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研究所

关注企业长期价值。

IP属地:未知
    • 价值研究所价值研究所
      ·06-01 19:16

      苹果直播遭开门黑:被质疑录播、场观仅有百万,高傲地降价太尴尬

      5月31日晚间8点,618正式拉开帷幕,各大品牌、头部主播陆续推出专场直播,战意渐浓。在直播大军中,有一个令人关注的新面孔:苹果。 向来高傲的苹果,对今年的618投入了前所未有的热情。不仅亲自下场开播,还首次以官方直降的形式参与大促活动。再联想到此前的砍单、库存上升、份额下滑等不利信息,苹果俨然把焦虑两个字刻在了自己脑门上。 不过直播、官降这些招式小米、OPPO等手机厂商早已轻车熟路,姗姗来迟的苹果未必能做得比它们更好。从首播数据来看,“果粉”的反应也没有预期那么热烈。 手机市场持续衰落,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包括苹果。直播首秀遇冷,库克还有什么新招数拯救刺激销量吗?   1.png (图片来自UNsplash)   苹果低调开播,“果粉”满屏求券 苹果首场直播在31日晚7点准时开始,开播前5分钟点赞数飙升至超8万可以说是难得的亮点。然而,由于直播时间短、前期宣传也不够到位,整场直播的热度相当有限。官方数据显示,苹果直播时长约1小时,观看人数只有128万。据统计,本场直播引导销售额有望破亿。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其他品牌618首日成绩:小米全渠道支付金额突破41亿元大幅领先,当然这是包含AIoT、家电产品的成绩;荣耀Magic Vs成为京东、天猫两大平台折叠屏单品销量冠军,4000元价位以上的手机销量同比暴涨211%;OPPO Reno 10系列开售10分钟全网销售额便宣告破亿…… 和这些618老玩家相比,苹果的破亿销售额怕是有点拿不出手。而在销售额之外,社交平台的讨论热度更令人唏嘘。 “苹果居然直播了?还真没留意……” 面对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抛过去的问题,从iPhone 6开始入坑、做了近10年果粉的赫曼感到一丝迷惑。和赫曼一样对苹果下场开播后知后觉的“果粉”还有很多,在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苹果直播也
      262评论
      举报
      苹果直播遭开门黑:被质疑录播、场观仅有百万,高傲地降价太尴尬
    • 价值研究所价值研究所
      ·06-01 19:16

      苹果直播遭开门黑:被质疑录播、场观仅有百万,高傲地降价太尴尬

      5月31日晚间8点,618正式拉开帷幕,各大品牌、头部主播陆续推出专场直播,战意渐浓。在直播大军中,有一个令人关注的新面孔:苹果。 向来高傲的苹果,对今年的618投入了前所未有的热情。不仅亲自下场开播,还首次以官方直降的形式参与大促活动。再联想到此前的砍单、库存上升、份额下滑等不利信息,苹果俨然把焦虑两个字刻在了自己脑门上。 不过直播、官降这些招式小米、OPPO等手机厂商早已轻车熟路,姗姗来迟的苹果未必能做得比它们更好。从首播数据来看,“果粉”的反应也没有预期那么热烈。 手机市场持续衰落,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包括苹果。直播首秀遇冷,库克还有什么新招数拯救刺激销量吗?   1.png (图片来自UNsplash)   苹果低调开播,“果粉”满屏求券 苹果首场直播在31日晚7点准时开始,开播前5分钟点赞数飙升至超8万可以说是难得的亮点。然而,由于直播时间短、前期宣传也不够到位,整场直播的热度相当有限。官方数据显示,苹果直播时长约1小时,观看人数只有128万。据统计,本场直播引导销售额有望破亿。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其他品牌618首日成绩:小米全渠道支付金额突破41亿元大幅领先,当然这是包含AIoT、家电产品的成绩;荣耀Magic Vs成为京东、天猫两大平台折叠屏单品销量冠军,4000元价位以上的手机销量同比暴涨211%;OPPO Reno 10系列开售10分钟全网销售额便宣告破亿…… 和这些618老玩家相比,苹果的破亿销售额怕是有点拿不出手。而在销售额之外,社交平台的讨论热度更令人唏嘘。 “苹果居然直播了?还真没留意……” 面对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抛过去的问题,从iPhone 6开始入坑、做了近10年果粉的赫曼感到一丝迷惑。和赫曼一样对苹果下场开播后知后觉的“果粉”还有很多,在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苹果直播也
      228评论
      举报
      苹果直播遭开门黑:被质疑录播、场观仅有百万,高傲地降价太尴尬
    • 价值研究所价值研究所
      ·05-31

      计划2025年量产,联发科3nm汽车芯片要来了!高通慌不慌?

