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美团85后创始成员:财富自由并不是自由的答案


$美团-W(03690)$ $快手-W(01024)$ $拼多多(PDD)$ 通常聚光灯都聚焦于大厂的头几号人物,鹿可想要聚焦于科技类公司的前100号员工,他们经历了创业,经历了财富,他们的思考是什么?他们现在怎么样在生活?

本篇文章的主人公:Emma,女,85后,原美团创始团队成员。

2007年,还没毕业的Emma离开学校只身前往北京,加入了王兴此时的校内团队,与王兴、王慧文等共同经历过饭否、美团的完整创业历程,曾任美团多项核心业务的负责人。

2017年,即美团上市的前一年,Emma所在的美团外卖正迎来新一轮高速的发展,她却选择了停下脚步,开始环游世界,成为了潜水、滑雪、冲浪的专业型爱好者,放弃过去辉煌的创业之路,活出了另外一种生活状态。

她的转变是如何发生的?她的认知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她得到了她想要的自由吗?

以下是鹿可与她的对话,希望对你会有所启发,enjoy。

Part 01 从工作狂到“玩家”的转型


鹿可:近一年您主要在哪里生活?

Emma:我先说说去年吧。21年3月份之前,我在河北崇礼,3月份之后我主要就在海南万宁这边了。中途因为受伤,去了陕西终南山待了一个月。

鹿可:您每天的生活现在是什么样的?

Emma:疫情之后冬天主要是滑雪,夏天在万宁潜水冲浪。

鹿可: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待在万宁,您是特别喜欢这里么?

Emma:算是吧。我其实之前没来过海南,20年5月第一次来。辞职之后一直在环球旅行,主要就是潜水和滑雪。

20年疫情来了,没地儿去,在北京待了一段时间,然后因为城市实在是太无聊了,加上北京让我身体很不舒服。目前中国唯一有还不错的海的地方就是海南,加上之前认识的潜水朋友们都在这,所以我也到这边来了。

鹿可:滑雪、潜水、冲浪这些运动需要刻意的训练吗?您从什么时候开始训练的?

Emma:如果你是一个持续旅行状态的话,是不可能真的学会的,这些运动都需要长时间的、规律的、刻意的练习。我虽然接触它们都很早,可因为工作太忙,直到近年辞职了才真正好好学习。

鹿可:您这样的生活状态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Emma:我是从2017年5月时开始休假的。那时候大家都觉得我不会一直不工作,于是让我先休一年的假。休假回来,他们问我玩够了么,我说没有,然后又继续休了一年的假。之后老大终于觉得我不会再回去了。

鹿可:从“工作狂”转向一个热衷享受生活乐趣的“玩”的状态,会让您觉得不适应吗?有没有经历过心态转变的过程?

Emma:哈哈,我完全没有,环游世界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可能梦想实现的方式和我当初想的有点不太一样,但是终于是实现了。

鹿可:这么多年“玩”下来,会不会因为远离“常规奋斗”的路径、远离过去的工作状态而感到心慌呢?

Emma:完全不会。我很开心终于没有人无休止的在微信、电话里找我了。过去太累了,工作到一定程度,消耗到一定程度,人真的很难有精力去应付特别多的事情。

真的,我现在回过头去看辞职前的状态,我不觉得那是一个心理健康的状态。比如,我当时已经不太想主动跟人讲话了,但是因为要做事情,所以没办法。虽然休息日日程里排的都很满,但是如果让我自己选的话,我可能会选择再睡一天。

所以我觉得这个过程挺自然的,没什么能消耗了,大自然在召唤我,然后我就来了。

Part 02 “我全都不要了”


鹿可:很能理解您,创业就是很焦虑,很容易消耗自己的一个状态。

Emma:是的,即使我确实非常拼命的工作了那么久,但是我心里清楚,这种工作的状态不是一个健康的状态,更不是我想要的人生状态。

只是因为有一些责任在身上,有一些没有做完的事情,不能半途而废。因为如果中途不做的话,团队里的其他人怎么办?我是一个责任驱动型的人。

很多老同事、老朋友都对我说,你现在的自由很让人羡慕什么的。

其实我觉得大家只是不愿意放弃,大家可能还太在意那些我“放弃掉”的东西。其实你现在就可以过上我的日子,只要你愿意放弃。

鹿可:除了工作,您还放弃掉了什么呢?

