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首页
集团介绍
社区
资讯
行情
学堂
TigerAI
登录
注册
猎云网
猎云网
IP属地:未知
+关注
帖子 · 990
帖子 · 990
关注 · 0
关注 · 0
粉丝 · 0
粉丝 · 0
猎云网
猎云网
·
06-16 17:13
年入119亿!又一龙头,要赴港IPO
股东已套现过百亿。 来源:猎云精选;文/孙媛 一则公告,透露出了国产扫地机“一哥”的新动向。 近日,石头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在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港交所上市,募资主要用于国际化业务拓展,产品研发拓展及产品组合扩充,运营资金补充及公司一般业务用途等。 也就是说,石头科技奔赴港交所,目的直指全球化。 事实上,石头铆劲海外市场,早在财报中就有所显现,且成绩斐然。 2024年石头科技不仅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营收达119.45亿元,其海外收入达63.88亿元,同比增长51.06%,更是首次超过国内市场。 据IDC发布的《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市场数据跟踪报告》,石头科技2024年全球销量及销售额双第一,出货量上还首度超过iRobot。 这些数据,都为石头科技乘胜追击海外市场埋下了伏笔。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石头的第二次IPO。 早在2020年2月,石头科技就已在A股上市,并曾在2021年股价盘中达到历史最高点1494.99元(经复权后为529.32元),成为A股继茅台后的第二只千元股,以市值逼近千亿,被市场冠以“疯狂的石头”之名,誉为“扫地茅”。 来源:百度股市通 不过,现如今,石头科技早已跌破上市发行价,总市值不足400亿元,较最高点蒸发了60%,也让其赴港IPO的动作,另具一丝“破局”的色彩。 “扫地一哥”,业绩承压 事实上,石头赴港,早有传闻。 4月28日,市场上就传出了石头科技计划赴港IPO的消息,且据外媒消息,知情人士称最多融资5亿美元。 而石头的这一消息,恰逢今年家电企业赴港上市热潮再度来袭。 早在1月,奥克斯就向港交所递表,4月29日夜间,美的还采用了A拆H的形式,披露拟拆分旗下“科技创新型供应链管理企业”安得智联赴港主板上市。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奥克斯和美的盯上港交所的初心与石头科技不大相同。 奥克斯此前新三板摘牌,曾转战上交所接受上市辅导,但最终未在上交所上市;而安
看
3,473
回复
评论
点赞
3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年入119亿!又一龙头,要赴港IPO
猎云网
猎云网
·
06-13
18年MarTech老兵启新程,加速迈向AI全域营销新时代
悠易科技推出AI智能体矩阵,发布全新GEO智能体。 来源:猎云精选,文/王非 AI 2.0时代,全域营销(Uni Marketing)再迎升级进化。 自2007年创办以来,悠易科技这家以公域广告投放起家的公司,经历了从“跨屏营销”到“全域营销”,再到“AI全域营销”的关键变革。 伴随数字技术的快速演进和消费者行为的深刻变革,全域营销的理念也在持续迭代升级。从1.0时代以数据打通为核心的消费者运营,到2.0时代强调公私域联动的全渠道整合,再到如今3.0时代AI技术驱动的智能营销新范式,行业正经历着从"连接"到"理解"再到"预测"的能力跃迁。这一演变过程不仅反映了营销技术栈的完善,更体现了品牌与消费者互动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作为定位全域智能营销平台的悠易科技,自然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些变化,CEO周文彪对猎云网表示,“从1.0到3.0,全域营销在不同媒体整合基础上,进入AI时代,用户消费和决策习惯改变,主要表现是AI搜索在用户搜索习惯中的占比逐渐提升;另一方面,对于品牌而言,其营销战略,也需要在确定好目标和预算后,借助AI智能体完成全链路营销,实现品牌推广和管理”。 周文彪强调,无论技术如何升级,品牌“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本质从未改变。 基于此,5月15日,悠易科技正式宣布企业战略升级为“AI全域营销”,并推出悠易科技AI智能体矩阵,其中包含全新智能体产品。本次战略升级以“AI引擎+ 智能体协同”为技术底座,构建覆盖营销全链路的智能决策体系,标志着悠易科技在AI全域营销领域的技术布局与场景落地进入里程碑阶段。 创立18年开启新征程,迈向AI全域营销新时代 周文彪拥有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曾担任谷歌亚太区AdSense负责人,并先后服务于3Com和SUN微电子公司。 2007年,在PC互联网如日中天,移动互联网尚未爆发的时候,悠易科技前身的悠易互通(北京)广告有限
看
50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18年MarTech老兵启新程,加速迈向AI全域营销新时代
猎云网
猎云网
·
06-13
IPO折戟选择“卖身”,红杉账面亏超4000万
估值高点进入的投资者,往往需要承担更高的回撤压力。 来源:猎云精选,文/韩文静 IPO未果,澎立生物“卖身”了。 6月5日,奥浦迈宣布以14.51亿元向PLHK、嘉兴汇拓等共31名交易对方收购澎立生物100%股权。据了解,奥浦迈与澎立生物主营业务均围绕服务创新类生物医药企业开展,收购完成后,二者将在业务和客户协同、海外战略布局协同等方面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 作为被红杉、高瓴等顶流机构簇拥的明星项目,澎立生物的资本故事曾充满想象,公司不仅历经多轮融资,还曾向科创板IPO发起冲击,不过其在2024年撤回了上市申请。 随着并购尘埃落定,澎立生物背后投资人的盈亏也浮出水面,相比于32.2亿元的IPO前估值,公司估值如今已缩水超50%,那些在估值高点入局的资本,正面临真金白银的亏损。 业绩下滑之下的“抱团取暖” 先来看并购的两位主角。 奥浦迈的核心业务为细胞培养基系列产品和生物药CDMO服务,提供全球领先的化学成分确定/无血清细胞培养基产品,包括货架型商业化培养基、定制化培养基及指定配方委托生产服务。公司于2022年9月登录科创板,市值一度超百亿;截至6月12日收盘,其总市值为46.6亿,相比于最高点蒸发超五成。 从财务数据看,奥浦迈上市次年就开始出现业绩滑坡,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43亿元,同比下降17.41%;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5404万元,同比下降48.72%。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97亿元,同比增长22.26%,但净利润仅为2105万元,同比下降61.04%. 澎立生物作为专业的生物医药临床前研究CRO服务企业,由药理系博士后段继峰(Jifeng Duan)于2008年创立,凭借其在医药领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以及对行业发展趋势的精准把握,澎立生物在药物研发服务等领域不断发展壮大,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药物研发临床前研究服务、医疗器械研发临床前研究服务等等。 财务数
看
105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IPO折戟选择“卖身”,红杉账面亏超4000万
猎云网
猎云网
·
06-12
李泽湘坐镇,深圳杀出“AI具身机器人第一股”
哈工大同窗创业,从众筹起家到“准独角兽”。 来源:猎云精选;文/邵延港 在星光闪耀的具身智能赛道,一家深圳机器人厂商要率先冲刺IPO了。 6月8日,卧安机器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卧安机器人”)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预备拿到 “AI具身机器人第一股”称号。 卧安机器人是一家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供应商,致力于构建以智能家庭机器人产品为核心的生态系统。其最早可追溯至2015年,几位哈工大校友因对机器人的热爱,开启了创业生涯,后来得到“创业导师”李泽湘、高秉强等教授的青睐,成为松山湖机器人基地孵化出来的一只“准独角兽”。 卧安机器人从第一款产品的众筹起步,如今已经在家庭场景中布局7大产品类别,拥有42个SPU。在国内的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行业,小米的影响力可以排在首位,而卧安机器人的主要市场却在日本、欧美等海外市场。若以零售额计,卧安机器人的市场份额却要超过小米。 如今,卧安机器人在正式运营7年之后,冲击上市,几位哈工大学子能否顺利收获自己的IPO呢?在李泽湘等创业导师的坐镇下,资本市场能对这家踩中具身智能风口的创业公司给予怎样的评估? “创业导师”坐镇,哈工大学子在深圳做出一个机器人“准独角兽” 2011年,李志晨从哈工大本科毕业,之后仅用一年,就拿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电子学理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便在新加坡一家具身产品及云端IT应用解决方案供货商担任电气电子工程师。 或许是忘不掉对机器人的热爱,在十年前国内的双创热潮中,李志晨顺势回国创业,而李志晨的的电子信息工程背景得到深圳这片热土的支持,让其成为深圳市“孔雀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 2015年.李志晨和哈工大的同学潘阳在深圳成立卧安科技(卧安机器人的前身)。据悉,李志晨和潘阳在在校期间曾参加大学创新设计比赛,包括2009年ADI「未来创新者」大学设计竞赛,并取得一等奖。此外,卧安科技的团队中还拉来了其他同窗好友
看
214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李泽湘坐镇,深圳杀出“AI具身机器人第一股”
猎云网
猎云网
·
06-12
现金对价12.6亿美元!腾讯音乐拟收购喜马拉雅
