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熵

洞察商业变量,探寻商业本质。

IP属地:未知
    • 新熵新熵
      ·03-20 20:41

      瞄准超级品牌,名创优品不低调了

      @新熵   原创  作者丨石榴  编辑丨月见  时代广场,纽约曼哈顿最繁华的地方,这里霓虹闪烁,热闹非凡。  3月12日,游客的脚步在这里驻足。那块引人瞩目的屏幕里,记录了00后古风少年吴晋宥身着汉服、鲜衣怒马的一面,也记录了一个中国少年的野心和自信:“告诉全世界,汉服是中国的传统服饰。”  名创优品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叶国富也有这样的野心和自信。他的新计划是,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开一家500平方米的“全球旗舰店”。他想,不止中国文化会在世界舞台闪耀,中国品牌也在更加自信地走向全球。而名创优品要做毋庸置疑的领军者。  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一家中国品牌在此留下过痕迹。名创优品的入驻,将打破中国品牌在时代广场0入驻的尴尬,成为中国品牌全球化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如果把时间拨到十年前,大概没人会相信,那个诞生在广州荔湾的一个地下车库里,在实体零售的寒冬中的品牌,会走到如今的地位。尽管“车库创业”是全球许多伟大公司的起点和原动力,但跟在它后边的名字往往是谷歌、亚马逊、惠普、迪士尼。  但如今没人怀疑,在迈向“新十年”之际,叶国富将怀着更大的野心,在更加清晰的目标和路径下,带领名创优品进入新的时代。  向超级品牌进化 近期,有博主在美国街头采访路人“请说出你知道的中国品牌”,被路人提起最多的两个中国品牌分别是华为和名创优品。  自2015年启动全球化战略以来,名创优品以高性价比的多品类生活好物风靡全球,走向了在美国寸土寸金的曼哈顿街区。截至2022年12月31日,名创优品已进入全球五大洲105个国家和地区,门店总数达5440家。其中,国内门店3325家,海外门店数2115家。  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要知道,世界上最大的连锁零售企业沃尔玛如今的实体店面数量为850
      209评论
      举报
      瞄准超级品牌,名创优品不低调了
    • 新熵新熵
      ·03-20 20:26

      大厂狂卷0门槛开店,真香还是真坑?

      @新熵   原创  作者丨白芨  编辑丨月见  这是一场由头部电商平台掀起的,针对个人商家的抢人大战。  叮当是某电商平台的个人店商家,主营类目是服装。今年以来,她感到网上对个人开店的讨论越来越多,就连老家卖米面粮油的父辈亲戚都在向她打听如何在京东超市和小红书开店,不少平台都在开放并大力宣传低门槛甚至零门槛的个人店铺。叮当对此保持谨慎态度:“零门槛开店只是看起来很美。”  这轮个人店热潮由多个互联网平台主导。  自2023年1月1日起,京东针对个人商家开放入驻通道,自然人可注册“京东小店”(即针对个体工商户和自然人商家入驻的POP店铺模式),且仅需身份证和手机号就可通过京东APP、京麦APP、京东招商小程序、京东招商微信公众号等操作店铺注册,最快10分钟即可成功开店。  而在抖音电商方面,时隔近两年后,抖音小店的个人店铺也已重新开放。据了解,自2023年3月起,个人无需提供营业执照,仅用符合要求的身份证实名认证,即可注册“抖音小店”成为商家,最快1小时能够快速开店。并且在试运行期间,对个人商家开放的类目包括运动户外、个护家清、智能家居下属的44个二级类目,后续则将逐步开放新的类目。  而小红书则一直于2021年9月开启“号店一体”模式后一直延续该模式至今,每个账户均可实行0门槛开店。  这场风口下有喜悦和冷静两种声音,前者认为,超低门槛的个人店政策有利于普通人抓住电商红利,而后者认为,个人店只是一场美梦。那么对电商平台来说,全面开放个人店入驻意味着什么?对平台和个人来说,本轮个人店大潮是不是一次值得抓住新机遇?  从“过街老鼠”到“万人迷” 个人店与个体店的区别在于“持个人身份证注册,还是持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注册”。  而个人店一度是电商平台眼中的“过街
      2122
      举报
      大厂狂卷0门槛开店,真香还是真坑?
    • 新熵新熵
      ·03-17