Emma:还有很多。可以说我工作10年在为之努力的一切,我全都不要了。

之前工作的圈子积累的所谓的能力、人脉、职业发展路径,整个主流社会给与的身份。我连朋友都放弃了——我离职后,几乎没有主动跟之前的同事朋友联系过。

鹿可:这个放弃的过程会很艰难吗?还是说其实在你看来,那些东西其实对自己也没有那么重要?

Emma:我觉得还好。

因为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其实人会这么活下去,可能很大一部分原因只是因为惯性,每天所做的事情也根本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我昨天还把看到的一个帖子发到朋友圈,说“你知道北极燕鸥的生活吗,每年从北冰洋飞到南极洲,往返4万公里。你知道虎鲸的生活吗,每年从南极洄游到赤道附近,再游回来,一万五千公里。

你知道人类的生活吗,每天挤地铁到五公里外的公司上班,再挤回来,关进自己花三十年贷款买的笼子里。然后第三个生物觉得地球是他们的。”

鹿可:所以说,您现在放弃很多东西后,就已经进入无忧无虑的状态了么?

Emma:没,不能说是无忧无虑,每个状态都有每个状态需要思考的问题吧。

比如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人生选修课和必修课的问题。我们追求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又到底是什么?

现在每个人每天在做的事情,比如说城市化、科技化,整个人生被消费驱动,这些东西真的就是好的吗?这些问题我觉得是可以反复重新思考的。

之前我刚开始工作时,我总想着要改变一点什么,可能那时候很希望发出自己的声音,很希望世界看到自己。

但现在我觉得不是这样了,那时候可能只是一厢情愿把自己的存在放得太重。我现在觉得每个“我”都太渺小了,甚至这个“我”,可能根本就不存在,不过是别人在心中设下的种种投射而已。

鹿可:这些是你玩的时候形成的认知改变么?

Emma:是吧,但我觉得这更像是一种认知上的迭代。

过去几年是不断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最开始跟一些物质解绑,比如房子车子家具衣服。我记得我当时把北京的大部分东西清掉和送人的时候,大家都很崩溃,

说你不过了是吗?我说我不过了。

在旅行的过程中需要频繁地换地方,然后我突然有一天意识到自己跟一个固定的房子之间其实没有任何关系,房子就只是房子,它就只是一个落脚、睡觉的地方,为什么那么多人执着于买一套房呢?

买了一套房子,不代表你拥有了它,而是被房子所限制,对吧?如果你不拥有一套房,那世界上所有的房子都只是住处而已。车子也是一样的,很好很破的车子我都开过,但其实它只是个交通工具而已。

然后旅行的过程因为带不了太多东西,会一直对行李做减法。你就会发现你生活中真正需要的东西,是很少很少的。

我最近有一天问自己,最最极端的情况,现在我生活里最离不开的物质是啥,我想了想,吃饱穿暖,然后我可能需要一个瑜伽垫,离不开牙刷牙线吧。

后来,开始和一些非物质的东西解绑,比如标签。别人问我以前是干嘛的,ok以前是互联网从业者,但是你现在不做互联网,你现在是干嘛的?你又是谁?

大家过去经常通过工作身份来定义一个人,有了迭代之后,你再返回去看之前的城市生活里的一些认知,你会发现很荒谬。为什么我们要用标签去描述自己,又为什么让自己被标签定义呢?

