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er聊科技

IP属地:浙江
    • Alter聊科技Alter聊科技
      ·05-28

      跨时空“对话”严复先生,华为云河图KooMap助力“福元宇宙”打造新标

      市场咨询机构Gartner在1995年提出了著名的技术成熟度曲线,即一个技术从发展到成熟会经历五个阶段:科技诞生的促动期、过高期望的峰值期、泡沫化的底谷期、稳步爬升的光明期以及实质生产的高原期。 “降温”两年的元宇宙,正是被Gartner准确预言的新兴技术之一。2020年前后被频繁炒作,进入2022年后却“跌入谷底”。 但在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不少科技企业在展台上演示了元宇宙相关的应用,严复故里、三坊七巷等福州当地的著名景区上新了多个元宇宙项目。 由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作为指导单位,华为云开天aPaaS、福州市勘测院有限公司、福建百宝图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 “构筑新型智慧城市数字底座,赋能千行百业AI应用创新” 高端论坛,将AI、数字孪生、元宇宙加速新型智慧城市发展作为主题探讨方向,吸引了不少参会者的关注…… 元宇宙热度的悄然回升,是否预示着在经历了“泡沫化的底谷期”后,整个市场正在进入稳步爬升的光明期? 01 一场跨时空的探索之旅 想要找到问题的答案,不妨先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个标志性的项目上。 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通过“福元宇宙”研学平台打造的“严复故里元宇宙研学项目”正式上线运营。不同于以往参观名人故居时“听”和“看”的枯燥感,严复故里的元宇宙研学课程,为参观者带来了一场跨时空的探索之旅。 为何说是一场探索之旅?原因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 一是跨时空的“对话”。 在不破坏古厝的前提下,该项目运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3D建模等前沿科技,将严复的历史足迹、学术成果和精神内涵,转化成了可感知、可互动的数字化内容。参观者可以创建自己的数字身份,进行跨时空的对话。 比如参观前可以在VR空间中通过严复友人的讲述,对严复的思想和成长经历有个初步的理解;参观过程中在研学小精灵的带领下,“亲历”严复先生少年求学到荣归故里的一生,原本不能触摸的文物和画像,通
      91评论
      举报
      跨时空“对话”严复先生,华为云河图KooMap助力“福元宇宙”打造新标
    • Alter聊科技Alter聊科技
      ·05-27

      小马桶,大科技!从中国厨卫展看九牧如何引领卫浴产业科技跃升

      想要了解一个行业的趋势和风向,展会可以说是最佳的窗口。 比如半个月前在上海举办的第28届中国国际厨房、卫浴设施展览会上,1500多家国内外企业同台竞技,给出了各自的解决方案,其中“智能化”已成为出镜率最高的词汇。 走在数智化最前沿的九牧集团,带来了多款数智新品,国际友商们一边体验产品,一边拍照、录视频甚至做笔记;以“懂生活”著称的松下,不再以日式生活理念为主线,而是将焦点留给了智能家电;就连艾芬达等专注电热毛巾架的垂类品牌,也开始将“智能便捷”作为产品的主要卖点…… 在千行万业都在拥抱智能化浪潮的背景下,看似传统的卫浴行业并未墨守成规,同样在朝新的方向加速演变。 01 第三次代际演变,创新能力成为“胜负手” 和计算机、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相比,卫浴行业的迭代速度相对慢了许多,以至于被贴上了“传统”的标签。可把时间尺度稍微拉长一些,卫浴行业的代际演变从未停滞。 第一个阶段是2013年以前,国外品牌主导中国卫浴市场。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下,产业和人口快速向城镇化转移,卫浴产品和生活品质被绑定在一起,呈现出了高速增长的态势。美标、科勒、TOTO等海外品牌相继进入中国市场,在工程渠道和高端市场站稳了脚跟,九牧、箭牌等国货品牌相继成立,并逐步向中高端市场渗透。 第二个阶段是2014年至今,国货卫浴品牌跻身第一梯队。 在地产红利和消费升级的双重作用下,卫浴行业进入量价双升阶段,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以九牧代表的国货品牌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不断在人才、技术、渠道、生态链等方面积累优势,品牌影响力和销量均跻身第一梯队,有了和海外品牌分庭抗礼的能力和资本。 2024年将是新阶段的起点,“智能化”将重构卫浴市场格局。 目前卫浴市场仍然过于分散,市场上白牌和山寨产品泥沙俱下,消费者缺少直观的判断标准,以至于市场占有率前三的九牧、科勒和TOTO,占据市场份额还不到20%。智能化将进一步提
      127评论
      举报
      小马桶,大科技!从中国厨卫展看九牧如何引领卫浴产业科技跃升
    • Alter聊科技Alter聊科技
      ·05-24

