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财经

同名公众号“走马财经”作者,TMT产业观察者,不客观分析师

IP属地:江苏
    • 走马财经走马财经
      ·03-30

      2022年快手Q4:三维一体生态系统稳步推进

      在我们看来,快手有三维生态: 第一维,是内容生态; 第二维,是社区生态; 第三维,是产业生态。 内容是最薄的一层,但是它穿透快,发展速度也快,属于信息分发范畴。 社区有交互,但不同于社交,社交是封闭的、私密的,社区是半开放、半封闭状态,是文化认同、群体归属,他会比内容更厚实一些,护城河也更深一些,相对更稳定。 产业是由虚向实,从网络通往实业,连接各行各业的供需,比如商业零售变成直播电商,招聘就业变成直播招聘,买房交易变成直播卖房等等,这将把互联网与实体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短视频、直播这一新生媒介,构成更繁荣、稳定且持久的生态。 用户、创作者、源头工厂、打工人各行业人群在这个生态中互为供给,又互生需求,形成一个三位一体的生态系统,这是快手最独特的地方,也彰显其平台价值。 3月29日发布的2022年四季度财报,进一步向我们展示了,快手三维一体的生态系统稳步推进的趋势。 1. 内容生态变厚 从财报数据来看,2022年四季度,快手日活、月活数据都创造了历史新高。 图片 其中,日活3.66亿,环比增长300万,同比增长13.3%;月活6.4亿,环比增长1400万,同比增长10.7%,日活月活比值达到57.2%,较去年四季度提升1.3个百分点,说明用户活跃度在提升。 当然,日活月活比值较前两个季度略有下滑,更多是季节性因素以及公司在拉新方面采用了更积极的态度的结果,我们通过年度数据能更准确把握这一提升趋势。 图片 2022年年均日活、月活持续提升,年度日活月活比值也提升到58.1%的历史最高水平。 图片 在用户规模持续提升的同时,快手用户的日均使用时长也在持续增长,四季度达到133.9分钟。 图片 按年计,这一数据达到了129.2分钟,不论是按年还是四季度内,用户日均使用时长都创造了历史新高,用户年度日均使用时长同比增长约34%。 用户规模和日均使用时长的大幅增长,表明快手社区对用户的
      1,3795
      举报
      2022年快手Q4:三维一体生态系统稳步推进
    • 走马财经走马财经
      ·03-29

      阿里启动最重要组织变革 美股大涨14% 最大想象空间在哪?

      用21年时间,将公司做到近9000亿美元规模,若叠加孵化出的蚂蚁集团,则市值接近1.2万亿美元,在人类商业史上,这也是个奇迹。 然而,市值总是浮浮沉沉,真正能在商业文明史上留下烙印的,是一个公司的组织文化哲学,例如杰克韦尔奇的扁平化管理、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组织文化、丰田汽车的精益管理模式,至今仍然影响全球大量企业效仿学习。 这种影响,甚至超越企业和创始人自身的生命周期。 在组织文化建设领域,如果一定要找出一家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公司,阿里巴巴一定是其中之一。 1. 史上最大组织变革 3月28日,阿里巴巴启动了它历史上的又一次组织变革。 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张勇发布内部信,宣布将成立阿里云智能、淘宝天猫商业、国际数字商业、本地生活、菜鸟、大文娱六大业务集团和多家业务公司,与母公司阿里巴巴之间形成1+6+N的组织阵型。 6个业务集团的CEO和业务范围分别是: 阿里云智能集团:张勇担任CEO,具体业务包括阿里云、钉钉、天猫精灵、达摩院等; 淘宝天猫商业集团:戴珊任CEO,具体业务包括淘宝、天猫、淘特、淘菜菜、线上B2C零售、国内批发贸易市场等; 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蒋凡任CEO,具体业务包括东南亚电商Lazada、土耳其电商Trendyol、国际零售全球速卖通、国际批发贸易市场等; 本地生活集团:俞永福任CEO,具体业务包括高德、饿了么、飞猪旅行、口碑等; 菜鸟集团:万霖任CEO,具体业务包括菜鸟国内和国际物流; 大文娱集团:樊路远任CEO,主要业务包括优酷、书旗小说等; N家业务公司则包括盒马、阿里健康、高鑫零售、银泰商业、阿里影业等。 图片 上述集团和业务公司,都将建立自己的董事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CEO负责制,对各自经营结果负总责。 这意味着,各个业务集团将能以更敏捷的姿态独立面对市场竞争,也意味着未来具备条件的业务集团和公司,将保留独立融资和上市的可能性。 阿里推出这一组织变
      7,08710
      举报
      阿里启动最重要组织变革 美股大涨14% 最大想象空间在哪?
    • 走马财经走马财经
      ·03-26

