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 [强] 

港股策略点评:市场料已具备短中长期持股条件

@小虎周报
投资要点 这段时间,港A市场整体保持回暖,主要市场指数逐渐探底回升,均在近期冲击历史偏高水平,并开始追赶美股。如果以季度为窗口观察,$恒生指数(HSI)$ Q2已重回涨势(+1.9%),年初至今涨幅达6.2%。这样的表现,算是初步印证我们前期在《中资股来之不易的窗口期20210517 中对于港股/A更加具备投资性价比的判断。 一、人民币升值压力料将缓解 近期央行关于人民币波动讲话的信息,加快了各路资金流入港A市场的步伐。轻调控也随之而来,人民银行决定自2021年6 月15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5%提高到7%。外汇存款准备金的上调,其实本身也是对冲人民币升值的工具手段,市场上外汇流动性的回收也有助减少人民币投机性活动。另一方面,随着美国复苏预期,也给美元带来支撑,这些都加大了人民币进入强势盘整的可能性,即市场进入自我调节。 二、人民币升值并非市场上涨的唯一主要条件 历史上,各国股市一轮波澜壮阔行情的出现,往往要伴随着明确的货币政策。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中国资产所具备的优势在于: 1.国内的通胀压力、以及出现的时间晚于货币、财政双宽松的海外发达国家,和美联储下半年可能逐步释放减少资产购买的预期相比,当前国内企业面临的政策紧缩风险相对小,在目前企业展望足够清晰的阶段,市场也愿意给中国资产更高的估值。 2. 美国全面开放带来的复苏动能,也将给美元带来支撑。考虑到人民币的升值一部分来自于美元弱势下的被动升值,相应的6月份人民币的压力也将有所缓解。但在经济整体向好的背景下,中长期人民币强势盘整或慢涨行情,对中国资产仍有长期支撑意义,人民币托举下的市场,也降低了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反过来看,未来逆转这些积极因素的情形还包括,海外疫情修复,产能转移,出口环境逆转;美国加息,美元回流等因素。 对于港股来讲,美联储的超预期收紧,也将给更注重的港股市场带来冲击。通胀压力缓解,还有就业市场的不明朗,至少也要将这部分担忧拖到三季度,或者更久。6月份,我们认为市场应该平稳过渡,继续保持攀升。 三、港A市场料已具备短中长期的持股条件 从技术性的视角来看,港A市场今年均演绎了标志性的突破行情。恒生指数突破了2018年初以来形成的压力位,并在二季度完成回踩后继续向上,过去十年,恒指也多次出现这样的价格行为,往往意味着行情开始出现系统性的变化。$上证指数(000001.SH)$ 也走出了箱体结构,进一步打开了空间。 在我们来看,人民币的托举,货币政策相对清晰的路径(没有大的紧缩压力),还有主要指数在技术层面积极的变化,已经让市场具备短中长期的持股条件,或已无需过于纠结指数短期的波动或回踩。正如我们年初展望提到,继一季度的强劲后,我们仍然看好年内恒指冲击历史最强水平。 四、陆港通观察:金融、大消费仍然是陆股通配置主旋律,南向资金大幅回流中资股 从资金流向看,近期陆港通资金主要增持消费、金融等。传统经济板块很多公司,作为指标股,在二季度时支撑了港股的表现从配置风格看,由于全球资本集中度高,无论是消费,还是科技、金融领域,各路资金中期仍然以配置行业龙头为主。 $红筹指数(HSCCI)$ $国企指数(HSCEI)$
港股策略点评:市场料已具备短中长期持股条件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