鹿可:这些问题很有哲学意味,确实很多人都该思考思考,我为什么存在,自己为了什么活着,比如我现在就没想清楚。

Emma:哈哈哈,没关系,我也还没有想清楚,需要更多的智慧,有些东西确实需要跳出当下的生活才能有感悟。

Part 03 用潜水探索另一个世界


鹿可:可否请您深入介绍一下您的一项爱好?比如潜水,我之前看到的您在潜水拍到的视频真的好漂亮,您当时是怎么入门和训练的呢?

Emma:潜水的话其实分两种,一种是水肺潜水,一种是自由潜。如果比较的话这两种潜水有点像是开车和跑步,水肺相当于你学会一样工具,然后你操纵这个工具去在海里,待的时间更长、移动范围更广,拿证书也很容易。

自由潜更像是跑步,就是你训练自己的能力,凭借一次呼吸下到海里,能下多深下多深,能游多久游多久。相对来说自由潜需要更强的身体素质,是一项极限运动。这两种我都有学。

潜水其实跟冥想体验有点像,水里头很安静,水肺潜水的话你只需要在意一件事情,那就是呼吸。

其次你感受不到重力,这会让人感觉非常自由,可能像在太空一样,所以特别适合平时想太多的人去真正的放松,跟花花世界脱离了联系。我已经有好多个“非常忙碌”的朋友被我拉到潜水的坑里了。

在水里,你还有机会见到许多之前从来没有见过的动物。比如说我之前见到一大群是沙丁鱼球,像房子这么大的一群。真的很震撼、很美妙,无法形容,你怎么跟一个没有吃过巧克力的人描述巧克力是什么味道呢?

鹿可:这么接近这些动物,会有危险吗?

Emma:没什么危险。动物其实是害怕人类的,会主动远离人类。

如果你是一个惊慌失措的潜水员,你是不可能靠近他们的,只有你非常安静,你自身的能量非常平和,鱼才有可能主动靠近你,这就是自由潜水最大的魅力。

一般来讲我们在水里是不会主动触碰海洋生物的,因为那样对双方不安全,但有些动物真的非常非常友善,海豚会歪着头看着你,过来用声波扫描你,甚至会跑来和你玩,它的身体非常滑。而海狮则会像狗狗一样抱着你的相机。

相比之下,水肺潜水需要带气瓶,呼出的泡泡对水里的动物其实是一种干扰,尤其是高智商的哺乳动物。而且水肺潜水久了,人会乏力,也不能连续地潜太多次。

鹿可:听你这么说,好像自由潜会有趣得多。它的门槛高吗?

Emma:自由潜其实就是扎猛子。下到海里,人就像鱼一样,很自由。

需要在水面吸气,然后闭气下潜。想要玩得比较开心的话,能做到闭气两分钟以上,能下到16米的深度,差不多就能在海里玩的比较开心了。

听起来比较长,但是大部分正常的年轻人经过训练的话,闭气时间都没问题,下深度需要额外训练耳压平衡技巧,这个因人而异。

自由潜比起水肺来说更安静,更接近冥想,而水肺则因为能在海里待比较长的时间,所以就能探索更多更大的水下世界。所以我觉得水肺潜水更多是探索海洋世界,自由潜水更多是探索自我。

鹿可:您体验过的最好的潜水地是哪里?

Emma:蛮多的,每个地方都不太一样,但如果要说终极体验的话,南非、墨西哥、挪威、汤加,就是那个最近火山爆发的汤加。

然后还有一处我还没去过的潜水圣地叫加拉帕戈斯。近的话,马来西亚、菲律宾都很好。而中国只有海南、西沙。出于地理位置和过度捕捞,中国大部分海域的海底都是一片荒漠。

鹿可:您在这些年的潜水生涯中,有没有一些印象深刻的画面?

