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外表里

从财报故事,看价值投资。

IP属地:未知
    • 表外表里表外表里
      ·03-27 09:44

      国潮“涨价”的债,李宁终于要还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表外表里 (ID:excel-ers),作者:陈子儒 赫晋一 周霄,编辑:曹宾玲 付晓玲 运服品牌们正在还过去涨价欠下的“债”。 去年下半年,各家挥泪降价去库存,但2022年终盘点,仍集体困在“库存周期劫”里。 阿迪达斯积压了59.73亿欧元的存货,同比增加49%;耐克同样有89亿美元的货卖不出去。 国际品牌掉链子,国内的日子也不好过。安踏库存水平同比上涨11%至84.9亿元;李宁的压力更大:整体存货为24.28亿元,同比上涨37%。 然而尽管个个都在“爆仓”,各家的心境却大不相同。 阿迪达斯新任CEO比约恩·古尔登在电话会议上“三省吾身”:由于(生活休闲系列)销售计划太乐观,库存太高,不得不加大折扣力度。 安踏也承认自己有库存问题,尽管这个问题是被日渐提高的DTC比例放大的。 到了李宁,画风大变,财报里这样写道:由于生意规模扩大,公司为抓住生意的持续增长机会,按计划进行提前布局。 换言之,这不是库存,而是我李宁以后要打出的子弹。 上一个这么表示自己有意增加库存的,还是Lululemon。不过,人家这么做的前提是去年供不应求,因此今年增加了库存准备。 而从结果来看,Lululemon的收入确实在随着库存增加而增长;相比之下,李宁持续下滑的营收增速,有点不够看。 这显然也说服不了市场,年报发布当天,李宁股价大跌十个点,有投资者调侃:“就这生意,也配30倍PE?” 一、22万人“想买”,真正掏腰包的不到7% 2022年得物公布的实战鞋王榜单中,李宁挤掉常胜将军耐克,狂揽前三名,牌面十足。 消费端也是一派热烈景象,摘得鞋王桂冠的韦德之道10,超过22万人标记“想买”,更有球鞋迷免费代言:“穿了韦德10,我再也不想穿其他篮球鞋了。” 然而22万心动的人里,实际掏腰包下单的只有1.5万人,其他均是“十动然拒”的状态,购买率低于同等条件下的耐克。 除了王牌产品
      126评论
      举报
      国潮“涨价”的债,李宁终于要还了
    • 表外表里表外表里
      ·03-24

      股价暴涨400%的美图,离“中国Adobe”还有多远?

      AI 绘画《太空歌剧院》 “每个投资中概互联的人们,都应该配置美图。” 雪球上,对单个标的过于迷信的发言并不鲜见,而绕开大厂,对标冷门赛道的情况,却很稀罕。 不过,放在GPT出圈的背景下,这样的认知,并非没有道理。 月初发布的GPT-4,对图像行业有着颠覆性的影响。用张朝阳的话说:“不仅能够支持图片输入,还能看懂图片。” 如此一来,意味着在图片质量、生成效率提升的同时,图片或许可以像文字、代码一样,成为人机交互的基本单位。 通俗的讲,就是你随便画一张网站草图,GPT-4就能根据你的图片,生成出真正的网页,而不再需要代码。 图片某种程度成了交互通行证,由此可能带来的需求爆发,让图像行业焕发想象力。可以看到,自ChatGPT发布以来,相关影像设计行业标的,都呈起飞之势。 这也就不难理解,部分投资人为何如此热捧。毕竟,站上新的风口,或意味着美图2021年开始讲的中国Adobe故事,有了撬动需求的可能性。 但我们细细探究,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一、盐碱化的土壤,如何变成沃土? “我人生第一次重创是盘古失败,WPS卖不动,公司差点关门。” 2022年的小米新品发布会,被雷军开成了穿越人生低谷感悟会,近三小时的演讲中,关于金山当年失败的内容占了一大半,可见有多难以释怀。 当时不少人(包括雷军)认为,造成这一切的根源是“前有盗版,后有微软”。 但今天我们知道,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一、人力相对廉价,企业数字化需求低;二、定制化需求多且杂,「项目」导向而非「产品」导向。 举例来说,尽管办公软件大多是盗版或免费,可使用这些软件还得配电脑。而当时一台电脑的价格动辄5000以上,比会计的平均工资高出五倍不止。 而必须数字化的企业,如央企、大型民企等,更喜欢让软件公司为自己量身定制。软件行业「边际成本为零」的底层商业模式,在这里变成了堆人头生意。 身处这样的赛道,多少影响市场对企业的认知。 勤勤恳
      242评论
      举报
      股价暴涨400%的美图,离“中国Adobe”还有多远?
    • 表外表里表外表里
      ·03-22