股东“买下”被投。 来源:猎云精选;文/孙媛 刚刚,一笔大收购诞生! 6月10日晚,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以下简称:腾讯音乐)发公告称,与喜马拉雅签署并购协议,计划以现金12.6亿美元(约合90.6亿元)及腾讯音乐相关股权组合,全面收购喜马拉雅。 据公告,喜马拉雅是中国领先的在线音频平台之一。根据并购协议,喜马拉雅将进行与交易有关的若干现有业务的重组。 来源:腾讯音乐公告 针对此次并购,喜马拉雅发布公告,称将保持现有品牌不变、现有产品独立运营不变、核心管理团队不变、公司战略发展方向不变,并承诺合作伙伴与喜马拉雅签署的各类合同均会如约履行。 公开资料显示,喜马拉雅作为国内在线音频赛道的绝对霸主,成立12年来,共进行了12轮融资,从2012年天使轮,到2021年4月赴美IPO之前进行的E4轮,合计融资近百亿元。 其天使轮融资后的估值为345万美元,E4轮融资的投后估值达到43.4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300亿元,百度、小米、腾讯纷纷入局。 结合来看,此次并购标志着腾讯音乐在在线音频赛道的又一次关键布局,在核心音乐业务之外,将进一步迈向更广阔的在线音频领域。 事实上,自2020年腾讯音乐正式发布在线音频战略以来,腾讯音乐持续深耕在线音频内容生态建设,与热门IP如《盗墓笔记》达成战略合作,打造众多精品内容;同时致力于借助AIGC等前沿技术,为用户提供差异化的平台功能与服务,满足在线音频爱好者个性化的需求。 腾讯音乐已在内容与平台两方面建立起在线音频业务的生态优势。 再到收购喜马拉雅,更是早有端倪可循。 今年4月,就有多家媒体披露,喜马拉雅将被腾讯音乐集团收购。其中,《科创日报》称,腾讯音乐正计划收购喜马拉雅,并称该项交易事宜在两个月前就已启动。 近期,喜马拉雅子公司喜攀(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从3亿增至28亿元,增幅达837.6%,这一资本动向更是被内部员工视为 “收购重启的
看
398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现金对价12.6亿美元!腾讯音乐拟收购喜马拉雅
猎云网
猎云网
·
06-09
人形“顶流”,扎堆谋求IPO
浩荡的声势背后,赛道正暗潮涌动。 来源:猎云精选;文/孙媛 人形机器人“顶流”们,又有新动作。 5月底,智元机器人刚发布“证券事务主管岗位”招聘,后脚宇树就进行了股改。 乍看之下,似乎都把IPO提上了日程。 顺着他们的动作去看二级市场,会发现人形机器人早已开始搅动风云。 主机厂这边,2023年末,优必选成功登陆港交所,以“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为玩家们IPO打响第一枪。 去年12月,赴港拿下“协作机器人第一股”桂冠的越疆,也一脚踩入人形机器人赛道,不仅推出首款产品,还跟药师帮合作,剑指落地医药零售。 再到核心器件,更是欲撑起一个个“A+H”股。 1月,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制造商三花智控也将目光投向港股,其对人形机器人机电执行器业务已布局三年。 4月初,微型驱动系统方案解决商兆威机电也发布公告,拟筹划发行H股,而这家A股上市公司刚在去年11月发布全驱高可靠灵巧手。 浩荡的声势背后,似乎预示着赛道正暗潮涌动。 两大“顶流”,释放IPO信号 事实上,说智元、宇树筹备IPO,也并非是空穴来风。 据智元机器人在Boss直聘上发布的“证券事务主管”岗位显示,其需协助推进IPO时间表及执行方案,协调保荐人、律所、审计等中介团队;跟进上市申请文件的编制与审核,跟进监管审核及问询回复;负责公司上市后的信息披露合规工作等。 来源:Boss直聘 可谓各个工作内容都与IPO相关。 虽然对此,智元机器人相关负责人回应称,上述岗位为“储备岗位”,且当日午间,相关岗位招聘信息已下架,但似乎也侧面说明至少有着计划IPO的打算。 事实上,今年3月已有市场消息称,由于商业化进展远超预期,智元机器人已在着手准备IPO事宜。另据上证报,有接近智元机器人的人士表示,公司内部目标是争取两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再结合其招聘证券事务主管的举动,很难不被外界解读为加速推进上市进程的信号。 再到宇树科技这边,则端倪更多。 5月29
看
218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人形“顶流”,扎堆谋求IPO
猎云网
猎云网
·
06-06
高途,卷土重来
结束了连续六个季度的亏损。 来源:猎云精选,文/韩文静 高途迎来了难得的喘息时间。 前不久,高途发布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第一季度营收约15亿元,同比增长近58%;净利润1.24亿元,去年同期则亏损1230万元。 此前,高途已经连续六个季度亏损,整个2024年亏损更是超10亿。高途将其归因于对线下和留学服务的投入增加,以及在高速增长期对资源配置的投入。 进入2025,高途终于进入收获期,交出了一份盈利成绩单,创始人陈向东直言,“每个新业务都是种子长成小苗了,到2026年会看到更加清楚。” 另据高途估计,2025年第二季度的总净收入预计将在12.98亿元至13.18亿元之间,同比增长 28.5%至30.5%。 摇摆许久,高途终于看到了新的故事走向,力求将盈利线延长。 高途缓过来了 过去的几年间,高途堪比坐上了过山车,几经高光与低谷——2014年,在线教育热潮兴起高途的前身“跟谁学”成立;2019年6月,高途在纽交所上市,一时风光无两,此后公司市值最高达380多亿美元;2021年“双减”政策落地后,高途在艰难转型中不断探索,并通过裁员自救;2022年9月,高途进军直播带货业务,但于两年后宣布停播。 反映在业绩上,自2020年营业收入猛增到71.25亿元后,高途的整体营收增速开始放缓,甚至一度陷入了增收不增利、转盈为亏的境地。 来源:百度股市通截图 步入2025年,高途扭转了长达6个季度的亏损局面。财报显示,2025财年第一季度,高途实现营收约15亿元,同比增长接近58%;净利润约1.24亿元,而去年同期则亏损1230万元。 来源:百度股市通截图 拉长时间线来看,从2023年第三季度到2024年第四季度,高途已经连续六个季度亏损。 具体而言,高途2023年三季度净亏损为0.58亿元、四季度净亏损为1.2亿元,2024年一季度净亏损0.12亿元、二季度净亏损4.3亿元、三季
看
621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高途,卷土重来
猎云网
猎云网
·
06-06
南昌家族企业,冲刺“无人机动力系统第一股”
市场份额仅次于大疆,排名全球第二。 来源:猎云精选;文/邵延港 创业板IPO终于破冰,来了个无人机产业链核心头部厂商。 5月30日,创业板受理了今年首批IPO申请企业。其中有一家南昌三瑞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瑞智能”),按 2024 年销售额统计,该公司2024 年在全球民用无人机电动动力系统(不含动力电池)行业的市场份额仅次于大疆创新,排名全球第二。 来源:深交所官网截图 此次IPO,三瑞智能拟募资7.69亿元,用于产品产能扩充和研发中心建设。但截至2024年底,三瑞智能账面货币资金和银行理财两项流动资产就超过6亿元,并且在2023年向股东分红1.3亿元。 三瑞智能创立于2009年,由创始人吴敏及其表弟、堂弟和妹夫等家族成员共同创建,这也导致三瑞智能的股权结构主要由家族控制。 而作为创业板开闸后的首批受理企业之一,三瑞智能自然会引起诸多关注,让市场洞悉其闯关创业板“无人机动力系统第一股”的底气有几分? 年营收超8亿,冲刺“无人机动力系统第一股” 在当前的硬科技赛道,无人机和机器人行业无疑是热门赛道,但无论是无人机,还是机器人,动力系统都是关键核心组件。 三瑞智能是国内较早提供无人机电动动力系统解决方案的厂商之一,成立早期,公司产品以消费级多旋翼无人机电机为主,专攻海外市场。 如今,三瑞智能主营业务为无人机电动动力系统及机器人动力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积极布局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动力系统产品。 三瑞智能在招股书中强调,其在国内没有直接可比的上市公司,行业内主要企业中,大疆创新、好盈科技为非上市公司,Maxon 公司、Scorpion 公司为境外非上市公司。 因此,此次创业板开闸,三瑞智能成为首批受理企业之一,有望冲击A股“无人机动力系统第一股” 。 从业绩来看,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三瑞智能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62亿元
看
182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南昌家族企业,冲刺“无人机动力系统第一股”
猎云网
猎云网
·
06-06
姚劲波,6.6亿拿下一家上市药企
至此,姚劲波实际控制2家上市公司。 来源:猎云精选,文/王非 初代互联网大佬姚劲波,拿下一家上市公司控制权。 6月3日晚间,停牌且延期一次后,A股上市公司西藏易明西雅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易明医药)发布公告称,北京福好拟斥资6.62亿元收购实控人高帆持有的23%股份。由此,公司控股股东将由高帆变更为北京福好,实际控制人将由高帆变更为姚劲波。 受此消息影响,今日,易明医药如期复盘后,收获一字涨停。其股价较5月26日收盘价12.18元/股,大涨10.02%报13.40元/股,总市值约25.55亿元。 作为创业老兵,姚劲波曾联合创办学大教育,随后于2005年拉上蔡文胜创办58同城并成功登陆达斯达克,后于2020年9月私有化退市。近年来,58旗下安居客赴港IPO、天鹅到家赴美IPO相继折戟,快狗打车则于2022年6月顺利登陆港交所。 顺利入主易明医药,也将成为快狗打车外,姚劲波实际控制的第2家上市公司。 6.62亿拿下上市药企,姚劲波收获“营利”双重承诺 此次入主易明医药,算得上是姚劲波,不同于以往聚焦于生活服务板块,将目光转向新能源、先进制造、具身智能后,再次转变资本布局方向。 易明医药成立于2007年12月,长期致力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老年慢性病症治疗及妇科领域核心产品的开发和研究,主要经营米格列醇片(奥恬苹®)、红金消结片(美消丹®)等产品,全部列入国家医保目录,具备全国独家、首家仿制等优势。 其中,易明医药的核心产品米格列醇片,在我国治疗2型糖尿病的米格列醇制剂市场中,所占的市场份额连年稳居首位。2024年报显示,易明医药米格列醇片收入约4.7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高达72.72%;瓜蒌皮注射液收入约8421.03万元,占比为12.92%。 来源:易明医药年报 整体而言,2022-2024年,易明医药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8.57亿、6.67亿、6.52亿(同比下降2.
