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海国际预计本周登陆纳斯达克,拟定价21.35美元/ADS,对应估值14亿美元

图片

5月13日,海底捞海外子公司特海国际(Super Hi International Holding)公布了其首次公开募股(IPO)的具体条款。公司计划通过发行270万份美国存托股票(ADS),拟定价21.35美元,筹集5700万美元资金。 $Super Hi International Holding(HDL)$

按照拟议价格,特海国际的市场估值将达到14亿美元。此次IPO发行的股份仅占基本已发行股份的4.2%。自从2012年在新加坡开设第一家餐厅以来,截至2023年12月31日,特海国际已在四大洲的12个国家拥有115家自营餐厅。

特海国际此前已在香港上市,股票代码为09658。该公司成立于1994年,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12个月内,公司实现了6.86亿美元的收入。公司计划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为“HDL”。摩根士丹利和华泰证券将作为此次交易的联合账簿管理人。预计股票将在本周上市。 $特海国际(09658)$

截至5月14日收盘,特海国际港股报16.4港元/股,市值101.57亿港元(约合13亿美元)。

综合 | 招股书 智通财经  编辑 | Arti

本文仅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交易建议

图片

5月13日晚间,海底捞 $海底捞(06862)$ 旗下特海国际发布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未经审核财务资料。据悉,特海国际主要负责海底捞大中华区以外的业务,包括东南亚、东亚、北美洲和其他地区(包括澳大利亚、英国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特海国际总部位于新加坡,作为一家国际领先的中餐餐厅品牌,在国际市场经营海底捞火锅餐厅。海底捞自1994年扎根四川,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受欢迎、规模最大的中餐品牌之一。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特海国际是第三大中餐餐厅品牌, 按2022年收入计算,是国际市场上最大的源自中国的中餐餐厅品牌。

2024年第一季度,特海国际总收入为1.876亿美元,同比增长16.6%,主要得益于海底捞餐厅业务收入的增长;录得亏损净额450万美元,而2023年同期为净利润560万美元,本期录得亏损净额主要是因为该季度录得汇兑亏损净额1300万美元,此乃由未变现汇兑亏损所致,而截至2023同期有关亏损金额为180万美元;其他亏损增加1120万美元,主要是由于其他货币兑美元贬值导致未变现汇兑亏损。

从经营数据来看,海底捞餐厅经营表现较2023年同期有所改善:总客流量由截至2023年同期的600万人次增加至截至最新的730万人次,翻台率则由2023年同期的3.3次/天增加至最新的3.9次/天,每家餐厅平均每日收入由2023年同期的1.59万美元增加至最新1.75万美元。

按区域来看,该季度,各地区的总客流量、翻台率、每家餐厅平均每日收入等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东南亚的总客流量增长最猛,由2023年同期的440万人次增长至最新的510万人次,同比增长了70万人次;东亚市场翻台率、每家餐厅平均每日收入同比增长最明显,其中翻台率由2023年同期的3.1次/天增长至最新的4.2次/天,每家餐厅平均每日收入由2023年同期的1.19万美元增加至最新的1.61万美元。

但需要注意的是,海底捞餐厅的顾客人均消费录得下滑,由2023年同期的26美元跌至最新24.9美元,其中北美洲地区下滑最为明显,由2023年同期的51.3美元下滑至最新的43.3美元。

截至报告期末,特海国际共有104家同店,其中包括比较期间开始前已开始运营且于各期间均开放超过75天的餐厅。该季度,同店平均翻台率由2023年同期的3.3次/天增加至最新的3.9次/天,同店销售额由2023年同期的1.52亿美元增加最新的1.67亿美元,同店平均日销售额亦由2023年同期的1.64万美元增加至最新的1.77万美元。

此外,特海国际还提到,该季度其他收入减少220万美元,此乃由于报告期内收到的政府补助有所减少以及上市开支60万美元。

本次特海国际双重上市募集所得资金净额的约70%将用于提升品牌并扩大全球餐厅网络;约10%将用于投资供应链管理能力,例如建设更多的中央厨房;约10%将用于研发,以增强数字化和其他技术在餐厅管理中使用;以及约10%将用于营运资金和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 IPO情报局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