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故事荟

横跨财经和科技得原创解读啊,资深围观,谨慎发言

IP属地:未知
    • 财经故事荟财经故事荟
      ·05-31 18:46

      医美澎湃,司南引路

      采写/陈纪英 编辑/万天南 “通常是丈夫为医美买单,妻子对医美上头,我家正好相反”。39岁的某大厂销售总监建安,甚至还反向安利同龄的妻子银白尝试医美。 而他本人,早已经是重度用户: 植发两次,总计花费超3万,原本稀疏的头顶,又变得郁郁葱葱; 光子嫩肤,每个季度大概两次,每次两三千元不等,延缓了法令纹的加深和延长; 祛除眼袋、提拉眼角的计划,也已提上了日程; 玻尿酸、热玛吉、肉毒素、黄金炮,各种大热的专业医美词汇,他也能如数家珍。 建安粗略估算, “医美花费起码有10万了,但我觉得很值,做完起码年轻了5岁”。 干了十几年销售的建安,经常需要社交应酬,一直很注意个人形象。而医美可以延缓、掩盖日渐显露的衰老和疲惫。 “自己看着年轻,客户看着也愉悦”,建安一度猜测,“我侥幸逃过经历35岁+被裁风险,说不定也和显年轻不油腻、精神气儿好有关”。 类似建安一样的35岁以上男性群体,正在崛起为医美行业新一极,在抗衰类医美用户大盘中的占比,已经接近30%。 逐渐打破年龄、性别壁垒,医美消费正在走向大众群体,渗透到日常生活。 身在行业三十多年的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整形外科主任江华,亲历了这种变化,“2000年以前,找我看病的人多,比如说皮肤肿瘤、烧伤的疤痕、外伤的畸形、先天畸形等。 2000年以后到现在,60%以上的求医者并不是真的有疾病,而是来追求美容的”。 用户飙涨,也拉动了行业增长。2024年1-4月,美团平台上综合抗衰类项目的订单量同比暴涨536%。而据中信证券预测,2030年中国整体医美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3万亿元。 需求端一路上行,供给侧的升级却相对滞后,专业整形医生匮乏,医美机构鱼龙混杂,用户体验参差不齐,供需错配的矛盾越发凸显。 眼看着丈夫的颜值直线提升,心思缜密的妻子银白却仍在纠结, “医美就像一个盲盒,做好了颜值可能提升10%,做坏了可是100%毁容!” 5月28日,一
      52评论
      举报
      医美澎湃,司南引路
    • 财经故事荟财经故事荟
      ·05-28

      2024年WTT中国大满贯招商推介会 在京成功举办

      5月28日下午,2024年WTT中国大满贯招商推介会在京成功举办。本次推介会由WTT中国大满贯组委会主办,旨在方便各大品牌与WTT中国大满贯跨界互动、共同成长。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尹圆,WTT中国大满贯组委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国内头部品牌、国内知名广告代理机构、商业媒体、驻石景山区企业代表等百余人出席本次活动。 今年3月26日,WTT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官宣:中国大满贯(2024年-2028年)落户北京石景山。WTT中国大满贯是国际乒联旗下最顶级的职业赛事,2024年WTT中国大满贯将于9月26日至10月6日在北京石景山首钢园举行,届时将有来自全球各地约250名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参赛。比赛将设有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双打及混合双打五个项目,赛事积分为2000分。 招商推介会上,尹圆副区长首先代表石景山区委区政府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她指出,国际乒联将连续五年举办权授予石景山区是对石景山体育产业发展前景的充分认可,本地组委会在全力奉献一场精彩绝伦的高水平赛事的同时,将努力实现以赛营城、以赛聚人、以赛传承的发展新动向,以赛事经济培育城市发展新动能,厚植经济发展新优势,推动WTT中国大满贯赛事与石景山经济发展共生共荣。她表示,石景山将以最优的政策、最大的诚意、最佳的服务为各企业在石景山区发展保驾护航、蓄势增能。 WTT中国大满贯组委会有关部门就赛事筹备及配套服务规划、赛事招商方案、赛事宣传推广方案向参会嘉宾进行了全面、翔实、精准的汇报推介。 北京市石景山区体育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建博介绍了WTT赛事筹备及配套服务规划。WTT中国大满贯的举办地首钢园集科技、文旅、体育、娱乐等多种业态于一身,赛事期间计划在首钢园区举办WTT中国大满贯球迷观赛区和特色展台、球迷签名会、现场乒乓球体验、特色小吃和移动酒吧、全民乒乓挑战赛等各类配套活动。在功能齐备
      82评论
      举报
      2024年WTT中国大满贯招商推介会 在京成功举办
    • 财经故事荟财经故事荟
      ·05-24

