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公观察

独立评论者,做时代的见证者,财经领域分析践行者,投资人生

IP属地:上海
    • 项公观察项公观察
      ·11-17

      股价创年内新高,联想集团Q2财报赢市场认可

      2023年11月16日,联想集团公布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2023/24财年第二财季业绩。整体营收达到1044亿人民币,连续两个季度环比提升。毛利率同比提升至17.5%,创二季度历史新高。非PC业务占比超过4成,同比提升近3个百分点。 联想集团首席财务官黄伟明表示,公司通过优化运营效率,现金周转期改善至负4天。应收账款和存货天数合计同比改善9天,其中仅存货天数同比改善6天。同时,由于快速调整原材料库存,减少了22亿美元的库存水平。第二季度融资成本同比减少700万美元,这主要归功于审慎地降低借款以抵消较高的基准利率。此外,标准普尔全球评级将公司的长期信用评级上调至B级,展望稳定,肯定了联想集团的运营弹性和增长引擎多元化战略的有效性。 此外,智能设备业务集团表现抢眼,成为公司收入业绩强劲改善的推动力,第二季度收入环比增长12%,超越自2018/19财年成立该业务分部以来的8%的历史平均水平。 $联想集团(00992)$
      106评论
      举报
      股价创年内新高,联想集团Q2财报赢市场认可
    • 项公观察项公观察
      ·11-07

      收益率曲线倒挂下的债券投资风险与收益分析

      吃息的买短端,对于抄底长端的,就算鹰酱明年末能降息个100BP,因为收益率曲线修复倒挂,也占不到啥便宜的。 实际上唯一能给他们带来高收益的,就是赌鹰酱出现强衰退,把通胀给噶了,引发美联储不得不快速大幅降息。但如果没有发生的话,通胀下不去,美联储不降息,而且收益率曲线倒挂又修复的话,他们将面对着抄底失败,带来的大幅亏损,越久期由于时间杠杆越大,亏损越大。 挺公平的,不是吗? ------------------------------------------------------------------ 最近外盘美股与美债大幅超跌反弹,据说抄底美债成了拥挤的交易,都觉得自己抄到了个“好底”。那些憧憬美联储降息,抄底长端美债“吃息”的,除非很快鹰酱出现强衰退,引发资产价格持续大跌,逼迫美联储不得不降息。否则大概率会抄底在熊市的半山腰,先短期快速反弹给点甜头,然后深度套牢,又成了这场美元潮汐大戏中的韭菜。 首先讨论一个最核心的问题,美联储的利率水平目前受通胀约束,那么其通胀可能下行到能降息的程度吗? 这个问题讨论的太多了,这里就简单逻辑上推演一下。 现在鹰酱那需求端,不加薪就不给干活,美股拿着就赚钱,有点钱吃息就利率高达5%。也就是说不论是凭劳动力收入,还是资本收入,日子滋润着了,腰包里钱都花不完,通胀下的去吗? 再想想供给端,高利率会天然抑制投资,而本轮周期根本没经历过以往周期的投资过热产能过剩周期,就突然被美联储高利率踩急刹车了。那么稀缺的房屋、服务等,会变得更稀缺。 所以鹰酱那需求强劲,而供给受到抑制,这就是高通胀高息下的恶性自反馈。除非鹰酱那爆发一次强衰退,也就是劳动与资产收入都下降,把通胀打下去,否则基本没戏的。 具体到美债上,看这张图,这是2年期与10年期美债收益率近30多年的差值: 倒挂历史上都是短期的异常情况(本周期实际上已经活久见了),而正常情况下10年期收
      1,512评论
      举报
      收益率曲线倒挂下的债券投资风险与收益分析
    • 项公观察项公观察
      ·09-05

      蔚来为啥把销售能力建设拔得这么高?

