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看

要约收购的背后,中国玻璃(3300.HK)究竟价值几何?

@FinMelon
要约收购始末 2020年12月3日,信义玻璃(00868.HK)向中国玻璃(03300.HK)提出要约收购,每股作价0.9港元。而就在信义发出要约收购之前,中国玻璃股价在1个月内从0.365港元升至最高1.3港元,涨幅高达151.22%,成交量达3.64亿港元。随后快速下探至0.9港元附近并横盘,直至信义要约收购失败之后盘面才发现变化。$信义玻璃(00868)$ $中国玻璃(03300)$ 行情数据源自Wind 那么为何信义想要收购中国玻璃呢?而为何最终又以要约收购失败告终呢?那么首先得先从中国玻璃的大股东开始说起;中国玻璃股权较为分散,第一大股东是凯盛科技集团公司,持股比例高达23%,其次是联想参股的First Fortune Enterprise Limited 持有15.08%,信义玻璃作为此次要约收购方,也持有1%的股份。正式因为中国玻璃分散的股权结构,才引起信义的收购想法。根据中国玻璃网披露,浮法原片市场份额中,旗滨集团(601636)占据7%的市场份额,位于行业第一。作为此次要约方信义玻璃占据6%,仅次于旗滨。而凯盛科技(600552)和台玻集团(1802.TW)分别占据5%的市场份额,并列第三位。而此次被要约收购方的中国玻璃与金晶科技分别以3%的市场份额,并列第五位。 信义玻璃的日浮法玻璃日融化总量为24030吨,而中国玻璃为6650吨,此前要约收购一旦成功,信义玻璃在行业内的浮法日融化量将位于第一位且远超旗滨集团。而从资本的角度来看,此次要约收购失败的结果其实是必然的。同样占据3%浮法市场的金晶科技,截至2021年1月12日,A股市值103亿人民币(约合123亿港元),根据金晶科技2019年年报,玻璃(26%),技术玻璃(24.36%)纯碱(45.26%),其他(4.39%);按大的类目来看,“玻璃”营收占比超公司总营收的一半,为50.36%。因为中国玻璃主营产品都是围绕玻璃来做的,所以假如按照对应市值做一个简单的转化的话,金晶科技“玻璃”的市值占比应为51.87亿人民币(约合61.94亿港元);而如果按照信义要约收购的价格0.9港元来计算,中国玻璃市值仅16亿港元,与金晶科技的61.94亿港元市值相比差近46亿港元,或者说是3.87倍的差距!这也是信义选择要约收购中国玻璃而不是金晶科技的重大原因之一吧;或许也是信义要约收购注定失败的原因。 数据源自Wind 中国玻璃价值几何? 2020年玻璃十分紧俏,也一度带动一大批上市公司股价突飞猛进。就前面提到的要约方信义玻璃,作为港股上市公司,去年全年股价累计涨幅高达119.79%,PE(TTM)为21.46倍,PB(MRQ)为3.94倍;同为凯盛科技集团直接参股的洛阳玻璃(1108.HK),去年全年股价累计涨幅高达167.54%,PE(TTM)为38.6倍,PB(MRQ)为2.6倍。如果单从去年全年股价的涨幅来看,中国玻璃还算合格,去年股价累计涨幅116.87%。而如果从PE和PB来看,;-7倍的PE(TTM)和仅0.89倍的PB(MRQ)简直是市场眼中的差等生了。$洛阳玻璃股份(01108)$ 行情数据源自Wind 行情数据源自Wind 我们暂且抛开市场给各家玻璃企业估值的差异性,如果按照市净率的投资回报比率的话,玻璃这个行业的整体PB还是非常低的。如果简单按照信义玻璃当前一半1的市净率1.94来计算的话,中国玻璃的市值应为33.49亿港元;如果按照洛阳玻璃PB的2.6倍来计算的话,中国玻璃的市值也应为44.2亿港元。 从行业短期发展来看,2021年将迎来玻璃产能投放的大年,产能释放势必会抑制价格上升,行业竞争随市而变。据了解,2021年第一季度末,玻璃产能将比今年Q4增加近5,000吨,增幅达17.5%;而到2021年Q2,将比今年Q4增加近9,000吨产能,增幅为31%。长远来讲,浮法玻璃最主要消费市场房地产市场,正从增量向存量发展,长远来看建筑浮法玻璃带来极大考验及挑战。 在此形势之下,中国玻璃必将迎头赶上玻璃行业发展周期的步伐,在稳步扩大发展的同时也会让资本市场价值回归到其应有的价值。
要约收购的背后,中国玻璃(3300.HK)究竟价值几何?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1

  • 推荐
  • 最新
  • 社区成长助手
    ·2021-01-25
    终于等到了您的初发帖[比心][比心]发帖时关联相关股票或者相关话题,可以获得更多曝光哦~如果您想创作优质文章,请查看老虎社区创作指引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