      “长不大”的B站

      @新熵   原创  作者丨小葵  编辑丨伊页  3月2日,B站公布了2022年度财报。一时之间,关于B站亏了75个亿,给创作者分了91个亿的讨论甚上尘嚣。月活、营收、电商、广告等等不同角度的分析内容层出不穷,但或多或少有些局限。  因为研究分析一家公司,只看财务和商业模型有时还远远不够。公司的底色和未来,往往蕴含于其一步步发展的过程中。  成立已有14年,特别重视内容和用户质量的B站,经历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多个阶段。不了解那个时期,机械地谈论长短视频、亚文化、财务数据,无异于使用了错误的量尺。 活下来的幸运儿 B站最具特色的功能,莫过于漂浮在视频上方的弹幕。弹幕不仅仅是传统评论区的变体,还为视频用户之间的互动、讨论提供了可能。伴随着这些一闪而过的文字,一场全新的互联网社区变革随之来临。  2006年底,世界上第一个视频弹幕网站,日本的“Niconico动画(仮)”开始测试。  最开始的N站只是将存储在YouTube上的视频加上弹幕的功能,网站本身并不存储视频内容。因此,两个月之后,YouTube掐断了N站的访问。再看如今,几乎所有主流视频平台都已经支持了弹幕功能。毫无疑问,这场评论区的变革成功了。  2007年6月,国内的A站(AcFun)成立,不折不扣地复制了N站。虽说基本功能还是单纯的动漫连载网站,但最初的投稿形式完全是使用新浪的播放器链接、新浪的视频,甚至连封面都是直接用新浪的地址。  2009年,B站的前身Mikufans成立,2010年正式改名为BiliBili。起初B站的目标,只是A站(AcFun)的内容备份网站,主要是解决当时A站服务器不稳定,导致用户“无站可上”的问题,但本质上仍算是挖了A站的墙脚。从此,二者正式分家。  另外,这场评论区变革的背后,
      4315
      举报
      “长不大”的B站
    • 新熵新熵
      ·03-17

      短视频的世界,不该是这样

      @新熵   原创  作者丨石榴 樱木  编辑丨月见  直播间里的情感主播,简直“厉害”透了。 “孩子遭遇绑匪不报警,跑到直播间跟主播连麦” “保姆和父亲暧昧不清,儿子到直播间讨公道” “家里房子土地拆迁,现场连线村长讨价还价” “主播调解矛盾累到住院,在病房开直播调解矛盾” …… 从婆媳关系到伴侣出轨,从债务问题到土地纠纷,在情感主播那里没有什么是一场直播解决不了的,如果不行就两场。“家人们”遇到任何困难,”假儿子们“都能立刻给你“就地开庭”,至于有没有续集。主要取决于本场直播带货的下单率,如果下单率比较高,那就再加一场。 直播间里的假儿子们,会一边演戏、卖惨、关心老人,一边在适时的时机拿出在行善过程中偶然得到的神药,所谓的神药只是一些压片糖果,九转金丹可能是一些糕点,但却能忽悠着手机对面的老人们干脆掏钱。 但老人们的爱心,早在不知不觉间转化成了灰色产业中的一环。这些账号背后,是一条集剧本、表演、产品、销售甚至诈骗的灰色产业链,老年粉丝的每一次心动,都会转化为这个链条上的真金白银。 但最令人费解的是,此乱象早已并非新鲜事,无数网友和媒体曾在多年前便揭露过一样套路,但至今为止,这类靠卖惨、编剧本、卖假货的主播仍在大行其道。 谁在直播间里扮演“假儿子”? 如果不是3·15,或许很多人到现在都不知道,那些“一眼假”的故事,会如此受到父母的如此追捧。 所谓“一眼假”,指的是如出一辙的、剧本痕迹浓重的、演技拙略的苦情直播。在这些直播间里,主播们不需要声嘶力竭地回馈家人,也不用卡点喊词送福利,他们就像是电视节目里的情感调解员,流窜在每一个奇葩且狗血的八点档现场,吸引着那些不明所以的老年人的注意力。 比如主播前脚刚大义灭亲将做坏事做尽的姐姐姐夫送进监狱,后脚就被姐姐的恶婆婆夺走“肿瘤神药”,主播抢回神药,肿瘤医生从天而降证实这是难得一见的特效药
      298评论
      举报
      短视频的世界,不该是这样
    • 新熵新熵
      ·03-17