      生产力工具中的“六边形战士”:解密海螺AI“红海突围”的底气

      2023年可以说是人工智能行业最振奋的一年,大模型的能力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上一个新台阶,汹涌澎湃的技术革命迅速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AGI不再是一种技术理想,而是触手可及的现实。 到了2024年,人工智能的热度不减,但口口相传的“百模大战”并未上演。资本市场罕见地“降温”,不少大模型悄无声息地消失,有机会进入决赛圈的大模型创业者,仅剩下寥寥数家。 其中就有孵化出海螺AI的MiniMax,一家不为太多人所熟知,估值却早已超过25亿美元的现象级独角兽。 01 技术路线几乎没有退路 目前国内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大模型创业团队只有五六家,MiniMax恰恰又是其中最为特殊的存在: 1、月之暗面、百川智能、零一万物等均成立于2023年,MiniMax却是一家诞生于2021年的企业,比友商们早了两年时间。 2、有别于李开复、王小川等人的“明星”身份和高调风格,MiniMax的创始人闫俊杰不可谓不低调,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 3、“抢算力”俨然是整个AI行业的常态,MiniMax没有够购买任何GPU,而是以相对便宜的价格找火山引擎租了大量GPU算力。 为何特立独行的MiniMax能够活下来?答案就藏在闫俊杰时常提及的一句话里:“我选的技术路线几乎没有退路”。 直接的例子就是MoE(混合专家模型)上的“豪赌”。 时间回到2023年夏天,国内的大模型厂商们纷纷加快了研发进度,摆在MiniMax面前的现实问题是:自家2B和2C的产品已经有很多用户,传统dense(稠密)模型生成token的成本太高,延时太严重;在计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只有MoE才能训练完当时的数据。 理论上讲,MoE相较于dense模型的预训练速度更快,在相同参数的情况下,有着更快的推理速度,但在微调方面存在诸多挑战,比如泛化能力不足容易引发过拟合现象,属于典型的“技术派才有的红利”。 其他厂商选择dense模型快速迭代的时候,
      73评论
      举报
      生产力工具中的“六边形战士”:解密海螺AI“红海突围”的底气
    • Alter聊科技Alter聊科技
      ·05-21

      自如开启国际化租房业务布局,中国经验能否复制到全球?

      在国内市场深耕13年的长租机构自如,终于迈出了国际化第一步。 5月20日,自如正式推出国际租房平台“自如比邻ZABIT”,首批在中国香港、英国上线2万余间房源,第一步专注于为中国留学生提供在外留学租房服务。 在许多人的认知里,国际化的住房租赁市场成熟度远高于国内。比如欧美租住市场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规范化改造,经历了混乱早期-小幅衰退-投资浪潮-行业低谷-逐渐恢复等阶段后,目前机构化占比在30%以上。 如果说国内租住市场还处于“垦荒”阶段,那么已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的国际化租住市场,早已处于高度秩序化的业态。可自如为何在这样的时间节点进行国际化租房业务布局,其中的增长机又在哪里? 01 一个确定的增量市场 根据《2023中国留学白皮书》的统计数据,中国香港、英国、美国可以说是大陆留学生的最大目的地。 其中,每年前往英国的留学生数量高达12.9万人,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当地租房需求,导致市场供给量稀缺,平均月租金高达11508元,且仍在持续增长中,形成了每年178亿元的巨大市场。 中国香港同样是大陆留学生的热门目的地之一,年在读留学生数量约为8.62万人。且除了留学生群体,人才引进也在持续加剧香港的租房需求。根据香港入境事务处公布的数据,2023年各项人才计划的申请超过22万宗,约有13.5万宗获批,其中9万人已经赴港,比3.5万的预期目标高出数倍。 国际化住房租赁市场的高机构化渗透率,可以看作是租住市场平稳运行的标志,保障了相对稳定的供给。但传统的服务业态,再加上语言、文化和网络环境的差异,让留学生租房市场滋生了各种各样的乱象。 以英国为例,留学生租房需求高涨导致骗局丛生,诸如房源信息不真实、租金押金易纠纷、房源配置低品质差等现象层出不穷。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在2023年发布的《关于防范各类诈骗的领事提醒》中,特意提到了“租赁房屋诈骗”,提醒中国留学生警惕租房骗局。 原因
      213评论
      举报
      自如开启国际化租房业务布局,中国经验能否复制到全球?
    • Alter聊科技Alter聊科技
      ·05-17