      把猫狗当“金主”的年轻人:试吃“狗粮”,年入50万

      采写/泉小城 编辑/万天南 这届年轻人,孩子可以不生,但撸猫逗狗可不能少。 养宠物,可养生,可疗愈,可续命。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宠物经济产业规模将高达5928亿元,连续6年保持20%以上的惊人增速。 与此同时,养宠家庭渗透率也在逐年上升,2023年已达到22%。 水涨船高之下,中国宠物行业从业人数已突破百万人大关。 本文将镜头对准一群宠物新兴职业人,他们中有年薪50万的宠粮测评员,有治愈宠物也治愈自己的宠物中医,有自称“宠物灵魂摆渡人”的宠物殡葬师,以及为猫咪设计汉服的设计师。 他们不仅为爱发电,更靠宠物“续命”,将热爱转化为事业的动力。踩中风口,还能疗愈自我,在这里,他们找到了打工人跳脱内卷的新解法。 宠粮测评员:年薪50万不仅靠运气 90后女孩陶子,两年前加入了一家宠物食品企业,担任宠粮测评员,日常工作主要是试吃各种猫粮狗粮。 25岁,拿下年薪50万,带薪撸猫逗狗,让同龄人羡慕不已。毕竟,她的大学同学,目前大多月薪刚刚过万。 这背后,陶子付出了辛苦的努力。她每年需要品尝上百款狗粮。为了保持味觉的敏锐,甚至每天要刷牙20次,连牙苔也不能放过。刷的次数多了,牙龈经常出血,只能换上刷毛更软的宝宝牙刷。 但是陶子坚持了下来,还总结出了一套独创的宠物食品甄别法——“望闻问切法”。 望的是颜色,上好的宠粮色泽发黄,甚至是金灿灿的;闻的是气味,要有新鲜的肉味,稍微有一点腥味;“问”就是咨询卖家,询问产品的信息,如喂食量、喂食方法及原料构成;“切”则是观察宠粮颗粒,看看膨化的合理程度,是否有不合理的硬块或者其他渣滓等。 尽管陶子毕业工作只有两年,但她却自称“工龄起码20年”。 从小,陶子家就养了两只猫一只狗。小时候出于好奇,会偷偷抓几颗猫粮去尝尝,没想到,竟然养成了“习惯”。每次宠粮一到,自己会先去尝尝味道,还专门去研究里面的配比,有时候还会自己准备生骨肉做猫饭狗饭。
      215评论
      举报
      把猫狗当“金主”的年轻人:试吃“狗粮”,年入50万
    • 财经故事荟财经故事荟
      ·05-20

