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财经

贝多财经官方账号,洞察商业故事,破解资本迷局。

IP属地:北京
    • 贝多财经贝多财经
      ·48分钟前

      尚阳通冲刺科创板上市:拟募资17亿元,创维、同创伟业为其股东

      近日,深圳尚阳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尚阳通”)递交招股书,准备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本次冲刺科创板上市,尚阳通计划募资17.01亿元,申万宏源证券为其保荐机构。 据招股书介绍,尚阳通聚焦高性能半导体功率器件研发、设计和销售。其中,高压产品线包括超级结MOSFET、IGBT及功率模块、SiC功率器件,中低压产品线主要包括SGT MOSFET,覆盖车规级、工业级和消费级应用领域。 天眼查信息显示,尚阳通成立于2014年,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共对外投资了2家企业。目前,该公司的注册资本为5107.3257万元,法定代表人为蒋容,股东包括子鼠咨询、蒋容、创维集团、同创伟业、基石资本等。 尚阳通在招股书中表示,该公司凭借业内领先的半导体工艺及器件设计能力、优异的产品性能、完善的解决方案和持续稳定的供货能力,在供应链安全愈发重要的市场环境下,为重要细分领域客户提供了核心半导体功率器件的国产替代方案。 尚阳通方面称,其是在晶圆代工厂12英寸工艺平台实现超级结MOSFET量产的企业之一。目前,该公司IGBT和SGT MOSFET产品亦在12英寸平台成功量产。2022年,该公司还成功量产7微米Pitch、击穿电压600V、导通电阻14.3毫欧的超级结MOSFET产品。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尚阳通的营收分别为1.27亿元、3.92亿元和7.3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311.13万元、4861.43万元和1.39亿元,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1484.89万元、5031.05万元和1.77亿元。 报告期内,尚阳通主要产品超级结MOSFET占营业收入比例达70%以上。据招股书介绍,超级结MOSFET目前在新能源充电桩、汽车电子、光伏储能、数据中心、服务器和通信电源、工控自动化和消费电子等领域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据招股书披露,尚阳通2020年至2022年超级结MOS
      2评论
      举报
      尚阳通冲刺科创板上市:拟募资17亿元,创维、同创伟业为其股东
    • 贝多财经贝多财经
      ·06-01 16:32

      声网母公司发布Q1财报:营收3644万美元,同步调整组织架构

      5月31日,声网母公司Agora,Inc.(NASDAQ: API) $声网(API)$ 公布了2023年第一季财报。 财报显示,第一季度 Agora,Inc.实现营收3644万美元,其中业务聚焦中国市场的声网实现调整后营收1.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聚焦国际市场的Agora实现营收1510万美元,同比增长10.2%。 在客户规模方面,截至2023年3月31日,声网活跃客户数量达3919个,同比增长1.6%,Agora活跃客户数量达1481个,同比增长30.6%。 财报显示,声网母公司Agora,Inc.宣布对集团组织架构进行调整。未来,Agora,Inc.作为控股公司,下属声网与Agora两个独立业务。声网聚焦在中国市场,总部位于中国上海;Agora则聚焦在美国和国际市场,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圣克拉拉。 据介绍,声网与Agora将分别由本地团队管理运营。其中,刘斌被任命为声网首席运营官,领导声网中国市场业务发展。此前,刘斌曾任职于爱立信中国,后在蓝汛ChinaCache任创新产品事业部总经理、研发副总裁、代理CEO等职位。 Agora,Inc.创始人兼CEO赵斌表示,“在过去几个月里,我们致力于优化调整内部组织架构并提升公司运营效率。我们未来将通过Agora和声网两个品牌独立运营,Agora专注于美国及国际市场,声网专注于中国市场,二者分别由本地团队管理运营。” 赵斌还称,“我们相信,组织架构的调整将使我们更有针对性地应对不同市场客户的独特需求,并集中资源实现两部分业务各自的战略优先级目标,即Agora业务重点为驱动增长,声网业务重点为提升竞争效率。同时,我们也将能更加灵活应对不同市场新的机遇。” 自从ChatGPT爆火以来,社交行业对AIGC的应用也如火如荼,市面上出现了各类“AIG
      3903
      举报
      声网母公司发布Q1财报:营收3644万美元,同步调整组织架构
    • 贝多财经贝多财经
      ·06-01 16:06