      理想的未来,写在哈弗H6的过去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表外表里 (ID:excel-ers),作者:张冉冉,编辑:曹宾玲 Reno “在京海,高家看上的早晚都得是高家的。” “在京海,天上掉下的钢镚,都得姓高!” 电视剧《狂飙》里的经典语录,某种程度上,是当下理想汽车的真实写照。 “接下来就是理想L7和理想L8争夺中大型SUV冠亚军的比赛了。”2月销量公布后,理想汽车CEO李想放言,要揽下中大型SUV前2名。 不止当下,理想还在春季媒体沟通会上表示,2027年要占据20万元以上乘用车市场35%的份额。要知道,在该细分市场,所有自主品牌的市占率,加起来都不到20%。 理想甚至还“放眼世界”,称2030年要成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对标特斯拉与苹果。 这看似异想天开,但确有事实支撑。毕竟理想成立至今虽然“只造了一台车”,但理想ONE连续两年霸**大型SUV销量冠军的实绩,也是有目共睹的。 然而正是如此,让市场产生了巨大的疑惑:仅卖一台车,理想还能笑多久? 上一辆“打遍天下无对手”的车,大概只有“国民神车”长城哈弗H6了。 带着疑问,我们复盘了哈弗H6的发展历程,惊奇地发现,无论是市场定位还是产品模式,理想都恰似当年的哈弗H6,甚至连变化轨迹都如出一辙。 关于理想的困惑,或许可以从哈弗H6的故事里,找到答案。 一、说好的不降价,理想却偷偷打折 “宁王”和“二三线电池企业”放在一起,选谁? 理想选择了后者。据官方发布,理想L7和L8的Air版本,相比Pro版本不仅砍掉了“魔毯”空气悬架,还把宁德时代电池改为欣旺达和蜂巢电池。 虽然理想方面表示,电池“性能、质量、保修政策与Max和Pro车型保持一致”,但依然招来了群嘲。 “不说30万的车,就20万的车,哪个品牌用蜂巢电池?什么档次跟我用一样的电池?”一位理想车主愤愤道。 不过,减配在汽车行业并不稀奇,长城也有过类似操作。 2016年3月,已经蝉联国内SUV销量
      6,9663
      举报
      理想的未来,写在哈弗H6的过去里?
    • 表外表里表外表里
      ·03-17