      5月30日,联发科CCM部门高级副总裁、总经理Jerry Yu透露,该公司的首款3nm汽车芯片将于2024年发布,2025年量产。 过去几年汽车芯片需求大爆发,给这些大厂提供了增长空间。对比之下,手机市场的下滑仍在继续,远不及汽车芯片有想象空间。来自手机业务的收入下滑,也是促使联发科们转战汽车的主要原因。 然而,联发科的跨界之旅不会平坦。在此之前,高通、英伟达等半导体巨头早已入局,并取得了一定成绩。汽车芯片需求很大、市场前景很广阔但竞争也很激烈,这几家大厂有的选择结盟以壮大实力,有的扬长避短希望靠技术构筑竞争壁垒,谁也不服谁。 联发科高调入局,吹响了新的战争号角。这一次,谁又能顺利突出重围?   1.png (图片来自UNsplash)   手机卖不动了,联发科“上车”寻找新出路 风光了几年后,半导体行业的处境急转直下。除了搭上AI大模型这趟快车的英伟达外,其他巨头的业绩都面临很大压力。联发科宣布发力汽车芯片,也和手机市场的持续衰退有直接关系。 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在此前的报道《一季度手机少卖了4500万部,苹果三星也撑不住了》里就说过,今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仍在下滑,各大机构给出的数据都相当悲观。 其中,Counterpoint的报告指出,一季度全球手机出货量仅为2.802亿台,同比、环比分别下滑14%和7%。从地区分布来看,不止中、美两个手机消费大国增长乏力,欧洲的出货量也跌至2012年二季以来的最低水平,东南亚五国的出货量则同比下滑13%。 从品牌来看,排名前二的三星、苹果处境也不算理想,但好歹挽留了一丝颜面。前者以22%的占有率重回冠军宝座,在欧洲、中东、拉美地区份额都排名第一;后者则是前五厂商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虽然增幅只有可怜的3%。 然而,三星、苹果的成绩对联发科帮助实在有限。众所周知,苹
      360评论
      举报
      计划2025年量产,联发科3nm汽车芯片要来了!高通慌不慌?
    • 价值研究所价值研究所
      ·05-30

      百亿市值股票解禁,AI龙头股跌停!大模型救不了四小龙?

      低开14%、盘中跌幅一度扩大至超20%触及跌停,5月29日云从科技迎来了上市以来跌幅最猛的一天。 跌停背后的原因,众人皆知:股份解禁。在股价大跌后,云从科技第一时间做出回应,但言辞中透露出满满的无奈:公司早已就解禁一事和股东进行沟通,希望尽量避免“踩踏事件”,但最终如何选择仍由股东自己决定。 说白了,云从科技已经很努力安抚股东,可惜后者并不买账,市场对云从科技也失去了信心。AI大模型的兴起,惠及诸多行业、企业,英伟达市值更是直逼万亿美元。但作为AI四小龙之一的云从科技,并没有借助AI大模型一飞冲天。 想深一层,云从科技所代表的计算机视觉赛道也充满不确定性。扎堆布局大模型的AI四小龙,能不能找到新出路?   1.png (图片来自子图网)   解禁即跌停,云从步商汤后尘 表面上看,大量股份解禁是云从科技跌停的首要原因。 5月29日,云从科技共有4.55亿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和首发战略配股股份解禁。官方资料显示,云从科技境内上市股票总计7.406706亿股,其中无限售流通股和有限售流通股分别为5.371455亿股和2.035251亿股。按解禁前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总股本换算,29日解禁的股份总市值高达149亿,约占公司总股本的61.37%。 除了股权占比高之外,此次解禁涉及的股东数量、分量也不一般。根据上交所资料,本次被解禁的云从科技股东共有59位,其中绝大部分为创投机构,包括东佳都科技、珠海鼎盛信和股权投资基金等,前者还是云从科技的第二大股东。   2.png (图片来自上交所官网)   从行情走势来看,股权解禁前云从科技的股价已经很不稳定,5月26日的收盘价为32.8元,较年内高点61.8元接近腰斩。不过当前的股价对早期入局的股东来说也可以接受,以持股量达4911.81万股的佳都科技为例,浮盈超过8亿元,不少首发战略配售股东
      738评论
      举报
      百亿市值股票解禁,AI龙头股跌停!大模型救不了四小龙?
    • 价值研究所价值研究所
      ·05-29