      京东秒送亮相,“快进”即时零售

      采写/陈纪英 编辑/万天南 5月20日,一年一度的网络情人节,刚入爱河的95后“直男”银河却迟迟没有表示。 在女友有些幽怨地暗示之下,顿悟的银河有些懊恼起来,“这么重要的节日,我差点忘了。” 最保险的礼物,当然是一束浪漫的鲜花。 时间紧急,银河先在附近的花店扫视了几圈, “价格直接翻倍了”。 代表一心一意的11朵直径28毫米的各色玫瑰,价格从平时的100元出头,飙涨到了208元一束;女友最爱的落日珊瑚芍药,九朵一束,更是涨到了500多元。 不愿当冤大头的银河,转而选择了线上——在京东秒送上,包装精美的一束11朵的各色玫瑰,经过平台“满59减50”的优惠补贴后,不足100元,不到门店价格的一半,下单后,22分钟就送上门了。 捧着鲜花赴约的路上,银河一脸惬意,“仪式感不能缺席,也不能迟到,情绪价值必须拉满”! 其实,以京东秒送为代表的即时零售,满足的不止节日送礼等应急场景,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全场景中。延迟的满足比草贱。如今,热衷即时零售的“现货党”们,已经多达六七亿人。 正当风口的即时零售,成了大厂必打之战,也是以“快”著称的京东的必赢之战。 秒送上首页 520前夕,京东整合原即时零售品牌京东小时达、京东到家,统一升级为 “京东秒送”,提供最快9分钟送达的购物体验。 其实,在即时零售领域,京东是地道的先行者,早在2015年就拉开了即时零售序幕。 无论是在去年的双11,还是刚刚过去的第一季度,京东秒送均表现不俗。 达达财报显示,今年1季度,京东秒送在京东App场域月均下单用户数和订单量均实现同比超70%的增长,4月增速同比进一步提升到100%以上。 此次升级之前,京东即时零售的品牌由京东小时达、京东到家组成,品牌形象不够清晰统一。随着两者合二为一,京东秒送全面融入京东生态,品牌形象更清晰可见,也更容易认知。 连接商家和用户的骑士们,也统一焕新装备,服装主色调从达达的深蓝色,升级为
      599评论
      举报
      京东秒送亮相,“快进”即时零售
    • 财经故事荟财经故事荟
      ·05-14

      Q1财报暴露视频号“狼性”:用户时长涨八成,商家规模化入局

      采写/王舒然 编辑/陈纪英 被马化腾钦定为“全场的希望”的视频号,2024年增长曲线依旧陡峭。 刚刚发布的腾讯财报显示,今年Q1,视频号总用户使用时长同比增长超80%。 用户高增长之下,视频号电商的节奏越发“狼性”,在内容端和商品侧同时发力——“通过拓展商品品类和激励更多创作者参与直播带货,加强了视频号直播带货生态”。 此外,《财经故事荟》发现,微信正在灰度测试,在APP底部Tab栏“我的”里,为视频号订单中心入口安排了黄金位置。 各大电商平台内卷的当下,视频号加速排兵布阵,来得晚但来得巧。 目前,头部电商平台增速已放缓。抖音官方透露,2023年,抖音电商GMV同比增速高达80%,但据晚点报道,其2024年增长目标已下调为36%。另据网经社数据,2023年淘宝直播GMV同比增速从2022年的54%降为27%。 身处其中的商家和品牌,不可避免被裹挟进极致内卷中,不仅营收提升越发艰难,盈利能力也在最低价、仅退款的“潮流”中受创。 寻找新增量,成为电商人的共识,而增长势头正盛、没那么内卷的视频号,成了“希望之地”。 微信公开课显示,2023年视频号GMV同比翻了3倍。而据艾瑞数据显示,同期国内直播电商GMV同比增速为35%——视频号增速接近大盘的近9倍。 部分小商家直接退出原战场,All in 视频号,在抖音开了三年抖店的护肤商家张月便是如此。今年3.8节后,她便关闭了抖店,转战视频号,“抖音今年不赚钱,但视频号有增量用户,流量和转化均有红利”。 更多商家则选择多平台布局,补充视频号阵地,如已在抖音、淘宝、京东开展业务的交个朋友,于4月23日开始试水视频号直播。 其实,近几年来,视频号入局潮持续发生,《财经故事荟》曾在去年11月的《财报背后的视频号:商家迁徙潮悄然发生,抢占商业化2.0红利》一文中提及,但随着电商环境变迁和视频号的进化,如今商家对视频号价值的认知更为深刻,入局共
      896评论
      举报
      Q1财报暴露视频号“狼性”:用户时长涨八成,商家规模化入局
    • 财经故事荟财经故事荟
      ·05-14