      阅文的早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表外表里 (ID:excel-ers),作者:赫晋一 陈子儒,编辑:付晓玲 曹宾玲 关于阅文的投资逻辑,正在改变。 本次阅文电话会议上,问答环节近乎变成IP开发专场,分析师们关心的问题,从IP衍生规划、IP可视化进展到《庆余年2》《赘婿2》等系列化开发情况,事无巨细。 雪球球友更甚,有投资人直言:“阅读没啥好看的,定价很充分,IP倒是可以看看。” 投资认知的变化,因应的是阅文自身重心的转移。 可以看到,过去一年,各大长视频平台热度TOP10电视剧中,腾讯视频有6部改编自付费网文,优酷有5部,爱奇艺为3部。而这些网文大部分是阅文的作品,其中有一部分剧集更是有阅文参与出品。 2022年报业绩会上,管理层重点强调的两个方向——对精品IP制作系列剧集;跨产品联动,推动IP在不同领域的渗透,仍是围绕IP展开。 众所周知,IP故事向来是市场青睐有加的领域。 在市场眼中,从内容IP迪士尼、宝可梦等,到形象IP Hellokity,其衍生生意,就像是不断下金蛋的母鸡,能成长为百年常青树。 举例来说,2019年好莱坞最赚钱的电影Top10里,迪士尼的IP改编或者续集电影占了7席。 宝可梦去年的新游戏朱紫,在2.6分的创记录低分下,销量却依然突破了2000万份,排在NS游戏销量榜第七。 这样的“富矿”模式,怪不得阅文们眼馋。 然而值钱的IP在手,怎么开发是一个系统性问题。这就又回到市场一部分人对阅文的共识——知道你有好货,好IP,毕竟积累了那么多年,但问题是,是否真的能找到落地路径? 一、付费阅读重回增长赛道? 我携幼崽炸翻前夫家,幼崽携我掀翻帝国财团……2023年,七猫、番茄小说等免费阅读App的内容榜单依旧延续熟悉的下沉路线。但阅读市场的格局已经悄然生变。 互联网行业曾信奉的“得流量者得天下”,在2020年以来逐渐风云变幻。2022年可以说是付费阅读为自己正名
      4063
      举报
      阅文的早春
    • 表外表里表外表里
      ·03-12

      芒果超媒这三年:靠姐姐暴涨,靠哥哥撑腰

      本文来自:表外表里 ,作者:赫晋一 陈子儒,编辑:付晓玲 沉寂一年的芒果超媒,正酝酿着收割中年男人的另一波“回忆杀”。 《浪姐4》流出的多个阵容版本,囿于邀请难度,合作方式一变再变,却始终在列的摇滚甜心艾薇儿,昭示着其似乎想要复制去年的直男效应。 《浪姐3》的舞台上,39岁的“甜心教主”王心凌轻歌曼舞,舞动了芒果超媒的业绩和股价。 据骨朵数据,《浪姐3》第一期的男性用户占比达到40.0%,相比前两季增长了4%;“心凌男孩”们,真金白银砸盘下,芒果超媒的股价连涨三天。 这一次的操作,大概率也抱着同样的企图。 已经有投资者直言,“艾薇儿真来的话,应该炸出不少朋克少女的粉丝,差不多大家都是这个年纪的吧,和王心凌的效果差不多。” 但众所周知,这只是短期刺激,喧嚣过后会归于平静——去年接档三连涨的是五连跌。那么,为什么其还愿意不计投入复制呢? 究其原因在于,破圈是其长期战略之一。 2020年股东大会上,时任芒果超媒总经理的蔡怀军表示,“芒果TV在内容制作上已经在做安排,以拓展男性会员、拓展全年龄段会员。” 事实上,除了极力捕获男性用户,其同期还加大了电商生态布局,试图对女性用户价值进行二次榨取。 然而,出走三年,一切似乎还在原点。 一、男频剧集,辣条蘸着蜂蜜吃 都市生育、环保现实,奇幻爱情、热血悬疑......打眼扫过今年季风剧场的待播片单,很多人可能都弄不清楚,这个剧场的定位到底是什么。 但两年前,画风完全不是这样的。 如下图,2021年首季“季风剧场”里,9部新剧,涉案、悬疑类型剧多达5部,受众立场鲜明地指向男性用户。 这也正是季风剧场推出的初衷。 彼时,在短视频的冲击下,长视频平台都在为发展焦虑。而2019年《庆余年》等男频IP改编作品的大火,让行业目光聚焦到了男性用户身上。 比如,爱奇艺CEO龚宇表示,“成年男性群体普遍喜欢看悬疑、破案的内容,同时他们也是我们付费会员的
      338评论
      举报
      芒果超媒这三年:靠姐姐暴涨,靠哥哥撑腰
    • 表外表里表外表里
      ·03-06

