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边

IP属地:未知
    • 九边九边
      ·2023-11-14

      几个月过去了,脱去长衫的孔乙己们咋样了

       戳蓝字“九边”关注我哦。 王自如这两天的事大家也都知道,在媒体上肉麻地使劲舔董小姐,让人各种不适。 当然了,我专门开帖蹭这个热点,并不是为了鄙视下他,那没啥意义,咱们聊个更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体制化”和“人身依附”。 其实王自如的那些话,在高度“阶梯化”的大型组织里非常常见,很多人适应了那种环境,拍领导马屁是下意识的,根本没意识到自己的话听起来有那么肉麻。 这个特点并不区分国企私企什么的,只要是组织大到一定规模,里边的人自然就被异化了。 因为在大型组织里,你的地位和工资什么的,并不是你真的能为组织贡献那么多,而是你的领导觉得你可以。这种情况下,所有人自然而然就会发自内心觉得自己的生命线是在领导那里,别人的一句话,可能就决定了你未来几十年的命运。 跟很多人理解不一样的是,这个社会上很多那些处在高位的人,他们是很清楚自己能拿到工地老哥十倍甚至几十倍的工资,并不是因为他们能搬十倍的砖。 说得难听一点,大型机构里的提拔,是交易,而不是奖励。 当然了,这里不是说能力不重要,而是说你会发现能力没那么重要。一般的玩法是到了一定时候,几个候选人能力都差不多,最后领导选了那个最默契的人。 进了管理层,无论是政府当官,还是企业里当领导,一定要有“情商”,啥意思呢? 领导说啥话,你得听出来弦外之音。领导提拔你,并不是简单地要干活,那换谁都可以,为啥要提拔你呢,主要是你能给领导搞定事,替领导承担一些他承担不了的责任。 比如某件事难度很高,道德上也处于灰色地带,领导一提醒,你得自己赶着上,主动承担,不能等着领导给你直接指令,毕竟如果需要领导直说的话,领导也有责任了。 绝大部分时候都是这样,所有的机会,背后都可能是坑。换句话说,很多坑也是往上爬的机会。 如果你get不到领导的深意,那你和领导之间就属于没默契的,他很快不想带你玩了。 你说经常背锅那不是容易出事? 不一定,绝大部分时候,你背
      8322
      举报
      几个月过去了,脱去长衫的孔乙己们咋样了
    • 九边九边
      ·2023-11-01

      国债和国运

      戳蓝字“九边”关注我哦! 1 1875年,清廷高层爆发了一次大讨论,国家到底保不保新疆。 这在现在很多人眼里,这是问题吗?主权领土寸步不让,新疆那么大一块地,保不保这事怎么还讨论上了? 不过年轻人还是没受生活的毒打,对“钱从哪来”这个问题理解得不深,等到有太多想做的事因为没钱饱受憋屈、最后也没做成的时候,慢慢就明白了。国家也一样,憋屈的时候经常大片地丢领土。 当时我国东部沿海正受日本威胁,西北正被沙俄渗透。按理说都得管,可清廷刚打完太平天国,最富庶的江南被夷为焦土,刚被屠城的南京瓦砾还没收拾干净。清廷的问题不是保哪边,而是先考虑去哪找钱。 最后左宗棠提议向西方银行团借钱,再用这些钱购买美国的武器,当时美国刚打完南北战争,天量武器等着打折出售。 后来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了,清廷最终批了这个方案,左宗棠抬着棺材出玉门关,通过借的钱在新疆遏制了沙俄的扩张。 左宗棠的部队是中国第一批“美械”部队,美式线膛步枪和德国克虏伯大炮对新疆阿古柏形成了碾压之势,阿古柏的部队主要是俄国装备,基本上差了一代,左宗棠不到一年就平复了新疆。 这可能是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最大的一次“国债事件”。 不过这事还有个衍生结果不咋有人提,当时英国银行答应给大清打钱,人家是需要抵押的,就好像你现在去贷房贷,得拿着银行流水去。向银行贷款得先证明你有还款能力。那左宗棠的流水是什么呢? 对,大清的海关税收。左宗棠借钱之后,大清的海关税收直接到了英国人手里,就跟咱们现在每月还房贷似的。 这下苦了李鸿章,他就没法贷款扩充军舰了,有点像你每月一万收入,那就只能撑得住90万左右的贷款,再想多贷银行就不干了。 大清的海关只能撑得住左宗棠的贷款,没法再给李鸿章贷款了。北洋水师建成后8年再没增加军舰,主力舰7年没修,因为军舰维修费用也非常非常高。后来在甲午海战中败给了装备了新式军舰的日本人,东北差点被日俄给分了。 经过列强斡旋,沈阳保住了
      494评论
      举报
      国债和国运
    • 九边九边
      ·2023-10-28