      大龄考研人,掉进另一个“内卷”大坑

      采写/如初 编辑/万天南 面对职场的激烈内卷,心生倦意,或者有意逃避,很多年过30岁、35岁的职场人,期待通过考研,积攒新能力,寻找新跳板,跨入新赛道。 不过,这些大龄考研人很快就发现,他们掉进了另一个极致内卷的天坑。 最近几年,考研人数持续攀升,从2015年的165万,激增到2023年的474万。2024年虽然回落到438万,但是内卷的本质似乎并没有改变。 更何况,2024年研究生录取率只有20%左右,这意味着每10人中,就有8人面临着落榜。 33岁的文刀就是其一。 此前,她兜兜转转于媒体行业和公关公司,“都是夕阳产业”,她看不到出路。2023年下半年,心生倦意的文刀选择裸辞,全职考研。为了准备今年的研究生面试,甚至不惜从山东飞到深圳,最后仍以一分之差遗憾落榜。 一番折腾之后,职场断档、囊中羞涩的文刀被迫走了回头路,“我现在入职了一家新媒体公司,收入寥寥,先凑合着吧”。 至于要不要二战考研,刚刚失败过一次的文刀有点打鼓,“先攒点钱,半年后再说吧”。 今天,我们将镜头对准大龄考研人,他们究竟为啥要逆向大龄考研?备考期间遇到哪些难题?生活来源如何保障?在这场无声的考研赌局中压下筹码,这一切的努力都值得吗? 大龄考研人,期待“桃花源” “我发现我从来没和18岁的自己和解。” 司念念从小学习成绩优异,可惜高考发挥失常,和梦中情校北大失之交臂。 每年高考,是一年中司念念最难过的几天。 就像是结痂的伤口每一年都会被反反复复揭开,一次比一次疼。 刚好她当时刚从上海裸辞,回到老家小县城,连续的熬夜加班让她的身体熬不住了。 突然休息下来,司念念的过了几天舒服的日子,但是很快,她便觉得浑浑噩噩,失去了对时间的把控感,身体疲劳无力,每天在看电影刷剧刷微博刷小红书中度过。 一天她突然刷到了【垫底辣妹】的电影,重新点燃了对考研的热情。 她想要重启人生,重新夺回对时间的掌控,弥补18岁的遗憾。 对
      557评论
      举报
      大龄考研人,掉进另一个“内卷”大坑
    • 财经故事荟财经故事荟
      ·05-07

      招人贵、留人难?社会化共享用工成必答题

      采写/王舒然 编辑/陈纪英 去年在大厂“被离职”后,Max一度陷入困境,顶着40多岁的“高龄”,长达8个多月找不到工作。 背着房贷和上有老下有小的养家压力,作为家庭顶梁柱的他,异常痛苦。 失业的焦虑直到去年底才终结——发挥热爱且擅长旅行的优势,Max成为自由旅行规划师,从携程接单,为客户定制家庭旅游计划。 这份非全职工作,收入与此前相当,但更让其开心的是,拥有相对自由的时间和发自内心的热爱,“我好像近20年来没这么高兴过”,Max有种“劫后余生”的幸福感。 和Max一样,成为自由职业者,和企业保持相对自由、松散的工作关系,是不少打工人的向往。 而这同时也是企业所乐见的——相比雇佣固定员工,松散的用工关系更具灵活性、也更具性价比。 尤其深得高频周期波动性行业青睐。比如餐饮,其业务高峰期低谷期界限分明且高频波动,用工需求也随之动态变化。 某连锁快餐企业告诉《财经故事荟》,午市晚市的就餐高峰期,用工需求量大,其余时间则相反,如果为了高峰期雇佣大量固定员工,在上午的低谷期就会产生冗余成本。 为了按需用工,其将非全职员工的占比提高到60%,人力成本得以降低。 除了从外部招聘“灵活”员工外,灵活用工还被部分企业用于内部员工的动态调配上。某连锁酒店便是如此,其会展中心旁边的店周末业务量大,而写字楼内的店正好相反,其将两家店的员工共享调配,互相解决了彼此的高峰用工问题,且不必增加额外的招人成本。 可以看到,相较标准的雇佣制用工,包括外包、派遣、众包、兼职等在内的灵活用工模式能更好得适配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 对企业来说,如何更高效得使用标准用工和灵活用工等多样化用工手段?社会化共享用工的创新模式应运而生,这一概念由用友薪福社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在今年初提出,指的是企业通过精准高效合规的方式整合应用多种用工方式,并通过数智化手段进行工作任务分解和技能精准匹配,使用工和就业更精细和灵活——企业原来
      1,493评论
      举报
      招人贵、留人难?社会化共享用工成必答题
    • 财经故事荟财经故事荟
      ·04-30

