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

IP属地:未知
    • 好文好文
      ·09-21 11:02

      AI泡沫破裂?对冲基金疯狂做空半导体类股

      两周前,有摩根大通的交易员称,人工智能(AI)的炒作持续减弱,这些产品的体验让用户感到失望,一周前,Vanda Research发布报告称,AI概念股的吸引力稳步下降,散户对AI相关股票的净买入规模在下降。高盛的主经纪商业务(PB)新近报告也来给AI热潮泼冷水。报告称,投资者现在不再买入美股半导体和半导体设备类股,也就是过去六周内表现明显逊于大盘的这类股票。8月初以来,标普500指数跌2.8%,而费城半导体指数跌9.8%,最近还跌破了50日均线和100日均线。高盛PE数据显示,在最近的股价疲软环境下,以名义价值算,对冲基金大举净抛售上述半导体行业类股,这类股不仅在科技领域、在所有板块中都是被净抛售最多的。具体来看,自7月初达到今年内高位以来,高盛PE账面录得的美股半导体和半导体设备类股的多空总规模之比已下降25%,降至1.12,今年年初的比例处于创纪录的低位0.75。更令人惊讶的是,过去一个月,不计入市值计价,高盛PE录得的半导体和半导体设备类股个股空仓流入资金增长20%,而同期美股个股空头的总体资金流量仅增长4%。半导体类股目前合计站美股信息技术(IT)类股市值的将近40%,接近数年高位。问题是,体量越大,摔得就会越重。本周二,市值最高的半导体类股、也是今年AI热潮的大赢家英伟达盘中曾跌超2%,收跌约1%,在周一反弹后重回跌势,刷新8月18日以来低位,今年初以来仍有约200%的累计涨幅,最近一个月累计跌超7%。周二当天,周一勉强止住上周五大跌势头的主要美股指也重返下跌之势。标普和纳指均收创三周新低,道指收创逾一周新低。有评论称,周一英伟达反弹是因为部分空头回补,但还有多少空头回补的空间可以不仅拯救英伟达,还能拯救大盘,不得而知。 $苹果(AAPL)$
      1,225评论
      举报
      AI泡沫破裂?对冲基金疯狂做空半导体类股
    • 好文好文
      ·09-20

      华为Mate 60会威胁苹果的营收吗?

      一、两则消息面的影响iPhone15发布前,出了两则消息导致了 $苹果(AAPL)$ 股价的下跌:1:华为Mate 60上市;2:欧盟确认6家科技巨头(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Meta、字节跳动)要遵从《数字市场法案》互相兼容,互相共享数据。1.华为mate 60有望抢占iPhone在中国的市场份额,预计会使苹果全年营收减少3%根据Counterpoint数据显示,从2016年开始,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从2016年的年出货量4.7亿台,下降到2022年的2.8亿台。而中国消费者对手机价格的偏好则自2013年起,呈逐年上升趋势,手机平均销售价从$183美金/台上升到$385美金/台。图片来源:Source: Counterpoint Market Monitor Service截止2023年2季度,根据IDC数据显示,中国智能手机的需求仍然疲软。2023Q2的出货量为6600万台,同比减少2.1%。图片虽然智能手机市场整体疲软,但华为手机的市场份额在今年二季度逆势增长76.1%,遥遥领先。根据IDC数据,华为智能手机在中国市场的市占率从2022Q2的7.3%增加到2023Q2的13.1%。这一部分的增长主要归功于P60系列和Mate X3折叠屏手机的热销。在前五大手机品牌中,只有苹果同比增长了6.1%,其余四大品牌均出现市占率下降。来源:IDC Quarterly Mobile Phone Tracker, 2023Q2在Counterpoint统计的中国前5大手机厂商榜单中可知,苹果大约占据15%的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注:苹果新机往往在9月份发布,所以苹果在Q4的市占率会比其它季度更高。)来源: Counterpoint Market Monitor Ser
      5,1387
      举报
      华为Mate 60会威胁苹果的营收吗?
    • 好文好文
      ·09-20