      2022年Q4美团深度点评:局部隐忧仍存 整体前途光明

      疫情的阴霾终于褪去,对于绝大多数互联网公司而言,一个经济复苏的中国正在徐徐走来。 不要误会,我们从来不是盲目的乐观主义者,是理性的乐观主义者,在细节上悲观假设,在趋势上乐观判断。 这种经济复苏,我们倾向于认为是温和的,而且是结构化的:相对于线下实体,互联网具备更强的复苏敏捷性;相对于地产、出口等领域,日常消费有较强的反弹韧性;旅游、本地消费则显示超预期反弹的迹象。 一方面,美团的业务更加受益于上述结构化复苏行情。 另一方面,美团的业务也能更好地反映中国经济的横切面:大量本地餐饮、娱乐、酒店商家将如何追寻失去的时光;大量年轻的骑手将如何与本地社区构筑原子化社会生存状态下的居民生活;大量消费品牌将如何迎合新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重构商品供应链和流通环节成本,提升社会商品零售效率;数以百亿、千亿的研发资金源源不断投入,将怎样彻底改变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上述问题,这份年报都能给我们一些启发,所以,不论你是不是美团的股东,其实都可以看一看这份财报,它隐含的不只是本地生活行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也蕴含着国人走向新生活的愿景和希望。 本文将围绕4部分展开: 外卖与闪购、到店酒旅、新业务三大板块的进展和展望; 财务数据分析; Buy side估值分析及生态展望。 1.业务进展和展望 按照美团财报结构,目前有核心本地商业和新业务两大板块,但是为了更细致观察不同业务板块的格局和进展,我们在本部分将按照三大板块来独立分析:外卖和闪购、到店酒旅、新业务。 1.1 外卖和闪购 广义而言,外卖、美团买菜也属于即时零售的范畴,狭义的即时零售通常特指美团的闪购业务,自营的美团买菜业务放在新业务里。 图片 根据财报披露,2022年全年即时配送交易笔数176.7亿笔,日均4841万单,去年全年155亿笔,日均4247万单,2022年Q2开始美团调整了财报披露口径,即把闪购与外卖统一披露,以即时配送订
      5,0246
      举报
      2022年Q4美团深度点评:局部隐忧仍存 整体前途光明
    • 走马财经走马财经
      ·03-24