看
209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姚劲波,6.6亿拿下一家上市药企
猎云网
猎云网
·
06-06
王东升带队,估值350亿独角兽赴港IPO
这样的独角兽,王东升手里有两个。 来源:猎云精选;文/邵延港 从京东方“退休”再创业的王东升,准备把手上的第二只超级独角兽也要送去IPO了。 5月30日,北京奕斯伟计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奕斯伟计算”)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这是半年内,王东升带队冲刺的第二个IPO。早在2024年11月29日,西安奕斯伟材料的科创板IPO就已经获正式受理。 在中国半导体行业, 奕斯伟这个招牌虽然年轻,却不能被忽视。背后的掌舵人王东升被称为“中国半导体显示产业之父”,自2019年把京东方交给年轻一代后,随即开启新的创业生涯。 奕斯伟启动业务至今,核心涵盖芯片与方案、硅材料、生态链投资孵化三大领域,其芯片与方案领域由奕斯伟计算承接,12寸硅片生产则是交给奕斯伟材料,并且生态链投资孵化版图也在不断扩大。 随着奕斯伟两只半导体超级独角兽踏上IPO征程,王东升未竟的集成电路事业,也来到了新的里程碑。 融了90亿后,王东升带队冲击 “RISC-V第一股” 奕斯伟背后,是王东升的“芯”事业。 2019年,王东升卸任京东方董事长一职,后应邀加盟奕斯伟,也是在这一年,奕斯伟进行架构重整,改变混合经营状态,将致力于RISC-V芯片的奕斯伟计算正式分拆出来。 奕斯伟计算专注于智能化解决方案业务,聚焦智能终端和具身智能两大核心应用场景,采用新一代RISC-V计算架构,创新领域专用算法及IP,构建高效开放的软硬件平台。 目前市场上主流解决方案计算架构包括x86、ARM及RISC-V三种。在AI时代,RISC-V凭借开放生态、低功耗、低成本及灵活性和可拓展性,向市场不断渗透。 并且,奕斯伟计算是2024年为止中国RISC-V主控量产解决方案数量最多的提供商,截至2024年底,奕斯伟计算成功实现100余款系统级解决方案商业化,服务全球100多家客户,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4年相关收入计,奕斯伟计算是
看
395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王东升带队,估值350亿独角兽赴港IPO
加载更多
热议股票
{"i18n":{"language":"zh_CN"},"isCurrentUser":false,"userPageInfo":{"id":"4091606234312250","uuid":"4091606234312250","gmtCreate":1628503170067,"gmtModify":1680599093167,"name":"猎云网","pinyin":"lywlieyunwang","introduction":"猎云网","introductionEn":"","signature":"聚焦科技创业创新,钻研产业趋势,用心服务创业者。","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2fbe0022a863fab585e3329cc699f929","hat":null,"hatId":null,"hatName":null,"vip":6,"status":2,"fanSize":112,"headSize":0,"tweetSize":990,"questionSize":0,"limitLevel":999,"accountStatus":2,"level":{"id":3,"name":"书生虎","nameTw":"書生虎","represent":"努力向上","factor":"发布10条非转发主帖,其中5条获得他人回复或点赞","iconColor":"3C9E83","bgColor":"A2F1D9"},"themeCounts":1,"badgeCounts":0,"badges":[],"moderator":false,"superModerator":false,"manageSymbols":null,"badgeLevel":null,"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favoriteSize":0,"symbols":null,"coverImage":null,"realNameVerified":null,"userBadges":[{"badge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1","templateUu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name":"出道虎友","description":"加入老虎社区500天","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0e4d0ca1da0456dc7894c946d44bf9ab","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0f2f65e8ce4cfaae8db2bea9b127f58b","gray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c5948a31b6edf154422335b265235809","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2.12.23","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1001}],"userBadgeCount":1,"currentWearingBadge":null,"individualDisplayBadges":null,"crmLevel":1,"crmLevelSwitch":0,"location":"未知","starInvestorFollowerNum":0,"starInvestorFlag":false,"starInvestorOrderShareNum":0,"subscribeStarInvestorNum":0,"ror":null,"winRationPercentage":null,"showRor":false,"investmentPhilosophy":null,"starInvestorSubscribeFlag":false},"page":1,"watchlist":null,"tweetList":[{"id":446644163494376,"gmtCreate":1750065195204,"gmtModify":1750068669031,"author":{"id":"4091606234312250","authorId":"4091606234312250","name":"猎云网","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2fbe0022a863fab585e3329cc699f929","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4091606234312250","idStr":"4091606234312250"},"themes":[],"title":"年入119亿!又一龙头,要赴港IPO","htmlText":"股东已套现过百亿。 来源:猎云精选;文/孙媛 一则公告,透露出了国产扫地机“一哥”的新动向。 近日,石头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在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港交所上市,募资主要用于国际化业务拓展,产品研发拓展及产品组合扩充,运营资金补充及公司一般业务用途等。 也就是说,石头科技奔赴港交所,目的直指全球化。 事实上,石头铆劲海外市场,早在财报中就有所显现,且成绩斐然。 2024年石头科技不仅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营收达119.45亿元,其海外收入达63.88亿元,同比增长51.06%,更是首次超过国内市场。 据IDC发布的《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市场数据跟踪报告》,石头科技2024年全球销量及销售额双第一,出货量上还首度超过iRobot。 这些数据,都为石头科技乘胜追击海外市场埋下了伏笔。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石头的第二次IPO。 早在2020年2月,石头科技就已在A股上市,并曾在2021年股价盘中达到历史最高点1494.99元(经复权后为529.32元),成为A股继茅台后的第二只千元股,以市值逼近千亿,被市场冠以“疯狂的石头”之名,誉为“扫地茅”。 来源:百度股市通 不过,现如今,石头科技早已跌破上市发行价,总市值不足400亿元,较最高点蒸发了60%,也让其赴港IPO的动作,另具一丝“破局”的色彩。 “扫地一哥”,业绩承压 事实上,石头赴港,早有传闻。 4月28日,市场上就传出了石头科技计划赴港IPO的消息,且据外媒消息,知情人士称最多融资5亿美元。 而石头的这一消息,恰逢今年家电企业赴港上市热潮再度来袭。 早在1月,奥克斯就向港交所递表,4月29日夜间,美的还采用了A拆H的形式,披露拟拆分旗下“科技创新型供应链管理企业”安得智联赴港主板上市。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奥克斯和美的盯上港交所的初心与石头科技不大相同。 奥克斯此前新三板摘牌,曾转战上交所接受上市辅导,但最终未在上交所上市;而安","listText":"股东已套现过百亿。 来源:猎云精选;文/孙媛 一则公告,透露出了国产扫地机“一哥”的新动向。 近日,石头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在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港交所上市,募资主要用于国际化业务拓展,产品研发拓展及产品组合扩充,运营资金补充及公司一般业务用途等。 也就是说,石头科技奔赴港交所,目的直指全球化。 事实上,石头铆劲海外市场,早在财报中就有所显现,且成绩斐然。 2024年石头科技不仅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营收达119.45亿元,其海外收入达63.88亿元,同比增长51.06%,更是首次超过国内市场。 据IDC发布的《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市场数据跟踪报告》,石头科技2024年全球销量及销售额双第一,出货量上还首度超过iRobot。 这些数据,都为石头科技乘胜追击海外市场埋下了伏笔。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石头的第二次IPO。 早在2020年2月,石头科技就已在A股上市,并曾在2021年股价盘中达到历史最高点1494.99元(经复权后为529.32元),成为A股继茅台后的第二只千元股,以市值逼近千亿,被市场冠以“疯狂的石头”之名,誉为“扫地茅”。 来源:百度股市通 不过,现如今,石头科技早已跌破上市发行价,总市值不足400亿元,较最高点蒸发了60%,也让其赴港IPO的动作,另具一丝“破局”的色彩。 “扫地一哥”,业绩承压 事实上,石头赴港,早有传闻。 4月28日,市场上就传出了石头科技计划赴港IPO的消息,且据外媒消息,知情人士称最多融资5亿美元。 而石头的这一消息,恰逢今年家电企业赴港上市热潮再度来袭。 早在1月,奥克斯就向港交所递表,4月29日夜间,美的还采用了A拆H的形式,披露拟拆分旗下“科技创新型供应链管理企业”安得智联赴港主板上市。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奥克斯和美的盯上港交所的初心与石头科技不大相同。 奥克斯此前新三板摘牌,曾转战上交所接受上市辅导,但最终未在上交所上市;而安","text":"股东已套现过百亿。 来源:猎云精选;文/孙媛 一则公告,透露出了国产扫地机“一哥”的新动向。 近日,石头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在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港交所上市,募资主要用于国际化业务拓展,产品研发拓展及产品组合扩充,运营资金补充及公司一般业务用途等。 也就是说,石头科技奔赴港交所,目的直指全球化。 事实上,石头铆劲海外市场,早在财报中就有所显现,且成绩斐然。 2024年石头科技不仅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营收达119.45亿元,其海外收入达63.88亿元,同比增长51.06%,更是首次超过国内市场。 据IDC发布的《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市场数据跟踪报告》,石头科技2024年全球销量及销售额双第一,出货量上还首度超过iRobot。 这些数据,都为石头科技乘胜追击海外市场埋下了伏笔。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石头的第二次IPO。 早在2020年2月,石头科技就已在A股上市,并曾在2021年股价盘中达到历史最高点1494.99元(经复权后为529.32元),成为A股继茅台后的第二只千元股,以市值逼近千亿,被市场冠以“疯狂的石头”之名,誉为“扫地茅”。 来源:百度股市通 不过,现如今,石头科技早已跌破上市发行价,总市值不足400亿元,较最高点蒸发了60%,也让其赴港IPO的动作,另具一丝“破局”的色彩。 “扫地一哥”,业绩承压 事实上,石头赴港,早有传闻。 4月28日,市场上就传出了石头科技计划赴港IPO的消息,且据外媒消息,知情人士称最多融资5亿美元。 而石头的这一消息,恰逢今年家电企业赴港上市热潮再度来袭。 早在1月,奥克斯就向港交所递表,4月29日夜间,美的还采用了A拆H的形式,披露拟拆分旗下“科技创新型供应链管理企业”安得智联赴港主板上市。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奥克斯和美的盯上港交所的初心与石头科技不大相同。 