Emma:我说说和鲸鱼的接触吧。因为我非常喜欢大翅鲸,学名座头鲸。

每年6到10月份会有大量的自由潜水员去汤加那边看大翅鲸。大翅鲸这个时候会去南太平洋汤加那里社交、谈恋爱、生宝宝、养宝宝。

所以我们就去了,然后运气非常好,看到了很多壮观的画面。比如求偶的场面,我们叫它Heat run,十几只雄鲸鱼不断追逐一只雌性鲸鱼,一大群鲸鱼快速移动,一只只比公交车还大的动物在海里路过你面前,比《大鱼海棠》里的景象壮观多了。

也会有单只的雄鲸鱼,叫crazy whale,它们精力旺盛,表现力旺盛,会自己在水上玩耍,在水面跳跃或拍打水面,还有可能跟潜水员互动,可以玩上三四个小时。

有些鲸鱼会待在水下唱歌,叫diva,而且因为我们在水里,所以感觉不是在用耳朵听它唱歌,而是整个身体都在跟歌声共振。这个场面是非常震撼,可以改变人的世界观的那种。

还有一种景象是母子鲸。因为鲸鱼会在那边谈恋爱生宝宝,所以会看到鲸鱼妈妈带着鲸鱼宝宝的场面。小鲸鱼一直在吃妈妈的奶,一直吃到六七月大小。在此期间妈妈是不进食的,因此基本都在水下十几米的地方睡觉保存精力。但小宝宝们又很有精力,加上肺没发育完全,两三分钟就要上来换气,在水面上上下下特别可爱。

如果你很淡定,并且你不去主动靠近它们,小鲸鱼因为太好奇了,会来靠近你,观察你,因为你看上去跟它们差不多大,长得也差不多。

而它们的妈妈也会观察你,如果你有攻击性或者发出很大声音的话,鲸鱼妈妈就会觉得不安全,会选择带着小鲸鱼们游走,如果你表现的没有攻击性,它会放心小鲸鱼们陪你玩。

这种体验真的特别特别让人开心,比做成项目开心多了。

鹿可:您最喜欢鲸鱼的什么地方呢?

Emma:love and peace吧,哈哈。大概是跟鲸鱼对视的感觉吧。

它那么大,路过你,然后看着你,很温柔的从你身边游过。你会感觉它看到你心灵里的一切,并且你会觉得它对整个世界包括你都非常的包容,因为你在它面前真的很渺小,它完全可以伤害你,但它不会伤害你。

然后你看到它跳出水面的时候,那么大一只庞然大物,轻盈的跃出水面,溅出非常大的水花,你能感受到它是快乐的。

Part 04 财富自由并不是自由的答案


鹿可:在享受潜水、冲浪等运动给您带来的体验后,您对过去有没有一些新的感悟?

Emma:我觉得不同的运动,是和世界不同的连接方式,它能让人打开新的触觉和感觉,以一种全新的角度探索世界和认识自己。

我们过去只纯粹的通过工作跟这个世界连接,只以城市为中心,人们遮蔽了太多东西、关闭了太多能力。

比如,有些人从来不知道自己有真正的与自然相处和读取自然的能力,然后又因为这些技能在现代社会没什么用,所以大部分人也不会去练习这种能力,因此失去了产生不同思考的机会。

另一方面,对自然的接触和浸入唤醒了我的内在,使得我能不再受到现代社会束缚。这个转变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放弃外在的东西,放弃向外寻找,找到自己的内心,认清自己的内心,认清什么是对自己真正重要的。

当你认清了之后,可能放弃就不是放弃了,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我从来不觉得放弃使得我损失了什么,反而让我拥有得更多。

我之前在北京时很喜欢花,所以我养了好多花,后来从北京搬走的时候,然后又要环球旅行,我就有点沮丧,觉得我可能再也不能养花了,然后我朋友就跟我说,虽然你不能在阳台上养花了,但是以后你在这个世界上遇到的任何一朵花都可以是你的花。

我一听,哇,太有智慧了。所以当时我觉得的是,哇,原来放弃其实是放过给自己的枷锁,给自己自由的意思。然后最近有一天在海里冲浪,我突然明白了“不取不舍”是什么意思。

之前工作的时候老有人问我,你怎么平衡工作和生活,我说没有平衡,只有取舍。你选一个,然后放弃其他的。然后那天在海里等浪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原来除了“取一个舍一个”,还可以”不取也不舍”,就是你不执着与要取哪一个,要舍哪一个。

因为当你对某个东西特别执着了,你就会有失去。但当你已经不执着了,你不去“取”,根本就不会有“舍”,如果你能做到,就既不存在“放弃”,也不存在“损失”。

鹿可:这听起来真是发人深思。可否方便问您一下,您现在所享受的一切,开销大吗?