      历史重演!长城举报比亚迪这一招,格力四年前就玩透了

      最近几天汽车界最热门的话题,无疑是长城实名举报比亚迪事件。 “举报门”的来龙去脉各大媒体已经说了太多,在此不再赘述,该事件对两家车企的后续影响更值得关注。尴尬的是,在长城举报比亚迪当天双方股价一起走低,长城汽车港股跌幅一度超过4%,超过比亚迪的2.5%,前者也被质疑“伤敌八百,自损一千”。 长城敢走出这一步肯定经过深思熟虑——过往一些案例,或许也为其提供了灵感。 对上一次引发轩然大波的头部企业实名举报事件,发生在两个家电巨头格力和奥克斯身上。2019年6月,格力通过官方微博和公众号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实名举报奥克斯生产的空调不合格,引得后者连夜发文反击。 乍一看,新能源车和家电两个行业没有太多关联。但实际上,两个行业都面临愈发激烈的内部竞争,头部企业之间的摩擦正不断加剧。 长城、比亚迪的“举报门”事件和整个新能源车行业何去何从?格力、奥克斯和空调行业的经历或许会具备一些参考价值。   1.png (图片来自格力官网)   历史在不断重演:“举报门”往往只是撕逼的缩影 回顾四年前轰动家电圈的“举报门”事件,格力、奥克斯交锋激烈程度比如今的长城、比亚迪有过之而无不及。 2019年6月10日,格力发布举报信称经过该公司实验室检测,奥克斯部分型号空调的能效值和官方宣传、标称有较大差距。为了验证这一说法,格力还聘请了独立第三方机构进行复查,结果显示奥克斯空调的能效比、制冷消耗功率均不及格。 拿着这份监测报告,格力在举报信中痛斥奥克斯严重侵犯消费者权益,并对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市场公平竞争造成巨大破坏。一下子被扣上这么大帽子,奥克斯当然不会坐以待毙,很快便发布了一系列公开信进行反击。 在其首份公开声明中,奥克斯一边坚称自己是“一家有责任、有担当的企业”,对自家产品质量、性价比、好评率相当有信心也愿意接受消费者和有关部门的监督;另一边则对格力的行为极度
      917评论
      举报
      历史重演!长城举报比亚迪这一招,格力四年前就玩透了
    • 价值研究所价值研究所
      ·05-26

      英伟达一人得道,芯片厂集体“升天”?

      盘中一度涨逾30%,收盘股价、市值分别定格在379.8美元和9392.95亿美元,英伟达距离万亿美元俱乐部仅有一步之遥。 股价走势如此凌厉,华尔街大行也很懂事,自发前来再添一把火。从24日开始,已有巴克莱、摩根大通、韦德布什证券、Baird多家机构宣布上调英伟达股价预期。其中最乐观的巴克莱银行,将英伟达的目标价从原来的275美元大幅上调至500美元,对这家半导体大厂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英伟达能成为半导体寒冬中第一个迎来春天的巨头,原因很简单:往近了说,日前公布的一季度财报远超市场预期;往远了说,有AI风口加持,英伟达的高算力芯片供不应求,业绩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横向对比可以发现,经过本**涨后,英伟达和同行们拉开了更大差距:截止25日美股收盘时,AMD的市值为1938.07亿美元,高通为1158.78亿美元,英特尔仅有1142.85亿美元,三者相加也只有英伟达的一半左右。 谁是半导体行业的老大?资本市场用钱投票,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而比起追赶英伟达这个遥不可及的目标,对AMD们来说,坐稳行业“老二”位置可能是一个更实际的任务。   微信截图_20230526105059.png (图片来自UNsplash)   处境迥异的“准亚军”:AMD稳字当头,英特尔举步维艰 虽然我们习惯性地把英伟达、AMD、英特尔、高通这几家半导体大厂放在一起比较,但高通的业务模式和另外几个同行其实有不少差异。高通的业绩,很大程度上和智能手机行业挂钩,和英伟达的正面对抗只存在于汽车芯片等少数几个领域。真正和英伟达近身肉搏的,是AMD和英特尔。 要明确的是,AI服务器的芯片需求很大,但最核心的是GPU和储存芯片。openAI曾表示,在AI大模型训练中,算力需求一般3-4个月就会翻一倍,对储存芯片和GPU的需求也会相应提升。通常情况下,AI服务器的储存芯片使用量是普通服务
      2,1035
      举报
      英伟达一人得道,芯片厂集体“升天”?
    • 价值研究所价值研究所
      ·05-25

      美团入局!香港人民终于能手机点外卖了,互联网有多落后?

