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的案例,值得深思。黑天鹅只会迟到,不会缺席。

无视期权风险的存在,亏损1.5亿美元后,“天才基金经理”跌落神坛!

@期权时代
玩投资,可能一战封神,也可能全军倾覆。在期权交易市场行走30余年的詹姆斯·科迪尔,在2018年,惨遭毁灭性爆仓,跌落神坛,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他的故事吧! 01 期权大师成长的自信 相比索罗斯、巴菲特这些投资大鳄,科迪尔算不上出名。但在美国期权圈里,科迪尔可是名副其实的大佬,一度被称为天才基金经理。有人甚至说,卖出期权的概念是科迪尔发明的。不过,科迪尔说没那回事,他也只是在青少年时期就开始不断汲取了这方面的知识。 14岁时,科迪尔偶然发现了买卖的乐趣。当同年龄的男孩子,包括自己的兄弟,都在棒球场上流汗时,他却每天都盯着《华尔街日报》看。他的爱好也与众不同——收集硬币,根据硬币的日期、面值等的不同,进行储存、管理。 科迪尔买了一套银币。几个月后,他发现白银的价格已经上涨到每盎司6美元,而之前每盎司才4美元。科迪尔找到当地的金属经销商,问他愿意多少钱买这套银币。让他惊讶的是,经销商开价60美元,相比他原本付的25美元可以多赚140%。尽管他很喜欢这套银币,他还是卖了。在科迪尔看来,他可以拿这笔钱去买更多硬币或者其他商品,商品的价值在交换中被提升。获得第一桶金的科迪尔,就这样在赚钱这件事上“上钩”了。 10年后,年纪不大、买卖经验却十分丰富的科迪尔,进入了海诺德商品期货公司,成为了一名交易员,正式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一开始,科迪尔只是一名做市交易员,职责就是帮助他的客户交易期权。他非常认真,仔细研究关于大豆、咖啡、原油或是黄金市场的每一个小细节,把握正确的市场方向。即便如此,科迪尔发现,他们依然亏钱。亏钱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他们买的只是选择权。 期权的本质是一种权利,即在未来以一定价格买入或者卖出标的物的权利,既然是权利,到期客户可以选择执行,也可放弃。对期权的交易有买入,也可卖空。但买入期权和卖出期权的风险截然不同。以买一份看涨期权来说,一支股票现价100元,投资者买入了行权价格为110元的看涨期权,权利金是5元,三个月到期。届时,如果价格涨到了120元时,投资者就可以行权,以110元的价格买入,并在120元出售。如果股票跌了,投资者可以选择不行权,损失的也就是5元。买入看跌期权也是如此,只是方向相反。 花了五年时间,科迪尔弄明白了,买期权很难赚到钱。买入期权,虽然风险有限,倘若损失最多也就是损失保证金,但在有限的风险内,要赚钱也很难。科迪尔读过一个统计数据,当中说只有10%甚至更少的人,会到期行使期权。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做期权卖方呢?这就好比买了一份重病保险,兑现的人少之又少。而卖出期权的投资者就是站在买方的对立面,赌的就是对手不行权,然后赚取他们的权利金。 那如果出现价格暴涨或者暴跌,买方集体行权怎么办呢?科迪尔采取的方式是,行权价格距离当前的市场价格都非常远,安全垫非常足,毕竟出现持续暴涨或者暴跌是极小概率的事件。 所以,他开始研究卖出期权。他找了几个客户,跟他们谈了一下自己的策略,客户欣然同意。在这次的试验中,科迪尔取得了不错的战绩。这愈发让他坚信:期权出售才是投资王道。在市场深耕几年,尝到不少甜头的科迪尔,1999年创立了自己的公司——自由交易集团,专门从事期权卖空。 当时,很多投资者都还没有听说过这种新型的投资策略。科迪尔和合作伙伴迈克尔·格罗斯开始在一些平台发表文章。慢慢地,他们吸引了一些客户上门。自由交易集团做得顺风顺水,科迪尔也赚了不少钱。没多久,麦格劳·希尔教育集团的人找上门,想要为他们的期权交易策略出一本书。 毫无疑问,这太对科迪尔的胃口了。他喜欢与人分享,而且,受到专门出教科书的希尔集团的肯定,也是很鼓舞人心的事。2004年,他和迈克尔合著的《期权出售完全指南》出版。这本书,最重要的内容就是阐述如何把卖期权作为一种简单又行之有效的交易策略持续赚钱。他在书中说,“它将从根本上改变你余生看待投资的方式”。言语间,自信满满。 《期权出售完全指南》为科迪尔带来了名声和曝光度,他开始频繁出现在《华尔街日报》、《福克斯商业》、CNBC等知名媒体上。这又为他带来了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办公室的电话开始频繁响起。后来,这本书又修订了两版,最新一版在2015年。只是不曾想,这个出书教人卖期权赚钱的大佬,3年后从神坛笔直坠落。 02 被天然气一夜“撂倒” 靠着期权交易,科迪尔成功赚到了钱,在圈内知名度越来越高,并开了期权卖空网这家公司,这是美国第一家专门为高净值人群管理期权卖空的投资公司。