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溜老师的投教课 ▪ 终

终、关于底部的思考

周末进公司值班(防止周一封楼后无法进入公司交易),晚上躺在地板上思考了半天。我一直在说,要在底部区域开始定投、在极端底部满仓,然后就能等着赚钱。但是,怎么样能快速、简单地判断底部呢?

我想来想去,觉得这还真不是那么容易几句话就说清的。拿我自己来说,我判断底部会采用的方法就包括了:时间周期、历史比较、宏观经济与政策分析、技术支撑位、估值水平、图形结构识别……

我并不是某一个思路一出来就会说要转势了,而是在越来越多的信号涌现时变得越来越警觉。同时,也要随时观察,是否会因为误判而错过机会。

比如说,我是在202079日说《远离股票,远离基金的时候到了……》,第二天写了《对不起,我猜不到顶在什么地方》。现在来看,算是半对半错。9号当天上证收盘3450点,是那一个阶段的最高点。这个高点一直到年底,才被打破,然后又走了一年结构性牛市。当时卖得最火的基金是消费类基金,对这些基金来说,牛市的顶部也就在我说的时候了。

从纷繁的牛熊判断信号来看,当时的时间周期是临近转折了、市场超买严重,但重要的压力位没到、整体估值水平也没有到高位,只是局部行业估值出现超历史水平的高点。

2021年四季度,我把仓位调低到70多,结构从新能源转向稳增长时,市场的整体估值水平依然不算高。过去我常用的中位数市净率指标,在这一轮的牛市中,也大大低于历史经验水平。而时间周期则已经超出经验数据一年有余。

一直到今年的1月初,创业板指数才完成了双头形态的图形结构。然后美联储加息预期快速升温,配合我们去年出现的拉闸限电、能源紧缺,历史阶段的比较越来越类似于某个并不太乐观的年份。

所以顶部或者底部的构造,其实是一个不断验证,不断实现的过程。单一指标有时会失效,有时会滞后,有时会分化。因此我很难跟大家讲出一个简单的类似红绿灯的法门,让大家绿灯买,红灯卖,轻轻松松去赚钱。这也是我没办法完成这一节投教课内容的主要原因。

我只能给大家留下一些提示与思考。至于怎么去决策,还是要自己对自己负责。

1、市场在上周可以看作是出现了“政策底”。从历史经验来看,“政策底”买入,长期肯定是赚钱的;

2、“政策底”之后,一般会出现“市场底”。图形结构上形成二次探底特征。在估值、流动性、经济前景等因素较好的时候,“市场底”可以不破“政策底”。但反之会再创新低。这需要持续的跟踪与适时的策略调整;

3、过去三年的牛市中,整体估值始终未能攀上历史经验的高位,预示着我们当前的熊市也将是结构性的。大熊市不会出现,而赛道类板块已经跌入合理价值区间,虽然市场距离强支撑位还有距离,但继续下跌已经不是风险,而该看作是一种机会;

4、筑底的完成需要下跌来释放风险,也需要较长时间的震荡来调整筹码。目前来看,筹码再分配的过程远未结束,时间周期也没有走完。转折点一定会到来,但我们还需要一点点耐心。

这就是我最后一节投教课,非常感谢大家的陪伴,祝大家好运!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