      5月22日,美团旗下外卖配送平台KeeTa正式在香港上线,首站落户旺角、大角咀两大中心区,计划年内覆盖全港。预热许久的港版美团也没有令人失望,迅速取得开门红:截止22日晚上8点,光是旺角地区的订单就接近2000单,合作的麦当劳、吉野家等商家纷纷传来“爆单”消息。 KeeTa不仅让消费者疯狂,也让竞争对手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Deliveroo、Foodpanda等外卖配送平台严阵以待,被迫卷入补贴战。但在财大气粗的美团面前,这些平台势单力薄,乍一看难有胜算。 美团的降维打击,某种程度上折射了大陆和香港科技、互联网行业的差距。作为曾经的中国经济门面,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经济中心,以房地产、金融业为核心的香港没能抓住移动互联网的风口,在转型的路上明显慢了半拍。 如今谈及香港经济,我们可以看到一副极其撕裂的图景:在风光无限的A面,香港还是资本的天堂、亚洲第一大/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港股集齐了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京东、美团、小米等互联网/科技巨头;但在令人担忧的B面,香港本土缺乏一家镇场的科技企业,阶层固化愈发严重、房地产泡沫仍在发酵…… 美团KeeTa的到来,宛如一把锋利的匕首刺穿了香港的华美礼服,迫使其直视自身的缺陷,还有那冰冷的现实。 香港互联网业,真的不中用吗?香港到底是怎么错过移动互联网浪潮的?在外部挑战日渐严峻的今天,这些问题值得深思。   (图片来自pixabay)   外来巨头,垄断香港互联网市场 如果不是美团推出KeeTa高调进军香港,香港的外卖配送行业或许不会收获那么高的热度。在KeeTa面前,香港外卖配送双子星Foodpanda和Deliveroo似乎没有太大还手之力,在配送效率、性价比等维度的比拼中全面处于下风。 针对用户,KeeTa延续了美团的满减优惠、运费减免、新用户注册奖励等一系列玩法。打开KeeTa用户注册页面,
      2603
      举报
      美团入局!香港人民终于能手机点外卖了,互联网有多落后?
    • 价值研究所价值研究所
      ·05-22

      估值2000亿!菜鸟单飞,何枝可依?

      到今年5月28日,菜鸟成立就整整十年了。在五周年庆时,菜鸟曾以“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来定位自己,企业愿景和阿里高度一致,两者形影不离。如今又一个五年过去,菜鸟要加速独立了——阿里在5月18日的财报电话会上确认,菜鸟将启动上市计划,预计在未来12-18个月内完成。 随着上市节点临近,外界也开始重新审视菜鸟。过去这十年,菜鸟一直和阿里高度绑定,投资者也习惯于将两者视为一体。正因如此,许多人忽视了菜鸟作为一家独立企业的价值:外部客户收入占比持续上涨、基础设施网络遍布全国甚至远征海外、估值一度超过顺丰…… 如今的菜鸟,早已不是那个依附阿里的小弟,而是足以在国内物流行业搅动一番风浪的超级独角兽。但不可否认,菜鸟身上仍充斥着阿里的影子,长期的亏损也为其上市之路蒙上一层阴影。 对菜鸟来说,独立上市是机遇也是挑战。能不能迈过这道坎,还是未知之数。   微信截图_20230522111747.png (图片来自菜鸟官网)   菜鸟不菜:估值接近2000亿,增速不输行业龙头 阿里分拆旗下业务集团、子公司上市的原因,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 )在此前的报道《阿里“6子N孙”冲刺IPO:谁能率先冲线?谁最前途堪忧?》中已经有详细论述,此处不再重复。从菜鸟自身的角度来看,其估值正处高位,现在正是上市的好时机。 2019年,菜鸟完成了最近一轮战略融资,阿里增资233亿,拿下12%的股份。按照股本换算,菜鸟当时的估值高达2000亿元,达到历史巅峰。三年疫情期间,中概股股价大起大落,不少独角兽的估值也大打折扣。但得益于物流行业的高景气度,菜鸟估值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上个月发布的胡润全球独角兽榜显示,菜鸟跻身全球前十,即时估值约为1850亿元,几乎相当于极兔(1050亿)和货拉拉(900亿)之和,高居物流行业榜首。 作为对比,我们还可以看一下截止发
      1,1532
      举报
      估值2000亿!菜鸟单飞,何枝可依?
    • 价值研究所价值研究所
      ·05-19

      裁员50%!招聘、房产、汽车业务全面失速,58同城撑不住了?