      兆尹科技冲刺创业板上市:计划募资约4亿元,尹留志为实控人

      近日,安徽兆尹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兆尹科技”)递交招股书,准备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本次冲刺创业板上市,兆尹科技计划募资4.04亿元,国信证券为其保荐机构。 据招股书介绍,兆尹科技是一家银行投资管理业务IT解决方案提供商,向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提供软件开发和技术服务,主要应用于银行的理财资管、投资银行、自营资金投资等相关领域。 天眼查信息显示,兆尹科技成立2007年7月,前身为安徽兆尹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安徽省芜湖市。目前,该公司注册资本为8677.233万元,法定代表人为尹留志,股东包括尹留志、金通资本、平安创新投资基金、歌斐资产、新安金融、国鑫创投等。 兆尹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该公司自主研发的理财资产管理系统、资产证券化系统、资金业务管理系统等作为银行相应业务的全流程信息管理系统,助力客户规范管理流程、提升运营效率、管控业务风险。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兆尹科技已累计向包括1家开发性金融机构、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6家银行理财子公司、81家城商行及32家农商行等在内的190家银行类客户提供了相关软件产品及服务。 兆尹科技在招股书中还称,该公司在银行理财资管及资产证券化软件细分领域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系统支撑,助力我国银行业在理财资管、资产证券化等细分领域实现核心管理软件自主可控。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兆尹科技的营收分别为3.16亿元、4.44亿元和4.9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094.76万元、5733.87万元和5177.77万元,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7.02亿元、4328.96万元和5180.49万元。 据招股书介绍,兆尹科技主要以软件开发及技术服务为主,并有少量的系统集成业务。报告期内,软件开发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6.29%、69.17%、60.
      2263
      举报
      兆尹科技冲刺创业板上市:计划募资约4亿元,尹留志为实控人
    • 贝多财经贝多财经
      ·06-01 10:50

      噱头大于实际?出门问问冲刺上市,AIGC收入占比不足10%

      撰稿|行星 来源|贝多财经 传言终成事实。近日,Mobvoi Inc.(以下简称“出门问问”)在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冲刺港交所主板上市,中金公司和招银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此前有消息称,出门问问香港IPO的募资规模或达2亿至3亿美元。 据贝多财经了解,出门问问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由谷歌(Google)前科学家李志飞创建,并获得了谷歌的投资。除谷歌外,出门问问的投资方还包括红杉资本、真格基金、SIG海纳亚洲等。 若进程顺利,出门问问有望成为港股又一家AI上市公司,也将是首个AIGC概念的公司。除出门问问以外,港股市场类似概念的还有“元宇宙第一股”飞天云动(HK:06610),以及暂未上市的“宇宙社交第一股”Soul等。 和其他人工智能(AI)公司类似的是,出门问问同样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但在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出门问问在2022年则实现了扭亏为盈。 一、深耕AI行业,“技术、产品、商业化”布局成熟 招股书显示,出门问问是一家以生成式AI和语音交互为核心的人工智能公司。根据灼识咨询报告,出门问问是亚洲为数不多的具有建立通用大模型能力的AI公司之一。而据贝多财经了解,国内推出大模型产品的上市公司也不在少数,包括百度、科大讯飞、金山办公、三六零等。 但出门问问在招股书中表示,2020年,该公司已开发出通用大模型“UCLAI”,随后于2023年升级为“序列猴子”。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该公司自2020年以来,已为全球超过1000万用户提供服务,涵盖内容创作者、企业及消费者。 出门问问在招股书中称,该公司的使命是致力于打造国际领先的通用大模型,通过AI技术、产品及商业化三位一体发展,成为全球AI CoPilot的引领者。出门问问还称,其是亚洲开发AI CoPilot的先行者。 贝多财经梳理发现,早在2013年,出门问问便着手于从头开始开发语音搜索引擎,包括开发ASR(自动语音识别
      117评论
      举报
      噱头大于实际?出门问问冲刺上市,AIGC收入占比不足10%
    • 贝多财经贝多财经
      ·05-31 23:10