奥克斯此前新三板摘牌,曾转战上交所接受上市辅导,但最终未在上交所上市;而安","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1eecf2915277f0e7b79636326bb58805","width":"1200","height":"72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19119c795c22f8d74cac967e30f89225","width":"1286","height":"1042"},{"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37a1c7924a35bb23a84b03a15bc02c8","width":"953","height":"554"}],"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3,"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4664416349437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473,"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4,"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45597187883120,"gmtCreate":1749794459322,"gmtModify":1749796336710,"author":{"id":"4091606234312250","authorId":"4091606234312250","name":"猎云网","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2fbe0022a863fab585e3329cc699f929","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4091606234312250","idStr":"4091606234312250"},"themes":[],"title":"18年MarTech老兵启新程,加速迈向AI全域营销新时代","htmlText":"悠易科技推出AI智能体矩阵,发布全新GEO智能体。 来源:猎云精选,文/王非 AI 2.0时代,全域营销(Uni Marketing)再迎升级进化。 自2007年创办以来,悠易科技这家以公域广告投放起家的公司,经历了从“跨屏营销”到“全域营销”,再到“AI全域营销”的关键变革。 伴随数字技术的快速演进和消费者行为的深刻变革,全域营销的理念也在持续迭代升级。从1.0时代以数据打通为核心的消费者运营,到2.0时代强调公私域联动的全渠道整合,再到如今3.0时代AI技术驱动的智能营销新范式,行业正经历着从\"连接\"到\"理解\"再到\"预测\"的能力跃迁。这一演变过程不仅反映了营销技术栈的完善,更体现了品牌与消费者互动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作为定位全域智能营销平台的悠易科技,自然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些变化,CEO周文彪对猎云网表示,“从1.0到3.0,全域营销在不同媒体整合基础上,进入AI时代,用户消费和决策习惯改变,主要表现是AI搜索在用户搜索习惯中的占比逐渐提升;另一方面,对于品牌而言,其营销战略,也需要在确定好目标和预算后,借助AI智能体完成全链路营销,实现品牌推广和管理”。 周文彪强调,无论技术如何升级,品牌“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本质从未改变。 基于此,5月15日,悠易科技正式宣布企业战略升级为“AI全域营销”,并推出悠易科技AI智能体矩阵,其中包含全新智能体产品。本次战略升级以“AI引擎+ 智能体协同”为技术底座,构建覆盖营销全链路的智能决策体系,标志着悠易科技在AI全域营销领域的技术布局与场景落地进入里程碑阶段。 创立18年开启新征程,迈向AI全域营销新时代 周文彪拥有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曾担任谷歌亚太区AdSense负责人,并先后服务于3Com和SUN微电子公司。 2007年,在PC互联网如日中天,移动互联网尚未爆发的时候,悠易科技前身的悠易互通(北京)广告有限","listText":"悠易科技推出AI智能体矩阵,发布全新GEO智能体。 来源:猎云精选,文/王非 AI 2.0时代,全域营销(Uni Marketing)再迎升级进化。 自2007年创办以来,悠易科技这家以公域广告投放起家的公司,经历了从“跨屏营销”到“全域营销”,再到“AI全域营销”的关键变革。 伴随数字技术的快速演进和消费者行为的深刻变革,全域营销的理念也在持续迭代升级。从1.0时代以数据打通为核心的消费者运营,到2.0时代强调公私域联动的全渠道整合,再到如今3.0时代AI技术驱动的智能营销新范式,行业正经历着从\"连接\"到\"理解\"再到\"预测\"的能力跃迁。这一演变过程不仅反映了营销技术栈的完善,更体现了品牌与消费者互动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作为定位全域智能营销平台的悠易科技,自然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些变化,CEO周文彪对猎云网表示,“从1.0到3.0,全域营销在不同媒体整合基础上,进入AI时代,用户消费和决策习惯改变,主要表现是AI搜索在用户搜索习惯中的占比逐渐提升;另一方面,对于品牌而言,其营销战略,也需要在确定好目标和预算后,借助AI智能体完成全链路营销,实现品牌推广和管理”。 周文彪强调,无论技术如何升级,品牌“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本质从未改变。 基于此,5月15日,悠易科技正式宣布企业战略升级为“AI全域营销”,并推出悠易科技AI智能体矩阵,其中包含全新智能体产品。本次战略升级以“AI引擎+ 智能体协同”为技术底座,构建覆盖营销全链路的智能决策体系,标志着悠易科技在AI全域营销领域的技术布局与场景落地进入里程碑阶段。 创立18年开启新征程,迈向AI全域营销新时代 周文彪拥有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曾担任谷歌亚太区AdSense负责人,并先后服务于3Com和SUN微电子公司。 2007年,在PC互联网如日中天,移动互联网尚未爆发的时候,悠易科技前身的悠易互通(北京)广告有限","text":"悠易科技推出AI智能体矩阵,发布全新GEO智能体。 来源:猎云精选,文/王非 AI 2.0时代,全域营销(Uni Marketing)再迎升级进化。 自2007年创办以来,悠易科技这家以公域广告投放起家的公司,经历了从“跨屏营销”到“全域营销”,再到“AI全域营销”的关键变革。 伴随数字技术的快速演进和消费者行为的深刻变革,全域营销的理念也在持续迭代升级。从1.0时代以数据打通为核心的消费者运营,到2.0时代强调公私域联动的全渠道整合,再到如今3.0时代AI技术驱动的智能营销新范式,行业正经历着从\"连接\"到\"理解\"再到\"预测\"的能力跃迁。这一演变过程不仅反映了营销技术栈的完善,更体现了品牌与消费者互动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作为定位全域智能营销平台的悠易科技,自然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些变化,CEO周文彪对猎云网表示,“从1.0到3.0,全域营销在不同媒体整合基础上,进入AI时代,用户消费和决策习惯改变,主要表现是AI搜索在用户搜索习惯中的占比逐渐提升;另一方面,对于品牌而言,其营销战略,也需要在确定好目标和预算后,借助AI智能体完成全链路营销,实现品牌推广和管理”。 周文彪强调,无论技术如何升级,品牌“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本质从未改变。 基于此,5月15日,悠易科技正式宣布企业战略升级为“AI全域营销”,并推出悠易科技AI智能体矩阵,其中包含全新智能体产品。本次战略升级以“AI引擎+ 智能体协同”为技术底座,构建覆盖营销全链路的智能决策体系,标志着悠易科技在AI全域营销领域的技术布局与场景落地进入里程碑阶段。 创立18年开启新征程,迈向AI全域营销新时代 周文彪拥有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曾担任谷歌亚太区AdSense负责人,并先后服务于3Com和SUN微电子公司。 2007年,在PC互联网如日中天,移动互联网尚未爆发的时候,悠易科技前身的悠易互通(北京)广告有限","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072cec6e15f12b9364f48ea2ed53a455","width":"1200","height":"72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f7446d56d160d9000c22cd2fa0aa7825","width":"1358","height":"756"},{"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0223af892a1d5803e516b56c000ae0c","width":"1350","height":"754"}],"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4559718788312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50,"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4,"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45597141971744,"gmtCreate":1749794279211,"gmtModify":1749796326179,"author":{"id":"4091606234312250","authorId":"4091606234312250","name":"猎云网","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2fbe0022a863fab585e3329cc699f929","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4091606234312250","idStr":"4091606234312250"},"themes":[],"title":"IPO折戟选择“卖身”,红杉账面亏超4000万","htmlText":"估值高点进入的投资者,往往需要承担更高的回撤压力。 来源:猎云精选,文/韩文静 IPO未果,澎立生物“卖身”了。 6月5日,奥浦迈宣布以14.51亿元向PLHK、嘉兴汇拓等共31名交易对方收购澎立生物100%股权。据了解,奥浦迈与澎立生物主营业务均围绕服务创新类生物医药企业开展,收购完成后,二者将在业务和客户协同、海外战略布局协同等方面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 作为被红杉、高瓴等顶流机构簇拥的明星项目,澎立生物的资本故事曾充满想象,公司不仅历经多轮融资,还曾向科创板IPO发起冲击,不过其在2024年撤回了上市申请。 随着并购尘埃落定,澎立生物背后投资人的盈亏也浮出水面,相比于32.2亿元的IPO前估值,公司估值如今已缩水超50%,那些在估值高点入局的资本,正面临真金白银的亏损。 业绩下滑之下的“抱团取暖” 先来看并购的两位主角。 奥浦迈的核心业务为细胞培养基系列产品和生物药CDMO服务,提供全球领先的化学成分确定/无血清细胞培养基产品,包括货架型商业化培养基、定制化培养基及指定配方委托生产服务。公司于2022年9月登录科创板,市值一度超百亿;截至6月12日收盘,其总市值为46.6亿,相比于最高点蒸发超五成。 从财务数据看,奥浦迈上市次年就开始出现业绩滑坡,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43亿元,同比下降17.41%;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5404万元,同比下降48.72%。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97亿元,同比增长22.26%,但净利润仅为2105万元,同比下降61.04%. 澎立生物作为专业的生物医药临床前研究CRO服务企业,由药理系博士后段继峰(Jifeng Duan)于2008年创立,凭借其在医药领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以及对行业发展趋势的精准把握,澎立生物在药物研发服务等领域不断发展壮大,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药物研发临床前研究服务、医疗器械研发临床前研究服务等等。 财务数","listText":"估值高点进入的投资者,往往需要承担更高的回撤压力。 来源:猎云精选,文/韩文静 IPO未果,澎立生物“卖身”了。 6月5日,奥浦迈宣布以14.51亿元向PLHK、嘉兴汇拓等共31名交易对方收购澎立生物100%股权。据了解,奥浦迈与澎立生物主营业务均围绕服务创新类生物医药企业开展,收购完成后,二者将在业务和客户协同、海外战略布局协同等方面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 作为被红杉、高瓴等顶流机构簇拥的明星项目,澎立生物的资本故事曾充满想象,公司不仅历经多轮融资,还曾向科创板IPO发起冲击,不过其在2024年撤回了上市申请。 随着并购尘埃落定,澎立生物背后投资人的盈亏也浮出水面,相比于32.2亿元的IPO前估值,公司估值如今已缩水超50%,那些在估值高点入局的资本,正面临真金白银的亏损。 业绩下滑之下的“抱团取暖” 先来看并购的两位主角。 奥浦迈的核心业务为细胞培养基系列产品和生物药CDMO服务,提供全球领先的化学成分确定/无血清细胞培养基产品,包括货架型商业化培养基、定制化培养基及指定配方委托生产服务。公司于2022年9月登录科创板,市值一度超百亿;截至6月12日收盘,其总市值为46.6亿,相比于最高点蒸发超五成。 从财务数据看,奥浦迈上市次年就开始出现业绩滑坡,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43亿元,同比下降17.41%;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5404万元,同比下降48.72%。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97亿元,同比增长22.26%,但净利润仅为2105万元,同比下降61.04%. 澎立生物作为专业的生物医药临床前研究CRO服务企业,由药理系博士后段继峰(Jifeng Duan)于2008年创立,凭借其在医药领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以及对行业发展趋势的精准把握,澎立生物在药物研发服务等领域不断发展壮大,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药物研发临床前研究服务、医疗器械研发临床前研究服务等等。 财务数","text":"估值高点进入的投资者,往往需要承担更高的回撤压力。 来源:猎云精选,文/韩文静 IPO未果,澎立生物“卖身”了。 6月5日,奥浦迈宣布以14.51亿元向PLHK、嘉兴汇拓等共31名交易对方收购澎立生物100%股权。据了解,奥浦迈与澎立生物主营业务均围绕服务创新类生物医药企业开展,收购完成后,二者将在业务和客户协同、海外战略布局协同等方面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 作为被红杉、高瓴等顶流机构簇拥的明星项目,澎立生物的资本故事曾充满想象,公司不仅历经多轮融资,还曾向科创板IPO发起冲击,不过其在2024年撤回了上市申请。 