      熬过漫长的寒冬后,互联网行业终于看到一些起色,不少细分赛道都展现复苏迹象。 新一年仍是“史上最难就业季”,Boss直聘、猎聘等招聘APP月活大涨,广告铺面大街小巷;房地产市场缓慢回暖,贝壳一季度营收203亿元同比激增61.6%;汽车市场依旧火热,线上二手车销售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但偏偏有一家公司,业务遍布上述各个赛道,日子却一天比一天难熬——没错,说的正是58同城。 5月18日,界面新闻、九派新闻等多家媒体爆料58同城将开启大规模裁员,比例高达30%-50%。按照58同城约3万人的员工规模计算,未来几个月最多有1.5万人丢掉工作。 在2020年退市之后,58同城已经很久没有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和网友热议了。如今重返舆论中心,没想到是以一种并不光彩的形式。一夜之间,微博、脉脉等社交平台已经冒出了许多讨论裁员传闻的报道。在下方评论区,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发现一些令人唏嘘的高赞回复: “被裁掉的朋友,再找工作记得不要上赶集网。” 这番调侃表明,用户对58同城旗下产品早已存在诸多不满。失去用户信任,也是58同城各项业务全面下滑的重要原因。 一度风光无限的58同城,怎么就沦落到今天这种地步了?裁员止血后,还有翻身的可能吗?   1.png (图片来自58同城官方微博)   被传裁员半数员工,58同城终于对自己人出手了 对于大裁员一事,截止发稿时58同城尚未做出正面回应。不过综合各个社交平台的动态、媒体的爆料来看,裁员传闻绝非空穴来风。 截止发稿时,经过一夜发酵的“58同城裁员30%”词条仍挂在脉脉热榜第六名。点进去可以发现,不少带着“58同城员工”认证的用户也在发文,印证了相关信息的真实性。 其中,一位ID名为“W等天晴”、身份认证为“58同城员工”的用户发文表示,30%是个别部门的待遇,大部分业务线都是“50%
      1,5379
      举报
      裁员50%!招聘、房产、汽车业务全面失速,58同城撑不住了?
    • 价值研究所价值研究所
      ·05-18

      直播电商新战事:抖音快手拉开差距,视频号憋大招

      618前夕,各大电商平台都抓紧时间排兵布阵,活动一个接一个。在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三巨头之外,深耕直播电商赛道的抖音、快手,还有大黑马视频号也没闲着。   5月9日,快手召开2023电商引力大会,CEO程一笑亲自到场。程一笑在会上表示,快手将坚持内容场和货架场的全域深度经营策略,秉持着“信任电商”的理念,加强消费者和主播的信任感,提供更多低价好物。   5月16日,快手的老冤家抖音电商在广州举行第三届生态大会,总裁魏雯雯在会上公布一系列数据:过去一年GMV同比增长80%,售出商品超300亿件,252万家商家和770万创作者获得新收入……   这一大串数字表明,抖音电商在过去一年取得不小进步,同时也给平台提供继续加码电商业务的信心。魏雯雯表示,抖音将会深耕全域兴趣电商,助力商家、创作者获得更多收入。   进入2023年之后,直播电商的热度稍有下降,增速也没有巅峰期那么迅猛,但市场体量仍相当惊人。当增量减少,直播电商将无可避免地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头部平台的互相厮杀也将更加惨烈。   攒了不少大招的“抖快”双雄,还有蠢蠢欲动的视频号,谁能突出重围?   微信图片_20230518114003.jpg (图片由价值研究所摄制)   “抖快”电商再加速,达人、商家两手抓   各大平台动作频繁,某种程度上和不断激化的行业竞争密切相关。所谓的“抖快微”三国杀已经站不住脚,抖音一家独大迹象愈发明显。   从GMV来看,抖音和快手的差距正在拉大,后者追赶难度越来越大。据外媒报道,抖音电商2022年GMV约为1.41万亿元,不过这一消息并未得到抖音回应;已经上市的快手数据则透明许多,财报显示其2022年电商GMV为9012亿元,同比增长32.5%。   作为追赶者的快手,当然非常着急,暂时领先
      1,1681
      举报
      直播电商新战事:抖音快手拉开差距,视频号憋大招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