      又到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检验日。关注蔚来的朋友会发现,蔚来8月1.9万多台的销量,虽然不及上个月的2.04万台,但也算是双高了,可以说是站稳了两万关口。这挺不容易的,因为今年的价格战一直就没停过,8月新一轮价格战又卷起来了,不少传统的豪华品牌都在降价,市场竞争压力很大。所以,保持价格稳定的前提下,蔚来能有这个销量是可以被点赞的。 这个消息公布后,蔚来美股1日当晚开盘大涨,盘中一度涨超10%,收盘涨7.11%。 那么,未来的蔚来该咋办呢?用李斌的话说,下一步的重点是“扩销能”。“扩销能”,按字面意思就是扩大销售能力建设。这包含拓展销售渠道,培养更多的优秀销售人员,从而提高蔚来在销售端的能效。其实从蔚来当前的产品来看,二代车型的阵容已非常到位,那么就要匹配与产品矩阵相适配的销售能力。当然,除了人才保障的到位,渠道也要跟得上,我估计接下来蔚来可能要在一二线外的城市增加销售网点。毕竟,跟BBA等传统老牌那么多年的布局相比,蔚来的空间还很大。   $蔚来(NIO)$ $蔚来-SW(09866)$
      1,0492
      举报
      蔚来为啥把销售能力建设拔得这么高?
    • 项公观察项公观察
      ·08-30

      另眼看蔚来财报:最高交付和营收指引背后的神秘推力

      蔚来的下半年会更好么? 就在刚刚发布的最新一期财报上,蔚来给了一个历史最高的交付指引:三季度交付5.5万-5.7万辆、同比增长74.0%-80.3%;三季度营收189.0亿元-195.2亿元,同比增长45.3%-50.1%。这意味着蔚来三季度的销量和营收将会获得历史性突破。可以肯定的是,2023年下半年积聚的势,到了2024年还会持续,蔚来还有更大的增长空间。 之所以给出这么高的预期,主要因为蔚来积蓄了一系列“向上”的推动力量。 扩销能,蔚来要持续发力 蔚来这几年一直在推进效率提升和销售能力建设,从给出的三季度历史新高交付和营收指引中,就可见到这蔚来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一些效果,而且要发力继续。按照李斌在这次财报电话会上提出的说法,因为第二代技术平台车型在今年密集交付,给前端销售工作带来压力,按照评估,截至6月,蔚来销售能力无法满足同时销售7至8款车的市场需求。 所以,蔚来从7月就已经开始了一项重要工作——全面提升销售能力。在这次财报发布的时候,蔚来创始人李斌透露,蔚来开始全面提升销售能力,更积极地拓展用户触点和销售渠道,进一步扩充全国的销售团队,目的是推动销量增长。 对此,蔚来提出了目标:达到每月3万台销能,并计划在9月底完成这项销能的建设,从10月开始,这项重要销能建设工作的成果会逐步显现。在销售能力建设的同时,蔚来还要在三季度完成针对销售能力提升的组织架构调整。到时候,从蔚来总部到区域机构,每款车的销售都会有专门的队伍去支持。 在扩大销售团队、围绕销售进行组织架构调整的同时,蔚来还要大搞渠道下沉。 “在下沉市场,我们也希望更多有经验的销售人员能加入。”李斌甚至直接喊话,可见蔚来的销售人才队伍建设已经提上日程。 其实,建设销售队伍、增强销售能力一直是汽车行业的老话题。汽车销售是人才密集型的领域,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同时也需要创新。因此,在这个行业中,销售人才的组织建设
      7,57111
      举报
      另眼看蔚来财报:最高交付和营收指引背后的神秘推力
    • 项公观察项公观察
      ·06-06