      暴涨581%,中概再迎新妖王

      9月18日, $Cheche Group Inc(CCG)$ 与SPAC公司Prime Impact Acquisition I完成合并,正式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上市首日,车车科技股价大涨581.82%,总市值达到59.62亿美元。车车科技此次上市有重要的标志意义,它是《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正式实施以来,首个获得证监会放行赴美上市的VIE架构企业。证监会网站显示,车车科技于9月14日拿到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熟悉VC行业的都知道,VIE可以说是中国美元VC基金生态的“褃节”。中国的科技企业们,但凡以美元融资为主,大多采用VIE架构。而自2021年以来中美两地监管环境发生变化,已经有太久没有VIE架构的企业完成上市了,美元基金们陷入退出无门的尴尬境地。车车科技这次终于跑通了上市之路,美元基金们无疑是松了口气。01 又一只SPAC妖股车车科技是一家保险科技公司,2014年成立于北京,创始人张磊是华为高级工程师出身。据公开资料显示,车车集团成立以来获得过多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主要投资方包括腾讯投资、顺为资本、中金汇财、宽带资本等。目前,车车集团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了130个服务机构,同时在北京、广州均设有研发中心。截至2022年6月30日,车车科技的平台上已经促成了涵盖超过4000个车型的汽车保险交易,涉及约100家保险公司、400家第三方平台和820000名推荐合作伙伴。招股书显示,车车科技2022年未经审计总收入25亿元人民币。车车科技预测,2023年其总保费收入可达30亿美元,公司总收入超过4.5亿美元。目前车车科技仍未盈利,2022年净亏损9100万元人民币。在美股IPO市场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车车科技选择的是以De-SPAC的上市方式。
      2,0441
      举报
      暴涨581%,中概再迎新妖王
    • 好文好文
      ·09-15

      爆炒?飙涨?Arm 现在比英伟达还要“贵”?

      Arm过去四个季度利润近4亿美元,相当于目前市盈率达到162倍,超过了GPU巨头英伟达(110倍)。 $ARM Holdings Ltd(ARM)$ 对投资者来说,英伟达和Arm的关键区别在于增长。受益于科技巨头们加大对AI芯片投入,英伟达二季度营收同比翻番。相比之下,Arm营收主要来源于向厂商授权芯片架构和设计(智能手机和PC为大头),而Arm最新季度的营收为6.75亿美元,同比减少2%;毛利率高达95%。从财报上看,Arm更像是一个“现金奶牛”,而并非增长型科技公司,不然软银也不会此前寻求之前卖给英伟达回血了。图片佛罗里达大学金融学教授、长期研究IPO的专家Jay Ritter表示:“一家没有增长的公司,市盈率超过100是不合理的。背后的故事是公司将开发一些新的设计,重新启动增长并产生利润”。Arm受到追捧主要有两大原因:1.生成式AI狂热下受益、另有科技巨头们保驾护航;2. 流通股很少。大家对Arm应该不会陌生,全球有95%以上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都采用Arm架构,苹果、英伟达、AMD、谷歌等都是其客户,他们也都在本次IPO成为了公司的基石投资者,至多购买了7.35亿美元的股份。而有这些科技巨头的背书、叠加生成式AI的狂热,散户自然是大笔买买。券商Fidelity数据显示,Arm在获得苹果、英伟达等巨头力捧的同时,散户也争相涌入,获得超过2万笔买入订单,力压特斯拉、英伟达等散户偏爱个股。 图片另外,软银显然对Arm的前景更有信心,认为IPO的估值仍较低,因此先上市只是为了增加流动性+套现回血。本次IPO后,软银仍持有ARM 90%股份,是为最大股东。而在高需求和低供应下,Arm IPO首日如此大涨也不奇怪了。但由于Arm更多是在智能手机和PC市场火爆,这令其后续的成长动能更受关注:
      6,98213
      举报
      爆炒?飙涨?Arm 现在比英伟达还要“贵”?
    • 好文好文
      ·09-14

      “Unity是不是疯了?”