      喜茶出海,复制下一个蜜雪冰城

      加盟生意还没还学会走,就想跑了。 @新熵   原创  作者丨楷楷  编辑丨月见  近日,喜茶宣布将陆续开放多个海外城市的加盟申请,拥抱全球合伙人。算算时间,离去年11月喜茶开放国内加盟仅过去4个月。 就在今年2月,蜜雪冰城开出了亚洲市场以外的首家海外门店,据相关媒体报道,这家悉尼门店的火爆程度远超预期,预热期间光优惠券就卖了10多万元。 当然,喜茶跟蜜雪冰城之间的品牌定位、产品价格都有很大区别,况且,蜜雪冰城一直以加盟为主,而喜茶则一直以直营为主,这也意味着,蜜雪冰城能走通的“加盟路”,对喜茶而言却不一定好走。 但喜茶近期的发展步伐,几乎是踩着蜜雪冰城脚印来走,想要“复制”蜜雪冰城,喜茶到底有多少胜算?  “出海”是喜茶的解药吗? 事实上,喜茶创始人聂云宸早期曾公开表示不想做加盟,在喜茶创办后的一段很长时间里,喜茶都将“直营更利于把控品质”作为卖点,从实际效果来看,喜茶的产品研发、产品品质也确实在茶饮界里有口皆碑。 但是,近年不断反复的疫情以及持续疲软的消费市场,对茶饮市场的冲击远超想象,喜茶也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向下沉市场发展是所有新茶饮品牌的共同选择。 一方面,中高端的“喜茶们”在一二线城市的市场空间已趋饱和,大家都需要找到空间更大、成本更低的“新战场”;另一方面,在消费疲软的压力下,消费者对价格更敏感,降价也是适应茶饮“中低端化”的趋势,数据显示,喜茶降价后客流增加了约10%。 品牌和产品开始“下沉”后,也为喜茶开放加盟做好了准备。事实上,在去年底宣布开放加盟后,曾有业内人士认为,喜茶此举或是为上市做准备,希望先把经营数据做好。 但是,喜茶的加盟模式能否带来预想中的效果,急于从国内走向海外是不是一个好选择,这笔账喜茶相必也算清楚了。 先看加盟所带来的短期收益。不得不说,跟其它茶饮品牌相比,喜茶的加盟费实在不便宜,光第一
      4916
      举报
      喜茶出海,复制下一个蜜雪冰城
    • 新熵新熵
      ·03-15

      微博用户越多越“不值钱”?

      @新熵   原创  作者丨古廿  编辑丨伊页  互联网行业降本增效的主旋律下,微博交出了2022年的经营成绩单。  年度财报显示,去年微博净收入总额18.4亿美元,同比下降19%;经营利润为4.805亿美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为5.4亿美元,同比下降24.79%。  分季度来看,微博仅在第一季度实现了同比增长,但增幅也不大,仅为5.61%。随后三个季度相继下跌,且跌幅不断攀升,分别为22%、25%、27%。这是自2019年第四季度首次营收下跌后,微博再一次进入营收波动状态。  分业务来看,其中广告及营销收入为16.0亿美元,同比下降19%;增值服务收入为2.397亿美元,同比下降13%。  不过财务数据上的不景气,并没有掩盖微博作为主流社会舆论场的地位。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第四季度末,微博月活为5.86亿,同比净增约1300万用户,其中移动端用户占月活跃用户的95%。  用户保持较高增速,但是广告营销收入大幅下滑,一强一弱之下,浮出水面的问题就是,微博的流量还值钱吗?  跑输市场的广告成长性 对于这份营收下滑的财报,微博CEO王高飞表示:“尽管宏观环境使得整体广告需求承压,我们的广告业务2022年下半年开始呈现复苏趋势。”  不过可能这种复苏还不够强劲,即使在世界杯和电商节等重大营销场景的加持下,微博第四季度广告及营销收入较去年同期,依然下降29%。  一直以来,广告市场就是市场宏观环境的晴雨表。以此为支柱业务的微博,营收下滑自然也和市场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在财报中,微博提及广告营收下滑主要受疫情和宏观经济因素对广告需求的负面影响。  但是同一个市场环境下,依然有别的平台跑赢行业整体大盘。  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报告显示,2
      2673
      举报
      微博用户越多越“不值钱”?
    • 新熵新熵
      ·03-15

      百世向着胜利“狂飙”