      写写今年618

      大家发现了吗,今年的618很“反常”!第一,看上去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今年的618,大家看到的都是阿里京东唯品会们的“集体失声”,完全没有了往年的喧嚣浮躁。但值得注意的是,各大平台开始“硬碰硬”。大家都简化了规则,京东唯品会直接搞“裸价”,搜出来多少就是多少。阿里虽然没有完全放弃这些玩法,但也同样开辟了直降场,所见即所得。这种618,搞得越复杂,各大平台的压力越小,反而是越简单、越直白,它们的压力越大,这和往年的电商风气完全不一样了。第二,消费的确复苏,但消费观念彻底变了。在之前,很多人感叹今年的618不会消费。很多人理解为“不消费”。但其实是,变得更理性务实的消费。今年618,消费复苏得到实打实印证。据京东数据显示,10分钟破亿的商家数,比去年增长了23%。据唯品会数据显示,一小时内,几乎全品类尤其是户外装备,迎来了大幅猛增。但值得注意的是,大家不再大手大脚,整个消费开始贴切实际。京东这次增长很快的依然是家电,但却集中在了更实用的家电,例如烤箱、洗碗机等,迎来了1.5倍的增长。而唯品会包括天猫上的黄金则率先迎来了猛增,以前,很多年轻人趁现在都会瞄准奢侈品,但今年的黄金却成为了替代。这意味着,大家的消费在复苏,消费信心在提振,但消费观念完全变了。第三,国产正成为主场,进口的光环不再。往年此时,各大平台几乎都是进口的主场,大量进口品牌会率先迎来爆发。但今年,这样的情况也变了。苹果在京东实现了瞬间破亿,但与此同时,还有格力、美的、小米等国产。在唯品会,1小时内排名前10的品牌中,有6个都是国货品牌,这意味着,国货占了6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这背后很大一块来自95后年轻人。这意味着,当年轻人成为消费主体,整个消费风向开始发生变化。正如身边很多年轻朋友经常感叹,现在的国产一点都不比进口的差。今年的618完全变了,不仅是各大平台开始忘掉过去,埋头务实,不再以GMV为导向,而是开
      5,1797
      举报
      写写今年618
    • 项公观察项公观察
      ·06-06

      港股双柜台结算,增量资金来了...

      6月5号港交所宣布将于6月19日在香港证券市场推出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简单解释一下什么是双柜台模式。之前我们投资港股都是需要把人民币换成港币的,这里面会有汇率风险,而现在港股这些证券可以直接用人民币结算了。 这个消息其实5与19日时候就发过,但是昨天正式公布了,并且给出了首批可以双柜台结算的证券名单。 从内地来看,因为没有新设内地的港股投资渠道,因此内地投资港股还是港股通,虽然可以走人民币结算,但估计增加不了太多增量资金。但是这个政策对于海外人民币持有者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我查了一下,现在离岸人民币可以投资的东西基本就是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票据,可配置资产有限。 港股推出了这个双柜台模式,这部分离岸人民币就有了权益资产的投资标的了,这对于风险偏好高的投资者来讲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毕竟还是有很多投资者追求高风险、高回报的。 上面说的都是微观层面的,我们再把高度拉满,双柜台模式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现在俄罗斯贸易有很多都是人民币结算了,那么俄罗斯手里面肯定有很多人民币吧,有没有可能投资港股呢。沙特土豪们也有人民币结算了,他们手里的离岸人民币是不是也有去处了呢。 离岸人民币投资渠道越多,那么就越有利于国际资本持有人民币,进而提高人民币国际结算中的占比。 总之,这对港股是一个长期的利好,肯定会带来增量资金。虽然当前可能规模不大,但规模早晚会慢慢起来的 @爱发红包的虎妞 $纳斯达克(.IXIC)$
      2,8828
      举报
      港股双柜台结算,增量资金来了...
    • 项公观察项公观察
      ·06-06
      苹果:就是玩,就是要出乎意料,就是要虽迟但到! 6月5日,一年一度的苹果公司“春晚”来了,今年的主题是“码出新宇宙”。 好家伙,今年ChatGPT大火之后,科技圈都说“元宇宙”概念都已经沉入水底,可就在这个时候,苹果打出自己的“王炸”。 会上推出首款MR(混合现实,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融合)头显Vision Pro。不止999,不止1999,直接3499美元(约25000元),上车!就是主打出乎意料,虽迟但到。 CEO库克把它定义成能和苹果电脑、iPhone一样,是划时代的产品。 它可以把物理与虚拟世界无缝连接,在家里来场《王国之泪》,工作环境来到自家的餐桌上,反正要极致的卷还是极致的乐,就像AKB48,总有一款合适你。 硬件上,M2+R1两块芯片撑爆算力;8K、27寸超清视觉覆盖每只眼睛;还有12个摄像头,5个传感器,精准搞定周边动态捕捉;还有6个麦克风,保真立体声。再加上Vision OS支撑应用生态…… 7年磨一剑,Vision Pro是软硬一体高度复杂、高度集成的新设备,要像说“没事跑个分”的雷军也要直呼内行。 看上去,即便元宇宙的概念冷了,苹果也要告诉大家,爷有能力让它梅开二度,王者归来,就是定义产业的。 不过,资本市场不太为新概念买单。苹果股票下跌,市值一度蒸发6000亿元。质疑点在于: 1、定价太高,和行内平均数百、上千美的价格区间,相差巨大,恐怕消费者难以买单,但也有极客朋友说,物有所值,值得试试。 但按照市场理论,这倒是符合苹果一贯对新品的“撇脂定价法”,就是要高大上起步,和当年的iPhone、Mac一样。 其关键在于能否拿下苹果粉的心,让他们成为自来水,影响潜在人群,这是苹果“猛利出奇迹”的惯常套路。 2、有体验者说佩戴较重,超15分钟,负重感就开始明显,鼻翼压痕明显。 头显后连着的线比“小龙人”的尾巴还长,连着一块外置电池,但即便如此也只能提供2个
      8293
      举报
    • 项公观察项公观察
      ·06-06