      Unity没疯,但做游戏哪有不疯的。今天(9月13日)早上,葡萄君发现朋友圈又刷屏了,许多从业者都在讨论同一件事:Unity新发布的「安装费」收费模式——简单来说,在2024年1月1日后,那些收入和安装量达到门槛的Unity产品,不论是独立游戏还是免费游戏,每月可能都要多交一笔钱了。更具体地说,Unity的收费标准还分为两类和三档:根据安装用户所在的国家/地区,以及开发者使用的Unity版本差异,每次安装费用将从0.005美元至0.2美元不等,详细信息可以参照下面这张表。不出意外,这条新规让行业炸锅了,在推特、微博和各种社群里,都有人觉得不解和愤怒。有人说Unity是在自毁长城,会让许多中小团队的处境更加艰难、让行业更难;有人惶恐不安,觉得钱没赚到多少,要先为此倾家荡产了……也有人觉得他们这是背刺开发者、割韭菜的行为,结合最近的热点,还有一张图流传甚广。在海外,也有不少开发者议论纷纷。比如一位叫Dani的开发者,把自己过去两款游戏的数据套进这个表格计算后,发现自己瞬间欠了一屁股债。有些低定价游戏的开发者表示,自己这辈子赚的钱可能都没这么多。当然,他也声明了这只是玩笑式的计算方法,不能当真。因为Unity说了:只有从新规发布后签约的开发者,才会在2024年开始算这笔账。但如果今年这12个月的数据达标,那么从明年开始执行后,他确实就得为每月的安装量付一定费用了。01 安装费的新规,到底会有多大影响?不管玩笑怎么开,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在于:这个安装费到底会产生多大的额外成本,又会如何影响全球游戏的开发者?我们先来看一个官方给出的计算示例:假设某团队使用Unity Pro开发游戏,过去一年收入为200万美元(约合1456万元)、安装量为500万次,它就达到了Pro版本的双百万门槛。如果它上月在发达国家/地区的安装量为20万次、在发展中国家/地区为10万次,最终计算下来,这一月要交的安
      4,4147
      举报
      “Unity是不是疯了?”
    • 好文好文
      ·09-12

      美团23年Q2财报简析:一家将线下零售完美数字化的公司

      $美团-W(03690)$ 于8.24发布了Q2的财报,最近事儿比较多,趁着周末终于把财报和高管电话会看完了,这里和大家简单分享下:一句话总结:财报表现整体还是比较亮眼的,核心本地商业,特别是到店酒旅取得了炸裂的成绩,交易额同比增长120%,外卖和闪购也取得了不错的增长;新业务(优选+买菜)依然在投入期,静待花开。附:美团业务框架图片下面我们就分以下三部分展开讲讲:基本财务情况分业务情况简析一些讨论点1.基本财务情况营收:本季度营收增长至680亿,同比增长33.4%,其中主要的增长来自核心本地商业的增长,同比增长39.1%,新业务保持稳健增长,同比增长18.1%。利润:由于新业务比较特殊,一直处于投入期,我们还是将利润分拆来看,其中核心本地商业经营利润创纪录的达到了111亿,同比提升34.8%,利润增速<营收增速,说明整体加大了补贴力度;新业务的亏损逐季在缩窄,主要是投入在逐步缩减。图片图片2.分业务情况介绍2.1  核心本地商业我们看基本财务状况核心本地商业营收同比增长39.1%,利润同比增长34.8%。收入增速高于利润增速,表明整体业务还是处于扩张期,加大了人力投入和补贴力度。外卖:其中配送笔数增长了31.6%,配送单量的增长代表了外卖和闪购的增长,也可以反映外卖和闪购的营收增长基本达到了30%+。这个也可以从财报中看出:“餐饮外卖业务迎来了强劲增长”。外卖这块没有特别多的好说的,整体的增长有平台的一些策略和供给的提升,但是大家也都知道,很多得益于大环境的对比去年同期的变化,供给的提升+消费提升,30%+的增长算是在可预期范围内。图片闪购:闪购这块业务其实是美团接下来最有想象力的空间业务,当前线上零售各大平台厮杀比较激烈,淘宝、京东、拼多多、抖音已经进入到白热化阶段,虽然不可否认
      2,3184
      举报
      美团23年Q2财报简析:一家将线下零售完美数字化的公司
    • 好文好文
      ·09-12

      各项业务增长强劲,亚马逊的高光时刻要来了?