      君圣泰冲刺港交所上市:两年累计亏损4亿元,刘利平为掌舵人

      又一家未盈利生物医药公司递表港交所。5月30日,HighTide Therapeutics, Inc. - B(君圣泰医药,下同“君圣泰”)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准备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瑞银集团、华泰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据招股书介绍,君圣泰为一家全球一体化的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发现、开发及商业化多功能、多靶点的首创疗法,以治疗代谢及消化系统疾病。目前,该公司已自主开发包含5款候选产品的产品管线,涵盖9种适应症,其中的5个适应症项目已处于临床开发阶段。 据了解,君圣泰的经营主体为深圳君圣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天眼查信息显示,该公司的注册资本约为3.11亿元,法定代表人为LIPINGLIU(刘利平),全资股东为HighTide Therapeutics (Hong Kong) Limited。 值得一提的是,君圣泰尚未实现商业化。另一方面,君圣泰持续加码对研发的投入,致使其亏损也在扩大。为了筹备上市,君圣泰还在2023年初招募沈观贤(Edmund Sim)为该公司首席财务官(CFO)。 而在君圣泰后,沈观贤将主要负责该公司融资及资本市场相关工作。成立至今,君圣泰已经完成了多轮融资,最近的一笔是2022年11月。目前,君圣泰的股东包括多家上市公司。此次冲刺上市,君圣泰胜算几何? 两年累计亏损4亿元,不设生产线 君圣泰在招股书中称,该公司核心产品HTD1801(小檗碱熊脱氧胆酸盐)是一种新分子实体,作为靶向肠道-肝脏的抗炎及代谢调节剂,其对人体代谢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多种通路产生调节作用,包括与代谢及消化系统疾病相关的通路。 HTD1801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2型糖尿病、严重高甘油三酯血症、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及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适应症进行开发。目前,君圣泰已在美国、中国、欧盟及日本等众多国家及地区获得HTD1801的物质专利,并在美国及中国获得晶型专利。 根据灼识咨询资料,目前
      105评论
      举报
      君圣泰冲刺港交所上市:两年累计亏损4亿元,刘利平为掌舵人
    • 贝多财经贝多财经
      ·05-31 22:47

      众淼创科递表港交所:营收、利润持续双增,“新生代”发展迅猛

      近日,众淼创新科技(青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淼创科”)递交招股书,拟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国泰君安国际为其独家保荐人。 据招股书披露,众淼创科是一家保险代理服务及解决方案的提供商。该公司在招股书中称,其已建立一套“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服务模式,涵盖包括风险评估、提供场景化咨询、分销保险产品及保险理赔等保险业务的主要流程。 天眼查信息显示,众淼创科成立于2017年3月,前称报青岛全掌柜科技有限公司、众淼创新科技(青岛)有限公司等。目前,该公司的注册资本为1.06亿元,法定代表人为鹿遥,股东包括青岛海盈汇、上海曌奇、青岛海创汇等。 虽然是仅成立六年的新兴公司,但众淼创科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在成立当年,该公司便收购了成立于2001年、一直从事保险代理服务的海尔保险代理,成为了海尔集团的一员。 目前,海尔集团也是众淼创科控股股东。本次上市前,海尔集团通过其附属公司及有限合伙企业的投票权安排间接通过海尔卡奥斯持有众淼创科约60.44%的投票权,其中通过青岛海盈汇持股52.88%,通过青岛海创汇持股7.56%。 贝多财经了解到,海尔集团体系内共有四家上市公司,包括海尔智家(600690.SH)、海尔生物(688139.SH)、盈康生命(300143.SZ)和雷神科技(872190.BJ),若此次众淼创科能够顺利上市,将会成为海尔集团旗下的第五家上市公司。 另外,由海尔集团设立的海尔物流储运(现名为“日日顺供应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日日顺”)也已经通过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委的审议,计划在创业板上市。据了解,日日顺于2019年8月从海尔智家出表。 有海尔集团作为“靠山”,众淼创科的发展速度十分迅猛。据招股书介绍,众淼创科已拥有“全掌柜”APP和“企业保险交互服务平台”网站两款线上平台,分别服务于保险代理人及家庭保险用户和公司的企业保险用户。 不仅如此,众淼创科
      124评论
      举报
      众淼创科递表港交所:营收、利润持续双增,“新生代”发展迅猛
    • 贝多财经贝多财经
      ·05-31 15:30