      苹果Vision Pro定义了什么?

      6月5日苹果在2023 WWDC(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首款MR头显Vision Pro。库克称,iPhone带领我们进入移动时代,而Vision Pro将带领我们进入空间计算时代。 如果说VR或AR头显代表进入空间计算时代,苹果其实是这个时代的迟到者。众所周知,在Vision Pro之前,Meta的VR头显Quest都出到第三代了。与此同时还有谷歌眼镜,微软Hololens,HTC的vive,被字节跳动收购的PICO,以及无数中国创业公司的产品。 这两年,业界一直在苦苦等待苹果MR产品的问世,几乎可以用翘首期盼来形容。因为全球的VR和AR产业发展了近十年,一直不成气候。硬件体验不佳、内容供应短缺,让VR头显一直停留于发烧友们的玩具。2021年,全球VR设备年销量好不容易突破1000万台。根据陀螺研究院的统计,到目前为止,全球拥有VR设备的用户大概只有4000万,距离成为消费级电子还非常遥远。而AR设备规模更小,仅限于在工业等2B市场有少量应用。 从业者们一直把引爆市场的希望寄托在苹果身上,理由有二:一从历史来看,1996年Apple Macintosh带来了图形界面革命,让小白用户很快学会使用电脑,推动了PC的革命和普及。2007年,苹果推出第一部iPhone,多点触控技术颠覆了人们对键盘的认知,开启了智能手机时代。大家理所当然地认为,VR设备应该长什么样,自然也该由苹果来定义和引领,很多创业公司甚至想等苹果XR头显出来之后抄作业。 二从生态来看,苹果iOS在全球有的开发者人数已经超2000万,遍布77个国家,开发出了超过500万个APP。只要苹果振臂一呼,开发者们纷纷跟进,VR应用生态就有可能迅速崛起。目前VR应用严重不足,占VR市场七成的Quest 官方应用也就只有1000多款,而且大部分是游戏。PICO在被字节跳动收购了之后做了大手笔的投入,2022年的内容也才2
      2,4024
      举报
      苹果Vision Pro定义了什么?
    • 项公观察项公观察
      ·06-06