随着并购尘埃落定,澎立生物背后投资人的盈亏也浮出水面,相比于32.2亿元的IPO前估值,公司估值如今已缩水超50%,那些在估值高点入局的资本,正面临真金白银的亏损。 业绩下滑之下的“抱团取暖” 先来看并购的两位主角。 奥浦迈的核心业务为细胞培养基系列产品和生物药CDMO服务,提供全球领先的化学成分确定/无血清细胞培养基产品,包括货架型商业化培养基、定制化培养基及指定配方委托生产服务。公司于2022年9月登录科创板,市值一度超百亿;截至6月12日收盘,其总市值为46.6亿,相比于最高点蒸发超五成。 从财务数据看,奥浦迈上市次年就开始出现业绩滑坡,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43亿元,同比下降17.41%;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5404万元,同比下降48.72%。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97亿元,同比增长22.26%,但净利润仅为2105万元,同比下降61.04%. 澎立生物作为专业的生物医药临床前研究CRO服务企业,由药理系博士后段继峰(Jifeng Duan)于2008年创立,凭借其在医药领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以及对行业发展趋势的精准把握,澎立生物在药物研发服务等领域不断发展壮大,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药物研发临床前研究服务、医疗器械研发临床前研究服务等等。 财务数","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6fd6724eead39ac220fa6b5af78260db","width":"1200","height":"72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b4bf1d53f1e5f292841a3c128e5507a7","width":"1306","height":"1404"},{"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4a2a31bcdace304e223023e24ddb19e2","width":"1326","height":"151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4559714197174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0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7,"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45149599347192,"gmtCreate":1749700739580,"gmtModify":1749701601057,"author":{"id":"4091606234312250","authorId":"4091606234312250","name":"猎云网","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2fbe0022a863fab585e3329cc699f929","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4091606234312250","idStr":"4091606234312250"},"themes":[],"title":"李泽湘坐镇,深圳杀出“AI具身机器人第一股”","htmlText":"哈工大同窗创业,从众筹起家到“准独角兽”。 来源:猎云精选;文/邵延港 在星光闪耀的具身智能赛道,一家深圳机器人厂商要率先冲刺IPO了。 6月8日,卧安机器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卧安机器人”)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预备拿到 “AI具身机器人第一股”称号。 卧安机器人是一家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供应商,致力于构建以智能家庭机器人产品为核心的生态系统。其最早可追溯至2015年,几位哈工大校友因对机器人的热爱,开启了创业生涯,后来得到“创业导师”李泽湘、高秉强等教授的青睐,成为松山湖机器人基地孵化出来的一只“准独角兽”。 卧安机器人从第一款产品的众筹起步,如今已经在家庭场景中布局7大产品类别,拥有42个SPU。在国内的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行业,小米的影响力可以排在首位,而卧安机器人的主要市场却在日本、欧美等海外市场。若以零售额计,卧安机器人的市场份额却要超过小米。 如今,卧安机器人在正式运营7年之后,冲击上市,几位哈工大学子能否顺利收获自己的IPO呢?在李泽湘等创业导师的坐镇下,资本市场能对这家踩中具身智能风口的创业公司给予怎样的评估? “创业导师”坐镇,哈工大学子在深圳做出一个机器人“准独角兽” 2011年,李志晨从哈工大本科毕业,之后仅用一年,就拿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电子学理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便在新加坡一家具身产品及云端IT应用解决方案供货商担任电气电子工程师。 或许是忘不掉对机器人的热爱,在十年前国内的双创热潮中,李志晨顺势回国创业,而李志晨的的电子信息工程背景得到深圳这片热土的支持,让其成为深圳市“孔雀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 2015年.李志晨和哈工大的同学潘阳在深圳成立卧安科技(卧安机器人的前身)。据悉,李志晨和潘阳在在校期间曾参加大学创新设计比赛,包括2009年ADI「未来创新者」大学设计竞赛,并取得一等奖。此外,卧安科技的团队中还拉来了其他同窗好友","listText":"哈工大同窗创业,从众筹起家到“准独角兽”。 来源:猎云精选;文/邵延港 在星光闪耀的具身智能赛道,一家深圳机器人厂商要率先冲刺IPO了。 6月8日,卧安机器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卧安机器人”)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预备拿到 “AI具身机器人第一股”称号。 卧安机器人是一家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供应商,致力于构建以智能家庭机器人产品为核心的生态系统。其最早可追溯至2015年,几位哈工大校友因对机器人的热爱,开启了创业生涯,后来得到“创业导师”李泽湘、高秉强等教授的青睐,成为松山湖机器人基地孵化出来的一只“准独角兽”。 卧安机器人从第一款产品的众筹起步,如今已经在家庭场景中布局7大产品类别,拥有42个SPU。在国内的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行业,小米的影响力可以排在首位,而卧安机器人的主要市场却在日本、欧美等海外市场。若以零售额计,卧安机器人的市场份额却要超过小米。 如今,卧安机器人在正式运营7年之后,冲击上市,几位哈工大学子能否顺利收获自己的IPO呢?在李泽湘等创业导师的坐镇下,资本市场能对这家踩中具身智能风口的创业公司给予怎样的评估? “创业导师”坐镇,哈工大学子在深圳做出一个机器人“准独角兽” 2011年,李志晨从哈工大本科毕业,之后仅用一年,就拿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电子学理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便在新加坡一家具身产品及云端IT应用解决方案供货商担任电气电子工程师。 或许是忘不掉对机器人的热爱,在十年前国内的双创热潮中,李志晨顺势回国创业,而李志晨的的电子信息工程背景得到深圳这片热土的支持,让其成为深圳市“孔雀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 2015年.李志晨和哈工大的同学潘阳在深圳成立卧安科技(卧安机器人的前身)。据悉,李志晨和潘阳在在校期间曾参加大学创新设计比赛,包括2009年ADI「未来创新者」大学设计竞赛,并取得一等奖。此外,卧安科技的团队中还拉来了其他同窗好友","text":"哈工大同窗创业,从众筹起家到“准独角兽”。 来源:猎云精选;文/邵延港 在星光闪耀的具身智能赛道,一家深圳机器人厂商要率先冲刺IPO了。 6月8日,卧安机器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卧安机器人”)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预备拿到 “AI具身机器人第一股”称号。 卧安机器人是一家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供应商,致力于构建以智能家庭机器人产品为核心的生态系统。其最早可追溯至2015年,几位哈工大校友因对机器人的热爱,开启了创业生涯,后来得到“创业导师”李泽湘、高秉强等教授的青睐,成为松山湖机器人基地孵化出来的一只“准独角兽”。 卧安机器人从第一款产品的众筹起步,如今已经在家庭场景中布局7大产品类别,拥有42个SPU。在国内的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行业,小米的影响力可以排在首位,而卧安机器人的主要市场却在日本、欧美等海外市场。若以零售额计,卧安机器人的市场份额却要超过小米。 如今,卧安机器人在正式运营7年之后,冲击上市,几位哈工大学子能否顺利收获自己的IPO呢?在李泽湘等创业导师的坐镇下,资本市场能对这家踩中具身智能风口的创业公司给予怎样的评估? “创业导师”坐镇,哈工大学子在深圳做出一个机器人“准独角兽” 2011年,李志晨从哈工大本科毕业,之后仅用一年,就拿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电子学理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便在新加坡一家具身产品及云端IT应用解决方案供货商担任电气电子工程师。 或许是忘不掉对机器人的热爱,在十年前国内的双创热潮中,李志晨顺势回国创业,而李志晨的的电子信息工程背景得到深圳这片热土的支持,让其成为深圳市“孔雀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 2015年.李志晨和哈工大的同学潘阳在深圳成立卧安科技(卧安机器人的前身)。据悉,李志晨和潘阳在在校期间曾参加大学创新设计比赛,包括2009年ADI「未来创新者」大学设计竞赛,并取得一等奖。此外,卧安科技的团队中还拉来了其他同窗好友","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2bd7079ff628d6b937953878513d51b3","width":"1200","height":"72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c0f6bf4aa76c64db7fabde5ac7b6740","width":"1209","height":"714"},{"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7bd76f02e24018f7db8c03b1b3c0d76","width":"1391","height":"605"}],"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4514959934719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14,"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5,"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45150367223984,"gmtCreate":1749700587673,"gmtModify":1749701595036,"author":{"id":"4091606234312250","authorId":"4091606234312250","name":"猎云网","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2fbe0022a863fab585e3329cc699f929","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4091606234312250","idStr":"4091606234312250"},"themes":[],"title":"现金对价12.6亿美元!腾讯音乐拟收购喜马拉雅","htmlText":"股东“买下”被投。 来源:猎云精选;文/孙媛 刚刚,一笔大收购诞生! 6月10日晚,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以下简称:腾讯音乐)发公告称,与喜马拉雅签署并购协议,计划以现金12.6亿美元(约合90.6亿元)及腾讯音乐相关股权组合,全面收购喜马拉雅。 据公告,喜马拉雅是中国领先的在线音频平台之一。根据并购协议,喜马拉雅将进行与交易有关的若干现有业务的重组。 来源:腾讯音乐公告 针对此次并购,喜马拉雅发布公告,称将保持现有品牌不变、现有产品独立运营不变、核心管理团队不变、公司战略发展方向不变,并承诺合作伙伴与喜马拉雅签署的各类合同均会如约履行。 公开资料显示,喜马拉雅作为国内在线音频赛道的绝对霸主,成立12年来,共进行了12轮融资,从2012年天使轮,到2021年4月赴美IPO之前进行的E4轮,合计融资近百亿元。 其天使轮融资后的估值为345万美元,E4轮融资的投后估值达到43.4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300亿元,百度、小米、腾讯纷纷入局。 结合来看,此次并购标志着腾讯音乐在在线音频赛道的又一次关键布局,在核心音乐业务之外,将进一步迈向更广阔的在线音频领域。 事实上,自2020年腾讯音乐正式发布在线音频战略以来,腾讯音乐持续深耕在线音频内容生态建设,与热门IP如《盗墓笔记》达成战略合作,打造众多精品内容;同时致力于借助AIGC等前沿技术,为用户提供差异化的平台功能与服务,满足在线音频爱好者个性化的需求。 腾讯音乐已在内容与平台两方面建立起在线音频业务的生态优势。 再到收购喜马拉雅,更是早有端倪可循。 今年4月,就有多家媒体披露,喜马拉雅将被腾讯音乐集团收购。其中,《科创日报》称,腾讯音乐正计划收购喜马拉雅,并称该项交易事宜在两个月前就已启动。 近期,喜马拉雅子公司喜攀(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从3亿增至28亿元,增幅达837.6%,这一资本动向更是被内部员工视为 “收购重启的","listText":"股东“买下”被投。 