      从沃尔玛为何输给社区小店 看即时零售行业未来

      今天的美团财报简评大约晚上10点左右发,长文点评明后天发。 成立61年的沃尔玛在中美市场都遇到了一些烦恼,在美国它摄于本地工会压力和居民对于社区商业文化的保护,始终无法征服纽约市场,在发达的大都市也不时遇到阻力;在中国闭店不断,同期社区小店们插上即时零售“翅膀”后却走出了逆势增长的行情,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分析其背后的社会思潮、以及即时零售这一巨大变量的增量价值、待突破点与未来走势。 截止到2021年底,沃尔玛在纽约市区的门店数量是0;按照每10万人拥有的沃尔玛门店数量排名,纽约州在美国50个州(类似于我们的省)中排倒数第一。 沃尔玛征服了全世界,却无法征服纽约。 很多人可能感到非常吃惊,但纽约人非常自豪他们保护了自己的社区商业文化:那种微小但丰富多态的、立足于本地、与社区居民亲密无间的商业文化。 沃尔玛以其庞大的触角、规模闻名于世,但也背负着“低工资”、“压榨供应商”等恶名,被视为零售业的“恶霸”。 图片 沃尔玛曾经无数次试图进入纽约市市场,都被当地工会和居民拒绝了,而在洛杉矶、芝加哥等发达城市,它的入驻也曾引发巨大争议,众议员们为此辩论不休,类似加州、马萨诸塞等发达地区,沃尔玛的每10万人拥有门店比例普遍较低。 普通美国人从小生活的社区里,街角小店往往有了几十年的历史,甚至传了几代人,每一家门店都像朋友融入了社区,店主通常叫得出周围每个孩子的名字,人们管这类商店“爸爸妈妈店”。 沃尔玛拥有的权势,使得它在进军中小城市时遇到的阻力较小,面对大城市时则没那么容易。 另一方面,一种特殊的全球性社会现象,也为这种局面投下了注脚,那就是社会原子化趋势。 1.原子化社会趋势 原子化社会,是指由于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社会联结机制——家庭的功能弱化而产生的个体独立、人际疏离生活状态。 这一名字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提出,它的出现主要受几种因素影响: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提升、个人自我价值主张
      3,8889
      举报
      从沃尔玛为何输给社区小店 看即时零售行业未来
    • 走马财经走马财经
      ·03-23

      2022年Q4业绩前瞻:美团能守住抖音攻势吗

      如果没有意外,本周五(3月24日)美团将发布2022年Q4及年度财报。在这之前我们想做一番季度财报数据整理和预测,同时对各项重点业务的进展——尤其是本地生活和即时零售——进行简单梳理和展望,向大家分享我们近期对于美团的观察和思考,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一、具体业务数据跟踪及预测1、外卖图片受彼时疫情扩散及防控影响,四季度外卖10月、11月单量增速较慢,大约6%日均单量增速,12月疫情放开后虽然感染增加但是外卖恢复活力,单月日均单量提升到15%左右高增速,超越预期,整个四季度单量同比增速大约10%水平,营收较单量增速快约10pp,维持大约20%健康水平,表现料超预期。2.到店酒旅图片到店酒旅业务受疫情扩散及防控(10、11月)和放开后大面积感染双重打击——消费者因感染大面积居家无法出行,商家亦大面积感染后暂停营业,整体影响较外卖更大,四季度GTV较去年同比下滑约11个pp,营收下滑幅度大致相当,GTV环比下滑约21个pp,但此影响早已反应进市场预期,表现符合预期。3.美团闪购图片美团闪购表现大幅超预期,因疫情封控期间消费者有更强囤货需求,而放开后虽然大面积感染,但是外卖运力恢复较快,消费者居家更加依赖到家服务,中小商家攫取乍现机会能力出色,供应链迅速恢复满足消费者需求,日均单量连续8个季度环比增长,四季度无论同比环比均录得大幅增长,料应取得超预期表现。外卖日均单量已经上升到外卖11.4%左右,日均GTV已经上升到外卖17%上方,四季度UE转负但亏损完全在可控范围。4.美团优选图片美团优选的阶段性核心目标是改善UE模型,受疫情扰动供应链影响,日均件单量同比基本持平,环比健康增长,件均单价提升,UE持续改善,四季度该业务亏损规模环比下降15个pp左右,而营收及GMV规模环比消费提升,整体亏损率继续缩窄,四季度有可能实现单季度优选现金流转正。二、财务数据跟踪及预测综合上述业务预
      4,0787
      举报
      2022年Q4业绩前瞻:美团能守住抖音攻势吗
    • 走马财经走马财经
      ·03-21