      作者 | LEL Investment LLC编译 | 华尔街大事件尽管亚马逊(NASDAQ:AMZN)在其业务的各个方面(包括亚马逊和零售电子商务、技术创新)持续取得成功,但股价尚未完全反映这些成就。如果将亚马逊的股票表现与其他科技公司的股票表现进行比较,它近年来的表现相对较差。本文将对此深入研究。在这种乐观的情况下,预计零售收入增长将加速至 10%。这种加速是由新兴产品类别的迅速采用以及高达 40% 的毛利率推动的。利润率的增长归因于亚马逊物流利用率的提高以及 Amazon Prime 定价的提高,从而带来了显著的利润流增量。基于两个关键因素,分析师对亚马逊股票的前景保持信心:亚马逊复苏:预计亚马逊网络服务将在2023年下半年强劲反弹,提振亚马逊的整体业绩。         零售利润率扩张:预计亚马逊的核心零售业务将通过利润率扩张来提高盈利能力。         关于亚马逊网络服务,这一估计表明增长的加速度快于预期。这种加速与企业再次迅速过渡到基于云的解决方案有关。即使前景更加乐观,但值得注意的是,与软件和软件即服务 (SAAS) 公司相比,我仅将部分潜在收益归因于更高的估值倍数。这种方法可能仍然被认为是保守的,因为考虑到亚马逊的增长前景和市场地位,亚马逊有可能获得更有利的估值倍数。         6月份提前公布的月度非商店零售销售数据揭示了电子商务领域的惊人趋势。如果我们看一下最近季度的数据——6 月份,电子商务销售额同比猛增 9.9%,令人印象深刻,与 5 月份的 9.3% 和 5.3% 的同比增长相比,出现了明显的加速。4 月份观察到同比增长。相比之下,继 5 月份同比增长 2.3%
      3,3354
      举报
      各项业务增长强劲,亚马逊的高光时刻要来了?
    • 好文好文
      ·09-11

      简单的腾讯,算不上低估的股价

      谈及生意模式,倒不绝对是吸金模式越单一便越好理解, $腾讯控股(00700)$ 便是一个例外。腾讯控股于近期发布了2023年中报(二季报),发布当天的晚八点,照例是管理层举办的业绩电话会议。其实我第一次读腾讯财报的时候,是没有提起多大兴趣的。当时我犯了一个直觉上的错误,即当我看到腾讯有增值服务、广告、金融科技、投资...等多项业务并且增值服务包含游戏、社交网络、音乐、视频等之类投资业务分类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联合营公司”并且上述投资明细里面还分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还有一个公允价值的时候...图片我告诉自己:这不是我的菜。这公司太复杂了、太复杂了!但慢慢的发现,其实理顺了,也不难。至于理顺的过程,也没有多神秘,无非是多看、多想、多拿笔画一画。突然有一天,你发现,你懂了图片2023年上半年,腾讯控股营收2992亿元,同比增长11%;归母净利520亿元,同比增长24%;非国际财务准则下,归母净利701亿元,同比增长31%。2023年第二季度,腾讯控股营收1492亿元,同比也增长11%;归母净利262亿元,同比增长41%;非国际财务准则下,归母净利375亿元,同比增长33%。上述所有金额均为人民币计算,同时所有涉及同比均在两位数以上。单看第二季度,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归母净利(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的同比增幅>同期营业利润(经营盈利)的同比增幅>同期获得的毛利的同比增幅>同期营收(收入)的同比增幅。数据分别是41%>34%>22%>11%。图片“二零二三年第二季,我们保持了稳健的收入增长,并向更高利润率的优质收入来源倾斜。这一转变,结合自去年形成的严谨成本纪律,
      3,2733
      举报
      简单的腾讯,算不上低估的股价
    • 好文好文
      ·09-11