来源:猎云精选;文/孙媛 刚刚,一笔大收购诞生! 6月10日晚,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以下简称:腾讯音乐)发公告称,与喜马拉雅签署并购协议,计划以现金12.6亿美元(约合90.6亿元)及腾讯音乐相关股权组合,全面收购喜马拉雅。 据公告,喜马拉雅是中国领先的在线音频平台之一。根据并购协议,喜马拉雅将进行与交易有关的若干现有业务的重组。 来源:腾讯音乐公告 针对此次并购,喜马拉雅发布公告,称将保持现有品牌不变、现有产品独立运营不变、核心管理团队不变、公司战略发展方向不变,并承诺合作伙伴与喜马拉雅签署的各类合同均会如约履行。 公开资料显示,喜马拉雅作为国内在线音频赛道的绝对霸主,成立12年来,共进行了12轮融资,从2012年天使轮,到2021年4月赴美IPO之前进行的E4轮,合计融资近百亿元。 其天使轮融资后的估值为345万美元,E4轮融资的投后估值达到43.4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300亿元,百度、小米、腾讯纷纷入局。 结合来看,此次并购标志着腾讯音乐在在线音频赛道的又一次关键布局,在核心音乐业务之外,将进一步迈向更广阔的在线音频领域。 事实上,自2020年腾讯音乐正式发布在线音频战略以来,腾讯音乐持续深耕在线音频内容生态建设,与热门IP如《盗墓笔记》达成战略合作,打造众多精品内容;同时致力于借助AIGC等前沿技术,为用户提供差异化的平台功能与服务,满足在线音频爱好者个性化的需求。 腾讯音乐已在内容与平台两方面建立起在线音频业务的生态优势。 再到收购喜马拉雅,更是早有端倪可循。 今年4月,就有多家媒体披露,喜马拉雅将被腾讯音乐集团收购。其中,《科创日报》称,腾讯音乐正计划收购喜马拉雅,并称该项交易事宜在两个月前就已启动。 近期,喜马拉雅子公司喜攀(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从3亿增至28亿元,增幅达837.6%,这一资本动向更是被内部员工视为 “收购重启的","text":"股东“买下”被投。 来源:猎云精选;文/孙媛 刚刚,一笔大收购诞生! 6月10日晚,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以下简称:腾讯音乐)发公告称,与喜马拉雅签署并购协议,计划以现金12.6亿美元(约合90.6亿元)及腾讯音乐相关股权组合,全面收购喜马拉雅。 据公告,喜马拉雅是中国领先的在线音频平台之一。根据并购协议,喜马拉雅将进行与交易有关的若干现有业务的重组。 来源:腾讯音乐公告 针对此次并购,喜马拉雅发布公告,称将保持现有品牌不变、现有产品独立运营不变、核心管理团队不变、公司战略发展方向不变,并承诺合作伙伴与喜马拉雅签署的各类合同均会如约履行。 公开资料显示,喜马拉雅作为国内在线音频赛道的绝对霸主,成立12年来,共进行了12轮融资,从2012年天使轮,到2021年4月赴美IPO之前进行的E4轮,合计融资近百亿元。 其天使轮融资后的估值为345万美元,E4轮融资的投后估值达到43.4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300亿元,百度、小米、腾讯纷纷入局。 结合来看,此次并购标志着腾讯音乐在在线音频赛道的又一次关键布局,在核心音乐业务之外,将进一步迈向更广阔的在线音频领域。 事实上,自2020年腾讯音乐正式发布在线音频战略以来,腾讯音乐持续深耕在线音频内容生态建设,与热门IP如《盗墓笔记》达成战略合作,打造众多精品内容;同时致力于借助AIGC等前沿技术,为用户提供差异化的平台功能与服务,满足在线音频爱好者个性化的需求。 腾讯音乐已在内容与平台两方面建立起在线音频业务的生态优势。 再到收购喜马拉雅,更是早有端倪可循。 今年4月,就有多家媒体披露,喜马拉雅将被腾讯音乐集团收购。其中,《科创日报》称,腾讯音乐正计划收购喜马拉雅,并称该项交易事宜在两个月前就已启动。 近期,喜马拉雅子公司喜攀(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从3亿增至28亿元,增幅达837.6%,这一资本动向更是被内部员工视为 “收购重启的","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cafe3deff6fb0ab21b76624badaa0b6a","width":"1200","height":"72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4515036722398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98,"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44144892584768,"gmtCreate":1749455164690,"gmtModify":1749455438020,"author":{"id":"4091606234312250","authorId":"4091606234312250","name":"猎云网","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2fbe0022a863fab585e3329cc699f929","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4091606234312250","idStr":"4091606234312250"},"themes":[],"title":"人形“顶流”,扎堆谋求IPO","htmlText":"浩荡的声势背后,赛道正暗潮涌动。 来源:猎云精选;文/孙媛 人形机器人“顶流”们,又有新动作。 5月底,智元机器人刚发布“证券事务主管岗位”招聘,后脚宇树就进行了股改。 乍看之下,似乎都把IPO提上了日程。 顺着他们的动作去看二级市场,会发现人形机器人早已开始搅动风云。 主机厂这边,2023年末,优必选成功登陆港交所,以“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为玩家们IPO打响第一枪。 去年12月,赴港拿下“协作机器人第一股”桂冠的越疆,也一脚踩入人形机器人赛道,不仅推出首款产品,还跟药师帮合作,剑指落地医药零售。 再到核心器件,更是欲撑起一个个“A+H”股。 1月,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制造商三花智控也将目光投向港股,其对人形机器人机电执行器业务已布局三年。 4月初,微型驱动系统方案解决商兆威机电也发布公告,拟筹划发行H股,而这家A股上市公司刚在去年11月发布全驱高可靠灵巧手。 浩荡的声势背后,似乎预示着赛道正暗潮涌动。 两大“顶流”,释放IPO信号 事实上,说智元、宇树筹备IPO,也并非是空穴来风。 据智元机器人在Boss直聘上发布的“证券事务主管”岗位显示,其需协助推进IPO时间表及执行方案,协调保荐人、律所、审计等中介团队;跟进上市申请文件的编制与审核,跟进监管审核及问询回复;负责公司上市后的信息披露合规工作等。 来源:Boss直聘 可谓各个工作内容都与IPO相关。 虽然对此,智元机器人相关负责人回应称,上述岗位为“储备岗位”,且当日午间,相关岗位招聘信息已下架,但似乎也侧面说明至少有着计划IPO的打算。 事实上,今年3月已有市场消息称,由于商业化进展远超预期,智元机器人已在着手准备IPO事宜。另据上证报,有接近智元机器人的人士表示,公司内部目标是争取两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再结合其招聘证券事务主管的举动,很难不被外界解读为加速推进上市进程的信号。 再到宇树科技这边,则端倪更多。 5月29","listText":"浩荡的声势背后,赛道正暗潮涌动。 来源:猎云精选;文/孙媛 人形机器人“顶流”们,又有新动作。 5月底,智元机器人刚发布“证券事务主管岗位”招聘,后脚宇树就进行了股改。 乍看之下,似乎都把IPO提上了日程。 顺着他们的动作去看二级市场,会发现人形机器人早已开始搅动风云。 主机厂这边,2023年末,优必选成功登陆港交所,以“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为玩家们IPO打响第一枪。 去年12月,赴港拿下“协作机器人第一股”桂冠的越疆,也一脚踩入人形机器人赛道,不仅推出首款产品,还跟药师帮合作,剑指落地医药零售。 再到核心器件,更是欲撑起一个个“A+H”股。 1月,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制造商三花智控也将目光投向港股,其对人形机器人机电执行器业务已布局三年。 4月初,微型驱动系统方案解决商兆威机电也发布公告,拟筹划发行H股,而这家A股上市公司刚在去年11月发布全驱高可靠灵巧手。 浩荡的声势背后,似乎预示着赛道正暗潮涌动。 两大“顶流”,释放IPO信号 事实上,说智元、宇树筹备IPO,也并非是空穴来风。 据智元机器人在Boss直聘上发布的“证券事务主管”岗位显示,其需协助推进IPO时间表及执行方案,协调保荐人、律所、审计等中介团队;跟进上市申请文件的编制与审核,跟进监管审核及问询回复;负责公司上市后的信息披露合规工作等。 来源:Boss直聘 可谓各个工作内容都与IPO相关。 虽然对此,智元机器人相关负责人回应称,上述岗位为“储备岗位”,且当日午间,相关岗位招聘信息已下架,但似乎也侧面说明至少有着计划IPO的打算。 事实上,今年3月已有市场消息称,由于商业化进展远超预期,智元机器人已在着手准备IPO事宜。另据上证报,有接近智元机器人的人士表示,公司内部目标是争取两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再结合其招聘证券事务主管的举动,很难不被外界解读为加速推进上市进程的信号。 再到宇树科技这边,则端倪更多。 5月29","text":"浩荡的声势背后,赛道正暗潮涌动。 来源:猎云精选;文/孙媛 人形机器人“顶流”们,又有新动作。 5月底,智元机器人刚发布“证券事务主管岗位”招聘,后脚宇树就进行了股改。 乍看之下,似乎都把IPO提上了日程。 顺着他们的动作去看二级市场,会发现人形机器人早已开始搅动风云。 主机厂这边,2023年末,优必选成功登陆港交所,以“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为玩家们IPO打响第一枪。 去年12月,赴港拿下“协作机器人第一股”桂冠的越疆,也一脚踩入人形机器人赛道,不仅推出首款产品,还跟药师帮合作,剑指落地医药零售。 再到核心器件,更是欲撑起一个个“A+H”股。 1月,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制造商三花智控也将目光投向港股,其对人形机器人机电执行器业务已布局三年。 4月初,微型驱动系统方案解决商兆威机电也发布公告,拟筹划发行H股,而这家A股上市公司刚在去年11月发布全驱高可靠灵巧手。 浩荡的声势背后,似乎预示着赛道正暗潮涌动。 两大“顶流”,释放IPO信号 事实上,说智元、宇树筹备IPO,也并非是空穴来风。 据智元机器人在Boss直聘上发布的“证券事务主管”岗位显示,其需协助推进IPO时间表及执行方案,协调保荐人、律所、审计等中介团队;跟进上市申请文件的编制与审核,跟进监管审核及问询回复;负责公司上市后的信息披露合规工作等。 来源:Boss直聘 可谓各个工作内容都与IPO相关。 虽然对此,智元机器人相关负责人回应称,上述岗位为“储备岗位”,且当日午间,相关岗位招聘信息已下架,但似乎也侧面说明至少有着计划IPO的打算。 事实上,今年3月已有市场消息称,由于商业化进展远超预期,智元机器人已在着手准备IPO事宜。另据上证报,有接近智元机器人的人士表示,公司内部目标是争取两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再结合其招聘证券事务主管的举动,很难不被外界解读为加速推进上市进程的信号。 再到宇树科技这边,则端倪更多。 5月29","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16e2d72289514cbb79ed3eafe74e9204","width":"1200","height":"72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4414489258476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18,"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43164785619216,"gmtCreate":1749216840694,"gmtModify":1749217938800,"author":{"id":"4091606234312250","authorId":"4091606234312250","name":"猎云网","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2fbe0022a863fab585e3329cc699f929","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4091606234312250","idStr":"4091606234312250"},"themes":[],"title":"高途,卷土重来","htmlText":"结束了连续六个季度的亏损。 来源:猎云精选,文/韩文静 高途迎来了难得的喘息时间。 前不久,高途发布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第一季度营收约15亿元,同比增长近58%;净利润1.24亿元,去年同期则亏损1230万元。 此前,高途已经连续六个季度亏损,整个2024年亏损更是超10亿。高途将其归因于对线下和留学服务的投入增加,以及在高速增长期对资源配置的投入。 进入2025,高途终于进入收获期,交出了一份盈利成绩单,创始人陈向东直言,“每个新业务都是种子长成小苗了,到2026年会看到更加清楚。” 另据高途估计,2025年第二季度的总净收入预计将在12.98亿元至13.18亿元之间,同比增长 28.5%至30.5%。 摇摆许久,高途终于看到了新的故事走向,力求将盈利线延长。 高途缓过来了 过去的几年间,高途堪比坐上了过山车,几经高光与低谷——2014年,在线教育热潮兴起高途的前身“跟谁学”成立;2019年6月,高途在纽交所上市,一时风光无两,此后公司市值最高达380多亿美元;2021年“双减”政策落地后,高途在艰难转型中不断探索,并通过裁员自救;2022年9月,高途进军直播带货业务,但于两年后宣布停播。 反映在业绩上,自2020年营业收入猛增到71.25亿元后,高途的整体营收增速开始放缓,甚至一度陷入了增收不增利、转盈为亏的境地。 来源:百度股市通截图 步入2025年,高途扭转了长达6个季度的亏损局面。财报显示,2025财年第一季度,高途实现营收约15亿元,同比增长接近58%;净利润约1.24亿元,而去年同期则亏损1230万元。 来源:百度股市通截图 拉长时间线来看,从2023年第三季度到2024年第四季度,高途已经连续六个季度亏损。 具体而言,高途2023年三季度净亏损为0.58亿元、四季度净亏损为1.2亿元,2024年一季度净亏损0.12亿元、二季度净亏损4.3亿元、三季","listText":"结束了连续六个季度的亏损。 来源:猎云精选,文/韩文静 高途迎来了难得的喘息时间。 