      AIPC的“名利场”里,Wintel联盟还有机会吗?

      $联想控股(03396)$ 、华硕、华为、荣耀、三星、雷神……几乎所有的主流PC厂商都推出了AIPC产品。不管你是否理解、是否认同AIPC的理念,在终端厂商自上而下地推动下,属于AIPC的时代都已经到来。 PC重新主流视线的同时,暗淡了多年的Wintel联盟也找回存在感:目前已经推出AIPC的厂商,大多数选择了 $英特尔(INTC)$ 的酷睿Ultra系列处理器,而在操作系统上依然绕不过Windows。 以至于不久前在台北举办的开发者活动中,英特尔和 $微软(MSFT)$ 罕见地联合发声,为AIPC给出了新的定义:须配备NPU、CPU和GPU,并支持微软的Copilot,且键盘上直接配有Copilot物理按键。 企图不言而喻。可问题在于,曾错失移动端的Wintel联盟,是否还有能力继续辖制下游的PC厂商呢? 01 强敌环伺的英特尔 2000年10月,《财富》杂质刊登了一篇题为《他们的统治结束了》的文章,暗示垄断市场近20年的Wintel联盟即将崩塌:“在新的、更多样化的IT世界里,互联网协议将一切紧密连接,昔日的瓶颈已然不复存在,他们的统治地位也因此动摇。” 回头来看,《财富》的预言似乎只说对了一半,英特尔的市值在2000年一落千丈,至今都没能回到20多年前的高峰。而微软幸运的抓住了移动和云的风口,现在已经是市值超过3万亿美元的巨无霸。 如果说AIPC寄托了微软守住桌面市场的希望,对英特尔则是一场不容失败的生死之战,注定了英特尔要不遗余力地为AIPC摇旗呐喊。 早在2023年9月,英特尔就提出了AIPC的概念,并在2023年底推出了代
      5671
      举报
      AIPC的“名利场”里,Wintel联盟还有机会吗?
    • Alter聊科技Alter聊科技
      ·05-16

      人人都能“用嘴编程”,百度Comate重构软件开发范式

      开发者们苦代码久矣。 不确定的开发周期,不断拖延的上线时间,以及不时出现的Bug,俨然成了当下最卷的岗位之一。 但在一个月前的 $百度(BIDU)$ AI开发者大会上,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介绍完基于文心大模型的智能代码助手Comate后表示:“自然语言将成为新的通用编程语言,只要会说话,就可以成为一名开发者;未来开发应用就像拍个短视频一样简单。” 由此引出了这样一个话题:“用嘴编程”的智能代码助手百度Comate,可以为开发者们提供什么样的能力,能否让他们从繁杂且琐碎的任务中解放出来? 01 整体采纳率46%,百度Comate是怎么做到的 作为大模型最早落地的一批场景,“代码助手”可以说是现阶段最成熟的应用。 其中基于文心大模型的智能代码助手百度Comate,已经在百度内部悄然上岗一年,并于2023年6月正式开放邀测,2023年10月24日全面对外开放,2024年3月正式升级到2.0版本。 不单单是百度在布局,Github Copilot、Codeium、CodeWhisperer等产品也陆续上线。甚至有产品上线半年时间,估值就超过20亿美元,再次刷新了独角兽的诞生速度。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不少“代码助手”在宣传中往往采用这样的话术:研发效率提升了XX%,帮助开发者节省了XX%的测试时间,代码生成速度比人工提升了XX%……无不将效率提升作为产品卖点。 百度CTO王海峰在不久前举办的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对外公布了一组不同的数据:“目前智能代码助手Comate整体采纳率达到了46%,新增代码中生成的比例已经达到了27%。” 两组数据的差别到底在哪? 先来回顾下“代码助手”的常见功能,普遍集中在代码补全、生成注释、文档阅读等方面,在“提效”上有着不可小觑的想象空间。以模糊检索为例,过去想要找到一个
      616评论
      举报
      人人都能“用嘴编程”,百度Comate重构软件开发范式
    • Alter聊科技Alter聊科技
      ·05-10

      历时400多天,国产大模型全面赶超GPT-4?