      伊利2023年报:多项第一强势领跑,尽显“龙头”实力

      编辑/万天南 4月29日,伊利股份发布2023年财报。公司2023年营业总收入1261.79亿元、归母净利润104.29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实现连续31年稳健增长。 聚焦细分业务领域,伊利集团旗下奶粉及奶制品业务也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实现营收275.98亿元,同比增长5.09%,整体奶粉销量已跃升至中国市场第一。其中,婴幼儿配方奶粉零售额市占份额提升至约16.2%,增速领先行业;金领冠以高增长态势稳居行业龙头位置;2023年,金领冠珍护成为母婴渠道最畅销大单品;塞纳牧增速50%,问鼎有机奶粉第一;而在儿童奶粉赛道,伊利QQ星摘得品牌力、市占份额双料第一。 同时,权威调研机构尚普咨询也向伊利集团颁发多项“第一”认证证书,奶粉相关的有:2023年度伊利集团奶粉在中国大陆奶粉全渠道市场全年销量排名第一;伊利金领冠塞纳牧斩获中国大陆婴幼儿有机配方奶粉全渠道市场销量第一[1];伊利QQ星儿童奶粉成为“中国儿童奶粉销量第一”。 科研创新赋能 凭精细化产品布局展露优势 作为全球乳业五强、亚洲乳业第一的伊利集团旗下婴配粉品牌,金领冠凭借22年母乳研究深厚累积,聚焦科研创新,赋能产品迭代升级,先后斩获了10大配方专利、73项中国发明专利、15国专利授权,接连创下“18个业内第一”的超高纪录,还在近期提出“四位一体[2],全面营养”母乳科研战略,进一步借助伊利欧洲创新中心、伊利全球母婴营养研究中心“双中心”科研资源优势,为婴幼儿群体提供更专业的健康解决方案和营养选择。 目前金领冠已经推出了深受消费者喜爱的金领冠珍护、金领冠珍护铂萃、金领冠塞纳牧有机等多系列明星单品。以金领冠珍护铂萃为例,拥有90种全面营养[3],特含乳源第一大活性营养HMOs母乳低聚糖[4],搭配珍稀[5]乳铁蛋白和活性蛋白OPN,助力宝宝保护力全面进阶。添加2倍[6]超级[7]三代OPO,搭配双重活性益生菌、益生元
      1,441评论
      举报
      伊利2023年报:多项第一强势领跑,尽显“龙头”实力
    • 财经故事荟财经故事荟
      ·04-25

