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鹏、余承东警告!上海再不复工复产,所有车厂都会全面停产

4月14日晚间,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便在朋友圈发文,称“如果上海和周边的供应链企业还无法找到动态复工复产的方式,五月份可能中国所有的整车厂都要停工停产了。”

虽然,他也在朋友圈中表示,部分部委和主管部门正在尽全力协调,期望更多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支持和共同努力。

但即使如此,我们依旧不难看出,国内的汽车行业已经到了危急关头。

15日上午,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也在朋友圈发文称,“的确如此,上海如果继续不能复工复产的话,5月份之后,所有科技/工业产业涉及上海供应链的,都会全面停产,尤其汽车产业!产业经济损失/代价将会很大!4月中旬开始,部分企业就已经开始因上海等封闭导致供应链断供停产了。

其实早在4月9日,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就曾表示:“3月中旬我们有些零部件就断供了,靠着一些零部件库存勉强支持到上周。最近又碰上上海和江苏等地疫情,很多合作伙伴供不了货,只能暂停生产。

经济学家任泽平也表示,“我以学者身份建议,科学防疫复产复工。建议提高科学应对和应变能力,相信未来事情往积极的方向变化,将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降到最低,兼顾抗疫和复产复工,科技和工业产业链。同时,向战斗在抗疫一线的同志们致敬。呼应小鹏总。”

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也在最近转发了一条言论,“我们投的几家企业都在大度调整中国战略,基本不再中国开新的产能。一个原因是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太大(连续的政策冲击),一来是中国的消费预期将会很低迷。最**的是,连进口特种玻璃,卸货都要留在仓库里14天消杀。等着卸货的更加不用说了。”

不少车企已经宣布停产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整车生产基地,上海聚集了特斯拉、上汽、蔚来、福特、通用、宝马、标致等汽车品牌,对国内汽车的生产、研发至关重要。而这些企业,均不同程度受到疫情的影响。

3月28日,特斯拉暂停上海工厂的生产,原计划将于4月1日恢复生产,但是由于上海疫情防控持续升级,不得不取消相关计划。

4月1日,上汽大众上海工厂停产,原计划停产至5日,但是同样因为疫情防控升级而延期,至今仍无复产的消息。

4月13日晚,长城汽车旗下坦克300车型于4月14日起暂停生产。

此外,一汽集团、华晨宝马等企业均发出过停产信息。

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复工?据业内人士透露,“特斯拉在之前的答美国投资人会议上表示,估计最早5月中旬才能复工。”

这是否意味着,停工停产还将继续1个月的时间。

停止运行的庞大供应链

上海,作为中国最庞大的汽车集群地之一,汇集了众多全球零部件百强企业,规模较大的供应商就有上千家。除了传统零部件巨头,上海电动化供应链也聚集了宁德时代、均胜电子、地平线、翌擎智能等100多家企业。

以知名的汽车零部件商博世为例,因为疫情防控,博世此前宣布暂停了上海和长春两个工厂的生产,另外还有两家工厂在封闭运行。

博世之外,国内最大汽车线束供应商安波福,通知上海工厂的工人居家隔离,该工厂为特斯拉和上汽通用供货。

不仅仅只是上海,在上海疫情加重之后,江苏苏州昆山也决定将静默期延长4天,这对汽车行业又是重重一击。

据了解,苏州地区聚集了多家印刷电路板(PCB)企业,为车企提供用于发动机控制系统、车身控制系统、底盘控制系统、多媒体系统、导航系统、行车记录仪、倒车雷达等功能的电子部件,而相关企业都已经陆续宣告停工,对汽车制造商的生产影响可想而知。

不仅是车企

不仅仅只是车企,此次上海的疫情让整个中国经济都面临严重的局面。

中制智库理事长兼研究院院长新望表示,目前上海港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上海的停摆将对整个中国的进出口产生巨大影响,不论对于长三角,还是对于整个中国经济,对于实现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5.5%的目标,都至关重要。

最后,希望疫情能够早点结束,上海能够今早恢复正常运转,中国经济也能继续向前。

•END•


# 分享我的交易策略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1

  • 推荐
  • 最新
  • 锐杨
    ·2022-04-15
    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