      新能源车会摧毁传统豪车市场吗?

      首先说一下,咱们今天聊的“豪车”说的是百万以上的。因为在很多场景里,30万以上的也算豪车市场。现在有件事已经很明显了。随着新能源车的大规模扩张,已经逼得传统车企连连降价。先是类似丰田、本田等传统家用车一直在降价,这两年连奔驰宝马等车也在降。不出意外,这才是开始,今后还得降。因为“工业化”的本质就是“廉价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过剩”,又廉价又过剩的东西,能卖得上价有了鬼了。这里就有个问题,既然工业化会导致过剩,那传统豪车的门槛到底在哪?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硬的,一个是软的。以奔驰为例,他的豪车确实装着一台普通车没法企及的发动机,技术门槛摆在那里,别人想模仿也模仿不了。再搭配很大的车内空间,奢华的座椅,感觉明显不一样。特殊的体验,就得支付特殊的成本。以前我见过一个高尔夫,竟然要40多万,吓一跳,这玩意不十来万么,后来才知道那玩意叫“性能版”,百公里加速4.8秒,比它的正常版本快了四五秒左右,车主就得多花几十万。但是肉眼可见的是,传统燃油发动机和电机就不是同一个维度的东西,就好像维多利亚时代最好的马车,也跑不出燃油车的体验来一样。电机天然有加速快的特点,很便宜的电机就能达到顶级燃油机的加速能力。曾经花几十万能得到的东西,如今随便一台电车都可以。这就让传统豪车最大的壁垒被打破了,你的几十万的发动机,如今被万把来块的电机给打平了。今后新能源汽车只要专注做音响,做沙发等配件,顺便再把车做大一些,就能做到和传统豪车除了续航没啥差别。到最后,两辆车,一辆二三十万的电车,一辆百万级的油车,他俩的加速,乘坐体验,都没啥明显差别,消费者凭啥多花好几倍的钱去买后者呢?但是说到这里,大家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因为现实里,大家的决策流程并不是简单地看配置看性能,好像还看点别的。那到底看啥呢?车不太明显,包包之类的纯奢侈品就很能说明问题。比如爱马仕的一个比较基本款的包,都要两三万,贵的要几十万,还不一定卖给
      737评论
      举报
      新能源车会摧毁传统豪车市场吗?
    • 九边九边
      ·2023-10-26