Emma:我其实没仔细算过。但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多。

之前环球旅行,机票和国外的住宿比较贵,稍微多一些,大概一年100万左右?现在一直待在国内,也没什么旅行,花得很少很少了。我没算过,可能30万?20万?

我对住要求不高,干净敞亮且有个独立洗手间就行,没有什么额外的要求,比如我夏天就住在村儿里,真的是个村子,蛇跟青蛙什么的会跑到屋子里那种。

晚上睡觉能听到隔壁人家院子里的狗打架,凌晨鸡就开始叫了。然后我也不买化妆品,不买奢侈品,然后冲浪、潜水也很便宜,下海又不要钱,比滑雪便宜得多。就是吃住,日常花费。

我们出去冲浪、潜水,去的也都是商业不发达、人很少的地方,因为只有这类地方海洋环境才好。现在这个村子里住着很多浪人朋友,他们生活真的很简单,每天早上起6:00起来看看朝霞看看浪,浪好就去冲个浪。

平常大家吃得也很简单,房租也不贵,可能一个月开销就一两千?穿十几块钱的短裤和拖鞋,交通工具就是一个小小摩托车,几乎没有任何物质需求,女孩子们也基本素面朝天,所以非常自由。

日出或者日落的时候,大家又聚在海里,一个人冲一道浪,大家一起开心地大笑,非常简单的快乐。

可能很多人不相信,在我非常努力工作的那几年,我也没有过“想要很多钱”这样的愿望,因为我始终觉得够花就行,而且钱这个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不能没有,但真的不需要那么多。

然后现在跑到海边待着不动,花钱更少了,更自由了。

鹿可:自由这两个字,您提到了很多次,它的含义无论是在灵魂自由里还是财富自由里,很多人对此是可望不可即。

Emma:我觉得这是因为很多人误解了自由的意思。

很多人声称自己想要自由,想挣脱束缚,但他们却同时把现代社会的一些束缚、标签,牢牢地加在自己的身上,想要所谓的“自由”,又无法停止追求财富、名望、地位。

那就是会很累很没有安全感。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是不是搞清楚你想要什么。我觉得太多人可能没机会去搞清楚这个。

大家都在“被别人告诉你你想要什么”,“你要学习好,考上一个名牌大学,得到一份体面的/有价值的工作,迎娶白富美/嫁给高富帅,赚到很多的钱、养两个小孩,小孩要优秀“,然后呢?

“每年出去旅行两次,至少开BBA的车,背Hermes的包包,穿Chanel的套装”,然后呢?这是你的答案吗?这很可能不是。

有的人,确实能从在职场的打怪升级和物质享受中得到快乐,然后他们努力的按照这个路径去发展,获得了当下的满足和快乐,那也挺好的。

但是也有相当部分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内心要的是什么,一边想要这个一边想要那个,然后喊着说自己感觉不自由。

我觉得我没有资格去帮其他人定义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无论是在海边躺平,冲浪潜水低物质的生活,还是奋斗干活,在城市里卷,都是生活模式。自洽就会感觉更自由,自洽就会感觉更快乐。

我只是希望说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内心真正想要的。然后“求仁得仁,甘之如饴”。

鹿可:您在财富自由后对待生活的态度,确实也让我很惊讶。那对于您所拥有的那些财富,您现在是怎么在打理?