      拼多多攻向东南亚

      被称为“卷王”的 $拼多多(PDD)$ ,正在东南亚狂奔。9月8日,多多跨境(拼多多旗下跨境电商平台)的地区选项里出现了马来西亚,意味着其正式上线了东南亚第二个站点,而这距离多多跨境初入东南亚仅仅过去13天。有业内人士传闻称,9月份多多跨境或还将陆续登陆泰国、越南、新加坡。有部分业内人士对此表示紧张。“在东南亚,多多跨境还有多少盈利空间?”跨境商家吴向明对虎嗅表达了疑问。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有利于东南亚整体电商行业的发展。“东南亚线下消费还是占绝大多数,多多跨境的超低价基因进来后能让更多东南亚线下消费者关注或转移线上,且对于卖家来说,也多了一个流量渠道。”趣发跨境CEO苏彬对虎嗅说。 东南亚这片出海热土,随着多多跨境的入局,再次发生震动。 不同的布局路径 相较于许多公司的出海东南亚路线,多多跨境的布局路径有所不同。 不少公司会把首站安排在印尼,因这里是东南亚国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而多多跨境则选择首站开在菲律宾,第二站开在马来西亚。 实际上,菲律宾近年来颇受出海公司和资本机构的青睐。 “菲律宾无论从人口结构还是业态都与印尼比较相似,一些快消品品类,在印尼最容易实现盈利,其次就是菲律宾。”东南亚出海企业顾问曾告诉虎嗅。 从人口基数来看,菲律宾已经过亿,是东南亚第二大人口大国;从年轻人口比例来看,其30岁以下人口已占总人口的60%;此外,菲律宾的电商市场发展迅速,在东南亚6个电商市场中,菲律宾以11.5%的份额排在第三,且据数据显示,其年均复合增长率在2023年底将达到19%。 尽管增长迅速,菲律宾的电商市场还远远没有饱和。据苏彬告诉虎嗅,菲律宾目前线下比线上火爆太多,许多低价的线下商场人流量都非常大,将线下人口移至
      3,8845
      举报
      拼多多攻向东南亚
    • 好文好文
      ·09-08

      罕见!苹果市值暴跌,两天蒸发1900亿美元

      全球股市掀起了一场巨大的波澜。苹果公司,这个科技巨头的股价,经历了一个月来最大的跌幅。短短两天,苹果市值蒸发了19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近14000亿元),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一事件不仅对全球投资者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还引发了有关科技行业、公司管理和股市波动的深刻思考。01周四,苹果股价低位震荡,截至收盘跌2.92%,延续了周三的下跌趋势,两日累计下跌6%,市值蒸发1900亿美元。连续两天大跌,实属罕见。为什么苹果股价会在两天出现如此大幅下跌?华尔街知名机构Needham的分析师称,人工智能大潮可能颠覆苹果作为全球最大市值公司的霸主地位。受益AI的增长,微软、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亚马逊的市值都可能超过苹果。当前,苹果的市值约2.77万亿美元,微软约2.5万亿美元,Alphabet约1.7万亿美元,亚马逊约1.4万亿美元。这四家公司都是“万亿美元市值俱乐部”成员。可苹果公司缺乏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大型语言模型(LLM)的战略,使其面临风险。苹果并不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核心受益者,尽管该公司可以保护其一流的生态系统免遭侵害。而另外三巨头微软、Alphabet和亚马逊,都是AI这一快速发展的领域中更为成熟的参与者:Alphabet最终将在其云业务、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力、以及一流的全球消费者数据的推动下,在市值上超越苹果;微软和亚马逊在大语言模型方面也具有先发优势,而这一领域的后来者注定会失败;微软、亚马逊和Alphabet拥有庞大的云业务,可以以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运营其大语言模型,这使它们在人工智能领域占据优势。当然,苹果公司也并非没有在AI领域发力的能力。只不过相比之下,想要运行庞大的模型,不仅需要强大的算力,还需要足够的储存空间,这些要求对于一台小小的iPhone来说,实在有些勉强。02此外,苹果公司近期还面临着一些利空消息的影响。例如,公司的业绩、全球市场趋势、供应链问
      2,4817
      举报
      罕见!苹果市值暴跌,两天蒸发1900亿美元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