      3000点下的启示录:收手吧,阿祖

      这两天不是又3000点保卫战了嘛,翻出来以前的一篇,做了个大改,说不定对大家有帮助。本文只是分享,并不是给大家建议,大家姑且听我一面之词。前段时间聊了几篇房地产,我说今后房地产慢慢地跟车似的:绝大部分车都是买来就贬值,越用越便宜,只有少数能保值,极少数能升值。到那个时候,大家也就不囤房了,就跟现在没人屯车一样。今后大家的钱主要用在消费改善生活,提升生活质量,顺便拉动经济,形成正循环,跟欧美似的。把钱用在消费这事看着挺离谱,但这几乎是经济的唯一出路,今后经济的发动机,就是居民消费和外贸出口这两驾马车,随着外贸走低,消费占比会越来越高。理所当然的,那篇文章很多人不满意,因为可能被高价房虐出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了,不少人觉得现在这种酸爽状态非常好。最搞笑的一个评论是:九边现在越来越何不食肉糜了,你忘了老百姓有资产升值的需求?这我能不知道?谁没有这方面的需求?问题是有需求就能实现?那大家都有不上班就给发工资的需求呢,是不是也应该立法给大家解决下?那顺便给3000万光棍都解决下单身问题?需求归需求,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有需求就能实现”一说,尤其某些需求本来就是大部分人的集体焦虑,根本解决不了,也不需要解决。不过应该注意地是,可能有人利用了这种焦虑,实现人家的资产升值。这些事,这些年大家估计看得也不少了。我慢慢想了想,大A就是这样一个地方,把那些有“升值焦虑”的人聚在一起,然后让一小部分庄家先富起来。曾几何时,我也经常想不劳而获,想投资赚钱,后来为啥突然悟了呢?我因为做业余自媒体的缘故,认识不少做私募的。大家知道私募吧,就是你把钱给一伙人,他们帮你炒股。社会上对他们的认识极度分化,有些人觉得都是骗子,不过很多有钱人确实信他们。根据我这些年的观察,绝大部分私募确实有两把刷子,毕竟纯靠忽悠,也忽悠不来那么多有钱人的钱,你可以怀疑有钱人的人品,但一般不用怀疑他们的智商。我跟私募那帮人打交道过程中
      580评论
      举报
      3000点下的启示录:收手吧,阿祖
    • 九边九边
      ·2023-10-10

      以色列要完蛋了吗?

      戳蓝字“九边”关注我哦! 这两天的事大家也都知道,又打起来了,本文尽量不带情绪,尽量客观吧。我看不少人说这是一次珍珠港,而且中东国家很可能联合起来,一起灭了以色列。 说真的,基本没戏。 首先是实力差距太大了,尽管很多小伙伴不愿意听,不过以色列的经济和军事在中东本来就没人能比得上。而哈马斯作为一个没有经济基础的武装组织,他们的运营经费主要是中东兄弟们的支援,本身差距就大到离谱。 而且这种对巴勒斯坦的支持也是不断缩水的,历史上埃及、叙利亚、约旦都做过金主,现在只剩下伊朗了。 至于阿拉伯国家联合起来这事,越来越渺茫。现在的中东,都不是咱们的民国,更类似明末南明抵抗军,各路诸侯都有自己的小算盘。 大家曾经有过心劲把以色列赶出去,不过打了几次都一塌糊涂,慢慢大家也不想打了。而且经过几十年的斗争,大家也发现自己的阿拉伯兄弟实在太拉胯,背刺比合作多。现在中东那些国家维持武装力量,也都不是防大国入侵,而是防着自己的兄弟。 尤其是最近几十年中东各国形成了稳定的政权结构,很多还是“家天下”模式,也就是一个国家的统治阶层可能是一个或者几个家族轮流坐庄。这些人慢慢产生了一种家大业大投鼠忌器的感觉,各自清洗了国内的“斗争派”,开始安稳过日子。有些没能成功清洗,那些保持初心的人就变成了极端组织或者恐怖分子。 想过日子,那就得跟以色列处好关系,于是中东国家基本都和以色列正常交往,这些年整体格局越来越稳定,哈马斯的支持者也越来越少。 最明显的就是那个约旦,曾经这个国家“反以”极度冲动,不仅出动军队去打以色列,还私下里支持了很多年的“巴解”。后来觉得没啥意思,觉得空耗资源也搞不定以色列,于是和以色列彻底和解,如今过上了岁月静好的日子。约旦在中东算穷的,但是那个国家整体非常友善,去了的人基本都说好,很难想象曾经也算武德充沛。 这次以色列和哈马斯打起来,到底谁对谁错,非常难说。往往是这样的,比如这次是哈马斯先动
      601评论
      举报
      以色列要完蛋了吗?
    • 九边九边
      ·2023-10-07