      云计算们的增速,可能已经触底

      本文来自:表外表里,作者:周霄 赫晋一,编辑:付晓玲 曹宾玲 “阿里讲到技术和云计算,用了特别大的力气,我都快忘记阿里是搞电商的了。”一位投资人听完阿里2022Q4电话会议,在雪球上如此感慨道。 其实,何止阿里,百度也是一样——李彦宏俨然把电话会议变成了云计算专场,说起前景句句不离智能云,问答环节七个问题,四个都跟云计算有关。 而集体提升战略优先级的背后,似乎和新一轮“风口”迹象有关。 可以看到,蛰伏了两年的互联网大佬,跃跃欲试新一轮“内卷”。 “价格屠夫”刘强东提刀归来,京东重拾百亿补贴;在抖音步步紧逼下,美团进入战斗模式,春招一次性放出4000个岗位名额。 另一方面,ChatGPT热潮席卷全球,勾起了人们对算力、存储新一轮增长周期的期望。 那么,站在当下,我们是否可以提出一个命题,云计算的时代又到来了? 一、互联网行业再现“iPhone时刻” 某种意义上,国内外科技公司对ChatGPT的“颠覆意义”,达成了共识。 近日,前阿里钉钉副总裁张斯成在采访中谈到,“ChatGPT的影响类似iPhone诞生,就如同当年的APP一样,Bot(聊天机器人)将成为人机之间最新的基本触面。” 无独有偶,两周前,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场活动上,英伟达CEO黄仁勋也曾表示:“ChatGPT是人工智能领域的iPhone时刻。” 这种认知,多少是有道理的。 可以看到,在模型设计上,ChatGPT横空出世后,科技界“万流归宗”。 死磕元宇宙的扎克伯格,公开表示在元宇宙上走了弯路,长远目标是开发AI机器人。 在Bert(AI语言模型)上倾注了近5年心血的谷歌,近期承认,GPT表现出来的一些特性非常值得研究。 应用方面也是一骑绝尘。瑞银的一份报告显示,ChatGPT推出仅两个月,月活就突破了1亿。 要知道达到同样量级,爆炸式增长的TikTok也用了9个月,其他亿级应用,更是以年为单位。 在资本
      324评论
      举报
      云计算们的增速,可能已经触底
    • 表外表里表外表里
      ·03-03

      抖音卷美团:流量掘金,意在广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表外表里 (ID:excel-ers),作者:张冉冉 周霄 徐帆,编辑:曹宾玲 Reno 美团似乎很擅长在战斗中成长。 “千团大战”期间,大量团购公司聚焦一线城市,以价格战争夺高端市场,而美团从低线城市杀出一条血路,2021年销售额同比猛翻10倍,冲到全国第一。 进军外卖业务时,饿了么已经占了山头3年,场上还有家美食会等竞争对手,而美团复制团购大战的经验,半年就覆盖了100多个城市,现在已经是外卖当之无愧的“一哥”。 但如今,美团的新对手抖音,同样很少打败仗——用短视频偷袭了腾讯,把直播电商做成阿里心头大刺。 今天,它的目标是本地生活。 据报道,抖音本地生活团队内部要求“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暗暗包抄了大城市郊区乡镇、三四线城市等美团的战略洼地,与当年美团“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径异曲同工。 并且,已经形成了更大野心——消息显示,抖音本地生活今年GMV目标为1500亿元,约等于美团2021年到店酒旅成交额的一半。 “抖音宣布进军外卖”的消息,更是将两强之争推上了风口浪尖,市场悲观情绪不断放大,认为行业格局恐怕就要改写,美团股价因此受挫。 但具体影响如何,一直是模糊的。为了弄清楚抖音对美团到底能形成多大冲击,我们在《抖音攻陷美团?》中,详细论述了抖音企图做大做强本地生活的一些实现难度、约束条件。 在本篇研究中,我们将围绕抖音“为什么要做本地生活”“到底想如何切入”以及“能切走哪一部分蛋糕”,进行深度挖掘。 一、抖音搅局本地生活,意在广告 去年下半年开始,抖音似乎在砸自己的饭碗——主动降低电商整体流量配比。 要知道,在宏观经济下行及游戏、教育等广告品类受到政策管控的背景下,大厂广告几乎“无人生还”,抖音却通过“豪赌”电商,狠狠收割了一波。(详见《抖音广告,靠“电商”续命》) 数据显示,抖音2022Q1广告收入同比增长超10%,字节跳动因此成为国内广告收入
      1,9471
      举报
      抖音卷美团:流量掘金,意在广告
    • 表外表里表外表里
      ·02-24