Emma:因为就如我刚才所说,现在我基本不怎么花钱,也不怎么在意钱。不过我是认同这点的,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自己就不要瞎折腾了。

鹿可:您现在的这个自由的状态,你父母会有担忧吗?他们是怎么想的呢?

Emma:他们有担忧也有理解,但如何面对担忧是他们的功课,而我的功课是过好我自己的生活,不因为他人的担忧而去担忧。

鹿可:您觉得有没有什么契机,是可以让人意识到自己真的想要什么的?

Emma:巨大的生活变化吧。常规来说,一般是得遇到很大的挫折,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灵上的挫折,会让人重新开始审视自己。比如重大疾病,比如破产,比如事故,比如身边亲近熟悉的人的变故等等。

你会发现很多绝症病人自从发现自己得了绝症之后,完全换了一种生活方式,这样的故事很多对不对?

很多人活着,其实是在被一个惯性牵引着走的,然后这个惯性会越来越大,没有办法停下来,人也因此不知道自己的心去了哪里。此时外力和机缘打破这个惯性,让他停下来重新思考,相当于获得一次系统重启的机会。

除了外力的触发,国内外都有很多方法,比如中国传统的打坐、内观,印度的冥想,都是在强调和自己的念头相处,看看自己到底在想什么,在害怕什么,激动的时候是在激动什么,恐惧的时候是在恐惧什么。

总之,建议你有可能的话,还是每天稍微抽一点时间,什么都不干,跟自己相处一会。试着向内看。

鹿可:所以说,这是您这些年获得感悟和成长的最重要部分吗?

Emma:可以说是吧。因为我觉得现代社会体系对一个人的成长定义太狭隘了。

比如我现在关注的技能,可能就是城市生活里认为完全没用的东西,比如如何冲好一道浪,如何在潜水时和动物们相处,怎么样多闭气半分钟,打坐的时候怎么能坐久一些脚不麻。

以往追求的策略能力,团队管理能力,项目管理能力这些已经从我现在的人生体系中消失了,我现在是一个胸无大志的人,而且我真的很开心。

过去我作为老员工,给大家讲课,会很有底气地说自己是一个创业者,台下的人也都很羡慕我可以去跟这样一群人去经历的这些事儿、做成了一些事儿。

现在我的生活和那时完全不一样了,但我也不觉得那时候很傻或者不对,毕竟那时候的我不是现在的我,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人生剧本吧。

鹿可:是的,很多财富自由之后的小伙伴都没有经济压力了,他们都会去想要探索自己重新的生活方式。对此,您有什么经验分享或建议吗?

Emma:就像我刚才说的,建议先开始学习跟自己相处。去搞清楚自己的内在,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搞清楚自己的人生剧本是什么。

很多人都在追求财富自由的状态,但不少人在进入那种状态后,反而不知道要什么了。他没有一个目标之后就变得迷惘了,那其实表示财富自由不是他想要的答案,是别人的答案,他只不过是抄了过来罢了。

可能财富自由是他实现某种目标的途径吧。他还没有找到他真正的人生目标。所以去找到那个目标吧。

很多朋友羡慕我的生活。想要过上我这样的生活,其实成本一点也不高,并不需要很多很多钱,达到所谓的“财富自由”的地步。

很多人其实早就可以迈出这一步,但顾忌太多,束缚太多,同时又弄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一直在空耗自己,实在很可惜。当然也有很多人“并不是真的想要这样的生活”。

因为毕竟花花世界还是“好玩”的,有“伙伴”有“对手”有“观众”,很热闹。

鹿可:谢谢您。今天的采访给了我很多启发、很多感悟。

Emma:也谢谢你跟我聊天。我很久没和人说这么久的话了,也希望你能好好思考一下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欢迎来海边找我玩。

关于鹿可

我们是一家位于新加坡的联合家族办公室,由顶级海外金融机构和一线科技互联网公司专业团队组成,为科技新贵提供资产管理、法律税务咨询等一站式家族办公室服务。


# 闲聊几句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