      港交所双柜台模式重磅推出,龙头股估值修复迎来好时机

      6月5日,港交所宣布,将于6月19日在香港证券市场推出“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港股市场再迎里程碑发展。 首批参与双柜台交易的公司有美团、阿里、京东、小米、联想集团等21家企业,全部为业内领先的龙头公司。 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此时港股开通人民币柜台正是一个好时机,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首先就是促进人民币在离岸市场的流通,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随着离岸人民币资产类型的供给扩大,持有离岸人民币资产(如离岸人民币存款、离岸人民币债券、离岸人民币股票)的机会成本将会降低。扩大离岸人民币计价资产的供应范围,有利于优化离岸人民币资产持有人的回报,进而促进人民币在离岸市场的流通。 其次就是对于港股流动性的提升,双柜台模式为离岸人民币持有者提供了新的资产配置选择,为了保障“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下人民币柜台的流动性,港交所设置了双柜台庄家机制,让市场庄家提供流动性,尽量减少港币柜台和人民币柜台之间的价格差异。此外,香港中央结算系统将推出新的可选功能,便利股票结算账户的港币及人民币柜台下持股的相互转换。大陆的投资者也可以用人民币直接购买港股,而且可以规避汇率风险,从长远来看,这很可能是港股流动性的一个拐点。 特别是对于首批入选的这些业内龙头股,在新的流动性注入进来后将会极大促进低估值股票的修复,甚至产生溢价,各位球友觉得,首批入选的这些龙头股有哪些被低估,哪些会迎来强增长? $恒生指数(HSI)$ @爱发红包的虎妞
      7485
      举报
      港交所双柜台模式重磅推出,龙头股估值修复迎来好时机
    • 项公观察项公观察
      ·06-06

      英伟达这一暗线爆涨,关注低位相关机会

      英伟达在6月1日发布的Ai超级设计平台NVIDA Omniverse!一探Omniverse在AI时代的无限潜力! Omniverse将计算机视觉、计算机图形学、物理引擎模拟、AI、RTX、XR 以及云原生等技术融会贯通,集成在同一可扩展平台上来帮助内容创作者提升生产力,生成式 AI 工具引入 Omniverse 以变革设计工作流。  NVIDA Omniverse炒什么?我们可以先复盘Chatgpt 从Chatgpt发布以来,汤姆猫,万兴科技等国内公司接入端口,从底部以来万兴科技从年内29.16到164.4,接近5.5倍涨幅,汤姆猫从3到9.47超过3倍的涨幅。2月最火的是OPEN AI,出现了一批相关的大牛股; 现阶段最受关注的是英伟达,从这个角度来看,市场已经炒了合作相关的个股,大部分的个股中际旭创,鸿博股份都已经翻好几倍了,而NVIDA Omniverse相关的机会仅仅才开始。  奥比中光688322:3D视觉传感器龙头,研发了中国第一颗3D感知芯片,全球少有的全面布局六大3D视觉感知技术,首发宣传接入NVIDA Omniverse。 丝路视觉300556:子公司瑞云科技与英伟达深度合作,全球最大的云渲染算力平台,目前已成功集成NVIDIA CloudXR SDK,并且部署了RTX 6000 GPU,总共拥有超过2万台集成了英伟达先进GPU的高算力服务器,GPU算力储备行业领先。作为云渲染龙头企业,服务全球50个国家个地区,已占据国内云渲染市场的70%份额。 立方数科300344:公司的主要从事BIM软件市场,目前NVIDA Omniverse重要合作伙伴且与NVIDA Omniverse的联合开发者欧特克公司刚刚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工程设计,电影,广播和多媒体等多个领域深度合作。公司与英伟达在NVIDA Omniverse领域也是深度合
      9075
      举报
      英伟达这一暗线爆涨,关注低位相关机会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