      短视频刷多了确实会影响大脑结构

      假期去了趟上海,在机场随便买了本书,也就是那本《掌控习惯》,本来没指望啥,没想到有些内容还挺受用。里边讲的很多东西之前我也有点体会,经作者一说更加清楚了。今天再跟大家聊聊。先说下那个书名,英文名字叫《atomic habits》,也就是原子习惯,作者认为每个人的生活就是由一个个原子一样的习惯构成的,可以通过优化这些习惯来让生活变得更好一些。感觉英文书名更有逼格一些,可能不太利于推广吧,于是就改了成《掌控习惯》。你问我推荐这本书不,不太推荐,网上看几句摘要就够了。作者提到的内容里,我觉得最关键的两件事:先说第一句:重复一个动作,会导致大脑发生生理变化。“重复行为改变大脑”这事,在之前另一本书里也看到过,那本书里讲的更加详细一些。说咱们的神经网络,刚开始就跟无数的山间小路似的,稀稀疏疏。后来有些路用的多,有些用的少。经常被用的那些通路上,就被裹上了“腱鞘”,变成了高速公路,到了三十来岁就慢慢固化,形成了类似很多国家的整体格局似的,有大动脉级别的高速路,有不那么繁忙省道,还有不咋宽的县道,最末梢是水泥的村道。形成“高速公路”这些路径会涌现出“自发性”,我们可以一边用筷子吃饭一边唠嗑,另一只手还在那里刷微博。这事咱们看着没啥,其实在不会用筷子的人眼里,难度和你踩着独轮车写ppt差不多。不断地重复,会把人逐步往“无意识”方向塑造,也就是重复的次数多了,大脑会形成“硬链接”,从此不用意识参与也能自动驾驶。我们自己都说不清楚为啥能在双轮的自行车上保持平衡,我们也能轻易做到不看键盘就噼里啪啦码字码代码。可能当你仔细想为啥能在自行车上保持平衡的时候,反而容易摔下来。此外新手开车的时候喜欢看“点位”,在后视镜里看到哪个点的时候该怎么拐。但是等开个几万公里,慢慢就自己也说不上来凭借什么依据做决策,却总能做到“擦边而过”,面对复杂路段也能做到心里有数。当然了,骑自行车、不看键盘码字和开车这事依旧属
      581评论
      举报
      短视频刷多了确实会影响大脑结构
    • 九边九边
      ·2023-09-27

      为什么教培必须死?

      前段时间就业率不太好的时候,不少人说接下来可能会放开教培,毕竟教培可以吸收大量就业。我大概在三个月前就写了一篇,我说打击教培这事上根本没啥可商量的,就是要摁死你,几乎不可能为了扩大就业放任教培。就好像国家不可能为了提高农民收入,就放开让农民种植大麻等经济作物一样。最近出了新政策,基本上确认摁死了。今后一对一的补课不大可能彻底禁了,不过那些想补却补不上的家长和小孩会坚持举报,最后没法彻底根绝,不过规模小的没法看了。可能有小伙伴说,至于吗?一个教培,至于有那么大影响?主要看你的屁股在哪。假如你是个朝阳区或者中央别墅区富豪,住在你单价12万300多平房子里,你孩子学习不好也不坏,看着好像不是学习那块料,你会担心他将来考不上大学吗?当然不会了,你会把他送到国际学校去,每年交几十万学费,到时候送到海外,学个商学、金融、哲学什么的专业,实在不行,就跟那谁是的去混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夜校,反正将来又不做简历找工作,着急啥?假如你是个年入60万以上的中产,你和你爱人通过高考考进了好大学,通过多年996,做到了如今的状态,老家流传着你的传说。但是你却没啥成就感,一方面跟周围人比,这个收入并没有啥可骄傲的,又觉得这个收入可能随时回到解放前。他们根据以往的经验,觉得自己之所以没能更进一步,主要的问题就是学习依旧不够好,如果当时自己考的不是211而是985,或者不是普通985而是C9,更进一步,如果当初考进了常春藤,如今可能就不是现在的局面了。于是他们发了疯一样培养孩子,愿意每个月拿出超过一半以上的收入来还房贷供学区房,然后全家住进四五十平的“千万豪宅”里,把剩下的一半收入拿出来去补课。一年三十万的房贷,三十万的补课费,全家电驴上下班,老人帮忙在家做饭,能省就省,穷啥都不能穷教育。大家听说过那句话吧,海淀人月入五万却过着月入三千的生活,钱哪去了,都去供学区房和培训班了。再假如你是个家庭月收入不足八千
      751评论
      举报
      为什么教培必须死?
    • 九边九边
      ·2023-09-26