      装修丢了半条命,淘宝给我续上了

      采写/陈纪英 编辑/万天南 假如歌德装修过房子,他的那句名言可能会改为,“不曾为装修崩溃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半年前,我耗尽毕生积蓄,终于完成了置换。 彼时,身为死宅的我信心满满,轻信自己可以在俩月内,轻松装出梦中情房。 毕竟,我聘请了号称火眼金睛的第三方监理监工,还自以为遇到了看似靠谱又老实的神仙工长,“你放心,咱都是靠口碑接单,绝不骗人!俩月就能装完,保证你五一前散完味儿住新房”。 他的胸脯当初拍得震天响,我的心脏如今碎成渣渣灰。 中产精神导师保罗·福塞尔曾说过, “小心你的房子,它使你的社会等级和审美口味一目了然。” 经历过一番拷打之后,我不得不承认,我的房子等级高低、口味咸淡,工长才是话事人,我说了基本不算。 装修的半年间,我经历过燃气管意外砸裂漏气、水电加钱增项、临时水龙头漏水导致全屋泡水油漆脱落、瓷砖多次整改依然空鼓崩瓷、工期延误三个月等一系列天坑。 龙头漏水导致全屋被泡油漆脱落 “装修必须有人扮白脸,有人扮红脸,你一个人盯装修,就要假装精神分裂,萝卜加大棒,一个不能少,你不发疯,他就发狂”,朋友的提醒,让我醍醐灌顶,在一个水深坑又多、处处是套路、假话混真话的行业,天真就是原罪,面善就是短板。 而在踩过九九八十一个坑后,我终于发现,在堪称炼狱般的装修过程中,唯二靠谱向善的环节,一是宜家下单,一是淘宝网购。 装修人的坑,打工人的泪 装修有多难? 装修本身涉及到上千种产品和材料,复杂度专业度极高,非标低频大额,且需要多个工种上下衔接配合,一个环节失守,可能满盘失控。而且,装修多是一锤子买卖,商家凑合糊弄,才可能压榨出最高的利润。 起码,我自装过两套房子后,依然还在装修的套路里打转。 去年10月中旬,拿到房子后,我先后下载了8个装修APP,陆续观看过上千个装修避坑视频和图文,还在小红书收藏了数千条装修干货,信心满满以为自己“行了”。 努力学习干货,也没避开装修
      1,496评论
      举报
      装修丢了半条命,淘宝给我续上了
    • 财经故事荟财经故事荟
      ·04-24

      从孤勇者到追光者:陆金所控股战略改革成效初显,质效双升长期向好

      采写/陈纪英 “保量、稳价、优结构。” 日前,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关于做好2024年普惠信贷工作的通知》,以“七字真言”明确2024年普惠金融行业发展基调。 刚刚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的陆金所控股,正沿上述基调稳健前行。 在过去两年,陆金所控股大刀阔斧,掀起一系列“降风险、优结构、提质量”系统性变革,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纵深推进战略改革,加强风险减量管理,夯实高质量发展路线。 上述改革成果,在今年一季度效果初显:100%担保模式全量落地,截至3月底,陆金所控股风险承担比例提高至48.3%;前期风险指标C-M3由2023年第四季度的1.2%改善为1%,贷款资产质量呈好转迹象。 随着改革成效得到验证,资本市场也从开始的犹疑,逐渐到理解、看好,相比今年年初,公司股价已经上涨三成有余。 不过,业务调整与审慎发展也一定程度导致陆金所控股业绩震荡,本季度营收尚未止跌回升。 但这样的短期阵痛,几乎是所有自我变革者的必然宿命——改革调整与红利兑现存在时间差,后者往往相对滞后两三年。 在这两三年到来之前,企业若想追光,必经孤勇者涉水潜行之路。 筑基增肌 战略改革成效初步显露 乍一看,陆金所控股的成绩单着实不算亮眼——但其实,相比2023年营收同比下滑 41.1%,到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下降幅度已经显著收缩,当季总收入同比下降31%,改革带来的短期阵痛已经逐渐疗愈。 不难看出,业绩震荡的背后,是陆金所控股在主动取舍。 陆金所控股可查的改革至少持续了两年,从2022年一直延续到2023年——航向为优结构、降风险、提质效。 随着五大战略改革措施全面落地,正如陆金所控股董事长兼CEO赵容奭所言,“战略改革动能逐步释放,为陆金所控股长期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季度资产质量优化明显,前期风险指标C-M3由2023年第四季度的1.2%改善为1%,贷款
      1,212评论
      举报
      从孤勇者到追光者:陆金所控股战略改革成效初显,质效双升长期向好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