      2022年Q4财报解读:如何认知拼多多 取决于你的洞察力

      对于中国互联网而言,2022年并不是一个幸运的年份,紧张和挫败感与降本增效的主旋律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贯穿全年。拼多多可能是其中的例外,这不仅反映在它较为强势的股价表现里,也反映在它逆势而行的财务表现中,堪称中概互联网的“最美逆行者”。2022年3月20日美股盘前,拼多多发布了它的2022年四季度和年度财报。客观地说,这份财报数据表现依然优秀,但资本市场似乎有所疑虑,由于过高的市场期待,以及行业竞争加剧的担忧,市场反应并不令人意外。在笔者看来,与其关注股价临时的变化,不如弄清楚公司的战略和组织能力,这些比股价的变化更重要,也比单个季度甚至一年的业绩变化来得更重要。1.中概逆行者熟悉拼多多股价表现的投资者应该清楚,与中概股整体弱势的表现相比,拼多多过去一年基本上走出的是独立行情。在业务经营层面,疫情扰动供应链,4-6月的上海受影响尤其明显,上海所在的华东地区是中国电商供应链的核心区域,此后国内各大城市疫情此起彼伏,12月份公众大面积感染,这一切都为电商业务开展蒙上了阴影。但是拼多多主站、社区团购业务都表现出了超强的韧性,我们不仅能从各类行业调研中看到拼多多强大的执行力和灵活性,也能从公众口碑,尤其是上海疫情期间本地消费者的反馈中看出这一点。营收大幅增长是这些业务强势的自然结果。图片2022年四季度,核心广告业务收入309.7亿元,同比增长38.1%;佣金收入88亿元,同比增长86.4%;佣金+广告合计397.7亿元,同比增长46.5%;自营业务无需赘述,剔除自营业务后的经营利润91.1亿元,经营利润率22.9%,Non-GAAP利润116亿,利润率29.2%。年度核心业务营收1303.5亿,同比增长50.3%;年度Non-GAAP利润381.2亿元,同比增长226.6%。如果我们单看四季度,基本上每项业务的增速都较前两个季度略有回落,但是仍然处在非常高的增长区间,尤其考虑到电
      1.38万18
      举报
      2022年Q4财报解读:如何认知拼多多 取决于你的洞察力
    • 走马财经走马财经
      ·03-20

      拼多多2022年Q4财报数据简要跟踪

      笔者将于明天或后天(3.21-3.22)发布拼多多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深度解读,以下是四季度简要的财务数据跟踪,敬请关注。 图片 核心广告收入309.7亿,同比增长38.1%;核心交易佣金收入88亿,同比增长86.4%;核心广告+佣金业务收入397.7亿元,同比增长46.5%,这一增速虽然较前两个季度略有逊色,但仍然冠绝目前已经发布财报的中概互联网公司,很可能仍将是四季度增速最快的中概互联网公司。 自营业务忽略。 核心业务(剔除自营)全年营收约1303.5亿,同比去年增长约50.3%。 四季度经营利润91.1亿,利润率22.9%;四季度Non-GAAP归母利润116亿,利润率29.2%。以上利润率计算时均不含自营部分数据。 全年Non-GAAP利润381.2亿元,同比增长226.6%。 四季度利润率较前两个季度有所下降,主要受市场营销及人力开支明显增加、研发开支稳定增加(同比)影响,其中国际电商项目TEMU启动加速是重要原因。 下图可以反应该部分变化情况: 图片 销售成本保持稳定,毛利率维持在78%左右的历史高位水平。营销及市场开支环比增加约37亿,增幅26.2%,同比增加约64亿,增幅55.9%,环比及同比均大增,一方面四季度是旺季,且有双11高点,通常本就比三季度营销支出高,另一方面TEMU项目启动加速推升了营销支出成本,但是总体的营销占比仍然控制在较为合理的44.6%区间。四季度人力成本16.4亿,环比增加7.3亿,增幅80.2%,同比增加12.2亿,增幅290%,假设人均人力成本不变的话,相当于一年时间增加到了之前的近4倍,表明公司处于较高强度扩张阶段。不过之前基数很低,目前的人力支出仍然控制在行业较低的4.1%成本区间。研发成本环比保持稳定,同比增长19.3%,较为平稳。 暂未公布年度GMV数据,但料应取得不错增幅。 TEMU是巨大变量,一方面投入增量(人力/营销)向
      7,3453
      举报
      拼多多2022年Q4财报数据简要跟踪
    • 走马财经走马财经
      ·03-18