      全球化+智能化全面开花!海尔智家保持稳健增长

      在政策、消费需求回暖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家电市场正迎来转机。 政策端,促进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政策陆续出台有利于释放刚需与改善型住房需求,政府推出的以旧换新、绿色智能家电下乡等政策,有利于刺激家电需求的释放。 全球市场上,经济持续复苏,全球核心家电规模保持增长。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预测2023年全球GDP增长2.9%。同时根据欧睿预测,2023年全球核心家电规模将达到2900多亿美金,预计增幅2.5%。 安信证券、中原证券等在内的多家券商对二季度家电行业表示看好。其中安信证券在研报中表示,消费疫后复苏,地产政策触底,年初以来家电景气有所恢复,并结合去年的基数效应考虑,今年二季度家电行业的基本面有望出现明显复苏。 作为行业代表,海尔智家 $海尔智家(600690)$ $海尔智家(06690)$ 采取了“以用户为中心”的差异化多品牌策略,全方位覆盖高中低端各细分市场,满足了不同类型客户的喜好和需求,也受到不同圈层的消费者认可,并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牢牢占据领先地位。 此外,海尔智家还在今年4月底抛出回购计划,表示长期看好公司投资价值。 毋庸置疑,作为行业长期增长的代表,海尔智家靠的正是扎实的内功。 一、2022年逆势增长,交出历史最好业绩 2022年,对于家电行业而言极不友好。 受消费意愿低迷等负面因素影响,家电行业表现低迷。同时,受海外主要经济体通胀高企等影响,2022年中国家电行业出口压力增加。根据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行业出口额972.5亿美金,同比下降6.9%,其中冰箱、冷柜、洗衣机出口额同比分别下降23.1%、9.6%和6.3%。 但就是在全球家电行业整
      53评论
      举报
      全球化+智能化全面开花!海尔智家保持稳健增长
    • 贝多财经贝多财经
      ·05-31 11:41

      巨星传奇在港开启招股:业绩“捆绑”周杰伦,有股东出货“套现”

      5月31日,巨星传奇(HK:06683) $巨星传奇(06683)$ 在港交所披露发售公告,正式开启招股。公告显示,巨星传奇拟全球发售1.266亿股股份,包括7860万股新股份和4800万股销售股份,于2023年5月31日-6月5日招股,将于6月13日正式在港交所上市。 本次上市,巨星传奇拟定的发行价区间为5.50港元/股至6.30港元/股,预计募资净额约为3.40亿港元至3.99亿港元,总市值约为44.00亿港元至50.40亿港元(对应总股本8亿股股份)。 按发行价的中位数(5.90港元/股)计算,巨星传奇本次IPO的预计募资净额则约为3.70亿港元。伴随上市的同时,巨星传奇还有股东参与出售股份。据招股书披露,巨星传奇的股东将出售4800万股销售股份。 据了解,巨星传奇的售股股东为Lake Ranch(即卖方)。按发行价中位数(5.90港元/股)计算,扣除估计包销佣金后合共4800万股销售股份对应的所得款项额将约为2.69亿港元,销售股份的所得款项净额将仅属于售股股东而不属于巨星传奇。 据招股书披露,Lake Ranch由何志成全资持有,持有巨星传奇11.5%的股份。同时,何志成与张静通过Long Precise持股1.15%。在巨星传奇完成全球发售(IPO)后,何志成及Lake Ranch持有的股份将计入公众持股量,持股比例将降至4.4%。 另据招股书介绍,基石投资者Blink Field(由张源全资拥有)及网龙(HK: 00777)订立基石投资协议,该等基石投资者已同意根据若干条件按发售价认购总额约1800万美元可购买的若干数目的发售股份,其中Blink Field出资1500万美元,网龙则出资300万美元。 巨星传奇在招股书中表示,借助该等基石投资者的背景,基石配售将有助于
      350评论
      举报
      巨星传奇在港开启招股:业绩“捆绑”周杰伦,有股东出货“套现”
    • 贝多财经贝多财经
      ·05-30 22:38