      @新熵原创 作者丨樟稻 编辑丨伊页 中国快递业数十年发展史中,不乏一些极富戏剧性和转折性的桥段,随着时间成为业内茶余饭后的谈资。对于旁观者来说不过是一段故事,对于亲历者则可能是切身之痛。 譬如在新一轮并购下出清的百世快递。此前在2021年10月29日,百世集团发布公告称,将以11亿美元(约合68亿人民币)的价格,向极兔速递出售中国区快递业务,集团将集中精力和资源,进一步推动供应链、快运、国际业务的深度融合。 外界的一些声音中,百世成为功败垂成的悲情角色。这也无可厚非。 毕竟,除了在国内快递市场失去“四通一达”的席位;此后在2022年年初,百世集团还曾收到纽交所发来的信函,通知本公司不符合纽交所继续上市标准中适用的价格标准,原因是百世集团股价不足1美元。 商业世界的波云诡谲从来是不可预测的,企业前脚踏空,后脚就杀个回马枪案例从来不在少数,这一定也是百世集团的执念与渴望——快递业务之外,百世集团旗下的快运、供应链、国际等业务被予以重任。 2023年3月9日,智慧供应链解决方案与物流服务提供商百世集团(下称百世)发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及2022年全年未经审计财务业绩。借着本次财报,看百世走到了哪一步? 百世“深蹲” 即便过去两年,百世的同学一定忘不了10月29日这一天。当晚,创始人周韶宁写了一封内部公开信,百世集团将把国内快递相关公司的股权、资产、网点、转运中心、人员、技术、系统等转让给极兔速递。 作为交易中的双方,极兔收获了百世快递的基础建设和加盟商网络资源,还间接接入淘宝系平台,市场版图进一步扩大;百世将收获一笔资金注入,之后集中精力和资源用来推动供应链、快运、国际业务。 从这里来看,双方的交易似乎谈得上是“天作之合”。真情流露往往藏在细节里,在内部信的笔触中,周韶宁用“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来形容此次交易。 毕竟,和“泥腿子”出身的“桐庐帮”创始人不同,百世掌舵人周韶宁是
      505评论
      举报
      百世向着胜利“狂飙”
    • 新熵新熵
      ·03-14

      抖音短剧,终于摸准了付费的脉?

      @新熵 原创  作者丨石榴  编辑丨月见  短剧付费,试了又试。  3月5日,抖音热播短剧《二十九》终于上传大结局,大批忠实观众火速涌入。相比于前十六集一日一更的节奏,后四集姗姗来迟。当然,如果你愿意支付84抖币(12元)也可立刻解锁大结局。  2021年底,抖音短剧首次闯入付费领域,短短一年过去,短剧付费似乎比想象中发展更猛。据快手披露数据显示,其平台短剧付费用户数对比2022年4月增长超过480%。与之前草台班子的土味视频不同的是,如今的短剧也越来越精细化,短剧背后早已是更好的制作团队、更高的口碑和播放量。对比一年前,现在的短剧终于更有底气让用户付费了。 付费用户在增长,但整体上愿意“为了看短剧的大结局,付了半个月的爱奇艺会员费”的人仍占比少数。在《二十九》的第二十集评论区里,最醒目的评论是,“呦呦呦,没花钱的我来了”“追到大结局,一分钱没花”。  一边是短视频平台心心念念解锁的付费新场景,一边是现实给的大棒和甜枣。看起来风生水起的短剧付费,如今就差临门一脚了吗?  短剧终于有付费的底气了,然后呢? 《二十九》是柠萌影视旗下子公司“好有本领”与抖音联合出品的微短剧,杨蓉、王一菲、韩东霖等知名演员主演。  它初登上抖音时,观众对杨蓉恨铁不成钢:“你竟然沦落到这种地步了?”这种地步指的是一位面容姣好、有代表作品的知名演员出现在“恶俗”的微短剧中。  《二十九》开篇的确有很多微短剧的基本面貌:足够土,来来回回不外乎手撕渣男、机智抓小三、逆袭崛起等恶俗剧情;却也足够“爽”,10秒一个冲突,30秒一个反转,大耳光咔咔打脸。  但不知从哪一集开始,故事又开始变得不太一样。原本应该上演的全职太太手撕绿茶小三的戏码,突然摇身一变,成了两个女性摆脱渣男,携手创业,由敌人、竞争对
      2423
      举报
      抖音短剧,终于摸准了付费的脉?
    • 新熵新熵
      ·03-14