      跨境电商的高光时刻

      戳蓝字“九边”关注我哦! 大家都知道吧,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 其实往深了讲,这仨都是“消费”。 “投资”就是政府拿钱去购买钢筋水泥搞基建,“消费”就是本国老百姓购买,“出口”就是外国老百姓购买。这也符合经济学的基本原则,你生产的东西再牛逼,也得有人买才能活下去,饭店菜做得再好,没人来店也得倒闭。可见购买力才是第一生产力。 但是到了今年有个新的说法,三驾马车其实只有“出口”是马,其他那俩是车。 仔细一想,也有点道理。现在的这种状态不太明显,20年前吧,那时候刚加入世贸,中国老百姓自己的消费能力是很差的,政府财政也没钱,那时候确实只能依赖外贸。老百姓和政府从外贸里赚到钱,国内的内需和政府投资才起来。 在此后的20年里,其实就是外贸不断刺激我国内需的过程。今年外贸不太行,自然也就影响了老百姓和政府的钱包,而且中国老百姓有“通缩趋势”,也就是发生点啥就想存钱过冬,连带消费也受了一些影响。 而且现在很多问题上也基本达成了共识,我们是个巨大无比的工业国,产能永远都是过剩的,自己人无论如何也买不光自己的产品,需要海外老百姓一起购买。就好像网上那个例子说的那样,饭店不可能靠自己的员工就能经营下去。 所以接下来很多年里,把我们生产的东西卖到海外去,依旧是重中之重。 以前外贸主要靠那种B2B模式,也就是咱们的外贸公司先卖给海外的公司,由他们再分销出去,这两年又多了跨境电商这个渠道,也就是我们的企业直接在购物平台上把东西卖给海外消费者,砍掉了一部分中间环节。 现在有个明显的问题,国内已经卷得不成样了,大家玩过拼多多就知道,经常九块九能买一箱子东西。 我们知道,解决“卷”的最好办法,就是输出“卷”。让国外老百姓也享受下我们的低价工业品,这样我们成功去产能,他们也能用到便宜东西。 按理说全球跨境电商正是做这个事的,取消中间环节,把我们过剩产能低价输出出去。可以说,跨境电商在过去十几
      1,020评论
      举报
      跨境电商的高光时刻
    • 九边九边
      ·2023-09-19

