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眼观市:德银接瑞信,社媒让银行体系变得更脆弱?

今年以来银行业黑天不断

根据FDIC的数据,硅谷银行与签名银行,是美国历史上倒闭规模第二大和第三大银行,资产总额累计达到了3190亿美元。

在此之前,美国银行业破产最严重的一年是2008年,当时资产总值达3740亿美元的多家银行破产,引发了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从硅谷银行$硅谷银行(SIVBQ)$ 开始的这一轮银行业风暴,已经席卷了美国的社区银行,并扩散到欧洲,引发欧洲银行业的动荡,瑞信被瑞银收购,德意志银行也被曝出问题。

德意志银行可能没那么糟

赎回债券,市场都不买单,难道又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的戏码?一时之间,市场又开始脑补了。

从股价走势来看,德银与瑞信类似,股价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就一直在走下坡路,近几年市值一直在大底部徘徊在200亿美元左右

而关于为什么这些年德意志银行始终不如意,谋士觉得主要的原因有以下方面:

德银过去十年一直陷在:监管多次罚款——监管加强——舆论恶化——进本面恶化的负反馈场景。

这对于任何一个银行来说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因为持续的监管压力,德银融资成本相对于其他银行明显增加,而负利率又导致德银的盈利能力承压,多年来一直处在一个负向螺旋中,这一切到2019年才有所起色。

德银在2019年启动了数十亿欧元的重组以降低成本,提高盈利,2019以来,该银行已经连续10个季度实现盈利。德银2022年的净收入为50亿欧元(约合54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59%。

2022年底时该银行的CET1比率(衡量银行偿付能力的指标)为13.4%,流动性覆盖率为142%,净稳定资金比率为119%。这些数据表明,没有任何理由担心该银行的偿付能力或流动性状况。

德银更多是危机传导,而非黑天鹅

因此,谋士认为德银的问题更多的是市场将德银当为一个猎物,但德银经营其实远好于瑞信。

我们不仅感叹,为什么当下的银行业变得如此脆弱?

为何银行体系变得如此脆弱?

2008年,许多金融机构由于持有次贷等“劣质资产”而面临系统性压力,连环嵌套导致惊雷不断

2023年,暴雷的银行持有的资产都是优质资产,银行面临的风险主要来自于央行大幅加息下“期限错配”所造成的流动性压力。

但这一次,为何挤兑蔓延和恐慌传播的速度,与当年相比却似乎一点都不遑多让?

•持有优质资产,为何银行也变得如此脆弱?

•谋士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银行业风暴全新进化:群体性恐慌很容易形成

技术进步+行为金融:改变了金融危机的演进。资讯迅速传播,且网银等改变了银行用户的基本行为,也大幅提高了金融机构崩溃时的速率。

因此,对于监管来说,快速响应,硅谷银行危机和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告诉我们,科技可能正在淘汰上世纪30年代建立的现有监管体系,技术进步改变一切。

$德意志银行(DB)$ $硅谷银行(SIVBQ)$

# 德银股价重挫,银行危机何时能解?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6

  • 推荐
  • 最新
  • 抄底剁手啊
    ·2023-03-29
    这也算是侧面体现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吧 消息流通的太快了
    回复
    举报
  • 银行本来就不咋样了 社会媒体也在煽风点火
    回复
    举报
  • 向巴老致敬
    ·2023-04-27
    德银应该没有那么差吧,欧洲最大的银行
    回复
    举报
  • 焦糖布丁11
    ·2023-03-29
    就算没有舆论的压力 这个也撑不住多久了
    回复
    举报
  • 你还会爱吗
    ·2023-03-29
    社会舆论的影响力是很大的!
    回复
    举报
  • 虎媚哒哒
    ·2023-03-30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