      FILA突然失速:时髦的代价

      本文来自:表外表里,作者:赫晋一 陈子儒,编辑:付晓玲 曹宾玲 卖得比阿迪耐克还贵的FILA,正在走下神坛。 过去,身着经典红蓝配色大logo的鞋服出门,是时尚炸街;现在再穿FILA,分分钟被嘲“冤大头”——老爹鞋后再无惊艳之作,但价格却越标越离谱,很多00后小年轻买,把频频涨价的李宁们都衬得良心起来。 不仅风评变了,业绩也突然失速。2020H2之后,在安踏的营收占比,持续降低;2022Q4的流水,在一众运动品牌中更是“吊车尾”。 其业绩预告,更是直接披露“雷了!”——“2022年全年,FILA品牌产品零售额同比低单位数负增长”。 在集团内部,更有“失宠”迹象。年前安踏人事巨震中,亚玛芬集团(始祖鸟母公司)被拎出来独立成线,优先级提升,安踏主品牌也由 “连续打胜仗”的原始祖鸟负责人徐阳接管;而FILA则被挤入夹缝之中。 对此,安踏在2022H1业绩公告中甩锅给了宏观:由于疫情,高端线FILA闭店率最高达到了30%,同时加大零售折扣,叠加全球原材料价格上涨,产品成本率有所增加。 但对比会发现,同样的环境下,特步的营收增速却是上涨的;同时在股价表现上,特步2021年以来涨幅也很大。 在大众眼里,特步的产品可没有FILA那么时尚,甚至品牌档次也隔了几条街。那么,为何FILA受的影响反而更大?又是如何从如日中天,突然走到这一步的? 一、近千块的跑鞋,根本不适合跑步? “上脚挺舒服的、很轻便,版型挺不错,只不过不太适合跑步穿。” FILA 2021夏秋跑步鞋上市后,一位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如此评价道。这引来附和者无数,大家纷纷表达着对落差的不满。 然而,FILA快速崛起的那几年,口风完全不是这样的。 有观察人士表示,“大概2014年左右开始看到FILA产品,感觉设计风格与调性非常时尚,比当时的安踏李宁高出几个档次。” 一叶知秋,问题或许就出在消费风向变了,而FILA没变。 《安德
      465评论
      举报
      FILA突然失速:时髦的代价
    • 表外表里表外表里
      ·02-19