      稍微留意下近期的新闻,“赶超GPT-4”正在成为国产大模型的新热点。 $百度(BIDU)$ 文心一言、 $商汤-W(00020)$ 日日新以及 $阿里巴巴-SW(09988)$ 云刚刚发布的通义千问2.5,均已迈入“全面赶超GPT-4”阵营。 把时间线稍微拉长一些的话,过去大半年时间里,“超越GPT-4”的消息可谓屡见不鲜,即使在报道中刻意加上了多项基准、部分指标等前缀,依然赚足了眼球,成为国产大模型佐证自身能力的有力指标。 简单做个复盘的话,国产大模型对GPT-4的追赶已经进行了400多天,其中“赶超进程”可以粗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部分性能超越GPT-4 2023年3月14日,OpenAI正式推出了GPT-4,彼时大多数国产大模型还未开放,少数内测大模型的比较对象还是GPT-3。作为业界标杆的GPT-4,就像是科幻照进了现实,被无数人捧上神坛。 但在短短半年后,GPT-4就出现在了国产大模型厂商的比较名单里。 2023年8月底,商汤科技对外公布了一则新进展:拥有1230亿个参数的“书生·浦语”,在全球51个知名评测集共计30万道问题集合上,测试成绩排名全球第二,并在综合考试agieval、知识问答commonsenseqa、阅读理解和推理的十项评测中位列第一,分数超过风头正盛的GPT-4。 2023年10月17日的“生成未来”发布会上,百度正式发布了文心大模型4.0版本,李彦宏在现场依次演示了大模型的理解、生成、逻辑和记忆四大核心能力的特点与应用场景。尽管没有给出评测数据,李彦宏却自信地表示:文心大模型4.0的综合水平,
      1,0182
      举报
      历时400多天,国产大模型全面赶超GPT-4?
    • Alter聊科技Alter聊科技
      ·04-30

      8K电视怎么做?三星给出了一些答案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 诗句里描绘的意象,可以说是电视行业进化的真实写照。六七年前的主流技术还是1080P,4K电视还被贴上“高端”的标签。到了2024年,4K已然成了电视行业的入门标准,8K正成为新的话题中心。 比如一个多月前的AWE 2024上, $三星电子(SSNLF)$ 正式发布了搭载了新一代NQ8 AI Gen3芯片的Neo QLED 8K QN900D,作为当前8K电视市场的“顶配”,再次将视听体验推向了新的高峰。 回顾电视行业的进化史,上世纪七十年代进军电视市场的三星,几乎经历了每一次产业跃升。特别是8K电视的推广和普及,三星更是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一次次为技术的演变指明了方向。 01 一面是领跑者,一面是布道者 从古希腊的口述历史,到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再到敦煌莫高窟里的壁画,视觉和听觉始终是人类感知和了解世界的主要方式。 而这种刻在骨子里的基因,无形中驱动着显示技术的不断进化。19世纪末诞生的CRT技术,上世纪60年代出现的等离子和LCD技术,以及LED、OLED等技术的持续演进。在过去一个多世纪中,人们对于清晰度的追求没有止境,衍生出了标清、高清、4K高清、8K超高清等一次次视觉体验的重塑。 只是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之外,显示技术的每一次革新,都经历了“螺旋式上升”,有锐意进取的领跑者,也有摇摆不定的跟随者。 把时间拨回到2018年,三星、夏普先后推出了面向消费级市场的8K电视。相较于高分辨率带来的兴奋,市场上并不缺少“唱衰”的声音:电视对内容有着强依赖,在缺少8K片源,且家庭网络在还停留在百兆带宽的局面下,8K电视的价值在哪里?是否只是华丽但不实用的花瓶呢? 彼时大多数品牌选择了保守策略,而三星是为数不多“死磕”8K技术的选手:2018年推出首款8K电视后,始终保持
      334评论
      举报
      8K电视怎么做?三星给出了一些答案
    • Alter聊科技Alter聊科技
      ·04-29

      与华为、茅台、海尔一同入选福布斯榜单,这家卫浴企业有何来头?