      圆心科技冲刺上市:背靠明星资本却“越卖越亏”,何涛为董事长

      撰稿|行星 来源|贝多财经 近日,北京圆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圆心科技”)递交上市申请,准备在港交所主板上市,高盛和中信证券为其联席保荐人。据贝多财经了解,这是该公司继2021年10月、2022年4月和2022年10月先后三次递表失效之后的再一次申请。 根据天眼查信息,圆心科技成立于2015年3月,法定代表人为何涛,曾用名为北京圆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的注册资本约为9.55亿元,主要股东包括腾讯、红杉资本、启明创投等。 招股书显示,圆心科技是一家医疗健康公司,提供专注于患者的医疗服务周期的服务。其在招股书中称,该公司通过院外综合患者服务、供给端赋能服务及医疗产业端赋能服务,确保向患者提供个性化及贴心的服务。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圆心科技共拥有并经营320家药房,在线下及在线药房提供约5.18万个品种的产品,且公司的产品组合涵盖国家药监局自2015年起批准的105款创新性肿瘤治疗药物中的83款。 一、“越卖越亏”,毛利率不足10% 贝多财经了解到,围绕患者的医疗健康服务周期,圆心科技已形成了院外患者服务、供给端赋能服务和医疗产业端赋能服务三大版块,力求通过线上线下结合、院内院外联动、医药险融合的方式,实现院内就诊、院外医疗交付乃至医保支付的服务链闭合。 此外,圆心科技旗下综合在线医疗服务及药房平台妙手医生是中国首批取得医疗执业牌照的互联网医院之一。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于2022年,按收益计,圆心科技是中国第一大专注于处方药的线下在线医疗交付平台。 贝多财经发现,稳固的市场地位为圆心科技不断增长的营业收入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1年和2022年,该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6.29亿元、59.38亿元和77.75亿元,增势喜人。 在圆心科技的三大业务支柱中,院外综合患者服务收入为其主要收入来源。具体来看,报
      292评论
      举报
      圆心科技冲刺上市:背靠明星资本却“越卖越亏”,何涛为董事长
    • 贝多财经贝多财经
      ·05-30 22:10

      高途连续七个季度收入同比下滑,总市值不足7亿美元

      5月30日,纽交所上市公司高途(NYSE:GOTU,原“跟谁学”)发布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业绩报告。财报显示,高途2023年第一季度的营收为7.07亿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7.25亿元下降2.4%。 据贝多财经了解,高途已经连续七个季度出现收入同比下滑的情形,转折点是2021年第三季度。此前数据显示,高途2021年第二季度的收入为22.32亿元,同比增长35.3%。而在2021年第三季度,高途的营收则为11.15亿元,同比减少43.3%。 与之对应的是,高途已于2021年底停止提供K9学科类校外培训服务,并于2022年2月底前停止高中课外学科辅导服务。根据高途此前介绍,该公司将重点转向成人教育培训、职业教育培训和智能数字产品。 高途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向东曾表示,高途将全力转型,聚焦到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智能数字产品。高途首席财务官(CFO)沈楠则表示,该公司已于2021年第三季度末前基本完成了相关员工遣散成本、暑期退费以及租赁违约成本等各项费用的支付。 公开信息显示,高途(全称为“高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前身——跟谁学成立于2014年,2019年6月6日在纽交所上市。2021年初,跟谁学的股价曾一度上涨至149.05美元/股,对应的总市值达到381亿美元。 而在2021年4月22日,跟谁学则宣布更名为高途集团(即“高途”)。据高途方面介绍,该公司旗下产品主要包括高途课堂、高途学院,覆盖了小学、初中和高中全科,以及成人考研、语言培训、职业资格培训等课程。 之所以选用“高途”这两个字作为名称,陈向东曾解释称,是因为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名师出高徒”。 陈向东还表示,“我们希望每一个学生不仅成为高徒,而且希望他们的前途都是非常美好的,他们的前途是能够真正不受限的。” 而随着“双减”落地,包括新东方在线、高途、好未来、猿辅导、网易有道等在内的在线教育机构面临
      1,203评论
      举报
      高途连续七个季度收入同比下滑,总市值不足7亿美元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