前不久,高途发布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第一季度营收约15亿元,同比增长近58%;净利润1.24亿元,去年同期则亏损1230万元。 此前,高途已经连续六个季度亏损,整个2024年亏损更是超10亿。高途将其归因于对线下和留学服务的投入增加,以及在高速增长期对资源配置的投入。 进入2025,高途终于进入收获期,交出了一份盈利成绩单,创始人陈向东直言,“每个新业务都是种子长成小苗了,到2026年会看到更加清楚。” 另据高途估计,2025年第二季度的总净收入预计将在12.98亿元至13.18亿元之间,同比增长 28.5%至30.5%。 摇摆许久,高途终于看到了新的故事走向,力求将盈利线延长。 高途缓过来了 过去的几年间,高途堪比坐上了过山车,几经高光与低谷——2014年,在线教育热潮兴起高途的前身“跟谁学”成立;2019年6月,高途在纽交所上市,一时风光无两,此后公司市值最高达380多亿美元;2021年“双减”政策落地后,高途在艰难转型中不断探索,并通过裁员自救;2022年9月,高途进军直播带货业务,但于两年后宣布停播。 反映在业绩上,自2020年营业收入猛增到71.25亿元后,高途的整体营收增速开始放缓,甚至一度陷入了增收不增利、转盈为亏的境地。 来源:百度股市通截图 步入2025年,高途扭转了长达6个季度的亏损局面。财报显示,2025财年第一季度,高途实现营收约15亿元,同比增长接近58%;净利润约1.24亿元,而去年同期则亏损1230万元。 来源:百度股市通截图 拉长时间线来看,从2023年第三季度到2024年第四季度,高途已经连续六个季度亏损。 具体而言,高途2023年三季度净亏损为0.58亿元、四季度净亏损为1.2亿元,2024年一季度净亏损0.12亿元、二季度净亏损4.3亿元、三季","text":"结束了连续六个季度的亏损。 来源:猎云精选,文/韩文静 高途迎来了难得的喘息时间。 前不久,高途发布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第一季度营收约15亿元,同比增长近58%;净利润1.24亿元,去年同期则亏损1230万元。 此前,高途已经连续六个季度亏损,整个2024年亏损更是超10亿。高途将其归因于对线下和留学服务的投入增加,以及在高速增长期对资源配置的投入。 进入2025,高途终于进入收获期,交出了一份盈利成绩单,创始人陈向东直言,“每个新业务都是种子长成小苗了,到2026年会看到更加清楚。” 另据高途估计,2025年第二季度的总净收入预计将在12.98亿元至13.18亿元之间,同比增长 28.5%至30.5%。 摇摆许久,高途终于看到了新的故事走向,力求将盈利线延长。 高途缓过来了 过去的几年间,高途堪比坐上了过山车,几经高光与低谷——2014年,在线教育热潮兴起高途的前身“跟谁学”成立;2019年6月,高途在纽交所上市,一时风光无两,此后公司市值最高达380多亿美元;2021年“双减”政策落地后,高途在艰难转型中不断探索,并通过裁员自救;2022年9月,高途进军直播带货业务,但于两年后宣布停播。 反映在业绩上,自2020年营业收入猛增到71.25亿元后,高途的整体营收增速开始放缓,甚至一度陷入了增收不增利、转盈为亏的境地。 来源:百度股市通截图 步入2025年,高途扭转了长达6个季度的亏损局面。财报显示,2025财年第一季度,高途实现营收约15亿元,同比增长接近58%;净利润约1.24亿元,而去年同期则亏损1230万元。 来源:百度股市通截图 拉长时间线来看,从2023年第三季度到2024年第四季度,高途已经连续六个季度亏损。 具体而言,高途2023年三季度净亏损为0.58亿元、四季度净亏损为1.2亿元,2024年一季度净亏损0.12亿元、二季度净亏损4.3亿元、三季","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4ebc2b17319bbf2a444a715879741e5a","width":"964","height":"518"},{"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cd3c8d2296d1a457af431b8446d2b446","width":"1170","height":"568"},{"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7e40f1876b68f1b0144c4bc0295fe8c","width":"1162","height":"466"}],"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4316478561921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621,"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3,"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43100908044296,"gmtCreate":1749201580413,"gmtModify":1749202191830,"author":{"id":"4091606234312250","authorId":"4091606234312250","name":"猎云网","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2fbe0022a863fab585e3329cc699f929","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4091606234312250","idStr":"4091606234312250"},"themes":[],"title":"南昌家族企业,冲刺“无人机动力系统第一股”","htmlText":"市场份额仅次于大疆,排名全球第二。 来源:猎云精选;文/邵延港 创业板IPO终于破冰,来了个无人机产业链核心头部厂商。 5月30日,创业板受理了今年首批IPO申请企业。其中有一家南昌三瑞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瑞智能”),按 2024 年销售额统计,该公司2024 年在全球民用无人机电动动力系统(不含动力电池)行业的市场份额仅次于大疆创新,排名全球第二。 来源:深交所官网截图 此次IPO,三瑞智能拟募资7.69亿元,用于产品产能扩充和研发中心建设。但截至2024年底,三瑞智能账面货币资金和银行理财两项流动资产就超过6亿元,并且在2023年向股东分红1.3亿元。 三瑞智能创立于2009年,由创始人吴敏及其表弟、堂弟和妹夫等家族成员共同创建,这也导致三瑞智能的股权结构主要由家族控制。 而作为创业板开闸后的首批受理企业之一,三瑞智能自然会引起诸多关注,让市场洞悉其闯关创业板“无人机动力系统第一股”的底气有几分? 年营收超8亿,冲刺“无人机动力系统第一股” 在当前的硬科技赛道,无人机和机器人行业无疑是热门赛道,但无论是无人机,还是机器人,动力系统都是关键核心组件。 三瑞智能是国内较早提供无人机电动动力系统解决方案的厂商之一,成立早期,公司产品以消费级多旋翼无人机电机为主,专攻海外市场。 如今,三瑞智能主营业务为无人机电动动力系统及机器人动力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积极布局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动力系统产品。 三瑞智能在招股书中强调,其在国内没有直接可比的上市公司,行业内主要企业中,大疆创新、好盈科技为非上市公司,Maxon 公司、Scorpion 公司为境外非上市公司。 因此,此次创业板开闸,三瑞智能成为首批受理企业之一,有望冲击A股“无人机动力系统第一股” 。 从业绩来看,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三瑞智能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62亿元","listText":"市场份额仅次于大疆,排名全球第二。 来源:猎云精选;文/邵延港 创业板IPO终于破冰,来了个无人机产业链核心头部厂商。 5月30日,创业板受理了今年首批IPO申请企业。其中有一家南昌三瑞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瑞智能”),按 2024 年销售额统计,该公司2024 年在全球民用无人机电动动力系统(不含动力电池)行业的市场份额仅次于大疆创新,排名全球第二。 来源:深交所官网截图 此次IPO,三瑞智能拟募资7.69亿元,用于产品产能扩充和研发中心建设。但截至2024年底,三瑞智能账面货币资金和银行理财两项流动资产就超过6亿元,并且在2023年向股东分红1.3亿元。 三瑞智能创立于2009年,由创始人吴敏及其表弟、堂弟和妹夫等家族成员共同创建,这也导致三瑞智能的股权结构主要由家族控制。 而作为创业板开闸后的首批受理企业之一,三瑞智能自然会引起诸多关注,让市场洞悉其闯关创业板“无人机动力系统第一股”的底气有几分? 年营收超8亿,冲刺“无人机动力系统第一股” 在当前的硬科技赛道,无人机和机器人行业无疑是热门赛道,但无论是无人机,还是机器人,动力系统都是关键核心组件。 三瑞智能是国内较早提供无人机电动动力系统解决方案的厂商之一,成立早期,公司产品以消费级多旋翼无人机电机为主,专攻海外市场。 如今,三瑞智能主营业务为无人机电动动力系统及机器人动力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积极布局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动力系统产品。 三瑞智能在招股书中强调,其在国内没有直接可比的上市公司,行业内主要企业中,大疆创新、好盈科技为非上市公司,Maxon 公司、Scorpion 公司为境外非上市公司。 因此,此次创业板开闸,三瑞智能成为首批受理企业之一,有望冲击A股“无人机动力系统第一股” 。 从业绩来看,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三瑞智能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62亿元","text":"市场份额仅次于大疆,排名全球第二。 来源:猎云精选;文/邵延港 创业板IPO终于破冰,来了个无人机产业链核心头部厂商。 5月30日,创业板受理了今年首批IPO申请企业。其中有一家南昌三瑞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瑞智能”),按 2024 年销售额统计,该公司2024 年在全球民用无人机电动动力系统(不含动力电池)行业的市场份额仅次于大疆创新,排名全球第二。 来源:深交所官网截图 此次IPO,三瑞智能拟募资7.69亿元,用于产品产能扩充和研发中心建设。但截至2024年底,三瑞智能账面货币资金和银行理财两项流动资产就超过6亿元,并且在2023年向股东分红1.3亿元。 三瑞智能创立于2009年,由创始人吴敏及其表弟、堂弟和妹夫等家族成员共同创建,这也导致三瑞智能的股权结构主要由家族控制。 而作为创业板开闸后的首批受理企业之一,三瑞智能自然会引起诸多关注,让市场洞悉其闯关创业板“无人机动力系统第一股”的底气有几分? 年营收超8亿,冲刺“无人机动力系统第一股” 在当前的硬科技赛道,无人机和机器人行业无疑是热门赛道,但无论是无人机,还是机器人,动力系统都是关键核心组件。 三瑞智能是国内较早提供无人机电动动力系统解决方案的厂商之一,成立早期,公司产品以消费级多旋翼无人机电机为主,专攻海外市场。 如今,三瑞智能主营业务为无人机电动动力系统及机器人动力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积极布局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动力系统产品。 三瑞智能在招股书中强调,其在国内没有直接可比的上市公司,行业内主要企业中,大疆创新、好盈科技为非上市公司,Maxon 公司、Scorpion 公司为境外非上市公司。 因此,此次创业板开闸,三瑞智能成为首批受理企业之一,有望冲击A股“无人机动力系统第一股” 。 从业绩来看,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三瑞智能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62亿元","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1273b496b718447554c28328fc57bb9e","width":"1200","height":"72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184d559a4b645a5535c98bac48135ece","width":"1799","height":"944"},{"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088fadf90f2ac72f9fb1d76ff19a48b9","width":"987","height":"474"}],"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4310090804429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8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5,"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43101343461952,"gmtCreate":1749201309295,"gmtModify":1749202187771,"author":{"id":"4091606234312250","authorId":"4091606234312250","name":"猎云网","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2fbe0022a863fab585e3329cc699f929","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4091606234312250","idStr":"4091606234312250"},"themes":[],"title":"姚劲波,6.6亿拿下一家上市药企","htmlText":"至此,姚劲波实际控制2家上市公司。 来源:猎云精选,文/王非 初代互联网大佬姚劲波,拿下一家上市公司控制权。 6月3日晚间,停牌且延期一次后,A股上市公司西藏易明西雅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易明医药)发布公告称,北京福好拟斥资6.62亿元收购实控人高帆持有的23%股份。由此,公司控股股东将由高帆变更为北京福好,实际控制人将由高帆变更为姚劲波。 受此消息影响,今日,易明医药如期复盘后,收获一字涨停。其股价较5月26日收盘价12.18元/股,大涨10.02%报13.40元/股,总市值约25.55亿元。 作为创业老兵,姚劲波曾联合创办学大教育,随后于2005年拉上蔡文胜创办58同城并成功登陆达斯达克,后于2020年9月私有化退市。