      双面拼多多:是救赎者,也是猎杀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表外表里 (ID:excel-ers),作者:周霄 徐帆,编辑:付晓玲 曹宾玲 “做生意要讲究分的,你不给人家分点利,人家凭啥帮你?” 这是《狂飙》中,高启盛代理小灵通时说出的,贯穿了高家崛起历程的生意经。事实上,这也是现实世界通用的商业伦理——合作共赢,零售行业尤甚。 比如,在设置「让利」上,可以看到,某猫美妆个护和家电的佣金率费,会随着商家GMV体量扩大,阶段性下调;某东同样如此。 更有给予商家“流量池”。某团、某宝允许商家建立粉丝群,在关注页发布内容,让消费者像刷朋友圈一样,看优惠、上新信息,流量沉淀在商家那里。 甚至一些公司,将理念刻在了骨子里,如阿里提出“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滴滴倡导“只有服务好司机,司机才能服务好乘客”。 但到了拼多多这里,故事就不一样了。它以极致的节奏,“经营”着合作伙伴。 在流量分配上,相当冷漠:谁卖得便宜就给谁流量,商家跳楼价、吐血价甩卖,搏来的流量又进了自己兜里。 出现购物退换货时,不问青红皂白,直接“献祭”商家,一边倒的“讨好”消费者,如黄铮自己都说过“所有的罚款都是赔付给消费者的”。 如此不讲究“分”,按理是没朋友的。但现实是,拼多多血赚。 可以看到,和部分电商,在抖快冲击下出现商家出走不同,拼多多仍有大把工厂、经销商,不断涌入——2021年3月-2022年3月,拼多多商家的MAU和DAU持续增长。 甚至,在2022年极端行情下,拼多多业绩表现最佳,成为年度中概之光。 如此“经营”合作伙伴,怎么就造就了「非凡成功」呢?这种经营哲学继续,会影响拼多多的长期价值吗? 资本市场会如何思考,这一商业伦理和企业长远未来关系呢? 一、是救赎者,也是猎杀者 “原来工厂直销也就10%左右,现在占比已经达到25%至30%。” 这是义乌市某化妆品公司负责人,对其工厂近两年出货结构变化的描述。事实上,这是整个零售行业的缩影。
      2,518评论
      举报
      双面拼多多:是救赎者,也是猎杀者
    • 表外表里表外表里
      ·02-14

      关于贝壳的成长性,市场可能错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表外表里 (ID:excel-ers),作者:张冉冉,编辑:付晓玲 曹宾玲 Reno 随着地产松绑,各个地方花样百出地刺激楼市。自然贝壳这个标,又“热闹起来”。 各家卖方也粉墨登场,鼓足了吆喝,宏大叙事拉开了: 伴随着楼市新闻和股价起飞,几根阳线改三观,我们也逐渐沦陷了,甚至跃跃欲试,相信“贝壳有美好的未来”。 然而冯柳讲过一句话:高位的时候,要做定量计算。 尽管大家都相信这一“宏大叙事”,但毕竟从底部翻了一倍多,那现在还值得入场吗? 带着做定量计算的分析,我们又阅读了相关报告,发现关于市占率提升的主题,皆语焉不详。 这逼着我们复盘过去贝壳市占率提升的历史。 结果大跌眼镜——贝壳的市占率提升,主要来自并购。比如,2015年,已经进入成都和上海五年的链家,都只抢到10%的份额。而这一年通过并购伊诚和德祐,在这两个城市的市占率,分别提升到了50%、20%。 事后贝壳创始人左晖在《详谈》一书中披露:当时在成都,我们和伊诚地产打得很厉害,所以那个时候,开始考虑平台化,但一开始不太敢,我们想先通过并购去试试,然后才有了2015年的全国并购。 而这似乎和目前主流的叙事逻辑,是相悖的。换句话说,在没有资本运作的情况下,贝壳市占率提升往往是缓慢且艰难的。 那么到底是什么情况呢?市场是盲目乐观?毕竟都是真金白银下注,基本问题还是要清楚的。 基于此,有了这篇关于贝壳市占率提升的研究课题。 一、五环内市场来到市占率拐点? “杭州我爱我家很强,线下(链家)时我们把杭州作为一个重点城市来打,但面对这么厉害的一拨人,拿不下来。线上就不一样了,杭州我爱我家也很难抵挡贝壳的挑战。” 这是左晖在2020年的采访中,以杭州为例,对贝壳平台化竞争力的阐述。 具体来说,2018年平台化后,通过吸纳加盟模式,贝壳的份额迅速拉升。2020年在杭州的市占率,就超过了我爱我家。 另外,统计显示,在
      3,8341
      举报
      关于贝壳的成长性,市场可能错了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