      阅文在做对的事 未来考验如何坚持把事情做对

      当天上的明月冉冉升起,中国人想到的是苏轼的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谈到江湖,许多中国人想到的是金庸古龙的武侠,和黄霑的歌词里的“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 物理的世界沧海桑田,文化的意象永恒流传。 我们很难说,到底是月亮本身,还是苏轼的诗词将中国人连接在了一起。 如果说即时通讯连接的是此时此刻;文学,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影视、动漫、音乐、戏剧、乐园、授权商品,连接的则是彼时彼刻,是超越时空的共同情感投射,是凝聚公众对永恒彼岸的探索和向往的容器。 可惜,文学的价值常常被公众忽视,这也是阅文到今天仍然没有赢得足够重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共同记忆,《诗经》中的诗句起源于民间;柳永的词在当时就像今天的“流行音乐”,所谓“凡有井水处,皆歌柳词”;《桃花扇》在当时也被视为淫词艳曲。它们今天的价值提醒我们,阅文生态里走出来的《庆余年》、《琅琊榜》们不仅正在构筑当代人的文化记忆,也能穿越时间的长河,登上中国文化史的殿堂。 除了人们长期的偏见,内容产业天然的慢生意属性——文学领域尤其如此——也是阅文虽然已经发展超过20年,但是仍然看起来比较安静的原因。 从宏观角度说,阅文几乎定义了中国网络文学,它正在塑造大多数中国人的共同文化记忆——如果我们说出《诛仙》、《斗罗大陆》、《斗破苍穹》、《赘婿》、《鬼吹灯》、《星辰变》等等源自阅文生态的作品,相信没有多少人全都没听过或看过。相对于它创造的巨大社会文化价值,以及潜在的文化沉淀意义,它得到的回报和重视都远远不够。 图片 从微观角度看,阅文逐渐从文学——这一众多文化的母体出发,拓展到漫画、动漫、电影、电视制作与发行、游戏开发与运营、IP授权与商品开发等多重复杂业务,不仅可以反哺其文学这一根基业务,也可以延伸和扩大其文学IP的影响力和生命力,从商业角度,也可以大幅提升业务天花板,这个方向显然也是对的。 唯一的问题是,内容产业无法速成,
      1.35万18
      举报
      阅文在做对的事 未来考验如何坚持把事情做对
    • 走马财经走马财经
      ·03-15
      鱼人二代连载十多年的老书《校花的贴身高手》上了热搜,大家都调侃他是“起点的公务员”,他也自我调侃要在起点继续“打工”五十年。 碰巧我昨天刷推时也刷到过这个话题,听说鱼人当初写这本书还有些有趣的故事。 起点这些《斗罗大陆》《斗破苍穹》《全职高手》之类的经典IP的生命力还真是挺强的,十多年了,在今天还可以通过漫画、动画、电视剧延续作品的影响力。还有最近才上线的诡秘2,也爆发了惊人的吸粉能力。 说真的,这些年爆火出圈的网文,不论是小说还是改编成电视、动漫的,基本上都来自阅文等付费阅读平台。 阅文的内容创作生态,不论是站在作者角度还是读者角度,都是首屈一指的,但是他在IP产业化、工业化、国际化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升。 想象一下,如果阅文能将自己源源不断的优质IP打造成类似迪斯尼、漫威宇宙那样集文字、动画、电影、电视、音乐、线下乐园、商业授权于一体的文化产业集团,它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从这个角度来说,阅文的路才刚刚开始。$阅文集团(00772)$ 
      680评论
      举报
    • 走马财经走马财经
      ·03-15
      微信里看到这个,大家怎么看?$美团-W(03690)$ 
      2,7102
      举报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