉。前者喜欢预判未来、提前布局,后者青睐基于结果、修正判断。王拥军还称,“我们无意用吸引人的故事让投资人趋之若鹜,更愿用稳健的业绩赢得投资人的欣赏。”

而在2023年1月9日,安能物流则发布公告称,因工作重新分配,王拥军辞任董事会主席(即董事长)及执行董事,并不再担任该公司授权代表等职务。于辞任后,王拥军仍留在该公司并担任高级顾问,自2023年1月9日起生效。

作为替代,安能物流董事会宣布,该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秦兴华以及该公司非执行董事陈伟豪已获委任为董事会联席主席,自2023年1月9日起生效。同时,安能物流董事会宣布,秦兴华已获委任为授权代表,自2023年1月9日起生效。

早前,秦兴华曾点评称,“上市对于安能来说意味着更大的责任与担当,下一个十年,安能将坚定信念、价值、生存方式,不断完善自我,与时间做朋友,稳扎稳打,做长期有价值的事,成为一家优秀成长型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红杉资本、华平投资曾在早前退出了对安能物流的投资,不再是后者的主要股东。安能物流对此曾向贝多财经解释称,“股东是否继续持有股权并不代表其对安能物流未来发展具有信心与否,股东拥有自由支配权”。

剔除红杉资本、华平投资后,安能物流的股东阵容依然强大。IPO前,大钲资本持股27.81%,鼎晖投资持股10.39%,CPE(中信产业基金)持股6.87%。IPO后,大钲资本持股24.60%,鼎晖投资持股9.19%,中信产业基金持股5.95%,平安、凯雷集团等也是其股东。

此前招股书显示,安能物流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的营收分别为53.32亿元、53.38亿元和70.8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1.13亿元、-2.14亿元和2.18亿元;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经调整后的净利润分别为-16.12亿元、2.10亿元和6.54亿元。

# 中概财报来袭,谁将领跑行情?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