近年来,58旗下安居客赴港IPO、天鹅到家赴美IPO相继折戟,快狗打车则于2022年6月顺利登陆港交所。 顺利入主易明医药,也将成为快狗打车外,姚劲波实际控制的第2家上市公司。 6.62亿拿下上市药企,姚劲波收获“营利”双重承诺 此次入主易明医药,算得上是姚劲波,不同于以往聚焦于生活服务板块,将目光转向新能源、先进制造、具身智能后,再次转变资本布局方向。 易明医药成立于2007年12月,长期致力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老年慢性病症治疗及妇科领域核心产品的开发和研究,主要经营米格列醇片(奥恬苹®)、红金消结片(美消丹®)等产品,全部列入国家医保目录,具备全国独家、首家仿制等优势。 其中,易明医药的核心产品米格列醇片,在我国治疗2型糖尿病的米格列醇制剂市场中,所占的市场份额连年稳居首位。2024年报显示,易明医药米格列醇片收入约4.7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高达72.72%;瓜蒌皮注射液收入约8421.03万元,占比为12.92%。 来源:易明医药年报 整体而言,2022-2024年,易明医药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8.57亿、6.67亿、6.52亿(同比下降2.","listText":"至此,姚劲波实际控制2家上市公司。 来源:猎云精选,文/王非 初代互联网大佬姚劲波,拿下一家上市公司控制权。 6月3日晚间,停牌且延期一次后,A股上市公司西藏易明西雅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易明医药)发布公告称,北京福好拟斥资6.62亿元收购实控人高帆持有的23%股份。由此,公司控股股东将由高帆变更为北京福好,实际控制人将由高帆变更为姚劲波。 受此消息影响,今日,易明医药如期复盘后,收获一字涨停。其股价较5月26日收盘价12.18元/股,大涨10.02%报13.40元/股,总市值约25.55亿元。 作为创业老兵,姚劲波曾联合创办学大教育,随后于2005年拉上蔡文胜创办58同城并成功登陆达斯达克,后于2020年9月私有化退市。近年来,58旗下安居客赴港IPO、天鹅到家赴美IPO相继折戟,快狗打车则于2022年6月顺利登陆港交所。 顺利入主易明医药,也将成为快狗打车外,姚劲波实际控制的第2家上市公司。 6.62亿拿下上市药企,姚劲波收获“营利”双重承诺 此次入主易明医药,算得上是姚劲波,不同于以往聚焦于生活服务板块,将目光转向新能源、先进制造、具身智能后,再次转变资本布局方向。 易明医药成立于2007年12月,长期致力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老年慢性病症治疗及妇科领域核心产品的开发和研究,主要经营米格列醇片(奥恬苹®)、红金消结片(美消丹®)等产品,全部列入国家医保目录,具备全国独家、首家仿制等优势。 其中,易明医药的核心产品米格列醇片,在我国治疗2型糖尿病的米格列醇制剂市场中,所占的市场份额连年稳居首位。2024年报显示,易明医药米格列醇片收入约4.7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高达72.72%;瓜蒌皮注射液收入约8421.03万元,占比为12.92%。 来源:易明医药年报 整体而言,2022-2024年,易明医药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8.57亿、6.67亿、6.52亿(同比下降2.","text":"至此,姚劲波实际控制2家上市公司。 来源:猎云精选,文/王非 初代互联网大佬姚劲波,拿下一家上市公司控制权。 6月3日晚间,停牌且延期一次后,A股上市公司西藏易明西雅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易明医药)发布公告称,北京福好拟斥资6.62亿元收购实控人高帆持有的23%股份。由此,公司控股股东将由高帆变更为北京福好,实际控制人将由高帆变更为姚劲波。 受此消息影响,今日,易明医药如期复盘后,收获一字涨停。其股价较5月26日收盘价12.18元/股,大涨10.02%报13.40元/股,总市值约25.55亿元。 作为创业老兵,姚劲波曾联合创办学大教育,随后于2005年拉上蔡文胜创办58同城并成功登陆达斯达克,后于2020年9月私有化退市。近年来,58旗下安居客赴港IPO、天鹅到家赴美IPO相继折戟,快狗打车则于2022年6月顺利登陆港交所。 顺利入主易明医药,也将成为快狗打车外,姚劲波实际控制的第2家上市公司。 6.62亿拿下上市药企,姚劲波收获“营利”双重承诺 此次入主易明医药,算得上是姚劲波,不同于以往聚焦于生活服务板块,将目光转向新能源、先进制造、具身智能后,再次转变资本布局方向。 易明医药成立于2007年12月,长期致力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老年慢性病症治疗及妇科领域核心产品的开发和研究,主要经营米格列醇片(奥恬苹®)、红金消结片(美消丹®)等产品,全部列入国家医保目录,具备全国独家、首家仿制等优势。 其中,易明医药的核心产品米格列醇片,在我国治疗2型糖尿病的米格列醇制剂市场中,所占的市场份额连年稳居首位。2024年报显示,易明医药米格列醇片收入约4.7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高达72.72%;瓜蒌皮注射液收入约8421.03万元,占比为12.92%。 来源:易明医药年报 整体而言,2022-2024年,易明医药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8.57亿、6.67亿、6.52亿(同比下降2.","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1f153a7a1101ef871d73c4cc31ac25a7","width":"1200","height":"72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9e76e1aa68ff24706cd69b9d8357af1c","width":"716","height":"534"},{"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2e5c9592695fad70daabec7366e645d","width":"1216","height":"468"}],"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4310134346195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09,"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5,"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43095603851560,"gmtCreate":1749200184840,"gmtModify":1749202115025,"author":{"id":"4091606234312250","authorId":"4091606234312250","name":"猎云网","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2fbe0022a863fab585e3329cc699f929","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4091606234312250","idStr":"4091606234312250"},"themes":[],"title":"王东升带队,估值350亿独角兽赴港IPO","htmlText":"这样的独角兽,王东升手里有两个。 来源:猎云精选;文/邵延港 从京东方“退休”再创业的王东升,准备把手上的第二只超级独角兽也要送去IPO了。 5月30日,北京奕斯伟计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奕斯伟计算”)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这是半年内,王东升带队冲刺的第二个IPO。早在2024年11月29日,西安奕斯伟材料的科创板IPO就已经获正式受理。 在中国半导体行业, 奕斯伟这个招牌虽然年轻,却不能被忽视。背后的掌舵人王东升被称为“中国半导体显示产业之父”,自2019年把京东方交给年轻一代后,随即开启新的创业生涯。 奕斯伟启动业务至今,核心涵盖芯片与方案、硅材料、生态链投资孵化三大领域,其芯片与方案领域由奕斯伟计算承接,12寸硅片生产则是交给奕斯伟材料,并且生态链投资孵化版图也在不断扩大。 随着奕斯伟两只半导体超级独角兽踏上IPO征程,王东升未竟的集成电路事业,也来到了新的里程碑。 融了90亿后,王东升带队冲击 “RISC-V第一股” 奕斯伟背后,是王东升的“芯”事业。 2019年,王东升卸任京东方董事长一职,后应邀加盟奕斯伟,也是在这一年,奕斯伟进行架构重整,改变混合经营状态,将致力于RISC-V芯片的奕斯伟计算正式分拆出来。 奕斯伟计算专注于智能化解决方案业务,聚焦智能终端和具身智能两大核心应用场景,采用新一代RISC-V计算架构,创新领域专用算法及IP,构建高效开放的软硬件平台。 目前市场上主流解决方案计算架构包括x86、ARM及RISC-V三种。在AI时代,RISC-V凭借开放生态、低功耗、低成本及灵活性和可拓展性,向市场不断渗透。 并且,奕斯伟计算是2024年为止中国RISC-V主控量产解决方案数量最多的提供商,截至2024年底,奕斯伟计算成功实现100余款系统级解决方案商业化,服务全球100多家客户,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4年相关收入计,奕斯伟计算是","listText":"这样的独角兽,王东升手里有两个。 来源:猎云精选;文/邵延港 从京东方“退休”再创业的王东升,准备把手上的第二只超级独角兽也要送去IPO了。 5月30日,北京奕斯伟计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奕斯伟计算”)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这是半年内,王东升带队冲刺的第二个IPO。早在2024年11月29日,西安奕斯伟材料的科创板IPO就已经获正式受理。 在中国半导体行业, 奕斯伟这个招牌虽然年轻,却不能被忽视。背后的掌舵人王东升被称为“中国半导体显示产业之父”,自2019年把京东方交给年轻一代后,随即开启新的创业生涯。 奕斯伟启动业务至今,核心涵盖芯片与方案、硅材料、生态链投资孵化三大领域,其芯片与方案领域由奕斯伟计算承接,12寸硅片生产则是交给奕斯伟材料,并且生态链投资孵化版图也在不断扩大。 随着奕斯伟两只半导体超级独角兽踏上IPO征程,王东升未竟的集成电路事业,也来到了新的里程碑。 融了90亿后,王东升带队冲击 “RISC-V第一股” 奕斯伟背后,是王东升的“芯”事业。 2019年,王东升卸任京东方董事长一职,后应邀加盟奕斯伟,也是在这一年,奕斯伟进行架构重整,改变混合经营状态,将致力于RISC-V芯片的奕斯伟计算正式分拆出来。 奕斯伟计算专注于智能化解决方案业务,聚焦智能终端和具身智能两大核心应用场景,采用新一代RISC-V计算架构,创新领域专用算法及IP,构建高效开放的软硬件平台。 目前市场上主流解决方案计算架构包括x86、ARM及RISC-V三种。在AI时代,RISC-V凭借开放生态、低功耗、低成本及灵活性和可拓展性,向市场不断渗透。 并且,奕斯伟计算是2024年为止中国RISC-V主控量产解决方案数量最多的提供商,截至2024年底,奕斯伟计算成功实现100余款系统级解决方案商业化,服务全球100多家客户,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4年相关收入计,奕斯伟计算是","text":"这样的独角兽,王东升手里有两个。 来源:猎云精选;文/邵延港 从京东方“退休”再创业的王东升,准备把手上的第二只超级独角兽也要送去IPO了。 5月30日,北京奕斯伟计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奕斯伟计算”)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这是半年内,王东升带队冲刺的第二个IPO。早在2024年11月29日,西安奕斯伟材料的科创板IPO就已经获正式受理。 在中国半导体行业, 奕斯伟这个招牌虽然年轻,却不能被忽视。背后的掌舵人王东升被称为“中国半导体显示产业之父”,自2019年把京东方交给年轻一代后,随即开启新的创业生涯。 奕斯伟启动业务至今,核心涵盖芯片与方案、硅材料、生态链投资孵化三大领域,其芯片与方案领域由奕斯伟计算承接,12寸硅片生产则是交给奕斯伟材料,并且生态链投资孵化版图也在不断扩大。 随着奕斯伟两只半导体超级独角兽踏上IPO征程,王东升未竟的集成电路事业,也来到了新的里程碑。 融了90亿后,王东升带队冲击 “RISC-V第一股” 奕斯伟背后,是王东升的“芯”事业。 2019年,王东升卸任京东方董事长一职,后应邀加盟奕斯伟,也是在这一年,奕斯伟进行架构重整,改变混合经营状态,将致力于RISC-V芯片的奕斯伟计算正式分拆出来。 奕斯伟计算专注于智能化解决方案业务,聚焦智能终端和具身智能两大核心应用场景,采用新一代RISC-V计算架构,创新领域专用算法及IP,构建高效开放的软硬件平台。 目前市场上主流解决方案计算架构包括x86、ARM及RISC-V三种。在AI时代,RISC-V凭借开放生态、低功耗、低成本及灵活性和可拓展性,向市场不断渗透。 并且,奕斯伟计算是2024年为止中国RISC-V主控量产解决方案数量最多的提供商,截至2024年底,奕斯伟计算成功实现100余款系统级解决方案商业化,服务全球100多家客户,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4年相关收入计,奕斯伟计算是","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9b145d723a71570e7be427e20074a6fd","width":"1200","height":"72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3063d2f2c4ddc8681f29b4317af6425f","width":"1179","height":"416"},{"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2b39250cf6e89d3dcfeddd6cc84a7b7c","width":"906","height":"81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4309560385156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9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5,"langContent":"CN","totalScore":0}],"defaultTab":"posts","isTTM":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