      4月26日举办的2024福布斯中国品牌发展论坛上,正式公布了“2024福布斯中国品牌价值系列评选”的结果,九牧、华为、 $海尔智家(600690)$ 、美的、 $小米集团-W(01810)$ 、比亚迪、 $安踏体育(02020)$ 等品牌入选。 他们来自不同行业、不同赛道,有卫浴行业的“头羊”,有新能源领域的佼佼者,有智能手机市场的“老兵”,以及新消费领域的弄潮儿......却有一个共同的标签,即“中国智造”。 作为以创新为核心的商业媒体品牌,福布斯中国设立了严格的入选条件,不仅要考量近三年的营收状况,品牌历史中无重大负面新闻和纠纷记录,并设立了四大核心评选维度,品牌市场表现、品牌口碑、品牌创新力和品牌传播影响力,尤为看重品牌的服务质量和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成果与突破。 图:2024福布斯中国品牌发展论坛 同时也引出了这样一个话题:当数智要素正在加速重构中国制造的新业态,千行万业站在了新增长周期的路口,九牧、华为、海尔等“中国智造”案例,会是品牌崛起的新范式吗? 01 品牌力塑造:一端是消费洞察,一端是科技创新 对于“2024福布斯中国品牌价值系列评选”的初衷,福布斯中国在官方介绍中写了这样一段话:“站在中国品牌下一个大周期的起点,我们希望找到坚守初心、筑牢品质、开拓创新的中国品牌力量。”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少企业习惯性关注的是销售额、转化率等指标,品牌力似乎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即使一些企业意识到了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的长久价值,却始终没能找到品牌塑造的路径。 就这一点而言,特斯拉可以说是不少企业的“老师”。 以特斯拉Mode
      416评论
      举报
      与华为、茅台、海尔一同入选福布斯榜单,这家卫浴企业有何来头?
    • Alter聊科技Alter聊科技
      ·04-27

      算子开发到推理加速,一位00后开发者的“升级打怪”之旅

      两年多前,郑辉还是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每天沉迷在代码的世界里,忙着准备研究生复试,从未对AI有过太多想法。 没有人会想到,两年后的郑辉已经是一位资深的AI开发者,他独立开发的NonZero算子被合入异构计算架构CANN主线,参与开发的深度学习框架降低了大模型训练的门槛,目前正在做大模型分布式推理加速,希望可以帮助其他开发者在生产环境中高效部署在线推理服务。 在升腾AI的生态里,像郑辉这样为大模型浪潮默默贡献自己力量的开发者不胜枚举。他们还不是世界的“主角”,却在用自己的方式改变着世界。 01 “导师安排的第一个项目” 时间回到2022年4月,因为优秀的笔试成绩,郑辉顺利进入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研究生复试。当导师问及有没有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时,郑辉分享了自己解决Bug的经历,第一次接触到了分布式机器学习。 同样是在2022年4月,升腾AI开发者创享日在西安举行,正式发布了“升腾众智计划2022”,推出了包含算子、模型开发、系列创新应用在内的4000多个任务,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正是签约合作的高校之一。 刚进实验室的郑辉,由此被导师安排了第一个项目——使用C++开发NonZero算子与调优。 深度学习算法由一个个计算单元组成,这些计算单元被称为算子,可以理解为实现特定运算逻辑的代码模块,比如文本生成、翻译、情感分析等任务。一个优秀的算子不仅可以提高模型的效率和性能,还能够降低模型的资源消耗,在相同的计算资源下完成更多任务。 因为算子在模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自己也是第一次做类似的项目,郑辉心里泛起了嘀咕:“我的能力够不够,最后能不能做好,会不会影响别人的进度?”向实验室的师姐请教后,郑辉“硬着头皮”接下了任务。 为了学习算子开发的知识,郑辉在B站上看了不少视频课程,发现升思MindSpore上有详细的开发文档和现成的算子库,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直接和升腾AI的工程师沟通,逐渐有了把
      258评论
      举报
      算子开发到推理加速,一位00后开发者的“升级打怪”之旅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