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教育,见底了吗?

中公教育今年以来的股价表现,非常惨烈,至今跌幅已经超过了70%;但是上周表现话不错,有投资者问到力场君:中公教育见底了吗?

行情总是多变的,力场君还是借此来聊聊基本面。如果说6月份之前的下跌,可能是对于此前连续三年大幅上涨的修正,那么6月以来的这一轮下跌,回避不了的一个话题就是教育行业“变天”。

本来针对K12的管制,与从事职业教育培训的中公教育没多大关系,公司还在6月9日发布了一个公告,也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的修改对中公教育的影响分析,结论就是:中公教育持续合法经营不存在实质性的法律障碍。

怎奈市场的担忧情绪还是被隔岸一批中概股惨烈表现放大了,大家纷纷猜测:原来K12在政策影响下没法做了,相关公司会不会大举进军职业教育行业?是否会加大职业教育行业的竞争压力,并导致营销成本大增、侵蚀利润?7月15日,中公教育发布了《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0%的基础上,仍然预告了亏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投资者的担忧。

当时力场君其实就想写一写,但是考虑了一下,还是等到出了正式半年报、有了更丰富和具体的数据再来写,可能会更有说服力一些。今天力场君就要来看一下,中公教育上半年的业务到底怎么样?亏损又是怎么亏的?

还是先来看一些关键数据,先来看收入端。根据此前中公教育在接受机构投资者调研时公开的信息,由于今年上半年多省公务员考试突然提前,考试时间突然由每年的4月下旬提前到3月下旬,备考时间由原来的两个月缩短为一个月,导致长线课程由于课时减少而降低收费;同时,学员参培意愿有所下降。估计考试提前的影响,致使公司少了一个月左右的高峰收款期。

但是客观来看,尽管存在这些困难,中公教育的主营业务收入在今年上半年仍然实现了近73%的同比增幅,甚至相比一季度时66.79%的同比增速更高,截至上半年末仍有40多亿元的预收款,这都指向中公教育的主业不仅没有受到冲击,相反仍然保持着快速增长。

再来看支出端,增长比收入更多,所以毛利率从去年的59.23%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44.71%。费用端来看,根据浙商研报表示,中公二季度销售费用率 19%,环比下降 两个百分点,同比下降 8个百分点。Q2 管理费用率仅 10%,环比下降 2个百分点,与 2019年Q2相比下降2个百分点。支出这部分呢,其实不能简单都看做出一次性的费用投入。比如公司的网点建设,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00多个分校,和去年年底相比增加了200多个;再比如公司的OMO设备投入,今年上半年为全年双师课程全面推进而进行了大量的屏媒设备投入。其实这些投入是有助于提升学员体验的,有助于在未来创造更多收入,更类似于资本性投入。

也有很多投资人担忧:这是不是市场竞争加剧的迹象?力场君倒是偏乐观的,新的竞争会有,但是不会很大,更谈不上惨烈,有两点原因:

首先来看渠道布局,尽管部分K12机构也有一定数量的线下布局,但是渠道布局特点与职业教育完全不一样;中公教育与K12机构的目标群体及市场战略安排区别很大,公司的网点布局大多分布在县域,K12机构的网点布局往往偏向于在中心城市或二三线核心城市,短时间内还很难下沉到中公教育的优势区域内。

同时,相比新东方、好未来这些教育行业公司有个明显的区别点,中公教育一直服务的是成年人,而新东方、好未来面对的更多是学生群体,这两个群体的教授方式存在显著不同。反正从力场君的角度来看,去到原来教小孩英语的学校,参加职业教育培训,总觉得不那么对味儿。

总的来说,力场君还是觉得中公教育的业务基础还是很扎实的,优势尚在。你说他估值高,我认;说他历史涨幅太大,我也认;但是要说他基本面出了问题,这个力场君就不认了。只要基本面OK,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何必自己吓自己呢?

另外,中公教育在今年上半年还提出了定向增发方案,该方案已经通过了证监会审核,目前尚未实施。这次再融资方案的核心,是要动用42亿元的总投资额建设怀柔学习基地建设项目,根据相关信息,这个项目包含新建教学、办公、宿舍等建筑,建筑面积32.6万平方米,最高可同时容纳2万名学员。

从最近的公告,这个定增方案被中止,但是只是中止,而非终止。这不是关键,关键还是在这个定增方案背后,力场君看到了中公教育变革的方向。

前几天力场君去主持了一场居然之家的KOL交流会,当时力场君就提到过一个概念:轻资产要转重、重资产要转轻,原来轻资产行业未来要转重,就是要给用户带来线上无法满足的体验,这部分要靠线下来支撑和补充,这也是增强经营护城河的一部分。

从之前机构调研的交流信息来看,中公教育提出了“轻重结合、 以轻为主”的发展战略,对应到数据上就是,早先中公教育的网点都是租来的,2020年开始买了一些楼,但力度也不算很大、不到总资产的十分之一。到目前来看,仍以目前租赁方式(轻资产模式)为主,以便更快地适应快速发展的要求。

自建网点存在一些问题,因为自建的周期还是相对较长、一次性资金投入较大,不像租赁那样灵活、反应快速,但是自建网点也能够带来轻资产模式无法带来的效果,比如这些学习基地启用之后就更方便开办脱产住宿班等等,这也能够给学员带来和之前不一样的体验,这也是力场君更看重、觉得更值得说说的。

一家公司的营收增长,无非来自于量和价这两个变量。业务量方面,中公教育的市场份额已经相当高,未来业务量的增长主要依赖于职业教育市场整体的增长;而另一个重要的增长驱动因素,客单价的提升,则是摆在中公教育未来发展案头上的课题。

从最近几年年报数据来看,2017年中公教育的面授培训人次和面授培训收入88.24万人和374751.54万元,2018年是119.21万人和577025万元,2019年是150.82万人和808373万元,对应的面授客单价分别为4247元、4840元和5260元,很明显能够看出一个增长的趋势;2020年没有区分面授和线上的培训人次,但是毫无疑问的是,线上培训的客单价,一定没有面授的客单价高。

所以,未来怎样进一步提升客单价?借助于自建学习基地、引入寄宿制和脱产式班型等等,或许就是一个“破圈”的尝试,而且也能与其他潜在竞争对手形成经营模式上的差异化,不失为进一步提升客单价的有效策略。

最近有个事儿,娃之前上的课外英语班不让继续开了,原来的老师和我们也处成了朋友,聊的时候也提到,是不是趁着还年轻,去考一个教师资格证呢?

力场君觉得,中公教育所在的赛道还是好赛道,公司也是家好公司,剩下的就交给二级市场来寻找它合理的估值和定位吧。

# 走进上市公司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