公司的整体业绩还算不错,从2009年到2015年间,管理资金的净值增幅达到了142.4%,也就是说科迪尔每年为客户赚了13个点还多。 到今年年中的两年半时间,净值涨幅又增加了约60%。科迪尔与公司的每一位客户都往来亲密,他会了解他们的喜好,记住他们家人的名字,与他们一起谱写未来蓝图。他将客户亲切地称为“家人”。 然而这一切,在2018年11月15日崩塌了。科迪尔遭遇了毁灭性爆仓,旗下管理的约1.5亿美元资产全部亏空,还欠了证券经纪公司一大笔钱。那么这次的惨败是如何发生的呢? 他是在天然气上“败下阵”的。今年,科迪尔卖出了大量的天然气看涨期权,他认为天然气会下跌,或者只是小涨。谁知,11月份,美国天然气价格持续上涨。在爆仓的前一夜,美国天然气价格暴拉22%,达到了122美元,股价创下2005年以来的高位,导致对手盘集体行权。科迪尔不得不以每份105美元的价格卖出,最终每份亏损达7美元。当他的亏损超过保证金时,也就爆仓了。 其实,天然气的价格上涨早有迹象。在爆仓前一个月左右,就有投资人表示美国将经历寒冬,天然气的供求关系将变得紧张。科迪尔本人5月份在《期货杂志》发表的文章中,也谈论到了天然气市场交易的风险。文章中,科迪尔说天然气短期市场走势难以预测,天气预报可能引发普通投机者大规模入市,导致剧烈的日常波动,特别是在冬季。 不想,他所言的巨大风险降临在了自己身上。这一小概率的事件,让科迪尔伤得体无完肤。有人嘲笑科迪尔,“冬天了,还做空天然气,你也太聪明了”。 科迪尔跌入了多大的坑呢?据说,他有个客户,2015年投了25万美元,到2018年年中变成了40万美元。客户又追加了20万,凑成了60万美元。在爆仓前一个星期,这个客户还赚1.5万美元,然后以倍速下跌一个星期。最后账面显示亏损81.1万美元。之后,清算时,公司的钱已经不够平掉头寸,每个客户还得按自己的份额交钱补齐。这个客户不仅60万美元亏得一分不剩,还欠券商14万美元。而这,只是科迪尔290名客户中的一个。 03 华尔街不相信眼泪 每天早上醒来,科迪尔都会去监控市场上看是否有异常波动。已经连续一个星期,他几乎夜夜难寐。直到11月15日,账户爆仓。爆仓当天,科迪尔就向投资者发送了邮件,告知账户遭遇了毁灭性的损失,随后便录制了10分20秒的视频上传到YouTube。视频中,科迪尔哽咽着向客户宣布亏损约1.5亿美元,他将此次的失败,归结为市场的“流氓”走势。 市场的不确定性,固然是风险的组成部分。但这次惨败,不仅是市场的波云诡谲、不可预判,更是科迪尔对风险敬畏心的忽视。 有着30多年经验的科迪尔,并不是不懂市场存在的巨大风险。他曾经在做交易员时,接触过一批激进的期货交易者。一年赚个20%、30%,甚至40%,都不能让这些人感到满足,他们投资就是为了寻求刺激,科迪尔提供的这种期权交易方式,并不符合他们的口味。 最终,他们中的不少人,输得失去所有。这些人,是欲求难满的赌徒。那时,科迪尔意识到了投资者和赌徒的区别。 但在科迪尔连续的创业中,小概率事件都没有发生,他做得风生水起。这让他愈发大胆地使用单边卖出期权、放大杠杆赚取权利金的策略。这次,科迪尔又冒着大风险赌了一把,没有做任何对冲保护。他也俨然成了一个赌徒。 很多人为了降低风险,会选择备兑期权,但科迪尔卖出美天然气看涨期权,采取的交易是裸卖空期权。所谓裸卖空,通俗来说,就是手上没有可以卖的东西,一旦对家行权,得现从市场买入后再卖出。 相较于备兑期权,裸卖空的风险最大。一旦“空手套白狼”不成,投资者的资金就会一分不剩,最后还欠券商的钱。 曾经在接受采访时,科迪尔还颇为得意地介绍过一次自己的做空操作。他通过做空90天到期的期权,年化收益达到了28%,具体的操作套路是:花1万美元的保证金,对标10万美元的期权,用10倍杠杆将3个月0.7%的收益率扩大到7%。按90天算,一年滚4次,年化也就是28%。 这个策略听起来相当不错,一旦市场与下注时方向逆转,将直接导致风险无法对冲。十几年来,这个策略都没有出过问题,反而让科迪尔赚了不少钱。 科迪尔觉得,这套策略既利用了期权的特点,放大了交易杠杆,又让组合的波动性比期货更低。因而,他曾宣称自己是在用最激进的工具做保守的管理,向投资者宣扬了自己策略的安全性。 但问题是,一旦小概率事情出现,打击将是毁灭性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破产、2008年次贷危机,以及众多爆仓血案,无不说明了一点:不要忽视小概率事件的发生,风控是投资的根本。 交易员都知道“盈亏同源”这个魔咒,显然,这次科迪尔掉了进去。没多久,科迪尔就删掉了视频,关闭了期权卖空网。但他视频中情真意切的表达,几近崩溃的模样,仍然让他成为了话题人物。 然而,华尔街并不相信眼泪。一纸诉讼已经在路上,詹姆斯·科迪尔的名字,不过成为投资血泪史上的又一抹红。 - END - 本文来源:网络 风险提示:以上观点仅作为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无视期权风险的存在,亏损1.5亿美元后,“天才基金经理”跌落神坛!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