      年轻人选城市就是二次投胎

      戳蓝字“九边”关注我哦! 上篇没聊过瘾,再聊一篇选择城市这事,或者说哪些城市能有希望。 选城市是每个人回避不了的问题,就算你已经三四十了,这辈子已经那样了,可你孩子将来还得选,对吧。而且选择城市,对于人来说,基本属于二次投胎,对于自己还没出生的孩子,决定了他人生的起点。 这一点我感受特别深,我外公他们那代人兄弟多得离谱,这些兄弟起步都差不多,都在村里。不过后来出现了巨大的分化,因为他的两个兄弟去当兵,随后都留在了城市里,还不是啥大城市,也不是啥好工作,几十年后他们的后代基本成了两个世界。 本文主要针对的依旧是刚毕业、没背景、没资源的年轻人,有背景的不需要其他人管也能过得很好,不再年轻的人也就那样了。选城市这事有意义的依旧针对年轻人。 咱们可以总结城市三大原则: 1、过去一两百年繁荣的城市,未来一两百年大概率持续繁荣; 2、全世界70%的经济集中在沿海100公里以内,这个比例在工业革命之后一直维持稳定,可预测的未来继续; 3、城市普通老百姓的富有程度,往往和聚集程度强相关,进一步讲,跟民营企业规模正相关。 第一点很好理解,往往发达地区,肯定有啥别人没有的特质。就好像你身边某个人很有钱,他肯定是具备了什么奇怪且稀缺的特质,这个特质大概率将来还能持续下去。网上的返贫的例子很多,现实里却非常少,不信大家想想自己周围有钱的人,是不是挺稳定? 对于城市来说,最重要的特质就是地理位置,是不是挨着大海?是不是挨着大河?是不是地势平坦扩展空间大?这些对城市未来都是决定性的。 沿海城市在这方面有绝对性的优势,咱们经常说铁路会一定程度上取代水运的优势,其实他俩依旧没法比,只能说是“部分取代”。 最基本的第一性原理,水路是流体摩擦力,比陆运的干摩擦力小太多,干摩擦不仅需要更多的能量损耗,还需要不断维护。也就是说,水路损耗很小,摩擦对交通工具和道路破坏很小,只需要维护码头就行了,陆运基本上得一直维护
      610评论
      举报
      年轻人选城市就是二次投胎
    • 九边九边
      ·2023-09-15

      小镇做题家没选择

      有小伙伴问我为啥发文的IP在北京和山东之间飘,主要也是因为发文时间一般都在上午,可是公司上午一般都在开会,所以只能让助理帮忙发,他在山东,大家就看到IP飘来飘去。头条被禁言了,一周,下周三就出来,大家不用担心。至于禁言原因,我也没弄明白。上篇文章讲房价,很多小伙伴问刚毕业没背景的小镇做题家怎么办,是不是只有一条去大城市的路?很残酷地讲,基本是这样。这个世界残酷的地方就在于,你的终点可能确实是别人的起点。别不服,大家有兴趣了解下一线城市那些国际学校的小孩们日常开支情况,相信我,90%的人奋斗一生也达不到。90%太保守了,95%吧。不过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问题还不是追赶那些金勺们,最关键的任务是回收教育成本,让自己和父母过上相对健康富足那么一丢丢的生活,这时候,去大城市卷就成了唯一选择。有小伙伴说,去考个小地方公务员不香吗?不太懂你们那边的具体情况,反正我周围一般来讲,他们刚去体制那帮人每年都需要父母给补贴,体制内刚开始那点钱真不太够花,以至于不少人发出感慨,家境不好别进体制。那些人过了十来年慢慢日子就明显超过周围人了,可以补贴父母了。父母情况不太好的小伙伴,挺过这十年还是挺难的。所以我从来都劝大家,没背景的普通人,去大城市,去房价最高的大城市,那里的人工资不高撑不住那么高的房价。你说将来买不起怎么办?买不起再回小地方呗,又没啥损失,耽误你在小地方淘金了?所以说:首先要去大城市;其次要去自下而上的大城市。去大城市没必要多说,“繁荣是聚集的函数”,“创新和突破也是聚集的函数”。只有一大堆人聚集在一起,相互协作,思想跟病毒似的在人群里不断碰撞不断变异,时间长了总能搞出点啥来。繁荣和创新好像跟大部分人没啥关系。不过一般新东西出现之后,会迅速窜起来,把相关的那些人都带到一个不属于他们的高度。太多人牛逼之后回头看,发现自己其实当时在人群里并不显眼,不知道怎么就起来了,可能是摊上了一个快速
      841评论
      举报
      小镇做题家没选择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