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 [思考] 

Doordash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美版“美团”?

@捷克Jack
上市之际,聊一聊Doordash。 相比中国外卖行业单纯的两家对抗,美国的外卖公司的竞争显得复杂一些, $GrubHub Inc(GRUB)$ 、$优步(UBER)$ Uber Eats和$DoorDash, Inc.(DASH)$ 是目前最大的三家,其中包括被Uber Eats收购的Postmates。 DoorDash敢已300亿来发行,并且不断提高发行价,显然是有底气的,目前来看,其相对增长最快的市占率是最好的说明。 到目前为止的市占率,按照Doordash招股书的说法,它自己已经有50%,UberEats的26%排名第二,加上排名第四的Postmates有7%,Uber Eats合计33%,而Grubhub比较惨,已经被挤占到只剩16%。 三方调研也会有些误差,当然唯一确定的是Grubhub的颓势不可避免,未来Grubhub最好的出来依然是被收购。 我更关注的是地域性分布,Doordash的根据地,整体上来看,并不在效率最高的城市,而是在农村和郊区。当然你可别小看美国的“郊区”,有钱人都住那儿,这和国内的“农村”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倒反而Uber Eats和Grubhub更以城市作为大本营。 实际上,这三家不管是更倚重城市还是郊区,在整体竞争格局上都显示出了极大的“划江而治”,也就是说,某家可能在某个片区有着相当大的优势,但是可能在其他地区甚至“毫无竞争力”。 Grubhub在纽约就占据半壁江山,Uber Eats则统领迈阿密,而Doordash倒是红蓝通吃,分别在旧金山和休斯顿领衔。 这种区域性差异,和国内“饿了么”与“美团”的竞争完全不同。 第一、美国的外卖配送效率可能“永远”达不到中国这么高。这并不是歧视美国人,而是中国相对美国有更强的人口红利非常明显。不管是配送成本,还是“打工人”的积极性都更胜一筹。 第二、美国以“州”为单位单独治理的联邦制,降低了公司区域间联动运营的效率。各地有不同的法规,人们有不同的生活习惯(甚至信仰),甚至各地政府的“利益”相关,都有可能让公司在不同州的发展遭到挑战。这也更好地解释了目前的“划江而治“。 至少中国外卖企业不必有这样的烦恼。 当然,从目前来看,虽然Doordash已经拿到了最高的市占率,但依然还没有达到$美团-W(03690)$ 当时实现“扭亏为盈”的65%左右的市占率水准。这几家公司的佣金、会员费等可能会有些差别,但是我认为这并不是最终决定公司盈利的关键因素。 最快达到“准垄断”的市占率才是关键。 为什么这么说? 一方面,这是用户和商家两方面的忠诚度和习惯性培养。另一方面,只有在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了之后,才能提高规模效应。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优化分配路径和算法,才能真正降低配送成本,从而实现盈利。 至少美团就是这么过来的。 Doordash虽然招股书上显示今年前9个月的调整后EBITDA已经翻正,但公司特意强调了“受疫情影响的增长未必会持续”。等什么时候看到它财报上信息公布“市占率保持稳定的65%,通过优化配送效率提高毛利率”,那才真正进入收获期。 目前的Doordash,只是2018年的美团罢了。
Doordash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美版“美团”?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