      华为车业务进入深水区,“赛力斯汽车模式”扛起大旗

      @新熵   原创  作者丨王思原  编辑丨伊页  虽然华为多次强调不亲自下场造车,但近期市场上关于华为的声音越来越多。尤其是问界系列宣传中出现的“HWAWEI”字样,更是被业内外议论纷纷。 从模式上来看,这无疑是华为车业务向智选模式倾向的一种表现,当然,从企业层面也反映出华为与赛力斯的合作正向着更加深入更加长期的方向迈进。 中信证券研报也看好两家的合作,“赛力斯是华为智选模式的‘合作典范’,问界的成功证明了智选模式的率先跑通,也向市场证明了华为在智能电动车行业的能力。” 东吴证券研报对于双方合作亦给出很高评价,“赛力斯自持新能源技术以及牵手华为深度合作,打造出了全新模式。” 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赛力斯需要取得更出色的成绩,华为作为车企的“赋能者”,也需要一个合作共赢的成功案例,双方合作的问界系列已获“开门红”,此次进一步深化,也意味着两者在更加紧密、更加深入、更加丝滑的配合中,共同迈向了合作造车深水区。 不同模式不同结果 在华为logo出现在问界宣传海报之前,闹得较热的一事是华为车BU的COO王军被停职。 在华为车BU内部,王军一手创建并且主导者HI(Huawei Inside)模式,所以有观点认为,离职传闻与王军负责的业务进展不顺直接相关。 在HI模式下,华为为整车厂提供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整体打包方案,目前主要合作方有北汽极狐、阿维塔、广汽等。 北汽极狐作为第一家选择华为HI模式的汽车公司,双方的合作曾被寄厚望于是北汽蓝谷新的增长点。 不过,2021年4月极狐阿尔法S HI版车型便开始预售,直到2022年7月才真正开启交付,一年多的等待时间消磨了用户热情,2022年销售还不到270辆。 事实上不止极狐,有华为、宁德时代、长安汽车加持的阿维塔11热度更高,但也没能带来出色表现。2022年8月上市、12月交付的阿维塔11,到今年
      4,397评论
      举报
      华为车业务进入深水区,“赛力斯汽车模式”扛起大旗
    • 新熵新熵
      ·03-11

      奈雪的茶能喘口气了?

      @新熵   原创  作者丨樱木  编辑丨月见  在内卷的新茶饮赛道,奈雪的茶最近似乎终于歇了口气。  从上市以来,一路被资本市场看衰的奈雪的茶,在进入2月之后,股价开启了“狂飙”之路,在一个月不到时间,股价上涨30%,涨幅甚至一度压过了2022年净利润预期13亿的海底捞。  但较为吊诡的是,从春节期间数据表现来看,奈雪的复苏并不强劲,据德邦研究所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1月奈雪同店销量恢复到2022年同期80-85%,在春节期间此项数据更为90%左右。奈雪解释之所以未显示出强劲的复苏信号,是因为主力城市深圳(170家奈雪门店)、华东等地区春节返乡人口较多,拖累数据。  股价之所以狂飙,在一部分投资人眼中,更多源于其它数据的优化。在1月14日发布的2022年财报之中,2022年,奈雪的茶新开店铺净增251家,而在2022年上半年,这一数字仅为87家。在疫情较为严重的时期,还能保持开店速度,似乎成了奈雪打开投资人好感度的开始。  与此同时,在奈雪官方与投资者的交流之中,更多的积极信号也被释放出来。据官方交流来看,奈雪2023年规划开店350-400家,增长率为33%。而为了能达到这个目标,奈雪声称,除了去年因疫情延迟的店铺会在今年开业之外,一月份也收到了不少商圈的邀请。同时,公司表示由于自动制茶机、信息化软件、以及中央厨房的引入,公司分别将会在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培训成本,以及开店灵活性上,进一步得到优化。另一方面,对于乐乐茶的投资,也让奈雪进一步巩固加强了华东地区的产品优势,管理层甚至表示,连续亏损多年的奈雪,在今年有望实现盈利目标。  作为新茶饮赛道中的顶流,奈雪的回暖,无疑给了消费市场较大的信心。但与此同时,消费复苏的红利之外,奈雪从内部的转向,似乎也能引发人们的思考。创始人彭心以
      3742
      举报
      奈雪的茶能喘口气了?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